CN206224880U - 子宫内翻教学模型 - Google Patents

子宫内翻教学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24880U
CN206224880U CN201620982110.7U CN201620982110U CN206224880U CN 206224880 U CN206224880 U CN 206224880U CN 201620982110 U CN201620982110 U CN 201620982110U CN 206224880 U CN206224880 U CN 2062248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uterus
inversion
ovary
uter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8211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红雨
常青
王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MMU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MM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MMU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MMU
Priority to CN20162098211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248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248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248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子宫内翻教学模型,包括子宫模块、子宫动脉模块、卵巢模块和输卵管模块,各模块均包括模拟人体皮肤的软质的表层和软质的填充物,子宫模块包括上端的圆凸部分的宫底、下端的狭窄部分的宫颈和位于宫底和宫颈之间的宫体部分,输卵管模块的一端与子宫模块连接且另一端与卵巢模块连接,子宫动脉模块的一端与子宫模块连接且另一端与卵巢模块连接,子宫动脉模块的侧壁与输卵管模块的侧壁连接。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在进行子宫内翻的手法复位的教学时,由于现有的教学方式直观性差,无法保证教学质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观性强的教学模型。

Description

子宫内翻教学模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教学与科普教育领域,具体为一种子宫内翻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子宫是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位于骨盆腔中央,在膀胱与直肠之间。子宫大小与年龄及生育有关,未产者约长7.5cm、宽5cm、厚3cm,子宫可分为底、体与颈三个部分。宫腔呈倒置三角形,深约6cm,上方两角为“子宫角”,通向输卵管。下端狭窄为“峡部”,长约1cm。峡部在妊娠期逐渐扩展,临产时形成子宫下段。宫体与宫颈比例因年龄而异,婴儿期为1:2,青春期为1:1,生育期为2:1。子宫正常稍向前弯曲,前壁俯卧于膀胱上,与阴道几乎成直角,位置可随膀胱直肠充盈程度的不同而改变。 子宫壁由外向内为浆膜、肌层及粘膜(即内膜)三层。
子宫内翻是指子宫底部向宫腔内陷入,甚至自宫颈翻出的病变,这是一种分娩期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多数发生在第3产程,如不及时处理,往往因休克、出血导致产妇在3~4小时内死亡。针对子宫内翻的治疗措施包括保留子宫和切除子宫的治疗措施,前者包括经阴道徒手复位、经阴道水压复位、经腹手术复位和经阴道手术复位,后者经腹或经阴道部分或全子宫切除术。子宫翻出可分急性和慢性。子宫翻出后立即发现,即为急性子宫翻出。急性子宫翻出可用阴道徒手复位术,如复位失败则可经腹手术复位,慢性子宫翻出均须手术治疗。如发生严重感染、组织坏死,应控制感染后行子宫切除术。而对于手法复位的学习而言,仅通过视频或者图片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不仅直观性差,而且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因此,急需设计一种用于进行子宫内翻手法复位的教学模型,便于对医护人员的临床宣教实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在进行子宫内翻的手法复位的教学时,由于现有的教学方式直观性差,无法保证教学质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直观性强的教学模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础方案是:子宫内翻教学模型,包括子宫模块、子宫动脉模块、卵巢模块和输卵管模块,各模块均包括模拟人体皮肤的软质的表层和软质的填充物,子宫模块包括上端的圆凸部分的宫底、下端的狭窄部分的宫颈和位于宫底和宫颈之间的宫体部分;卵管模块的一端与子宫模块连接且另一端与卵巢模块连接,子宫动脉模块的一端与子宫模块连接且另一端与卵巢模块连接,子宫动脉模块的侧壁与输卵管模块的侧壁连接。
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教学时,利用填充物对表层进行填充,完成对子宫的模拟。讲师可以先根据对模型的每个模块进行相关功能的讲解,学员在讲师进行讲解的同时可以根据讲解的内容对每个模块进行辨认,增加对每个模块的认知;当每个模块的内容讲解完毕后,将子宫模块的宫底翻出,实现对子宫内翻的模拟后,讲师根据手法复位的操作要点同时配合教学模型进行讲解,在讲师讲解完毕后,学员们需根据讲解的相关要点进行操作,完成对子宫的复位操作。
设置子宫模块,对子宫进行模拟,设置子宫动脉模块,对子宫动脉进行模拟,设置卵巢模块,对卵巢进行模拟,设置输卵管模块,对输卵管进行模拟,设置表层进而填充物,利用软质的表层实现对人体皮肤的模拟,设置填充物,利用填充物对表层进行填充,实现模型的立体化。
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各模块对子宫的整体进行模拟,利用模型进行施教,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便于讲师对子宫进行讲解;通过利用模型对子宫内翻进行模拟和手法复位的操作讲解,学员可以利用模型进行直接操作,进一步的增强对了操作的理解,增强了教学效果。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填充物为海绵。有益效果:相较橡胶而言,一般海绵的密度会比橡胶小,即硬度比橡胶小,采用海绵对模型进行填充,使得子宫模块的内翻和复位操作能容易。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表层为硅橡胶表层。有益效果:采用硅橡胶表层作为表层,更能方便实际感受各部分的软度以及手感,保证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输卵管模块的两端采用魔术贴与子宫模块和卵巢模块连接。有益效果:通过在输卵管模块的两端设置魔术贴片,采用魔术贴的方式实现输卵管模块和子宫模块及卵巢模块之间的连接,两端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对个模块的拆卸更换,实现模型的反复操作。
优选方案四:作为优选方案三的优选,子宫动脉模块设有一条第一链带,输卵管模块设置有与第一链带啮合的第二链带。有益效果:考虑输卵管模块和子宫动脉模块的长度,采用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实现子宫动脉模块和输卵管模块的可拆卸连接,操作简单。
优选方案五:作为优选方案四的优选,卵巢模块的一端与子宫模块之间连接有连接带。有益效果:设置连接带后,实现了卵巢模块两端的连接,避免了卵巢模块由于一端连接而出现晃动导致掉落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子宫内翻教学模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子宫模块10、宫底11、宫颈13、宫体15、子宫动脉模块20、卵巢模块30、连接带31、输卵管模块40。
如图1所示的子宫内翻教学模型,包括子宫模块10、子宫动脉模块20、卵巢模块30和输卵管模块40,各模块均包括模拟人体皮肤的软质的硅橡胶表层和软质的填充物,输卵管模块40的一端与子宫模块10连接且另一端与卵巢模块30连接,子宫动脉模块20的一端与子宫模块10连接且另一端与卵巢模块30连接,卵巢模块30的一端与子宫模块10之间连接有连接带31,子宫动脉模块20的侧壁与输卵管模块40的侧壁连接,子宫模块10包括上端的圆凸部分的宫底11、下端的狭窄部分的宫颈13和位于宫底11和宫颈13之间的宫体15部分。
在教学时,利用填充物对表层进行填充,本实施例中选用海绵,利用魔术贴将输卵管模块40的两端与子宫模块10的两端连接,并通过链带的方式将子宫动脉模块20和输卵管模块40连接起来后,完成对子宫的模拟。讲师可以先根据对模型的每个模块进行相关功能的讲解,学员在讲师进行讲解的同时可以根据讲解的内容对每个模块进行辨认,增加对每个模块的认知;当每个模块的内容讲解完毕后,将子宫模块10的宫底11翻出,实现对子宫内翻的模拟后,讲师根据手法复位的操作要点同时配合教学模型进行讲解,在讲师讲解完毕后,学员们需根据讲解的相关要点进行操作,完成对子宫的复位操作。

Claims (6)

1.子宫内翻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人体子宫模仿的子宫模块、子宫动脉模块、卵巢模块和输卵管模块;各模块均包括模拟人体皮肤的软质的表层和软质的填充物;所述子宫模块包括上端的圆凸部分的宫底、下端的狭窄部分的宫颈和位于宫底和宫颈之间的宫体部分;所述输卵管模块的一端与所述子宫模块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卵巢模块连接,所述子宫动脉模块的一端与所述子宫模块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卵巢模块连接;所述子宫动脉模块的侧壁与所述输卵管模块的侧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宫内翻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海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子宫内翻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为硅橡胶表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子宫内翻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卵管模块的两端采用魔术贴与所述子宫模块和所述卵巢模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子宫内翻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宫动脉模块设有一条第一链带,所述输卵管模块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链带啮合的第二链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子宫内翻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卵巢模块的一端与所述子宫模块之间连接有连接带。
CN201620982110.7U 2016-08-30 2016-08-30 子宫内翻教学模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248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82110.7U CN206224880U (zh) 2016-08-30 2016-08-30 子宫内翻教学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82110.7U CN206224880U (zh) 2016-08-30 2016-08-30 子宫内翻教学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24880U true CN206224880U (zh) 2017-06-06

Family

ID=58781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8211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24880U (zh) 2016-08-30 2016-08-30 子宫内翻教学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2488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7820A (zh) * 2018-07-18 2018-10-30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附属医院 一种子宫内翻教学模型
CN108717821A (zh) * 2018-07-18 2018-10-30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附属医院 一种双合诊按压子宫教学模型
CN112071175A (zh) * 2020-09-30 2020-12-11 北京博医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医学训练的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7820A (zh) * 2018-07-18 2018-10-30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附属医院 一种子宫内翻教学模型
CN108717821A (zh) * 2018-07-18 2018-10-30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附属医院 一种双合诊按压子宫教学模型
CN112071175A (zh) * 2020-09-30 2020-12-11 北京博医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医学训练的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97593U (zh) 一种产科会阴切开和缝合技能训练模型
CN206224880U (zh) 子宫内翻教学模型
CN203013103U (zh) 子宫手术教学训练模型
Arulkumaran Malpresentation, malposition, cephalopelvic disproportion and obstetric procedures
GB2364423A (en) Obstetrics Training Aid
CN101441832B (zh) 一种用于产程中肛门和阴道检查的仿真教学模型
CN101996513B (zh) 一种用于分娩宫颈裂伤及会阴切开、检查、缝合的仿真教学模型
CN209070827U (zh) 一种适用于子宫肌瘤剥出术的模拟装置
RU174613U1 (ru) Тренажер-имитатор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проведению внутриматочной операции при патологии последового периода
CN202523293U (zh) 胎盘因素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抢救教学模型
CN206224879U (zh) 胎方位测定模型
CN201662925U (zh) 妇科检查模型
CN201315111Y (zh) 透明刮宫演示模型
CN201897902U (zh) 一种用于分娩宫颈裂伤及会阴切开、检查、缝合的仿真教学模型
CN203562129U (zh) 助产士培训用教具
CN109727516B (zh) 一种仿真取卵模型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CN201662927U (zh) 人工流产模拟子宫
CN203573551U (zh) 用于自然分娩接生训练的教具
JP4839074B2 (ja) 外回転手技トレーニング用モデル
CN203799554U (zh) 子宫教具模型
CN201000692Y (zh) 多功能妇科教学模型
JP2541334Y2 (ja) 婦人科診断実習モデル
CN2499920Y (zh) 盆腔模型
CN209418009U (zh) 一种会阴切开缝合的仿真训练模具
RU2801347C1 (ru) Гинекологический тренаже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06

Termination date: 2018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