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22655U - 冷凝水排放组件和厨房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冷凝水排放组件和厨房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22655U
CN206222655U CN201621163847.2U CN201621163847U CN206222655U CN 206222655 U CN206222655 U CN 206222655U CN 201621163847 U CN201621163847 U CN 201621163847U CN 206222655 U CN206222655 U CN 2062226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body
condensed water
chamber
housing
elimination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6384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强
李玉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6384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226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226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226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凝水排放组件和厨房空调器,其中,冷凝水排放组件包括:壳体;隔离部,设置于壳体内,至少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冷凝水槽,设置于壳体内,包括导通连接的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第一槽体设置于第一腔室内,第二槽体设置于第二腔室内;加热部,连接至第二槽体,用于对第二槽体内的冷凝水进行加热,以使冷凝水加热蒸发后形成水蒸气;轴流风叶,设置于第二腔室内,用于将水蒸气转换为气流以排至室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防止冷凝水以液体形式排放时由于飞溅而造成安全隐患,通过增加冷凝水槽与加热部实现冷凝水的气体化排放,安装方便,成本也较低,并且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冷凝水排放组件和厨房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凝水排放组件和一种厨房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通过将冷凝水撒到冷凝器上帮助冷凝器进行热交换或者直接以液体形式排至室外,实现冷凝水的排放。
(1)针对第一种排放方式,由于冷凝水智能撒到冷凝器的部分区域,造成冷凝器降温不均匀,反而影响冷凝器的性能;
(2)针对第二种排放方式,以液体形式排放,一方面可能造成冷凝水较多时溢出,产生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可能对其它用户造成影响。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能够气体化排放冷凝水的冷凝水排放组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凝水排放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厨房空调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凝水排放组件,包括:壳体;隔离部,设置于壳体内,至少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冷凝水槽,设置于壳体内,包括导通连接的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第一槽体设置于第一腔室内,第二槽体设置于第二腔室内;加热部,连接至第二槽体,用于对第二槽体内的冷凝水进行加热,以使冷凝水加热蒸发后形成水蒸气;轴流风叶,设置于第二腔室内,用于将水蒸气转换为气流以排至室外。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壳体内设置隔离部,以使壳体至少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在壳体内设置冷凝水槽,冷凝水槽包括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两个部分,第一槽体设置在第一腔室内,第二槽体设置在第二槽体内,并且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导通连接,在第二槽体指定区域设置加热部,以对第二槽体内的冷凝水进行加热,冷凝水通过加热蒸发后形成水蒸气,在第二腔体内还设置有轴流风叶,通过轴流风叶使水蒸气以气流形式排到室外,实现了冷凝水的无水话排放,一方面防止了由于冷凝水在壳体内的堆积造成生锈,腐蚀壳体,另一方面防止冷凝水以液体形式排放时由于飞溅而造成安全隐患,再一方面,通过增加冷凝水槽与加热部实现冷凝水的气体化排放,安装方便,成本也较低,并且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在第一腔室内设置蒸发器,以通过热交换产生冷气,并将冷气送入室内,在热交换过程中产生冷凝水,通过将冷凝水气化通过轴流风叶运转形成气流后排出,实现了无水化冷凝水的排放,并且排放效率高。
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可以是一体化结构,也可以通过在隔离部拼接形成。
另外,也可以采用管状结构代替槽体,实现无水化排放。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厨房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槽体包括具有夹角的集水槽与导流槽,集水槽用于接收冷凝水,导流槽用于将冷凝水输送至第二槽体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槽体设置为具有夹角的集水槽与导流槽,集水槽与蒸发器的设置方向相同,以实现将生成的冷凝水最大化收集,导流槽可以与集水槽垂直设置,也壳体形成其它角度设置,以将集水槽收集的冷凝水通过导流槽从第一腔室流入第二腔室,实现了第一腔室内的冷凝水的排放,一方面防止了第一腔室内冷凝水的溢出,另一方面,防止降低了对蒸发器运行的影响,提升了制冷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槽体倾斜设置,其中,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连接的一端低于第一槽体的另一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槽体倾斜设置,即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连接的一端低于第一槽体设置于蒸发器下端的另一端,使置于第一槽体内的冷凝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直接流入第二槽体,结构简单,并且防止了冷凝水停留在第一槽体内,造成对蒸发器性能的影响。
进一步,也可以通过增加水泵实现第一槽体收集的冷凝水流入第二槽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冷凝器,设置于相对轴流风叶靠近隔离部的一侧,加热部设置于冷凝器与轴流风叶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壳体内设置冷凝器,并且设置于相对轴流风叶靠近隔离部的一侧,实现了换热之后再送风,提升了送风效率,将加热部设置于冷凝器与轴流风叶之间,实现了在冷凝器与轴流风叶之间的区域形成水蒸气,从而能够直接通过轴流风叶运转形成气流排至室外,降低了由于水蒸气进入冷凝器的部分区域造成的不能够使冷凝器均匀降温,而影响冷凝器性能的概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冷凝水槽能够拆卸分离或配合组装与壳体的底壳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可分离式冷凝水槽配合组装于壳体的底壳上,实现了冷凝水的收集与导出,根据蒸发器设置的位置不同,能够灵活调整冷凝水槽的安装位置,并且安装方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冷凝水槽与壳体的底壳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冷凝水槽也可以与壳体的底壳通过一体成型的加工方式生成,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能够不增加整体的成本。
具体地,包括冷凝水槽的壳体的底壳,可以通过钣金冲压形成,也可以通过压铸形成。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热部为设置于第二槽体内的绝缘加热管。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二槽体内设置绝缘加热管,实现了对第二槽体内的冷凝水的直接加热,加热效率高,对应的提升了无水化冷凝水的排放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热部为设置于第二槽体底部外侧的加热盘。
在该技术方案中,也可以在第二槽体的底部外侧设置加热盘,与绝缘加热管直接与冷凝水接触的方式相比,采用在槽体的底部外侧设置加热盘,安全性更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壳体上与轴流风叶相对的区域设置有出风口,气流通过出风口排至室外。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壳体上与轴流风叶相对的区域设置出风口,能够使轴流风叶产生的气流直接排至室外,一方面,出风口的结构简单,另一方面,使气流的排放效率提高。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厨房空调器,能够安装于室外,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冷凝水排放组件,从而具有上述冷凝水排放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包括冷凝水排放组件的厨房空调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凝水排放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2壳体,104隔离部,106冷凝水槽,108加热部,110轴流风叶,112冷凝器,114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冷凝水排放组件和厨房空调器。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厨房空调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壳体102;隔离部104,设置于壳体102内,至少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冷凝水槽106,设置于壳体102内,包括导通连接的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第一槽体设置于第一腔室内,第二槽体设置于第二腔室内;加热部108,连接至第二槽体,用于对第二槽体内的冷凝水进行加热,以使冷凝水加热蒸发后形成水蒸气;轴流风叶110,设置于第二腔室内,用于将水蒸气转换为气流以排至室外。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壳体102内设置隔离部104,以使壳体102至少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在壳体102内设置冷凝水槽106,冷凝水槽106包括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两个部分,第一槽体设置在第一腔室内,第二槽体设置在第二槽体内,并且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导通连接,在第二槽体指定区域设置加热部108,以对第二槽体内的冷凝水进行加热,冷凝水通过加热蒸发后形成水蒸气,在第二腔体内还设置有轴流风叶110,通过轴流风叶110使水蒸气以气流形式排到室外,实现了冷凝水的无水话排放,一方面防止了由于冷凝水在壳体102内的堆积造成生锈,腐蚀壳体102,另一方面防止冷凝水以液体形式排放时由于飞溅而造成安全隐患,再一方面,通过增加冷凝水槽106与加热部108实现冷凝水的气体化排放,安装方便,成本也较低,并且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在第一腔室内设置蒸发器,以通过热交换产生冷气,并将冷气送入室内,在热交换过程中产生冷凝水,通过将冷凝水气化通过轴流风叶110运转形成气流后排出,实现了无水化冷凝水的排放,并且排放效率高。
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可以是一体化结构,也可以通过在隔离部104拼接形成。
另外,也可以采用管状结构代替槽体,实现无水化排放。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厨房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槽体包括具有夹角的集水槽与导流槽,集水槽用于接收冷凝水,导流槽用于将冷凝水输送至第二槽体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槽体设置为具有夹角的集水槽与导流槽,集水槽与蒸发器的设置方向相同,以实现将生成的冷凝水最大化收集,导流槽可以与集水槽垂直设置,也壳体102形成其它角度设置,以将集水槽收集的冷凝水通过导流槽从第一腔室流入第二腔室,实现了第一腔室内的冷凝水的排放,一方面防止了第一腔室内冷凝水的溢出,另一方面,防止降低了对蒸发器运行的影响,提升了制冷效率。
实施例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槽体倾斜设置,其中,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连接的一端低于第一槽体的另一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槽体倾斜设置,即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连接的一端低于第一槽体设置于蒸发器下端的另一端,使置于第一槽体内的冷凝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直接流入第二槽体,结构简单,并且防止了冷凝水停留在第一槽体内,造成对蒸发器性能的影响。
进一步,也可以通过增加水泵实现第一槽体收集的冷凝水流入第二槽体。
实施例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冷凝器112,设置于相对轴流风叶110靠近隔离部104的一侧,加热部108设置于冷凝器112与轴流风叶110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壳体102内设置冷凝器112,并且设置于相对轴流风叶110靠近隔离部104的一侧,实现了换热之后再送风,提升了送风效率,将加热部108设置于冷凝器112与轴流风叶110之间,实现了在冷凝器112与轴流风叶110之间的区域形成水蒸气,从而能够直接通过轴流风叶110运转形成气流排至室外,降低了由于水蒸气进入冷凝器112的部分区域造成的不能够使冷凝器112均匀降温,而影响冷凝器112性能的概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冷凝水槽106能够拆卸分离或配合组装与壳体102的底壳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可分离式冷凝水槽106配合组装于壳体102的底壳上,实现了冷凝水的收集与导出,根据蒸发器设置的位置不同,能够灵活调整冷凝水槽106的安装位置,并且安装方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冷凝水槽106与壳体102的底壳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冷凝水槽106也可以与壳体102的底壳通过一体成型的加工方式生成,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能够不增加整体的成本。
具体地,包括冷凝水槽106的壳体102的底壳,可以通过钣金冲压形成,也可以通过压铸形成。
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热部108为设置于第二槽体内的绝缘加热管。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二槽体内设置绝缘加热管,实现了对第二槽体内的冷凝水的直接加热,加热效率高,对应的提升了无水化冷凝水的排放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热部108为设置于第二槽体底部外侧的加热盘。
在该技术方案中,也可以在第二槽体的底部外侧设置加热盘,与绝缘加热管直接与冷凝水接触的方式相比,采用在槽体的底部外侧设置加热盘,安全性更高。
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壳体102上与轴流风叶110相对的区域设置有出风口114,气流通过出风口114排至室外。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壳体102上与轴流风叶110相对的区域设置出风口114,能够使轴流风叶110产生的气流直接排至室外,一方面,出风口114的结构简单,另一方面,使气流的排放效率提高。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冷凝水排放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隔离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至少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冷凝水槽,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包括导通连接的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二槽体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
加热部,连接至所述第二槽体,用于对所述第二槽体内的冷凝水进行加热,以使所述冷凝水加热蒸发后形成水蒸气;
轴流风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用于将所述水蒸气转换为气流以排至室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排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包括具有夹角的集水槽与导流槽,所述集水槽用于接收所述冷凝水,所述导流槽用于将所述冷凝水输送至所述第二槽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水排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倾斜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第二槽体连接的一端低于所述第一槽体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水排放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冷凝器,设置于相对所述轴流风叶靠近所述隔离部的一侧,所述加热部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轴流风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水排放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水槽能够拆卸分离或配合组装与所述壳体的底壳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水排放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水槽与所述壳体的底壳为一体成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冷凝水排放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二槽体内的绝缘加热管。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冷凝水排放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二槽体底部外侧的加热盘。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凝水排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与所述轴流风叶相对的区域设置有出风口,所述气流通过所述出风口排至室外。
10.一种厨房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厨房空调器能够安装于室外,所述厨房空调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凝水排放组件。
CN201621163847.2U 2016-10-31 2016-10-31 冷凝水排放组件和厨房空调器 Active CN2062226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63847.2U CN206222655U (zh) 2016-10-31 2016-10-31 冷凝水排放组件和厨房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63847.2U CN206222655U (zh) 2016-10-31 2016-10-31 冷凝水排放组件和厨房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22655U true CN206222655U (zh) 2017-06-06

Family

ID=58789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63847.2U Active CN206222655U (zh) 2016-10-31 2016-10-31 冷凝水排放组件和厨房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226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987393U (zh) 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106322477B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06524261B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06382685B (zh) 厨房空调器
CN206222655U (zh) 冷凝水排放组件和厨房空调器
CN105485883A (zh) 立式空调器
CN203731772U (zh) 前吸前排强制蒸发式制冷机组
CN203395996U (zh) 空调
CN105526699B (zh) 空调冷凝水自挥发系统
CN107478071B (zh) 一种冷却塔冷凝消雾集水系统
JP2009250519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8131743A (zh) 换热器淋水装置、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5137835U (zh) 立式空调器
CN109282563A (zh) 冷凝水循环利用的制冷设备
CN201811405U (zh) 不淌水的空调机
CN210014485U (zh) 空调室外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8475598U (zh) 一种空调冷凝水回收装置
CN206191753U (zh) 移动式空调器
CN206160308U (zh) 厨房空调器
CN207907376U (zh) 换热器淋水装置、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01487608A (zh) 一种节能舒适型空调器
CN211345786U (zh) 接水盘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6845102U (zh) 一种圆形空调冷凝水处理结构
CN218804072U (zh) 一种密胺餐具原料预热机
CN220750251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