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60308U - 厨房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厨房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60308U
CN206160308U CN201621194881.6U CN201621194881U CN206160308U CN 206160308 U CN206160308 U CN 206160308U CN 201621194881 U CN201621194881 U CN 201621194881U CN 206160308 U CN206160308 U CN 206160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beating
panel
air conditioner
sheet metal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9488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强
李玉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aty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9488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60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60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603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厨房空调器,包括:钣金壳体主体,包括顶板,以及分别与顶板连接的第一折弯侧板和第二折弯侧板;钣金壳体底板,能够拆卸安装至钣金壳体主体,以形成钣金壳体框架;相对设置的第一钣金面板与第二钣金面板,分别设置于钣金壳体框架的两端,第一钣金面板设置有第一出风口,第二钣金面板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第一钣金面板、第二钣金面板与钣金壳体框架形成钣金壳体;钣金隔离件,设置于钣金壳体内,用于将制冷侧与制热侧进行隔离,至少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设置有第一换热器,第二腔室内设置有第二换热器。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高了空调器的整体强度,降低了空调器的加工成本,提升了钣金壳体的抗老化性。

Description

厨房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厨房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使用窗机空调实现对厨房的制冷,虽然部分窗机空调的框架采用钣金件制备,但是相对于室内的出风侧的出风面板仍然采用塑胶件通过注塑工艺成型,塑胶件强度差并且较易老化,难以满足安装于室外的要求。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钣金结构的安装于室外的厨房空调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厨房空调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厨房空调器,包括:钣金壳体主体,包括顶板,以及分别与顶板连接的第一折弯侧板和第二折弯侧板;钣金壳体底板,能够拆卸安装至钣金壳体主体,以形成钣金壳体框架;相对设置的第一钣金面板与第二钣金面板,分别设置于钣金壳体框架的两端,第一钣金面板设置有第一出风口,第二钣金面板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第一钣金面板、第二钣金面板与钣金壳体框架形成钣金壳体;钣金隔离件,设置于钣金壳体内,用于将制冷侧与制热侧进行隔离,至少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设置有第一换热器,第二腔室内设置有第二换热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钣金壳体主体由金属板通过两道折弯工序生成,包括顶板以及分别与顶板两端连接的第一折弯侧板和第二折弯侧板,钣金壳体主体与钣金壳体底板可拆卸连接,形成钣金壳体框架,框架的两端分别设置可拆卸的第一钣金面板与第二钣金面板,以组装成钣金壳体,通过在第一钣金面板上设置第一出风口,在第二钣金面板上设置第二出风口,在钣金壳体内还设置有钣金隔离件,钣金隔离件将制冷侧与制热侧进行隔离,并至少形成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通过分别在第一腔室内设置第一换热器,在第二腔室内设置第二换热器,实现了整个空调器的两侧换热,以实现在将空调器放置于室外时,对室内的制冷,一方面,通过反向设置出风方向,能够有效地防止冷热窜风,另一方面,通过采用钣金件代替塑胶件,提高了空调器的整体强度,降低了空调器的加工成本,提升了钣金壳体的抗老化性,从而能够延长室外厨房空调器的使用寿命,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厨房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轴流风机,设置于第一钣金面板与第一换热器之间,用于通过第一出风口向室内侧送风;第二轴流风机,设置于第二钣金面板与第二换热器之间,用于通过第二出风口向室外侧送风。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一钣金面板与第一换热器之间设置第一轴流风机,在第二换热器与第二钣金面板之间设置第二轴流风机,将换热器设置于轴流风机的内侧,以将进行换热以后的气流由风叶旋转直接向外送出,提升了送风的效率,增大了送风量,进一步提升了室内的制冷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钣金风机支架,能够拆卸分离或配合组装于钣金壳体内,并分别连接至钣金壳体底板与第一钣金面板,用于固定第一轴流风机;第二钣金风机支架,能够拆卸分离或配合组装于钣金壳体内,并分别连接至空调壳体的底板与第二钣金面板,用于固定第二轴流风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轴流风机与第一换热器之间设置第一钣金风机支架,以及在第一轴流风机与第二换热器之间设置第二钣金风机支架,以实现轴流风机的固定安装,通过将风机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空调壳体的钣金壳体底板与钣金面板(比如出风面板)上,钣金风机支架与塑胶支架相比工艺简单,成型后强度高,能够提升轴流电机的安装强度,从而进一步延长厨房空调器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在空调壳体的底板上通过冲压工艺形成凸起固定部,在风机支架上通过冲压等工艺生成加强筋,提升了第一钣金风机支架与第二钣金风机支架的支撑强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钣金面板还包括第一钣金导流圈,设置于第一出风口的内侧,第二钣金面板还包括第二钣金导流圈,设置于第二出风口的内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出风口的位置设置钣金导流圈,一方面实现了空气流的集流,另一方面能够起到挡风的作用,从而降低了经过第一轴流风机与第二轴流风机产生的空气流在空调壳体内的损耗,提升了空气流的输出效率。
具体地,第一导流圈与第二导流圈为环形结构。
另外,第一导流圈可以与第一钣金面板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可拆卸地组装于第一钣金面板上,第二导流圈可以与第二钣金面板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可拆卸地组装于第二钣金面板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分别具有至少一个进风口,至少一个进风口为格栅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进风口,实现了由室外向钣金壳体内的进风,将进风口设置为格栅结构,一方面,能够最大化设置进风面积,并且钣金壳体采用钣金工艺制备时,与塑胶面板相比,对于格栅结构的设计的灵活性更高,进风效果更好,有益于增加进风量,减少压力损失,提高整体结构强度。
另外,进风口也可以是规则排布或不规则排布的网孔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过滤网,过滤网配合安装在格栅结构区域的内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格栅结构区域的内侧设置过滤网,以过滤掉进入空调器内部的空气中的粉尘杂质,防止了因空调器积灰过多降低空调器的制冷效果,同时降低了因积灰导致的散热慢而损坏空调器的概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钣金壳体底板上还设置有引流槽,引流槽用于将厨房空调器产生的冷凝水排至室外。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钣金壳体底板上设置引流槽,以方面将厨房空调器产生的冷凝水排至室外,实现了冷凝水的排放,防止了冷凝水由于聚积过多影响空调器的正常运行。
与钣金壳体的其它区域相比,钣金壳体底板的厚度可以更厚,并且制造工艺成本低,结构强度高,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还可以设计出更大的进风格栅以增大风量,提升了空调器的运行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钣金壳体、钣金隔离件、第一钣金风机支架与第二钣金风机支架均为铝制钣金件,铝制钣金件的表面涂覆有阳极氧化涂层。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铝合金板制备钣金壳体、钣金隔离件、第一钣金风机支架与第二钣金风机支架,在满足整机强度的同时,能够大幅减轻厨房空调器的重量,在降低制备成本的同时,还能够降低运输成本,并且提高安装的便捷性,另外通过在铝制钣金件的表面涂覆阳极氧化涂层,能够提升钣金壳体表面硬度与抗腐蚀能力,防止由于表面生锈而降低使用寿命,并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提升了室外安装的空调器壳体的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钣金隔离件为Y形隔板,Y形隔板与钣金壳体形成第三腔室,第三腔室用于安装压缩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钣金隔离件设计为Y形,即隔板纵向具有三个连接端,分别连接至钣金壳体的两个内侧壁,并与其中的一个内侧壁形成第三腔体,在第三腔体内安装压缩机,压缩机提供氟利昂,与第一换热器以及第二换热器组合,以完成空气流的冷热交换,实现了对室内的降温或升温,并且通过折弯、焊接等工艺形成Y形,加工简单,成本较低。
进一步,钣金隔离件还可以是T型等规则形状后其它不规则形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钣金安装件,设置于钣金壳体底板的外侧,用于将厨房空调器固定于室外的指定区域。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钣金壳体底板的外侧设置钣金安装件,将厨房空调器固定在室外的指定区域,实现了厨房空调器在室外的安装,一方面,与窗机空调相比,不需要在窗户上打孔,另一方面与室内空调相比,降低了空调器运行时的噪声,并且满足了对厨房冷却的需求,再一方面,钣金安装件的固定安装强度高,提升了厨房空调器整机的固定强度。
具体地,钣金安装件可以包括按照在空调器壳体底部的安装梁,通过设置安装梁,使厨房空调器与安装平面之间具有纵向间隙,方便了空调进气,另外,也可以通过在底部对称设置四个钣金固定件,以固定在室外,增加了厨房空调器的安装强度,另外,也可以通过壁挂式安装将空调器安装在外墙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厨房空调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厨房空调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厨房空调器的一个实施例的钣金壳体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厨房空调器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厨房空调器的一个实施例的钣金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厨房空调器的一个实施例的钣金壳体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厨房空调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钣金壳体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2钣金壳体主体,104钣金壳体底板,106第一钣金面板,108第二钣金面板,110钣金隔离件,202第一轴流风机,204第二轴流风机,112第一钣金风机支架,114第二钣金风机支架,1062第一钣金导流圈,1082第二钣金导流圈,1042引流槽,116钣金安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厨房空调器。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厨房空调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钣金壳体主体102,包括顶板,以及分别与顶板连接的第一折弯侧板和第二折弯侧板;钣金壳体底板104,能够拆卸安装至钣金壳体主体102,以形成钣金壳体框架;相对设置的第一钣金面板106与第二钣金面板108,分别设置于钣金壳体框架的两端,第一钣金面板106设置有第一出风口,第二钣金面板108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第一钣金面板106、第二钣金面板108与钣金壳体框架形成钣金壳体;钣金隔离件110,设置于钣金壳体内,用于将制冷侧与制热侧进行隔离,至少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设置有第一换热器,第二腔室内设置有第二换热器。
如图3所示,在该技术方案中,钣金壳体主体102由金属板通过两道折弯工序生成,包括顶板以及分别与顶板两端连接的第一折弯侧板和第二折弯侧板,钣金壳体主体102与钣金壳体底板104可拆卸连接,形成钣金壳体框架,框架的两端分别设置可拆卸的第一钣金面板106与第二钣金面板108,以组装成钣金壳体,通过在第一钣金面板106上设置第一出风口,在第二钣金面板108上设置第二出风口,在钣金壳体内还设置有钣金隔离件110,钣金隔离件110将制冷侧与制热侧进行隔离,并至少形成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通过分别在第一腔室内设置第一换热器,在第二腔室内设置第二换热器,实现了整个空调器的两侧换热,以实现在将空调器放置于室外时,对室内的制冷,一方面,通过反向设置出风方向,能够有效地防止冷热窜风,另一方面,通过采用钣金件代替塑胶件,提高了空调器的整体强度,降低了空调器的加工成本,提升了钣金壳体的抗老化性,从而能够延长室外厨房空调器的使用寿命,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厨房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轴流风机202,设置于第一钣金面板106与第一换热器之间,用于通过第一出风口向室内侧送风;第二轴流风机204,设置于第二钣金面板108与第二换热器之间,用于通过第二出风口向室外侧送风。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一钣金面板106与第一换热器之间设置第一轴流风机202,在第二换热器与第二钣金面板108之间设置第二轴流风机204,将换热器设置于轴流风机的内侧,以将进行换热以后的气流由风叶旋转直接向外送出,提升了送风的效率,增大了送风量,进一步提升了室内的制冷效率。
如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钣金风机支架112,能够拆卸分离或配合组装于钣金壳体内,并分别连接至钣金壳体底板104与第一钣金面板106,用于固定第一轴流风机202;第二钣金风机支架114,能够拆卸分离或配合组装于钣金壳体内,并分别连接至空调壳体的底板与第二钣金面板108,用于固定第二轴流风机204。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轴流风机202与第一换热器之间设置第一钣金风机支架112,以及在第一轴流风机202与第二换热器之间设置第二钣金风机支架114,以实现轴流风机的固定安装,通过将风机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空调壳体的钣金壳体底板104与钣金面板(比如出风面板)上,钣金风机支架与塑胶支架相比工艺简单,成型后强度高,能够提升轴流电机的安装强度,从而进一步延长厨房空调器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在空调壳体的底板上通过冲压工艺形成凸起固定部,在风机支架上通过冲压等工艺生成加强筋,提升了第一钣金风机支架112与第二钣金风机支架114的支撑强度。
如图1和图5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钣金面板106还包括第一钣金导流圈1062,设置于第一出风口的内侧,第二钣金面板108还包括第二钣金导流圈1082,设置于第二出风口的内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出风口的位置设置钣金导流圈,一方面实现了空气流的集流,另一方面能够起到挡风的作用,从而降低了经过第一轴流风机202与第二轴流风机204产生的空气流在空调壳体内的损耗,提升了空气流的输出效率。
具体地,第一钣金导流圈1062与第二钣金导流圈1082为环形结构。
另外,第一钣金导流圈1062可以与第一钣金面板106为一体式结构(通过冲压工艺程序导流圈结构或导流圈焊接在出风口上),也可以可拆卸地组装于第一钣金面板106上(通过螺接或铆接连接),第二钣金导流圈1082可以与第二钣金面板108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可拆卸地组装于第二钣金面板108上。
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分别具有至少一个进风口,至少一个进风口为格栅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进风口,实现了由室外向钣金壳体内的进风,将进风口设置为格栅结构,在不降低壳体强度的条件下,一方面,如图1所示,能够最大化设置进风面积,以提升进风效率,并且钣金壳体采用钣金工艺制备时,与塑胶面板相比,对于格栅结构的设计的灵活性更高,进风效果更好,有益于增加进风量,减少压力损失,提高整体结构强度。
另外,进风口也可以是规则排布或不规则排布的网孔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过滤网(图中未示出),过滤网配合安装在格栅结构区域的内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格栅结构区域的内侧设置过滤网,以过滤掉进入空调器内部的空气中的粉尘杂质,防止了因空调器积灰过多降低空调器的制冷效果,同时降低了因积灰导致的散热慢而损坏空调器的概率。
如图6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钣金壳体底板104上还设置有引流槽1042,引流槽1042用于将厨房空调器产生的冷凝水排至室外。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钣金壳体底板104上设置引流槽1042,以方面将厨房空调器产生的冷凝水排至室外,实现了冷凝水的排放,防止了冷凝水由于聚积过多影响空调器的正常运行。
与钣金壳体的其它区域相比,钣金壳体底板104的厚度可以更厚,并且制造工艺成本低,结构强度高,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还可以设计出更大的进风格栅以增大风量,提升了空调器的运行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钣金壳体、钣金隔离件110、第一钣金风机支架112与第二钣金风机支架114均为铝制钣金件,铝制钣金件的表面涂覆有阳极氧化涂层。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铝合金板制备钣金壳体、钣金隔离件110、第一钣金风机支架112与第二钣金风机支架114,在满足整机强度的同时,能够大幅减轻厨房空调器的重量,在降低制备成本的同时,还能够降低运输成本,并且提高安装的便捷性,另外通过在铝制钣金件的表面涂覆阳极氧化涂层,能够提升钣金壳体表面硬度与抗腐蚀能力,防止由于表面生锈而降低使用寿命,并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提升了室外安装的空调器壳体的安全性。
如图2和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钣金隔离件110为Y形隔板,Y形隔板与钣金壳体形成第三腔室,第三腔室用于安装压缩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钣金隔离件110设计为Y形,即隔板纵向具有三个连接端,分别连接至钣金壳体的两个内侧壁,并与其中的一个内侧壁形成第三腔体,在第三腔体内安装压缩机,压缩机提供氟利昂,与第一换热器以及第二换热器组合,以完成空气流的冷热交换,实现了对室内的降温或升温,并且通过折弯、焊接等工艺形成Y形,加工简单,成本较低。
进一步,钣金隔离件110还可以是T型等规则形状后其它不规则形状。
如图1和图7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钣金安装件116,设置于钣金壳体底板104的外侧,用于将厨房空调器固定于室外的指定区域。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钣金壳体底板104的外侧设置钣金安装件116,将厨房空调器固定在室外的指定区域,实现了厨房空调器在室外的安装,一方面,与窗机空调相比,不需要在窗户上打孔,另一方面与室内空调相比,降低了空调器运行时的噪声,并且满足了对厨房冷却的需求,再一方面,钣金安装件116的固定安装强度高,提升了厨房空调器整机的固定强度。
具体地,钣金安装件116可以包括按照在空调器壳体底部的安装梁,通过设置安装梁,使厨房空调器与安装平面之间具有纵向间隙,方便了空调进气,另外,也可以通过在底部对称设置四个钣金固定件,以固定在室外,增加了厨房空调器的安装强度,另外,也可以通过壁挂式安装将空调器安装在外墙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厨房空调器,所述厨房空调器能够安装于室外,所述厨房空调器包括:
钣金壳体主体,包括顶板,以及分别与所述顶板连接的第一折弯侧板和第二折弯侧板;
钣金壳体底板,能够拆卸安装至所述钣金壳体主体,以形成钣金壳体框架;
相对设置的第一钣金面板与第二钣金面板,分别设置于所述钣金壳体框架的两端,所述第一钣金面板设置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钣金面板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钣金面板、所述第二钣金面板与所述钣金壳体框架形成钣金壳体;
钣金隔离件,设置于所述钣金壳体内,所述钣金隔离件用于将制冷侧与制热侧进行隔离,至少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第二换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轴流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钣金面板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向室内侧送风;
第二轴流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钣金面板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出风口向室外侧送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厨房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钣金风机支架,能够拆卸分离或配合组装于所述钣金壳体内,并分别连接至所述钣金壳体底板与所述第一钣金面板,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轴流风机;
第二钣金风机支架,能够拆卸分离或配合组装于所述钣金壳体内,并分别连接至所述空调壳体的底板与所述第二钣金面板,用于固定所述第二轴流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厨房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钣金面板还包括第一钣金导流圈,设置于第一出风口的内侧,所述第二钣金面板还包括第二钣金导流圈,设置于第二出风口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厨房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分别具有至少一个进风口,所述至少一个进风口为格栅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厨房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配合安装在所述格栅结构区域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厨房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钣金壳体底板上设置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用于将所述厨房空调器产生的冷凝水排至室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厨房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钣金壳体、所述钣金隔离件、所述第一钣金风机支架与所述第二钣金风机支架均为铝制钣金件,所述铝制钣金件的表面涂覆有阳极氧化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钣金隔离件为Y形隔板,所述Y形隔板与所述钣金壳体形成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用于安装压缩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厨房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钣金安装件,设置于所述钣金壳体底板的外侧,用于将所述厨房空调器固定于室外的指定区域。
CN201621194881.6U 2016-10-31 2016-10-31 厨房空调器 Active CN206160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94881.6U CN206160308U (zh) 2016-10-31 2016-10-31 厨房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94881.6U CN206160308U (zh) 2016-10-31 2016-10-31 厨房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60308U true CN206160308U (zh) 2017-05-10

Family

ID=58658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94881.6U Active CN206160308U (zh) 2016-10-31 2016-10-31 厨房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603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2648A (zh) * 2019-12-16 2020-05-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板可自动开闭且油烟可过滤的厨房空调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2648A (zh) * 2019-12-16 2020-05-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板可自动开闭且油烟可过滤的厨房空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99322U (zh) 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207230813U (zh) 一种一体式空调及机柜
CN106382685B (zh) 厨房空调器
CN207555797U (zh) 窗式空调器
CN207674717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组件和空调器
CN106322557A (zh) 厨房空调器
CN101995057A (zh) 水冷式移动空调
CN101929713A (zh) 带有双贯流风扇送风结构的移动式空调
CN214949402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6160308U (zh) 厨房空调器
CN201652624U (zh) 冷热兼顾的窗式空调器
CN102080871A (zh) 用于固定空调室外机铜管的减震轱辘
CN102192562A (zh) 冷热兼顾的窗式空调器
CN101592363B (zh) 分体式空调室外机
CN204678504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CN101684966A (zh) 分体式空调室外机的底盘底脚
CN213272829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02313323B (zh) 一种窗式空调器
CN219913370U (zh) 挂式空调
CN200940908Y (zh) 户外通讯柜空调器
CN206160309U (zh) 厨房空调器
CN206131218U (zh)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427595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4629721U (zh) 一种核安全级单元式壁挂室内空调机
CN218348749U (zh) 一种带高低压控制器的立柜式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