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18640U - 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18640U
CN206218640U CN201621166176.5U CN201621166176U CN206218640U CN 206218640 U CN206218640 U CN 206218640U CN 201621166176 U CN201621166176 U CN 201621166176U CN 206218640 U CN206218640 U CN 206218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er belt
reductor
drive device
stands
uses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661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晓虎
周安叶
李伟伟
李刚
周俊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CC Baosteel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CC Baosteel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CC Baosteel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CC Baosteel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661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18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18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186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包括:三合一减速机、连接机构、翻身架及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与连接机构、三合一减速机相连;所述三合一减速机包括电机和减速机;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定位套和安装在转轴上的链轮,所述链轮通过链条与所述电机相连,所述定位套与所述减速机的联轴器相连,所述减速机还与滚筒相连;几个所述滚筒设在输送带围合成的空间内,且靠在输送带上;其中两个滚筒之间设有一所述翻身架;本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体积小,不受使用空间限制,方便使用;同时能够实现及时停机排除异常,避免在翻身过程中损伤输送带。

Description

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丝内衬输送带,特别是涉及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对即将达到更换标准前的钢丝内衬输送带进行翻面后继续使用,这一技术在行业内已形成共识,切实能延长输送带的使用年限,达到降本增效的最终目的。目前,钢丝内衬输送带翻身方法必须依靠与之对应的港机;将输送带与对应港机相连后,通过港机的移动实施对输送带的拖拽来完成,故该项技术的实施存在一定的条件限制,原因如下:
1、港机只存在于码头或堆场,对于安装在码头与堆场之间的纵横交错的输送带来说,翻身只能依靠其他辅助装置如吊机、卷扬机等来替代港机对输送带进行拖拽实施翻身,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若遇空间环境受限,则上述方法无法使用,从而导致该区域的输送带无法进行翻身继续使用。
2、与输送带相配备的驱动装置,其运转速度非常之快,因存在制动延时和惯性运转的因素,从发现异常时停机到输送带完全静止,输送带的运行距离与参照点起码相差2~3米的距离。因在翻身过程中,输送带翻起折叠的部位经过机架、溜槽等地方时,存在与设备钢结构刮擦而致输送带本体受损的隐患,所以整个输送带翻身时的运行速度要求必须非常慢,且必须在输送带翻起折叠部位安排专人随运行方向进行监护,发现异常及时停止,待隐患消除后再继续。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至少包括:三合一减速机、连接机构、翻身架及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与连接机构、三合一减速机相连;所述三合一减速机包括电机和减速机;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定位套和安装在转轴上的链轮,所述链轮通过链条与所述电机相连,所述定位套与所述减速机的联轴器相连,所述减速机还与滚筒相连;几个所述滚筒设在输送带围合成的空间内,且靠在输送带上;其中两个滚筒之间设有一所述翻身架;所述翻身架设在输送带的桁架上;所述翻身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立柱,以及布置在两个所述立柱之间且上下平行设置的上托辊和下托辊;所述的上托辊和下托辊的两端均分别通过转轴与对应所述立柱相连;部分翻身后的输送带位于两个所述的上托辊与下托辊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套包括开口容置筒和设在所述开口上的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由两个半圆形板构成。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立柱上分别设有一个挡轮,且两个所述挡轮均位于所述翻身架同侧。
进一步地,所述挡轮为腰形挡轮。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侧壁开设有一U形槽,所述立柱侧壁上设有挡板,且所述挡板两端分别与所述U形槽的两个槽壁相连且形成一封闭空间,所述转轴穿设在所述封闭空间中。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体积小,不受使用空间限制,方便使用;
2)能够确保运行速度低下,实现及时停机排除异常,避免在翻身过程中损伤输送带。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机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翻身架主视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翻身架侧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1 电机
12 减速机
2 连接机构
21 定位套
211 压板
22 链轮
31 立柱
311 挡轮
32 上托辊
33 下托辊
34 挡板
35 加强斜杆
4 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至少包括:三合一减速机、连接机构2、翻身架及控制箱(图中未示出);所述控制箱与连接机构2、三合一减速机相连;所述三合一减速机包括电机11和减速机12;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定位套21和安装在转轴上的链轮22,所述链轮22通过链条与所述电机11相连,所述定位套21与所述减速机12的联轴器相连;所述减速机12还与滚筒相连;具体地,定位套21与联轴器通过螺栓相连接,这样既保证了动力输入,又维持了输送带原驱动的传动要求;优选地,所述定位套21包括开口容置筒和设在所述开口上的压板211;优选地,所述压板211由两个半圆形板构成。几个所述滚筒4设在输送带围合成的空间内,且靠在输送带上;其中两个滚筒4之间设有一所述翻身架。
参考图3和图4,所述翻身架设在输送带的桁架上;所述翻身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立柱31,以及布置在两个所述立柱31之间且上下平行设置的上托辊32和下托辊33,所述上托辊32和下托辊33的两端均分别通过转轴与对应所述立柱31相连;部分翻身后的输送带位于上托辊32与下托辊33之间。所述上托辊32与下托辊33的间距应该根据输送带的厚度而设定,以及在输送带翻身整个过程必须保证输送带能平稳穿过,达到整条输送带连续翻身。
参考图3和图4,优选地,两个所述立柱31上分别设有一个挡轮33,且两个所述挡轮33均位于所述翻身架同侧,以及所述挡轮33为腰形挡轮。在输送带翻身整个过程,腰形挡轮能避免输送带因拖拽发生偏移运行而造成与翻身架的钢结构快口接触产生损伤。另外,为了提高两个立柱31的结构强度,两个立柱31通过两根加强斜杆35相连,且两个加强斜杆35交叉布置。两个立柱31安装在输送带的桁架上。
优选地,所述立柱31侧壁开设有一U形槽,所述立柱31侧壁上设有挡板34,且所述挡板34两端分别与所述U形槽的两个槽壁相连且形成一封闭空间,所述转轴穿设在所述封闭空间中,见图3和图4。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的运行速度为5米/分钟,运行速度低下,且具备足够的动力源,其牵引力达到30吨,适用于任何规格输送带的翻身所需。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体积小,不受使用空间限制,方便使用;同时能够实现及时停机排除异常,避免在翻身过程中损伤输送带。
参考图1至图3,利用上述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使输送带翻身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输送带配重释放,使得输送带处于松弛状态,以及解除输送带沿线所有的包括头部及回程的清扫器,确保清扫器不再与输送带有接触;
2)利用倒链将松弛的输送带进行局部翻转,且翻转后的输送带靠近翻身架;
3)拆下上托辊32,使得部分翻转后的输送带位于下托辊33上,再安装上托辊32,使得上托辊32和下托辊33对部分翻转后的输送带进行夹持、固定;
4)启动三合一减速机,电机11通过链条带动链轮22旋转,进而链轮22驱动减速机12进行转动,同时减速机12驱动滚筒4进行转动,此时输送带被拖拽着进行环形运转,且在输送带运转过程中,上托辊32和下托辊33能够使得输送带发生翻身;
5)直至整条输送带完成翻身后,关闭三合一减速机。
该方法较简单易操作,且能够提高输送带翻身效率,以及在翻身过程中不会损伤输送带。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6)

1.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三合一减速机、连接机构(2)、翻身架及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与连接机构(2)、三合一减速机相连;所述三合一减速机包括电机(11)和减速机(12);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定位套(21)和安装在转轴上的链轮(22),所述链轮(22)通过链条与所述电机(11)相连,所述定位套(21)与所述减速机(12)的联轴器相连,所述减速机(12)还与滚筒相连;几个所述滚筒(4)设在输送带围合成的空间内,且靠在输送带上;其中两个滚筒(4)之间设有一所述翻身架;所述翻身架设在输送带的桁架上;所述翻身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立柱(31),以及布置在两个所述立柱(31)之间且上下平行设置的上托辊(32)和下托辊(33);所述的上托辊(32)和下托辊(33)的两端均分别通过转轴与对应所述立柱(31)相连;部分翻身后的输送带位于上托辊(32)与下托辊(3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21)包括开口容置筒和设在所述开口上的压板(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11)由两个半圆形板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立柱(31)上分别设有一个挡轮(311),且两个所述挡轮(311)均位于所述翻身架同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轮(311)为腰形挡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1)侧壁开设有一U形槽,所述立柱(31)侧壁上设有挡板(34),且所述挡板(34)两端分别与所述U形槽的两个槽壁相连且形成一封闭空间,所述转轴穿设在所述封闭空间中。
CN201621166176.5U 2016-11-01 2016-11-01 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 Active CN206218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66176.5U CN206218640U (zh) 2016-11-01 2016-11-01 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66176.5U CN206218640U (zh) 2016-11-01 2016-11-01 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18640U true CN206218640U (zh) 2017-06-06

Family

ID=58789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66176.5U Active CN206218640U (zh) 2016-11-01 2016-11-01 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186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16816A (zh) * 2016-11-01 2018-05-11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及利用其使输送带翻身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16816A (zh) * 2016-11-01 2018-05-11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及利用其使输送带翻身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47046B (zh) 一种高速自动装车码垛机
CN107161599A (zh) 一种深竖井隧道碴土立式提升的施工方法
CN108060680A (zh) 一种岩土工程用并联型挡土墙自动化砌筑机
CN206466929U (zh) 一种智能立体货柜升降小车防坠装置
CN206218640U (zh) 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
CN107829445A (zh) 一种城市公路挡土墙智能成型一体机
CN105775657A (zh) 一种新型圆钢管输送装置
CN201545620U (zh) 集装箱起重吊具的减摇机构
CN205675730U (zh) 一种大型皮带机系统监控装置
CN109703820B (zh) 全自动手套筛选包装机的手套码垛机构
CN102514945A (zh) 一种半门式刮板取料机
CN206782646U (zh) 一种用于矿石的运输装置
CN108263806A (zh) 一种建筑材料辅助提升装置
CN108016816A (zh) 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及利用其使输送带翻身的方法
CN202492198U (zh) 一种半门式刮板取料机
CN206126296U (zh) 一种包装物自动抓取输送装置
CN211619781U (zh) 一种防爆电动伸缩回转式集装箱吊具
CN103133017A (zh) 管片快速吊运装置
CN207192124U (zh) 一种具有用于装料过程的提升装置的建筑机械
CN207943470U (zh) 一种智控式斗式垂直传输机
CN106428771A (zh) 一种用于袋装货物叠装的生产线
CN205526242U (zh) 一种下料机传送装置
CN206750842U (zh) 一种提升机的故障报警装置
CN206857560U (zh) 茶叶提升输送机
CN205772103U (zh) 一种用于载重货车的搬货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