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13126U - 油桶以及具有该油桶的电炸锅 - Google Patents

油桶以及具有该油桶的电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13126U
CN206213126U CN201621282358.9U CN201621282358U CN206213126U CN 206213126 U CN206213126 U CN 206213126U CN 201621282358 U CN201621282358 U CN 201621282358U CN 206213126 U CN206213126 U CN 206213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drum
shell body
inner housing
heat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823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XIANGJI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XIANGJI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XIANGJI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XIANGJI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823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13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13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131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桶以及具有该油桶的电炸锅,其中,油桶包括呈桶状设置的外壳体、呈桶状设置并置于所述外壳体桶腔内且与所述外壳体留有间距的内壳体,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并连接于所述外壳体唇沿和所述内壳体唇沿之间的壳体连接件,所述外壳体、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壳体连接件共同形成隔热腔;所述油桶于所述外壳体设有用于与抽真空装置配合以抽取所述隔热腔中的空气并让所述隔热腔成为真空腔的抽真空接口结构。通过外壳体、内壳体、壳体连接件和抽真空接口结构的设置,能够极大地防止内壳体的热量传导到外壳体,从而起到极好的隔热效果,避免油桶外侧面温度过高。

Description

油桶以及具有该油桶的电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桶以及具有该油桶的电炸锅。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炸锅(或油炸锅)类产品中,其油桶均为单层结构,材料包括铝制(包括拉伸或铸铝方式)的或不锈钢制的以及冷轧板加喷油处理的制成的。油桶外面均有塑胶外壳、不锈钢外壳,或者其他材料的外壳,在达成产品造型目的的同时,用来形成油桶和使用者之间的一道防烫保护层。但电炸锅类产品在正常使用时油温会在200℃左右,油桶外侧面的温度也会在200℃左右,也即是油桶外侧面存在温度过高的问题,此时,如果被使用者误触,依然会造成严重的烫伤而产生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油桶,其旨在油桶外侧面温度过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油桶,适用于电炸锅,包括呈桶状设置的外壳体、呈桶状设置并置于所述外壳体桶腔内且与所述外壳体留有间距的内壳体,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并连接于所述外壳体唇沿和所述内壳体唇沿之间的壳体连接件,所述外壳体、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壳体连接件共同形成隔热腔;所述油桶于所述外壳体设有用于与抽真空装置配合以抽取所述隔热腔中的空气并让所述隔热腔成为真空腔的抽真空接口结构。
可选地,所述外壳体背离所述隔热腔的外侧面涂覆有外观图案层。
可选地,所述油桶包括一对把手,两所述把手分别设于所述外壳体相对设置的两外侧面。
可选地,所述抽真空接口结构设于所述外壳体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油桶包括用于遮盖所述抽真空接口结构的遮蔽保护盖。
可选地,所述外壳体、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壳体连接件一体设置。
可选地,所述油桶包括连接所述外壳体底部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至少设有三个,各所述支撑脚的底部处于同一平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炸锅,包括油桶、加热组件以及盖合于所述油桶的上盖组件,所述油桶为上述的油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置于所述内壳体桶腔内的加热管、与所述加热管电连接并控制所述加热管加热的控制盒。
可选地,所述控制盒固定于所述外壳体外侧面。
可选地,所述电炸锅包括炸网组件,所述炸网组件包括用于盛装待炸食物并置于所述内壳体桶腔内的油炸网、置于所述油桶外的手柄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油炸网和所述手柄的炸网连接件,所述加热管设于所述炸网和所述内壳体桶腔腔底之间。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外壳体、内壳体、壳体连接件和抽真空接口结构组装在一起后,再利用抽真空装置将隔热腔中的空气抽取出来,让隔热腔成为真空腔,其中,真空是指在其间不存在物质的理想状态,在此处,该真空腔是指其间存在的物质极少的状态,基于此,再结合热学原理可知,热传导需要通过具有一定的热导系数的物质才能够进行热传导,而隔热腔在抽真空装置抽取后成为真空腔,也即是通过对隔热腔的抽真空处理,能够极大地防止内壳体的热量传导到外壳体,从而起到极好的隔热效果,避免油桶外侧面温度过高,即便在连续使用时,外壳体也能够保持较低的温度,极大的提高了油桶的安全性能,避免使用者误触油桶时被烫伤,极大地保护了消费者的人身安全,为消费者带来安全并且舒心的使用体验。而在隔热腔起到隔热作用的同时,隔热腔也对油桶内的热油起到保温的作用,能够使该油桶的油炸锅的自动恒温时间间隔加长,达到省电节能的目的,使得在同等容量和同等功率的油炸锅中,更节能,更环保。
此外,油桶的外壳体外侧面具有温度低的特点,这样,在将该油桶具体应用到油炸锅时,该外壳体外侧面可以作为外观壳,而不需要在油桶外侧增设其他外观壳,省去了外观壳的材料费用、模具费用以及相应的装配人工,可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油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高的油桶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油桶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炸锅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和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油桶,适用于电炸锅,该油桶用于盛放油,并在加热油后用以烹制食物。
如图1至图4所示,该油桶100包括呈桶状设置的外壳体120、呈桶状设置并置于外壳体120桶腔内且与外壳体120留有间距的内壳体110,以及用于连接外壳体120和内壳体110并连接于外壳体120唇沿和内壳体110唇沿之间的壳体连接件130,外壳体120、内壳体110和壳体连接件130共同形成隔热腔101,其中,壳体连接件130还对内壳体110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内壳体110在重力地作用下,掉落至外壳体120桶腔的腔底。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外壳体120、内壳体110和壳体连接件130一体设置,这样,有利于提高外壳体120、内壳体110和壳体连接件130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油桶100于外壳体120设有用于与抽真空装置配合以抽取隔热腔101中的空气并让隔热腔101成为真空腔的抽真空接口结构140,这样,在外壳体120、内壳体110、壳体连接件130和抽真空接口结构140组装在一起后,可以利用抽正装置将隔热腔101中的空气抽取出来,并让隔热腔101成为真空腔。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外壳体120、内壳体110、壳体连接件130和抽真空接口结构140组装在一起后,再利用抽真空装置将隔热腔101中的空气抽取出来,让隔热腔101成为真空腔,其中,真空是指在其间不存在物质的理想状态,在此处,该真空腔是指其间存在的物质极少的状态,基于此,再结合热学原理可知,热传导需要通过具有一定的热导系数的物质才能够进行热传导,而隔热腔101在抽真空装置抽取后成为真空腔,也即是通过对隔热腔101的抽真空处理,能够极大地防止内壳体110的热量传导到外壳体120,从而起到极好的隔热效果,避免油桶100外侧面温度过高,即便在连续使用时,外壳体120也能够保持较低的温度,极大的提高了油桶100的安全性能,避免使用者误触油桶100时被烫伤,极大地保护了消费者的人身安全,为消费者带来安全并且舒心的使用体验。而在隔热腔101起到隔热作用的同时,隔热腔101也对油桶100内的热油起到保温的作用,能够使该油桶100的油炸锅的自动恒温时间间隔加长,达到省电节能的目的,使得在同等容量和同等功率的油炸锅中,更节能,更环保。
此外,油桶100的外壳体120外侧面具有温度低的特点,这样,在将该油桶100具体应用到油炸锅时,该外壳体120外侧面可以作为外观壳,而不需要在油桶100外侧增设其他外观壳,省去了外观壳的材料费用、模具费用以及相应的装配人工,可降低成本。
上述中,在本实施例中,油桶100整体形状呈类圆柱状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油桶100也可以呈其他形状设置,如图5所示,油桶100整体形状呈类矩柱状设置。
进一步地,外壳体120背离隔热腔101的外侧面涂覆有外观图案层(图中未标注),该外观图案层可以包括用于提示、说明书油炸锅的使用方法或注意事项等。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油桶100包括一对把手150,两把手150分别设于外壳体120相对设置的两外侧面。基于此,使用者可以通过把手150抓持、提取油桶100,便于搬运、挪移油桶100。此外,把手150相对于外壳体120,离内壳体110的距离更远,把手150的温度比外壳体120的温度更低,进一步降低使用者握持处的温度,提高使用者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抽真空接口结构140设于外壳体120的底部。结合上述所有结构,由于外壳体120的外侧面作为具有该油桶100的电炸过的外观面,将抽真空接口结构140设于外壳体120的底部,有利于避免抽真空结构破坏外观,提高外观美观度。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油桶100包括用于遮盖抽真空接口结构140的遮蔽保护盖160。这样,通过遮蔽保护盖160对抽真空接口结构140遮盖,避免灰尘、油等直接落至抽真空接口结构140。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其中,图3中未显示图支撑脚170的外壳,油桶100包括连接外壳体120底部的支撑脚170,支撑脚170至少设有三个,各支撑脚170的底部处于同一平面。基于此,通过支撑脚170的设置,可避免外壳体120直接与支撑物接触,避免外壳体120的温度影响支撑物,如桌面。具体地,在本实施中,支撑脚170设有四个。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炸锅,该电炸锅包括上述油桶100、加热组件200以及盖合于油桶100的上盖组件300,加热组件200包括置于内壳体110(如图1至图4所示)桶腔内的加热管210、与加热管210电连接并控制加热管210加热的控制盒220,该油桶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炸锅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由于外壳体120(如图1至图4所示)温度较低,控制盒220可以直接固定于外壳体120外侧面,基于此,直接将控制盒220安装固定到外壳体120的外侧面,减少辅助连接结构,有利于减少零部件,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电炸锅包括炸网组件400,炸网组件400包括用于盛装待炸食物并置于内壳体110桶腔内的油炸网410、置于油桶100外的手柄420以及用于连接油炸网410和手柄420的炸网连接件430,加热管210设于炸网和内壳体110桶腔腔底之间。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油桶,适用于电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桶状设置的外壳体、呈桶状设置并置于所述外壳体桶腔内且与所述外壳体留有间距的内壳体,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并连接于所述外壳体唇沿和所述内壳体唇沿之间的壳体连接件,所述外壳体、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壳体连接件共同形成隔热腔;所述油桶于所述外壳体设有用于与抽真空装置配合以抽取所述隔热腔中的空气并让所述隔热腔成为真空腔的抽真空接口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背离所述隔热腔的外侧面涂覆有外观图案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桶包括一对把手,两所述把手分别设于所述外壳体相对设置的两外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接口结构设于所述外壳体的底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桶包括用于遮盖所述抽真空接口结构的遮蔽保护盖。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壳体连接件一体设置。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桶包括连接所述外壳体底部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至少设有三个,各所述支撑脚的底部处于同一平面。
8.一种电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组件以及盖合于所述油桶的上盖组件,所述油桶为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置于所述内壳体桶腔内的加热管、与所述加热管电连接并控制所述加热管加热的控制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固定于所述外壳体外侧面。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炸锅包括炸网组件,所述炸网组件包括用于盛装待炸食物并置于所述内壳体桶腔内的油炸网、置于所述油桶外的手柄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油炸网和所述手柄的炸网连接件,所述加热管设于所述炸网和所述内壳体桶腔腔底之间。
CN201621282358.9U 2016-11-22 2016-11-22 油桶以及具有该油桶的电炸锅 Active CN206213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82358.9U CN206213126U (zh) 2016-11-22 2016-11-22 油桶以及具有该油桶的电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82358.9U CN206213126U (zh) 2016-11-22 2016-11-22 油桶以及具有该油桶的电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13126U true CN206213126U (zh) 2017-06-06

Family

ID=58787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82358.9U Active CN206213126U (zh) 2016-11-22 2016-11-22 油桶以及具有该油桶的电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131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2513A (zh) * 2016-11-22 2017-07-04 湖北香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油桶以及具有该油桶的电炸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2513A (zh) * 2016-11-22 2017-07-04 湖北香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油桶以及具有该油桶的电炸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75412A (zh) 一种节能电饭煲
US10039406B2 (en) Steam cooker
CN107319914A (zh) 蒸汽内锅双腔式蒸汽锅
CN204438237U (zh) 烤盘组件及微波炉
CN206213126U (zh) 油桶以及具有该油桶的电炸锅
CN105212733B (zh)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的嵌入式炊具
CN107252246A (zh) 蒸汽锅
CN106912513A (zh) 油桶以及具有该油桶的电炸锅
CN205795497U (zh) 一种便携式蒸笼
CN207136771U (zh) 压力烤煨锅
CN205083236U (zh) 双层锅
CN106983357A (zh) 具有加热式压力调节功能的木桶饭电饭煲
CN205162758U (zh)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的嵌入式炊具
CN206166138U (zh) 一种无需用火用电就做熟饭的便携式餐具
CN201916949U (zh) 一种电磁炉多用途装置
CN201790561U (zh) 新型节能壶
CN203723874U (zh) 新式椭圆烹调器
CN206314973U (zh) 蒸烤锅
CN205457996U (zh) 一种家用隔热珐琅锅
CN205338559U (zh) 一种节能油导热夹层锅
CN203407890U (zh) 电热水壶
CN203884949U (zh) 携带型节能环保加热保温装置
CN105816015A (zh) 一种智能蒸汽电饭锅
CN104739229B (zh) 一种蒸汽锅
CN203633977U (zh) 一种蒸汽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