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95265U - 固线夹 - Google Patents

固线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95265U
CN206195265U CN201621113709.3U CN201621113709U CN206195265U CN 206195265 U CN206195265 U CN 206195265U CN 201621113709 U CN201621113709 U CN 201621113709U CN 206195265 U CN206195265 U CN 206195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fixing
fixing clamp
extension
crossed beam
beam trun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1370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剑
陈英强
陈志伟
周明
彭光前
罗永前
廖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62111370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95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95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95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线夹,具有过线槽,固线夹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本体部和第二本体部,第一本体部与第二本体部相对设置并形成有夹持空间,第一本体部上设置有第一卡扣。本实用新型的固线夹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固线夹安装效率较低、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固线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固线夹。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常用固线夹对电机线进行收纳固定,一般固线夹固定在钣金件上时,需要打螺钉,这样导致固线夹的安装效率较低、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固线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固线夹安装效率较低、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线夹,具有过线槽,固线夹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本体部和第二本体部,第一本体部与第二本体部相对设置并形成有夹持空间,第一本体部上设置有第一卡扣。
进一步地,第一卡扣为挂钩,挂钩具有与钣金件厚度对应的卡位槽,第一卡扣通过卡位槽与钣金件卡接。
进一步地,第二本体部上设置有第二卡扣。
进一步地,第二卡扣与钣金件上的安装孔对应设置,第二卡扣可卡入至钣金件的安装孔中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过线槽的槽底处设置有防滑筋条。
进一步地,过线槽呈U形槽,过线槽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第一弹性片与第二弹性片之间形成有过线通道。
进一步地,第一弹性片朝向过线槽的槽底弯折,第一弹性片的自由端与过线槽的侧壁之间形成空隙。
进一步地,第二弹性片位于第一弹性片靠近过线槽的槽底一侧,第二弹性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和第三延伸部,第一延伸部的第一端由过线槽的侧壁朝向另一侧壁延伸至第二端,第二延伸部的第一端由第一延伸部朝向过线槽的槽底延伸至第二端,第三延伸部的第一端由第二延伸部朝向第一延伸部的第一端回折延伸至第二端。
进一步地,第三延伸部朝向过线槽的槽底的侧面上设置有防滑筋条。
进一步地,第三延伸部的第二端与过线槽的侧壁之间形成空隙。
进一步地,第一本体部和第二本体部均为弹性材料。
本技术方案的固线夹在安装过程中,通过夹持空间夹持在零件(如钣金件)上,然后通过第一卡扣卡接固定,使固线夹能够稳固的固定在零件(钣金件)上,固定完便可以进行扎线或者走线,使用非常方便;同时,因为无需进行打螺钉的工序,所以提升了固线夹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线夹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线夹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线夹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线夹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过线槽;21、第一本体部;22、第二本体部;23、夹持空间;31、第一卡扣;32、第二卡扣;41、第一弹性片;42、第二弹性片;43、过线通道;421、第一延伸部;422、第二延伸部;423、第三延伸部;51、防滑筋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见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线夹,固线夹特别适用在钣金件上,固线夹具有过线槽10,固线夹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本体部21和第二本体部22,第一本体部21与第二本体部22共同形成了过线槽10,第一本体部21与第二本体部22相对设置并形成有夹持空间23(参见图3和图4),第一本体部21上设置有第一卡扣31,第一卡扣31是用于连接在需要设置固线夹的零件上,如钣金件或者其他薄板。
本技术方案的固线夹在安装过程中,通过夹持空间23夹持在零件(如钣金件)上,然后通过第一卡扣31卡接固定,使固线夹能够稳固的固定在零件(钣金件)上,固定完便可以进行扎线或者走线,使用非常方便;同时,因为无需进行打螺钉的工序,所以提升了固线夹的安装效率。
参见图3,第一卡扣31为挂钩,挂钩具有与钣金件厚度对应的卡位槽,第一卡扣31通过卡位槽与钣金件卡接。挂钩可以直接扣在钣金件的侧边上,以完成卡接固定,这样的结构更方便安装。
为了进一步提升固线夹的固定效果,第二本体部22上设置有第二卡扣32。由于第一本体部21和第二本体部22是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部21和第二本体部22为两个相互平行的薄板,所以在第二本体部22上设置的第二卡扣32可以与第一卡扣31形成卡接组合,从零件的两侧进行卡扣固定,提升了固定效果。第二卡扣32与钣金件上的安装孔对应设置,第二卡扣32可卡入至钣金件的安装孔中进行固定,第二卡扣32的形状如图4所示,为挤压式的卡扣。
过线槽10的槽底处设置有防滑筋条51。由于过线槽10是由第一本体部21和第二本体部22均形成有过线槽的一部分,所以在第一本体部21和第二本体部22上均形成有上述的防滑筋条51,通过设置防滑筋条51使线体难以滑动,保持稳定性。
结合图1和图2,过线槽10呈U形槽,过线槽10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片41和第二弹性片42,第一弹性片41与第二弹性片42之间形成有过线通道43。通过第一弹性片41和第二弹性片42配合工作,使线体能方便从第一弹性片41和第二弹性片42中间的过线通道43进入到过线槽10内,第一弹性片41和第二弹性片42使线体压紧,不能沿线体方向拉动,起到保护线体的作用,而且过线槽10槽底的线体不容易脱出,达到卡线的效果。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弹性片41朝向过线槽10的槽底弯折,第一弹性片41的自由端与过线槽10的侧壁之间形成空隙,第一弹性片41的形状如图1和图2中所示。第一弹性片41的长度较短,第一弹性片41的上部与过线槽10侧壁相连、下部悬空,这样方便第一弹性片41工作。
优选地,为了配合第一弹性片41的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片42位于第一弹性片41靠近过线槽10的槽底一侧,第二弹性片4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延伸部421、第二延伸部422和第三延伸部423,第二弹性片42的形状如图1和图2,第一延伸部421的第一端由过线槽10的侧壁朝向另一侧壁延伸至第二端,第二延伸部422的第一端由第一延伸部421朝向过线槽10的槽底延伸至第二端,第三延伸部423的第一端由第二延伸部422朝向第一延伸部421的第一端回折延伸至第二端。
第三延伸部423朝向过线槽10的槽底的侧面上设置有防滑筋条51。第三延伸部423的第二端与过线槽10的侧壁之间形成空隙。第二弹性片42整体呈回旋曲折的形状,第二弹性片42的上部连接、下部悬空,这样使第二弹性片42的弹性增大,而且通过设置防滑筋条51,搭配第二弹性片42的弹性,可以进一步加强防止电线滑脱的效果。
第一本体部21和第二本体部22均为弹性材料。第一本体部21和第二本体部22由于是弹性材料,这样可以弹性调整夹持空间23的夹持宽度,从而适应不同厚度的钣金件。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当然,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固线夹,具有过线槽(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线夹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本体部(21)和第二本体部(22),所述第一本体部(21)与所述第二本体部(22)相对设置并形成有夹持空间(23),所述第一本体部(21)上设置有第一卡扣(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31)为挂钩,所述挂钩具有与钣金件厚度对应的卡位槽,所述第一卡扣(31)通过所述卡位槽与所述钣金件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部(22)上设置有第二卡扣(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扣(32)与钣金件上的安装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卡扣(32)可卡入至所述钣金件的安装孔中进行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槽(10)的槽底处设置有防滑筋条(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槽(10)呈U形槽,所述过线槽(10)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片(41)和第二弹性片(42),所述第一弹性片(41)与所述第二弹性片(42)之间形成有过线通道(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片(41)朝向所述过线槽(10)的槽底弯折,所述第一弹性片(41)的自由端与所述过线槽(10)的侧壁之间形成空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片(42)位于所述第一弹性片(41)靠近所述过线槽(10)的槽底一侧,所述第二弹性片(4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延伸部(421)、第二延伸部(422)和第三延伸部(423),所述第一延伸部(421)的第一端由所述过线槽(10)的侧壁朝向另一侧壁延伸至第二端,所述第二延伸部(422)的第一端由所述第一延伸部(421)朝向过线槽(10)的槽底延伸至第二端,所述第三延伸部(423)的第一端由所述第二延伸部(422)朝向所述第一延伸部(421)的第一端回折延伸至第二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延伸部(423)朝向所述过线槽(10)的槽底的侧面上设置有防滑筋条(5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延伸部(423)的第二端与所述过线槽(10)的侧壁之间形成空隙。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部(21)和所述第二本体部(22)均为弹性材料。
CN201621113709.3U 2016-10-11 2016-10-11 固线夹 Active CN206195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3709.3U CN206195265U (zh) 2016-10-11 2016-10-11 固线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3709.3U CN206195265U (zh) 2016-10-11 2016-10-11 固线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95265U true CN206195265U (zh) 2017-05-24

Family

ID=58730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13709.3U Active CN206195265U (zh) 2016-10-11 2016-10-11 固线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952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0838A (zh) * 2016-10-11 2017-01-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固线夹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0838A (zh) * 2016-10-11 2017-01-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固线夹
CN106340838B (zh) * 2016-10-11 2018-09-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固线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33382B1 (de) Kabelhalterungselement
DE102017106520A1 (de) Kabel- und/oder Steckdosenhalter
CN206195265U (zh) 固线夹
CN106340838B (zh) 固线夹
CN202550444U (zh) 接线盒
DE102007018125A1 (de) Trägerelement mit einer äußeren Beschriftungs- oder Kennzeichnungsfäche zum Befestigen an einem elektrischen Leiter
CN210156860U (zh) 一种卡箍式接线盒
DE202015009086U1 (de) Haltekörper und Haltevorrichtung
DE102014109451A1 (de) Magnetischer Hängerahmen für Handwerkzeuge
CN208062695U (zh) 一种线夹
CN207711635U (zh) 财务管理用票夹
DE102014001026B3 (de) Halterung für Mobilfunktelefone
CN208411214U (zh) 一种建筑施工设计用绘图装置
CN207031585U (zh) 一种镀铜挂具
CN106213803B (zh) 一种桌上用理线器
CN205869329U (zh) 一种便于导线弯折的螺丝刀
US6058580A (en) Structural improvement of clothes hanger clasp
CN206013872U (zh) 显示屏模组防护夹具
CN214340626U (zh) 一种用于录音笔的硅胶保护套
CN207184011U (zh) 一种电气工程外宽线管保护装置
CN204446158U (zh) 改进的低摩擦直丝弓托槽
CN112707258B (zh) 一种用于整理计算机安装连接线的固定设备
CN209938100U (zh) 图书资料保护装置
CN213501517U (zh) 一种夹笔回形针
CN217795058U (zh) 过滤器及风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