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94962U - 一种wifi双频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wifi双频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94962U
CN206194962U CN201621334625.2U CN201621334625U CN206194962U CN 206194962 U CN206194962 U CN 206194962U CN 201621334625 U CN201621334625 U CN 201621334625U CN 206194962 U CN206194962 U CN 2061949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strip line
line
radiation
transmission
radio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3462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志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Xinshe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Xinsh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Xinshe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Xinsh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3462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949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949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949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WIFI双频天线,包括PCB覆铜板、第一辐射单元、第二辐射单元、射频第一馈线、射频第二馈线,本WIFI双频天线采用对天线实行双重馈电,实现两个频段同等性能,通过改变天线的馈电方式,使得天线每个频段都具备了单独的馈电系统,同时又使用传输线,满足两套天线阵列都达到等幅、同相的要求,从而获得高增益和辐射均匀度,实现了天线辐射单元的等幅、同相,有效的解决了WIFI双频天线增益偏低、辐射均匀度差的难题。

Description

一种WIFI双频天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WIFI双频天线。
背景技术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已经尝到了WIFI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其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泛:高级宾馆,豪华住宅区,飞机场以及咖啡厅等无处不在,已经深入的延伸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随着其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不知不觉已经到了802.101ac时代,其拥有的两个工作频段:2.4G和5.8G来解决远距离常规数据传输需求及近距离高清视频的传输需求,同时也改善了传输信道的拥挤等。所以对于工作在802.101ac模式下的无线设备都具备两个频段同时发射无线电波的能力,但是目前无线设备却受到天线的制约,由于频段之间相隔较远又不是倍频的关系,很难实现天线在两个频段中都能满足高增益和足够的辐射均匀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WIFI双频天线,具备两个频段同等性能,满足两套天线阵列都达到等幅、同相的要求的特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WIFI双频天线,包括PCB覆铜板、第一辐射单元、第二辐射单元、射频第一馈线、射频第二馈线、信号传输共轴线及信号短接点,所述PCB覆铜板分为C1、C2两个平面,第一辐射单元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分别是一号第一辐射单元和二号第一辐射单元,一号第一辐射单元和二号第一辐射单元分别位于PCB覆铜板的C1、C2两个平面内;所述第二辐射单元分为一号第二辐射单元和二号第二辐射单元,一号第二辐射单元和二号第二辐射单元位于PCB覆铜板的C2平面内;所述射频第一馈线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馈入微带线和传输微带线,馈入微带线由一号馈入微带线和二号馈入微带线组成,传输微带线由一号传输微带线和二号传输微带线组成;所述一号馈入微带线和一号传输微带线均位于PCB覆铜板的C1平面,二号馈入微带线和二号传输微带线均位于PCB覆铜板的C2平面,馈入微带线和传输微带线通过第一辐射臂连接;所述第一辐射臂包括一号第一辐射臂、二号第一辐射臂、三号第一辐射臂和四号第一辐射臂,一号第一辐射臂和二号第一辐射臂位于一号传输微带线和二号传输微带线的起点,三号第一辐射臂和四号第一辐射臂分别位于一号传输微带线和二号传输微带线的终点,并且一号馈入微带线通过一号第一辐射臂与一号传输微带线相互连接,并且二号馈入微带线通过二号第一辐射臂与二号传输微带线相互连接;所述射频第二馈线为同轴线,其外导体和二号传输微带线焊接,其内导体的输入端和射频第一馈线的一号馈入微带线通过金属化孔电连接,射频第二馈线通过信号传输共轴线,顺次延伸到信号短接点和二号第二辐射单元相接在一起;所述二号传输微带线和第二辐射臂连接,第二辐射臂包含一号第二辐射臂、二号第二辐射臂、三号第二辐射臂和四号第二辐射臂,一号第二辐射臂、二号第二辐射臂、三号第二辐射臂和四号第二辐射臂均位于PCB覆铜板的C2平面,其中一号第二辐射臂、二号第二辐射臂、三号第二辐射臂和二号传输微带线连接成一个整体,四号第二辐射臂单独存在,通过短接柱和射频第二馈线的内导体的终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射频第一馈线由两个部分组成,即馈入微带线和传输微带线,射频第一馈线为一段不规则的开放式微带线,且沿PCB覆铜板的轴线到板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射频第二频段阵列中射频第二馈线的长度为一个λg,射频第二馈线的物理长度和第一频段的二号传输微带线的长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传输微带线设置为曲折线,长度为一个λg。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WIFI双频天线采用对天线实行双重馈电,使得天线每个频段都具备了单独的馈电系统,同时又使用传输线,实现了天线辐射单元的等幅、同相,有效的解决了WIFI双频天线增益偏低、辐射均匀度差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C1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C2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馈电网络结构图。
图中:1-射频第一馈线;101-一号馈入微带线;102-二号馈入微带线;106-一号传输微带线;107-二号传输微带线;2-射频第二馈线;3-信号传输共轴线;4-信号短接点;5-一号第二辐射单元;50-二号第二辐射单元;500-金属化孔;51-一号第二辐射臂;52-二号第二辐射臂;501-三号第二辐射臂、502-四号第二辐射臂;6-一号第一辐射单元;60-二号第一辐射单元;61-一号第一辐射臂;611-二号第一辐射臂;62-三号第一辐射臂;612-四号第一辐射臂;7-PCB覆铜板;8-短接柱;9-第一辐射单元;10-第二辐射单元,11-馈入微带线,12-传输微带线;13-第一辐射臂;14-第二辐射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WIFI双频天线,包括PCB覆铜板7、第一辐射单元9、第二辐射单元10、射频第一馈线1、射频第二馈线2、信号传输共轴线3及信号短接点4,PCB覆铜板7分为C1、C2两个平面,第一辐射单元9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分别是一号第一辐射单元6和二号第一辐射单元60,一号第一辐射单元6和二号第一辐射单元60分别位于PCB覆铜板7的C1、C2两个平面内;第二辐射单元10分为一号第二辐射单元5和二号第二辐射单元50,一号第二辐射单元5和二号第二辐射单元50位于PCB覆铜板7的C2平面内;射频第一馈线1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馈入微带线11和传输微带线12,馈入微带线11由一号馈入微带线101和二号馈入微带线102组成,一号馈入微带线101和一号传输微带线106均位于PCB覆铜板7的C1平面,射频电流信号通过射频第一馈线1的输入端口流入,一部分经过一号第一辐射单元6到达二号第一辐射单元60截至,完成对一号第一辐射单元6和二号第一辐射单元60的馈电,完成第一频段的电磁辐射,射频电流信号的另一部分进入射频第二馈线2经过一号第二辐射单元5后到达二号第二辐射单元50截至,完成第二频段的电磁辐射;射频第一馈线1由两个部分组成,即馈入微带线11和传输微带线12,射频第一馈线1是一段不规则的开放式微带线,且沿PCB覆铜板7的轴线到板边,由于两个频段相差较远且不具有倍频关系,所以各自的阻抗特性可实现双频电流信号的有效分离,即第一频段的射频电流在流入第二频段的一号第二辐射单元5时,由于严重阻抗不匹配,趋于无穷大,故被截至,同理当第二频段的射频电流流入第一频段的一号第一辐射单元6时,同样存在阻抗无穷大,也被截至,从而实现馈电的有效分离;传输微带线12由一号传输微带线106和二号传输微带线107组成,二号馈入微带线102和二号传输微带线107均位于PCB覆铜板7的C2平面,馈入微带线11和传输微带线12通过第一辐射臂13连接;第一辐射臂13包括一号第一辐射臂61、二号第一辐射臂611、三号第一辐射臂62和四号第一辐射臂612,一号第一辐射臂61和二号第一辐射臂611位于一号传输微带线106和二号传输微带线107的起点,三号第一辐射臂62和四号第一辐射臂612分别位于一号传输微带线106和二号传输微带线107的终点,并且一号馈入微带线101通过一号第一辐射臂61与一号传输微带线106相互连接,并且二号馈入微带线102通过二号第一辐射臂611与二号传输微带线107相互连接;射频第二馈线2为同轴线,其外导体和二号传输微带线107焊接,射频第二频段阵列中射频第二馈线2的长度为一个λg,保证了一号第二辐射单元5、二号第二辐射单元50等幅、同相,从而达到天线阵的原理,射频第二馈线2的物理长度和第一频段的二号传输微带线107是同一个长度,由于射频第二馈线2的物理长度和第一频段的传输微带线107是同一个长度,为了保证一号第一辐射单元6、二号第一辐射单元60等幅、同相,一号传输微带线106设置为曲折线,长度为一个λg,满足了辐射单元的幅相要求;射频第二馈线2其内导体的输入端和射频第一馈线1的一号馈入微带线101通过金属化孔500电连接,射频第二馈线2通过信号传输共轴线3,顺次延伸到信号短接点4和二号第二辐射单元50相接在一起;二号传输微带线107和第二辐射臂14连接,第二辐射臂14包含一号第二辐射臂51、二号第二辐射臂52、三号第二辐射臂501和四号第二辐射臂502,一号第二辐射臂51、二号第二辐射臂52、三号第二辐射臂501和四号第二辐射臂502均位于PCB覆铜板7的C2平面,其中一号第二辐射臂51、二号第二辐射臂52、三号第二辐射臂501和二号传输微带线107连接成一个整体,四号第二辐射臂502单独存在,通过短接柱8和射频第二馈线2的内导体的终端连接;将普通双频天线进行阵列组合,形成新的天线整列,并对不同频段天线阵列采用单独馈电的方式,使得双频天线具备独立的馈电网络,从而实现天线的增益和辐射均匀度都得到大幅度提高。
综上:本WIFI双频天线,采用对天线实行双重馈电,实现两个频段同等性能,通过改变天线的馈电方式,使得天线每个频段都具备了单独的馈电系统,同时又使用传输线,满足两套天线阵列都达到了等幅、同相的要求,从而获得高增益和辐射均匀度,实现了天线辐射单元的等幅、同相,有效的解决了WIFI双频天线增益偏低、辐射均匀度差的难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4)

1.一种WIFI双频天线,包括PCB覆铜板(7)、第一辐射单元(9)、第二辐射单元(10)、射频第一馈线(1)、射频第二馈线(2)、信号传输共轴线(3)及信号短接点(4),其特征在于:所述PCB覆铜板(7)分为C1、C2两个平面,第一辐射单元(9)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分别是一号第一辐射单元(6)和二号第一辐射单元(60),一号第一辐射单元(6)和二号第一辐射单元(60)分别位于PCB覆铜板(7)的C1、C2两个平面内;所述第二辐射单元(10)分为一号第二辐射单元(5)和二号第二辐射单元(50),一号第二辐射单元(5)和二号第二辐射单元(50)位于PCB覆铜板(7)的C2平面内;所述射频第一馈线(1)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馈入微带线(11)和传输微带线(12),馈入微带线(11)由一号馈入微带线(101)和二号馈入微带线(102)组成,传输微带线(12)由一号传输微带线(106)和二号传输微带线(107)组成;所述一号馈入微带线(101)和一号传输微带线(106)均位于PCB覆铜板(7)的C1平面;二号馈入微带线(102)和二号传输微带线(107)均位于PCB覆铜板(7)的C2平面,馈入微带线(11)和传输微带线(12)通过第一辐射臂(13)连接;所述第一辐射臂(13)包括一号第一辐射臂(61)、二号第一辐射臂(611)、三号第一辐射臂(62)和四号第一辐射臂(612),一号第一辐射臂(61)和二号第一辐射臂(611)位于一号传输微带线(106)和二号传输微带线(107)的起点,三号第一辐射臂(62)和四号第一辐射臂(612)分别位于一号传输微带线(106)和二号传输微带线(107)的终点,并且一号馈入微带线(101)通过一号第一辐射臂(61)与一号传输微带线(106)相互连接,并且二号馈入微带线(102)通过二号第一辐射臂(611)与二号传输微带线(107)相互连接;所述射频第二馈线(2)为同轴线,其外导体和二号传输微带线(107)焊接,其内导体的输入端和射频第一馈线(1)的一号馈入微带线(101)通过金属化孔(500)电连接,射频第二馈线(2)通过信号传输共轴线(3),顺次延伸到信号短接点(4)和二号第二辐射单元(50)相接在一起;所述二号传输微带线(107)和第二辐射臂(14)连接,第二辐射臂(14)包含一号第二辐射臂(51)、二号第二辐射臂(52)、三号第二辐射臂(501)和四号第二辐射臂(502),一号第二辐射臂(51)、二号第二辐射臂(52)、三号第二辐射臂(501)和四号第二辐射臂(502)均位于PCB覆铜板(7)的C2平面,其中一号第二辐射臂(51)、二号第二辐射臂(52)、三号第二辐射臂(501)和二号传输微带线(107)连接成一个整体,四号第二辐射臂(502)单独存在,通过短接柱(8)和射频第二馈线(2)的内导体的终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WIFI双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第一馈线(1)由两个部分组成,即馈入微带线(11)和传输微带线(12),射频第一馈线(1)为一段不规则的开放式微带线,且沿PCB覆铜板(7)的轴线到板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WIFI双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第二频段阵列中射频第二馈线(2)的长度为一个λg,射频第二馈线(2)的物理长度和第一频段的二号传输微带线(107)的长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WIFI双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传输微带线(106)设置为曲折线,长度为一个λg。
CN201621334625.2U 2016-12-06 2016-12-06 一种wifi双频天线 Active CN2061949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34625.2U CN206194962U (zh) 2016-12-06 2016-12-06 一种wifi双频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34625.2U CN206194962U (zh) 2016-12-06 2016-12-06 一种wifi双频天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94962U true CN206194962U (zh) 2017-05-24

Family

ID=58723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34625.2U Active CN206194962U (zh) 2016-12-06 2016-12-06 一种wifi双频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949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8410A (zh) * 2018-11-27 2019-05-07 广州创锦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双频小板状天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8410A (zh) * 2018-11-27 2019-05-07 广州创锦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双频小板状天线
CN109728410B (zh) * 2018-11-27 2020-09-15 广州创锦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双频小板状天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0900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阵列天线及其实现方法
CN104201469B (zh) 一种天线和通信设备
CN108370098A (zh) 自接地表面可安装的蝶形天线装置、天线瓣及制造方法
CN106299724B (zh) 智能双频天线系统
US10008769B2 (en) Multi-antenna terminal
CN107257017B (zh) 一种终端多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
JPH10508174A (ja) プリントアンテナ
CN104795630A (zh) 双频wifi全向天线
CN203260736U (zh) 多天线组件及其无线移动互联设备
CN108172986A (zh) 双频pcb板天线
CN104300233B (zh) 超宽频双极化多入多出天线
CN104218319B (zh) 多频天线组件及具有该多频天线组件的无线通信装置
CN206194962U (zh) 一种wifi双频天线
CN110176668A (zh) 天线单元和电子设备
CN204651477U (zh) 双频wifi全向天线
CN103618149A (zh) 一种双极化辐射单元及天线
CN204067588U (zh) 超宽频双极化多入多出天线
CN205985336U (zh) 双频壁挂天线
CN206422221U (zh) 电磁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5071025A (zh) 一种双室内吸顶宽带全向mimo天线
CN106532249A (zh) 一种紧凑的椭圆环形双极化基站天线
CN107508039A (zh) 贴片天线单元及阵列
JP2007274097A (ja) アンテナ装置
CN109728424B (zh) 四端口吸盘组合天线
CN205406715U (zh) 一种具备宽频特性的宽带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