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93729U -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93729U
CN206193729U CN201621169169.0U CN201621169169U CN206193729U CN 206193729 U CN206193729 U CN 206193729U CN 201621169169 U CN201621169169 U CN 201621169169U CN 206193729 U CN206193729 U CN 2061937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ouch
line
transistor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6916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相春平
张磊
周秀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6916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937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937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937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多个数据线组,每个数据线组包括m条数据线;多个源极多路选通器,每个源极多路选通器分别与一个数据线组中的各数据线一一对应电连接;多条数据信号传输线;集成驱动电路,触控电极与集成驱动电路电连接,每个源极多路选通器分别通过至少一条数据信号传输线与集成驱动电路电连接;源极多路选通器通过数据信号传输线接收集成驱动电路发送的数据信号,并将数据信号分时传输至与其电连接的各数据线;其中,m为正整数,且m≥6。该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可以减少触控显示面板边框内的走线数量,有利于窄边框、高屏占比的触控显示面板设计。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高屏占比的显示设备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高屏占比的显示设备需要尽可能地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尺寸,因此需要合理地设计显示面板边框内的走线和电路结构。
目前,由于显示面板上的数据线数量较多,受到驱动芯片接口数量的限制,需要在数据线与驱动芯片(或者集成驱动电路)之间连接选通电路来减少与驱动芯片连接的信号线的数量,由此增加了显示面板边框内的走线数量和电路元件数量。在应用到触控显示面板中时,由于触控信号线的数量较多,需要占用一定的走线空间,进一步增大了边框尺寸,难以实现触控显示面板的高屏占比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提供了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已解决背景技术中的至少部分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多个数据线组,每个数据线组包括m条数据线;多个源极多路选通器,每个源极多路选通器分别与一个数据线组中的各数据线一一对应电连接;多条数据信号传输线;集成驱动电路,触控电极与集成驱动电路电连接,每个源极多路选通器分别通过至少一条数据信号传输线与集成驱动电路电连接;源极多路选通器通过数据信号传输线接收集成驱动电路发送的数据信号,并将数据信号分时传输至与其电连接的各数据线;其中,m为正整数,且m≥6。
可选地,所述源极多路选通器包括m个第一输入端、m个第一控制端和m个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一时钟信号线组;
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线组包括m条第一时钟信号线;
所述m个第一输入端均与一条所述数据信号传输线电连接,每个所述m个第一控制端分别与一条所述m条第一时钟信号线电连接,每个所述m个第一输出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数据线组中的一条所述数据线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源极多路选通器包括m个第一晶体管;
各所述m个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m个第一控制端一一对应电连接,各所述m个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m个第一输入端一一对应电连接,各所述m个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m个第一输出端一一对应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数据信号传输线包括第一数据信号传输线和第二数据信号传输线;所述源极多路选通器包括m个第二输入端、m个第二控制端和m个第二输出端以及第二时钟信号线组;
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线组包括m/2条第二时钟信号线;
所述m个第二输入端中的m/2个第二输入端均与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传输线电连接,未与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传输线电连接的m/2个第二输入端均与第二数据信号传输线电连接;
控制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传输线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导通的m/2个所述第二控制端分别与所述m/2条第二时钟信号线一一对应电连接,控制所述第二数据信号传输线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导通的m/2个所述第二控制端分别与所述m/2条第二时钟信号线一一对应电连接;
每个所述m个第二输出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数据线组中的一条所述数据线电连接;
其中m为偶数,且m≥12。
可选地,所述源极多路选通器包括m个第二晶体管;
各所述m个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m个第二控制端一一对应电连接,各所述m个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m个第二输入端一一对应电连接,各所述m个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m个第二输出端一一对应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数据信号传输线包括第三数据信号传输线和第四数据信号传输线;所述源极多路选通器包括m个晶体管组、m/2条第三时钟信号线以及m/2条第四时钟信号线,每个所述m个晶体管组包括一个N型晶体管和一个P型晶体管;
所述m个晶体管组中的m/2个晶体管组的第一极均与所述第三数据信号传输线电连接,未与所述第三数据信号传输线电连接的m/2个晶体管组的第一极均与第四数据信号传输线电连接;
每个所述m个晶体管组的第二极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数据线组中的一条所述数据线电连接;
控制所述第三数据信号传输线与所述数据线导通的每个所述m/2个所述晶体管组中的N型晶体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m/2条第三时钟信号线一一对应电连接,控制所述第三数据信号传输线与所述数据线导通的每个所述m/2个所述晶体管组中的P型晶体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m/2条第四时钟信号线一一对应电连接;
控制所述第四数据信号传输线与所述数据线导通的每个所述m/2个所述晶体管组中的N型晶体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m/2条第三时钟信号线一一对应电连接,控制所述第四数据信号传输线与所述数据线导通的每个所述m/2个所述晶体管组中的P型晶体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m/2条第四时钟信号线一一对应电连接;
其中m为偶数,且m≥12。
可选地,与所述数据线组中的第奇数条数据线电连接的晶体管组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数据信号传输线电连接;
与所述数据线组中的第偶数条数据线电连接的晶体管组的第一极与所述第四数据信号传输线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和触控驱动电路;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触控驱动电路连接在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集成驱动电路之间。
可选地,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划分为多个触控信号线组,每个所述触控信号线组包括n条所述触控信号线;
所述触控驱动电路包括多条触控信号传输线和多个触控多路选通器,每个所述触控多路选通器分别通过至少一条所述触控信号传输线与所述集成驱动电路电连接;
所述触控多路选通器用于通过所述触控信号传输线接收所述集成驱动电路发送的触控信号,并将所述触控信号分时传输至与其电连接的各所述触控信号线;
其中,n为正整数,且n>1。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触控显示面板。
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利用源极多路选通器在数据信号传输线和至少6条数据线之间建立连接,可以将与集成驱动电路连接的信号线数量减少为数据线数量的约1/6,从而进一步减少了触控显示面板边框内的走线数量,有利于窄边框、高屏占比的触控显示面板设计。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的源极多路选通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源极多路选通器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的源极多路选通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的源极多路选通器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触控显示面板100包括多个触控电极11、多个数据线组12、多个源极多路选通器13、多条数据信号传输线14以及集成驱动电路15。其中,触控电极11可以与集成驱动电路15电连接(图1未示出连接方式),触控电极11可以在触控时接收集成驱动电路15发送的触控扫描信号和/或向集成驱动电路15返回触控感应信号。每个数据线组12包括m条数据线,m为正整数,且m≥6;每个源极多路选通器13分别与一个数据线组12中的各数据线一一对应电连接,且每个源极多路选通器13分别通过至少一条数据信号传输线14与集成驱动电路15电连接。
上述源极多路选通器13通过数据信号传输线14接收集成驱动电路15发送的数据信号,并将数据信号分时地传输至与其电连接的各数据线。也就是说,集成驱动电路15可以通过一条数据信号传输线14向至少6条数据线传输数据信号,从而将集成驱动芯片与数据线之间的接口减少为数据线数量的1/6,有效减少了数据信号传输线的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触控显示面板100上AA区之外的区域),触控电极11设置于显示区AA,数据线组12可以由显示区AA延伸至非显示区,并且触控电极11和数据线组12可以设置于不同的导电层。源极多路选通器13、数据信号传输线14以及集成驱动电路15可以设置于非显示区,其中数据信号传输线14可以设置于源极多路选通器13和集成驱动电路15之间。数据信号传输线14可以与数据线组12同层或不同层设置。
触控显示面板中的集成驱动电路可以为驱动芯片,具有多个与外部电路结构连接的接口。如图1所示,集成驱动电路15在与数据线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远小于显示区AA在该方向上的宽度,因此在利用数据信号传输线14将源极多路选通器13与集成驱动电路15连接时,各数据信号传输线14的走线形成一个近似为扇形的区域。可以理解,数据信号传输线14的数量越多,该扇形区域在数据线延伸方向上的高度越大,本申请实施例设计的上述源极多路选通器可以有效减少数据信号传输线14的数量,从而减小了上述扇形区域在数据线延伸方向上的高度,由此减小了触控显示面板的边框尺寸。
上述实施例中,源极多路选通器可以具有控制端口,以控制与其连接的各数据线分时地接收数据信号。具体地,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的源极多路选通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源极多路选通器200可以包括m个第一输入端、m个第一控制端和m个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一时钟信号线组C1,其中m个第一输入端分别为In11、In12、In13、In14、In15、…、In1m,m个第一控制端分别为CTRL1、CTRL2、CTRL3、CTRL4、CTRL5、…、CTRLm,m个第一输出端分别为Out11、Out12、Out13、Out14、Out15、…、Out1m。第一时钟信号线组C1包括m条第一时钟信号线,分别为CK1、CK2、CK3、CK4、CK5、…、CKm。
在上述源极多路选通器200中,m个第一输入端In11、In12、In13、In14、In15、…、In1m均与一条数据信号传输线Data电连接,m个第一控制端中的每个第一控制端CTRL1、CTRL2、CTRL3、CTRL4、CTRL5、…、或CTRLm分别与m条第一时钟信号线CK1、CK2、CK3、CK4、CK5、…、CKm中的一条电连接,即第一控制端与第一时钟信号线一一对应电连接;m个第一输出端Out11、Out12、Out13、Out14、Out15、…、Out1m中的每个第一输出端分别与对应的数据线组S1中的一条数据线S11、S12、S13、S14、S15、…、或S1m电连接,其中数据线组S1可以为图1所示任意一个数据线组12。
在本实施例中,m为不小于6的正整数。第一时钟信号线组C1中的各第一时钟信号线CK1、CK2、CK3、CK4、CK5、…、CKm可以依次向源极多路选通器200提供脉冲选通信号,源极多路选通器200可以在各第一时钟信号线CK1、CK2、CK3、CK4、CK5、…、CKm输出的脉冲选通信号的控制下分时地选通一条数据线,将数据信号传输线Data输入的信号分时传输至各数据线。
进一步参考图3,其示出了图2所示源极多路选通器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以m=6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源极多路选通器300包括m个(6个)第一晶体管M11、M12、M13、M14、M15、M16。各第一晶体管M11、M12、M13、M14、M15、M16的栅极与源极多路选通器300的m个(6个)控制端CTRL1、CTRL2、CTRL3、CTRL4、CTRL5、CTRL6一一对应电连接,各第一晶体管M11、M12、M13、M14、M15、M16的第一极与m个(6个)第一输入端In11、In12、In13、In14、In15、In16一一对应电连接,各第一晶体管M11、M12、M13、M14、M15、M16的第二极与m个(6个)第一输出端Out11、Out12、Out13、Out14、Out15、Out16一一对应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晶体管M11、M12、M13、M14、M15、M16的栅极与各第一时钟信号线CK1、CK2、CK3、CK4、CK5、…、CKm一一对应电连接,各第一晶体管M11、M12、M13、M14、M15、M16的第二极与同一数据线组中的各数据线S11、S12、S13、S14、S15、…、S16一一对应电连接,并且各第一晶体管M11、M12、M13、M14、M15、M16的第一极均与同一条数据信号传输线Data连接。可以分时地向各第一时钟信号线CK1、CK2、CK3、CK4、CK5、CK6提供脉冲选通信号,即在向其中一条第一时钟信号线输出脉冲选通信号的同时,其它第一时钟信号线均输出使对应的第一晶体管关断的信号,从而地将各第一晶体管M11、M12、M13、M14、M15、M16分时地导通,在对应的第一晶体管导通时,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的数据线接收数据信号传输线提供的数据信号。上述脉冲选通信号中的脉冲的电平可以使对应的第一晶体管导通。
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为了简化数据线与源极多路选通器之间的连接关系和走线架构,各数据线组包含的多条数据线在与数据线垂直的方向上连续排列。当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中时,为了降低数据线与公共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可以向相邻数据线提供不同极性的数据信号,以使相邻数据线与公共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的极性相反,从而能够相互抵消,例如可以向相邻的两条数据线分别提供正数据信号和负数据信号。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正数据信号可以为高于公共信号的电平的信号,负数据信号可以为低于公共信号的电平的信号。在这种驱动方式中,由于相邻两条数据线所接收不同极性的数据信号,而一条数据信号传输线在显示一帧画面的时间内仅能够传输一种极性的数据信号,那么相邻两条数据线无法通过同一条数据信号传输线接收数据信号。
有鉴于此,本申请还提供了能够向相邻的两条数据线提供不同极性的数据信号的源极多路选通器。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的源极多路选通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数据信号传输线14(可以为图1所示的数据信号传输线14)包括第一数据信号传输线Data1和第二数据信号传输线Data2,源极多路选通器400(可以为图1所示源极多路选通器13)包括m个第二输入端、m个第二控制端和m个第二输出端以及第二时钟信号线组C2,其中m为偶数,且m≥12,图4中以m=12为例进行说明。m个第二输入端分别为In21、In22、In23、In24、In25、In26、In27、In28、In29、In210、In211、In212,m个第二输出端分别为Out21、Out22、Out23、Out24、Out25、Out26、Out27、Out28、Out29、Out210、Out211、Out212。第二时钟信号线组包括m/2条第二时钟信号线,在图4中第二时钟信号线组C2包括6条第二时钟信号线XCK1、XCK2、XCK3、XCK4、XCK5、XCK6。
在本实施例中,m个(12个)第二输入端中的m/2个(6个)第二输入端In21、In23、In25、In27、In29、In211均与第一数据信号传输线Data1电连接,未与第一数据信号传输线电连接的m/2个(6个)第二输入端In22、In24、In26、In28、In210、In212均与第二数据信号传输线Data2电连接。控制第一数据信号传输线Data1与第二输出端导通的m/2个(6个)控制端分别与m/2条(6条)第二时钟信号线XCK1、XCK2、XCK3、XCK4、XCK5、XCK6一一对应电连接,控制第二数据信号传输线Data2与第二输出端导通的m/2个(6个)第二控制端分别与m/2条第二时钟信号线XCK1、XCK2、XCK3、XCK4、XCK5、XCK6一一对应电连接。并且,m个(12个)第二输出端Out21、Out22、Out23、Out24、Out25、Out26、Out27、Out28、Out29、Out210、Out211、Out212分别与对应的数据线组S2中的一条数据线S21、S22、S23、S24、S25、S26、S27、S28、S29、S210、S211、S212电连接。
具体来说,源极多路选通器400可以包括m个第二晶体管,在图4中,m个第二晶体管分别为M21、M22、M23、M24、M25、M26、M27、M28、M29、M210、M211、M212,m个第二晶体管中各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m个第二控制端一一对应电连接,m个第二晶体管中的各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m个第二输入端In21、In22、In23、In24、In25、In26、In27、In28、In29、In210、In211、In212第一对应电连接,m个第二晶体管中的各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m个第二输出端Out21、Out22、Out23、Out24、Out25、Out26、Out27、Out28、Out29、Out210、Out211、Out212一一对应电连接。也就是说,m个第二晶体管中的m/2个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时钟信号线一一对应电连接,m个第二晶体管中的另外m/2个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时钟信号线一一对应电连接,例如图4中,第二晶体管M21、M22、M23、M27、M28、M29的栅极与6条第二时钟信号线XCK1、XCK2、XCK3、XCK4、XCK5、XCK6一一对应电连接,第二晶体管M24、M25、M26、M210、M211、M212的栅极与6条第二时钟信号线XCK1、XCK2、XCK3、XCK4、XCK5、XCK6一一对应电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与数据线组S2中的第奇数条数据线S21、S23、S25、S27、S29、S211电连接的第二晶体管M21、M23、M25、M27、M29、M211的第一极与第一数据信号传输线Data1电连接;与数据线组S2中的第偶数条数据线S22、S24、S26、S28、S210、S212电连接的第二晶体管M22、M24、M26、M28、M210、M212的第一极与第二数据信号传输线Data2电连接。
在包含图4所示源极多路选通器400的触控显示面板中,每个数据线组包括至少12条数据线,该数据线组通过两条数据信号传输线Data1和Data2接收数据信号。由此,相邻两条数据线可以通过不同的数据信号传输线接收数据信号,则两条数据信号传输线可以分别传输正数据信号和负数据信号,以使相邻数据线与公共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的极性相反,从而能够相互抵消,进而提升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升源极多路选通器的驱动能力,可以结合N型晶体管和P型晶体管驱动同一条数据线接收数据信号。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的源极多路选通器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图1所示数据信号传输线14包括第三数据信号传输线Data3和第四数据信号传输线Data4,源极多路选通器500可以为图1所示源极多路选通器13,包括m个晶体管组、m/2条第三时钟信号线以及m/2条第四时钟信号线,m个晶体管组中的每个晶体管组包括一个N型晶体管和一个P型晶体管,其中,m为偶数,且m≥12。图5以m=12为例进行说明。在图5中,m个晶体管组分别为M1、M2、M3、M4、M5、M6、M7、M8、M9、M10、M11、M12,m/2条第三时钟信号线分别为CKH1、CKH2、CKH3、CKH4、CKH5、CKH6,m/2条第四时钟信号线分别为CKH7、CKH8、CKH9、CKH10、CKH11、CKH12。
如图5所示,在m个晶体管组中,m/2个晶体管组M1、M3、M5、M7、M9、M11的第一极均与第三数据信号传输线Data3电连接,未与第三数据信号传输线电连接的m/2个晶体管组M2、M4、M6、M8、M10、M12的第一极均与第四数据信号传输线Data4电连接。每个晶体管组M1、M2、M3、M4、M5、M6、M7、M8、M9、M10、M11、M12的第二极分别与对应的数据线组S3中的一条数据线S31、S32、S33、S34、S35、S36、S37、S38、S39、S310、S311、S312电连接。
进一步地,控制第三数据信号传输线Data3与数据线导通的每个m/2个晶体管组M1、M3、M5、M7、M9、M11中的N型晶体管MN1、MN3、MN5、MN7、MN9、MN11的栅极分别与m/2条第三时钟信号线CKH1、CKH2、CKH3、CKH4、CKH5、CKH6一一对应电连接,控制第三数据信号传输线Data3与数据线导通的每个m/2个晶体管组M1、M3、M5、M7、M9、M11中的P型晶体管MP1、MP3、MP5、MP7、MP9、MP11的栅极分别与m/2条第四时钟信号线CKH7、CKH8、CKH9、CKH10、CKH11、CKH12一一对应电连接。
控制第四数据信号传输线Data4与数据线导通的每个m/2个晶体管组M2、M4、M6、M8、M10、M12中的N型晶体管MN2、MN4、MN6、MN8、MN10、MN12的栅极分别与m/2条第三时钟信号线CKH1、CKH2、CKH3、CKH4、CKH5、CKH6一一对应电连接,控制第四数据信号传输线Data4与数据线导通的每个m/2个晶体管组M2、M4、M6、M8、M10、M12中的P型晶体管MP2、MP4、MP6、MP8、MP10、MP12的栅极分别与m/2条第四时钟信号线CKH7、CKH8、CKH9、CKH10、CKH11、CKH12一一对应电连接。
从图5可以看出,与图4所示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源极多路选通器500将与每条数据线连接的晶体管替换为包含N型晶体管和P型晶体管的传输门结构,并且增加了对应的时钟信号线。这样,每条数据线通过两个沟道类型不同的晶体管进行驱动,增强了驱动能力,数据信号传输线Data3和Data4提供正数据信号和负数据信号均可以被高效地传输至对应的数据线,能够降低数据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提升显示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与数据线组S3中的第奇数条数据线S31、S33、S35、S37、S39、S311电连接的晶体管组M1、M3、M5、M7、M9、M11的第一极与第三数据信号传输线Data3电连接,与数据线组S3中的第偶数条数据线S32、S34、S36、S38、S310、S312电连接的晶体管组M2、M4、M6、M8、M10、M12的第一极与第四数据信号传输线Data4电连接,能够通过两条不同数据信号传输线向相邻的数据线分别传输正数据信号和负数据信号,使得触控显示面板中的液晶旋转方向不唯一,避免液晶旋转方向单一导致的显示不正常的问题,并且使相邻数据线与公共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的极性相反,从而能够相互抵消。
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在图1所示触控显示面板100的基础上,触控显示面板600还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62和触控驱动电路63。触控信号线62与触控电极11电连接,触控驱动电路63连接在触控信号线62与所述集成驱动电路15之间。
上述触控电极11可以为块状电极,每个触控电极11分别与至少一条触控信号线62电连接。对于大尺寸或触控精度要求较高的触控显示面板,触控电极11的数量较多,则触控信号线62的数量较多。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多条触控信号线可以划分为多个触控信号线组,例如图6中与位于同一列的多个触控电极电连接的多条触控信号线62为一个触控信号线组,每个触控信号线组包括n条触控信号线62,其中,n为正整数,且n>1。
上述触控驱动电路63包括多条触控信号传输线631和多个触控多路选通器632,每个触控多路选通器632分别通过至少一条触控信号传输线631与集成驱动电路15电连接。触控多路选通器632用于通过触控信号传输线631接收集成驱动电路15发送的触控信号,并将触控信号分时传输至与其电连接的各触控信号线62。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多路选通器632还用于接收与其电连接的各触控信号线62返回的触控感应信号,并通过触控信号传输线631分时地传输至集成驱动电路15,以供集成驱动电路15根据各触控信号线62返回的触控感应信号确定触控位置。
上述触控多路选通器632和触控信号传输线631可以减少与集成驱动电路15进行通信的信号线和接口数量,在应用于大尺寸屏幕或对触控精度要求较高的显示面板中时,能够进一步有效地缩小触控显示面板的边框尺寸,提升触控显示面板的屏占比。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触控信号线与数据线的延伸方向可以相同,从显示区AA延伸至非显示区。触控信号线和数据线可以设置于不同的导电层。在非显示区内,触控信号传输线可以与数据信号传输线设置于不同的导电层,以进一步减小非显示区的面积,缩小触控显示面板的边框尺寸。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如图7所示,该触控显示装置700包括上述实施例描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可穿戴显示设备等。可以理解,触控显示装置700还可以包括背光源、导光板,液晶层、配向膜、保护玻璃等公知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触控电极;
多个数据线组,每个所述数据线组包括m条数据线;
多个源极多路选通器,每个所述源极多路选通器分别与一个所述数据线组中的各所述数据线一一对应电连接;
多条数据信号传输线;
集成驱动电路,所述触控电极与所述集成驱动电路电连接,每个所述源极多路选通器分别通过至少一条所述数据信号传输线与所述集成驱动电路电连接;
所述源极多路选通器通过所述数据信号传输线接收所述集成驱动电路发送的数据信号,并将所述数据信号分时传输至与其电连接的各所述数据线;
其中,m为正整数,且m≥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多路选通器包括m个第一输入端、m个第一控制端和m个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一时钟信号线组;
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线组包括m条第一时钟信号线;
所述m个第一输入端均与一条所述数据信号传输线电连接,每个所述m个第一控制端分别与一条所述m条第一时钟信号线电连接,每个所述m个第一输出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数据线组中的一条所述数据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多路选通器包括m个第一晶体管;
各所述m个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m个第一控制端一一对应电连接,各所述m个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m个第一输入端一一对应电连接,各所述m个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m个第一输出端一一对应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号传输线包括第一数据信号传输线和第二数据信号传输线;所述源极多路选通器包括m个第二输入端、m个第二控制端和m个第二输出端以及第二时钟信号线组;
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线组包括m/2条第二时钟信号线;
所述m个第二输入端中的m/2个第二输入端均与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传输线电连接,未与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传输线电连接的m/2个第二输入端均与所述第二数据信号传输线电连接;
控制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传输线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导通的m/2个所述第二控制端分别与所述m/2条第二时钟信号线一一对应电连接,控制所述第二数据信号传输线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导通的m/2个所述第二控制端分别与所述m/2条第二时钟信号线一一对应电连接;
每个所述m个第二输出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数据线组中的一条所述数据线电连接;
其中m为偶数,且m≥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多路选通器包括m个第二晶体管;
各所述m个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m个第二控制端一一对应电连接,各所述m个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m个第二输入端一一对应电连接,各所述m个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m个第二输出端一一对应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号传输线包括第三数据信号传输线和第四数据信号传输线;所述源极多路选通器包括m个晶体管组、m/2条第三时钟信号线以及m/2条第四时钟信号线,每个所述m个晶体管组包括一个N型晶体管和一个P型晶体管;
所述m个晶体管组中的m/2个晶体管组的第一极均与所述第三数据信号传输线电连接,未与所述第三数据信号传输线电连接的m/2个晶体管组的第一极均与所述第四数据信号传输线电连接;
每个所述m个晶体管组的第二极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数据线组中的一条所述数据线电连接;
控制所述第三数据信号传输线与所述数据线导通的每个所述m/2个所述晶体管组中的N型晶体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m/2条第三时钟信号线一一对应电连接,控制所述第三数据信号传输线与所述数据线导通的每个所述m/2个所述晶体管组中的P型晶体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m/2条第四时钟信号线一一对应电连接;
控制所述第四数据信号传输线与所述数据线导通的每个所述m/2个所述晶体管组中的N型晶体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m/2条第三时钟信号线一一对应电连接,控制所述第四数据信号传输线与所述数据线导通的每个所述m/2个所述晶体管组中的P型晶体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m/2条第四时钟信号线一一对应电连接;
其中m为偶数,且m≥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数据线组中的第奇数条数据线电连接的晶体管组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数据信号传输线电连接;
与所述数据线组中的第偶数条数据线电连接的晶体管组的第一极与所述第四数据信号传输线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和触控驱动电路;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触控驱动电路连接在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集成驱动电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划分为多个触控信号线组,每个所述触控信号线组包括n条所述触控信号线;
所述触控驱动电路包括多条触控信号传输线和多个触控多路选通器,每个所述触控多路选通器分别通过至少一条所述触控信号传输线与所述集成驱动电路电连接;
所述触控多路选通器用于通过所述触控信号传输线接收所述集成驱动电路发送的触控信号,并将所述触控信号分时传输至与其电连接的各所述触控信号线;
其中,n为正整数,且n>1。
10.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CN201621169169.0U 2016-11-02 2016-11-02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Active CN2061937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69169.0U CN206193729U (zh) 2016-11-02 2016-11-02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69169.0U CN206193729U (zh) 2016-11-02 2016-11-02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93729U true CN206193729U (zh) 2017-05-24

Family

ID=58733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69169.0U Active CN206193729U (zh) 2016-11-02 2016-11-02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93729U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8374A (zh) * 2017-06-30 2017-10-1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7340919A (zh) * 2017-06-30 2017-11-1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143645A (zh) * 2018-09-13 2019-01-0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9669292A (zh) * 2019-01-04 2019-04-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286534A (zh) * 2019-06-19 2019-09-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10969943A (zh) * 2019-11-27 2020-04-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419992A (zh) * 2020-11-26 2021-02-2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3160763A (zh) * 2020-01-23 2021-07-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3763848A (zh) * 2020-06-04 2021-12-07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WO2023151145A1 (zh) * 2022-02-14 2023-08-1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0919A (zh) * 2017-06-30 2017-11-1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248374A (zh) * 2017-06-30 2017-10-1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9143645B (zh) * 2018-09-13 2021-07-2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9143645A (zh) * 2018-09-13 2019-01-0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9669292A (zh) * 2019-01-04 2019-04-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0140813A1 (zh) * 2019-01-04 2020-07-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460950B2 (en) * 2019-01-04 2022-10-04 Ordos Yuansheng Opto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286534A (zh) * 2019-06-19 2019-09-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10969943A (zh) * 2019-11-27 2020-04-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160763A (zh) * 2020-01-23 2021-07-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3160763B (zh) * 2020-01-23 2022-07-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3763848A (zh) * 2020-06-04 2021-12-07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2419992A (zh) * 2020-11-26 2021-02-2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WO2023151145A1 (zh) * 2022-02-14 2023-08-1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93729U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US10126868B2 (en) Array substrate, method for driving the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9733755B2 (en) Touch panel and drive circuit thereof
CN102033347B (zh) 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器
CN101059947B (zh) 显示器以及驱动显示器的电路
CN100416352C (zh) 液晶显示板及其驱动方法
KR101018755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1251660A (zh) 显示装置
CN100559448C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CN104678668A (zh)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2591084B (zh) 液晶显示装置、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CN101051820B (zh) 放大器以及使用放大器的驱动电路
CN101261815B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10971091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KR20090120359A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06325609A (zh) 触控显示装置
KR20030043672A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10783843B2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1539693A (zh) 检查电路、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609073B (zh) 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129798B (zh) 显示装置及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01995719A (zh) 液晶显示器
CN105739768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一种触控显示设备
CN103197480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CN101206843A (zh) 控制板和具有该控制板的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