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92922U - 探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探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92922U
CN206192922U CN201621143455.XU CN201621143455U CN206192922U CN 206192922 U CN206192922 U CN 206192922U CN 201621143455 U CN201621143455 U CN 201621143455U CN 206192922 U CN206192922 U CN 2061929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device
workpiece
detection
devices according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4345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权
方祥建
施清清
李可
袁天宝
陈德贤
杨进
陇忠云
张辉鹏
王朝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62114345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929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929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929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探测装置,包括:射线发生单元、成像单元和工件载具,射线发生单元设置在工件载具的运动路径上并释放出探测射线;工件载具驱动待测工件位于运动路径的不同位置时,探测射线穿过待测工件以使成像单元生成探测图像。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工件载具来移动待测工件,因此大大减轻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检测效率,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的特点。

Description

探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损探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制冷用压力容器的X射线检测,是压力容器生产制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国家标准要求强制检验的项目。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是胶片检测方式,其效率低,而且无法实现自动化。例如,每检测一次,都要去曝光室更换胶片,并且重新把工件旋转后,进行下一次曝光。曝光后的胶片要经过显影、清洗、定影、水洗、干燥等工序。然后,在专用的强光灯下观看,并对容器的质量给出评价。此外,还需要人工翻转和移动待测工件,因此人员劳动强度大,也降低了检测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探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员劳动强度大、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探测装置,包括:射线发生单元、成像单元和工件载具,射线发生单元设置在工件载具的运动路径上并释放出探测射线;工件载具驱动待测工件位于运动路径的不同位置时,探测射线穿过待测工件以使成像单元生成探测图像。
作为优选,工件载具包括运载车。
作为优选,工件载具还包括用于支撑待测工件的滚轮架,滚轮架安装在运载车上。
作为优选,滚轮架上设置有四个滚轮架,四个滚轮架两两相对地设置。
作为优选,探测装置还包括第一导轨,运载车活动地设置在第一导轨上。
作为优选,探测装置还包括悬臂,射线发生单元安装在悬臂的第一端。
作为优选,探测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悬臂的第二端的配重。
作为优选,悬臂经过预弯处理。
作为优选,探测装置还包括悬臂支架,悬臂沿竖直方向位置可调地安装在悬臂支架上。
作为优选,探测装置还包括第二导轨,悬臂支架活动地设置在第二导轨上。
作为优选,第二导轨与悬臂垂直设置。
作为优选,探测装置还包括成像支架,成像单元沿水平和/或竖直方向位置可调地安装在成像支架上。
作为优选,探测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运载车的运载车驱动单元。
作为优选,探测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滚轮架转动的滚轮架驱动单元。
作为优选,探测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工件载具相对射线发生单元的移动距离、和/或控制工件载具驱动待测工件的转动角度。
作为优选,探测装置还包括曝光控制部,与控制器连接,用于触发控制器控制工件载具由当前探测位置移动至下一探测位置、并自动启动下一次探测。
作为优选,探测装置还包括用于设定移动距离和/或转动角度的参数设定部。
作为优选,探测装置还包括用于显示探测图像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与成像单元连接。
作为优选,探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成像单元、和/或门口、和/或悬臂上的摄像装置。
作为优选,探测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成像单元上的防撞传感器,用于在检测到成像单元与待测工件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定距离时发出控制工件载具和/或成像单元停止运动的信号。
作为优选,防撞传感器为光电限位开关。
作为优选,第一导轨焊接在地基的钢板上。
作为优选,地基通过膨胀螺钉焊接在地基钢筋上。
作为优选,探测图像为胶片图像或电子图像。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工件载具来移动待测工件,因此大大减轻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检测效率,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射线发生单元;2、成像单元;3、待测工件;4、运载车;5、滚轮架;6、第一导轨;7、悬臂;8、悬臂支架;9、第二导轨;10、成像支架;11、防撞传感器;12、悬臂调节装置;13、成像单元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探测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检测筒状容器(例如压力容器等)的射线探伤装置。
如图1所示,该探测装置包括射线发生单元1、成像单元2和工件载具。其中,射线发生单元1设置在工件载具的运动路径上,并能释放出探测射线。该探测射线可穿过由工件载具驱动的待测工件3,因此,当工件载具驱动待测工件3位于运动路径的不同位置时,探测射线穿过待测工件3以使成像单元2生成探测图像。
检测时,可将待测工件3置于工件载具上,然后由工件载具带动其上的待测工件3移动。这样,当一个检测位置处的检测完成后,工件载具可驱动待测工件3移动或翻转至下一检测位置,如此便能实现对整个待测工件3的检测。
可见,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大大减轻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检测效率,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的特点。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中的工件载具包括运载车4。使用时,待测工件3置于运载车4上,由运载车4将其移动至不同的位置,以便进行全方位检测。
更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工件载具还包括用于支撑待测工件3的滚轮架5,滚轮架5安装在运载车4上。例如,在滚轮架5上设置四个或更多个滚轮架5,其中每两个滚轮架5相对地设置。这样,压力容器可置于两个相对的滚轮架5上,以便进行周向的翻转。通过这种翻转运动,可以对整个周身进行完整地检测。例如,可通过人工或自动的方式实现上述翻转。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运载车4活动地设置在第一导轨6上,因此可以沿着第一导轨6的延伸方向运动。运载车4可通过其上的车轮与第一导轨6滑动接触。在此实施例中,射线发生单元1可沿着第一导轨6的延伸方向设置,这样,当待测工件3沿第一导轨6移动时,就会经过射线发生单元1。
由于压力容器通常具有筒状结构,为了解决了筒体内部曝光问题,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中的探测装置还包括悬臂7,射线发生单元1安装在悬臂7的第一端。如图1所示,悬臂7悬空地介入待检测的压力容器内部,更优选地,位于压力容器的轴线上,其端部的射线发生单元1向成像单元2一侧的侧壁发出射线,射线穿透压力容器的侧壁后,照射到成像单元2上,以便成像单元2生成上述探测图像。
由于前端的射线发生单元1较重(例如,通常大概有40公斤),而悬臂7通常为5米左右,因此,前端受到的力非常大,为此本实用新型在悬臂7的后端(即第二端)增加了配重。此外,整个悬臂7还可根据射线发生单元1的重量力矩,对悬臂7进行预弯处理。
优选地,探测装置还包括悬臂支架8,悬臂7沿竖直方向位置可调地安装在悬臂支架8上,以调节悬臂7的高度。此外,为了使悬臂7可以左右移动,在悬臂支架8的底部增加了第二导轨9,安装时,将悬臂支架8活动地设置在第二导轨9上,这样,可调节悬臂7相对于待测工件3的位置。更优选地,第二导轨9与悬臂7垂直设置。同时,第二导轨9通过焊接在地基的钢板上的方式加以固定,地基则可使用膨胀螺钉焊接在地基钢筋上,并可通过对混凝土的重新灌注,来保证悬臂的稳定性。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探测装置还包括悬臂调节装置12,其设置在悬臂支架8,用于控制悬臂支架8进行相应的动作。
如图1所示,为了调节成像单元2与射线发生单元1之间的相对位置,本实用新型将成像单元2沿水平和/或竖直方向位置可调地安装在成像支架10上。这样,不但可以调节成像单元2的高低,还能调节其相对于待测工件3或射线发生单元1的距离,以适应于不同的情况场合。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提供一个成像单元调节装置13,其可安装在成像支架10,用于实现对成像单元2的操作。
为了进一步减轻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中的探测装置还可包括用于驱动运载车4的运载车驱动单元、和/或用于驱动滚轮架5转动的滚轮架驱动单元。例如,运载车驱动单元和滚轮架驱动单元均可采用本领域常规的驱动装置,例如伺服电机等实现。通过对运载车驱动单元的控制,可以实现运载车4在第一导轨延伸方向上的前进和后退,滚轮架驱动单元则可以实现待测工件3的周向翻转。
优选地,探测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例如PLC或单片机等。控制器可与运载车驱动单元和滚轮架驱动单元连接,以控制工件载具相对射线发生单元1的移动距离、和/或控制工件载具驱动待测工件3的转动角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位于控制台处,控制台上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控制手柄,当待测工件3吊装到滚轮架上后,可通过控制手柄选择对运载车4的前进或后退进行控制。
优选地,探测装置还包括曝光控制部,与控制器连接,用于触发控制器控制工件载具由当前探测位置移动至下一探测位置、并自动启动下一次探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曝光控制部可采用一键曝光按钮的形式,当射线发生单元1发出的X射线对待测工件3需要检测的部位进行透照时,成像单元2接受信号并将其转化成可以呈现在显示屏中显示的图像。
测试时,首先让悬臂7的带着射线发生单元1进行上下和左右移动,以使射线发生单元1与成像单元2的中心对正。然后,开始对待测工件3进行检测。当一幅图片采集成功后,按下一键曝光按钮,工件载具就能够自动移动到下一幅图片需要采集的位置。待工件载具移动到位后,射线发生单元1自动开始工作,图像接受板把图像转化为电子图像,并成像在电脑的屏幕上,以便相关人员对工件内部的质量进行评判。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台包括参数设定部,它可以是用于设定移动移动参数的触控屏幕或其他形式的输入装置,以设定所述移动距离和/或转动角度。通过参数设定部,可以设置工件载具的各种运动参数,这样,在伺服电机的控制下,即可带动待测工件3每次移动设定的距离或转动设定的转动角度。
优选地,探测装置还包括用于显示探测图像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与成像单元2连接。
为了清楚待测工件3、工件载具及成像单元2的运动情况,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可在成像单元2、和/或门口、和/或悬臂7处设置相应的摄像装置,以实时观察检测时的情况。
为了防止运动状态下的待测工件3因为失控与工装之间的碰撞,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安装在成像单元2上的防撞传感器11,其用于在检测到成像单元2与待测工件3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定距离时发出控制工件载具和/或成像单元2运动的停止信号。例如,防撞传感器11可以为光电限位开关。这样,当工装运行到一定位置后,就会直接限制工装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电子图像的方式来形成探测图像,因此可实现档案的电子化存档,也可减少人员进入曝光室的次数,从而减少了人员因辐射产生的伤害,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例如,经实验发现,检测效率可提高12倍,即由原来2小时提高到了现在的10分钟即可完成检测。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胶片的方式,只不过这种情况下,每拍摄一张胶片,就需要人为的去更换胶片,无法实现一次性自动化检测。
本实用新型不仅解决了拍摄的效率问题,同时实现了工件进入曝光室后,能够一次拍摄完成,并能够实时的对产品制造质量给出评价结果。
当然,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4)

1.一种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射线发生单元(1)、成像单元(2)和工件载具,所述射线发生单元(1)设置在所述工件载具的运动路径上并释放出探测射线;所述工件载具驱动待测工件(3)位于所述运动路径的不同位置时,所述探测射线穿过所述待测工件(3)以使所述成像单元(2)生成探测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载具包括运载车(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载具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待测工件(3)的滚轮架(5),所述滚轮架(5)安装在所述运载车(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架(5)上设置有四个所述滚轮架(5),所述四个滚轮架(5)两两相对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还包括第一导轨(6),所述运载车(4)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6)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还包括悬臂(7),所述射线发生单元(1)安装在所述悬臂(7)的第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悬臂(7)的第二端的配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7)经过预弯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还包括悬臂支架(8),所述悬臂(7)沿竖直方向位置可调地安装在所述悬臂支架(8)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还包括第二导轨(9),所述悬臂支架(8)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9)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9)与所述悬臂(7)垂直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还包括成像支架(10),所述成像单元(2)沿水平和/或竖直方向位置可调地安装在所述成像支架(10)上。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运载车(4)的运载车驱动单元。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滚轮架(5)转动的滚轮架驱动单元。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工件载具相对所述射线发生单元(1)的移动距离、和/或控制所述工件载具驱动所述待测工件(3)的转动角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还包括曝光控制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触发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工件载具由当前探测位置移动至下一探测位置、并自动启动下一次探测。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还包括用于设定所述移动距离和/或转动角度的参数设定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还包括用于显示所述探测图像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成像单元(2)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成像单元(2)、和/或门口、和/或所述悬臂(7)上的摄像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成像单元(2)上的防撞传感器(11),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成像单元(2)与所述待测工件(3)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定距离时发出控制所述工件载具和/或所述成像单元(2)停止运动的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传感器(11)为光电限位开关。
2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6)焊接在地基的钢板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通过膨胀螺钉焊接在地基钢筋上。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图像为胶片图像或电子图像。
CN201621143455.XU 2016-10-20 2016-10-20 探测装置 Active CN2061929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43455.XU CN206192922U (zh) 2016-10-20 2016-10-20 探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43455.XU CN206192922U (zh) 2016-10-20 2016-10-20 探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92922U true CN206192922U (zh) 2017-05-24

Family

ID=58731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43455.XU Active CN206192922U (zh) 2016-10-20 2016-10-20 探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9292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0677A (zh) * 2016-10-20 2017-02-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探测装置
CN107238613A (zh) * 2017-06-28 2017-10-10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用于机匣检测的工装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0677A (zh) * 2016-10-20 2017-02-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探测装置
CN107238613A (zh) * 2017-06-28 2017-10-10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用于机匣检测的工装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8443B (zh) 基于3d球检测平台的工业ct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3196928B (zh) 一种储罐焊缝x射线数字化无损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6074828U (zh) 自行走式集装箱/车辆检查设备
CN206192922U (zh) 探测装置
CN100541187C (zh) 一种可ct断层扫描的集装箱检查系统
WO2005043144A1 (fr) Systeme d'inspection de vehicule/fret en conteneurs dans lequel l'angle d'un faisceau de rayonnement est ajustable
CN108095748A (zh) X射线dr机器人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202471622U (zh) X射线数字平板成像智能检测系统装置
CN104707871A (zh) 基于激光超声的板材厚度在线检测及调整系统
WO2017167111A1 (zh) 集装箱ct检查系统
CN101339819B (zh) 一种可遥控的四部分独立运动准直器
CN106706671A (zh) 小内径筒体微焦点棒阳极x射线自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8398444A (zh) 辐射检查系统和辐射检查方法
CN203101291U (zh) 一种储罐焊缝x射线数字化无损检测装置
CN107981830A (zh) 一种胶囊内窥镜探测器
CN106370677A (zh) 探测装置
CN208725742U (zh) 智能型射线摄影装置
CN108333193B (zh) 一种管道培训试件射线数字化无损检测装置
CN205749918U (zh) 一种核与辐射环境场所剂量检测机器人
CN202974895U (zh) 一种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多自由度机械操作平台
CN110927808A (zh) 一种大型移动式可折叠探测架x光扫描机器人
CN213302041U (zh) 用于不锈钢管检测的x射线智能探伤装置
CN106770386A (zh) 一种x光无损透视检测仪
CN203432923U (zh) 管材两端管口x射线探伤系统装置
CN208640735U (zh) X射线dr机器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