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90843U - 一种双驱行星减速机液压离合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驱行星减速机液压离合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90843U
CN206190843U CN201621262720.6U CN201621262720U CN206190843U CN 206190843 U CN206190843 U CN 206190843U CN 201621262720 U CN201621262720 U CN 201621262720U CN 206190843 U CN206190843 U CN 206190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piston
output
input shaft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6272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天龙
马定
谭大伟
韩荣光
尉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Huarui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Huarui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Huarui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Huarui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6272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90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90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9084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驱行星减速机液压离合器装置,包括行星减速机座和沿所述行星减速机座的轴线依次排列的中间齿轮,连接法兰和离合器座,还包括位于所述行星减速机座的轴线两侧,且轴线与所述行星减速机座的轴线平行的离合器Ⅰ和离合器Ⅱ,所述中间齿轮通过球轴承与所述行星减速机座连接,通过滚子轴承与所述连接法兰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同轴断开、结合功能,结合可靠,脱离灵活、轻便,离合器Ⅰ与离合器Ⅱ之间切换操作灵活、方便,结构紧凑,实现单输入驱动及切换与双输入驱动的自动化选择。活塞及离合器座布置在固定的壳体上,油路设置及控制方便,易于实现联动控制,输入轴结构简单,不需要布置承受轴向力的轴承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双驱行星减速机液压离合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驱行星减速机液压离合器装置,适用于液压马达双输入配置,集成于行星减速机输入端,也可用于其它需要断开、结合传动链的场合。对于可靠性要求极高需要配置备用驱动单元的减速机配套市场或承受载荷极大而安装空间有限,需要双输入驱动的减速机配套市场。
背景技术
在一些对减速机可靠性要求极高或减速机承受载荷极大而安装空间有限的应用场合,传统的行星减速机无法满足要求。双输入行星减速机的设计能够满足此要求,一方面,对于满负荷需要双驱同时工作的场合,为了节能减排,在轻载或空载工况时需要能够断开其中一个驱动,仅使用另一个驱动工作即可;另一方面,对于可靠性要求高的场合,设计的双输入驱动中其中一个驱动单元作为备用,实际工作只使用其中一个驱动单元,此时需要能够断开其中任一驱动单元,同时能够在两路驱动单元中方便的切换。
但现有技术中齿式离合器装置存在不能停车结合、不能高速结合和操作不便的问题;液压式离合器装置存在结构不紧凑、不能实现双驱联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发明一种双驱行星减速机液压离合器装置,能够实现同轴断开、结合,能够实现单输入驱动及切换与双输入驱动的自动化选择,而且在液压油路配合下自动控制,操作方便,离合器结合可靠,脱离灵活、轻便。为行星减速机离合功能需求设计提供了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双驱行星减速机液压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星减速机座和沿所述行星减速机座的轴线依次排列的中间齿轮,连接法兰和离合器座,还包括位于所述行星减速机座的轴线两侧,且轴线与所述行星减速机座的轴线平行的离合器Ⅰ和离合器Ⅱ,所述中间齿轮通过球轴承与所述行星减速机座连接,通过滚子轴承与所述连接法兰连接,所述连接法兰通过螺栓与所述行星减速机座连接,所述离合器座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法兰连接;
所述中间齿轮通过花键与减速机输入端连接。
所述离合器Ⅰ包括沿所述离合器Ⅰ的轴线依次排列的输出齿轮Ⅰ,输出壳体Ⅰ,摩擦片组Ⅰ,压盘Ⅰ,活塞Ⅰ,挡板Ⅰ、输入端盖Ⅰ、液压马达Ⅰ和位于所述离合器Ⅰ的轴线上且与所述液压马达Ⅰ连接的输入轴Ⅰ,所述输出齿轮Ⅰ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所述行星减速机座连接,通过螺栓与所述输出壳体Ⅰ连接,所述输出齿轮Ⅰ和所述输出壳体Ⅰ整体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所述连接法兰连接,所述输入轴Ⅰ通过球轴承与所述输出壳体Ⅰ连接,所述输入轴Ⅰ与所述输出壳体Ⅰ之间还设有所述摩擦片组Ⅰ,所述压盘Ⅰ与所述活塞Ⅰ之间设有球轴承和推力滚针轴承,所述挡板Ⅰ和所述活塞Ⅰ之间还设有多个弹簧Ⅰ,所述输入端盖Ⅰ通过螺栓与所述离合器座连接,并通过所述挡板Ⅰ,所述弹簧Ⅰ,所述活塞Ⅰ,所述压盘Ⅰ将所述摩擦片组Ⅰ压在所述输出壳体Ⅰ上,所述活塞Ⅰ和所述离合器座之间还设有油腔Ⅰ和用于密封所述油腔Ⅰ的密封圈组Ⅰ;
所述离合器Ⅱ包括沿所述离合器Ⅱ的轴线依次排列的输出齿轮Ⅱ,输出壳体Ⅱ,摩擦片组Ⅱ,压盘Ⅱ,活塞Ⅱ,挡板Ⅱ、输入端盖Ⅱ、液压马达Ⅱ和位于所述离合器Ⅱ的轴线上且与所述液压马达Ⅱ连接的输入轴Ⅱ,所述输出齿轮Ⅱ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所述行星减速机座连接,通过螺栓与所述输出壳体Ⅱ连接,所述输出齿轮Ⅱ和所述输出壳体Ⅱ整体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所述连接法兰连接,所述输入轴Ⅱ通过球轴承与所述输出壳体Ⅱ连接,所述输入轴Ⅱ与所述输出壳体Ⅱ之间还设有所述摩擦片组Ⅱ,所述压盘Ⅱ与所述活塞Ⅱ之间设有球轴承和推力滚针轴承,所述挡板Ⅱ和所述活塞Ⅱ之间还设有多个弹簧Ⅱ,所述输入端盖Ⅱ通过螺栓与所述离合器座连接,并通过所述挡板Ⅱ,所述弹簧Ⅱ,所述活塞Ⅱ,所述压盘Ⅱ将所述摩擦片组Ⅱ压在所述输出壳体Ⅱ上,所述活塞Ⅱ和所述离合器座之间还设有油腔Ⅱ和用于密封所述油腔Ⅱ的密封圈组Ⅱ;
所述液压马达Ⅰ上引出的制动油路与所述油腔Ⅱ连通,所述液压马达Ⅱ上引出的制动油路与所述油腔Ⅰ连通。
所述中间齿轮分别与所述输出齿轮Ⅰ和所述输出齿轮Ⅱ啮合。
所述摩擦片组Ⅰ包括多个交错排列的内摩擦片Ⅰ和外摩擦片Ⅰ,所述内摩擦片Ⅰ通过花键与所述输入轴Ⅰ连接,所述外摩擦片Ⅰ通过花键与所述输出壳体Ⅰ连接;
所述摩擦片组Ⅱ包括多个交错排列的内摩擦片Ⅱ和外摩擦片Ⅱ,所述内摩擦片Ⅱ通过花键与所述输入轴Ⅱ连接,所述外摩擦片Ⅱ通过花键与所述输出壳体Ⅱ连接。
所述活塞Ⅰ上设有容纳所述弹簧Ⅰ的固定端的孔,所述活塞Ⅱ上设有容纳所述弹簧Ⅱ的固定端的孔。
所述液压马达Ⅰ通过所述输入端盖Ⅰ与所述离合器座连接,并通过花键与所述输入轴Ⅰ连接;
所述液压马达Ⅱ通过所述输入端盖Ⅱ与所述离合器座连接,并通过花键与所述输入轴Ⅱ连接。
所述摩擦片组Ⅰ的靠近所述压盘Ⅰ端面的摩擦片为外摩擦片Ⅰ;所述摩擦片组Ⅱ的靠近所述压盘Ⅱ端面的摩擦片为外摩擦片Ⅱ。
当液压马达Ⅰ作为驱动时,液压马达Ⅰ引出的压力油进入油腔Ⅱ,活塞Ⅱ在液压油压力的作用下克服弹簧Ⅱ压力离开摩擦片组Ⅱ,将输出壳体Ⅱ与输入轴Ⅱ分离断开。此时液压马达Ⅱ不工作,油腔Ⅰ无压力油,在弹簧Ⅰ的作用下将输出壳体Ⅰ与输入轴Ⅰ抱死,输入轴Ⅰ将输入力矩传递到输出壳体Ⅰ以达到传递动力的目的。
当液压马达Ⅱ工作时,液压马达Ⅱ引出的压力油进入油腔Ⅰ,活塞Ⅰ在液压油压力的作用下克服弹簧Ⅰ压力离开摩擦片组Ⅰ,将输出壳体Ⅰ与输入轴Ⅰ分离断开。此时液压马达Ⅰ不工作,油腔Ⅱ无压力油,在弹簧Ⅱ的作用下将输出壳体Ⅱ与输入轴Ⅱ抱死,输入轴Ⅱ将输入力矩传递到输出壳体Ⅱ以达到传递动力的目的。
当液压马达Ⅰ和液压马达Ⅱ同时驱动时,关闭液压马达Ⅰ和液压马达Ⅱ的液压油通道,油腔Ⅰ和油腔Ⅱ都无压力油,在弹簧Ⅰ的作用下将输出壳体Ⅰ与输入轴Ⅰ抱死,输入轴Ⅰ将输入力矩传递到输出壳体Ⅰ上,同时在弹簧Ⅱ的作用下将输出壳体Ⅱ与输入轴Ⅱ抱死,输入轴Ⅱ将输入力矩传递到输出壳体Ⅱ上,以达到同时传递动力的目的。
通过液压马达Ⅰ和液压马达Ⅱ控制驱动链的断开、结合,以便选择两个液压马达同时驱动或是单一液压马达驱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实现同轴断开、结合功能;
2.本实用新型结合可靠,脱离灵活、轻便,离合器Ⅰ与离合器Ⅱ之间切换操作灵活、方便;
3.结构紧凑,活塞及离合器座布置在固定的壳体上,油路设置及控制方便,易于实现联动控制;
4.输入轴结构简单,不需要布置承受轴向力的轴承结构;
5.当行星减速机设置有停车制动器时,能够实现制动器、离合器Ⅰ、离合器Ⅱ制动油路的联合控制,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减少液压站数量;
6.能够实现单输入驱动及切换与双输入驱动的自动化选择。
基于上述理由本实用新型可在离合器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双驱行星减速机液压离合器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双驱行星减速机液压离合器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双驱行星减速机液压离合器装置,包括行星减速机座1和沿所述行星减速机座1的轴线依次排列的中间齿轮2,连接法兰3和离合器座4,还包括位于所述行星减速机座1的轴线两侧,且轴线与所述行星减速机座1的轴线平行的离合器Ⅰ和离合器Ⅱ,所述中间齿轮2通过球轴承与所述行星减速机座1连接,通过滚子轴承与所述连接法兰3连接,所述连接法兰3通过螺栓与所述行星减速机座1连接,所述离合器座4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法兰3连接;
所述离合器Ⅰ包括沿所述离合器Ⅰ的轴线依次排列的输出齿轮Ⅰ5,输出壳体Ⅰ6,摩擦片组Ⅰ7,压盘Ⅰ8,活塞Ⅰ9,挡板Ⅰ10、输入端盖Ⅰ11、液压马达Ⅰ12和位于所述离合器Ⅰ的轴线上且与所述液压马达Ⅰ12连接的输入轴Ⅰ13,所述输出齿轮Ⅰ5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所述行星减速机座1连接,通过螺栓与所述输出壳体Ⅰ6连接,所述输出齿轮Ⅰ5和所述输出壳体Ⅰ6整体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所述连接法兰3连接,所述输入轴Ⅰ13通过球轴承与所述输出壳体Ⅰ6连接,所述输入轴Ⅰ13与所述输出壳体Ⅰ6之间还设有所述摩擦片组Ⅰ7,所述压盘Ⅰ8与所述活塞Ⅰ9之间设有球轴承和推力滚针轴承,所述挡板Ⅰ10和所述活塞Ⅰ9之间还设有多个弹簧Ⅰ14,所述输入端盖Ⅰ11通过螺栓与所述离合器座4连接,并通过所述挡板Ⅰ10,所述弹簧Ⅰ14,所述活塞Ⅰ9,所述压盘Ⅰ8将所述摩擦片组Ⅰ7压在所述输出壳体Ⅰ6上,所述活塞Ⅰ9和所述离合器座4之间还设有油腔Ⅰ15和用于密封所述油腔Ⅰ15的密封圈组Ⅰ16;
所述离合器Ⅱ包括沿所述离合器Ⅱ的轴线依次排列的输出齿轮Ⅱ17,输出壳体Ⅱ18,摩擦片组Ⅱ19,压盘Ⅱ20,活塞Ⅱ21,挡板Ⅱ22、输入端盖Ⅱ23、液压马达Ⅱ24和位于所述离合器Ⅱ的轴线上且与所述液压马达Ⅱ24连接的输入轴Ⅱ25,所述输出齿轮Ⅱ17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所述行星减速机座1连接,通过螺栓与所述输出壳体Ⅱ18连接,所述输出齿轮Ⅱ17和所述输出壳体Ⅱ18整体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所述连接法兰3连接,所述输入轴Ⅱ25通过球轴承与所述输出壳体Ⅱ18连接,所述输入轴Ⅱ25与所述输出壳体Ⅱ18之间还设有所述摩擦片组Ⅱ18,所述压盘Ⅱ20与所述活塞Ⅱ21之间设有球轴承和推力滚针轴承,所述挡板Ⅱ22和所述活塞Ⅱ21之间还设有多个弹簧Ⅱ26,所述输入端盖Ⅱ23通过螺栓与所述离合器座4连接,并通过所述挡板Ⅱ22,所述弹簧Ⅱ26,所述活塞Ⅱ21,所述压盘Ⅱ20将所述摩擦片组Ⅱ19压在所述输出壳体Ⅱ18上,所述活塞Ⅱ21和所述离合器座4之间还设有油腔Ⅱ27和用于密封所述油腔Ⅱ27的密封圈组Ⅱ28;
所述液压马达Ⅰ12上引出的制动油路与所述油腔Ⅱ27连通,所述液压马达Ⅱ24上引出的制动油路与所述油腔Ⅰ15连通。
所述中间齿轮2分别与所述输出齿轮Ⅰ5和所述输出齿轮Ⅱ17啮合。
所述摩擦片组Ⅰ7包括多个交错排列的内摩擦片Ⅰ和外摩擦片Ⅰ,所述内摩擦片Ⅰ通过花键与所述输入轴Ⅰ13连接,所述外摩擦片Ⅰ通过花键与所述输出壳体Ⅰ6连接;
所述摩擦片组Ⅱ19包括多个交错排列的内摩擦片Ⅱ和外摩擦片Ⅱ,所述内摩擦片Ⅱ通过花键与所述输入轴Ⅱ25连接,所述外摩擦片Ⅱ通过花键与所述输出壳体Ⅱ18连接。
所述活塞Ⅰ9上设有容纳所述弹簧Ⅰ14的固定端的孔,所述活塞Ⅱ21上设有容纳所述弹簧Ⅱ26的固定端的孔。
所述液压马达Ⅰ12通过所述输入端盖Ⅰ11与所述离合器座4连接,并通过花键与所述输入轴Ⅰ13连接;
所述液压马达Ⅱ24通过所述输入端盖Ⅱ23与所述离合器座4连接,并通过花键与所述输入轴Ⅱ25连接。
所述摩擦片组Ⅰ7的靠近所述压盘Ⅰ8端面的摩擦片为外摩擦片Ⅰ;所述摩擦片组Ⅱ19的靠近所述压盘Ⅱ20端面的摩擦片为外摩擦片Ⅱ。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双驱行星减速机液压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星减速机座和沿所述行星减速机座的轴线依次排列的中间齿轮,连接法兰和离合器座,还包括位于所述行星减速机座的轴线两侧,且轴线与所述行星减速机座的轴线平行的离合器Ⅰ和离合器Ⅱ,所述中间齿轮通过球轴承与所述行星减速机座连接,通过滚子轴承与所述连接法兰连接,所述连接法兰通过螺栓与所述行星减速机座连接,所述离合器座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法兰连接;
所述离合器Ⅰ包括沿所述离合器Ⅰ的轴线依次排列的输出齿轮Ⅰ,输出壳体Ⅰ,摩擦片组Ⅰ,压盘Ⅰ,活塞Ⅰ,挡板Ⅰ、输入端盖Ⅰ、液压马达Ⅰ和位于所述离合器Ⅰ的轴线上且与所述液压马达Ⅰ连接的输入轴Ⅰ,所述输出齿轮Ⅰ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所述行星减速机座连接,通过螺栓与所述输出壳体Ⅰ连接,所述输出齿轮Ⅰ和所述输出壳体Ⅰ整体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所述连接法兰连接,所述输入轴Ⅰ通过球轴承与所述输出壳体Ⅰ连接,所述输入轴Ⅰ与所述输出壳体Ⅰ之间还设有所述摩擦片组Ⅰ,所述压盘Ⅰ与所述活塞Ⅰ之间设有球轴承和推力滚针轴承,所述挡板Ⅰ和所述活塞Ⅰ之间还设有多个弹簧Ⅰ,所述输入端盖Ⅰ通过螺栓与所述离合器座连接,并通过所述挡板Ⅰ,所述弹簧Ⅰ,所述活塞Ⅰ,所述压盘Ⅰ将所述摩擦片组Ⅰ压在所述输出壳体Ⅰ上,所述活塞Ⅰ和所述离合器座之间还设有油腔Ⅰ和用于密封所述油腔Ⅰ的密封圈组Ⅰ;
所述离合器Ⅱ包括沿所述离合器Ⅱ的轴线依次排列的输出齿轮Ⅱ,输出壳体Ⅱ,摩擦片组Ⅱ,压盘Ⅱ,活塞Ⅱ,挡板Ⅱ、输入端盖Ⅱ、液压马达Ⅱ和位于所述离合器Ⅱ的轴线上且与所述液压马达Ⅱ连接的输入轴Ⅱ,所述输出齿轮Ⅱ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所述行星减速机座连接,通过螺栓与所述输出壳体Ⅱ连接,所述输出齿轮Ⅱ和所述输出壳体Ⅱ整体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所述连接法兰连接,所述输入轴Ⅱ通过球轴承与所述输出壳体Ⅱ连接,所述输入轴Ⅱ与所述输出壳体Ⅱ之间还设有所述摩擦片组Ⅱ,所述压盘Ⅱ与所述活塞Ⅱ之间设有球轴承和推力滚针轴承,所述挡板Ⅱ和所述活塞Ⅱ之间还设有多个弹簧Ⅱ,所述输入端盖Ⅱ通过螺栓与所述离合器座连接,并通过所述挡板Ⅱ,所述弹簧Ⅱ,所述活塞Ⅱ,所述压盘Ⅱ将所述摩擦片组Ⅱ压在所述输出壳体Ⅱ上,所述活塞Ⅱ和所述离合器座之间还设有油腔Ⅱ和用于密封所述油腔Ⅱ的密封圈组Ⅱ;
所述液压马达Ⅰ上引出的制动油路与所述油腔Ⅱ连通,所述液压马达Ⅱ上引出的制动油路与所述油腔Ⅰ连通,
所述中间齿轮分别与所述输出齿轮Ⅰ和所述输出齿轮Ⅱ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行星减速机液压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组Ⅰ包括多个交错排列的内摩擦片Ⅰ和外摩擦片Ⅰ,所述内摩擦片Ⅰ通过花键与所述输入轴Ⅰ连接,所述外摩擦片Ⅰ通过花键与所述输出壳体Ⅰ连接;
所述摩擦片组Ⅱ包括多个交错排列的内摩擦片Ⅱ和外摩擦片Ⅱ,所述内摩擦片Ⅱ通过花键与所述输入轴Ⅱ连接,所述外摩擦片Ⅱ通过花键与所述输出壳体Ⅱ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行星减速机液压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Ⅰ上设有容纳所述弹簧Ⅰ的固定端的孔,所述活塞Ⅱ上设有容纳所述弹簧Ⅱ的固定端的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行星减速机液压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马达Ⅰ通过所述输入端盖Ⅰ与所述离合器座连接,并通过花键与所述输入轴Ⅰ连接;
所述液压马达Ⅱ通过所述输入端盖Ⅱ与所述离合器座连接,并通过花键与所述输入轴Ⅱ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驱行星减速机液压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组Ⅰ的靠近所述压盘Ⅰ端面的摩擦片为外摩擦片Ⅰ;所述摩擦片组Ⅱ的靠近所述压盘Ⅱ端面的摩擦片为外摩擦片Ⅱ。
CN201621262720.6U 2016-11-22 2016-11-22 一种双驱行星减速机液压离合器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190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62720.6U CN206190843U (zh) 2016-11-22 2016-11-22 一种双驱行星减速机液压离合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62720.6U CN206190843U (zh) 2016-11-22 2016-11-22 一种双驱行星减速机液压离合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90843U true CN206190843U (zh) 2017-05-24

Family

ID=58724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62720.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190843U (zh) 2016-11-22 2016-11-22 一种双驱行星减速机液压离合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908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1170A (zh) * 2016-11-22 2017-05-10 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驱行星减速机液压离合器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1170A (zh) * 2016-11-22 2017-05-10 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驱行星减速机液压离合器装置
CN106641170B (zh) * 2016-11-22 2023-09-26 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驱行星减速机液压离合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428529B1 (ko) 병렬클러치및록업특성을갖는트랜스퍼케이스
US20170002499A1 (en) Washing machine decelerating clutch and washing machine
CA2837072C (en) Dual direction clutch-brake
CN102514480B (zh) 多功能矿用工程机械轮边行走驱动装置
US7361117B2 (en) Differential limiter
CN204623148U (zh) 内置限滑差速器的湿式制动驱动桥
CN102278383B (zh) 一种摩擦离合器及其分离结合装置
CN206190843U (zh) 一种双驱行星减速机液压离合器装置
KR20170138425A (ko) 클러치 시스템
CN102278384B (zh) 摩擦离合器及其分离结合装置
CN106641170A (zh) 一种双驱行星减速机液压离合器装置
CN103899728B (zh) 一种气控式双行星轮制动离合器
CN1977119B (zh) 可换档的液压紧凑型驱动装置
CN109780198A (zh) 一种电动车的自动变速系统
CN110645286B (zh) 一种电控液压干式离合器
CN211398353U (zh) 一种电控液压离合器
CN104648139A (zh) 一种内置限滑差速器的湿式制动驱动桥
CN108884880B (zh) 离合器系统
CN205618574U (zh) 新型汽车用电流变自动离合器
CN103895493A (zh)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集成双行星轮制动离合器的双电机总成
CN205527491U (zh) 天线升降杆离合器绞盘箱
CN204641709U (zh) 一种车用传动制动集成装置
CN202274005U (zh) 一种新型摩擦离合器及其分离结合装置
CN207278728U (zh) 一种具有楔形执行机构的离合器
CN101941580A (zh) 带式输送机张紧绞车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9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9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