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87172U - 一种自行车鞍座的调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行车鞍座的调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87172U
CN206187172U CN201620946019.XU CN201620946019U CN206187172U CN 206187172 U CN206187172 U CN 206187172U CN 201620946019 U CN201620946019 U CN 201620946019U CN 206187172 U CN206187172 U CN 2061871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ddle
sets
main body
pillar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4601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茂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d Tianjin Bicycle Corp Pty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d Tianjin Bicycle Corp Pt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d Tianjin Bicycle Corp Pty Ltd filed Critical Vad Tianjin Bicycle Corp Pty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4601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871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871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8717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鞍座的调控装置。包括鞍座主体、支柱和调控部分,鞍座主体的后部设置为铰接支柱的顶端,调控部分设置为由高度调节机构和斜度调节机构组成;高度调节机构设置为包括调节杆、阀门、气缸、活塞和活塞连杆,调节杆铰接于支柱上,该调节杆的一端连接阀门,阀门设置于气缸上,气缸设置为连接支柱的末端,其内腔设置活塞,活塞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活塞连杆;斜度调节机构设置为包括支撑管、弹簧和弹簧锁,支撑管的外表面均匀设置若干齿口,弹簧设置于支撑管的外表面,弹簧锁设置于支撑管靠近鞍座主体的一端。本实用新型采用该装置,能够实现自行车鞍座高度和倾斜角度的平稳调节,并具有良好的减震和防雨防晒功能,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自行车鞍座的调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鞍座的调控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由于环保以及交通问题,自行车成为人们健身和出行越来越喜爱的工具。这其中,自行车鞍座是安装在自行车座管上,用来提供坐姿支撑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而鞍座的结构和舒适性等不仅影响着人们的骑行速度,还关系到长时间骑行过程中人体的健康,现有的自行车鞍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1、一般的自行车鞍座是通过停车来调松坐垫下的螺钉,以达到高度调整的目的,调节方式费时费力,操作困难,另外,由于无法切身感受鞍座高度调整是否合适,故而常出现多次调整仍不能满足骑行者的实际要求。
2、通常自行车鞍座都设计为水平或者微倾固定的,在慢行或者快速骑行状态时不能任意调整,骑行者只能选择其一购买,导致通用性不强,长期骑行也会带来健康问题。
3、自行车鞍座在外面经常会面临日晒雨淋的情况,长时间曝晒于太阳下或经受雨水冲淋,不仅使得鞍座表面很热或者不易擦干影响骑行者的骑行,而且会导致鞍座过早损坏,降低其使用寿命,造成成本的增加和浪费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行车鞍座高度和倾斜角度的平稳调节,提高行车的舒适性,且结构简单,并具有良好的减震和防雨防晒功能的自行车鞍座的调控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鞍座的调控装置,其中所述自行车鞍座的调控装置包括鞍座主体、支柱和调控部分,所述鞍座主体的后部设置为铰接于所述支柱的顶端,所述调控部分设置为由一高度调节机构和一斜度调节机构组成,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一端设置为共轴线连接所述支柱的末端,所述斜度调节机构设置为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柱上,另一端铰接于所述鞍座主体的前部的下表面;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设置为包括调节杆、阀门、气缸、活塞和活塞连杆,所述调节杆铰接于所述支柱上,该调节杆的一端连接所述阀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阀门,从而实现所述鞍座主体的高度调节,所述阀门设置于所述气缸上,所述气缸的一端设置为连接所述支柱的末端,所述气缸的内腔设置所述活塞,所述活塞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所述活塞连杆,且所述活塞连杆设置于所述活塞的中轴线上;所述斜度调节机构设置为包括支撑管、弹簧和弹簧锁,所述支撑管的外表面均匀设置若干齿口,所述弹簧共轴线设置于所述支撑管的外表面,所述弹簧锁设置于所述支撑管靠近所述鞍座主体的一端,用于锁住所述齿口,实现所述鞍座主体的斜度调节,使得骑行者能够在行车过程中任意调整所述鞍座主体的位置,保证骑行的舒适性,同时节省体力。
进一步地,所述鞍座主体设置为还包括减震机构、收纳筒和若干透气孔,所述减震机构设置于所述鞍座主体的后部的下表面,所述收纳筒设置于所述鞍座主体的后部的下侧,所述若干透气孔均匀设置于所述鞍座主体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机构设置为由两减震球体组成,所述减震球体内填充设置缓冲件,且所述两减震球体之间设置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铰接设置于所述支柱的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收纳筒设置为包括发条圈和防水帆布,所述发条圈和所述防水帆布均设置于所述收纳筒的内腔。
进一步地,所述发条圈的前端设置为紧固于所述收纳筒的内腔的中心,所述防水帆布的一端设置为连接所述发条圈的末端,所述防水帆布的另一端设置一卡勾,所述卡勾设置为卡设于所述收纳筒的外表面,所述防水帆布可从所述收纳筒内拉出覆盖于所述鞍座主体的上表面,此时所述卡勾卡紧于所述鞍座主体的前壁的内表面,从而保证所述鞍座主体的防雨防晒,延长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设置为还包括一弹簧,所述弹簧共轴线设置于所述活塞连杆的外表面,以实现所述鞍座主体高度的平稳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和所述弹簧锁设置为均通过钢丝连接于自行车的手闸上,从而使得所述鞍座主体的位置调节操作简便。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行车鞍座的调控装置,通过气压式高度调节机构的设置,骑行者能够根据切身感受快速调整好鞍座高度,实现了行车过程中鞍座主体高度的方便调节,省时省力,保证了舒适骑行;通过斜度调节机构,使得骑行者可以在慢行或者快速骑行状态时任意调整鞍座的倾斜角度,以更好地适应骑行过程中的速度,从而避免长期不正确骑行姿势带来的身体健康问题;通过鞍座主体的减震球体,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弹性支撑整个鞍座底板的螺旋弹簧,减震效果良好,同时组装方便;通过设置的收纳筒结构,实现了鞍座主体的防雨防晒,简单实用,且能够保证鞍座的使用寿命;通过若干透气孔,进一步保证了骑行者行车过程中的舒适性,完善自行车鞍座的结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鞍座主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收纳筒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鞍座主体,101-减震机构,102-收纳筒,103-透气孔,104-减震球体,20-支柱,30-调控部分,301-高度调节机构,302-斜度调节机构,303-调节杆,304-阀门,305-气缸,306-活塞,307-活塞连杆,308-支撑管,309-弹簧,310-弹簧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3所示,一种自行车鞍座的调控装置,包括鞍座主体10、支柱20和调控部分30,鞍座主体10的后部设置为铰接于支柱20的顶端,调控部分30设置为由一高度调节机构301和一斜度调节机构302组成,高度调节机构301的一端设置为共轴线连接支柱20的末端,斜度调节机构302设置为一端铰接于支柱20上,另一端铰接于鞍座主体10的前部的下表面;高度调节机构301设置为包括调节杆303、阀门304、气缸305、活塞306和活塞连杆307,调节杆303铰接于支柱20上,该调节杆303的一端连接阀门304,以开启或关闭阀门304,从而实现鞍座主体10的高度调节,阀门304设置于气缸305上,气缸305的一端设置为连接支柱20的末端,气缸305的内腔设置活塞306,活塞306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活塞连杆307,且活塞连杆307设置于活塞306的中轴线上;斜度调节机构302设置为包括支撑管308、弹簧309和弹簧锁310,支撑管308的外表面均匀设置若干齿口,弹簧309共轴线设置于支撑管308的外表面,弹簧锁310设置于支撑管308靠近鞍座主体10的一端,用于锁住齿口,实现鞍座主体10的斜度调节,使得骑行者能够在行车过程中任意调整鞍座主体10的位置,保证骑行的舒适性,同时节省体力。
鞍座主体10设置为还包括减震机构101、收纳筒102和若干透气孔103,减震机构101设置于鞍座主体10的后部的下表面,收纳筒102设置于鞍座主体10的后部的下侧,若干透气孔103均匀设置于鞍座主体10的上表面。
减震机构101设置为由两减震球体104组成,减震球体104内填充设置缓冲件,且两减震球体104之间设置一连接杆,连接杆铰接设置于支柱20的顶端。
收纳筒102设置为包括发条圈和防水帆布,发条圈和防水帆布均设置于收纳筒102的内腔。
发条圈的前端设置为紧固于收纳筒102的内腔的中心,防水帆布的一端设置为连接发条圈的末端,防水帆布的另一端设置一卡勾,卡勾设置为卡设于收纳筒102的外表面,防水帆布可从收纳筒102内拉出覆盖于鞍座主体10的上表面,此时卡勾卡紧于鞍座主体10的前壁的内表面,从而保证鞍座主体10的防雨防晒,延长其使用寿命。
高度调节机构301设置为还包括一弹簧,弹簧共轴线设置于活塞连杆307的外表面,以实现鞍座主体10高度的平稳调节。
调节杆303和弹簧锁310设置为均通过钢丝连接于自行车的手闸上,从而使得鞍座主体10的位置调节操作简便。
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行车鞍座的调控装置,能够实现自行车鞍座高度和倾斜角度的平稳调节,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并具有良好的减震和防雨防晒功能。当使用具有该装置的自行车时,骑行者可通过控制手闸上由钢丝连接的调节杆303和弹簧锁310,根据需要调节鞍座主体10的位置,需要鞍座主体10倾斜或下降时,打开弹簧锁310或上拉调节杆303,依靠自身重力将弹簧309压缩使支撑管308变短或使气缸305下降,直至达到适宜位置,闭合弹簧锁310或下压调节杆303,从而使得鞍座主体10的位置固定;需要鞍座主体10水平或上升时,打开弹簧锁310或上拉调节杆303,使得弹簧309 自然伸长或使气缸305上升,直至达到适宜位置,闭合弹簧锁310或下压调节杆303,从而使得鞍座主体10的位置固定;需要避免鞍座主体10直接曝晒于太阳下或经受雨水冲淋时,由收纳筒102中拉出防水帆布,使得卡勾卡紧于鞍座主体10的前壁的内表面,从而保证鞍座主体10的防雨防晒,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自行车鞍座的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鞍座的调控装置包括鞍座主体、支柱和调控部分,所述鞍座主体的后部设置为铰接于所述支柱的顶端,所述调控部分设置为由一高度调节机构和一斜度调节机构组成,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一端设置为共轴线连接所述支柱的末端,所述斜度调节机构设置为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柱上,另一端铰接于所述鞍座主体的前部的下表面;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设置为包括调节杆、阀门、气缸、活塞和活塞连杆,所述调节杆铰接于所述支柱上,该调节杆的一端连接所述阀门,所述阀门设置于所述气缸上,所述气缸的一端设置为连接所述支柱的末端,所述气缸的内腔设置所述活塞,所述活塞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所述活塞连杆,且所述活塞连杆设置于所述活塞的中轴线上;所述斜度调节机构设置为包括支撑管、弹簧和弹簧锁,所述支撑管的外表面均匀设置若干齿口,所述弹簧共轴线设置于所述支撑管的外表面,所述弹簧锁设置于所述支撑管靠近所述鞍座主体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鞍座的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主体设置为还包括减震机构、收纳筒和若干透气孔,所述减震机构设置于所述鞍座主体的后部的下表面,所述收纳筒设置于所述鞍座主体的后部的下侧,所述若干透气孔均匀设置于所述鞍座主体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鞍座的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设置为由两减震球体组成,所述减震球体内填充设置缓冲件,且所述两减震球体之间设置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铰接设置于所述支柱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鞍座的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筒设置为包括发条圈和防水帆布,所述发条圈和所述防水帆布均设置于所述收纳筒的内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鞍座的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条圈的前端设置为紧固于所述收纳筒的内腔的中心,所述防水帆布的一端设置为连接所述发条圈的末端,所述防水帆布的另一端设置一卡勾,所述卡勾设置为卡设于所述收纳筒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鞍座的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设置为还包括一弹簧,所述弹簧共轴线设置于所述活塞连杆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鞍座的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和所述弹簧锁设置为均通过钢丝连接于自行车的手闸上。
CN201620946019.XU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自行车鞍座的调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871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46019.XU CN206187172U (zh)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自行车鞍座的调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46019.XU CN206187172U (zh)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自行车鞍座的调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87172U true CN206187172U (zh) 2017-05-24

Family

ID=58729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4601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87172U (zh)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自行车鞍座的调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8717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4829A (zh) * 2018-11-27 2019-02-15 俞尧芳 电动车浮动座板
CN111959651A (zh) * 2018-07-25 2020-11-20 谈京金 一种持续保持干爽状态的自行车鞍座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9651A (zh) * 2018-07-25 2020-11-20 谈京金 一种持续保持干爽状态的自行车鞍座及使用方法
CN111959651B (zh) * 2018-07-25 2021-10-08 山东泰恒智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持续保持干爽状态的自行车鞍座及使用方法
CN109334829A (zh) * 2018-11-27 2019-02-15 俞尧芳 电动车浮动座板
CN109334829B (zh) * 2018-11-27 2021-10-01 义乌市高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电动车浮动座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87172U (zh) 一种自行车鞍座的调控装置
CN206297660U (zh) 一种可调型自行车鞍座
CN208813377U (zh) 一种可调节座椅杆及具有该可调节座椅杆的自行车
CN206068048U (zh) 一种新型的自行车前叉
CN204716859U (zh) 一种自行车、电动车鞍座用减震装置
CN107128409B (zh) 一种在骑行过程中座垫可调自行车及其座垫调节方法
CN206068025U (zh) 一种可伸缩的新型自行车车架
CN206297683U (zh) 一种新型的可调节自行车车架
CN208559619U (zh) 一种自行车升降鞍座的防转组件
CN206687312U (zh) 一种新型万向伞杆
CN206856848U (zh) 自行车可调节高度、减震的坐垫支架结构
CN214367818U (zh) 一种蝶阀
CN205655451U (zh) 一种护栏送风风管
CN108725639A (zh) 一种可调节座椅杆及具有该可调节座椅杆的自行车
CN208610034U (zh) 一种全自动雨伞
CN207722282U (zh) 一种可以调节重量的户外体育器材
CN209142292U (zh) 一种碳纤维自行车用配件固定架
CN205997733U (zh) 一种汽车座椅安装机构
CN206537422U (zh) 一种可调节型自行车车架
CN208053314U (zh) 一种自锁型液压驻车支撑
CN220809652U (zh) 一种家庭双人自行车防晒棚
CN205737844U (zh) 自行车用可旋转偏心式晴雨伞
CN206031642U (zh) 一个可折叠式自行车车架
CN208119340U (zh) 一种后减震车架
CN209321123U (zh) 一种带有透气排水结构的城市车鞍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24

Termination date: 2018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