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83775U - 一种气管插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管插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83775U
CN206183775U CN201620869455.1U CN201620869455U CN206183775U CN 206183775 U CN206183775 U CN 206183775U CN 201620869455 U CN201620869455 U CN 201620869455U CN 206183775 U CN206183775 U CN 2061837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water
negative
air bag
intub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6945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茂
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86945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837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837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837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管插管,涉及医疗器具领域,用于气管插管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方便有效地解决气管插管过程中反流性物质的清理问题。所述气管插管包括:插管管体、气囊组件和抽吸组件,所述气囊组件包括气囊、通气管以及充气装置,所述抽吸组件包括吸收元件、负压管以及负压抽吸装置,所述气囊和所述吸收元件均设置于所述插管管体外壁,所述吸收元件设置在相对于所述气囊远离所述插管管体插入气管的一端,所述通气管分别与所述气囊和所述充气装置连通,所述负压管分别与所述吸收元件和所述负压抽吸装置连通。

Description

一种气管插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管插管。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术是指将气管插管经声门裂置入气管的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能够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抽吸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施气管插管术的患者大部分是需要急救的危重患者,此类患者多数意识不清,口腔内或食道内流质食物等易进入气管内,同时,这些患者和健康人相比更容易产生痰液,自身咳痰能力低下,痰液堆积易堵塞气管。诸如上述口内异物、流质食物、痰液等反流性物质需要在气管插管过程中及时清理,如不能及时有效清理,堆积的反流性物质易进入肺内,引发相关疾病。针对上述问题,传统方法是先将气管插管插入气管内,将气囊充气以便固定气管插管,固定完成后需要采用每间隔一定时间人工插入一次性吸痰管进行抽吸的方法,来达到清理患者气管内反流性物质的目的。上述传统方法需要医护人员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为气管插管患者清理反流性物质,同时由于反复清理患者堆积在气管内的反流性物质多采用一次性吸痰管,会造成医疗设备资源的浪费,除此之外,在患者气管内插入气管插管后,反流性物质堆积在充气气囊上部,但由于充气气囊不能完全密封气管,所以当气囊上部的反流性物质堆积过多时,会造成一部分反流性物质通过充气气囊与气管壁之间的间隙进入到肺中,容易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延长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带来社会负担。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不能方便有效地解决气管插管过程中反流性物质的清理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插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方便有效地解决气管插管过程中反流性物质的清理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管插管,包括:插管管体、气囊组件和抽吸组件,所述气囊组件包括气囊、通气管以及充气装置,所述抽吸组件包括吸收元件、负压管以及负压抽吸装置,所述气囊和所述吸收元件均设置于所述插管管体外壁,所述吸收元件设置在相对于所述气囊远离所述插管管体插入气管的一端,所述通气管分别与所述气囊和所述充气装置连通,所述负压管分别与所述吸收元件和所述负压抽吸装置连通。
优选地,所述吸收元件为吸水海绵,所述吸水海绵包绕在所述插管管体外壁,所述吸水海绵设置在相对于所述气囊远离所述插管管体插入气管的一端,所述负压管的一端插入所述吸水海绵内,所述负压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负压抽吸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负压管插入所述吸水海绵的一端设有多个吸收孔,多个所述吸收孔均匀设置在所述负压管的外壁上,并与所述负压管插入到所述吸水海绵内,多个所述吸收孔与所述吸水海绵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吸水海绵外部包覆有布袋,所述布袋呈网格状。
优选地,所述抽吸组件还包括抽吸管,所述抽吸管设置在所述插管管体与所述吸收元件之间,所述吸收元件覆盖在所述抽吸管上,所述抽吸管的外壁内设有空腔,所述抽吸管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抽吸孔,各所述抽吸孔分别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抽吸管的外壁和所述抽吸孔分别与所述吸收元件接触,所述抽吸管与所述负压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负压管的一端埋设在所述插管管体的管壁内,且与所述吸收元件连接,所述负压管的另一端从所述插管管体中伸出,连接所述负压抽吸装置。
优选地,所述气囊组件还包括三通接头、单向阀以及气压表,所述通气管的一端埋设在所述插管管体的管壁内,且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从所述插管管体伸出,且与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单向阀与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二端连通,所述气压表与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三端连通。
优选地,所述插管管体由医用PVC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插管管体的两端分别为插入端和连接端,所述插入端设有斜切头,所述连接端设有连接头,所述气囊设置在靠近所述插入端的所述插管管体的外壁上,所述吸收元件设置在与所述气囊相邻的远离所述插入端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插管管体内设有金属导丝,所述金属导丝设置在所述插入端与所述气囊之间的管腔内或管壁内,所述金属导丝呈压缩弹簧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管插管,在使用时,先将与吸收元件连通的负压管与负压抽吸装置连接,将与气囊连通的通气管与充气装置连接,使用者握持插管管体,将插管管体从患者挑起会厌后暴露出的声门裂插入气管内,同时开启负压抽吸装置,在插管管体插入的过程中,气管内堆积的部分反流性物质被吸收元件吸收,进而被与吸水元件连接的负压抽吸装置抽吸干净。在插管管体插入到固定长度后,使用充气装置向气囊充气,充气完成后将插管管体固定好。在插管管体插入气管后,从口腔进入到气管的异物、气管产生的痰液、逆流的胃液等反流性物质进入气管后会被位于充气气囊上方的吸收元件吸净,进而被与吸收元件相连接的负压抽吸装置抽吸干净。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管插管能够方便、快捷、有效地清理气管插管过程中气管中堆积的反流性物质与气管插管后进入气管的反流性物质,并能够对气管插管后进入气管的反流性物质进行实时抽吸,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的同时,还避免了使用一次性吸痰管造成医疗设备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管插管的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气管插管中插管管体的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气管插管中插管管体在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气管插管中插管管体的剖视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气管插管中插管管体在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插管管体; 2-气囊组件; 3-抽吸组件;
11-插入端; 12-连接端; 13-金属导丝;
21-气囊; 22-通气管; 23-充气装置;
24-三通接头; 25-单向阀; 26-气压表;
31-吸收元件; 32-负压管; 33-负压抽吸装置;
34-抽吸管; 111-斜切头; 121-连接头;
311-布袋; 321-吸收孔; 341-抽吸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管插管的装配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气管插管中插管管体的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气管插管中插管管体在A处的放大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气管插管,包括:插管管体1、气囊组件2和抽吸组件3,气囊组件2包括气囊21、通气管22以及充气装置23,抽吸组件3包括吸收元件31、负压管32以及负压抽吸装置33,气囊21和吸收元件31均设置于插管管体1外壁,吸收元件31设置在相对于气囊21远离插管管体1插入气管的一端,通气管22分别与气囊21和充气装置23连通,负压管32分别与吸收元件31和负压抽吸装置33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管插管,在使用时,先将与吸收元件31连通的负压管32与负压抽吸装置33连接,将与气囊21连通的通气管22与充气装置23连接,使用者握持插管管体1,将插管管体1从患者挑起会厌后暴露出的声门裂插入气管内,同时开启负压抽吸装置33,在插管管体1插入的过程中,气管内堆积的部分反流性物质被吸收元件31吸收,进而被与吸水元件连接的负压抽吸装置33抽吸干净。在插管管体1插入到固定长度后,使用充气装置23向气囊21充气,充气完成后将插管管体1固定好。在插管管体1插入气管后,从口腔进入到气管的异物、气管产生的痰液、逆流的胃液等反流性物质进入气管后会被位于充气气囊21上方的吸收元件31吸净,进而被与吸收元件31相连接的负压抽吸装置33抽吸干净。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管插管能够方便、快捷、有效地清理气管插管过程中气管中堆积的反流性物质与气管插管后进入气管的反流性物质,并能够对气管插管后进入气管的反流性物质进行实时抽吸,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的同时,还避免了使用一次性吸痰管造成医疗设备的浪费。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对反流性物质进行有效抽吸,吸收元件31采用吸水海绵,通过线绳缠绕的方式将吸水海绵包绕在插管管体1外壁,先将厚度范围在6mm-8mm厚度均匀的吸水海绵剪成矩形,吸水海绵厚度可以为6mm、7mm、7.5mm、8mm,将呈矩形的吸水海绵包绕在插管管体1的外壁,使剪成矩形的吸水海绵在插管管体1径向上的长度与气囊21在插管管体1径向的长度相同,或稍大于气囊21的长度。相比较气囊21的设置位置,吸水海绵设置在稍远离插管管体1插入气管的一端,并靠近气囊21。将吸水海绵包绕均匀后,再用线绳对吸水海绵进行捆扎,使吸水海绵固定在插管管体1外壁,固定好的吸水海绵呈管状。需要说明的是,捆扎密度不宜过高,以基本不影响吸水海绵的吸水性能为宜。此外,如吸水海绵的厚度相对较薄,也可以采用在插管管体1的外壁上包绕多层的方法,增加厚度以满足需要。吸水海绵的固定方式也可以为粘接连接,将插管管体1外壁上需要连接吸水海绵的部分均匀涂胶,再将吸水海绵粘接在插管管体1的外壁上即可。将呈管状的吸水海绵沿轴向方向中间位置开孔,该孔由呈管状的吸水海绵内壁向外壁方向开设,且深度为吸水海绵的厚度的一半,该孔直径与负压管32外径相同或稍小于负压管32外径,以便将负压管32与该孔恰好配合或过盈配合,将负压管32的一端插入该孔,从而使负压管32插入吸水海绵,将负压管32的另一端与负压抽吸装置33连接。将负压管32与吸水海绵连接好,连接方式可采用粘接连接,防止负压管32插入吸水海绵的一端从吸水海绵内脱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一中吸水海绵呈流线型。流线型结构即采用圆滑流畅的表面,没有大的起伏和棱角的外部形状,本实施例一中将厚度均匀的矩形吸水海绵包绕在插管管体1或抽吸管34上,并用丝线缠绕吸水海绵在插管管体1的轴向方向上的两端上,从两端沿螺旋形缠绕至吸水海绵的中间部位,缠绕力道随两端至中间逐渐减小,使缠绕丝线后的吸水海绵呈中间偏高,两端偏低的流线型。吸水海绵流线型的设计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如将吸水海绵的两端设置成圆角等方式。吸水海绵的流线型的设计能够使插管管体1在插入患者气管时更容易进入,并且将吸水海绵对患者气管的损伤降低,减少患者产生异物感。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吸水元件可为吸水树脂砂袋,吸水树脂砂袋即是装有吸水树脂颗粒的布袋311,吸水树脂为强吸水性与保水性的无毒高分子材料,常见的吸水树脂多为砂状或球状,将呈球状或砂状的吸水树脂用网状纱布包裹好并封口,制成吸水树脂砂袋,需要说明的是,网状纱布的网格孔小余吸水树脂颗粒的最大截面积,使吸水树脂不能通过网状纱布为准,将吸水树脂砂袋包绕在插管管体1上,相比较气囊21的设置位置,吸水树脂砂袋设置在稍远离插管管体1插入气管的一端,并靠近气囊21,包绕好之后,并用线绳将吸水树脂砂袋缠绕固定好。最后将负压管32的一端插入吸水树脂中,将负压管32的另一端与负压抽吸装置33连接。吸水树脂吸水性能极强,用吸水树脂砂袋作为吸收元件31能够大大增强对反流性物质的吸收作用,以达到负压抽吸装置33对反流性物质高效率的抽吸。
吸水海绵具有吸水性和保水性,能够对反流性物质起到很好的吸收作用,也能够在负压抽吸装置33的抽吸作用下将吸收的反流性物质及时排出,此外,吸水海绵质软,放置在患者气管内不会对气管造成很大的损伤。将吸水海绵在包绕在插管管体1外壁上并使用耐蚀性高的线绳缠绕在吸水海绵上,保证在不影响吸水海绵的吸水性能的前提下避免吸水海绵从插管管体1上脱落。线绳缠绕的固定方式相比其他方式固定安全无毒、可靠性高且更换更加简便。与气囊21设置位置相比较,吸水海绵设置在稍远离插管管体1插入气管的一端,并靠近气囊21。因为反流性物质通常堆积在气囊21远离插管管体1插入气管的一端,如此设置能够使吸水海绵对反流性物质的吸收更加充分。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负压抽吸装置33对吸水海绵的抽吸作用,负压管32插入吸水海绵的一端设有多个吸收孔321,多个吸收孔321均匀设置在负压管32的外壁上,并与负压管32插入到吸水海绵内,多个吸收孔321与吸水海绵相接触。多个吸收孔321最少为两个,并均匀分布在负压管32插入吸水海绵的一端的外壁上,多个吸收孔321为圆形且吸收孔321直径为负压管32直径的1/10-1/2,如1/10、1/5、1/2,将外壁上开设多个吸收孔321的负压管32的一端插入到吸水海绵内,负压管32上设有的各吸收孔321随着负压管32的插入也进入到吸水海绵中,并与吸水海绵接触。如此设置能够增大负压管32对吸水海绵的抽吸面积,增强负压吸引装置对吸水海绵内反流性物质的抽吸作用。
为了防止吸水海绵的脱落,吸水海绵外部包覆有布袋311,布袋311呈网格状。在装设本实施例一中的吸水海绵时,先将吸水海绵外部包覆一层布袋311,网格状布袋311的设置是为了在尽量不影响吸水海绵的吸收性能的同时防止吸水海绵掉落或部分脱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布袋311也可以由纱布或尼龙网代替。
为了能够便于监测和控制气囊21对气管的压力,气囊组件2还包括三通接头24、单向阀25以及气压表26,通气管22的一端埋设在插管管体1的管壁内,且与气囊21连通,通气管22的另一端从插管管体1伸出,且与三通接头24的第一端连通,单向阀25与三通接头24的第二端连通,气压表26与三通接头24的第三端连通。
三通接头24是指能够使分别连接其三端的各个元件互相连通的管路元件,本实施例一中通过通气管22、单向阀25、气压表26分别与三通接头24的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连接实现连通,三通接头24的第二端连接有单向阀25,将单向阀25的出口端与充气装置23连接,用充气装置23向单向阀25的进口端充气,气体通过三通接头24后沿通气管22充入气囊21,单向阀25具有允许流体单向流动的性能,能够避免向气囊21充气时压力忽高忽低对气管造成的伤害,在其他优选方式中,单向阀25可以用其他具有止回功能的装置代替。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气管插管时,通过单向阀25向气囊21充入气体,充气量的多少可以通过气压表26来观察,通过直观地观察气囊21气压表26、询问患者的舒适程度和检验气囊21与气管的气密性来确定气囊21的最优压力范围,再次插入插管管体1后便可直接充气至最优压力范围内,在最优压力范围内确定适应患者的最优压力,相比较传统用手按压感应指示气囊21的方法,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采用气压表26确定气囊21的压力的方法具有简单、高效、安全、准确等特点。
由于与气囊21相连接的通气管22从插管管体1靠近连接端12处导出,使医护人员在对患者操作本实施例一中的气管插管变得更加容易,也避免了细小的通气管22的缠绕和通气管22与患者气管插入部之间的接触,设计更加合理,减少插管管体1插入时对人体的刺激,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密封性能好,不会使患者产生明显异物感。同时还避免了气囊21压力不准确或受力压迫而通气不畅甚至医疗事故的现象。
实施例二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管插管的装配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气管插管中插管管体的剖视图;图5为图4所示的气管插管中插管管体在B处的放大图。如图1、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二提供的气管插管,包括:插管管体1、气囊组件2和抽吸组件3,气囊组件2包括气囊21、通气管22以及充气装置23,抽吸组件3包括吸收元件31、负压管32以及负压抽吸装置33,气囊21和吸收元件31均设置于插管管体1外壁,吸收元件31设置在相对于气囊21远离插管管体1插入气管的一端,通气管22分别与气囊21和充气装置23连通,负压管32分别与吸收元件31和负压抽吸装置33连通。
进一步地,为了增加负压抽吸装置33对吸收元件31的抽吸能力,进而能够将吸收元件31抽吸的各种反流性物质彻底吸净,抽吸组件3还包括抽吸管34,抽吸管34设置在插管管体1与吸收元件31之间,吸收元件31覆盖在抽吸管34上,抽吸管34的外壁内设有空腔,抽吸管34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抽吸孔341,各抽吸孔341分别与空腔连通,抽吸管34的外壁和抽吸孔341分别与吸收元件31接触,抽吸管34与负压管32连通。在本实施例二中,吸收元件31为吸水海绵,抽吸管34呈圆管状且圆环直径与插管管体1的外径相同或稍大于外径,以便抽吸管34能够套设在插管管体1的外壁上,将抽吸管34设置在相对于气囊21远离插入端11的插管管体1的外壁上,抽吸管34靠近气囊21设置并用胶与插管管体1粘接好,将吸水海绵覆盖在抽吸管34上,再用线绳将吸水海绵固定在抽吸管34上,抽吸管34与吸水海绵的接触的一面上开设有多个抽吸孔341,多个抽吸孔341均匀分布且被吸水海绵覆盖,各抽吸孔341分别与空腔连通。进一步地,负压管32与抽吸管34是通过在抽吸管34上开孔,并将负压管32的一端插入该孔以实现连通。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管插管时,开启负压抽吸装置33,负压抽吸装置33对负压管32进行抽吸,使负压管32内产生负压,进而使与负压管32连通的抽吸管34的空腔产生负压,由于空腔内负压,与空腔连通的抽吸孔341对吸水海绵产生抽吸作用,将吸水海绵内吸收的反流性物质进行抽吸。设置抽吸管34能增加抽吸面积,使负压抽吸装置33对吸水海绵抽吸得更加完全。本实施例二中涉及的抽吸管34由硬质塑料制成,如此设计是为了避免软质材料在管内负压的情况下产生堵塞抽吸孔341的情况,方便负压抽吸装置33对吸水海绵的抽吸。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气管插管中,负压管32的一端埋设在插管管体1的管壁内,且与吸收元件31连接,负压管32的另一端从插管管体1靠近连接端12处伸出,连接负压抽吸装置33。需要说明的是,负压管32的外径小于插管管体1的壁厚。在其他设置方式中,抽吸管34可以设置在插管管体1外,或在插管管体1上开设凹槽,将抽吸管34放置在凹槽内,也可以设置在插管管体1内部,再从插管管体1上开设的通孔伸出。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负压管32粘接在插管管体1的外壁上,或将插管管体1的外壁上开设能够放置负压管32的沟槽,将负压管32置入沟槽中,还可以将负压管32设置在插管管体1的内壁上,再将一端与吸收元件31连接,另一端从插管管体1内伸出与负压抽吸装置33连接。
将负压管32的一端埋设在插管管体1的管壁内是为了保证与吸收元件31连接的基础上不增加插管管体1的截面积,从而避免对气管造成损伤,负压管32的另一端在靠近连接端12处从插管管体1中伸出,方便与负压抽吸装置33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插管管体1由医用PVC材料制成。由医用PVC材料制成的插管管体1具有很好的热安定性、耐化学药品性,可以通过向医用PVC材料中添加X线不透明填料便于插管管体1的准确定位和跟踪,此外,医用PVC材料具有无毒、不易扭折且能耐受挤压的特点,能够很好地保护插管管体1和固定在插管管体1上的其他构件,减少患者产生异物感。插管管体1还可由其他具有稳定性高、无毒且耐受挤压等性质的材料制作,如硅胶材料。
为了方便插管管体1的插入和与呼吸机、麻醉机的连接,插管管体1的两端分别为插入端11和连接端12,插入端11设有斜切头111,连接端12设有连接头121,气囊21设置在靠近插入端11的插管管体1的外壁上,吸收元件31设置在与气囊21相邻的远离插入端11的一侧。
插入端11的管径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损伤气管或插入困难的后果,本实施例二中提供的气管插管中斜切头111是通过将圆柱形插管管体1水平放置,并沿与圆柱形插管管体1中轴线45度方向剪切得到的,在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用其他剪切角度得到斜切头111,插入端11的平齐的斜切设计能够减小插入端11的体积,从而在插管管体1插入气管时减少对气管内壁的接触,减少对气管的损伤,除此之外,插入端11也可以设计成能够在保证不减小插管管体1通气量的前提下,减小插入端11横截面积的形状,如圆台。连接端12设置有连接头121,本实施例二中连接头121采用硬质材料制作,连接方式可采用螺纹连接、承插连接、沟槽连接等连接方式,通过连接头121实现插管管体1和呼吸机或麻醉机的连接。在使用本实施例二提供的气管插管时,医护人员须手持连接端12一侧,将插入端11插入患者气管内。在插管管体1上,与插入端11距离由近及远设置有气囊21和吸水海绵,气囊21与吸水海绵相邻,由于气囊21充气后膨胀,与气管接触并对气管产生压力,能够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反流性物质进入气管后堆积在充气气囊21远离插入端11的一端,所以更容易被吸水海绵吸净。
进一步地,插管管体1内设有金属导丝13,金属导丝13设置在插入端11与气囊21之间的管腔内或管壁内,金属导丝13呈压缩弹簧状并能够设置在插管管体1的管壁内或插入插管管体1的管腔内。具体地,先将金属导丝13裁剪成与插入端11与气囊21之间距离相等长度的金属导丝13,在插管管体1的插入端11与气囊21之间的管壁上设置空腔,并在插入端11处开设插入口,该插入口与空腔连通,将金属导丝13从插入口插入插管管体1的空腔中,再将插入口密封处理;将金属导丝13设置在插管管体1的插入端11与气囊21之间的管腔内,需要先将金属导丝13的外围涂胶,再将金属导丝13从插入端11插入插管管体1的管腔内。金属导丝13的设置能够避免插管管体1在插入气管时受阻力会折叠从而使插管管体1通气不畅的现象,具有结构简单,弹性性能好,不易扭折,且能耐受挤压等特点,大大方便了插管管体1的插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插管管体、气囊组件和抽吸组件,所述气囊组件包括气囊、通气管以及充气装置,所述抽吸组件包括吸收元件、负压管以及负压抽吸装置,所述气囊和所述吸收元件均设置于所述插管管体外壁,所述吸收元件设置在相对于所述气囊远离所述插管管体插入气管的一端,所述通气管分别与所述气囊和所述充气装置连通,所述负压管分别与所述吸收元件和所述负压抽吸装置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元件为吸水海绵,所述吸水海绵包绕在所述插管管体外壁,所述吸水海绵设置在相对于所述气囊远离所述插管管体插入气管的一端,所述负压管的一端插入所述吸水海绵内,所述负压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负压抽吸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管插入所述吸水海绵的一端设有多个吸收孔,多个所述吸收孔均匀设置在所述负压管的外壁上,并与所述负压管插入到所述吸水海绵内,多个所述吸收孔与所述吸水海绵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海绵外部包覆有布袋,所述布袋呈网格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组件还包括抽吸管,所述抽吸管设置在所述插管管体与所述吸收元件之间,所述吸收元件覆盖在所述抽吸管上,所述抽吸管的外壁内设有空腔,所述抽吸管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抽吸孔,各所述抽吸孔分别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抽吸管的外壁和所述抽吸孔分别与所述吸收元件接触,所述抽吸管与所述负压管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管的一端埋设在所述插管管体的管壁内,且与所述吸收元件连接,所述负压管的另一端从所述插管管体中伸出,连接所述负压抽吸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组件还包括三通接头、单向阀以及气压表,所述通气管的一端埋设在所述插管管体的管壁内,且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从所述插管管体伸出,且与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单向阀与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二端连通,所述气压表与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三端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管体由医用PVC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管体的两端分别为插入端和连接端,所述插入端设有斜切头,所述连接端设有连接头,所述气囊设置在靠近所述插入端的所述插管管体的外壁上,所述吸收元件设置在与所述气囊相邻的远离所述插入端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管体内设有金属导丝,所述金属导丝设置在所述插入端与所述气囊之间的管腔内或管壁内,所述金属导丝呈压缩弹簧状。
CN201620869455.1U 2016-08-11 2016-08-11 一种气管插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837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69455.1U CN206183775U (zh) 2016-08-11 2016-08-11 一种气管插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69455.1U CN206183775U (zh) 2016-08-11 2016-08-11 一种气管插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83775U true CN206183775U (zh) 2017-05-24

Family

ID=58736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6945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83775U (zh) 2016-08-11 2016-08-11 一种气管插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837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6239A (zh) * 2020-11-25 2021-04-06 金福泉 一种盲孔吸水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6239A (zh) * 2020-11-25 2021-04-06 金福泉 一种盲孔吸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58818A (zh) 多功能双囊气管插管
CN208893409U (zh) 一种安全型双吸痰可视气管插管
CN109498940A (zh) 一种用于麻醉科的供药麻醉装置
CN107050599A (zh) 一种吸氧设备
CN203694321U (zh) 一种带有吸痰腔的气管套管
CN206183775U (zh) 一种气管插管
CN213554543U (zh) 一种高频喷射呼吸机联合麻醉机通气诊查多功能接头
CN201727823U (zh) 双气道喉罩
CN207306955U (zh) 一种多用途气管套管
CN215135267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的气管插管
CN206896581U (zh) 一种持续气囊压力监测器
CN109091737A (zh) 一种手术用麻醉呼吸装置
CN211383325U (zh) 一种带雾化功能的呼吸管路
CN204890869U (zh) 多功能双囊气管插管
CN210963450U (zh) 一种能用于监测气囊上方二氧化碳浓度的气管导管
CN208448353U (zh) 一种心内科用呼吸装置
CN203043234U (zh) 多功能防呛咳物外喷装置
CN203749974U (zh) 简易多功能插管引导及防护器
CN202179726U (zh) 密闭式吸痰装置
CN207055716U (zh) 一种气管切开堵管装置
CN202342638U (zh) 一种多功能气切导管
CN207341993U (zh) 一种呼吸导管及湿气呼吸医疗装置
CN113616892A (zh) 一种便于吸痰的人工气道管
CN207085042U (zh) 新型吸氧管用气管插管
CN218870909U (zh) 多功能吸引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