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80737U - 一种电机端盖组件及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端盖组件及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80737U
CN206180737U CN201621269262.9U CN201621269262U CN206180737U CN 206180737 U CN206180737 U CN 206180737U CN 201621269262 U CN201621269262 U CN 201621269262U CN 206180737 U CN206180737 U CN 2061807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column
foundation
torsion spring
blocking surface
end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6926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依勤
刘承威
刘文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rue motor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ZHE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ZHE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ZHE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6926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807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807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807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端盖组件及电机。电机端盖组件包括端盖,端盖上凸设有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第一固定柱的底端凸设有第一阻挡面,第二固定柱的底端凸设有第二阻挡面,第一阻挡面高于第二阻挡面,一个扭簧以扭转臂在底部的方式套设于第一固定柱且抵接于第一阻挡面,另一个扭簧反向套设于第二固定柱且抵接于第二阻挡面,第一固定柱上的扭簧和第二固定柱上的扭簧的扭转臂高度相同。第一阻挡面和第二阻挡面本身的高度不同,因此,同一种扭簧分别按扭转臂在底部和反向的方式装入后,两个扭簧仍然可以保持扭转臂的高度一致。在实际装配时,不需要使用两种扭簧装配,只需要使用一种扭簧按照不同的方向装配即可,不易出错。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端盖组件及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端盖组件及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按工作电源种类划分,可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直流电机按结构及工作原理可划分为无刷直流电机和有刷直流电机。其中,有刷直流电机需要电刷和换向器,以不断变化转子线圈中的电流的方向,才能不断驱动电机转动。
现有的电机的端盖组件如图1所示,其包括端盖1′,在端盖1′凸设有第一固定柱21′和第二固定柱22′,第一固定柱21′下凸设有第一阻挡面311′,第一固定柱21′上套设第一扭簧61′,第一扭簧61′的端部抵接于第一阻挡面311′,第二固定柱22′下凸设有第二阻挡面321′,第二固定柱22′上套设第二扭簧62′,第二扭簧62′的端部抵接于第二阻挡面321′,在端盖1′上还设置有两个碳刷盒5′、第一扭簧61′和第二扭簧62′的扭转臂分别各自卡入其中一个碳刷盒5′的侧壁槽内,以压迫碳刷盒5′内的碳刷向前抵接在换向器上的滑环上。一般而言,现有的碳刷盒5′的侧壁槽的高度(到端盖的距离)都是一致的,而第一阻挡面311′和第二阻挡面321′的高度也相等,第一固定柱21′和第二固定柱22′的形状与尺寸也都相同。为了压迫两个碳刷盒5′的碳刷,必须使用两个旋向不一致的扭簧,即第一扭簧61′为左旋扭簧,第二扭簧62′为右旋扭簧,才能在高度和方向上均能满足要求。由于扭簧需要区分安装,在安装时容易混淆,增加了安装的出错的概率,降低了安装效率,且容易使得碳刷与换向器受压力不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机端盖组件,使用一种扭簧装配即可,不易出错,极大地提高了安装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端盖组件,包括端盖,所述端盖上凸设有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底端凸设有第一阻挡面,所述第二固定柱的底端凸设有第二阻挡面,所述第一阻挡面高于所述第二阻挡面,一个扭簧以扭转臂在底部的方式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柱且抵接于所述第一阻挡面,另一个所述扭簧反向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柱且抵接于所述第二阻挡面,所述第一固定柱上的所述扭簧和所述第二固定柱上的所述扭簧的扭转臂高度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上均沿轴向方向开设有从侧壁向内延伸的卡槽,所述扭簧上背离所述扭转臂的一侧设置有向内弯折的限位端,两个所述扭簧的限位端分别卡入对应的所述卡槽。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卡槽和所述第二固定柱的卡槽的朝向平行。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底端设有第一底柱,所述第一底柱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端盖,所述第一底柱的顶端面为所述第一阻挡面,所述第二固定柱的底端设有第二底柱,所述第二底柱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端盖,所述第二底柱的顶端面为所述第二阻挡面,所述第二底柱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底柱的高度。
其中,所述第一底柱和所述第一固定柱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底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均为圆柱。
其中,所述第一阻挡面和所述第二阻挡面的高度差为所述扭簧沿轴向方向的长度。
其中,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两个碳刷盒,所述碳刷盒中设置有碳刷,所述碳刷盒的侧壁从尾端向内开设有侧壁槽,一个所述扭簧的扭转臂伸入一个所述碳刷盒的侧壁槽并压向碳刷的尾端,另一个所述扭簧的扭转臂伸入另一个所述碳刷盒的侧壁槽并压向碳刷的尾端。
其中,两个所述碳刷盒对称于第一对称面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对称于所述第一对称面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机,使用一种扭簧装配即可,不易出错,极大地提高了安装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包括上述的电机端盖组件。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端盖组件及电机,电机端盖组件包括端盖,所述端盖上凸设有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底端凸设有第一阻挡面,所述第二固定柱的底端凸设有第二阻挡面,所述第一阻挡面高于所述第二阻挡面,一个扭簧以扭转臂在底部的方式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柱且抵接于所述第一阻挡面,另一个所述扭簧反向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柱且抵接于所述第二阻挡面,所述第一固定柱上的所述扭簧和所述第二固定柱上的所述扭簧的扭转臂高度相同。第一阻挡面和第二阻挡面本身的高度不同,因此,同一种扭簧分别按扭转臂在底部和反向的方式装入后,两个扭簧仍然可以保持扭转臂的高度一致。在实际装配时,不需要使用两种扭簧装配,只需要使用一种扭簧按照不同的方向装配即可,不易出错,极大地提高了安装效率,且与碳刷盒配合良好,碳刷和换向器的受力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电机端盖组件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端盖组件的装配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端盖组件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端盖组件的端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端盖,21-第一固定柱,22-第二固定柱,23-卡槽,31-第一底柱,311-第一阻挡面,32-第二底柱,321-第二阻挡面,4-扭簧,41-扭转臂,42-限位端,5-碳刷盒,51-碳刷,52-侧壁槽;
1′-端盖,21′-第一固定柱,22′-第二固定柱,311′-第一阻挡面,321′-第二阻挡面,5′-碳刷盒,61′-第一扭簧,62′-第二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端盖组件,包括端盖1,端盖1上凸设有第一固定柱21和第二固定柱22,第一固定柱21的底端凸设有第一阻挡面311,第二固定柱22的底端凸设有第二阻挡面321,第一阻挡面311高于第二阻挡面321,一个扭簧4以扭转臂41在底部的方式套设于第一固定柱21且抵接于第一阻挡面311,另一个扭簧4反向套设于第二固定柱22且抵接于第二阻挡面321,第一固定柱21上的扭簧4和第二固定柱22上的扭簧4的扭转臂41高度相同。与现有技术中,必须使用两种扭簧以使得扭转臂的高度保持一致相比,本实施例的第一阻挡面311和第二阻挡面321本身的高度不同,因此,同一种扭簧4分别按扭转臂41在底部和反向的方式装入后,两个扭簧4仍然可以保持扭转臂41的高度一致。在实际装配时,不需要使用两种扭簧装配,只需要使用一种扭簧4按照不同的方向装配即可,不易出错,极大地提高了安装效率,且与碳刷盒5配合良好,碳刷51和换向器的受力均匀。
本实施例在第一固定柱21的底端设有第一底柱31,第一底柱31的底端固定于端盖1,第一底柱31的顶端面为第一阻挡面311,第二固定柱22的底端设有第二底柱32,第二底柱32的底端固定于端盖1,第二底柱32的顶端面为第二阻挡面321,第二底柱32的高度小于第一底柱31的高度。通过第一底柱31和第二底柱32来调整第一阻挡面311和第二阻挡面321,以使得扭簧4分别在正向(即扭转臂41在底部的方式)和反向装入后,也能保持扭转臂41一致。通过调整第一底柱31和第二底柱32的高度,即可调整其高度差,以适应扭簧4的规格。第一阻挡面311和第二阻挡面321的高度差应该与扭簧4沿轴向方向的长度相等,以使得正向和反向转入的扭簧4的扭转臂41的高度一致。
第一底柱31和第一固定柱21可以一体成型,第二底柱32和第二固定柱22也可以一体成型,以获得更好的结构性能,且免于固定,简化工序,提高效率。第一底柱31、第一固定柱21、第二底柱32、第二固定柱22以及端盖1均可以一体成型,使得整个端盖1以及端盖1上凸设的部件连成一体,提高整个端盖1的结构性能。第一固定柱21和第二固定柱22可以均设置为圆柱,以方便扭簧4的套入。第一底柱31和第二底柱32也可以设置为圆柱,或者是其他的柱体。
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柱21和第二固定柱22上均沿轴向方向开设有从侧壁向内延伸的卡槽23,扭簧4上背离扭转臂41的一侧设置有向内弯折的限位端42,两个扭簧4的限位端42分别卡入对应的卡槽23,以限制扭簧4在对应的第一固定柱21或第二固定柱22上转动,使得扭簧4可以为扭转臂41提供弹力,推动碳刷51。第一固定柱21的卡槽23和第二固定柱22的卡槽23的朝向可以平行设置,两个扭簧4的限位端42分别卡入后,扭转臂41即可反向,各自插入对应的碳刷盒5中。平行设置的卡槽23进一步避免扭簧4在装配时出错,只要装入时的方向不出错,装配则不会出错。第一固定柱21的卡槽23的底面离第一阻挡面311距离略小于扭簧4沿轴向方向的长度,避免扭簧4的限位端42抵接在卡槽23的底面,而使得扭簧4的端面无法抵接在第一阻挡面311上。第二固定柱22的卡槽23可以沿轴向方向延伸到第二阻挡面321,以使得扭簧4的端面可以抵接在第二阻挡面321。
端盖1上还设置有两个碳刷盒5,碳刷盒5中设置有碳刷51,碳刷盒5的侧壁从尾端向内开设有侧壁槽52,一个扭簧4的扭转臂41伸入一个碳刷盒5的侧壁槽52并压向碳刷51的尾端,另一个扭簧4的扭转臂41伸入另一个碳刷盒5的侧壁槽52并压向碳刷51的尾端。通过扭转臂41,每个扭簧4压迫对应的碳刷盒5中的碳刷51向前抵接在换向器上。两个碳刷盒5可以对称设置,且对称面为第一对称面,第一固定柱21和第二固定柱22也对称于第一对称面设置,即第一固定柱21和一个碳刷盒5在一侧,第二固定柱22和另一个碳刷盒5在另一侧,两侧的固定柱和碳刷盒5相对于第一对称面设置,可以改善端盖1的受力,提高端盖1的受力的均匀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上述的电机端盖组件。与现有技术中,必须使用两种扭簧以使得扭转臂的高度保持一致相比,本实施例的第一阻挡面311和第二阻挡面321本身的高度不同,因此,同一种扭簧4分别按扭转臂41在底部和反向的方式装入后,两个扭簧4仍然可以保持扭转臂41的高度一致。在实际装配时,不需要使用两种扭簧装配,只需要使用一种扭簧4按照不同的方向装配即可,不易出错,极大地提高了安装效率,且与碳刷盒5配合良好,碳刷51和换向器的受力均匀。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机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1),所述端盖(1)上凸设有第一固定柱(21)和第二固定柱(22),所述第一固定柱(21)的底端凸设有第一阻挡面(311),所述第二固定柱(22)的底端凸设有第二阻挡面(321),所述第一阻挡面(311)高于所述第二阻挡面(321),一个扭簧(4)以扭转臂(41)在底部的方式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柱(21)且抵接于所述第一阻挡面(311),另一个所述扭簧(4)反向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柱(22)且抵接于所述第二阻挡面(321),所述第一固定柱(21)上的所述扭簧(4)和所述第二固定柱(22)上的所述扭簧(4)的扭转臂(41)高度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柱(21)和所述第二固定柱(22)上均沿轴向方向开设有从侧壁向内延伸的卡槽(23),所述扭簧(4)上背离所述扭转臂(41)的一侧设置有向内弯折的限位端(42),两个所述扭簧(4)的限位端(42)分别卡入对应的所述卡槽(2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柱(21)的卡槽(23)和所述第二固定柱(22)的卡槽(23)的朝向平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柱(21)的底端设有第一底柱(31),所述第一底柱(31)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端盖(1),所述第一底柱(31)的顶端面为所述第一阻挡面(311),所述第二固定柱(22)的底端设有第二底柱(32),所述第二底柱(32)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端盖(1),所述第二底柱(32)的顶端面为所述第二阻挡面(321),所述第二底柱(32)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底柱(31)的高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柱(31)和所述第一固定柱(21)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底柱(32)和所述第二固定柱(22)一体成型。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柱(21)和所述第二固定柱(22)均为圆柱。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机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面(311)和所述第二阻挡面(321)的高度差为所述扭簧(4)沿轴向方向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上设置有两个碳刷盒(5),所述碳刷盒(5)中设置有碳刷(51),所述碳刷盒(5)的侧壁从尾端向内开设有侧壁槽(52),一个所述扭簧(4)的扭转臂(41)伸入一个所述碳刷盒(5)的侧壁槽(52)并压向碳刷(51)的尾端,另一个所述扭簧(4)的扭转臂(41)伸入另一个所述碳刷盒(5)的侧壁槽(52)并压向碳刷(51)的尾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碳刷盒(5)对称于第一对称面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柱(21)和所述第二固定柱(22)对称于所述第一对称面设置。
10.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机端盖组件。
CN201621269262.9U 2016-11-21 2016-11-21 一种电机端盖组件及电机 Active CN2061807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69262.9U CN206180737U (zh) 2016-11-21 2016-11-21 一种电机端盖组件及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69262.9U CN206180737U (zh) 2016-11-21 2016-11-21 一种电机端盖组件及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80737U true CN206180737U (zh) 2017-05-17

Family

ID=58686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69262.9U Active CN206180737U (zh) 2016-11-21 2016-11-21 一种电机端盖组件及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807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1882A (zh) * 2016-11-21 2017-02-22 深圳市唯真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端盖组件及电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1882A (zh) * 2016-11-21 2017-02-22 深圳市唯真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端盖组件及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94804U (zh) 一种可横移电机座的电机调节装置
CN206180737U (zh) 一种电机端盖组件及电机
CN203883573U (zh) 一种电机转子及其应用的永磁同步电机
CN107551538A (zh) 一种提供扳机阻力的方法、扳机结构和游戏装置
CN104362900A (zh) 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蠕动型直线电机
CN104143890B (zh) 一种高频振动电机
CN106451882A (zh) 一种电机端盖组件及电机
CN104269965B (zh) 电机及转动控制方法
CN214626716U (zh) 一种电动推杆的外置行程可调装置及其构成的电动推杆
CN104038105B (zh) 一种磁力助力装置
CN104836412B (zh) 利用磁场极性转移自发电的通讯和控制器
CN204068543U (zh) 电机
CN208281419U (zh) 电流变阻尼器活塞结构与电流变阻尼器
CN202663568U (zh) 粘棒机加热板
CN207819726U (zh) 一种吸振器
CN203504310U (zh) 爪极结构及应用该爪极结构的电机
WO2014185983A3 (en) Magnetic power generator
CN202721581U (zh) 双转子异步电动机
CN203368183U (zh) 一种伺服电机散热风扇的连接结构
CN203176245U (zh) 齿轮式双向减震器
CN202607406U (zh) 立式机床
CN202863625U (zh) 一种可维护电动车仪表用组合按钮
CN203981947U (zh) 激光变焦装置及监控设备
CN203691164U (zh) 一种一体化结构的无刷直流电动机
CN203456702U (zh) 一种换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Dan Yutong

Inventor after: Liu Chengwei

Inventor after: Liu Wenjuan

Inventor before: Yi Qin

Inventor before: Liu Chengwei

Inventor before: Liu Wenjua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31

Address after: 518129, Guangdong City, Longgang province Shenzhen District Bantian Street snow like Village Ho Industrial City, the only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true motor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Guangdong City, Shenzhen province Bantian Town, snow like industrial city, Ho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Weizhen Motor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