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80240U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80240U
CN206180240U CN201621247813.1U CN201621247813U CN206180240U CN 206180240 U CN206180240 U CN 206180240U CN 201621247813 U CN201621247813 U CN 201621247813U CN 206180240 U CN206180240 U CN 206180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plug division
interface
along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478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贵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uoyuexi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uoyuexi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uoyuexi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uoyuexi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478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80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80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802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外壳,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插接口;以及屏蔽主体件,包括线夹部和设于所述线夹部一端的第一插接部,所述线夹部与所述第一插接部的连接处设有限位部,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插接口插接配合,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外壳抵接以限定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插接口的插接深度;所述第一插接部上设有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沿所述第一插接部的插入方向的反方向呈渐凸设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使得第一插接部只能沿着插入方向插入至插接口内、且不能沿插入方向的反方向脱离插接口,有效地防止了屏蔽主体件从外壳上脱离,提高了连接器的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数据信号传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连接器的屏蔽主体件与外壳一般采用插接或者卡扣等结构相互连接,在连接器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暴力拔插或者多次拔插,屏蔽主体件容易从外壳上脱离出来,造成连接器的损坏。当然,也有一些连接器中外壳是注塑包裹在屏蔽主体件上,虽然屏蔽主体件与外壳具有很好的固定效果,但明显增加连接器中外壳与屏蔽主体件的制造难度,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连接器,旨在将屏蔽主体件可靠地固定在外壳上,防止屏蔽主体件从外壳中脱离,同时降低产品生产难度,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连接器包括:
外壳,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插接口;以及
屏蔽主体件,包括线夹部和设于所述线夹部一端的第一插接部,所述线夹部与所述第一插接部的连接处设有限位部,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插接口插接配合,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外壳抵接以限定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插接口的插接深度;
所述第一插接部上设有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沿所述第一插接部的插入方向的反方向呈渐凸设置。
优选地,所述线夹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线体夹持腔,所述第一插接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容置孔,所述线体夹持腔与所述容置孔连通;
所述连接器的绝缘芯穿过线体夹持腔进入所述容置孔内。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还包括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插接部远离所述线夹部的一端,其中,
所述插接件包括本体和设于所述本体一端的第二插接部,所述容置孔远离所述线夹部的一端的开口处设有插接台阶,所述第二插接部与所述插接台阶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插接部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弹性槽。
优选地,所述本体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弹性开口。
优选地,所述插接件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与所述容置孔连通,所述绝缘芯设于所述放置孔和所述容置孔内。
优选地,所述绝缘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容置孔和/或所述线体夹持腔内对应所述导向槽设有导向筋,所述导向筋与所述导向槽配合。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端子体,所述绝缘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端子槽,所述端子体容置于所述端子槽内;
所述端子体上设有卡持部,所述绝缘芯对应所述卡持部设有卡槽,所述卡持部卡持固定于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卡槽槽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卡持部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线体夹持腔的内径大于或者等于两根待连接线的线径之和。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第一接插部上设置限位凸缘,限位凸缘与外壳的插接口形成紧配合,且限位凸缘沿第一插接部的插入方向的反方向呈渐凸设置,使得第一插接部只能沿着插入方向插入至插接口内、且不能沿插入方向的反方向脱离插接口,有效地防止了屏蔽主体件从外壳上脱离,提高了连接器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在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P-P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局部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屏蔽主体件、插接件以及外壳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屏蔽主体件和插接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屏蔽主体件和插接件在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沿M-M线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一实施例中的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另一实施例中的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绝缘芯的安装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屏蔽主体件和绝缘芯的安装示意图;
图14为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绝缘芯与端子体的安装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屏蔽主体件和绝缘芯在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屏蔽主体件在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屏蔽主体件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连接器,主要用于汽车领域的信号数据传输,本连接器支持LVDS低压差分信号的高速传输。本连接器与外接端子座配合,以实现连接器和外接端子座的数据传输。其中,外接端子座可以是汽车中车载设备的接口,可以实现车载设备之间的高速信号数据传输。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外接端子座可以为解码器的LVDS接口(包括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本连接器与该LVDS接口配合连接。由于解码器的LVDS接口为公端接口,因而本连接器的接口类型为与之配合的母端接口。可以理解的是,当外接端子座的接口类型为母端接口时,本连接器的接口类型为与之配合的公端接口,此处不作具体限定。下面以本连接器为母端接口为例,对本连接器作出具体介绍。
参照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器10包括:
外壳100,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插接口110;以及
屏蔽主体件200,包括线夹部210和设于所述线夹部210一端的第一插接部230,所述线夹部210与所述第一插接部230的连接处设有限位部220,所述第一插接部230与所述插接口110插接配合,所述限位部220与所述外壳100抵接以限定所述第一插接部230与所述插接口110的插接深度;
所述第一插接部230上设有限位凸缘231,所述限位凸缘231沿所述第一插接部230的插入方向的反方向呈渐凸设置。
具体的,本连接器10与汽车解码器的LVDS接口配合以进行汽车数据传输,连接器10包括外壳100和屏蔽主体件200,屏蔽主体件200通过插接方式与外壳100连接。外壳100上设置有插接口110,屏蔽主体件200的第一插接部230插入该插接口110内并与插接口110形成配合,即第一插接部230的外表面与插接口110的内表面贴合。为了限制第一插接部230插入外壳100的长度,当第一插接件插入外壳100内预定长度后,屏蔽主体件200的限位部220与外壳100抵接,以限定第一插接部230在插接口110的配合长度。为了防止屏蔽主体件200从外壳100上脱离,第一插接部230上设有限位凸缘231,该限位凸缘231环绕设置在第一插接部230朝向插接口110内表面的外表面,限位凸缘231与插接口110的内壁形成紧配合,进而使得第一插接部230可以牢靠地固定在插接口110内。同时,为了便于装配,限位凸缘231沿所述第一插接部230的插入方向的反方向呈渐凸设置,以减少限位凸缘231进入插接口110的阻力,进而使得第一插接部230轻易地插入至插接口110内。可以理解的是,屏蔽主体件200采用电磁屏蔽材料(一般优选为金属材料)制成,屏蔽主体件200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可以对其内部的物体进行电磁屏蔽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限位凸缘231沿所述第一插接部230的插入方向的反方向呈渐凸设置,当第一插接部230在插入外壳100的插接口110的过程中,可减少限位凸缘231进入插接口110的阻力;当第一插接部230沿其插接方向的反方向拔出外壳100的插接口110时,由于该限位凸缘231沿所述第一插接部230的插入方向的反方向呈渐凸设置,使得第一插接部230无法从插接口110内拔出。当第一插接部230插入至预设位置时,第一接插部230在插接口110内只能沿插入方向单方向移动,形成自锁,第一插接部230无法沿插入方向的反方向再脱离插接口110。因此,外壳100和屏蔽主体件200在装配之后不能在分离,有效防止了连接器10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由于外力导致外壳100和屏蔽主体件200相互分离的情形。本连接器10有效降低了连接器10在暴力拔插过程损坏的概率,提高了连接器10的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第一插接部230上设置限位凸缘231,限位凸缘231与外壳100的插接口110形成紧配合,且限位凸缘231沿第一插接部231的插入方向的反方向呈渐凸设置,使得第一插接部230只能沿着插入方向插入至插接口110内、且不能沿插入方向的反方向脱离插接口110,有效地防止了屏蔽主体件200从外壳100上脱离,提高了连接器10的使用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该线夹部210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线体夹持腔201,用于和连接器10连接的连接线20容置在该线体夹持腔201内,上述的第一插接部230沿其长度方向也开设有容置孔202,该容置孔202与线体夹持腔201连通,以使连接线20可以自由穿过。连接器10的绝缘芯400穿过线体夹持腔201进入所述容置孔202内,可以理解的是,该容置孔202的作用是用于放置绝缘芯400,该容置孔202贯穿限位部220和第一插接部230,该容置孔202的形状大小与绝缘芯400的大小相适配,同时该容置孔202的大小小于线体夹持腔201的大小,以防止连接线20穿入。需要说明的是,绝缘芯400为绝缘材料制成,例如塑料、橡胶等。
参照图5至图12,该连接器10还包括插接件300,该插接件300与屏蔽主体件200固定连接。具体的,插接件300连接在第一插接部230远离线夹部210的一端,插接件300包括接本体310和设于本体310一端的第二接插部320,容置孔202远离线夹部210的一端的开口处设有插接台阶203,该插接台阶203在容置孔202的孔壁上朝远离容置孔202的方向设置,该插接台阶203在容置槽202的孔壁上形成一个呈环形的凹槽,第二插接部320与插接台阶203配合。为了使插接件300能够牢靠地固定在第一插接部230上,该第二接插部与插接台阶203形成紧配合,即第二插接部320的外径大于插接台阶203的内径。通过设置插接台阶203,可限制第二插接部320插入第一插接部230内的长度。可以理解的是,插接件300采用电磁屏蔽材料(一般优选为金属材料)制成,插接件300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可以对其内部的物体进行电磁屏蔽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屏蔽主体件200采用的金属材料为锌合金材质,插接件300采用普通金属材质,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与现有的连接器10相比较,现有的连接器10中屏蔽主体件200与插接件300为一体成型,其生产成本较高,且加工工艺复杂。而本连接器10中,屏蔽主体件200与插接件300以可拆卸方式连接,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装配的特点,也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参照图10和图11,上述本体310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弹性开口311,当连接器10与外接端子座配合时,由于本体310上开设有弹性开口311,使得本体310具备一定的弹性,使得连接器10与外接端子座配合更加牢固。作为优选方案的是,上述弹性开口311的数量为多个,均匀分布在本体310。同时,上述弹性开口311也可以具有多种形状,例如该弹性开口311的开口宽度沿远离第二插接部320方向呈减缩设置,或者弹性开口311的开口宽度为恒定值。
还有,为了使上述第二插接部320更加容易插入插接台阶203,减少插接件300与屏蔽主体件200的装配难度,第二插接部320远离本体310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弹性槽321。在插接件300与屏蔽主体件200的装配过程中,由于第二插接部320与插接台阶203是紧配合,两者的装配难度较大,通过开设弹性槽321,可以释放第二插接部320配合过程产生的应力,使第二插接部320具备一定的弹性(即第二插接部320可适当收缩形变以使其插接入插接台阶203内),进而大大降低了插接件300与屏蔽主体件200的装配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插接件300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放置孔301,放置孔301与容置孔202连通,放置孔301与容置孔202的孔径大小相适配,以使连接器10的绝缘芯400可以自由地穿过放置孔301和容置孔202。其中,绝缘芯400设于放置孔301和所述容置孔202内。该绝缘芯400用于固定连接器10的端子体500,并且使端子体500与插接件300和屏蔽主体件200相互绝缘隔离,以防止端子体500受到插接件300和屏蔽主体件200的干扰,影响数据传输。
参照图12至图17,上述的绝缘芯400上开设有导向槽410,导向槽410沿绝缘芯40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上述屏蔽主体件200的述容置孔202和/或线体夹持腔201内对应导向槽410设有导向筋204,导向筋204与导向槽410配合。在装配绝缘芯400时,绝缘芯400经过屏蔽主体件200的线体夹持腔201依次进入容置孔202和放置孔301内,通过设置导向筋204和导向槽410,可以使得绝缘芯400按照预设的位置进入容置孔202和放置孔301,防止绝缘芯400在容置孔202和放置孔301内发生相对转动,避免绝缘芯400内的端子体500位置发生错乱,防止在连接器10与外接端子座配合时发生接线错误,导致信号传输故障或者线路发生短路甚至损毁设备。本连接器10通过上述结构,避免了绝缘芯400在装配过程中位置出错,同时也防止绝缘芯400转动,实现了连接器10的防呆设计,保障了连接器10传输数据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导向筋204可以是设置在线体夹持腔201内,也可以是设置在容置孔202内,还可以是设置在线体夹持腔201和容置孔202内,此处不作具体限定。当容置孔202内设置有导向筋204时,该导向筋204远离线体夹持腔201的一端可延伸出插接台阶203,且在插接台阶203处形成定位筋结构,此时,插接件300上的弹性槽321也可以具有避让该定位筋结构的作用。作为优选方案,该弹性槽321的形状与该定位筋结构的形状适配,定位筋结构可卡持与弹性槽321内,进而防止300相对屏蔽主体件200发生转动发生松动脱落,使得两者配合更加牢靠。
参照图14,绝缘芯400上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端子槽420,该端子槽420的数量与端子体500的数量一致,该端子槽420在绝缘芯400上形成避让空间,以使端子体500容置于端子槽420内,且使端子体500与屏蔽主体件200和插接件300相互绝缘隔离。为了使端子体500可以牢靠地固定在绝缘芯400上,端子体500具有卡持部510,绝缘芯400对应所述卡持部510设有卡槽430,卡持部510卡持固定在卡槽430内,卡持部510与卡槽430之间形成紧配合,即卡持部510的直径大于或等于卡槽430的内径。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端子体500从卡槽430内脱离,上述卡槽430的槽口的宽度小于卡持部510的直径,即卡槽430的槽口形状尺寸小于卡持部510的形状尺寸。在端子体500与绝缘芯400的装配过程中,通过外力按压端子体500,使得卡槽430的槽口发生弹性形变,卡持部510进入卡槽430内后,卡槽430的槽口宽度比卡持部510的直径小,有效限制了卡持部510从卡槽430内脱离,进而使得端子体500可以牢靠地固定在绝缘芯400上,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参照图1和图17,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连接器10的线体夹持腔201的内径大于或者等于两根待连接线20的线径之和,即线体夹持腔201至少可容置两根待连接线20。其中,每一待连接线20的屏蔽层与线体夹持腔201紧密贴合电性连接,以实现对连接线20的金属屏蔽保护,达到了连接线20与连接器10之前实现了全金属屏蔽,提高了连接线20与连接器10在高速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高抗干扰性。每一待连接线20的金属导线均与对应的端子体500电性连接,以实现信号数据传输。本连接器10在和外接端子座配合后,由于连接有多个连接线20,进而具有多个信号传输通道,使得连接器10在连接多个连接线20后可同时进行信号输入和信号输出,增强了连接器10的使用性能。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当连接器10与汽车解码器的LVDS接口配合时,第一个连接线20远离连接器10的一端与汽车显示屏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个连接线20远离连接器10的一端与车载娱乐主机的输出端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插接口;以及
屏蔽主体件,包括线夹部和设于所述线夹部一端的第一插接部,所述线夹部与所述第一插接部的连接处设有限位部,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插接口插接配合,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外壳抵接以限定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插接口的插接深度;
所述第一插接部上设有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沿所述第一插接部的插入方向的反方向呈渐凸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线体夹持腔,所述第一插接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容置孔,所述线体夹持腔与所述容置孔连通;
所述连接器的绝缘芯穿过线体夹持腔进入所述容置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插接部远离所述线夹部的一端,其中,
所述插接件包括本体和设于所述本体一端的第二插接部,所述容置孔远离所述线夹部的一端的开口处设有插接台阶,所述第二插接部与所述插接台阶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部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弹性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弹性开口。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与所述容置孔连通,所述绝缘芯设于所述放置孔和所述容置孔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容置孔和/或所述线体夹持腔内对应所述导向槽设有导向筋,所述导向筋与所述导向槽配合。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端子体,所述绝缘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端子槽,所述端子体容置于所述端子槽内;
所述端子体上设有卡持部,所述绝缘芯对应所述卡持部设有卡槽,所述卡持部卡持固定于所述卡槽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槽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卡持部的直径。
10.如权利要求2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体夹持腔的内径大于或者等于两根待连接线的线径之和。
CN201621247813.1U 2016-11-18 2016-11-18 连接器 Active CN206180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47813.1U CN206180240U (zh) 2016-11-18 2016-11-18 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47813.1U CN206180240U (zh) 2016-11-18 2016-11-18 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80240U true CN206180240U (zh) 2017-05-17

Family

ID=58686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47813.1U Active CN206180240U (zh) 2016-11-18 2016-11-18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8024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6112A (zh) * 2017-06-07 2017-09-22 深圳市卓越鑫电子有限公司 汽车高速连接器
CN108933412A (zh) * 2017-05-24 2018-12-0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出线夹及家用电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3412A (zh) * 2017-05-24 2018-12-0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出线夹及家用电器
CN108933412B (zh) * 2017-05-24 2024-04-2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出线夹及家用电器
CN107196112A (zh) * 2017-06-07 2017-09-22 深圳市卓越鑫电子有限公司 汽车高速连接器
CN107196112B (zh) * 2017-06-07 2023-08-11 东莞市卓越鑫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高速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233475A1 (en) Waterproof gigabit ethernet connector
CN205081246U (zh) 电连接器
CN101390260A (zh) 连接器壳体的防水结构
CN206180240U (zh) 连接器
CN107196112A (zh) 汽车高速连接器
CN205921159U (zh) 一种usb插座连接器
CN205004505U (zh) 一种新型高压大电流连接器
CN206602237U (zh) 金属高压大电流连接器
CN205911468U (zh) 同轴连接器
CN209516224U (zh) 一种基于锂电池充电器的一体式卡侬头
CN205595499U (zh) 一种连接器
CN209169431U (zh) 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
CN207910173U (zh) 一种新型盲插型连接器
CN206461147U (zh) 一种连接器用防脱式外壳
CN109273931A (zh) 一种增强线缆拉脱阻力的连接器结构
CN107248637A (zh) 电连接器
CN204464571U (zh) MiniUSB连接器外壳结构
CN108054548A (zh) 汽车高速公头连接器
CN207818976U (zh) 汽车高速公头连接器
CN210027300U (zh) 车辆抗公共地阻抗耦合干扰线束结构及车辆
CN210006981U (zh) 一种发电机线束连接头
CN208753665U (zh) 可分离线缆连接组件和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
CN207183626U (zh) 汽车高速连接器
CN208923473U (zh) 一种集成连接器
CN208189843U (zh) 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