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75448U - 螺母紧固件 - Google Patents

螺母紧固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75448U
CN206175448U CN201621245648.6U CN201621245648U CN206175448U CN 206175448 U CN206175448 U CN 206175448U CN 201621245648 U CN201621245648 U CN 201621245648U CN 206175448 U CN206175448 U CN 2061754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
annular element
recess
fastener according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4564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愉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Jinjiang City Liji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孙愉后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孙愉后 filed Critical 孙愉后
Priority to CN20162124564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754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754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754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螺母紧固件,包括: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的一端表面的内侧边缘上形成第一凹进部;环形件,所述环形件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第一凹进部中;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被构造成适于与所述第一螺母同轴地螺纹结合在同一个螺杆上,并挤压所述环形件使得所述环形件变形,以填充所述环形件与所述螺杆的外螺纹之间的间隙。本实用新型的螺母紧固件,可以实现对螺母的更稳定可靠的防松动,且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装配。

Description

螺母紧固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母紧固件,尤其涉及一种能够稳定防松的螺母紧固件。
背景技术
螺母紧固件被应用于有连接紧固需求的各行各业中,例如在车辆、建筑机械、农用机械、制造机械等中都有广泛应用。对于大型工程机械或工程车辆中,由于工作环境的恶劣以及重载荷的作用,使得其上的螺母紧固件受到各个方向的振动和载荷的冲击,这使得螺母较容易松脱,从而造成紧固件功能的降低甚至失效。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常用的紧固件防松方法一般包括不可拆卸的防松方案和增大摩擦力的防松方案。不可拆卸的防松方案采用焊牢、粘结或冲点铆接等方式将可拆卸螺纹连接改变为不可拆卸螺纹连接。不可拆卸的防松方案中,螺纹紧固件不能重复使用,且操作麻烦,常用于某些要求防松性能高而又不需拆卸的重要场合。增大摩擦力的防松方案利用增加螺栓(螺钉)头及螺母端面的摩擦力的方法来达到防松的目的。增大摩擦力的防松方案不受空间的限制,可以反复拆卸,但是可靠性较差,在工作一定时间后,会因振动等原因降低防松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螺母紧固件,可以实现对螺母的更稳定可靠的防松动,且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装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螺母紧固件,包括: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的一端表面的内侧边缘上形成第一凹进部;环形件,所述环形件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第一凹进部中;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被构造成适于与所述第一螺母同轴地螺纹结合在同一个螺杆上,并挤压所述环形件使得所述环形件变形,以填充所述环形件与所述螺杆的外螺纹之间的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其中:在轴向方向上,所述环形件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凹进部的高度;并且所述第二螺母包括:主体部;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从所述主体部延伸,所述凸出部被构造成适于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第一凹进部中,以与所述第一凹进部相配合挤压所述环形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其中:在轴向方向上,所述环形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凹进部的高度,并且所述第二螺母将所述环形件完全挤压到所述第一凹进部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一螺母相对的端面的内侧边缘上形成有第二凹进部;在轴向方向上,所述环形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凹进部的高度和第二凹进部的高度的和,所述第二螺母将所述环形件完全挤压到所述第二凹进部与所述第一凹进部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相比更靠近被紧固元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二螺母与第一螺母相比更靠近被紧固元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其中,所述环形件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第二螺母的内螺纹相同的内螺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其中,所述环形件的内侧表面为光滑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其中,所述环形件由铜、铝或尼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螺母可为六角螺母、四角螺母或梅花螺母。
根据上述各种实施例中的螺母紧固件,可以实现对螺母的更稳定可靠的防松动,且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装配。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参照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螺母紧固件的半剖示意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螺母紧固件安装在螺栓上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螺母紧固件的半剖示意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螺母紧固件的半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将参照含有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附图充分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在此描述之前应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修改本文中所描述的实用新型,同时获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因此,须了解以上的描述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为一广泛的揭示,且其内容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总体上的实用新型构思,提供了一种螺母紧固件,所述螺母紧固件包括:第一螺母1,所述第一螺母1的一端表面的内侧边缘上形成第一凹进部;环形件2,所述环形件2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第一凹进部中;第二螺母3,所述第二螺母3被构造成适于与所述第一螺母1同轴地螺纹结合在同一个螺杆上,并挤压所述环形件2使得所述环形件变形,以填充所述环形件与所述螺杆4的外螺纹之间的间隙。
具体而言,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螺母1的一端表面的内侧边缘形成第一凹进部,所述第一凹进部包括底面111和垂直于所述底面沿轴向方向延伸的侧面112;所述环形件2被构造成可变形并适于与所述第一螺母同轴地、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第一凹进部中,所述环形件的外侧表面被构造成适于与所述侧面112相接触,所述环形件的第一端面21被构造成适于与凹进部的底面相接触;所述第二螺母3被构造成适于与所述第一螺母1同轴地设置,并与所述环形件2的与第一端面21相对的第二端面22相抵接,以与所述第一凹进部相配合挤压所述环形件2使得所述环形件变形,从而填充所述环形件与配合的螺杆4的外螺纹之间的间隙。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将可变形的环形件设置在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通过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分别从环形件的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对环形件进行挤压,并通过第一螺母的凹进部的侧面限制环形件径向向外的变形,使得环形件在径向上向内变形,从而填充环形件与配合的螺杆4的外螺纹螺牙之间的间隙。这样,环形件与螺杆4之间形成牢固的连接,从而限定环形件与工件之间的螺母的活动的空间,抑制该螺母的松脱,再加上外侧的螺母的紧固,起到进一步稳定防松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螺母紧固件可应用于作业机械中,例如用作工程车辆中的履带板、底盘件的连接件。由于作业机械的恶劣的使用工况,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大的振动以及较大的载荷,尤其是横向载荷的发生使得螺母紧固件中的螺母会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松动。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螺母紧固件,可以有效抑制螺母的松动,获得更好的安全性能。
该螺母紧固件中的螺母可为各种形状,例如六角螺母或四角螺母,在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示出的螺母为六角螺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环形件2沿轴向方向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凹进部的高度;并且所述第二螺母3包括:主体部31;凸出部32,所述凸出部32从所述主体部31沿轴向方向朝向所述第一螺母1延伸,所述凸出部32的端面与所述环形件的第二端面22相抵接,所述凸出部32的外径被构造成使得所述凸出部32适于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第一凹进部中,以与所述第一凹进部相配合以挤压所述环形件。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螺母紧固件安装在螺栓上时的剖视示意图。其中,所述第二螺母3的凸出部32的端面在第二螺母旋入的过程中逐渐抵紧环形件2的第二端面,环形件2受到的挤压逐渐变大,其外侧面受到第一凹进部的侧面112的限制,因此径向向内变形而填充环形件与螺杆4的外螺纹螺牙之间的空隙,因此,环形件2牢固地结合在所述螺杆上,并通过与所述第一凹进部的底面的接触而抵紧所述螺母1,在被紧固元件5与环形件2之间限定出固定的空间,使得螺母1在轴向方向上没有松退空间,达到防松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在轴向方向上,所述环形件2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凹进部的高度,并且所述第二螺母3将所述环形件2完全挤压到所述第一凹进部中。具体而言,所述环形件2的沿轴向方向的厚度可以比所述第一凹进部的高度大出一预定值,并且所述第二螺母3的端面与所述环形件2的第二端面22相抵接,以与所述第一凹进部相配合挤压所述环形件。该环形件的厚度稍大于第一凹进部的高度,使得环形件受到轴向的压缩时径向变形之后仍全部容纳在所述第一凹进部中,该预定值可根据螺母的规格以及环形件的变形性能来选择,以保证通过第二螺母3的端面对环形件2的第二端面22的压紧而使得环形件的外侧面受第一凹进部的侧面112的限制,从而径向向内变形而填充环形件与螺杆4的外螺纹螺牙之间的空隙。该实施例不需要形成第二螺母的凸出部,使得螺母紧固件制造过程简单易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螺母3与所述第一螺母1相对的端面的内侧边缘上形成有第二凹进部;在轴向方向上,所述环形件2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凹进部的高度和第二凹进部的高度的和,所述第二螺母3将所述环形件2完全挤压到所述第二凹进部与所述第一凹进部中。
具体而言,所述第二凹进部的底面331与所述环形件的第二端面22相抵接,所述环形件的沿轴向方向的厚度比所述第一凹进部的高度和第二凹进部的高度的和大出一预定值,使得所述第二凹进部与所述第一凹进部相配合,挤压所述环形件使得所述环形件径向向内变形。对于该预定值的选定,该预定值不易过大,以在挤压之后环形件完全容纳在第一凹进部和第二凹进部组成的空间中,环形件受到凹进部的侧面的限制而径向向内变形。
对于该示例性实施例,通过第一、第二凹进部的底面对环形件的两相对端面进行挤压,并且第一、第二凹进部的侧面限制所述环形件2在径向上向外的变形,使得径向向内变形而填充环形件与螺杆4的外螺纹螺牙之间的空隙。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第一和第二螺母上均形成有凹部,从而两螺母可形成相同的尺寸规格,方便制造。并且不需分开包装,方便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相比更靠近被紧固元件。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根据另一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螺母与第一螺母相比更靠近被紧固元件,同样能达到紧固件的防松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环形件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第二螺母的内螺纹相同的内螺纹。在安装过程中将环形件3旋入到螺杆上。然而,根据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环形件的内侧表面为光滑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对于环形件的形状,可采用易于变形的材料制成,例如铜、铝或尼龙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螺母可为六角螺母、四角螺母或梅花螺母等各种螺母外形,均能实现防松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1-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螺母紧固件的组装过程。以第一螺母1靠近被紧固元件5为例,在将螺杆4插入被紧固元件5上的孔之后,旋入第一螺母1并施加预紧力,之后将环形件2拧到或者套到所述螺杆4上,进入所述第一凹进部中,之后将第二螺母3拧入,随着螺母的逐步拧紧,第二螺母3的凸出部32进入所述第一凹进部中并挤压所述环形件2,从而使所述环形件径向向内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各种实施例所述的螺母紧固件,将可变形的环形件设置在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通过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分别从环形件的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对环形件进行挤压,并通过螺母的凹进部的侧面限制环形件径向向外的变形,使得环形件在径向上向内变形,从而在环形件与螺杆之间形成牢固的连接,进而限定环形件与工件之间的螺母的活动的空间,抑制该螺母的松脱,再加上外侧的螺母的紧固,起到进一步稳定防松的效果。该螺母可重复使用,安装与拆卸容易,并易于制造。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清楚的了解,在不脱离随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改变,且本实用新型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示例性实施例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螺母紧固件,包括:
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的一端表面的内侧边缘上形成第一凹进部;
环形件,所述环形件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第一凹进部中;
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被构造成适于与所述第一螺母同轴地螺纹结合在同一个螺杆上,并挤压所述环形件使得所述环形件变形,以填充所述环形件与所述螺杆的外螺纹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紧固件,其中:
在轴向方向上,所述环形件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凹进部的高度;并且
所述第二螺母包括:
主体部;
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从所述主体部延伸,所述凸出部被构造成适于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第一凹进部中,以与所述第一凹进部相配合挤压所述环形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紧固件,其中:
在轴向方向上,所述环形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凹进部的高度,并且所述第二螺母将所述环形件完全挤压到所述第一凹进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紧固件,其中:
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一螺母相对的端面的内侧边缘上形成有第二凹进部;
在轴向方向上,所述环形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凹进部的高度和第二凹进部的高度的和,所述第二螺母将所述环形件完全挤压到所述第二凹进部与所述第一凹进部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母紧固件,其中:所述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相比更靠近被紧固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螺母紧固件,其中:所述第二螺母与第一螺母相比更靠近被紧固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紧固件,其中,所述环形件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的内螺纹相同的内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紧固件,其中,所述环形件的内侧表面为光滑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紧固件,其中,所述环形件由铜、铝或尼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紧固件,其中,所述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为六角螺母、四角螺母或梅花螺母。
CN201621245648.6U 2016-11-16 2016-11-16 螺母紧固件 Active CN2061754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45648.6U CN206175448U (zh) 2016-11-16 2016-11-16 螺母紧固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45648.6U CN206175448U (zh) 2016-11-16 2016-11-16 螺母紧固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75448U true CN206175448U (zh) 2017-05-17

Family

ID=58685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45648.6U Active CN206175448U (zh) 2016-11-16 2016-11-16 螺母紧固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7544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56779A (zh) * 2017-11-30 2018-04-24 安徽西马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软硬结合体螺母紧固件
WO2018090930A1 (zh) * 2016-11-16 2018-05-24 孙愉后 螺母紧固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90930A1 (zh) * 2016-11-16 2018-05-24 孙愉后 螺母紧固件
CN108071652A (zh) * 2016-11-16 2018-05-25 孙愉后 螺母紧固件
CN107956779A (zh) * 2017-11-30 2018-04-24 安徽西马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软硬结合体螺母紧固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03405B2 (en) Bolt
US10184508B2 (en) One-piece self-locking nut
CN204175768U (zh) 双重防松脱螺栓套件
CN206175448U (zh) 螺母紧固件
CN210343995U (zh) 一种挤压自密封的螺栓
CN106286555A (zh) 自锁防松螺母
CN108119491A (zh) 一种分体式自锁防松螺母
CN102174941A (zh) 一种钢板铆装尼龙自锁螺母的连接方法及结构
CN212028292U (zh) 一种防松紧固件
CN206190709U (zh) 紧固件
CN112576605A (zh) 一种螺母防松脱组件及防松脱螺栓螺母组件
CN210240270U (zh) 一种自锁紧固件
CN206175444U (zh) 螺母紧固件
CN202451575U (zh) 一种螺栓螺母锁紧套件
CN108071652A (zh) 螺母紧固件
CN201973046U (zh) 一种钢板铆装尼龙自锁螺母的连接结构
CN202402444U (zh) 紧固防松螺栓
CN206190716U (zh) 防松垫圈组件
CN210565657U (zh) 一种螺母防松紧固装置
CN210799672U (zh) 一种铆接式防松螺栓组件
CN210715490U (zh) 一种自锁式防松螺栓螺母组件
CN210218371U (zh) 组合锁紧螺母
CN216278920U (zh) 一种组合型防松螺纹装置
CN217582814U (zh) 防松拉铆螺柱及拉铆螺母组件
CN212055463U (zh) 一种新型防松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23

Address after: 362271 Fujian city of Quanzhou province Jinj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East ANN

Patentee after: Fujian Jinjiang City Liji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Address before: 362271 Fujian city of Quanzhou province Jinj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East Road No. 26, Anne

Patentee before: Sun Yu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