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74670U - 电子锁和展柜 - Google Patents

电子锁和展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74670U
CN206174670U CN201621174216.0U CN201621174216U CN206174670U CN 206174670 U CN206174670 U CN 206174670U CN 201621174216 U CN201621174216 U CN 201621174216U CN 206174670 U CN206174670 U CN 206174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lock
electromagnetic valve
keyhole
shell
dead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7421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泽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Xinqianli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New Millennium Decoration Engineering Refco Grou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New Millennium Decoration Engineering Refco Group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New Millennium Decoration Engineering Refco Group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7421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74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74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746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Vending Devic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For Ve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锁和展柜,涉及锁具领域。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子锁包括外壳、电磁阀、开关、锁舌以及锁眼,电磁阀设置于外壳内,电磁阀的一端与外壳固定连接,电磁阀的另一端与锁舌连接,外壳设置有锁眼,锁眼的位置与锁舌的位置相对应,开关用于控制电磁阀带动锁舌进入或脱离锁眼;展柜包括电子锁、展柜本体以及与展柜本体相配合的柜门,柜门的一侧与展柜本体铰接,柜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子锁,展柜本体设置有与电子锁相对应的锁孔,锁孔的位置与锁眼的位置相对应。从而在不设置钥匙孔的情况下就能够实现电子锁的关闭或是打开,使得电子锁的结构更加简单,同时也使得包括有上述电子锁的展柜的整体外型更加好看。

Description

电子锁和展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锁和展柜。
背景技术
现有的柜门连杆锁,一般是外挂机械锁具,外挂机械锁具通常结构复杂,需要与外挂机械锁具配套的钥匙孔才能打开,这样就会在使用外挂机械锁具的展柜上留下很大的锁匙孔,非常影响美观,对展柜的整体外型有所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锁,以实现利用开关控制电磁阀带动锁舌进入或是脱离锁眼,从而在不需要钥匙孔的情况下就能够实现电子锁的关闭或是打开。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展柜,通过采用上述电子锁,在不需要钥匙孔的情况下就能够实现电子锁的关闭或是打开,从而使展柜更加简洁、美观。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子锁包括外壳、电磁阀、开关、锁舌以及锁眼,所述电磁阀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锁舌连接,所述外壳设置有锁眼,所述锁眼的位置与所述锁舌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阀带动所述锁舌进入或脱离所述锁眼。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为遥控开关,所述遥控开关用于发送打开信号或关闭信号至所述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打开信号后带动所述锁舌脱离所述锁眼,所述电磁阀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关闭信号后带动所述锁舌进入所述锁眼。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锁还包括连杆、定位件以及弹性部件,所述连杆通过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外壳活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锁舌与所述电磁阀之间,所述锁舌与所述电磁阀通过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锁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设置于所述弹性部件和所述连杆之间,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杆活动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部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件为拉簧。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为弧形连杆。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底板以及壳本体,所述壳本体一侧开口,所述底板可拆卸地盖合在所述壳本体的开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一种展柜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锁、展柜本体以及与所述展柜本体相配合的柜门,所述柜门的一侧与所述展柜本体铰接,所述柜门的另一侧安装有所述电子锁,所述电子锁与所述柜门固定连接,所述展柜本体设置有与所述电子锁相对应的锁孔,所述锁孔的位置与所述锁眼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展柜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柜门,且所述手柄与所述柜门固定连接。
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锁,在实际使用时,操作人员关闭开关,电磁阀断电,伸缩杆通过通孔远离电磁阀的阀座,即伸缩杆向上移动,则伸缩杆带动锁舌也向上移动进入锁眼,因此电子锁呈关闭状态;操作人员打开开关,电磁阀通电,伸缩杆向下移动,则伸缩杆带动锁舌也向下移动脱离锁眼,因此电子锁呈打开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锁在不设置钥匙孔的情况下就能够实现电子锁的关闭或是打开,在没有锁眼的情况下,电子锁的结构更加简单,外观也更加好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展柜,在应用了上述电子锁的情况下,能避免在柜门上留下钥匙孔,使得展柜的结构更加简单、整体外型更加美观。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电子锁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电子锁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提供的电子锁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提供的电子锁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主要符号说明:
图中:100-电子锁;110-外壳;111-底板;112-壳本体;120-电磁阀;121-阀座;122-伸缩杆;130-锁舌;140-连杆;141-定位件;150-拉杆;160-弹性元件;170-锁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锁100,包括外壳110、电磁阀120、开关、锁舌130、锁眼170、连杆140、拉杆150以及弹性元件160。电磁阀120设置于外壳110内,电磁阀120的一端与外壳110固定连接,电磁阀120的另一端与锁舌130通过连杆140的一端铰接,连杆140的另一端与拉杆150的一端铰接,拉杆150的另一端与弹性元件160的一端固定连接,弹性元件160的另一端与外壳110固定连接,且电磁阀120与弹性元件160位于外壳110内的同一侧,外壳110上设置有锁眼170,锁眼170的位置与锁舌130的位置相对应,开关用于控制电磁阀120带动锁舌130进入或脱离锁眼170。
外壳110为矩形壳体,外壳110包括底板111以及壳本体112。底板111与壳本体112可拆卸地连接。壳本体112一侧开口,开口内部形成一个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放置电磁阀120、锁舌130、连杆140、拉杆150以及弹性元件160。底板111严密盖合在壳本体112的开口上,底板111上设置有电磁阀120与弹性元件160,且电磁阀120的一端与底板111固定连接,同时弹性元件160的一端也与底板111固定连接,锁眼170设置于壳本体112上与底板111相对应的一面。
外壳110内部除预留的安装孔以及供锁舌130、电磁阀120、连杆140、拉杆150以及弹性元件160的活动空间外,外壳110内部其余空间为实心,预留的安装孔用于组装锁舌130、电磁阀120、连杆140、拉杆150以及弹性元件160。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10采用金属材料,采用金属材料的好处在于强度高,机械性能好。
电磁阀120包括阀座121、伸缩杆122,阀座121的一端设置于外壳110的底板111,电磁阀120的阀座121与外壳110的底板111固定连接,阀座121的另一端与伸缩杆122的一端滑动连接,阀座121与伸缩杆122相连接的一面开设有通孔,通孔用于供伸缩杆122上下移动,伸缩杆122远离阀座121的一端与锁舌130铰接。
电磁阀120是用电磁控制的工业设备,通电时,伸缩杆122通过通孔向电磁阀120的阀座121靠近,即向下移动;断电时,伸缩杆122通过通孔远离电磁阀120的阀座121,即向上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电磁阀120为自保持电磁阀,自保持电磁阀的特点是在通电后,伸缩杆122向阀座121靠近,即伸缩杆122向下移动后,再断电。
锁舌130的一端与伸缩杆122远离阀座121的一端连接,锁舌130由伸缩杆122带动以进入或脱离锁眼170。当伸缩杆122向上移动时,锁舌130由伸缩杆122带动也向上移动,从而进入锁眼170;当伸缩杆122向下移动时,锁舌130由伸缩杆122带动也向下移动,从而脱离锁眼170。
锁舌130与伸缩杆122相连接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伸缩杆122与锁舌130相连接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固定孔,且第一通孔的位置与第一固定孔的位置相配合,第一通孔的直径与第一固定孔的直径相适配。
连杆140为弧形,连杆140的左端与电磁阀120的伸缩杆122以及锁舌130连接,连杆140的右端与拉杆150的一端连接,电磁阀120包括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分别开设于连杆140的两端,且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的位置对称,直径相同,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电磁阀120的伸缩杆122、连杆140以及锁舌130,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连杆140以及拉杆150。
第一连接件依次通过第一固定孔、第一连接孔以及第一通孔,将电磁阀120的伸缩杆122、连杆140以及锁舌130连接在一起,使得锁舌130能绕第一连接件做圆周运动,改变伸缩杆122与锁舌130的夹角的角度。
拉杆150的一端与连杆140的右端连接,拉杆150与连杆140相连接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连接件依次通过第二通孔以及第二连接孔,使得拉杆150与连杆140铰接。
弹性元件160的一端与拉杆15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弹性元件160的另一端与外壳110的底板11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160为拉簧,但不仅限于此,弹性元件160也可以为其他,如弹性胶垫。
弹性元件160的作用是,在打开电子锁100后,锁舌130在伸缩杆122的带动下向下移动,从而连杆140的右端向上移动,拉杆150向上移动则会拉伸弹性元件160,当电磁阀120自动断电后,弹性元件160为了进行回位,则会给锁舌130一个向上的力,使锁舌130更好地归位,以免出现伸缩杆122卡住,锁舌130不能在伸缩杆122的带动下向上移动的情况。
电子锁100还包括定位件141,连杆140中部还开设有定位孔,定位件141穿过连杆140中部的定位孔后将连杆140固定于外壳110内,且使连杆140可绕定位件141在外壳110上转动,改变连杆140与伸缩杆122形成的夹角的角度,采用定位件141的好处在于,能够进一步限定连杆140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141为螺钉。
需要说明的是,拉杆150、连杆140、锁舌130以及定位件141四者构成一个杠杆,定位件141即为杠杆的支点,连杆140相当于力臂,当拉杆150向下移动时,锁舌130通过连杆140的带动向上移动;当拉杆150向上移动时,锁舌130通过连杆140的带动向下移动。
开关独立于电子锁100,当需要使用电子锁100时,人为操作开关以打开或者关闭电子锁100。在本实施例中,开关为遥控开关,遥控开关用于发送打开信号或关闭信号至电磁阀120,电磁阀120用于在接收到打开信号后带动锁舌130脱离锁眼170,电磁阀120还用于在接收到关闭信号后带动锁舌130进入锁眼170。
请参阅图1,打开开关时,电磁阀120接收到开关发送的打开信号则通电,伸缩杆122通过通孔向电磁阀120的阀座121靠近,即伸缩杆122向下移动,从而伸缩杆122带动锁舌130向下移动,脱离锁眼170,电子锁100呈打开状态。
请参阅图2,关闭开关时,电磁阀120接收到开关发送的关闭信号则断电,伸缩杆122通过通孔远离电磁阀120的阀座121,即伸缩杆122向上移动,从而伸缩杆122带动锁舌130向上移动,进入锁眼170,电子锁100呈关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当操作人员关闭开关时,电磁阀120断电,伸缩杆122通过通孔远离电磁阀120的阀座121,即伸缩杆122向上移动,则伸缩杆122带动锁舌130也向上移动进入锁眼170,因此电子锁100呈关闭状态,此时,连杆140在伸缩杆122的带动下,连杆140的左端向上移动,从而连杆140的右端向下移动,连杆140右端向下移动则带动拉杆150也向下移动;当操作人员打开开关时,电磁阀120通电,伸缩杆122向下移动,则伸缩杆122带动锁舌130也向下移动脱离锁眼170,因此电子锁100呈打开状态,此时连杆140的左端在伸缩杆122的带动下向下移动,从而连杆140的右端向上移动,拉杆150向上移动则会拉伸弹性元件160,当电磁阀120自动断电后,弹性元件160进行回位,则会给锁舌130一个向上的力,使得锁舌130向上移动。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锁100,包括外壳110、电磁阀120、开关、锁舌130以及锁眼170,电磁阀120设置于外壳110内,电磁阀120的一端与外壳110固定连接,电磁阀120的另一端与锁舌130连接,外壳110设置有锁眼170,锁眼170的位置与锁舌130的位置相对应,开关用于控制电磁阀120带动锁舌130进入或脱离锁眼170。
外壳110为矩形壳体,外壳110包括底板111以及壳本体112,底板111与壳本体112可拆卸地连接,壳本体112一侧开口,开口内部形成一个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放置电磁阀120、锁舌130,底板111严密盖合在壳本体112的开口上,底板111上设置有电磁阀120,且电磁阀120的一端与底板111固定连接,锁眼170设置于壳本体112上与底板111相对的一面上。
外壳110内部除预留的安装孔以及供锁舌130、电磁阀120的活动空间外,外壳110内部其余空间为实心,预留的安装孔用于组装锁舌130、电磁阀120,外壳110内部其余空间为实心的好处在于,能进一步限制锁舌130、电磁阀120的位置。
电磁阀120包括阀座121、伸缩杆122,阀座121的一端设置于外壳110的底板111上,电磁阀120的阀座121与外壳110的底板111固定连接,阀座121的另一端与伸缩杆122的一端滑动连接,阀座121与伸缩杆122相连接的一端开设有通孔,通孔用于供伸缩杆122上下移动,伸缩杆122远离阀座121的一端与锁舌130铰接。电磁阀120是用电磁控制的工业设备,通电时,伸缩杆122通过通孔向电磁阀120的阀座121靠近,即向下移动;断电时,伸缩杆122通过通孔远离电磁阀120的阀座121,即向上移动。
锁舌130的一端与伸缩杆122远离阀座121的一端连接,锁舌130由伸缩杆122带动以进入或脱离锁眼170,当伸缩杆122向上移动时,锁舌130由伸缩杆122带动也向上移动,从而进入锁眼170;当伸缩杆122向下移动时,锁舌130由伸缩杆122带动也向下移动,从而脱离锁眼170。
开关独立于电子锁100,当需要使用电子锁100时,人为操作开关以打开或者关闭电子锁100。在本实施例中,开关为遥控开关,遥控开关用于发送打开信号或关闭信号至电磁阀120,电磁阀120用于在接收到打开信号后带动锁舌130脱离锁眼170,电磁阀120还用于在接收到关闭信号后带动锁舌130进入锁眼170。
请参阅图3,打开开关时,电磁阀120接收到开关发送的打开信号则通电,伸缩杆122通过通孔向电磁阀120的阀座121靠近,即伸缩杆122向下移动,从而伸缩杆122带动锁舌130向下移动,脱离锁眼170,电子锁100呈打开状态。
请参阅图4,关闭开关时,电磁阀120接收到开关发送的关闭信号则断电,伸缩杆122通过通孔远离电磁阀120的阀座121,即伸缩杆122向上移动,从而伸缩杆122带动锁舌130向上移动,进入锁眼170,电子锁100呈关闭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施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锁100,在实际使用电子锁100时,操作人员关闭开关,电磁阀120断电,伸缩杆122通过通孔远离电磁阀120的阀座121,即伸缩杆122向上移动,则伸缩杆122带动锁舌130也向上移动进入锁眼170,因此电子锁100呈关闭状态;操作人员打开开关,电磁阀120通电,伸缩杆122向下移动,则伸缩杆122带动锁舌130也向下移动脱离锁眼170,因此电子锁100呈打开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锁100在不设置钥匙孔的情况下就能够实现电子锁100的关闭或是打开,在没有钥匙孔的情况下,电子锁100的结构更加简单,外观也更加好看。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展柜,包括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任意一种的电子锁100、展柜本体、与展柜本体相配合的柜门以及手柄,柜门的一侧与展柜本体铰接,柜门的另一侧安装有电子锁100,电子锁100与柜门固定连接,展柜本体设置有与电子锁100相对应的锁孔,锁孔的位置与锁眼170的位置相对应,手柄设置于柜门上,且手柄与柜门固定连接。
展柜本体包括第一侧板、与第一侧板相对应的第二侧板、第三侧板、顶板以及与顶板相对应的支撑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大小形状一致,顶板与侧板的大小形状一致,第一侧板的一侧与第三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三侧板的另一侧与第二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则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三者围成一侧开口的矩形框体,顶板盖合于矩形框体的上部,支撑板盖合于矩形框体的下部,且顶板与支撑板皆与矩形框体固定连接,则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顶板以及支撑板合围成一侧开口的矩形壳体,即展柜本体,开口内部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放置展品,支撑板靠近开口的一边设置有套筒,顶板靠近开口的一边设置有锁孔。
柜门与展柜本体的支撑板铰接。柜门的大小形状与第三侧板的大小形状一致,且柜门与支撑板相连接的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且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上皆开设有通孔,由一转轴依次通过第一连接端子、套筒以及第二连接端子,使得柜门和展柜本体的支撑板连接,并使柜门可绕转轴转动。柜门远离支撑板的一侧安装有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任意一种的电子锁100,电子锁100的安装位置应与开设在展柜本体顶板上的锁孔的位置相对应。
手柄设置于柜门中部,手柄用于在打开电子锁100后,更便于拉开柜门,使柜门与展柜本体分离。手柄为弧形手柄,采用弧形手柄的目的在于适应人体工学,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展柜的工作原理是,当操作人员关闭开关时,电子锁100的锁舌130进入锁孔,柜门与展柜本体紧密连接在一起,展柜锁住;当操作人员打开开关时,电子锁100的锁舌130脱离锁孔,柜门与展柜本体分离开,展柜打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应用了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提供的电子锁100的情况下,能避免在柜门上留下钥匙孔,使得展柜的结构更加简单,整体外型更加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电磁阀、开关、锁舌以及锁眼,所述电磁阀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锁舌连接,所述外壳设置有锁眼,所述锁眼的位置与所述锁舌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阀带动所述锁舌进入或脱离所述锁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为遥控开关,所述遥控开关用于发送打开信号或关闭信号至所述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打开信号后带动所述锁舌脱离所述锁眼,所述电磁阀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关闭信号后带动所述锁舌进入所述锁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还包括连杆、定位件以及弹性部件,所述连杆通过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外壳活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锁舌与所述电磁阀之间,所述锁舌与所述电磁阀通过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设置于所述弹性部件和所述连杆之间,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杆活动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部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拉簧。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为弧形连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底板以及壳本体,所述壳本体一侧开口,所述底板可拆卸地盖合在所述壳本体的开口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9.一种展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锁、展柜本体以及与所述展柜本体相配合的柜门,所述柜门的一侧与所述展柜本体铰接,所述柜门的另一侧安装有所述电子锁,所述电子锁与所述柜门固定连接,所述展柜本体设置有与所述电子锁相对应的锁孔,所述锁孔的位置与所述锁眼的位置相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展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展柜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柜门,且所述手柄与所述柜门固定连接。
CN201621174216.0U 2016-10-26 2016-10-26 电子锁和展柜 Active CN206174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74216.0U CN206174670U (zh) 2016-10-26 2016-10-26 电子锁和展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74216.0U CN206174670U (zh) 2016-10-26 2016-10-26 电子锁和展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74670U true CN206174670U (zh) 2017-05-17

Family

ID=58682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74216.0U Active CN206174670U (zh) 2016-10-26 2016-10-26 电子锁和展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7467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1564A (zh) * 2020-06-10 2020-09-08 北京英博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平开式文物展柜
CN113530373A (zh) * 2021-07-14 2021-10-22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门锁装置和具有门锁装置的驾驶舱门组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1564A (zh) * 2020-06-10 2020-09-08 北京英博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平开式文物展柜
CN113530373A (zh) * 2021-07-14 2021-10-22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门锁装置和具有门锁装置的驾驶舱门组件
CN113530373B (zh) * 2021-07-14 2022-04-29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门锁装置和具有门锁装置的驾驶舱门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74670U (zh) 电子锁和展柜
CN105905795A (zh) 一种自动封锁的吊具
CN206480530U (zh) 一种低压电器的端子罩结构
CN206565918U (zh) 洗碗机自动门锁系统及洗碗机
CN209249321U (zh)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锁扣装置及双电源转换开关
CN105610057B (zh) 防误操作闭锁装置
CN208332466U (zh) 空调器
CN206376646U (zh) 一种电磁驱动式挂锁装置
CN208027967U (zh) 一种电气开关柜接地开关锁止装置
CN205070183U (zh) 开关柜防误操作闭锁装置
CN205789670U (zh) 一种接地开关联锁机构
CN212322570U (zh) 箱体组件及具有其的显示屏组件
CN208355394U (zh) 水槽式洗碗机的开门结构
CN207813308U (zh) 一种遥控安全门闩
CN205531807U (zh) 一种双保险智能物联柜
CN107374546A (zh) 水槽式洗碗机的开门结构
CN208368377U (zh) 一种断路器及配电箱
CN209233252U (zh) 一种电梯机房配电箱
CN207994453U (zh) 隐藏式抽屉拉手
CN206379514U (zh) 一种弹起式地面插座
CN211859771U (zh) 一种安装方便的电机主机柜
CN206165004U (zh) 实验平台
CN114243505B (zh) 活门机构及电力柜
CN209266993U (zh) 带有机械闭锁结构的新型电压互感器柜
CN209153073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611130 Shang Shi Nan Road, Yongsheng Town, Chengdu, Wenjiang District, Wenjiang District, Sichuan Province, No. 1123

Patentee after: New millennium decoration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611130 Shang Shi Nan Road, Yongsheng Town, Chengdu, Wenjiang District, Wenjiang District, Sichuan Province, No. 1123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new millennium Decoration Engineering Refco Group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05

Address after: 611130 South Section 1123 of Shangshi Road, Yongsheng Town, Chengdu Cross-Strai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ark, Wenjiang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ichuan Xinqianli Display Co., Ltd.

Address before: 611130 Wenji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Chengd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ark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1123

Patentee before: New millennium decoration Limited by Share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