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57902U - 一种折叠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57902U
CN206157902U CN201621167920.3U CN201621167920U CN206157902U CN 206157902 U CN206157902 U CN 206157902U CN 201621167920 U CN201621167920 U CN 201621167920U CN 206157902 U CN206157902 U CN 2061579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folding house
diapire
roof
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6792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稼茂
张弘弢
王俊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uowei Un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uowei Un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uowei Un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uowei Un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6792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579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579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579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折叠房,包括:底壁;两个第一侧壁,均与底壁连接,且相对设置;两个第二侧壁,均与底壁连接,且均与两个第一侧壁相邻设置;房顶,设有分别通过房顶合页与不同的第一侧壁铰接的两个房顶部分,且两个房顶部分由沿其中一个第二侧壁至另一个第二侧壁方向延伸的分割线分割。通过上述方式设置,在折叠或展开折叠房时,不需再通过螺栓固定房顶和第一侧壁,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房。
背景技术
折叠房是一种可以在使用时展开、不使用时折叠的房屋。因折叠房具有便于运输、使用方便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
折叠房的折叠和展开方式有多种。目前,一种折叠房,包括底壁、与底壁铰接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与底壁铰接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壁,以及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可拆卸连接的房顶。当折叠折叠房时,需要将固定房顶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螺栓拆下。当展开折叠房时,需要通过螺栓将房顶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连接。但是,上述方式的折叠房,当折叠时,需要将连接房顶的螺栓拆卸,当展开时,需要通过螺栓固定房顶,费事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房,用于解决需要螺栓连接房顶和第一侧壁,使得在拆装时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折叠房,包括:底壁;两个第一侧壁,均与所述底壁铰接,且相对设置;两个第二侧壁,均与所述底壁铰接,均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相邻设置,并与各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房顶,设有分别通过房顶合页与不同的所述第一侧壁铰接的两个房顶部分,且两个所述房顶部分由沿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侧壁至另一个所述第二侧壁方向延伸的分割线分割。
优选的,在所述折叠房展开后,所述折叠房构造成使得两个所述房顶部分抵接卡位,从而固定所述房顶部分和所述第一侧壁。
优选的,各所述第一侧壁均构造成在展开时朝向所述折叠房的外侧转动且最大转动角度为90度,且各所述房顶部分在展开后均朝向所述折叠房的外侧倾斜。
优选的,各所述房顶部分均构造成在展开时朝向所述折叠房的外侧转动。
优选的,所述房顶合页包括:第一合页部分,设有与所述第一侧壁固定连接的连接面,和与所述连接面连接且与所述房顶部分抵接的支撑面,其中所述支撑面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留有间隙;第二合页部分,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一合页部分连接,与所述房顶部分固定连接,且能够设置在所述支撑面的凹槽中。
优选的,两个所述房顶部分的抵接部位设有与所述房顶部分连接的屋脊瓦,其中所述屋脊瓦的两侧均设有与相应的所述房顶部分贴合的密封条。
优选的,所述第二侧壁包括:与所述底壁铰接的铰接部分;与所述铰接部分铰接的支撑部分,其中,在所述第二侧壁展开后,所述支撑部分构造成卡位所述铰接部分。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分通过设置在所述铰接部分的侧面的合页与所述铰接部分铰接,且所述支撑部分在展开后与所述底壁抵接。
优选的,所述房顶和两个所述第一侧壁均延伸至各所述第二侧壁,且在展开所述折叠房后,所述房顶和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与各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均设有间隙。
优选的,折叠后,所述底壁的上方依次为第二侧壁、两组第一侧壁和房顶部分,其中,各所述第一侧壁均包括:与所述底壁固定连接的固定部分,和位于所述固定部分上方且与所述固定部分铰接设置的活动部分。
优选的,所述底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房顶均包括位于外侧的金属层和位于内侧的填充层,且所述填充层设有加强筋。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申请技术方案,房顶由沿其中一个第二侧壁至另一个第二侧壁方向延伸的分割线分割为两个房顶部分,这样可以减少房顶部分在沿其中一个第一侧壁至另一个第一侧壁方向的尺寸(以下称,宽度尺寸),从而能够将房顶部分与第一侧壁折叠在一起。由于房顶部分能够与第一侧壁折叠在一起,因此可以将房顶部分与第一侧壁铰接设置。这样,在折叠或展开折叠房时,不需再通过螺栓固定房顶和第一侧壁,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折叠房在展开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折叠房在折叠过程中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折叠房在折叠过程中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折叠房在折叠过程中的第三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折叠房在折叠过程中的第四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折叠房在折叠完成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折叠房的房顶合页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房顶部分在展开过程中,房顶合页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房顶部分在展开过程中,房顶合页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房顶部分在展开过程中,房顶合页的第三状态示意图;
图11本申请提供的屋脊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B部局部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屋脊瓦的板体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折叠房的屋门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折叠房在折叠完成时的正面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6所示,其中图1至图6示出本申请的折叠房从展开到折叠完成时的各个部件的状态示意图。本申请的折叠房包括底壁1、分别与底壁1连接的两个第一侧壁2、与第一侧壁2连接的房顶3,以及分别与底壁1连接的两个第二侧壁4。其中,两个第一侧壁2相对设置,两个第二侧壁4相对设置,且两个第一侧壁2与两个第二侧壁4依次相邻设置,从而构成折叠房的墙壁。房顶34由分割线分割为两个房顶部分31、32,用于分割房顶3的分割线沿其中一个第二侧壁4至另一个第二侧壁4的方向延伸。通过上述方式设置,可以减少每个房顶部分31、32的宽度尺寸(沿其中一个第一侧壁2至另一个第一侧壁2方向的尺寸),从而可以将房顶部分31、32与第一侧壁2相对折叠。当房顶部分31、32可以与第一侧壁2相对折叠时,可以通过房顶合页6连接房顶3和第一侧壁2。这样,折叠或展开折叠房时,不需再拆装连接房顶3和第一侧壁2的螺栓,省时省力。
上述的分割线,可以为直线、波浪线或不规则线条等。分割线并不一定与第一侧壁2平行,还可以与第一侧壁2之间有一定的夹角。当然,该处的分割线只是为了用于描述两个房顶部分31、32的位置关系。此处为了便于描述,引用的为分割线,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严格意义上应该是,沿该分割线延伸且大致垂直于底壁1的分割面。
在展开折叠房后,两个房顶部分31、32抵接卡位(如图1和图2所示),以能够实现通过房顶部分31、32的卡位固定房顶部分31、32和第一侧壁2,以进一步减少螺栓等固定件的使用。为了能够较好的实现两个房顶部分31、32抵接卡位,从而固定房顶部分31、32和第一侧壁2,并便于折叠和打开第一侧壁2和房顶部分31、32,以下以一个实施例,详细说明第一侧壁2和房顶部分31、32的设置方式。
两个第一侧壁2均通过例如合页与底壁1连接,以减少拆卸连接螺栓的过程。两个第一侧壁2均构造成在展开时朝向折叠屋的外侧转动。也就是说,当需要展开第一侧壁2时,朝向折叠屋的外侧转动第一侧壁2。当需要折叠第一侧壁2时,朝向折叠屋的内侧转动第一侧壁2,将第一侧壁2与底壁1相对折叠(如图5至图7所示)。第一侧壁2的最大转动角度可以大大致设置成90度。即,展开第一侧壁2时,第一侧壁2最多可以转动到与底壁1大致呈垂直的状态。此处可以通过设置连接第一侧壁2和底壁1的合页的转动角度,来限定第一侧壁2的转动角度;还可以通过例如第一侧壁2的底面和底壁1的顶面之间的相互接触,来限制第一侧壁2的转动角度,等。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第一侧壁2在展开时,可能与底壁1并不完全垂直,第一侧壁2的最大转动角度可能大于90度(例如95度),也可能小于90度(例如85度),此处所述的90度只是为了说明第一侧壁2在展开时的状态。
两个房顶部分31、32抵接卡位时,作用于各第一侧壁2的力为使得各第一侧壁2朝向折叠屋的外侧转动的力。因此通过上述方式设置后,当展开第一侧壁2后,可以通过房顶部分31、32的抵接卡位来防止第一侧壁2转动,从而固定第一侧壁2;当折叠第一侧壁2时,可以在解除房顶部分31、32的抵接卡位后,折叠第一侧壁2,结构简单,折叠或展开第一侧壁2时快速、省事省力。
为了在展开房顶部分31、32时,便于两个房顶部分31、32抵接卡位,在折叠房顶部分31、32时,便于解除两个房顶部分31、32的抵接卡位,各房顶部分31、32可以设置成,在展开后均朝向折叠房的外侧倾斜。即,在展开房顶部分31、32后,房顶部分31、32与第一侧壁2之间的夹角A大于90度(如图3所示)。将两个房顶部分31、32倾斜设置,这样两个房顶部分31、32抵接后,只形成一条接触线,相对于两个房顶部分31、32的整个侧面接触,上述方式的接触点较少,便于实现或解除房顶部分31、32的抵接卡位,而且还可以减少例如雨水从两个房顶部分31、32的连接缝隙流入折叠房内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房顶部分31、32可以设置成朝向房屋的内侧折叠。这样,在展开折叠房时,可以通过例如吊车吊起房顶部分31、32,省事省力。当折叠房顶部分31、32时,可以先通过吊车朝向折叠屋的外侧稍微抬起其中一个房顶部分31,从而解除另一个房顶部分32的卡位,进而能够朝向折叠屋的内侧折叠该房顶部分32。需要抬起房顶部分31时,可以通过房顶合页6的形变来使得房顶部分31能够被抬起。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7至图10所示,其中图8至图10为房顶部分31在展开时,房顶合页6的状态图。房顶合页6包括与第一侧壁2固定连接的第一合页部分61和通过转轴62与第一合页部分61连接的第二合页部分63。其中,第一合页部分61包括与第一侧壁2通过例如螺钉固定连接的连接面611和与第一侧壁2接触的支撑面612。在支撑面612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面611。当固定连接面611和第一侧壁2后,第一侧壁2夹设于两个连接面611之间,支撑面612位于第一侧壁2的上方,并与第一侧壁2之间留有间隙。这样便于实现支撑面612的形变,可以通过支撑面612的形变来达到抬起房顶部分31的目的。
当房顶部分31、32在展开时处于倾斜状态时,则支撑面612相对于第一侧壁2也处于倾斜状态,以使得房顶部分31、32能够与支撑面612基本完全接触,从而通过支撑面612有效地支撑房顶部分31、32。此时,支撑面612的最低端可以与第一侧壁2接触,以减少连接面611因悬空较多而形变较大甚至弯折的可能性,提高房顶合页6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转轴62通过例如焊接的方式与支撑面612固定连接,第二合页部分63可转动地设置在转轴62上。支撑面612的中部设有用于容置第二合页部分63的凹槽613,当房顶部分31、32与支撑面612贴合时,第二合页部分63进入支撑面612的凹槽613中。
当然,除上述通过房顶合页的形变来使得房顶部分能够抬起,从而解除卡位外,还可以通过房顶部分本身的形变来使得房顶部分能够稍微抬起,从而解除卡位。在一个例子中,房顶部分的组成为,位于外侧的金属板和位于内侧的例如材质为聚氨酯夹层的填充层。当吊起其中一个房顶部分时,房顶部分的金属板会受力产生形成,从而能够抬起房顶部分。
另外,在两个房顶部分31、32的抵接部位还可以设置屋脊瓦。图11中示出屋脊瓦的结构,屋脊瓦7包括本体71,和设置在本体71上的连接件72、密封件73。其中,本体71用于扣合在房顶部分31、32的上表面且位于两个房顶部分31、32的抵接部位。连接件72设置在本体71的两端且贴合在房顶部分31、32的侧表面(图中未示出),螺栓穿过连接件72的连接孔74(如图12所示)和房顶部分31、32的连接孔而将屋脊瓦7固定在房顶部分31、32。密封件73设置在屋脊瓦7的两侧,当将屋脊瓦7与屋顶部分31、32连接时,密封件73与相应的屋顶部分31或32贴合。通过设置屋脊瓦7来密封两个房顶部分31、32之间的缝隙,减少折叠房漏风、漏雨等的可能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本体71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板体711,如图11所示,两个板体711均沿本体71的延伸方向延伸。换句话说,本体71通过沿本体71延伸方向(长度方向)延伸的分割线分割为两个板体711。两个板体711的表面可以均为平面,以方便加工。两个板体711所形成的夹角C小于180度(如图13所示),以使得屋脊瓦7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倒三角形结构,从而减少雨水等存设在屋脊瓦7的可能性。密封件73为设置在板体的自由侧(除与另一板体连接的一侧和设置连接件的两侧外的一侧)的密封条,以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连接件72为固定在板体上的连接板,以进一步降低成本。连接板与两个板体711之间均为垂直状态,以使得连接板能够贴合在房顶部分31、32的侧面。连接孔74设置在连接板上,且在连接板的与各板体711相对应的部分均设有连接孔74。也就是说,连接板上设有两组连接孔74,两组连接孔74位于屋脊瓦7本体71的分割线的两侧。屋脊瓦7本体71的宽度(沿其中一个第一侧壁至另一个第一侧壁的方向)可以根据情况具体设定,在一个例子中,本体的宽度为5-10cm,以减轻屋脊瓦的重量,并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屋顶的密封。
当需要折叠房顶部分31、32时,可以先将屋脊瓦7从房顶部分31、32拆卸下来,吊车的吊钩可以设置在房顶部分31、32的用于连接屋脊瓦的螺栓孔中,利用吊车慢慢放下房顶部分31、32。当需要展开房顶部分31、32时,吊车的吊钩也可以设置在房顶部分31、32的用于连接屋脊瓦的螺栓孔中。当两个房顶部分31、32抵接卡位后,再安装屋脊瓦。
通过上述的第一侧壁2和房顶3的设置方式,可以有效地实现房顶部分31、32的抵接卡位,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
以上对第一侧壁2和房顶3的设置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下文则详细介绍第二侧壁4的设置方式。
第二侧壁4包括与底壁1铰接的铰接部分41和与铰接部分41铰接的支撑部分42。当铰接部分41展开后,其通过支撑部分42卡位。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和图2所示,铰接部分41和支撑部分42沿房顶3至底壁1方向延伸的分割线分割。该处的分割线与上文的分割线所表达的含义相似,此处不再详细介绍。在铰接部分41的侧面(朝向第一侧壁2的面)设有连接支撑部分42的合页,当第二侧壁4展开后,支撑部分42的底面与底壁1的顶面相互接触。这样,可以使得支撑部分42的转动方向不同于铰接部分41的转动方向,并且可以通过支撑部分42与底壁1抵接来卡位铰接部分4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支撑部分42在展开后可以通过例如设置在底壁1的安装孔中的止位销固定。
更为具体的,铰接部分41在折叠时可以朝向折叠房的内侧转动,且铰接部分41的最大转动角度为90度,即铰接部分41只能转动到与底壁1垂直。设置支撑部分42时,可以选择的使支撑部分42朝向折叠房的内侧或外侧转动,即支撑部分42与铰接部分41折叠后,支撑部分42可以与铰接部分41的内表面或外表面接触。此处优先选用,支撑部分42在折叠时朝向折叠房的外侧转动,以减少支撑部分42和底壁1之间的摩擦造成的转动阻碍。
第二侧壁4可以包括两个支撑部分42和一个铰接部分41,形成两个支撑部分42分别位于铰接部分41的两侧的结构,以减少支撑部分42转动时的阻力。在铰接部分41可以设置屋门5(如图14所示)。
通过上述方式设置后,第二侧壁4与房顶3和第一侧壁2之间形成独立的固定方式,因此房顶3和两个第一侧壁2可以均延伸至第二侧壁4,以方便安装密封条等。也就是说,房顶3的外沿位于第二侧壁4的正上方,第一侧壁2的外沿位于第二侧壁4的左右侧。此时,可以在折叠房顶3和第二侧壁4之前,先折叠第二侧壁4。为减少折叠第二侧壁4时,房顶3和第一侧壁2对第二侧壁4的阻力,房顶3和两个第一侧壁2均与第二侧壁4之间留有间隙。
通过上述方式设置第一侧壁2、第二侧壁4和房顶3后,折叠房具体的折叠过程为,先将第二侧壁4的支撑部分42与铰接部分41相对折叠,然后再将铰接部分41与底壁1相对折叠(如图2和图3所示)。当折叠第二侧壁4后,将房顶部分31、32与第一侧壁2相对折叠(如图4所示),然后再将第一侧壁2与底壁1相对折叠(如图5和图6所示)。
折叠折叠房时,可以根据折叠房的长度和宽度设置折叠层数。例如,当折叠房的长度大于两个第二侧壁4的高度之和时,两个第二侧壁4折叠后均与底壁1接触。当折叠房的宽度小于两个第一侧壁2的高度之和时,则其中一个第一侧壁2叠设在另外一个第一侧壁2的上方。在折叠后,所述底壁1的上方依次为第二侧壁4、两组第一侧壁2和房顶部分31、32(如图6和图15所示)。
当展开折叠房时,与折叠时的顺序相反。当展开折叠房后,可以在各个铰接部位、以及第二侧壁4与第一侧壁2和房顶3之间的间隙均设有密封条,以提高折叠房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将第一侧壁2折叠在第二侧壁4的上方,如图15所示,各所述第一侧壁2均包括:与所述底壁1固定连接的固定部分21,和位于固定部分21上方且与固定部分21铰接设置的活动部分22。当折叠第一侧壁2时,仅折叠活动部分22,且折叠后的活动部分22与底壁1之间留有间隙,从而能够顺利将各个部分折叠。固定部分21的高度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具体设定,一个优选的例子中,固定部分21构造成与折叠后与相邻壁之间留有1-2mm的间隙。
当第一侧壁2包括固定部分21和活动部分22时,相应的,当第一侧壁2的活动部分22展开后,通过第一侧壁2的活动部分22的底面与固定部分21的顶面抵接,从而限位第一侧壁2的活动部分22只能转到到与底壁1垂直的状态。
此外,为了减轻折叠房的重量,便于搬运,底壁1、两个第一侧壁2、两个第二侧壁4和房顶3的组成为,位于外侧的金属层和位于内侧的填充层。填充层的材质可以为聚氨酯、岩棉、玻璃丝棉等。进一步地,为提高折叠房的稳固性,在填充层可以设置加强筋,加强筋可以为木质的加强梁等。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折叠房,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壁;
两个第一侧壁,均与所述底壁铰接,且相对设置;
两个第二侧壁,均与所述底壁铰接,均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相邻设置,并与各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留有间隙;
房顶,设有分别通过房顶合页与不同的所述第一侧壁铰接的两个房顶部分,且两个所述房顶部分由沿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侧壁至另一个所述第二侧壁方向延伸的分割线分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折叠房展开后,所述折叠房构造成使得两个所述房顶部分抵接卡位,从而固定所述房顶部分和所述第一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侧壁均构造成在展开时朝向所述折叠房的外侧转动且最大转动角度为90度,且
各所述房顶部分在展开后均朝向所述折叠房的外侧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房顶部分均构造成在展开时朝向所述折叠房的外侧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房顶合页包括:
第一合页部分,设有与所述第一侧壁固定连接的连接面,和与所述连接面连接且与所述房顶部分抵接的支撑面,其中所述支撑面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留有间隙;
第二合页部分,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一合页部分连接,与所述房顶部分固定连接,且能够设置在所述支撑面的凹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房顶部分的抵接部位设有与所述房顶部分连接的屋脊瓦,其中所述屋脊瓦的两侧均设有与相应的所述房顶部分贴合的密封条。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包括:
与所述底壁铰接的铰接部分;
与所述铰接部分铰接的支撑部分,其中,在所述第二侧壁展开后,所述支撑部分构造成卡位所述铰接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分通过设置在所述铰接部分的侧面的合页与所述铰接部分铰接,且所述支撑部分在展开后与所述底壁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房顶和两个所述第一侧壁均延伸至各所述第二侧壁,且
在展开所述折叠房后,所述房顶各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均设有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房,其特征在于,折叠后,所述底壁的上方依次为第二侧壁、两组第一侧壁和房顶部分,其中,各所述第一侧壁均包括:
与所述底壁固定连接的固定部分,和位于所述固定部分上方且与所述固定部分铰接设置的活动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房顶均包括位于外侧的金属层和位于内侧的填充层,且所述填充层设有加强筋。
CN201621167920.3U 2016-11-01 2016-11-01 一种折叠房 Active CN2061579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67920.3U CN206157902U (zh) 2016-11-01 2016-11-01 一种折叠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67920.3U CN206157902U (zh) 2016-11-01 2016-11-01 一种折叠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57902U true CN206157902U (zh) 2017-05-10

Family

ID=58655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67920.3U Active CN206157902U (zh) 2016-11-01 2016-11-01 一种折叠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5790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8323A (zh) * 2016-11-01 2017-02-01 多维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房
CN109883192A (zh) * 2019-04-09 2019-06-14 山东华春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烘干装置及共享租赁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8323A (zh) * 2016-11-01 2017-02-01 多维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房
CN109883192A (zh) * 2019-04-09 2019-06-14 山东华春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烘干装置及共享租赁方法
CN109883192B (zh) * 2019-04-09 2023-12-22 山东华春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烘干装置及共享租赁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86391B2 (en) Portable building
CN206157902U (zh) 一种折叠房
WO2007087574A3 (en) Collapsible shelter
CN106368323A (zh) 一种折叠房
CN106917454A (zh) 一种易折叠型板房
CN206158022U (zh) 一种房顶及其屋脊瓦
CN215888877U (zh) 一种装配式吊顶龙骨结构
CN207892286U (zh) 一种扩展式集装箱
CN212772984U (zh) 一种可拼接式金属隔断
ITFI20110259A1 (it) Terminale di ancoraggio per linee di sicurezza.
WO2013139116A1 (zh) 桁架臂臂节,桁架臂和具有该桁架臂的起重机
CN202273399U (zh) 便装式脚手板
JP5517329B2 (ja) 段ボール製ダクトの支持架台及び固定方法
CN211691392U (zh) 一种爬架
CN208718341U (zh) 一种附着式脚手架用的防护翻板
CN220620591U (zh) 一种龙骨抱箍连接结构
CN104963527B (zh) 一种瓦楞岩棉集装箱
CN219773292U (zh) 幕墙内层间防火隔离带
CN206385832U (zh) 折叠式集装箱房
JP2021095782A (ja) 水嚢シート
CN110294426A (zh) 插拔连接结构、支腿与车架连接组件及起重机
CN204552113U (zh) 一种臂架系统及工程机械
CN210032379U (zh) 一种伞型流线式通风天窗
CN204754327U (zh) 一种瓦楞岩棉集装箱
CN116971518A (zh) 一种龙骨抱箍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