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57105U - 一种粉煤加压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粉煤加压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57105U
CN206157105U CN201621194031.6U CN201621194031U CN206157105U CN 206157105 U CN206157105 U CN 206157105U CN 201621194031 U CN201621194031 U CN 201621194031U CN 206157105 U CN206157105 U CN 2061571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coal
tank
transformation
pressure rele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9403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国壮
邢浩
刘刚
汤海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9403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571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571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571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Transport Of Granula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粉煤加压输送系统,涉及煤气化技术领域,能够减小含二氧化碳的输送气在降压过程中强降温而导致其物理性能发生变化的概率。所述粉煤加压输送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粉尘过滤器、低压煤罐、变压煤罐和高压煤罐,变压煤罐和高压煤罐中均通有含二氧化碳的输送气,输送气用于输送粉煤,还包括:泄压缓冲罐,变压煤罐的泄压出口和高压煤罐的泄压出口均与泄压缓冲罐的进气口连接;泄压缓冲罐用于将来自变压煤罐和高压煤罐的输送气降压至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加热源,加热源用于对泄压缓冲罐内的输送气进行加热,使得输送气在降压过程中的温度保持在预设温度阈值之上。本实用新型用于粉煤输送。

Description

一种粉煤加压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气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煤加压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大型煤气化技术当中,气流床技术备受瞩目。气流床粉煤加压气化由于煤种适应性广,转化率高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粉煤加压输送是粉煤加压气化工艺中尤为重要的一个工艺环节,粉煤加压输送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气化炉的进料稳定性,进而影响气流床气化炉的稳定运行和气化效率。由于粉煤与氧气反应后的产物包含有二氧化碳,因而为了不引入气体杂质,且促进反应向有利于一氧化碳生成的方向进行,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二氧化碳作为输送气输送粉煤,然而在高压条件下(7.0MPa以上)采用含二氧化碳的输送气输送粉煤时,容易出现高压二氧化碳在泄压过程中强降温而导致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能发生变化,影响粉煤加压输送系统的稳定性,进而影响气化炉进料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粉煤加压输送系统,能够减小含二氧化碳的输送气在降压过程中强降温而导致其物理性能发生变化的概率,提高粉煤加压输送系统的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粉煤加压输送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粉尘过滤器、低压煤罐、变压煤罐和高压煤罐,所述变压煤罐和所述高压煤罐中均通有含二氧化碳的输送气,所述输送气用于输送粉煤,还包括:
泄压缓冲罐,所述变压煤罐的泄压出口和所述高压煤罐的泄压出口均与所述泄压缓冲罐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泄压缓冲罐用于将来自所述变压煤罐和所述高压煤罐的输送气降压至第一预设压力阈值;
加热源,所述加热源用于对所述泄压缓冲罐内的输送气进行加热,使得所述输送气在降压过程中的温度保持在预设温度阈值之上。
可选的,所述泄压缓冲罐的出气口与所述粉尘过滤器的进气口通过多级泄压管道连接。
可选的,所述泄压缓冲罐的放料口与所述低压煤罐的进料口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粉煤输送罐;所述粉煤输送罐的进料口与所述泄压缓冲罐的放料口连接;所述粉煤输送罐的放料口与所述低压煤罐的进料口连接。
可选的,所述粉煤输送罐的出气口与所述粉尘过滤器的进气口通过多级泄压管道连接。
可选的,所述变压煤罐的泄压出口处设置有压力检测器,所述压力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变压煤罐的泄压出口处的输送气的压力;
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所述变压煤罐的泄压出口、所述泄压缓冲罐的进气口和所述粉尘过滤器的进气口均连接;
所述控制阀用于当所述变压煤罐的泄压出口处的输送气的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阈值时切换至第一工作位置,以使所述变压煤罐的泄压出口与所述泄压缓冲罐的进气口连通;当所述变压煤罐的泄压出口处的输送气的压力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压力阈值时切换至第二工作位置,以使所述变压煤罐的泄压出口与所述粉尘过滤器的进气口连通。
可选的,所述变压煤罐的泄压出口与所述粉尘过滤器的进气口之间通过多级泄压管道连接。
可选的,所述加热源为设置在所述泄压缓冲罐内的换热器。
可选的,所述加热源为通入所述泄压缓冲罐内的惰性加热气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粉煤加压输送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粉尘过滤器、低压煤罐、变压煤罐和高压煤罐,变压煤罐和高压煤罐中均通有含二氧化碳的输送气,输送气用于输送粉煤,还包括:泄压缓冲罐,变压煤罐的泄压出口和高压煤罐的泄压出口均与泄压缓冲罐的进气口连接;泄压缓冲罐用于将来自变压煤罐和高压煤罐的输送气降压至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加热源,加热源用于对泄压缓冲罐内的输送气进行加热,使得输送气在降压过程中的温度保持在预设温度阈值之上。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粉煤加压输送系统中增设泄压缓冲罐和加热源,由于所述加热源能够对泄压缓冲罐内的含二氧化碳的输送气进行加热,使得所述输送气在降压过程中的温度保持在预设温度阈值之上,因而减小了含二氧化碳的输送气在降压过程中温度骤降到所述预设温度阈值之下而导致的二氧化碳物理性能发生变化的概率,这样提高了粉煤加压输送系统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气化炉进料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粉煤加压输送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粉煤加压输送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粉煤加压输送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粉尘过滤器1、低压煤罐2、变压煤罐3和高压煤罐4,变压煤罐3和高压煤罐4中均通有含二氧化碳的输送气,所述输送气用于输送粉煤,还包括:泄压缓冲罐5,变压煤罐3的泄压出口和高压煤罐4的泄压出口均与泄压缓冲罐5的进气口连接;泄压缓冲罐5用于将来自变压煤罐3和高压煤罐4的输送气降压至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加热源6,加热源6用于对泄压缓冲罐5内的输送气进行加热,使得所述输送气在降压过程中的温度保持在预设温度阈值之上。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和所述预设温度阈值均为预先设置的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在实际应用中,当二氧化碳的压力小于5MPa时,或者二氧化碳的温度高于80℃时,对二氧化碳进行降压不会造成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能发生变化,因而所述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可以设置为4MPa~5MPa,所述预设温度阈值可以设置为80℃~9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能发生变化指的是,高压二氧化碳在强降压的过程中会伴随强降温,在此过程中形成固态的二氧化碳(即干冰),或者是所述二氧化碳达到超临界状态而导致二氧化碳具有了萃取等特殊性能,或者也可能是发生其他的物理变化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加热源6的具体结构和形态均不作限定,只要加热源6可以对泄压缓冲罐5内的含二氧化碳的输送气进行加热,使得所述输送气在降压过程中的温度保持在预设温度阈值之上即可。示例的,加热源6可以为设置在泄压缓冲罐5内的换热器,或者也可以为通入泄压缓冲罐5内的惰性加热气体。
这样一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粉煤加压输送系统中增设泄压缓冲罐和加热源,由于所述加热源能够对泄压缓冲罐内的含二氧化碳的输送气进行加热,使得所述输送气在降压过程中的温度保持在预设温度阈值之上,因而减小了含二氧化碳的输送气在降压过程中温度骤降到所述预设温度阈值之下而导致的二氧化碳物理性能发生变化的概率,这样提高了粉煤加压输送系统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气化炉进料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参考图1所示,泄压缓冲罐5的放料口与低压煤罐2的进料口连接;从泄压缓冲罐5内的所述输送气中分离出的粉煤可放料至低压煤罐2中。
由于含二氧化碳的输送气在降压时,会导致其流速降低,而输送气的流速降低会导致其携带的部分粉煤无法继续流动而沉积在泄压缓冲罐5的底部。由于低压煤罐2为低压粉煤缓冲储罐,用于储存低压粉煤,因而可将从泄压缓冲罐5内的所述输送气中分离出的粉煤输送到低压煤罐2中进行后续的循环利用。
较佳的,泄压缓冲罐5的出气口与粉尘过滤器1的进气口通过多级泄压管道连接。其中,所述多级泄压管道为多个不同压力等级的泄压管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同一压力等级中的泄压管道的具体设置数量和压力等级划分等均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由于二氧化碳易在4MPa-5MPa之间发生物性变化,所以设置至少两级泄压,以保证二氧化碳正常泄压而不发生物性变化。
为了回收利用输送气中携带的粉煤,将泄压缓冲罐5的出气口与粉尘过滤器1的进气口连接,使得泄压缓冲罐5中的输送气可以被输送至粉尘过滤器1中进行粉煤和气体的分离过滤,进而重新利用分离出的粉煤。
参考图1所示,所述粉煤加压输送系统的工艺流程如下:来自上游工序的粉煤进入低压煤罐2中暂存,并依靠自身重力放料至变压煤罐3中;通过输送气给变压煤罐3加压至所需压力,一般高于气化炉操作压力0.6MPa~0.9MPa。当达到指定压力后,变压煤罐3中的粉煤通过重力流放料或浓相气力输送的方式放料到高压煤罐4。通过输送气给高压煤罐4补压并对粉煤进行流化,然后利用高压煤罐4和气化炉之间的压差,通过浓相气力输送的方式将粉煤输送至气化炉(图中未示出)内。变压煤罐3泄压或高压煤罐4放空时,携带粉煤的输送气先排至泄压缓冲罐5中进行降压,在降压过程中利用加热源6对其进行加热,使得所述输送气在降压过程中的温度保持在预设温度阈值之上。泄压至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后的输送气再排至粉尘过滤器1中。携带粉煤的输送气在降压过程中分离出的粉煤会沉积在泄压缓冲罐5内,当泄压完成或粉煤沉积至一定量时,再将泄压缓冲罐5中的粉煤放料至低压煤罐2中进行循环利用。
进一步的,变压煤罐3的泄压出口处设置有压力检测器,所述压力检测器用于检测变压煤罐3的泄压出口处的输送气的压力;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变压煤罐3的泄压出口、泄压缓冲罐5的进气口和粉尘过滤器1的进气口均连接;所述控制阀用于当变压煤罐3的泄压出口处的输送气的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阈值时切换至第一工作位置,以使变压煤罐3的泄压出口与泄压缓冲罐5的进气口连通,变压煤罐3中的输送气进入泄压缓冲罐5中进行降压;当变压煤罐3的泄压出口处的输送气的压力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压力阈值时切换至第二工作位置,以使变压煤罐3的泄压出口与粉尘过滤器1的进气口连通,变压煤罐3中的输送气进入粉尘过滤器1中进行降压和过滤。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压力阈值为预先设置的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在实际应用中,当二氧化碳的压力小于5MPa时,或者二氧化碳的温度高于80℃时,对二氧化碳进行降压不会造成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能发生变化,因而所述第二预设压力阈值可以设置为5MPa。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通过在变压煤罐3的泄压出口和泄压缓冲罐5的进气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以及变压煤罐3的泄压出口和粉尘过滤器1的进气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分别设置阀门来控制输送气的流向。具体的,在变压煤罐3的泄压出口和泄压缓冲罐5的进气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第一阀门,在变压煤罐3的泄压出口和粉尘过滤器1的进气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第二阀门,当变压煤罐3的泄压出口处的输送气的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阈值时,所述第一阀门打开,所述第二阀门关闭,以使变压煤罐3的泄压出口与泄压缓冲罐5的进气口连通,变压煤罐3中的输送气进入泄压缓冲罐5中进行降压;当变压煤罐3的泄压出口处的输送气的压力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压力阈值时,所述第一阀门关闭,所述第二阀门打开,以使变压煤罐3的泄压出口与粉尘过滤器1的进气口连通,变压煤罐3中的输送气进入粉尘过滤器1中进行降压和过滤。
参考图1所示,当变压煤罐3需要泄压或高压煤罐4需要放空时,先检测变压煤罐3的泄压出口处的输送气的压力;当变压煤罐3的泄压出口处的输送气的压力大于5MPa时,变压煤罐3或高压煤罐4中携带粉煤的输送气排至泄压缓冲罐5中进行降压,降压至4MPa~5MPa后的输送气再排至粉尘过滤器1中。当变压煤罐3中的输送气的压力泄至4MPa~5MPa后,变压煤罐中的携带粉煤的输送气直接排至粉尘过滤器1中进行降压和过滤。其中,变压煤罐3的泄压出口与粉尘过滤器1的进气口之间通过多级泄压管道连接。此处所说的多级为多个不同压力等级,在实际应用中至少为两级,并且对于同一压力等级中的泄压管道的具体设置数量和压力等级划分等均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进一步的,参考图2所示,所述粉煤加压输送系统还包括粉煤输送罐7;粉煤输送罐7的进料口与泄压缓冲罐5的放料口连接;粉煤输送罐7的放料口与低压煤罐2的进料口连接;从泄压缓冲罐5内的所述输送气中分离出的粉煤可放料至粉煤输送罐7中,粉煤输送罐7中的粉煤可放料至低压煤罐2中。
参考图2所示,当变压煤罐3需要泄压或高压煤罐4需要放空时,先将变压煤罐3或高压煤罐4中携带粉煤的输送气排至泄压缓冲罐5中进行降压,降压至4MPa~5MPa后的输送气再排至粉尘过滤器1中。携带粉煤的输送气在降压过程中分离出的粉煤会落入并储存在粉煤输送罐7中。当粉煤输送罐7中的粉煤积存到一定料位后,粉煤输送罐7开始泄压,泄压气体排至粉尘过滤器1中。粉煤输送罐7泄至常压后,粉煤依靠自身的重力落入低压煤罐2中,然后利用输送气对粉煤输送罐7再加压,达到泄压缓冲罐5的压力时,联通两个设备。其中,粉煤输送罐7的出气口与粉尘过滤器1的进气口通过多级泄压管道连接,此处所说的多级为多个不同压力等级,在实际应用中至少为两级,并且对于同一压力等级中的泄压管道的具体设置数量和压力等级划分等均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粉煤加压输送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粉尘过滤器、低压煤罐、变压煤罐和高压煤罐,变压煤罐和高压煤罐中均通有含二氧化碳的输送气,输送气用于输送粉煤,还包括:泄压缓冲罐,变压煤罐的泄压出口和高压煤罐的泄压出口均与泄压缓冲罐的进气口连接;泄压缓冲罐用于将来自变压煤罐和高压煤罐的输送气降压至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加热源,加热源用于对泄压缓冲罐内的输送气进行加热,使得输送气在降压过程中的温度保持在预设温度阈值之上。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粉煤加压输送系统中增设泄压缓冲罐和加热源,由于所述加热源能够对泄压缓冲罐内的含二氧化碳的输送气进行加热,使得所述输送气在降压过程中的温度保持在预设温度阈值之上,因而减小了含二氧化碳的输送气在降压过程中温度骤降到所述预设温度阈值之下而导致的二氧化碳物理性能发生变化的概率,这样提高了粉煤加压输送系统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气化炉进料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粉煤加压输送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粉尘过滤器、低压煤罐、变压煤罐和高压煤罐,所述变压煤罐和所述高压煤罐中均通有含二氧化碳的输送气,所述输送气用于输送粉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泄压缓冲罐,所述变压煤罐的泄压出口和所述高压煤罐的泄压出口均与所述泄压缓冲罐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泄压缓冲罐用于将来自所述变压煤罐和所述高压煤罐的输送气降压至第一预设压力阈值;
加热源,所述加热源用于对所述泄压缓冲罐内的输送气进行加热,使得所述输送气在降压过程中的温度保持在预设温度阈值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加压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泄压缓冲罐的出气口与所述粉尘过滤器的进气口通过多级泄压管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加压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泄压缓冲罐的放料口与所述低压煤罐的进料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煤加压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粉煤输送罐,所述粉煤输送罐的进料口与所述泄压缓冲罐的放料口连接;所述粉煤输送罐的放料口与所述低压煤罐的进料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煤加压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煤输送罐的出气口与所述粉尘过滤器的进气口通过多级泄压管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加压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压煤罐的泄压出口处设置有压力检测器,所述压力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变压煤罐的泄压出口处的输送气的压力;
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所述变压煤罐的泄压出口、所述泄压缓冲罐的进气口和所述粉尘过滤器的进气口均连接;
所述控制阀用于当所述变压煤罐的泄压出口处的输送气的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阈值时切换至第一工作位置,以使所述变压煤罐的泄压出口与所述泄压缓冲罐的进气口连通;当所述变压煤罐的泄压出口处的输送气的压力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压力阈值时切换至第二工作位置,以使所述变压煤罐的泄压出口与所述粉尘过滤器的进气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煤加压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煤罐的泄压出口与所述粉尘过滤器的进气口之间通过多级泄压管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加压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源为设置在所述泄压缓冲罐内的换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加压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源为通入所述泄压缓冲罐内的惰性加热气体。
CN201621194031.6U 2016-11-03 2016-11-03 一种粉煤加压输送系统 Active CN2061571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94031.6U CN206157105U (zh) 2016-11-03 2016-11-03 一种粉煤加压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94031.6U CN206157105U (zh) 2016-11-03 2016-11-03 一种粉煤加压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57105U true CN206157105U (zh) 2017-05-10

Family

ID=58657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94031.6U Active CN206157105U (zh) 2016-11-03 2016-11-03 一种粉煤加压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5710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2990A (zh) * 2017-10-24 2018-02-02 北京神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解炉进料系统
CN107954218A (zh) * 2017-12-13 2018-04-24 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磨煤及粉煤输送系统
CN114507550A (zh) * 2022-02-23 2022-05-17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装置的压力控制系统
CN114854441A (zh) * 2022-04-14 2022-08-05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以二氧化碳为输送气的粉煤输送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2990A (zh) * 2017-10-24 2018-02-02 北京神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解炉进料系统
CN107954218A (zh) * 2017-12-13 2018-04-24 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磨煤及粉煤输送系统
CN114507550A (zh) * 2022-02-23 2022-05-17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装置的压力控制系统
CN114854441A (zh) * 2022-04-14 2022-08-05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以二氧化碳为输送气的粉煤输送系统
CN114854441B (zh) * 2022-04-14 2024-04-05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以二氧化碳为输送气的粉煤输送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57105U (zh) 一种粉煤加压输送系统
CN104988262B (zh) 高炉均压系统及高炉炉顶装料方法
CN110016530B (zh) 一种高炉煤气全干法净化系统及其工艺流程
CN101892336A (zh) 高炉装料均压放散过程的煤气回收工艺及其装置
CN102732325A (zh) 一种高压高温炉渣风水共冷排渣装置
CN105624351B (zh) 煤粉喷吹泄压返粉工艺及系统
CN202765845U (zh) 气力输灰装置
CN208634791U (zh) 一种氮气回收循环系统
CN105782718A (zh) 多级增压废气回收系统
CN101613777A (zh) 一种高炉干法布袋除尘反吹及清灰的工艺
CN208593831U (zh) 小本体聚丙烯氮气循环气力输送系统
CN105255519B (zh) 一种原料煤预干燥、制粉和输送的方法及其专用处理系统
CN104263866B (zh) 高炉炉顶料罐均压放散煤气净化、利用系统及工艺
CN216639553U (zh) 一种新型高炉煤气布袋除尘高效简易输灰系统
CN103332660A (zh) 氮气回收再利用装置
CN101732934B (zh) 用于仓泵输灰的高炉煤气布袋除尘系统的分组控制装置
CN210596124U (zh) 利用回收煤气二次均压的高炉炉顶煤气回收装置
CN207698789U (zh) 一种磨煤及粉煤输送系统
CN206206997U (zh) 车用液化天然气箱式差压加注装置
CN207279279U (zh) 真空气雾化生产合金粉用惰性气体循环保护系统
CN106224764A (zh) 车用液化天然气箱式差压加注装置和方法
CN2506887Y (zh) 邻炉负压输粉装置
CN204097501U (zh) 高炉炉顶料罐均压放散煤气净化、利用系统
CN102250267B (zh) 气相法流化床聚乙烯反应器种子床填装方法
CN211097999U (zh) 一种布袋除尘器压缩空气流程改造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