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56898U - 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56898U
CN206156898U CN201621113702.1U CN201621113702U CN206156898U CN 206156898 U CN206156898 U CN 206156898U CN 201621113702 U CN201621113702 U CN 201621113702U CN 206156898 U CN206156898 U CN 2061568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vanced treatment
secondary biochemical
treatment apparatus
biochemical effluent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1370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树君
何洪波
邱延波
韩文举
吴晓峰
高谦
耿长君
史耀波
钟大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1370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568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568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568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包括混凝反应池,沉淀池,臭氧催化氧化池,所述混凝反应池与所述沉淀池通过管路相连;所述混凝反应池设有混凝单元和助凝单元;在沉淀池与臭氧催化氧化池之间设有V型滤池。本实用新型处理效率高,出水COD可以稳定小于50mg/L,出水SS可以稳定小于10mg/L;提高臭氧利用效率,降低臭氧消耗,节能;出水水质好,无需进一步沉淀、杀菌消毒和脱色处理。

Description

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化污水深度处理系统,特别是涉及改进的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015年,《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发布施行,该标准明确规定了石化企业污水COD排放执行标准为排放限值60mg/L,较原标准大幅提高,这使多数石化行业污水处理厂面临着提标改造的压力,技术经济可行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是当前需求热点。由于混合化工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出水的生化性较差(BOD/COD值0.1左右),水质复杂,再单独采用生化处理技术很难达标,亟需开发应用对此类污水的深度处理技术。“混凝过滤+臭氧催化氧化”技术是该种废水深度处理中有效的处理工艺。
对于低可生化性污水,采用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难以生化处理的COD,提高出水水质。
臭氧催化氧化技术是利用反应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来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最后达到彻底矿化的程度。由于·OH的氧化性极强,氧化反应没有选择性,能快速与大部分有机物进行反应,而且对传统生化法难处理的有机物能有效降解。
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对水中的SS浓度有较高要求,SS浓度越低,臭氧利用效率越高,出水水质越好。SS浓度高会造成臭氧利用率低,臭氧投加量增加,出水水质下降,反冲洗过频。SS本身也是COD的组成部分,降低SS也能降低出水COD。
石化混合化工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出水(经过二次沉淀)中含有10mg/L左右的胶体,且胶体难以被臭氧催化氧化池去除,胶体在出水中以COD的形式表现出来,对出水达标不利。
中国专利文献CN204138503公开了一种石化废水生化出水深度处理系统,其流程为:混凝反应池——沉淀池——臭氧接触池——中间水池——生物活性炭滤池。不足之处在于:1)流程长,建设费用高,管理复杂。2)沉淀池出水含有的SS依然较高,影响臭氧接触池的效率,且要增加臭氧接触池的反洗频率;3)生物活性炭滤池涉及到活性炭再生,操作复杂、运行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改进的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系统,企盼大幅降低水中SS和胶体,以提高臭氧催化氧化效率,降低臭氧催化氧化出水COD,降低建设费用和运行成本。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包括混凝反应池,沉淀池,臭氧催化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反应池与所述沉淀池通过管路相连;所述混凝反应池设有混凝单元和助凝单元;在沉淀池与臭氧催化氧化池之间设有V型滤池。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混凝反应池的底部侧壁优选设有进水管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混凝反应池优选还包括进水管线和混凝剂投加管线,所述进水管线和所述混凝剂投加管线垂直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垂直连接的连接点距所述混凝反应池池壁距离优选为2~3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混凝剂投加管线从所述进水管线上方伸入优选0.3~0.5倍进水管线管径长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混凝单元与所述助凝单元在所述混凝反应池上部通过连通管道连接,所述连通管道在助凝单元侧延伸优选0.2~0.5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混凝反应池优选还包括助凝剂投加管线,所述助凝剂投加管线与所述连通管道垂直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垂直连接的连接点在距离所述助凝单元侧壁优选0.05~0.2米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助凝剂投加管线从所述连通管道伸入高度优选为0.2~0.4倍的进水管线管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助凝剂投加管线联接九十度弯头,使助凝剂出流方向与进水管线中污水流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效果:
(1)在混凝反应池采用混凝剂和助凝剂配合投加,可以有效的使胶体凝聚;
(2)由于胶体不易沉淀,较难通过沉淀方式去除,在沉淀池后设V型滤池可以有效去除胶体;
(3)处理效率高,出水COD可以稳定小于50mg/L,出水SS可以稳定小于10mg/L。
(4)提高臭氧利用效率,降低臭氧消耗,节能。
(5)出水水质好,无需进一步沉淀、杀菌消毒和脱色处理。
(6)减少建设费用和运行成本,无需成本高昂的活性炭生物滤池,即可达标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改进的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系统示意图;
图2:混凝反应池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 混凝反应池
2 沉淀池
3 V型滤池
4 臭氧催化氧化池
5 混凝单元
6 助凝单元
7 进水管口
8 进水管线
9 混凝剂投加管线
10 连通管道
11 助凝剂投加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
本实施例参照附图1及附图2所示,提供一种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包括混凝反应池1,沉淀池2,臭氧催化氧化池4,混凝反应池1与沉淀池2通过管路相连;所述混凝反应池1设有混凝单元5和助凝单元6;在沉淀池2与臭氧催化氧化池4之间设有V型滤池3。
所述混凝反应池1的底部侧壁优选设有进水管口7,混凝反应池1还包括进水管线8和混凝剂投加管线9,进水管线8和混凝剂投加管线9垂直连接。所述垂直连接的连接点距所述混凝反应池池壁距离为2米,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3米,只要在2~3米之间均可以。
所述混凝剂投加管线9从所述进水管线上方伸入0.4倍进水管线8管径长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0.5倍进水管线管径长度。
所述混凝单元5与所述助凝单元6在所述混凝反应池1上部通过连通管道10连接,所述连通管道10在助凝单元6侧延伸0.3米,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是0.5米。
所述混凝反应池1还包括助凝剂投加管线11,所述助凝剂投加管线11与所述连通管道10垂直连接,所述垂直连接的连接点在距离所述助凝单元6侧壁为0.1米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0.2米。
所述助凝剂投加管线11从所述连通管道10伸入高度为0.3倍的进水管线8管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0.4倍进水管线管径。
所述助凝剂投加管线9联接九十度弯头,使助凝剂出流方向与进水管线8中污水流向相反。
工艺参数如下:
混凝剂投加后反应时间:60~120s。
助凝剂投加后反应时间:180~300s。
V型滤池滤速:7~10m/h
沉淀池水力负荷:0.5~1.0m3/(m2·h)。
臭氧催化氧化池水力停留时间:55-75min。
臭氧催化氧化池臭氧投加量:40mg/L。
参见附图1及附图2,简要介绍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使炼化企业COD80~110mg/L,SS为20~30mg/L混合废水二级生化后的出水,先流入混凝反应池的混凝单元,搅拌下投加混凝剂,混凝剂浓度为10%,投加量为0.15L/m3,停留时间80s;然后流入混凝反应池的助凝单元,搅拌下投加助凝剂,助凝剂浓度为0.1%,投加量0.5L/m3,停留时间180s。混凝反应池出水流入沉淀池,沉淀池水力负荷:0.8m3/(m2·h),间歇排泥。沉淀池出水流入V型滤池,V型滤池滤速8m/h。过滤后流入臭氧催化氧化池,臭氧催化氧化池停留时间57min,臭氧投加量40mg/L。最终出水COD稳定小于50mg/L,出水SS稳定小于10mg/L。

Claims (10)

1.一种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包括混凝反应池,沉淀池,臭氧催化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反应池与所述沉淀池通过管路相连;所述混凝反应池设有混凝单元和助凝单元;在沉淀池与臭氧催化氧化池之间设有V型滤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反应池的底部侧壁设有进水管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反应池还包括进水管线和混凝剂投加管线,所述进水管线和所述混凝剂投加管线垂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连接的连接点距所述混凝反应池池壁距离为2~3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剂投加管线从所述进水管线上方伸入0.3~0.5倍进水管线管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单元与所述助凝单元在所述混凝反应池上部通过连通管道连接,所述连通管道在助凝单元侧延伸0.2~0.5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反应池还包括助凝剂投加管线,所述助凝剂投加管线与所述连通管道垂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连接的连接点在距离所述助凝单元侧壁0.05~0.2米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凝剂投加管线从所述连通管道伸入高度为0.2~0.4倍的进水管线管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凝剂投加管线联接九十度弯头,使助凝剂出流方向与进水管线中污水流向相反。
CN201621113702.1U 2016-10-11 2016-10-11 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 Active CN2061568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3702.1U CN206156898U (zh) 2016-10-11 2016-10-11 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3702.1U CN206156898U (zh) 2016-10-11 2016-10-11 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56898U true CN206156898U (zh) 2017-05-10

Family

ID=58653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13702.1U Active CN206156898U (zh) 2016-10-11 2016-10-11 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568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39211A (zh) * 2023-05-11 2023-06-09 天津群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39211A (zh) * 2023-05-11 2023-06-09 天津群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78175B (zh) 一种餐厨废弃物厌氧发酵沼液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3435235B (zh) 一种餐厨垃圾滤液的处理设备及方法
WO2019196053A1 (zh) 高效节能综合水处理设备
CN102040294B (zh) 一种循环水排污水和反渗透浓水的处理方法
CN204824453U (zh) 一种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
CN102249491B (zh) 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深度处理的装置及工艺
CN104355478A (zh) 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
CN102351380A (zh) 一种含己内酰胺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其处理装置
CN204198556U (zh) 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
CN105036463A (zh) 一种聚氯乙烯离心母液废水的预处理方法
CN204981424U (zh) 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CN207330583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浓水处理系统
CN204211569U (zh) 一种造纸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06156898U (zh) 炼化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01136828Y (zh) 含油碱性废水臭氧处理系统
CN202099169U (zh) 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深度处理的装置
CN107512830A (zh) 一种卷烟厂污水综合处理方法
CN208250053U (zh) 一种钢铁工业废水回用的处理系统
CN106746223A (zh) 混凝‑厌氧水解‑好氧协同处理切削液废水装置及方法
CN207581590U (zh) 一种医药中间体废水的处理装置
CN215559636U (zh)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CN208218511U (zh) 高浓度污水的处理装置
CN204174041U (zh) 一种生化废水处理装置
CN206428128U (zh) 污水处理设备
CN203653367U (zh) 盐酸酸性废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