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47508U - 复位电路及智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复位电路及智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47508U
CN206147508U CN201621202807.4U CN201621202807U CN206147508U CN 206147508 U CN206147508 U CN 206147508U CN 201621202807 U CN201621202807 U CN 201621202807U CN 206147508 U CN206147508 U CN 2061475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pipe
resistance
type triode
circuit
out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0280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安伟
毕军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xi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0280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475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475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475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复位电路及智能系统,复位电路包括:电压检测电路,其电压检测端连接供电电源;第一开关管,其受控端与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入端连接供电电源;第一电容,其第一端连接供电电源,其第二端与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路,其受控端与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及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互连,其输入端连接供电电源,其输出端用于输出复位信号。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成本低的特点。

Description

复位电路及智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位电路及智能系统。
背景技术
在任何带有控制器的智能系统中,都必须设置复位电路。复位电路就是将控制器归位到一个初始状态,让其从第一条指令开始执行程序,避免控制器在上电或者掉电的过程中,出现无序地执行程序的情况。
现有的控制器的复位功能大多由专门的复位芯片实现。复位芯片虽然性能比较齐全,但是成本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复位电路,旨在降低复位电路的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复位电路包括:电压检测电路,其电压检测端连接供电电源;第一开关管,其受控端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第一电容,其第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路,其受控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及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互连,其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其输出端用于输出复位信号。
优选地,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及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其连接节点为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电压检测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受控端互连,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其连接节点为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均接地。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阻和/或第二电阻为可调电阻。
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关管为PNP型三极管;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受控端,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所述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及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受控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驱动电路的受控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其连接节点为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出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第三开关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受控端,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入端,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管为PNP型三极管;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受控端,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所述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智能系统,该智能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复位电路;所述复位电路包括:电压检测电路,其电压检测端连接供电电源;第一开关管,其受控端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第一电容,其第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路,其受控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及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互连,其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其输出端用于输出复位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位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电压检测电路 R1 第一电阻
20 驱动电路 R2 第二电阻
VCC 供电电源 R3 第三电阻
Q1 第一开关管 R4 第四电阻
Q2 第二开关管 R5 第五电阻
Q3 第三开关管 C1 电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若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复位电路,适用于电视机、洗衣机、空调器、清洁机器人等智能系统中,用于在智能系统中的控制器(图未示出)出现供电不足时提供复位信号进行复位,以保证系统工作稳定。其中,控制器可以是集成芯片;也可以是在系统中起到控制作用,由分立元件组成的电路单元,此处不做限制。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复位电路包括:电压检测电路10,其电压检测端连接供电电源VCC;第一开关管Q1,其受控端与电压检测电路10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入端连接供电电源VCC;第一电容C1,其第一端连接供电电源VCC,其第二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路20,其受控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端及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互连,其输入端连接供电电源VCC,其输出端用于输出复位信号RESET。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电压检测电路10,用于根据检测到的供电电源VCC的电压大小输出对应的信号。一般的,当电压检测电路10检测到供电电源VCC的输出电压大于或者等于复位电压点时,电压检测电路10输出高电平信号;当电压检测电路10检测到供电电源VCC的输出电压小于复位电压点时,电压检测电路10输出低电平信号。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开关管Q1可以是三极管也可以是MOS管,较佳的,第一开关管Q1为PNP型三极管,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为第一开关管Q1的受控端,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第一开关管Q1的输入端,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端。
本实施例中,该复位电路具有如下功能:
(1)上电复位功能
上电时,供电电源VCC的输出电压由低电平跳变到高电平,电压检测电路10输出高电平信号,第一开关管Q1截止,第一电容C1充电。在第一电容C1充电过程中,产生的充电电流触发驱动电路20输出低电平信号;在第一电容C1充电完成后,充电电流消失,驱动电路20输出高电平复位信号,实现上电复位功能。
(2)掉电复位功能
掉电时,供电电源VCC的输出电压由高电平跳变到低电平,电压检测电路10输出低电平信号,第一开关管Q1导通,第一电容C1放电。在第一电容C1放电过程中,产生的放电电流触发驱动电路20输出低电平复位信号;在第一电容C1放电完成后,虽然放电电流消失,但是供电电源VCC的输出电压也降到低电平,因此,驱动电路20保持输出低电平复位信号,实现掉电复位功能。
(3)电源跌落复位功能
电源跌落过程中:
首先,供电电源VCC的输出电压由高电平跌落到低电平,电压检测电路10输出低电平信号,第一开关管Q1导通,第一电容C1放电。在第一电容C1放电过程中,产生的放电电流触发驱动电路20输出低电平复位信号;在第一电容C1放电完成后,虽然放电电流消失,但是供电电源VCC的输出电压也降到低电平,因此,驱动电路20保持输出低电平复位信号。
此后,供电电源VCC的输出电压由低电平回升到高电平,电压检测电路10输出高电平信号,第一开关管Q1截止,第一电容C1充电。在第一电容C1充电过程中,产生的充电电流触发驱动电路20输出低电平信号;在第一电容C1充电完成后,充电电流消失,驱动电路20输出高电平复位信号,实现电源跌落复位功能。
根据上述的复位电路的工作过程可知,该复位电路还具有:
(4)复位时间可调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在复位电路实现上电复位和电源跌落复位功能的过程中,复位电路输出高电平复位信号的时刻,相对于供电电源VCC的输出电压由低电平跳变到高电平的时刻,存在延迟,而该延迟时间恰好是第一电容C1的充电时间。
较为悉知的是,在供电电源VCC的输出电压最大值一定的条件下,改变第一电容C1的容量就可以改变第一电容C1的充电时间,进而调节复位电路输出高电平复位信号的延迟时间。这样,就可以达到调节复位电路复位时间的目的。
较佳地,上述电压检测电路10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及第二开关管Q2,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输入端连接,其连接节点为电压检测电路10的电压检测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及第二开关管Q2的受控端互连,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其连接节点为电压检测电路10的输出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及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均接地GND。
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关管Q2可以是三极管,也可以是MOS管。较佳地,第二开关管Q2为PNP型三极管;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为第二开关管Q2的受控端,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第二开关管Q2的输入端,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这样,当第一电阻R1所分得的电压大于第二开关管Q2的开启电压时,第二开关管Q2导通,电压检测电路10输出高电平信号;当第一电阻R1所分得的电压小于第二开关管Q2的开启电压时,第二开关管Q2截止,电压检测电路10输出低电平信号。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阻R1所分得的电压,即为上述的电压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供电电源VCC的输出电压最大值一定的条件下,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的比值越大,第一电阻R1所分得的电压就越大。这样,就可以通过调节第一电阻R1和/或第二电阻R2的阻值来调节复位电路的复位电压点,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复位电路还具有:
(5)复位电压点可调功能。
较佳的,上述驱动电路20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及第三开关管Q3;第三开关管Q3的受控端与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为驱动电路20的受控端;第三开关管Q3的输入端与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其连接节点为驱动电路20的输出端,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为驱动电路20的输入端,第三开关管Q3的输出端接地GND。
本实施例中,第三开关管Q3可以是三极管,也可以是MOS管。较佳地,第三开关管Q3为NPN型三极管;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为第三开关管Q3的受控端,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第三开关管Q3的输入端,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第三开关管Q3的输出端。
当有电流流过第四电阻R4时,第三开关管Q3导通。此时,不论供电电源VCC的输出电压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驱动电路20均输出低电平信号。当没有电流流过第四电阻R4时,第三开关管Q3截止。此时,若供电电源VCC的输出电压为高电平,则驱动电路20输出高电平信号,若供电电源VCC的输出电压为低电平,则驱动电路20输出低电平信号。
为了更好的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以下,结合图1,说明本实用新型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
当供电电源VCC的输出电压由低电平跳变到高电平时,第二开关管Q2饱和导通,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电压被抬高,第一开关管Q1截止,第一电容C1充电,产生的充电电流触发第三开关管Q3导通,复位电路输出低电平信号。在第一电容C1充电完成后,充电电流消失,第三开关管Q3截止,复位电路输出高电平复位信号。这样,就实现了上电复位的功能。在此过程中,若调节第一电阻R1和/或第二电阻R1的阻值,则可以调节复位电路的复位电压点;若调节第一电容C1的容量,则可以调节复位电路输出高电平复位信号的延迟时间。
当供电电源VCC的输出电压由高电平跳变到低电平时,第二开关管Q2截止,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电压被拉低,第一开关管Q1导通,第一电容C1放电,产生的放电电流触发第三开关管Q3导通,复位电路输出低电平复位信号。在第一电容C1放电完成后,放电电流消失,虽然第三开关管Q3截止,但是供电电源VCC的输出电压也降到低电平,复位电路保持输出低电平复位信号。
在一段时间内,若供电电源VCC不仅出现由高电平跌落到低电平的情况,还出现从低电平回升到高电平的情况,则复位电路重复上述的工作过程,实现电源跌落复位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用分立元器件组成复位电路,并实现上电复位、掉电复位及电源跌落复位的功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成本低的特点。此外,由于该复位电路还具有复位时间及复位电压点可调的功能,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具有功能丰富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智能系统,该智能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复位电路,该复位电路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智能系统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该智能系统可以是洗衣机、空调等智能设备,此处不做限制。优选地,所述智能系统为电视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复位电路,用于给智能系统中的控制器复位,其特征在于,该复位电路包括:
电压检测电路,其电压检测端连接供电电源;
第一开关管,其受控端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
第一电容,其第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
驱动电路,其受控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及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互连,其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其输出端用于输出复位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及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其连接节点为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电压检测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受控端互连,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其连接节点为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均接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和/或第二电阻为可调电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管为PNP型三极管;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受控端,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所述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及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受控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驱动电路的受控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其连接节点为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出端接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受控端,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入端,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出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为PNP型三极管;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受控端,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所述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
8.一种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复位电路。
CN201621202807.4U 2016-11-04 2016-11-04 复位电路及智能系统 Active CN2061475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02807.4U CN206147508U (zh) 2016-11-04 2016-11-04 复位电路及智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02807.4U CN206147508U (zh) 2016-11-04 2016-11-04 复位电路及智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47508U true CN206147508U (zh) 2017-05-03

Family

ID=58625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02807.4U Active CN206147508U (zh) 2016-11-04 2016-11-04 复位电路及智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4750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1678A (zh) * 2017-11-30 2019-06-07 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电复位电路及芯片
CN112615610A (zh) * 2020-12-03 2021-04-06 北京紫光安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锁系统及其复位电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1678A (zh) * 2017-11-30 2019-06-07 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电复位电路及芯片
CN109861678B (zh) * 2017-11-30 2022-12-13 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电复位电路及芯片
CN112615610A (zh) * 2020-12-03 2021-04-06 北京紫光安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锁系统及其复位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51066U (zh) 芯片复位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08479470U (zh) 可调电压输出电路
CN206147508U (zh) 复位电路及智能系统
CN206077348U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开关机电路及其装置
CN206097104U (zh) 热插拔保护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03734639U (zh) 电子设备及其防静电复位电路
CN108631690A (zh) 变频控制电路、变频空调器控制电路及变频空调器
CN104539274A (zh) 一种复位电路及WiFi通信系统
CN202496005U (zh) 待机低功耗电路及机顶盒
CN206099296U (zh) 过压保护电路和电子设备
CN201956990U (zh) 一种低电平复位电路及数字电视接收终端
CN102291558B (zh) 一种电视机及其复位系统
CN203313051U (zh) 一种高效释放电路结构
CN208257983U (zh) 掉电静音控制电路
CN201122942Y (zh) 一种复位电路
CN208508901U (zh) 复位自动开机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06180986U (zh) 一种复位触发电路及耳机
CN204697033U (zh) 系统复位电路和电子设备
CN206441115U (zh) 开机按键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06849921A (zh) 一种硬件复位电路及电子产品
CN207488947U (zh) 一种基于服务器系统自适应电源切换电路
CN206251393U (zh) 呼吸灯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01570848U (zh) 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及家用电器
CN205941844U (zh) 电池电压检测电路
CN106655361B (zh) 泄放电器残余电压的装置、方法及具有该装置的用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0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uaxi Invest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2 Room 201, building a, comprehensive office building of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Administration Bureau, No.1 liyumen street, Qianwan 1st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TCL DIGITAL TECHNOLOGY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