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46177U - 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及使用该密封装置的回转窑 - Google Patents

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及使用该密封装置的回转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46177U
CN206146177U CN201621209871.5U CN201621209871U CN206146177U CN 206146177 U CN206146177 U CN 206146177U CN 201621209871 U CN201621209871 U CN 201621209871U CN 206146177 U CN206146177 U CN 206146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kiln
sealing device
baffle plate
seal closure
cold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098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刚
陈吉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20987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46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46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461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ffle Furnaces And Rotary Kil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及使用该密封装置的回转窑。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包括回转窑筒体、护铁、冷风套和窑头罩;还包括套设在冷风套外侧的第一密封罩和第二密封罩;第一密封罩包括锁风环、外侧密封挡板和第一环形风道挡板,其内部设置有第二环形风道挡板,第一环形风道挡板和第二环形风道挡板之间设置有内侧板,第一环形风道挡板、第二环形风道挡板、外侧密封挡板与内侧板之间形成环形风道;沿第二环形风道挡板的环形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出风管,外侧密封挡板上设置有两个进风管,两个进风管均与环形风道相连通。还提供了一种回转窑,能够提高窑头筒体的冷却效率,减小窑头筒体的温差。

Description

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及使用该密封装置的回转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及使用该密封装置的回转窑。
背景技术
回转窑是水泥及冶金等行业的关键生产设备,其窑头罩和筒体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目的是为了减少外界冷空气进入窑内,同时防止窑内空气携带灰砂物料外泄,造成浪费并污染环境。此外,在高温工作状态下,冷风套容易受热变形,需要同时对窑头筒体进行降温,因此,对窑头密封装置的要求极高。而现有的窑头密封装置对窑头筒体的冷却效率低,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窑头密封装置存在的对窑头筒体的冷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回转窑,以解决现有的回转窑存在的窑头筒体的冷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包括回转窑筒体、护铁、冷风套和窑头罩;所述护铁设置在所述回转窑筒体的窑口边缘,所述冷风套套设于所述回转窑筒体上,且所述冷风套的一端插入所述护铁的内部,所述冷风套与所述护铁之间间隙设置;所述窑头罩套设在所述冷风套上,且靠近所述冷风套的出风口的一侧,所述窑头罩与所述冷风套之间间隙设置;所述冷风套的内表面与所述回转窑筒体的外表面之间构成内层密封通道;
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冷风套外侧的第一密封罩和第二密封罩;所述第一密封罩包括锁风环、外侧密封挡板和第一环形风道挡板,所述第二密封罩的一端与所述窑头罩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密封罩的另一端与所述锁风环固定连接,所述外侧密封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密封罩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外侧密封挡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形风道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罩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环形风道挡板,所述第二环形风道挡板与所述外侧密封挡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环形风道挡板位于所述锁风环与所述第一环形风道挡板之间;所述第一环形风道挡板和所述第二环形风道挡板之间设置有内侧板,所述第一环形风道挡板、所述第二环形风道挡板、所述外侧密封挡板与所述内侧板之间形成环形风道;沿所述第二环形风道挡板的环形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出风管,多个所述出风管均与所述环形风道相连通;所述外侧密封挡板上设置有两个进风管,两个所述进风管均与所述环形风道相连通,所述进风管用于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环形风道挡板的远离所述锁风环的一侧设置有鱼鳞片;所述锁风环与所述冷风套的外表面之间间隙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回转窑筒体上设置有耐磨环,所述鱼鳞片紧贴在所述耐磨环的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风道挡板的远离所述锁风环的一侧连接有鱼鳞片安装法兰,所述鱼鳞片安装法兰上连接有锥体法兰,所述鱼鳞片安装在所述锥体法兰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罩的下部设置有第一下料口;所述第二密封罩的下部设置有第二下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下料口和所述第二下料口均设置有出口管路,所述出口管路用于与篦冷机的进料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罩和所述第二密封罩均设置有人孔门。
进一步的,所述人孔门的内壁设置有保温层。
进一步的,所述鱼鳞片安装法兰与所述内侧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
进一步的,所述耐磨环的宽度为300~900mm。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回转窑,所述回转窑包括所述的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在使用时,将两个进风管分别与两个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启动风机后,风从两个进风管同时进入环形风道,并从多个出风管吹出,由于锁风环的阻挡作用,使风分为两路,一路从锁风环与冷风套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二密封罩内,另一路从冷风套进入内层密封通道,再从冷风套与护铁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二密封罩。这样可以将护铁处的灰砂物料吹进第二密封罩,同时能够对窑头筒体进行快速降温,减小了窑头筒体的温差,提高了对窑头筒体的冷却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转窑,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能够提高窑头筒体的冷却效率,减小窑头筒体的温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密封罩和第二密封罩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锁风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环形风道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环形风道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鱼鳞片安装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的左视图(只示出第一密封罩和第二密封罩的下部);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人孔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1-回转窑筒体;102-护铁;103-冷风套;104-窑头罩;105-内层密封通道;106-第二密封罩;107-锁风环;108-外侧密封挡板;109-第一环形风道挡板;110-第二环形风道挡板;111-内侧板;112-环形风道;113-出风管;114-进风管;115-鱼鳞片;116-耐磨环;117-鱼鳞片安装法兰;118-锥体法兰;119-第一下料口;120-第二下料口;121-第一法兰;122-人孔门;123-加强筋板;124-第二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密封罩和第二密封罩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锁风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法兰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法兰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环形风道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环形风道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鱼鳞片安装法兰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的左视图(只示出第一密封罩和第二密封罩的下部);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人孔门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包括回转窑筒体101、护铁102、冷风套103和窑头罩104;护铁102固定安装在回转窑筒体101的窑口边缘,护铁102上具有环形凹槽,冷风套103套设于回转窑筒体101上,且冷风套103的一端插入护铁102的环形凹槽的内部,冷风套103与护铁102之间间隙设置;窑头罩104套设在冷风套103上,且靠近冷风套103的出风口的一侧,窑头罩104与冷风套103之间间隙设置;冷风套103的内表面与回转窑筒体101的外表面之间构成内层密封通道105;
还包括套设在冷风套103外侧的第一密封罩和第二密封罩106;第一密封罩包括锁风环107、外侧密封挡板108和第一环形风道挡板109,外侧密封挡板108为圆筒状结构,套设在冷风套103的外侧,且圆筒状结构的中心线与回转窑筒体101的中心线重合,以保证外侧密封挡板108的内表面与回转窑筒体101的外表面之间的间距均匀一致。参见图3和图6所示,锁风环107和第一环形风道挡板109均为圆环形板状结构,且均套设在冷风套103的外侧;锁风环107上沿其环形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螺纹孔。第二密封罩106为筒状结构,第二密封罩106的中心线与回转窑筒体101的中心线重合,以保证第二密封罩106的内表面与回转窑筒体101的外表面之间的间距均匀一致。第二密封罩106的一端与窑头罩104的外壁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第二密封罩106的一端与窑头罩104的外壁焊接;第二密封罩106的另一端与锁风环107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第二密封罩106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法兰121,第一法兰121通过螺栓与锁风环107上的螺纹孔连接。外侧密封挡板108的一端与第二密封罩10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外侧密封挡板108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法兰124,第二法兰124通过螺栓与第一法兰121连接,从而将外侧密封挡板108的一端与第二密封罩106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且连接处的缝隙用石棉绳或石棉板填充,保证连接处不漏风,本实施例采用现有的石棉绳或石棉板。外侧密封挡板108的另一端与第一环形风道挡板109固定连接,且外侧密封挡板108的中心线与第一环形风道挡板109的板面垂直;第一密封罩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环形风道挡板110,第二环形风道挡板110为圆环形板状结构,且套设在冷风套103的外侧;第二环形风道挡板110与外侧密封挡板108固定连接,且第二环形风道挡板110位于锁风环107与第一环形风道挡板109之间,第二环形风道挡板110的板面与第一环形风道挡板109的板面相平行;第一环形风道挡板109和第二环形风道挡板110之间设置有内侧板111,内侧板111为筒状结构,内侧板111的一端与第一环形风道挡板109固定连接,内侧板111的另一端与第二环形风道挡板110固定连接,第一环形风道挡板109、第二环形风道挡板110、外侧密封挡板108与内侧板111之间形成环形风道112;沿第二环形风道挡板110的环形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出风管113,多个出风管113均与环形风道112相连通;作为优选,多个出风管113沿第二环形风道挡板110的环形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外侧密封挡板108上设置有两个进风管114,以回转窑筒体101的中心线所在的竖直平面为参考面,参见图9所示,A-A线为该参考面在回转窑筒体101的横截面上的投影,作为优选,两个进风管114对称设置在该参考面的两侧,两个进风管114均与环形风道112相连通,进风管114用于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第一环形风道挡板109的远离锁风环107的一侧设置有鱼鳞片115;锁风环107与冷风套103的外表面之间间隙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在使用时,将两个进风管114分别与两个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启动风机后,风从两个进风管114同时进入环形风道112,并从多个出风管113吹出,由于锁风环107的阻挡作用,使风分为两路,一路从锁风环107与冷风套103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二密封罩106内,另一路从冷风套103进入内层密封通道105,再从冷风套103与护铁102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二密封罩106。这样既可以将护铁102处的灰砂物料吹进第二密封罩106,避免灰砂物料泄露到空气中而污染环境,同时还能够对窑头筒体进行快速降温,减小了窑头筒体的温差,提高了对窑头筒体的冷却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回转窑筒体101上设置有耐磨环116,鱼鳞片115紧贴在耐磨环116的外表面。
耐磨环116为焊接在回转窑筒体101的外表面的耐磨钢带,且耐磨环116设置在鱼鳞片115的末端,使鱼鳞片115紧贴在耐磨环116的外表面。这样的方式能够使鱼鳞片115不直接与回转窑筒体101摩擦,从而有效延长回转窑筒体101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提供的耐磨环116由现有的耐磨钢带制成。
在该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环形风道挡板109的远离锁风环107的一侧连接有鱼鳞片安装法兰117,鱼鳞片安装法兰117上连接有锥体法兰118,鱼鳞片115安装在锥体法兰118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鱼鳞片115采用现有的鱼鳞片,在安装时,将鱼鳞片115的头部安装在锥体法兰118上,并沿回转窑筒体101的转动方向,后一片搭接在前一片上,一片压一片地有序安装;鱼鳞片115的尾部则紧贴在耐磨环116的外表面。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热量散失,并阻止灰砂溢出,增强了密封性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密封罩的下部设置有第一下料口119;第二密封罩106的下部设置有第二下料口120。
作为优选,第一下料口119的宽度大于第二下料口120的宽度,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大颗粒物料从第一下料口119排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下料口119和第二下料口120均设置有出口管路,出口管路用于与篦冷机的进料口相连通。
在使用时,将两个进风管114分别与两个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启动风机后,风从两个进风管114同时进入环形风道112,并从多个出风管113吹出,由于锁风环107的阻挡作用,使风分为两路,一路从锁风环107与冷风套103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二密封罩106内,另一路从冷风套103进入内层密封通道105,再从冷风套103与护铁102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二密封罩106。作为优选,本实施例采用的风机为现有的变频风机,通过调节风机的风速,控制风量的大小,从而克服灰砂物料的重力作用,将护铁102处的大部分灰砂物料吹进第二密封罩106,并从第二下料口120排出;还有一些大颗粒的灰砂物料会进入第一密封罩,并从第一下料口119排出。从第一下料口119和第二下料口120排出的灰砂物料经过出口管路进入篦冷机,从而实现物料与热量的回收,不仅提高了成品率,而且避免了灰砂物料泄露到空气中而污染环境,同时还能够对窑头筒体进行快速降温,减小了窑头筒体的温差,提高了对窑头筒体的冷却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密封罩和第二密封罩106均设置有人孔门122。
由于锁风环107与冷风套103之间的间隙较小,人无法从其中通过,因此,需要在第一密封罩上和第二密封罩106上分别设置人孔门122。
通过设置人孔门122,当冷风套103或出风管113等出现故障时,维修人员可以打开人孔门122,进入第一密封罩或第二密封罩106内进行维修。
此外,设置两个人孔门122,在进行维修前,可以将两个人孔门122同时打开,加快回转窑筒体101的散热速度,从而使维修人员能够及时进行维修,以便尽快恢复正常生产。
作为优选,两个人孔门122分别设置在第一密封罩的中上部和第二密封罩106的中上部,这样的方式能够避免灰砂物料伤及维修人员,保证了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提供的人孔门122采用现有的人孔门。
本实施例提供的人孔门122的内壁设置有保温层。
通过在人孔门122的内壁设置保温层,能够有效防止回转窑筒体101内的热量散失,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层采用现有的保温钢丝网,也可以直接安装现有的带有保温层的人孔门。
本实施例提供的鱼鳞片安装法兰117与内侧板11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123。
这样的方式能够增强鱼鳞片安装法兰117与内侧板111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鱼鳞片安装法兰117在使用过程中因松动而发生位移,从而使鱼鳞片115发生位移,导致密封效果变差,同时还可能导致鱼鳞片115脱离耐磨环116,对回转窑筒体101的外表面造成磨损。
本实施例提供的耐磨环116的宽度为300~900mm。
耐磨环116的宽度过窄,鱼鳞片115会与回转窑筒体101的外表面接触,导致回转窑筒体101在运转的过程中与鱼鳞片115产生摩擦而受损,缩短了回转窑筒体101的使用寿命。
耐磨环116的宽度过宽,不仅不便于安装,而且会浪费原料,增加设备的成本。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提供的耐磨环116的宽度为500~800mm。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提供的出风管113的数量至少为18个,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回转窑的生产能力和回转窑筒体101的直径大小选择其他数量的出风管113。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回转窑,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通过使用实施例一提供的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能够提高窑头筒体的冷却效率,减小窑头筒体的温差,使生产顺利进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窑筒体、护铁、冷风套和窑头罩;所述护铁设置在所述回转窑筒体的窑口边缘,所述冷风套套设于所述回转窑筒体上,且所述冷风套的一端插入所述护铁的内部,所述冷风套与所述护铁之间间隙设置;所述窑头罩套设在所述冷风套上,且靠近所述冷风套的出风口的一侧,所述窑头罩与所述冷风套之间间隙设置;所述冷风套的内表面与所述回转窑筒体的外表面之间构成内层密封通道;
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冷风套外侧的第一密封罩和第二密封罩;所述第一密封罩包括锁风环、外侧密封挡板和第一环形风道挡板,所述第二密封罩的一端与所述窑头罩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密封罩的另一端与所述锁风环固定连接,所述外侧密封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密封罩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外侧密封挡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形风道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罩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环形风道挡板,所述第二环形风道挡板与所述外侧密封挡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环形风道挡板位于所述锁风环与所述第一环形风道挡板之间;所述第一环形风道挡板和所述第二环形风道挡板之间设置有内侧板,所述第一环形风道挡板、所述第二环形风道挡板、所述外侧密封挡板与所述内侧板之间形成环形风道;沿所述第二环形风道挡板的环形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出风管,多个所述出风管均与所述环形风道相连通;所述外侧密封挡板上设置有两个进风管,两个所述进风管均与所述环形风道相连通,所述进风管用于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环形风道挡板的远离所述锁风环的一侧设置有鱼鳞片;所述锁风环与所述冷风套的外表面之间间隙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窑筒体上设置有耐磨环,所述鱼鳞片紧贴在所述耐磨环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风道挡板的远离所述锁风环的一侧连接有鱼鳞片安装法兰,所述鱼鳞片安装法兰上连接有锥体法兰,所述鱼鳞片安装在所述锥体法兰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罩的下部设置有第一下料口;所述第二密封罩的下部设置有第二下料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料口和所述第二下料口均设置有出口管路,所述出口管路用于与篦冷机的进料口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罩和所述第二密封罩均设置有人孔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孔门的内壁设置有保温层。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鳞片安装法兰与所述内侧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环的宽度为300~900mm。
10.一种回转窑,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
CN201621209871.5U 2016-11-09 2016-11-09 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及使用该密封装置的回转窑 Active CN206146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09871.5U CN206146177U (zh) 2016-11-09 2016-11-09 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及使用该密封装置的回转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09871.5U CN206146177U (zh) 2016-11-09 2016-11-09 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及使用该密封装置的回转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46177U true CN206146177U (zh) 2017-05-03

Family

ID=58624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09871.5U Active CN206146177U (zh) 2016-11-09 2016-11-09 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及使用该密封装置的回转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4617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3655A (zh) * 2017-06-26 2017-09-08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回转热解炉自动调紧浮动式动密封装置
CN109539778A (zh) * 2018-12-26 2019-03-29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窑弹性密封结构
CN110425868A (zh) * 2019-08-30 2019-11-08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窑二次风供风装置
CN110487069A (zh) * 2019-08-21 2019-11-22 徐州仕名建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窑正反向气室复合密封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3655A (zh) * 2017-06-26 2017-09-08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回转热解炉自动调紧浮动式动密封装置
CN109539778A (zh) * 2018-12-26 2019-03-29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窑弹性密封结构
CN110487069A (zh) * 2019-08-21 2019-11-22 徐州仕名建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窑正反向气室复合密封装置
CN110425868A (zh) * 2019-08-30 2019-11-08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窑二次风供风装置
CN110425868B (zh) * 2019-08-30 2024-03-19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窑二次风供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46177U (zh) 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及使用该密封装置的回转窑
CN104355071B (zh) 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
CN104745207B (zh) 一种回转窑干馏粉料的兰炭干熄及余热利用装置
CN108359756A (zh) 一种用于液态熔渣干式离心粒化及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108330233A (zh) 一种具有熔渣缓存及流量控制功能的液态熔渣干式离心粒化及余热回收系统
CN205940170U (zh) 双冷却腔立式烧结矿冷却炉
CN104791001B (zh) 一种进风井筒风量倍增及加热防冻装置
CN107829078A (zh) 一种改进的气相沉积炉
CN103484586A (zh) 一种高炉布料器内部旋转夹缝水冷系统
CN205257190U (zh) 一种落煤管防堵装置
CN207174506U (zh) 具有防粘结功能的兽药加工用料斗
CN204987897U (zh) 小规模低品位尾气余热利用料仓
CN107642984A (zh) 一种回转窑窑头新型石墨密封装置
CN207581731U (zh) 应用于废旧橡胶裂解的出渣装置
CN202814121U (zh) 一种环形冷却机用冷却装置及该环形冷却机
CN103203264B (zh) 一种水泥原料矿渣的立式辊磨机气流装置及其气流输送方法
CN214726333U (zh) 一种塑胶管材生产可控进料装置
CN111351340B (zh) 一种高温液体冷却装置
CN203904374U (zh) 高炉炉缸冷却壁冷热面同时压浆维护结构
CN108955275B (zh) 具有溜槽式布料器的立式烧结矿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CN106676216B (zh) 一种用于维护工业炉窑冷却壁的方法
CN104776701B (zh) 具有旋转料床的干燥器或热解器
CN107179002B (zh) 双侧卸料的烧结矿用槽式液密封鼓风冷却装置及方法
CN205874302U (zh) 一种干熄焦水封槽
CN108931140B (zh) 塔式烧结矿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