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43942U - 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43942U
CN206143942U CN201620688599.7U CN201620688599U CN206143942U CN 206143942 U CN206143942 U CN 206143942U CN 201620688599 U CN201620688599 U CN 201620688599U CN 206143942 U CN206143942 U CN 2061439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absorption
sound
absorption cavity
micropore
stereoscopic gratic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8859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闻小明
张荣初
周明霞
邹怡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HANGRONG ACOU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HANGRONG ACOU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HANGRONG ACOU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HANGRONG ACOU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8859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439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439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4394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包括1个面为微孔吸声板和5个面均为吸声板的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该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内设置包覆有多孔吸声材料的谐振吸收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的微孔吸声板的平面上设置多个垂直于该平面的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且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的相邻之间的间距相等或不相等;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包括多个面为超微孔吸声板和1个面为超微孔吸声端面板组成的立柱式多面体;或包括多个面为微孔吸声板和1个面为微孔吸声端面板组成的立柱式多面体,该立柱式多面体内设置多孔吸声材料。本实用新型具有吸声频带宽和降噪效果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声降噪器材,特别是涉及用于建筑物室内需要消除混响声场的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对室内声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低频混响噪声的吸收问题日益严峻。传统的低频吸声材料如用在消声室、半消声室内的一般使用吸声尖劈。吸声尖劈的长度与室内的截止频率有关,长度要相当于截止频率的波长的1/4才能达到0.99以上的吸声系数,如截止频率50Hz的吸声尖劈,尖劈的长度要达到1.7m,大量占用了室内空间。
中国专利申请201010266269.6公开了“一种金属孔板吸声尖劈”,该方案所述吸声尖劈无需骨架,不易变形,外表美观,适合工业化生产。但是这种吸声尖劈的强吸声原理和传统吸声尖劈类似,即根据截面积由小变大的阻抗渐变的原则,从吸声尖劈的尖部到基部,声阻抗从空气的特性阻抗逐步过渡到吸声材料的特性阻抗,由于填充的是单一吸声材料,为了实现完全的阻抗匹配达到很好的吸声性能,要求吸声尖劈的总长度(即等于吸声尖劈的高度和基部空腔深度之和)须为截止频率波长的四分之一。因此不可避免的存在下列缺陷:为了保证较低的截止频率,这类吸声尖劈的长度依然很长,例如,其与传统吸声尖劈类似,当吸声截止频率为120Hz时,该吸声尖劈的总长度约为700mm;当吸声截止频率为50Hz时,该吸声尖劈的总长度高达1700mm。因此在安装消声室时占用了大量的空间,使有效的测试空间大大减少,为保证测试空间,只能加大建筑物的规模,大大增加了建设投资。
中国专利申请201210130528.1公开了“一种具有共振吸声结构的多层吸声尖劈”,该方案包括尖劈本体和刚性基座,所述尖劈本体为三层式吸声无骨架结构,从顶端纵向向下依次为阻抗匹配层,声耗散层和穿孔板;在所述穿孔板和刚性基座之间有一个空腔,所述穿孔板、空腔和刚性基座构成了共振吸声结构。该方案通过把尖劈截面积由小变大和多层吸声材料的特性阻抗由小到大梯度渐变这两种阻抗渐变的原理相结合,改变了吸声尖劈的总长度须为截止频率波长的四分之一的限制,在保证较低的截止频率的同时,可减少吸声尖劈的长度、空间体积和质量,节约建造消声室的成本;同时,该吸声尖劈还具有改善吸声尖劈低频特性的共振吸声结构等优点。但该技术方案还存在公开不充分,既没有公开可以证明减少吸声尖劈的长度、空间体积和质量等方面的实际参数尺寸,也没有公开可以证明该结构的合理性的相关试验结论;再者,因在多孔吸声材料的背后增加共振空腔,依据声学原理,增加了多孔吸声材料的厚度,声学性能只相当于同厚度多孔吸声材料的声学性能,所以对减少吸声尖劈的长度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已成为吸声降噪器材技术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吸声频带宽和降噪效果好的优点,而且具有结构简单、工艺制造和装配应用简便可靠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它包括1个面为微孔吸声板和5个面均为吸声板的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所述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内设置包覆有多孔吸声材料的谐振吸收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的微孔吸声板的平面上设置多个垂直于该平面的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且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的相邻之间的间距相等或不相等;所述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包括多个面为超微孔吸声板和1个面为超微孔吸声端面板组成的立柱式多面体;或者包括多个面为微孔吸声板和1个面为微孔吸声端面板组成的立柱式多面体,该立柱式多面体内设置多孔吸声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原理是:本实用新型依据超微孔板共振吸声、多孔材料阻尼吸声、薄板共振吸声等原理,采用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与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进行复合,有效地提高了从低频到高频范围内的吸声能力。一是利用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相互之间形成的消音通道,亦称“声学陷阱”,在低频的消声量达到3-4dB,中高频的消声量达到4-5dB;根据声能密度原理,降低3dB等于降低了声能密度50%,相当于消除50-60%以上的低频声能和60-75%的中高频声能,同时相当于在低频的吸声系数达到0.5-0.6,中高频的吸声系数达到了0.6-0.75,这样可以最大弥补吸声材料在低频段吸声性能的不足;消声通道的消声量计算方法可以用别洛夫公式计算,根据所要的截止频率的吸声要求以及预计所要到达的吸声量进行设计。二是再通过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对声能进行多次重复吸收;同时,还根据吸声频率的需要,在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中设置包覆有多孔吸声材料的谐振吸收板复合层,以协同形成多层次的复合吸声体;谐振吸收板的选择满足材料本身在低频时的隔声性能;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相互之间形成的消音通道与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协同组合后,声波一部分被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吸收,另一部分被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反射、且反射声波被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相互之间形成的消音通道重复吸收。通过集超微孔板共振吸声原理、多孔材料阻尼吸声原理、薄板共振吸声原理于一体,运用其产生的协同作用,使本实用新型的吸声性能达到最大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是集超微孔板共振吸声原理、多孔材料阻尼吸声原理、薄板共振吸声原理于一体,运用其产生的协同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吸声体技术方案的不足,因此具有优异的吸声性能,取得了很好的吸声效果。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经组合应用的试验验证,在总安装长度750mm的情况下,可以达到截止频率50Hz的常规吸声尖劈的吸声性能,单个吸声体安装可以有效节约内部空间近1m,显著地降低了原材料的用量,节约了能源,为本领域的吸声体结构的实质性技术改进填补了空白。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不仅具有吸声频带宽和降噪效果好的优点,而且具有结构简单、工业化批量生产和装配应用简便可靠的优点。
第四,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适用于各类需要高吸声消声或半消声室的场所,也适用于需要高吸声量的建筑内部等场所。
第五,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还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内需要吊顶和墙面装饰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图2、图3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1的基本形状的示意图。
图5、图6、图7和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2的基本形状的示意图。
图9、图10和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3的井字形状的示意图。
图12、图13和图1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4的菱形形状的示意图。
图15、图16和图1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的吸声体单元5的迷宫形状的示意图。
图18、图19和图20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6的波浪形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它包括1个面为微孔吸声板和5个面均为吸声板的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所述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内设置包覆有多孔吸声材料(3)的谐振吸收板(4);还包括在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的微孔吸声板的平面上设置多个垂直于该平面的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且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相邻之间的间距相等或不相等;所述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包括多个面为超微孔吸声板和1个面为超微孔吸声端面板组成的立柱式多面体;或者包括多个面为微孔吸声板和1个面为微孔吸声端面板组成的立柱式多面体,该立柱式多面体内设置多孔吸声材料(3)。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
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立柱式多面体的形状包括立柱式五面体、立柱式六面体、立柱式七面体和立柱式八面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所述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网格式结构的形状包括十字形、井字形、菱形、波浪形和迷宫形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所述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超微孔吸声板和超微孔吸声端面板的超微孔孔径均为0.05-0.3mm。
所述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微孔吸声板、微孔吸声端面板以及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的微孔吸声板的微孔孔径均为1-5mm。
所述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相邻之间的等宽间距为20-300mm。
所述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顶面平行于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设置或者呈10°-30°的斜面设置。
所述谐振吸收板(4)的材质为铝合金板、碳钢板、镀锌板或不锈钢板;该谐振吸收板(4)的厚度为0.1~0.5mm。
所述多孔吸声材料(3)的材质为开孔泡沫材料、密度为6-10kg/m3,所述开孔泡沫材料的组分包括三聚氰胺。
所述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超微孔吸声板、超微孔吸声端面板、微孔吸声板和微孔吸声端面板的材质为铝合金板、碳钢板、镀锌板或不锈钢板、厚度为0.5~2mm。
所述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的微孔吸声板的材质为铝合金板、碳钢板、镀锌板或不锈钢板、厚度为0.5~2mm。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的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公开如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1的基本形状如图1至图4所示,其中:图1为俯视图,图2为侧视剖视图,图3为立体剖视图,图4为多个单元组合图形;本实用新型包括1个面为微孔吸声板和5个面均为吸声板的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所述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内设置包覆有多孔吸声材料(3)的谐振吸收板(4);还包括在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的微孔吸声板的平面上设置多个垂直于该平面的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且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相邻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是由多个面为超微孔吸声板和1个面为超微孔吸声端面板组成的立柱式多面体。所述超微孔吸声板和超微孔吸声端面板的材质为铝合金板、厚度0.8mm、孔径0.15mm、穿孔率1%;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的微孔吸声板的材质为镀锌钢板,厚度0.8mm,孔径3mm,穿孔率25%;谐振吸收板(4)的材质为不锈钢板、厚度0.1mm、表面不穿孔;多孔吸声材料(3)为密度10kg/m3的三聚氰胺、包覆层的总厚度为250mm;所述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共由4个截面尺寸200×200mm和1个截面尺寸300×100mm,长度均为400mm的立柱式六面体,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相邻之间的间距为100mm;截面尺寸为300×100mm的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顶面与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呈10°的斜面,其所用的超微孔吸声板和超微孔吸声端面板采用常规的钣金加工方法后进行拼装铆接,其成型后与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中的微孔吸声板进行固定铆接;谐振吸收板(4)两面用双面胶带分别与多孔吸声材料(3)固定。性能测试:将制得的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设置在低频驻波管中进行正入射的吸声系数试验,结果如下:50Hz、63 Hz、100Hz、125Hz、160Hz、200Hz、250Hz、315Hz的正入射的吸声系数分别为0.87、0.89、0.91、0.91、0.92、0.925、0.93、0.93。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2的基本形状如图5至图8所示,其中:图5为俯视图,图6为侧视剖视图,图7为立体剖视图,图8为多个单元组合图形;本实用新型包括1个面为微孔吸声板和5个面均为吸声板的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所述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内设置包覆有多孔吸声材料(3)的谐振吸收板(4);还包括在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的微孔吸声板的平面上设置多个垂直于该平面的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且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相邻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是由多个面为微孔吸声板和1个面为微孔吸声端面板组成的立柱式多面体,该立柱式多面体内设置多孔吸声材料(3)。所述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长度300mm,分别由4个截面尺寸200×200mm和1个截面尺寸300×100mm的立柱式六面体,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相邻之间的间距为80mm;截面尺寸为300×100mm的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顶面与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平行。所述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微孔吸声板、微孔吸声端面板材质为铝合金板、厚度1mm、孔径2.5mm、穿孔率23%;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的微孔吸声板的材质为镀锌钢板、厚度1mm、孔径5mm、穿孔率30%;谐振吸收板(4)的材质为碳钢板、厚度0.15mm、表面不穿孔;多孔吸声材料(3)为密度8kg/m3的开孔泡沫材料、包覆层的总厚度220mm。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其所用的微孔吸声板、微孔吸声端面板采用常规的钣金加工方法后进行拼装铆接,内部填充的多孔吸声材料(3)为密度10kg/m3的三聚氰胺;成型后与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中的微孔吸声板进行固定铆接;谐振吸收板(4)两面用双面胶带分别与多孔吸声材料(3)固定。性能测试:将制得的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设置在低频驻波管中进行正入射的吸声系数试验,结果如下:50Hz、63Hz、100Hz、125Hz、160Hz、200Hz、250Hz、315Hz的正入射的吸声系数分别为0.92、0.91、0.92、0.93、0.94、0.945、0.945、0.95。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3的井字形状如图9至图11所示,其中:图9为俯视图,图10为侧视剖视图,图11为多个单元组合图形;本实用新型包括1个面为微孔吸声板和5个面均为吸声板的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所述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内设置包覆有多孔吸声材料(3)的谐振吸收板(4);还包括在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的微孔吸声板的平面上设置多个垂直于该平面的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且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相邻之间的间距不相等;所述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是由多个面为超微孔吸声板和1个面为超微孔吸声端面板组成的立柱式多面体;所述超微孔吸声板和超微孔吸声端面板的材质为铝合金板、厚度0.5mm、孔径0.05mm、穿孔率0.8%;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的微孔吸声板的材质为不锈钢板、厚度0.5mm、孔径1mm、穿孔率20%;谐振吸收板(4)的材质为铝合金板、厚度0.3mm、表面不穿孔;多孔吸声材料(3)为密度10kg/m3的三聚氰胺、包覆层的总厚度250mm;所述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共由6个截面尺寸100×112mm的立柱式六面体、2个单三角形加矩形的形状其最大截面尺寸162×100mm的立柱式七面体、2个等腰梯形形状的最大截面尺寸524×100mm的立柱式六面体、1个双三角形加矩形的最大截面尺寸848×100mm的立柱式八面体组成,长度均为400mm,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相邻之间的间距分别为100mm、112mm;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顶面与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平行。其所用的超微孔吸声板和超微孔吸声端面板采用常规的钣金加工方法后进行拼装铆接,其成型后与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中的微孔吸声板进行固定铆接;谐振吸收板(4)两面用双面胶带分别与多孔吸声材料(3)固定。性能测试:将制得的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设置在低频驻波管中进行正入射的吸声系数试验,结果如下:50Hz、63Hz、100Hz、125Hz、160Hz、200Hz、250Hz、315Hz的正入射的吸声系数分别为0.90、0.90、0.92、0.93、0.94、0.945、0.94、0.945。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4的菱形形状如图12至图14所示,其中:图12为俯视图,图13为侧视剖视图,图14为多个单元组合图形;本实用新型包括1个面为微孔吸声板和5个面均为吸声板的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所述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内设置包覆有多孔吸声材料(3)的谐振吸收板(4);还包括在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的微孔吸声板的平面上设置多个垂直于该平面的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且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相邻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是由多个面为超微孔吸声板和1个面为超微孔吸声端面板组成的立柱式六面体;所述超微孔吸声板和超微孔吸声端面板的材质为铝合金板、厚度1.2mm、孔径0.3mm、穿孔率1.2%;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的微孔吸声板的材质为不锈钢板、厚度1.2mm、孔径3mm、穿孔率25%;谐振吸收板(4)的材质为铝合金板、厚度0.5mm、表面不穿孔;多孔吸声材料(3)为密度6kg/m3的三聚氰胺、包覆层的总厚度220mm;所述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共由1个截面尺寸325×325mm的立柱式六面体、4个直角等腰三角形直角边长尺寸230mm的立柱式五面体,长度均为400mm,截面尺寸为325×325mm的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顶面与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呈四个30°的斜面,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相邻之间的间距为100mm;其所用的超微孔吸声板和超微孔吸声端面板采用常规的钣金加工方法后进行拼装铆接,其成型后与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中的微孔吸声板进行固定铆接;谐振吸收板(4)两面用双面胶带分别与多孔吸声材料(3)固定。性能测试:将制得的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设置在低频驻波管中进行正入射的吸声系数试验,结果如下:50Hz、63Hz、100Hz、125Hz、160Hz、200Hz、250Hz、315Hz的正入射的吸声系数分别为0.89、0.90、0.90、0.92、0.925、0.93、0.93、0.94。
实施例5。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5的迷宫形状如图15至图17所示,其中:图15为俯视图,图16为侧视剖视图,图17为多个单元组合图形;本实用新型包括1个面为微孔吸声板和5个面均为吸声板的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所述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内设置包覆有多孔吸声材料(3)的谐振吸收板(4);还包括在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的微孔吸声板的平面上设置多个垂直于该平面的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且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相邻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是由多个面为微孔吸声板和1个面为微孔吸声端面板组成的立柱式多面体,该立柱式多面体内设置多孔吸声材料(3);所述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长度350mm,分别由4个截面尺寸为直角等腰三角形直角边长为250mm的立柱式五面体、和2个截面尺寸为330×100mm的立柱式六面体组成,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相邻之间的间距为80mm;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顶面与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平行。所述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微孔吸声板、微孔吸声端面板材质为铝合金板,厚度2mm,孔径5mm,穿孔率25%;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的微孔吸声板的材质为不锈钢板,厚度2mm,孔径4mm,穿孔率30%;谐振吸收板(4)的材质为碳钢板、厚度0.1mm、表面不穿孔;多孔吸声材料(3)为密度10kg/m3的三聚氰胺、包覆层的总厚度250mm;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其所用的微孔吸声板、微孔吸声端面板采用常规的钣金加工方法后进行拼装铆接,内部填充的多孔吸声材料(3)为密度8kg/m3的三聚氰胺,其成型后与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中的微孔吸声板进行固定铆接;谐振吸收板(4)两面用双面胶带分别与多孔吸声材料(3)固定。性能测试:将制得的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设置在低频驻波管中进行正入射的吸声系数试验,结果如下:50Hz、63Hz、100Hz、125Hz、160Hz、200Hz、250Hz、315Hz的正入射的吸声系数分别为0.90、0.91、0.92、0.93、0.935、0.94、0.94、0.95。
实施例6。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6的波浪形状如图18至图20所示,其中:图18为俯视图,图19为侧视剖视图,图20为多个单元组合图形;本实用新型包括1个面为微孔吸声板和5个面均为吸声板的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所述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内设置包覆有多孔吸声材料(3)的谐振吸收板(4);还包括在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的微孔吸声板的平面上设置多个垂直于该平面的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且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相邻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是由多个面为微孔吸声板和1个面为微孔吸声端面板组成的立柱式多面体,该立柱式多面体内设置多孔吸声材料(3);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分别由3个折板形状的立柱式八面体与2个三角形状的立柱式五面体,长度400mm;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相邻之间的间距为100mm;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顶面与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平行。所述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微孔吸声板、微孔吸声端面板的材质为铝合金板、厚度1.5mm、孔径3mm、穿孔率30%;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的微孔吸声板的材质为铝合金板、厚度1.5mm、孔径5mm、穿孔率30%;谐振吸收板(4)的材质为碳钢板、厚度0.15mm、表面不穿孔;多孔吸声材料(3)为密度8kg/m3的开孔泡沫材料、包覆层的总厚度250mm;所述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其所用的微孔吸声板、微孔吸声端面板采用常规的钣金加工方法后进行拼装铆接,内部填充的多孔吸声材料(3)为密度10kg/m3的三聚氰胺,其成型后与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中的微孔吸声板进行固定铆接;谐振吸收板(4)两面用双面胶带分别与多孔吸声材料(3)固定。性能测试:将制得的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设置在低频驻波管中进行正入射的吸声系数试验,结果如下:50Hz、63Hz、100Hz、125Hz、160Hz、200Hz、250Hz、315Hz的正入射的吸声系数分别为0.92、0.93、0.935、0.94、0.945、0.945、0.95、0.95。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未涉及的说明属于本领域公知的技术,可参考公知技术加以实施。
本实用新型经反复试验验证,取得了满意的试用效果。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及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技术思想的具体支持,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本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等同变化或等效的改动,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它包括1个面为微孔吸声板和5个面均为吸声板的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所述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内设置包覆有多孔吸声材料(3)的谐振吸收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的微孔吸声板的平面上设置多个垂直于该平面的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且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相邻之间的间距相等或不相等;所述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包括多个面为超微孔吸声板和1个面为超微孔吸声端面板组成的立柱式多面体;或者包括多个面为微孔吸声板和1个面为微孔吸声端面板组成的立柱式多面体,该立柱式多面体内设置多孔吸声材料(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立柱式多面体的形状包括立柱式五面体、立柱式六面体、立柱式七面体和立柱式八面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网格式结构的形状包括十字形、井字形、菱形、波浪形和迷宫形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超微孔吸声板和超微孔吸声端面板的超微孔孔径均为0.05-0.3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微孔吸声板、微孔吸声端面板以及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的微孔吸声板的微孔孔径均为1-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相邻之间的等宽间距为20-30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顶面平行于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设置或者呈10°-30°的斜面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吸收板(4)的材质为铝合金板、碳钢板、镀锌板或不锈钢板;该谐振吸收板(4)的厚度为0.1~0.5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吸声材料(3)的材质为开孔泡沫材料、密度为6-10kg/m3,所述开孔泡沫材料的组分包括三聚氰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网格式结构的金属穿孔吸声腔体(1)的超微孔吸声板、超微孔吸声端面板、微孔吸声板和微孔吸声端面板的材质为铝合金板、碳钢板、镀锌板或不锈钢板、厚度为0.5~2mm。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平板式六面体吸声腔体(2)的微孔吸声板的材质为铝合金板、碳钢板、镀锌板或不锈钢板、厚度为0.5~2mm。
CN201620688599.7U 2016-07-01 2016-07-01 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1439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88599.7U CN206143942U (zh) 2016-07-01 2016-07-01 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88599.7U CN206143942U (zh) 2016-07-01 2016-07-01 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43942U true CN206143942U (zh) 2017-05-03

Family

ID=58616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88599.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143942U (zh) 2016-07-01 2016-07-01 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439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9696A (zh) * 2016-07-01 2016-10-26 南京常荣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9696A (zh) * 2016-07-01 2016-10-26 南京常荣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
CN106049696B (zh) * 2016-07-01 2018-05-25 南京常荣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95500C2 (ru) Звукопоглощающ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CN106782475B (zh) 复合共振吸声结构
CN104485096B (zh) 一种降噪吸声层
CN102864846A (zh) 金属隔声低频吸声板
CN105821980A (zh) 一种六边形蜂窝波纹复合结构吸声承载板
WO2016019640A1 (zh) 微粒板共振吸声结构
CN105714944A (zh) 一种四方蜂窝波纹复合结构吸声承载板
CN102953448A (zh) 空腔吸声板材
CN103606441B (zh) 一种变压器降噪吸声装置
CN2911069Y (zh) 蜂窝肋式吸音板
CN206143942U (zh) 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
CN107610688B (zh) 一种腔管复合隔声结构
CN204010667U (zh) 宽频片式消声器
RU28502U1 (ru) Двустенная панель модульного типа
CN109671419A (zh) 一种开缝双孔隙率吸声装置及其应用
CN106049696B (zh) 一种基于立体网格式结构的吸声体单元
CN210713368U (zh) 一种吸音隔墙
CN204010668U (zh) 微粒板共振吸声结构
CN102261138A (zh) 微穿孔吸声铝中空复合板
CN112049269A (zh) 一种组合频带式吸声复合结构
CN109707060A (zh) 一种连续渐扩梯度开孔双孔隙率吸声装置及其应用
CN207512950U (zh) 三维双声阻抗微穿孔周期超宽频带表面平齐吸声结构
CN202745228U (zh) 金属隔声低频吸声板
CN201679107U (zh) 微穿孔吸声铝中空复合板
CN213891562U (zh) 一种高强度吸音隔音复合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