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42580U - 一种新型电梯轿厢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电梯轿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42580U
CN206142580U CN201621019914.3U CN201621019914U CN206142580U CN 206142580 U CN206142580 U CN 206142580U CN 201621019914 U CN201621019914 U CN 201621019914U CN 206142580 U CN206142580 U CN 2061425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axle
motion bar
drive
loose collar
qui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1991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平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WESTER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WESTER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WESTER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WESTER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1991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425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425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425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梯轿厢,轿厢体,轿厢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交互面板和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脚踏组件;脚踏组件包括固定轴、与固定轴同轴设置的活动套筒及第二活动杆;固定轴通过连接组件固连在安装槽内,活动套筒上连接有具有镂空的脚踏架;第二活动杆一端穿过固定轴的开口端,固定轴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组开口组件,第二活动杆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组连接柱组件。改变了报警按钮的驱动方式,使其与开门按钮、开关按钮及楼层按钮的触发方式有明显的差异,这样,则可大大减少乘客对报警按钮的误触碰。另外,通过调整活动套筒相对固定轴的角度位置,即可对调整脚踏架相对交互面板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同时,还可对前述高度位置进行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电梯轿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电梯交互面板用于使用者控制电梯的工作状态,它通常设置有多个用于选择楼层的楼层按钮,控制电梯门打开的开门按钮,控制电梯门关闭的关门按钮。通过楼层按钮、开门按钮和关门按钮即可实现使用者对电梯的控制。
为了便于使用者操作交互面板上的按钮,通常制造商会考虑普通成年使用者的平均高度,从而将电梯交互面板固定在一个相对合适的位置。然而,对于儿童来说,却难以操作上述高度的交互面板,因此,部分厂商还在电梯中另外设置了一套高度较低的交互面板,以满足儿童的使用需求,但这样,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及维修成本。另外,目前,报警按钮多是通过下压的方式进行驱动传动,由于该种方式与其他楼层按钮的触发方式相同,因此,当使用者注意力不集中时,则极易误触报警按钮,使电梯在正常工作期间发出报警信号,从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电梯轿厢,它改变了报警按钮的驱动方式,使其与开门按钮、开关按钮及楼层按钮的触发方式有明显的差异,这样,则可大大减少使用者对报警按钮的误触碰。另外,通过调整活动套筒相对固定轴的角度位置,即可对调整脚踏架相对交互面板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同时,还可对前述高度位置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电梯轿厢,包括轿厢体,轿厢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交互面板和位于交互面板下方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脚踏组件;
交互面板板体上设置有开门按钮、关门按钮及若干个楼层按钮,交互面板中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报警按钮,交互面板板体上还转动设置有转动手柄,转动手柄通过传动组件可作用于报警按钮;
传动组件包括与转动手柄相连的第一传动轮、与第一传动轮啮合的第二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同轴设置的固定轮及触发板,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均转动设置在容纳腔内,固定轮固连在容纳腔内,容纳腔腔壁通过第一弹性件与触发板相连,第一弹性件作用于触发板使得触发板与报警按钮相分离,触发板和第一传动轮分别位于第二传动轮的两侧;
固定轮上于靠近触发板的区域内偏心设置有第一活动杆,第一活动杆的一端交接在固定轮上,使得第一活动杆可相对固定轮转动,且在转动过程中可作用于触发板使得触发板与报警按钮相贴合,第一活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贯穿其端面的条形通口;
第二传动轮于靠近固定轮的端面上设置有穿过条形通口的定位柱,定位柱可在条形通口内进行移动;
脚踏组件包括固定轴、与固定轴同轴设置的活动套筒及第二活动杆,固定轴通过连接组件固连在安装槽内,活动套筒上连接有具有镂空的脚踏架;
固定轴呈中空设置,且一端开口另一端闭口,第二活动杆一端穿过固定轴的开口端,且该端通过第二弹性件与固定轴的内壁相连,固定轴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组开口组件,第二活动杆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组可分别穿过各个开口组件的连接柱组件,连接柱组件可相对开口组件沿第二活动杆的轴向移动,每一连接柱组件均连接有位于固定轴外围的活动环A;
活动套筒套设于固定轴上,且活动套筒可相对固定轴周向转动,活动套筒内壁内凹形成有环形容纳槽,容纳槽槽底处设置有若干个可与相对应地活动环A相啮合的活动环B;
当第二弹性件作用于第二活动杆时,连接组件抵接于开口组件内靠近固定轴开口端的内壁,且活动环A与活动环B相啮合;
当轴向移动第二活动杆使得连接组件位于开口组件内靠近固定轴闭口端的区域时,活动环A与活动环B相脱离。
发明人发现,由于交互面板上报警按钮与的其他按钮的驱动方式相同,使得,使用者在乘坐电梯时,极易误触发报警按钮。为此,本实用新型改变了报警按钮的驱动方式,使其与开门按钮、关门按钮及楼层按钮的触发方式有明显的差异,这样,则可大大减少使用者对报警按钮的误触碰。同时,通过传动组件的设置,可保证本实用新型能对报警按钮进行灵敏的手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中,报警按钮设置在容纳腔内,它可与开门按钮、关门按钮及楼层按钮设置在同一方向上,这样,则需在转动手柄与第一传动轮之间增加伞齿轮传动结构,以改变动能传递的方向及传动比。若将报警按钮设置成与其他按钮不同的方向,则触发板和第一传动轮可分别位于第二传动轮的上下两侧,这时,报警按钮安装在容纳腔腔壁的顶端,条形通口则贯穿第一活动杆的前后端面。零位状态时,也即触发板与报警按钮相分离时,第一活动杆设有条形通口的那端则位于固定轮的低位处,定位柱亦位于该低位处。当电梯内有突发情况时,则通过转动手柄转动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通过其与第一传动轮之间的啮合亦发生转动,从而,则带动定位柱亦跟随第二传动轮一起进行移动。在前述移动过程中,通过条形通口与定位柱之间的配合,第一活动杆则绕着其与固定轮的铰接点发生转动,在该转动过程中,第一活动杆则会从低位处转动至高位处,从而,逐步向上作用于触发板,使得触发板能克服第一弹性件的支撑作用与报警按钮相贴合。
可见,本实用新型在大幅度减少使用者误触碰可能性的同时,亦能实现对报警按钮的有效触发,具体地,通过第一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之间的啮合配合以及定位柱与条形通口之间的滑动配合,则可将施加给第一传动轮的动能传递给第一活动杆,使得第一活动杆能对触发板与报警按钮之间的贴合或者分离进行有效控制。
另外,本实用新型设计有固定轴和活动套筒,它通过调整活动套筒相对固定轴的角度位置,即可对调整脚踏架相对交互面板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同时,还可对前述高度位置进行固定。这样,则可使使用者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脚踏架的高度,从而,身高较矮的人能够借助脚踏架的支撑作用到达合适的高度对交互面板进行操作。其中,开口组件使得相对应地连接柱组件能穿过固定轴的内外壁与活动环A相连。连接柱组件可在开口组件内沿第二活动杆的轴向移动,这样,当第二活动杆轴向移动时,连接柱组件亦可带动活动环A发生相对固定轴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在零位状态时,第二弹性件作用于第二活动杆,通过开口组件与连接柱组件之间的抵接作用,使得第二活动杆位于固定轴的最右侧,也即固定轴开口端侧,这时,活动环A与活动环B相啮合。由于固定轴的位置通过连接组件固定在安装槽内,因而与活动套筒相连的脚踏架也被紧紧地固定在固定轴上。当使用者需对脚踏架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时,则通过外力作用于第二活动杆使其由固定轴开口端至闭口端的方向移动,直至活动环A与活动环B相脱离,由于活动套筒失去了固定轴对其的锁紧作用,则可任意转动活动套筒相对固定轴的周向位置以对脚踏架进行高度调整。待调整好后,则松开第二活动杆,第二活动杆则在第二弹性件的支撑作用下再次复制至活动环A与活动环B相啮合的状态。
为避免第二活动杆多度移动而磨损开口组件,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轴开口端的内壁向其轴心线延伸形成有限位环,所述第二活动杆包括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相连的第一活动部和与第一活动部连接且可与限位环相配合的第二活动部,第二活动部的自由端部连接有位于固定轴外的限位盘,第二弹性件作用于第一活动部使得:第一活动部与限位环相抵接,且所述活动环A与所述活动环B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柱组件设置在第一活动部上,第一活动部的直径大于第二活动部的直径。第一活动部与限位环之间的抵接可对第二活动杆的右移进行限位,限位盘与固定轴开口端之间的抵接可对第二活动杆的左移进行限位。
为实现连接柱组件与进口组件之间的配合,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开口组件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固定轴两侧壁上且与固定轴内腔连通的条形开口,每一所述连接柱组件两个分别穿过两条形开口的连接柱,每一连接柱组件中两连接柱的自由端部与相应地所述活动环A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环A的外壁上轴向设置有若干个沿其环向排列的锁紧齿A,所述活动环B的内壁上轴向设置有若干个可与锁紧齿A相啮合的锁紧齿B。锁紧齿A和锁紧齿B均轴向设置,这样,可便于活动环A在轴向移动的过程中与活动环B发生啮合和脱离的工作状态。
为实现固定轴与安装槽之间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左右相对设置的支撑座,支撑座的底端固连在所述安装槽的槽底,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支撑座上,所述活动套筒位于两支撑座之间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套筒的两端均设置有沿其轴向外凸且与活动套筒同轴设置的定位环,所述两支撑座上均设置有可与定位环相配合的定位槽。通过定位槽和定位环的设置,可避免活动套筒在转动过程中发生轴向位移,进一步提高活动套筒与固定轴之间配合的稳定性。
为提高固定轴对活动套筒锁紧作用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组件设置有三组,所述连接柱组件设置有三组。
进一步地,所述条形通口内壁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弹片,且弹片位于条形通口的中部区域。本实用新型中,当使用者在转动转动手柄的过程中,定位柱会在条形通口内进行移动,也即从条形通口的底端逐步移动至条形通口的顶端,当定位柱经过弹片,弹片被压缩再释放的过程中会发出声音,如此,可进一步通过声音的方式提示使用者触发了报警按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改变了报警按钮的驱动方式,使其与开门按钮、关门按钮及楼层按钮的触发方式有明显的差异,这样,则可大大减少使用者对报警按钮的误触碰。同时,它亦能实现对报警按钮的有效触发,具体地,通过第一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之间的啮合配合以及定位柱与条形通口之间的滑动配合,则可将施加给第一传动轮的动能传递给第一活动杆,使得第一活动杆能对触发板与报警按钮之间的贴合或者分离进行有效控制。
2、本实用新型设计有固定轴和活动套筒,它通过调整活动套筒相对固定轴的角度位置,即可对调整脚踏架相对交互面板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同时,还可对前述高度位置进行固定。这样,则可使使用者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脚踏架的高度,从而,身高较矮的人能够借助脚踏架的支撑作用到达合适的高度对交互面板进行操作。
3、第一活动部与限位环之间的抵接可对第二活动杆的右移进行限位,限位盘与固定轴开口端之间的抵接可对第二活动杆的左移进行限位,这样,可有效避免第二活动杆与开口组件之间的相互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轿厢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轿厢中交互面板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轿厢中固定轴和活动套筒一个具体实施例在活动环A与活动环B相啮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轿厢中固定轴和活动套筒在一个具体实施例在活动环A与活动环B相脱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轿厢中活动环A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轿厢中触发板与报警按钮相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轿厢中触发板与报警按钮相贴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轿厢体,2、交互面板,3、安装槽,4、固定轴,5、活动套筒,6、第二活动杆,7、第二弹性件,8、限位环,9、限位盘,10、条形开口,11、连接柱,12、活动环A,13、定位环,14、容纳槽,15、活动环B,16、支撑座,17、第一活动部,18、第二活动部,19、锁紧齿A,20、镂空,21、脚踏架,22、开门按钮,23、关门按钮,24、报警按钮,25、楼层按钮,26、容纳腔,27、转动手柄,28、第一传动轮,29、第二传动轮,30、固定轮,31、触发板,32、第一弹性件,33、第一活动杆,34、条形通口,35、定位柱,36、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新型电梯轿厢,包括轿厢体1,轿厢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交互面板2和位于交互面板2下方的安装槽3,安装槽3内安装有脚踏组件;
交互面板2板体上设置有开门按钮22、关门按钮23及若干个楼层按钮25,交互面板2中设置有容纳腔26,容纳腔26内设置有报警按钮24,交互面板2板体上还转动设置有转动手柄27,转动手柄27通过传动组件可作用于报警按钮24;
传动组件包括与转动手柄27相连的第一传动轮28、与第一传动轮28啮合的第二传动轮29、与第二传动轮29同轴设置的固定轮30及触发板31,第一传动轮28和第二传动轮29均转动设置在容纳腔26内,固定轮30固连在容纳腔26内,容纳腔26腔壁通过第一弹性件32与触发板31相连,第一弹性件32作用于触发板31使得触发板31与报警按钮24相分离,触发板31和第一传动轮28分别位于第二传动轮29的两侧;
固定轮30上于靠近触发板31的区域内偏心设置有第一活动杆33,第一活动杆33的一端交接在固定轮30上,使得第一活动杆33可相对固定轮30转动,且在转动过程中可作用于触发板31使得触发板31与报警按钮24相贴合,第一活动杆33的另一端设置有贯穿其端面的条形通口34;
第二传动轮29于靠近固定轮30的端面上设置有穿过条形通口34的定位柱35,定位柱35可在条形通口34内进行移动;
脚踏组件包括固定轴4、与固定轴4同轴设置的活动套筒5及第二活动杆6,固定轴4通过连接组件固连在安装槽3内,活动套筒5上连接有具有镂空20的脚踏架21;
固定轴4呈中空设置,且一端开口另一端闭口,第二活动杆6一端穿过固定轴4的开口端,且该端通过第二弹性件7与固定轴4的内壁相连,固定轴4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组开口组件,第二活动杆6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组可分别穿过各个开口组件的连接柱组件,连接柱组件可相对开口组件沿第二活动杆6的轴向移动,每一连接柱组件均连接有位于固定轴4外围的活动环A12;
活动套筒5套设于固定轴4上,且活动套筒5可相对固定轴4周向转动,活动套筒5内壁内凹形成有环形容纳槽14,容纳槽14槽底处设置有若干个可与相对应地活动环A12相啮合的活动环B15;
当第二弹性件7作用于第二活动杆6时,连接组件抵接于开口组件内靠近固定轴开口端的内壁,且活动环A12与活动环B15相啮合;
当轴向移动第二活动杆6使得连接组件位于开口组件内靠近固定轴闭口端的区域时,活动环A12与活动环B15相脱离。
发明人发现,由于交互面板2上报警按钮24与的其他按钮的驱动方式相同,使得,使用者在乘坐电梯时,极易误触发报警按钮24。为此,本实施例改变了报警按钮24的驱动方式,使其与开门按钮22、关门按钮23及楼层按钮25的触发方式有明显的差异,这样,则可大大减少使用者对报警按钮24的误触碰。同时,通过传动组件的设置,可保证本实施例能对报警按钮24进行灵敏的手动控制。
本实施例中,报警按钮24设置在容纳腔26内,它可与开门按钮22、关门按钮23及楼层按钮25设置在同一方向上,这样,则需在转动手柄27与第一传动轮28之间增加伞齿轮传动结构,以改变动能传递的方向及传动比。若将报警按钮24设置成与其他按钮不同的方向,则触发板31和第一传动轮28可分别位于第二传动轮29的上下两侧,这时,报警按钮24安装在容纳腔26腔壁的顶端,条形通口34则贯穿第一活动杆33的前后端面。零位状态时,也即触发板31与报警按钮24相分离时,第一活动杆33设有条形通口34的那端则位于固定轮30的低位处,定位柱35亦位于该低位处。当电梯内有突发情况时,则通过转动手柄27转动第一传动轮28,第二传动轮29通过其与第一传动轮28之间的啮合亦发生转动,从而,则带动定位柱35亦跟随第二传动轮29一起进行移动。在前述移动过程中,通过条形通口34与定位柱35之间的配合,第一活动杆33则绕着其与固定轮30的铰接点发生转动,在该转动过程中,第一活动杆33则会从低位处转动至高位处,从而,逐步向上作用于触发板31,使得触发板31能克服第一弹性件32的支撑作用与报警按钮24相贴合。
可见,本实施例在大幅度减少使用者误触碰可能性的同时,亦能实现对报警按钮24的有效触发,具体地,通过第一传动轮28与第二传动轮29之间的啮合配合以及定位柱35与条形通口34之间的滑动配合,则可将施加给第一传动轮28的动能传递给第一活动杆33,使得第一活动杆33能对触发板31与报警按钮24之间的贴合或者分离进行有效控制。
本实施例设计有固定轴4和活动套筒5,它通过调整活动套筒5相对固定轴4的角度位置,即可对调整脚踏架21相对交互面板2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同时,还可对前述高度位置进行固定。这样,则可使使用者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脚踏架21的高度,从而,身高较矮的人能够借助脚踏架21的支撑作用到达合适的高度对交互面板2进行操作。其中,开口组件使得相对应地连接柱组件能穿过固定轴4的内外壁与活动环A12相连。连接柱组件可在开口组件内沿第二活动杆6的轴向移动,这样,当第二活动杆6轴向移动时,连接柱组件亦可带动活动环A12发生相对固定轴4的移动。为取材便捷,第二弹性件可选用压缩弹簧。
本实施例在零位状态时,第二弹性件7作用于第二活动杆6,通过开口组件与连接柱组件之间的抵接作用,使得第二活动杆6位于固定轴4的最右侧,也即固定轴4开口端侧,这时,活动环A12与活动环B15相啮合。由于固定轴4的位置通过连接组件固定在安装槽3内,因而与活动套筒5相连的脚踏架21也被紧紧地固定在固定轴4上。当使用者需对脚踏架21的高度位置进行角度调整时,则通过外力作用于第二活动杆6使其由固定轴4开口端至闭口端的方向移动,直至活动环A12与活动环B15相脱离,由于活动套筒5失去了固定轴4对其的锁紧作用,则可任意转动活动套筒5相对固定轴4的周向位置以对脚踏架21进行高度调整。待调整好后,则松开第二活动杆6,第二活动杆6则在第二弹性件7的支撑作用下再次复制至活动环A12与活动环B15相啮合的状态。
为避免第二活动杆6多度移动而磨损开口组件,优选地,所述固定轴4开口端的内壁向其轴心线延伸形成有限位环8,所述第二活动杆6包括与所述第二弹性件7相连的第一活动部17和与第一活动部17连接且可与限位环8相配合的第二活动部18,第二活动部18的自由端部连接有位于固定轴4外的限位盘9,第二弹性件7作用于第一活动部17使得:第一活动部17与限位环8相抵接,且所述活动环A12与所述活动环B15相啮合。
本实施例中,连接柱组件设置在第一活动部17上,第一活动部17的直径大于第二活动部18的直径。第一活动71与限位环8之间的抵接可对第二活动杆6的右移进行限位,限位盘9与固定轴4开口端之间的抵接可对第二活动杆6的左移进行限位。
为实现连接柱组件与进口组件之间的配合,优选地,每一所述开口组件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固定轴4两侧壁上且与固定轴4内腔连通的条形开口10,每一所述连接柱组件两个分别穿过两条形开口10的连接柱11,每一连接柱组件中两连接柱11的自由端部与相应地所述活动环A12相连。
优选地,所述活动环A12的外壁上轴向设置有若干个沿其环向排列的锁紧齿A19,所述活动环B15的内壁上轴向设置有若干个可与锁紧齿A19相啮合的锁紧齿B。锁紧齿A19和锁紧齿B均轴向设置,这样,可便于活动环A12在轴向移动的过程中与活动环B15发生啮合和脱离的工作状态。
为实现固定轴4与安装槽3之间的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左右相对设置的支撑座16,支撑座16的底端固连在所述安装槽3的槽底,所述固定轴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支撑座16上,所述活动套筒5位于两支撑座16之间的区域。
优选地,所述活动套筒5的两端均设置有沿其轴向外凸且与活动套筒5同轴设置的定位环13,所述两支撑座16上均设置有可与定位环13相配合的定位槽。通过定位槽和定位环13的设置,可避免活动套筒5在转动过程中发生轴向位移,进一步提高活动套筒5与固定轴4之间配合的稳定性。
为提高固定轴4对活动套筒5锁紧作用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开口组件设置有三组,所述连接柱组件设置有三组。
优选地,所述条形通口34内壁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弹片36,且弹片36位于条形通口34的中部区域。本实施例中,当使用者在转动转动手柄27的过程中,定位柱35会在条形通口34内进行移动,也即从条形通口34的底端逐步移动至条形通口34的顶端,当定位柱35经过弹片36,弹片36被压缩再释放的过程中会发出声音,如此,可进一步通过声音的方式提示使用者触发了报警按钮24。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体(1),轿厢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交互面板(2)和位于交互面板(2)下方的安装槽(3),安装槽(3)内安装有脚踏组件;
交互面板(2)板体上设置有开门按钮(22)、关门按钮(23)及若干个楼层按钮(25),交互面板(2)中设置有容纳腔(26),容纳腔(26)内设置有报警按钮(24),交互面板(2)板体上还转动设置有转动手柄(27),转动手柄(27)通过传动组件可作用于报警按钮(24);
传动组件包括与转动手柄(27)相连的第一传动轮(28)、与第一传动轮(28)啮合的第二传动轮(29)、与第二传动轮(29)同轴设置的固定轮(30)及触发板(31),第一传动轮(28)和第二传动轮(29)均转动设置在容纳腔(26)内,固定轮(30)固连在容纳腔(26)内,容纳腔(26)腔壁通过第一弹性件(32)与触发板(31)相连,第一弹性件(32)作用于触发板(31)使得触发板(31)与报警按钮(24)相分离,触发板(31)和第一传动轮(28)分别位于第二传动轮(29)的两侧;
固定轮(30)上于靠近触发板(31)的区域内偏心设置有第一活动杆(33),第一活动杆(33)的一端交接在固定轮(30)上,使得第一活动杆(33)可相对固定轮(30)转动,且在转动过程中可作用于触发板(31)使得触发板(31)与报警按钮(24)相贴合,第一活动杆(33)的另一端设置有贯穿其端面的条形通口(34);
第二传动轮(29)于靠近固定轮(30)的端面上设置有穿过条形通口(34)的定位柱(35),定位柱(35)可在条形通口(34)内进行移动;
脚踏组件包括固定轴(4)、与固定轴(4)同轴设置的活动套筒(5)及第二活动杆(6),固定轴(4)通过连接组件固连在安装槽(3)内,活动套筒(5)上连接有具有镂空(20)的脚踏架(21);
固定轴(4)呈中空设置,且一端开口另一端闭口,第二活动杆(6)一端穿过固定轴(4)的开口端,且该端通过第二弹性件(7)与固定轴(4)的内壁相连,固定轴(4)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组开口组件,第二活动杆(6)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组可分别穿过各个开口组件的连接柱组件,连接柱组件可相对开口组件沿第二活动杆(6)的轴向移动,每一连接柱组件均连接有位于固定轴(4)外围的活动环A(12);
活动套筒(5)套设于固定轴(4)上,且活动套筒(5)可相对固定轴(4)周向转动,活动套筒(5)内壁内凹形成有环形容纳槽(14),容纳槽(14)槽底处设置有若干个可与相对应地活动环A(12)相啮合的活动环B(15);
当第二弹性件(7)作用于第二活动杆(6)时,连接组件抵接于开口组件内靠近固定轴开口端的内壁,且活动环A(12)与活动环B(15)相啮合;
当轴向移动第二活动杆(6)使得连接组件位于开口组件内靠近固定轴闭口端的区域时,活动环A(12)与活动环B(15)相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4)开口端的内壁向其轴心线延伸形成有限位环(8),所述第二活动杆(6)包括与所述第二弹性件(7)相连的第一活动部(17)和与第一活动部(17)连接且可与限位环(8)相配合的第二活动部(18),第二活动部(18)的自由端部连接有位于固定轴(4)外的限位盘(9),第二弹性件(7)作用于第一活动部(17)使得:第一活动部(17)与限位环(8)相抵接,且所述活动环A(12)与所述活动环B(15)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开口组件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固定轴(4)两侧壁上且与固定轴(4)内腔连通的条形开口(10),每一所述连接柱组件两个分别穿过两条形开口(10)的连接柱(11),每一连接柱组件中两连接柱(11)的自由端部与相应地所述活动环A(1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环A(12)的外壁上轴向设置有若干个沿其环向排列的锁紧齿A(19),所述活动环B(15)的内壁上轴向设置有若干个可与锁紧齿A(19)相啮合的锁紧齿B。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左右相对设置的支撑座(16),支撑座(16)的底端固连在所述安装槽(3)的槽底,所述固定轴(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支撑座(16)上,所述活动套筒(5)位于两支撑座(16)之间的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筒(5)的两端均设置有沿其轴向外凸且与活动套筒(5)同轴设置的定位环(13),所述两支撑座(16)上均设置有可与定位环(13)相配合的定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组件设置有三组,所述连接柱组件设置有三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通口(34)内壁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弹片(36),且弹片(36)位于条形通口(34)的中部区域。
CN201621019914.3U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新型电梯轿厢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425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19914.3U CN206142580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新型电梯轿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19914.3U CN206142580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新型电梯轿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42580U true CN206142580U (zh) 2017-05-03

Family

ID=58617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1991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42580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新型电梯轿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425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74422U (zh) 简单实用的锁具
CN205159175U (zh) 旋钮开关装置
WO2016082758A1 (zh) 多联动折叠型代步工具以及折叠方法
CN202467401U (zh) 一种汽车前门锁
CN106618891B (zh) 电动快接装置及电动残疾车
CN203129768U (zh) 滑动舱门锁闭机构
CN206142580U (zh) 一种新型电梯轿厢
CN106013960A (zh) 一种防止通过猫眼开锁的门锁装置
CN205777993U (zh) 一种执手可自由换向的电子门锁
CN204983919U (zh) 一种防钩门锁的把手结构
EP3009117B1 (en) Caster device
CN110723241A (zh) 一种两轮车用防自锁智能中控锁
CN102152822B (zh) 一种电动车
CN206092735U (zh) 一种农用泵手动双向离合器
CN106219339A (zh) 一种新型电梯轿厢
CN102650176B (zh) 按钮式手柄
CN205476740U (zh) 碾压储能遥控式停车位占位器
CN204020620U (zh) 一种汽车座椅升降调节器的简易大扭矩双向自锁装置
CN206942398U (zh) 一种前后推拉开锁与解锁的锁具装置
CN206142621U (zh) 设有脚踏架的电梯轿厢
CN202467397U (zh) 安全逃生门锁
CN208330009U (zh) 一种逃生机构
CN106219338A (zh) 便于操控的电梯轿厢
CN206142577U (zh) 一种用于电梯交互的板体组件
CN206124826U (zh) 一种可单独翻转操作的双排扶手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03

Termination date: 2018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