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41272U - 一种汽车后暖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后暖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41272U
CN206141272U CN201621162498.2U CN201621162498U CN206141272U CN 206141272 U CN206141272 U CN 206141272U CN 201621162498 U CN201621162498 U CN 201621162498U CN 206141272 U CN206141272 U CN 2061412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hannel
wind channel
vent
air
impe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624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lliance Auto Group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illiance Auto Group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lliance Auto Group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rilliance Auto Group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624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412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412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4127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暖风机结构,使其采用三通式风道和双叶轮的设计,机构紧凑重量轻,节省空间,体现了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同时保证了整车的舒适性。它包括壳体,驱动电机,叶轮和发热芯体,其特征是:所述叶轮为设于驱动电机两侧的双叶轮;所述发热芯体内设有与发动机冷却水循环系统相连通的循环水加热装置和与电路相连通的电加热装置;还包括与双叶轮相对应的位于壳体两侧的进风口以及一体成型的与壳体连通并设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三通风道,在第一风道开口处设有第一通风口,在第二风道开口处连通通往后排的辅助风道,在辅助风道另一端设有第二通风口。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后暖风机
技术领域
本专利属于汽车零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汽车后暖风机,用于MPV多功能车等后部两排座位的取暖。
背景技术
MPV是集旅行车宽大乘员空间、轿车的舒适性、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的车型,即多用途车。通俗地说,就是可以坐7-8人的小客车,该类车型的后部设有两排座位。智研数据研究中心,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MPV类多功能车成为一种全新的汽车家庭式消费。这种家庭式消费的增多,必将大大加速MPV进入家庭用车市场,家庭购车成为MPV市场的购车新焦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MPV的要求转为对实用性和舒适性的追求。针对MPV这一类型的后部设有两排座位的多功能车,后部空间的取暖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但要兼顾舒适性的要求,还要考虑整车零部件重量轻体积小,更加节能环保的要求。
现有车型大都采用后部两排座位分开设立取暖系统的方式,占用空间大,设备价格高,不能满足广大用户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后暖风机结构,使其采用三通式风道和双叶轮的设计,机构紧凑重量轻,节省空间,体现了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同时保证了整车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后暖风机,包括壳体,驱动电机,叶轮和发热芯体,其特征是:所述叶轮为设于驱动电机两侧的双叶轮;所述发热芯体内设有与发动机冷却水循环系统相连通的循环水加热装置和与电路相连通的电加热装置;还包括与双叶轮相对应的位于壳体两侧的进风口以及一体成型的与壳体连通并设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三通风道,在第一风道开口处设有第一通风口,在第二风道开口处连通通往后排的辅助风道,在辅助风道另一端设有第二通风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调整电机转速的调速模块。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风道与第一通风口之间和/或第二风道与第二通风口之间还设有用于控制风道通断和风量大小的调节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结构的三通式风道采用吹塑一体成型,开发周期短,成本低;
2.本结构采用双叶轮风机,暖风芯体表面风速均匀、大风量、低风噪;
3.本结构可以同时或分别为后部的两排乘客提供取暖,体现了舒适性和节能性的双重考虑;
4.本结构还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成本低和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在车内布置图。
图中序号说明:
1、壳体,2、驱动电机,3、叶轮,4、发热芯体,5、进风口,6、三通风道,7、第一风道,71、第一通风口,8、第二风道,81、第二通风口,9、调速模块,10调节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一种汽车后暖风机,包括壳体1,驱动电机2,叶轮3和发热芯体4,所述叶轮为设于驱动电机两侧的双叶轮;所述发热芯体内设有与发动机冷却水箱相连通的循环水加热装置和与电路相连通的电加热装置;还包括与双叶轮相对应的位于壳体两侧的进风口5以及一体成型的与壳体连接并设有第一风道7和第二风道8的三通风道6,在第一风道开口处设有第一通风口71,在第二风道开口处连通通往后排的辅助风道80,在辅助风道另一端设有第二通风口81,第一通风口位于后部第一排座位区域,第二通风口位于后部第二排座位区域。辅助风道可以根据不同车型具体设定其长度,满足了不同车型的通用性,辅助风道一般可以设置在地板或地毯下方。
优选的:还包括调速模块9。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风道与第一通风口之间和/或辅助风道与第二通风口之间还设有用于控制风道通断和风量大小的调节开关1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车内的布置图,中间部分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四周为车辆座椅。
本结构中,双叶轮风机具有风量大,运转稳定,噪音低的优点;发热芯体采用双重设置,其两种方法的单独设置为现有技术,但叠加设置既可以使车辆通电即可达到加热目的,也可以在车辆发动一段时间后水温合适的时候采用循环水加热达到节能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

1.一种汽车后暖风机,包括壳体,驱动电机,叶轮和发热芯体,其特征是:所述叶轮为设于驱动电机两侧的双叶轮;所述发热芯体内设有与发动机冷却水循环系统相连通的循环水加热装置和与电路相连通的电加热装置;还包括与双叶轮相对应的位于壳体两侧的进风口以及一体成型的与壳体连通并设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三通风道,在第一风道开口处设有第一通风口,在第二风道开口处连通通往后排的辅助风道,在辅助风道另一端设有第二通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暖风机,其特征是:还包括调速模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暖风机,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风道与第一通风口之间和/或辅助风道与第二通风口之间还设有用于控制风道通断和风量大小的调节开关。
CN201621162498.2U 2016-10-25 2016-10-25 一种汽车后暖风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412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62498.2U CN206141272U (zh) 2016-10-25 2016-10-25 一种汽车后暖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62498.2U CN206141272U (zh) 2016-10-25 2016-10-25 一种汽车后暖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41272U true CN206141272U (zh) 2017-05-03

Family

ID=58623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6249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41272U (zh) 2016-10-25 2016-10-25 一种汽车后暖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412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19838B (zh) 一种强混合动力汽车加热系统
JP2000219035A (ja) 自動車の停止時空調法
US20220371396A1 (e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s for electric vehicle platforms
WO2022007684A1 (zh) 一种热管理方法、装置和电动车辆
CN106335417B (zh) 用于驾驶员座椅的空气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09018718A1 (fr) Procédé pour réduire la température d'un véhicule et dispositif associé
CN107053994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3405061B (zh) 空调室内机用座椅
CN206141272U (zh) 一种汽车后暖风机
CN201002544Y (zh) 空调汽车座椅
CN115867444A (zh) 包括热调节系统的车辆
CN112060995A (zh) 一种新能源公交车用的通风型座椅
CN105730525B (zh) 太阳能吸风式隔热降温车
WO2009146590A1 (zh) 汽车座椅温度调整装置
CN111114242A (zh) 汽车供暖装置
CN106926663B (zh) 纯电动客车用暖风机
CN206803557U (zh) 一种空调前蒸发器
CN212124791U (zh) 汽车供暖装置
CN205344442U (zh) 一种具有太阳能换气排热系统的车体结构
CN201086658Y (zh) 空调汽车的多功能座椅
CN209813789U (zh) 一种带吸风功能的汽车靠垫
CN110435393B (zh) 新能源汽车空调尾吸式进气系统
CN218316141U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箱布置结构
CN203964280U (zh) 一种双层流空调箱及汽车
CN103496375A (zh) Crh3-380高速动车组空调风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03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