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32885U - 微波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微波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32885U
CN206132885U CN201621138161.8U CN201621138161U CN206132885U CN 206132885 U CN206132885 U CN 206132885U CN 201621138161 U CN201621138161 U CN 201621138161U CN 206132885 U CN206132885 U CN 206132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wave
test system
antenna
switch
control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3816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超
刘静江
唐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uan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uan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uan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uan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3816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32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32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32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微波测试系统,包括: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端连接的谐波检测装置和转台;与所述谐波检测装置连接的第一天线;综合测试仪;与所述综合测试仪连接的第二天线。所述微波测试系统搭建成本低,能够用于谐波测试,且与用于空中电磁特性参数测试的测试系统兼容。

Description

微波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波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很多手机和平板厂商在将手机或平板电脑送检之前,需要完成性能的自检,以保证能够顺利完成国内CTA、CMCC等的认证,顺利获得销售许可。由于国内CTA、CMCC等认证都需要进行EMC测试,所述EMC测试是对电磁兼容性能的测试,主要是对谐波的测试,但是国内很多厂商用于检测天线微波的微波暗室只具备OTA(over the air)测试能力,而所述OTA测试是对手机或平板的空中电磁特性参数的测试,很多厂商没有进行EMC测试的微波暗室,给自检带来很大的不变。
目前只能通过新建EMC测试系统或者提前到第三方认证机构测试来实现EMC测试,但是这两种方案都需要花费较多的资金,增加认证成本。
所以需要一种低成本的微波测试系统,以实现对手机或平板等的电磁兼容性能的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波测试系统,实现电磁兼容性能的测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波测试系统,包括: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端连接的谐波检测装置和转台;与所述谐波检测装置连接的第一天线;综合测试仪;与所述综合测试仪连接的第二天线。
可选的,还包括微波暗室,所述转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位于所述微波暗室内。
可选的,所述谐波检测装置包括:极化切换开关、与所述极化切换开关连接的微波切换开关、与所述微波切换开关连接的频谱仪。
可选的,所述控制端连接至所述频谱仪和极化切换开关。
可选的,所述微波切换开关内置陷波器。
可选的,所述陷波器包括低频陷波器和高频陷波器。
可选的,所述微波切换开关通过放大器与频谱仪连接。
可选的,所述转台具有360°旋转功能。
可选的,所述第二天线的工作频段覆盖通信频段。
可选的,所述控制端包括显示设备,用于显示频谱仪发送的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微波测试系统复用了现有的对通信终端进行空中电磁特性参数测试(OTA测试)的微波暗室以及测试设备,在此基础上增加其他用于谐波检测的测试设备,从而能够实现微波谐波测试,无需单独构建新的测试系统,也无需通过第三方测试机构即可完成对通信终端的谐波测试(EMC测试),从而可以节约成本,缩短产品上市周期。并且,改变设备连接关系,还可以进行OTA测试,所以所述微波测试系统能够兼容OTA与EMC测试。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一微波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微波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微波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波测试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为现有技术一微波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微波测试系统包括:电脑103;与所述电脑103连接的综合测试仪105和转台102;与所述综合测试仪105和电脑103连接的极化切换开关104;与所述极化切换开关连接的天线102;微波暗室100,所述转台101和天线102设置于所述微波暗室100内。
所述微波测试系统仅能对手机或平板等进行空中电磁特性参数的测试(OTA测试),无法对谐波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基于上述用于OTA测试的微波测试系统,提出一种新的微波测试系统,复用现有的微波测试系统中的仪器,实现对通信终端的通信过程中发出的电磁波的谐波进行检测。
请参考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微波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微波测试系统包括:控制端202;分别与所述控制端202连接的谐波检测装置203和转台201;与所述谐波检测装置203连接的第一天线204;综合测试仪206;与所述综合测试仪206连接的第二天线205。
所述控制端202可以是电脑等终端控制设备,用于对转台201以及谐波检测装置203进行控制。所述转台201具有360°转动功能,用于放置待检测的手机或平板等通信终端。所述通信终端固定于所述转台201上,控制端202用于控制所述转台201的旋转角度以及旋转速率,从而改变通信终端的发射的电磁波的位置和方向。
所述第二天线205可以为通信天线,工作频段覆盖通信频段,从而可以使得所述第二天线205与综合测试仪206构成模拟基站,通过第二天线205与置于转台201上的通信终端保持通信,使得通信终端的天线保持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状态,用于进行微波检测。
所述第一天线204用于接收通信终端在通信过程中发出的电磁波以及发射电磁波,所述电磁波包括基波和谐波。所述第一天线204用于将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发送至谐波检测装置203,通过所述谐波检测装置203对所述第一天线204在通信过程中接收到的谐波进行检测。所述谐波检测装置203用于对第一天线接收的谐波进行降噪、过滤、放大等处理,最终将检测得到的谐波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端202。所述控制端202可以具有显示设备,用于显示所述谐波检测装置203检测到的谐波波形。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204为喇叭天线。
所述微波测试系统还包括微波暗室200,所述转台200、第一天线204和第二天线205位于所述微波暗室200内。所述微波暗室200的内壁全部装有无反射材料以及吸波材料,用于模拟自由空间,通信终端位于微波暗室200内的转台200上,能够模拟通信终端在自由空间的信号传播。
所述微波测试系统,在现有的用于OTA测试的设备基础上,增加谐波检测装置203以及第一天线204,能够进行谐波测试,不需要重新购买昂贵的设备建立单独的EMC测试系统,从而可以节约检测成本。
请参考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微波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在上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该微波检测系统的谐波检测装置203(请参考图2)包括:极化切换开关301、与所述极化切换开关301连接的微波切换开关302、与所述微波切换开关302连接的频谱仪304。
所述极化切换开关301用于对所述第一天线203的极化方向进行选择,可以选择垂直极化、水平极化或±45°倾斜极化等极化方向,分别用于接收通信终端发射的对应极化方向的电磁波。所述极化切换开关301连接至控制端202,由所述控制端202对所述极化切换开关301进行控制,以切换所述第一天线203的极化方向。
所述微波切换开关302用于微波频段的切换,用于选择接收微波的频段范围。根据测试需求,所述微波切换开关302将接收频段范围切换至待测试的电磁波的频段。在测试过程中,所述微波切换开关302可用于切换不同频段,从而对各个频段的微波进行测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微波切换开关302内还内置陷波器,用于对接收到的微波的载波进行过滤,使得所述频谱仪304仅接收到谐波信号,不受载波信号的干扰。
所述内置的陷波器包括低频陷波器和高频陷波器,分别用于过滤低频(30KHz~300KHz)和高频(3MHz~30MHz)的载波。
在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波切换开关302通过放大器303与频谱仪304连接,所述放大器303用于放大由微波切换开关302接收到的谐波信号,便于被频谱仪204检测。在所述微波切换开关302内置陷波器进行滤波的情况下,所述放大器303用于放大经过滤波之后的谐波信号。由于谐波信号较为微弱,在对其进行放大的过程中,噪声对信号会造成严重的干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放大器303为低噪声放大器(LAN),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噪声系数很低,从而可以减小放大过程中的噪声,提高放大后的谐波信号的信噪比,有利于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所述频谱仪204连接至所述控制端202,所述控制端202可以用于配置所述频谱仪204的测试参数以及控制所述频谱仪204对谐波信号的检测过程,并且,所述控制端202还可以具有显示设备,用于显示所述频谱仪304检测到的谐波的波形、频率等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微波测试系统,复用了现有进行OTA测试的测试系统中的微波暗室以及测试设备,在此基础上增加新的测试设备,例如频谱仪等,无需单独构建新的EMC测试系统,也无需通过第三方测试机构进行测试,即可实现微波的谐波测试,从而可以节约成本、缩短产品上市周期。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微波测试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还可以形成用于OTA测试的微波测试系统,从而本实用新型的微波测试系统可以兼容OTA以及EMC测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微波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端;
分别与所述控制端连接的谐波检测装置和转台;
与所述谐波检测装置连接的第一天线;
综合测试仪;
与所述综合测试仪连接的第二天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波暗室,所述转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位于所述微波暗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波检测装置包括:极化切换开关、与所述极化切换开关连接的微波切换开关、与所述微波切换开关连接的频谱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连接至所述频谱仪和极化切换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切换开关内置陷波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波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陷波器包括低频陷波器和高频陷波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切换开关通过放大器与频谱仪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具有360°旋转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的工作频段覆盖通信频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包括显示设备,用于显示频谱仪发送的信号。
CN201621138161.8U 2016-10-19 2016-10-19 微波测试系统 Active CN206132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38161.8U CN206132885U (zh) 2016-10-19 2016-10-19 微波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38161.8U CN206132885U (zh) 2016-10-19 2016-10-19 微波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32885U true CN206132885U (zh) 2017-04-26

Family

ID=58573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38161.8U Active CN206132885U (zh) 2016-10-19 2016-10-19 微波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3288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6022A (zh) * 2016-10-19 2017-05-10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微波测试系统
CN107947869A (zh) * 2017-10-27 2018-04-20 宁波麦博韦尔移动电话有限公司 带微波集成切换开关的辐射谐波测试系统及切换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6022A (zh) * 2016-10-19 2017-05-10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微波测试系统
CN107947869A (zh) * 2017-10-27 2018-04-20 宁波麦博韦尔移动电话有限公司 带微波集成切换开关的辐射谐波测试系统及切换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2078B (zh) 小屏蔽体电磁屏蔽效能测试装置、系统和方法
US8412111B2 (en) Testing voice-based office equipment for immunity to interference from wireless devices
CN102386937A (zh) 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灵敏度的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CN206132885U (zh) 微波测试系统
CN105044520A (zh) 一种电子设备电磁发射特性的现场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8184243A (zh) 基于nb-iot网络的信号测试仪及信号测试系统
CN105842561A (zh) 一种适用于现场电磁干扰检测的背景信号消除方法
CN101431709A (zh) 音频处理方法与系统
CN106452962A (zh) 一种WiFi耦合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5141378B (zh) 一种专变终端无线公网通信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1738557A (zh) 一种利用gtem小室诊断辐射噪声类型的方法
CN106646022A (zh) 微波测试系统
CN107733537A (zh) 一种用于射频性能测试的类暗室耦合测试方法和测试设备
CN105307196B (zh) 一种采集终端无线公网通信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3427915B (zh) 一种射频设备驻波比检测中的去干扰方法和装置
CN202261311U (zh) 一种用于射频器件的无源互调测试装置
CN109839553A (zh) 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emc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CN107276690A (zh) 一种WiFi耦合灵敏度劣化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Mazzaro et al. Hardware simulation of harmonic radar using a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 cell
CN107835059A (zh) 一种多天线测试系统
CN105425060B (zh) 一种天线耦合的干扰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207802399U (zh) 基于nb-iot网络的信号测试仪及信号测试系统
CN204008853U (zh) 一种扫频仪
CN206193108U (zh) 一种线板结构辐射发射强度的检测装置
CN206850779U (zh) 一种5g多天线手机天线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