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29520U - 一种空气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压缩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129520U CN206129520U CN201621085102.9U CN201621085102U CN206129520U CN 206129520 U CN206129520 U CN 206129520U CN 201621085102 U CN201621085102 U CN 201621085102U CN 206129520 U CN206129520 U CN 2061295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in
- air
- heat dissipation
- dissipation channel
- compress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压机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分离的散热风通道的空气压缩机。该空气压缩机包括:压缩机主机、电机、壳体、散热通道、电气部件、油路系统;所述散热通道经过压缩机主机、电机、电气部件、油路系统;所述压缩风管道直接与压缩机主机的进风口相连形成压缩风流通通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带有热量的散热风不进入到压缩机内进行压缩,如此不会影响进入到压缩机中空气的温度,可以提高压缩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压缩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分离的散热风通道的空气压缩机。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简称空压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它是一种通用机械设备,主要用于为各种气动工具及气控仪表等提供压缩空气。目前,空气压缩机的进气通道采用单通道,即空压机进气、油路散热、电机散热、电气部分散热所需要的空气全部通过一个通道进入箱体内部。
在上述情况下,进入空气压缩机后的冷空气会被内部加热,温度升高,一方面,进入空压机的空气为热空气,会导致空压机效率下降,耗功增加;另一方面,散热的空气成为热空气,影响对整个机器的散热效果。
因此,如何针对上述现有空气压缩机所存在的缺点进行研发改良,实为相关业界所需努力研发的目标,本实用新型人有鉴于此,乃思及创作的意念,遂以多年的经验加以设计,经多方探讨并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压缩机。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包括:压缩机主机、电机、壳体、散热通道、电气部件、油路系统;
所述散热通道经过压缩机主机、电机、电气部件、油路系统;所述压缩风管道直接与压缩机主机的进风口相连形成压缩风流通通道。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中,所述散热通道与压缩风管道是两条独立通道;所述壳体内侧的空间被分割为:第一舱室、第二舱室、第三舱室、第四舱室;所述压缩机主机安装于所述第一舱室,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舱室,所述电气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三舱室,所述油路系统安装于所述第四舱室;其中,在所述壳体靠近压缩机主机的位置设置总吸风口,在所述第一舱室和第二舱室之间设置第一中间通风口,在所述第二舱室和第三舱室之间设置第二中间通风口,在所述第三舱室和第四舱室之间设置第三中间通风口,在所述壳体靠近油路系统的位置设置总排风口;其中,连通的第一舱室、第二舱室、第三舱室、第四舱室共用一条总的散热通道。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中,所述散热通道与压缩风管道是两条独立通道;所述的散热通道包括:第一散热通道、第二散热通道、第三散热通道和第四道散热通道;所述壳体内侧的空间被分割为:第一舱室、第二舱室、第三舱室、第四舱室;所述压缩机主机安装于所述第一舱室,在所述第一舱室的对应的壳体部分上设置第一吸风口和第一散热口,两者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舱室,在所述第二舱室对应的壳体部分上设置第二吸风口和第二散热口,两者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二散热通道;所述电气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三舱室,在所述第三舱室对应的壳体部分上设置第三吸风口和第四散热口,两者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三散热通道;所述油路系统安装于所述第四舱室,在所述第四舱室对应的壳体部分上设置第四吸风口和第四散热口,两者之间形成所述的第四散热通道。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中,所述散热通道包括:散热管道,所述散热管道开有第五进风口、第六进风口、第七进风口、第二压缩风口;所述散热管道中,所述第五进风口在所述油路系统上方,所述第六进风口在所述电机的上方,所述第七进风口在所述电气部件上方,所述第二压缩风口通过所述压缩风管道与压缩机进气口相连。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五舱室、第六舱室;所述的压缩机主机与电机设置在第六舱室,所述第六舱室安装有隔音材料,油路系统设置在第六舱室。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中,所述的散热管道进风口处设置有冷风机。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中,所述油路系统浸于油路冷却槽内。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中,所述油路冷却槽内放有循环冷却水。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中,所述散热通道内安装有吸风装置和过滤装置,所述的过滤装置包括:金属滤网层、棉织物层、玻璃纤维织物层、活性炭过滤棉层、纤维滤网层。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中,所述压缩机主机通过传送装置由所述电机带动,所述压缩机主机压缩气输出端与油路系统油气接收端相连,所述电气部件通过线路分别与所述压缩机主机以及电机相连。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带有热量的散热风不进入到压缩机内进行压缩,如此不会影响进入到压缩机中空气的温度,可以提高压缩效率;
(2)电机拥有独立的散热通道提高冷却效果,避免电机散热不良的后果;
(3)将压缩机主机与电机安装在隔音材料制成的舱室内,降低了其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4)在油路系统中加装冷却槽,有效的提高了油路系统的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空气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空气压缩机的主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空气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空气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
1-电机; 2-压缩机主机; 3-电气部件;
4-油路系统; 5-油路冷却槽; 6-冷风机;
7-散热管道; 8-压缩风管道; 9-壳体;
10-压缩机进风口; 11-第一压缩风口; 12-第二压缩风口;
IN1-第一吸风口; OUT1-第一散热口;
IN2-第二吸风口; OUT2-第二散热口;
IN3-第三吸风口; OUT3-第三散热口;
IN4-第四吸风口; OUT4-第四散热口;
INALL-总吸风口; M12-第一中间通风口;
M23-第二中间通风口; M34-第三中间通风口;
OUTALL-总排风口;
IN5-第五进风口; OUT5-第五散热口;
IN6-第六进风口; OUT6-第六散热口;
IN7-第七进风口; OUT7-第七散热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申请人发现:目前的空压机散热风与压缩风都是经过同一根管道传输的,致使压缩机吸进的是热风,这严重影响了压缩机的容积效率,降低了整机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能耗。据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将压缩风管道与散热通道分离的一种压缩机通风管道。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空气压缩机,包括:压缩机主机2、电机1、壳体9、压缩风管道8、电气部件3、油路系统4。压缩机主机2通过传送装置由电机1带动,压缩机主机2的油气输出端与油路系统4的油气接收端相连,油路系统4油气接收端处设置有油气分离装置,电气部件3通过线路分别与压缩机主机2以及电机1相连。所述压缩机主机2、电机1、油路系统4都设置在壳体9中。
壳体9内被隔成四个舱室,压缩机主机2所在舱室为第一舱室;电机1所在舱室为第二舱室;电气部件3所在舱室为第三舱室;油路系统4所在舱室为第四舱室。
第一舱室所在的壳体9的壁上开有总吸风口INALL和第一压缩风口11,总吸风口INALL内安装有吸风装置,第一压缩风口11与压缩机进气口10之间通过压缩风管道8相连接;第四舱室所在的壳体9的壁上总排风口OUTALL。
第一舱室与第二舱室之间开有第一中间通风口M12;第二舱室与第三舱室之间开有第二中间通风口M23;第三舱室与第四舱室之间开有第三中间通风口M34。
如图1所示,空气经吸风装置吸入壳体9后,进入第一舱室,进入第一舱室的空气经过第一中间通风口M12进入第二舱室,进入第二舱室的空气经过第中间通风口M23进入第三舱室,进入第三舱室的空气经过第三中间通风口M34进入第四舱室,最后进入第四舱室的空气经总排风口OUTALL排出壳体9,以上空气从吸入壳体9到排出壳体9所经路线形成所述散热通道。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缩风管道8直接与压缩机进风口10相连形成压缩风流通通道,散热通道与压缩风管道8是两条独立通道,从而保证空气直接进入压缩机内进行压缩,压缩效率高,更节能。所述压缩风管道8与所述散热通道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金属滤网层、棉织物层、玻璃纤维织物层、活性炭过滤棉层、纤维滤网层,所述金属滤网层、棉织物层、玻璃纤维织物层、活性炭过滤棉层、纤维滤网层都为网状结构,在压缩风管道8内部设置过滤网装置,阻挡了空气中的杂质进入压缩机,增加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压缩效率;散热通道内设置的过滤装置,防止灰尘进入电气部件后造成的电气老化和短路。
二、第二实施例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空气压缩机的主视图;图3是图2所示空气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3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的空气压缩机相比,本实施例空气压缩机的区别在于:各舱室之间相互独立,第一舱室拥有独立的第一散热通道,第二舱室拥有独立的第二散热通道,第三舱室拥有独立的第三散热通道,第四舱室拥有独立的第四散热通道。第一散热通道、第二散热通道、第三散热通道和第四散热通道共同组成上述的散热通道。
具体来讲,在壳体上靠近第一舱室的位置设置第一吸风口IN1和第一散热口OUT1,在壳体上靠近第二舱室的位置设置第二吸风口IN2和第二散热口OUT2,在壳体上靠近第三舱室的位置设置第三吸风口IN3和第三散热口OUT3,在壳体上靠近第四舱室的位置设置第四吸风口IN4和第四散热口OUT4;第一吸风口IN1、第二吸风口IN2、第三吸风口IN3、第四吸风口IN4内都分别设置有吸风装置。
冷风经吸风装置吸入后经过第一吸风口IN1进入第一舱室后,再由第一散热口OUT1排出,以上所经过路线形成第一散热通道。冷风经吸风装置吸入后经过第二吸风口IN2进入第二舱室后,再由第二散热口OUT2排出,以上所经过路线形成第二散热通道。冷风经吸风装置吸入后经过第三吸风口IN3进入第三舱室,再由第三散热口OUT3排出,以上所经路线形成第三散热通道。冷风经吸风装置吸入后经过第四吸风口IN4进入第四舱室,再由第四散热口OUT4排出,以上所经过路线形成第四散热通道。
可见,本实施例中,各舱室之间相互独立,阻断了一个舱室所散热量进入另一个舱室,影响另一个舱室的散热效果;各舱室都拥有独立的散热通道,大大增加的了整机的散热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第三实施例
图4所示的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与前两个实施例的空气压缩机相比,本实施例的空气压缩机区别在于:将电气部件3独立开,安装在电气柜中,壳体9被隔成两个独立的舱室,分别为第五舱室和第六舱室;电气部件柜、第五舱室和第六舱室拥有一个共同的散热管道7。除此之外本实施例中还增加有冷风机6和油路冷却槽5。
具体来讲,将壳体9分隔成两个独立的舱室,分别为第五舱室和第六舱室,油路系统3安装在第五舱室内,将噪音较大的压缩机主机2和电机1安装在第六舱室内,第六舱室内安装有隔音层,将电气部件3独立开,安装在电气部件柜中。在第五舱室上方开有第五散热口OUT5,第六舱室上方开有第六散热口OUT6,电气部件柜上方开有第七散热口OUT7。
所述散热管道7穿过壳体9的第五舱室和第六舱室,与电气部件3所在的电气部件柜相连通,散热管道7的吸风口与冷风机6出风口相连接,冷风机直接安装在壳体9的外部。散热管道7在经过第五舱室时,油路系统3上方所对应的散热管道7处开有第五进风口IN5;散热管道7经过第六舱室时,压缩机主机2上方所对应的散热管道7处开有第二压缩风口12,电机1上方所对应的散热管道7处开有第六进风口IN6,第二压缩风口12与压缩机进气口11之间通过压缩风管道8相连接,散热管道7经过电气部件3时开有第七进风口IN7。
空气经冷风机6吸入变为冷风进入散热管道7,由第五进风口IN5进入第五舱室,最后从第五散热口OUT5排出,冷风所经过路线为第五散热通道;空气经冷风机吸入变为冷风进入散热管道7,由第六进风口IN6进入第六舱室,最后从第六散热口OUT6排出,冷风所经过路线为第六散热通道;冷风经冷风机吸入后变为冷风进入散热管道7,由第七进风口IN7进入电气部件柜,最后从第七散热口OUT7排出,冷风所经过路线为第七散热通道;散热管道7在经过第六舱室时会分流出部分气体,通过压缩风管道8导入压缩机主机2的进气口11。第五散热通道、第六散热通道和第七散热通道共同组成上述的散热通道。
所述油路系统4浸于油路冷却槽5内,通过油路冷却槽5内的冷却水进行降温,给油路系统降温后的冷却水排出冷却槽进入室外水池降温,经过降温后的冷却水再输入冷却槽,形成一个循环。
可见,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五舱室,第六舱室,电气部件柜共用同一个散热管道7和冷风机6,在不影响散热效果的情况下,极大的降低了制造成本;通过只将压缩机主机2与电机1安装于装有隔音层的第六舱室中,有效的降低了压缩机主机2与电机1工作时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噪音,减少了壳体内温度对散热通道内冷风的影响,提高了散热效果以及压缩效率。油路系统经油路冷却槽5降温后,极大的提高了降温效果和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主机(2)、电机(1)、壳体(9)、散热通道、电气部件(3)、油路系统(4);
所述散热通道经过压缩机主机(2)、电机(1)、电气部件(3)、油路系统(4);所述压缩风管道(8)直接与压缩机主机的进风口(10)相连形成压缩风流通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与压缩风管道(8)是两条独立通道;
所述壳体(9)内侧的空间被分割为:第一舱室、第二舱室、第三舱室、第四舱室;
所述压缩机主机(2)安装于所述第一舱室,所述电机(1)安装于所述第二舱室,所述电气部件(3)安装于所述第三舱室,所述油路系统(4)安装于所述第四舱室;
其中,在所述壳体(9)靠近压缩机主机的位置设置总吸风口(INALL),在所述第一舱室和第二舱室之间设置第一中间通风口(M12),在所述第二舱室和第三舱室之间设置第二中间通风口(M23),在所述第三舱室和第四舱室之间设置第三中间通风口(M34),在所述壳体(9)靠近油路系统(4)的位置设置总排风口(INALL);
其中,连通的第一舱室、第二舱室、第三舱室、第四舱室共用一条总的散热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与压缩风管道(8)是两条独立通道;
所述的散热通道包括:第一散热通道、第二散热通道、第三散热通道和第四道散热通道;
所述壳体(9)内侧的空间被分割为:第一舱室、第二舱室、第三舱室、第四舱室;
所述压缩机主机(2)安装于所述第一舱室,在所述第一舱室的对应的壳体部分上设置第一吸风口(IN1)和第一散热口(OUT1),两者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一散热通道;
所述电机(1)安装于所述第二舱室,在所述第二舱室对应的壳体部分上设置第二吸风口(IN2)和第二散热口(OUT2),两者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二散热通道;
所述电气部件(3)安装于所述第三舱室,在所述第三舱室对应的壳体部分上设置第三吸风口(IN3)和第四散热口(OUT3),两者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三散热通道;
所述油路系统(4)安装于所述第四舱室,在所述第四舱室对应的壳体部分上设置第四吸风口(IN4)和第四散热口(OUT4),两者之间形成所述的第四散热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包括:散热管道(7),所述散热管道(7)开有第五进风口(IN5)、第六进风口(IN6)、第七进风口(IN7)、第二压缩风口(12);
所述散热管道(7)中,所述第五进风口(IN5)在所述油路系统(4)上方,所述第六进风口(IN6)在所述电机(1)的上方,所述第七进风口(IN7)在所述电气部件(3)上方,所述第二压缩风口(12)通过所述压缩风管道(8)与压缩机进风口(10)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包括第五舱室、第六舱室;
所述的压缩机主机(2)与电机(1)设置在第六舱室,所述第六舱室安装有隔音材料,油路系统(4)设置在第六舱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管道(7)进风口处设置有冷风机(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系统(4)浸于油路冷却槽(5)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冷却槽(5)内放有循环冷却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内安装有吸风装置和过滤装置,所述的过滤装置包括:金属滤网层、棉织物层、玻璃纤维织物层、活性炭过滤棉层、纤维滤网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主机(2)通过传送装置由所述电机(1)带动,所述压缩机主机(2)压缩气输出端与油路系统(4)油气接收端相连,所述电气部件(3)通过线路分别与所述压缩机主机(2)以及电机(1)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85102.9U CN206129520U (zh) | 2016-09-27 | 2016-09-27 | 一种空气压缩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85102.9U CN206129520U (zh) | 2016-09-27 | 2016-09-27 | 一种空气压缩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129520U true CN206129520U (zh) | 2017-04-26 |
Family
ID=58572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085102.9U Active CN206129520U (zh) | 2016-09-27 | 2016-09-27 | 一种空气压缩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12952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68925A (zh) * | 2016-09-27 | 2017-02-01 | 德哈哈压缩机江苏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压缩机 |
-
2016
- 2016-09-27 CN CN201621085102.9U patent/CN20612952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68925A (zh) * | 2016-09-27 | 2017-02-01 | 德哈哈压缩机江苏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压缩机 |
CN106368925B (zh) * | 2016-09-27 | 2024-06-28 | 德哈哈压缩机江苏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压缩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02945A (zh) | 一种服务器机柜和数据中心机房 | |
CN206626723U (zh) | 一种双层一体化冷风机 | |
CN207731225U (zh) | 机箱散热辅助装置 | |
CN206129520U (zh) | 一种空气压缩机 | |
CN208282277U (zh) | 新风机 | |
CN106368925A (zh) | 一种空气压缩机 | |
CN206099101U (zh) | 节能散热型配电箱 | |
CN205860246U (zh) | 新风空调 | |
CN208474074U (zh) | 一种空气压缩系统 | |
CN209728647U (zh) | 一种计算机散热板 | |
CN201163856Y (zh) | 电子装置的散热风道结构 | |
CN203980494U (zh) | 一种空气净化器 | |
CN208474111U (zh) | 螺杆压缩机进气降温、降噪装置 | |
CN201992759U (zh) | 节能通风设备 | |
CN206695327U (zh) | 静电除尘全热交换器 | |
CN208765190U (zh) | 一种双冷源空调控制柜 | |
CN206834553U (zh) | 户外防尘配电箱 | |
CN201314667Y (zh) | 一种通讯机房用风机 | |
CN204970080U (zh) | 一种通风电脑桌 | |
CN207989258U (zh) | 一种紧凑型湿喷机专用空压机 | |
CN206317644U (zh) | 车载空调 | |
CN204992935U (zh) | 一种无管式冷却器 | |
CN205048574U (zh) | 空调设备 | |
CN216769649U (zh) | 一种办公室空气净化窗 | |
CN205481664U (zh) | 应用于军用空调中的换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