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12720U - 可移动天花板灯 - Google Patents

可移动天花板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12720U
CN206112720U CN201621142848.9U CN201621142848U CN206112720U CN 206112720 U CN206112720 U CN 206112720U CN 201621142848 U CN201621142848 U CN 201621142848U CN 206112720 U CN206112720 U CN 2061127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ing
module
audion
signal
contro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4284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敏俊
高君彬
卢俊狄
王钰枫
岳斌
汤潮
董胜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Branch filed Critical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Branch
Priority to CN20162114284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127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127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1272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天花板灯,涉及照明装置技术领域。所述天花板灯包括移动小车和人体感知及遥控模块,所述移动小车内设有控制模块,所述小车上设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天花板上的轨道相互配合,所述驱动轮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小车在所述轨道上运动,所述小车外设有垂直向下的照明模块,所述照明模块受控于所述控制模块;人体感知及遥控模块用于获取感知区域内是否有人,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感知到的信息传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通过接收到的命令控制所述小车动作。所述天花板灯可以移动到具有人体的感知区域,而不将整个天花板上的灯全部点亮,减少电能的浪费。

Description

可移动天花板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天花板灯。
背景技术
部分房间天花板上的灯是用一个开关控制一排或者一列的灯。举个例子,学生去教室自习,如果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开关却控制了一排灯,那么势必造成了浪费。因为对学生起实际照明作用的灯只有学头顶上的灯,其他各盏灯无法关闭,因此而造成了灯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天花板灯,所述天花板灯可以移动到具有人体的感知区域,而不将整个天花板上的灯全部点亮,减少电能的浪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天花板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小车和人体感知及遥控模块,所述移动小车内设有控制模块,所述小车上设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天花板上的轨道相互配合,所述驱动轮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小车在所述轨道上运动,所述小车外设有垂直向下的照明模块,所述照明模块受控于所述控制模块;人体感知及遥控模块用于获取感知区域内是否有人,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感知到的信息传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通过接收到的命令控制所述小车动作,将所述天花板灯移动到所述人体感知及遥控模块的感知区域的上方。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微处理器、无线信号接收模块、电源模块以及驱动电机,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接收人体感知及遥控模块发出的控制命令;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控制命令进行控制;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中需要供电的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用于为其提供工作电源并通过控制模块为所述照明模块提供工作电源;所述驱动电机受控于所述微处理器,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轮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带动所述小车运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包括信号接收芯片IC3和信号解码芯片IC4,所述信号接收芯片IC3的电源接线引脚接+6V电源,所述信号接收芯片IC3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信号解码芯片IC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电源的正极分为四路,第一路经继电器K1的线圈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VT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1的基极经电阻与信号解码芯片IC4的10脚连接;第二路经继电器K2的线圈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VT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2的基极经电阻与信号解码芯片IC4的11脚连接;第三路经继电器K3的线圈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VT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3的基极经电阻与信号解码芯片IC4的12脚连接;第四路经继电器K4的线圈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VT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4的基极经电阻与信号解码芯片IC4的13脚连接;信号解码芯片IC4的接地引脚接地;信号解码芯片IC4的电源输入引脚接电源的正极;信号解码芯片IC4的15脚与16脚连接;信号解码芯片IC4的17脚为信号输出引脚,与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信号解码芯片IC4的其它引脚接地。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人体感知及遥控模块包括微处理器、人体感知模块、按键模块以及无线信号发射模块,所述人体感知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感知在测控范围内是否有人;所述按键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输入控制命令;所述无线信号发射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将人体感知及遥控模块发出的命令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接收到相应的控制命令后控制小车执行相应的动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按键模块及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包括无线发射芯片IC1和无线遥控解码芯片IC2,所述无线发射芯片IC1的电源接线引脚接+12V电源,所述无线发射芯片IC1的信号输入引脚经电阻R6后与无线遥控解码芯片IC2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源的正极经发光二极管SL后分为四路,第一路经开关SB1后又分为三路,第一路经电阻R1后接地,第二路与二极管VD1的正极连接,第三路与无线遥控解码芯片IC2的10脚连接;第二路经开关SB2后分为三路,第一路经电阻R2后接地,第二路与二极管VD2的正极连接,第三路与无线遥控解码芯片IC2的11脚连接;第三路经开关SB3后分为三路,第一路经电阻R3后接地,第二路与二极管VD3的正极连接,第三路与无线遥控解码芯片IC2的13脚连接;第四路经开关SB4后分为三路,第一路经电阻R4后接地,第二路与二极管VD4的正极连接,第三路与无线遥控解码芯片IC2的18脚连接;所述二极管VD1-VD4的负极连接后经电容C接地;无线遥控解码芯片IC2的9脚接地;无线遥控解码芯片IC2的其它引脚悬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人体感知模块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端开设有窗口,窗口的下侧设有涅菲尔滤光透镜,涅菲尔滤光透镜的下侧设有PIR热电元件,PIR热电元件的下侧设有支撑环,支撑环的下侧设有支架,支架间设有FET管,FET管的下侧连接有电路元件,电路元件的输出端与引脚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照明模块包括若干个并联连接的灯管或发光二极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驱动轮设有四个。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整流电路、恒压充电电路和锂电池,所述整流电路输出端的正极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阻R12后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二路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经电阻R13后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依次经电阻R15、发光二极管LED1后与锂电池B1的正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阻R14后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二路经反向二极管TL431后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位器W1后接地,第二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依次经电位器W2、电阻R16后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锂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锂电池的负极接整流模块的负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人体感知及遥控模块位于座椅处,用于感应测控区域内是否有人体,人体感知及遥控模块与小车内的控制模块相对应,当人体感知及遥控模块感应到在相应的测控区域内有人时,控制模块控制小车运动到相应座椅的上方,此时,人们可以通过控制人体感知及遥控模块进行照明的控制,使用方便,且可有效的避免将全部照明装置打开造成的能源浪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天花板灯的电气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天花板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天花板灯的控制流程图;
图4a-4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天花板灯与轨道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是无线信号的控制流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模块的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无线信号发射模块的原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原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天花板灯的控制流程图;
图11是轨道与天花板灯的位置示意图;
图12是STM 32F103ZET6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小车 2、驱动轮 3、照明模块 4、轨道 5、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51、窗口52、外壳 53、涅菲尔滤光透镜 54、PIR热电元件 55、支撑环 56、支架 57、FET管 58、电路元件59、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天花板灯,包括移动小车和人体感知及遥控模块。所述移动小车内设有控制模块,所述小车上设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天花板上的轨道相互配合,所述驱动轮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小车在所述轨道上运动,所述小车外设有垂直向下的照明模块,所述照明模块受控于所述控制模块;人体感知及遥控模块用于获取感知区域内是否有人,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感知到的信息传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通过接收到的命令控制所述小车动作,将所述天花板灯移动到所述人体感知及遥控模块的感知区域的上方。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微处理器、无线信号接收模块、电源模块以及驱动电机。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接收人体感知及遥控模块发出的控制命令;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控制命令进行控制;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中需要供电的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用于为其提供工作电源并通过控制模块为所述照明模块提供工作电源;所述驱动电机受控于所述微处理器,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轮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带动所述小车运动。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人体感知及遥控模块包括微处理器、人体感知模块、按键模块以及无线信号发射模块。所述人体感知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感知在测控范围内是否有人;所述按键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输入控制命令;所述无线信号发射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将人体感知及遥控模块发出的命令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接收到相应的控制命令后控制小车执行相应的动作。所述天花板灯的控制流程如图3所示。所述天花板灯与轨道的配合结构如图4a-4b所示;无线信号的控制流程如图5所示。
采用无线信号发射模块作为控制信号发出装置,当按下相应的按键以及人体感应模块感应到相应的信息后,无线接收模块接收到发出的无线控制信号,然后把这个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到微处理器中,利用微处理器对这个信号进行解析,解析完成后查表确定是开关信号或控制复位信号,启动子程序,进行下一步处理。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为软件解码方案,软件解码可以不考无线信号发送模块是什么型号的,因为我们只需检测到它的发射编码,然后用软件方式来对它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所要的信息。软件解码具有灵活、硬件精简仅需集成红外接收头和一片单片机、可靠性高,成本低等特点。
如图6所示,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包括信号接收芯片IC3和信号解码芯片IC4,所述信号接收芯片IC3的电源接线引脚接+6V电源,所述信号接收芯片IC3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信号解码芯片IC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电源的正极分为四路,第一路经继电器K1的线圈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VT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1的基极经电阻与信号解码芯片IC4的10脚连接;第二路经继电器K2的线圈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VT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2的基极经电阻与信号解码芯片IC4的11脚连接;第三路经继电器K3的线圈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VT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3的基极经电阻与信号解码芯片IC4的12脚连接;第四路经继电器K4的线圈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VT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4的基极经电阻与信号解码芯片IC4的13脚连接;信号解码芯片IC4的接地引脚接地;信号解码芯片IC4的电源输入引脚接电源的正极;信号解码芯片IC4的15脚与16脚连接;信号解码芯片IC4的17脚为信号输出引脚,与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信号解码芯片IC4的其它引脚接地。
如图7所示,所述按键模块及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包括无线发射芯片IC1和无线遥控解码芯片IC2,所述无线发射芯片IC1的电源接线引脚接+12V电源,所述无线发射芯片IC1的信号输入引脚经电阻R6后与无线遥控解码芯片IC2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源的正极经发光二极管SL后分为四路,第一路经开关SB1后又分为三路,第一路经电阻R1后接地,第二路与二极管VD1的正极连接,第三路与无线遥控解码芯片IC2的10脚连接;第二路经开关SB2后分为三路,第一路经电阻R2后接地,第二路与二极管VD2的正极连接,第三路与无线遥控解码芯片IC2的11脚连接;第三路经开关SB3后分为三路,第一路经电阻R3后接地,第二路与二极管VD3的正极连接,第三路与无线遥控解码芯片IC2的13脚连接;第四路经开关SB4后分为三路,第一路经电阻R4后接地,第二路与二极管VD4的正极连接,第三路与无线遥控解码芯片IC2的18脚连接;所述二极管VD1-VD4的负极连接后经电容C接地;无线遥控解码芯片IC2的9脚接地;无线遥控解码芯片IC2的其它引脚悬空。
按动SB1-SB2中某控制按钮,IC2对该控制指令进行解码处理后,通过IC1内藏天线发射出去。IC3通过内藏天线接收到IC1发射地编码指令信号后,先对其内部解调、放大和整形处理,然后再输入IC4进行解码处理。当编码指令信息与IC4所设定的数据一致时,IC4相应的数据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使该路晶体管饱和导通,继电器吸合,受控的电器通电工作。例如,按动SB1时,IC4的DO(10脚)输出高电平,使VT1饱和导通,K1吸合,K1的常开触点将该路受控电器的工作电源接通,松开SB1后,IC4的DO端锁定为高电平,K1维持吸合。再按动SB2时,IC4的D1(11脚)输出高电平,使VT2导通,KZ吸合,其常开触点将受控电路的工作电源接通。此时,IC4的DO端和D1端均输出高电平,K1K2均吸合。若再按动SB1,则IC4的DO端变为低电平,使VT1截止,K1释放,其常开触点将受控电器的工作电源切断。2通道无线遥控开关可同时工作,也可单独工作。在按下SB1、SB2某一个按钮时,VL即发光,松开按钮时,VL熄灭。
一般情况下,所述人体感知模块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如图8所示,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端开设有窗口,窗口的下侧设有涅菲尔滤光透镜,涅菲尔滤光透镜的下侧设有PIR热电元件,PIR热电元件的下侧设有支撑环,支撑环的下侧设有支架,支架间设有FET管,FET管的下侧连接有电路元件,电路元件的输出端与引脚连接。
当人进入对应的红外感应区域时,热释电红外(PIR)传感器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在有效探测范围内可实现运动人体的检测。由于它的低成本低功耗,在入侵检测及自动照明控制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人作为动态的分布式的红外源由体貌特征及步态特征所决定,利用探头表面安装有菲涅耳透镜的PIR传感器得到时域电压信号,对信号的频谱特性进行分析来判断人的位置及解析人体的运动特征。无线发射模块发出指令,无线接收模块接收信号后,传递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翻译接收到信号后,传输给驱动电路驱动电机旋转,从而实现让小车的前进、后退加速和减速。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原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天花板灯的控制流程图;首先,将房间人为地划分成若干个区域,且每个区域内都有若干盏灯负责照明,各自分管相应区域,互不干扰。方案一:经检测若区域内人数达到一定数量a(a≥A,A为预设值)时,区域内所有灯具开启,并按照预定位置均匀分布于轨道上。方案二:经检测若区域内人数未达到预设值A时,启动相应区域的二次感应并进行具体定位,锁定坐标后随机启动负责此区域的离照明目标最近一盏灯具并移动到相应位置照明。
图11是轨道与天花板灯的位置示意图;特别的,当区域内人数未达到预设值却又需要启动多盏灯具时,以图10为例,当A、B位置同时需要开启照明时,首先负责距离端位置O最远目标B的照明,即启动距离B最近的灯具并移动到B位置照明,完成任务后,再按照同样机制完成距离稍近的A目标的照明,且已经开启负责照明B的灯具将不再受A的影响。此规则,既可以准确照明区域内各个目标,又可以保证同一轨道上的灯具不会发生相撞。
图12是STM 32F103ZET6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灯具充电方案选用移动电源式充电,移动电源没电了就充电,不工作时由手工选择复位灯具按钮将轨道上的灯具复位到两端并自动接上电源给移动电源充电。相比于有线供电,使用移动电源充电可以避免有线供电时的电线因为灯具的移动而可能造成的电线缠绕的问题。相比于无线供电,使用移动电源供电效率高,且易实现,成本低。并且,使用移动电源供电,不必担心断电后的照明。
如图13所示,所述电源模块包括整流电路、恒压充电电路和锂电池,所述整流电路输出端的正极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阻R12后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二路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经电阻R13后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依次经电阻R15、发光二极管LED1后与锂电池B1的正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阻R14后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二路经反向二极管TL431后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位器W1后接地,第二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依次经电位器W2、电阻R16后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锂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锂电池的负极接整流模块的负极。
采用恒定电压给电池充电,确保不会过充。输入直流电压高于所充电池电压3伏即可。R14、Q1、W1、TL431组成精密可调稳压电路,Q2、W2、R15构成可调恒流电路,Q3、R12、R13、R16、LED1为充电指示电路。随着被充电池电压的上升,充电电流将逐渐减小,待电池充满后R12上的压降将降低,从而使Q3截止, LED将熄灭。使用时请给Q2、Q3装上合适的散热器。本电路的优点是:制作简单,元器件易购,充电安全,显示直观,并且不会损坏电池.通过改变W1可以对多节串联锂电池充电,改变W2可以对充电电流进行大范围调节。
所述人体感知及遥控模块位于座椅处,用于感应测控区域内是否有人体,人体感知及遥控模块与小车内的控制模块相对应,当人体感知及遥控模块感应到在相应的测控区域内有人时,控制模块控制小车运动到相应座椅的上方,此时,人们可以通过控制人体感知及遥控模块进行照明的控制,使用方便,且可有效的避免将全部照明装置打开造成的能源浪费。

Claims (10)

1.一种可移动天花板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小车和人体感知及遥控模块,所述移动小车内设有控制模块,所述小车上设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天花板上的轨道相互配合,所述驱动轮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小车在所述轨道上运动,所述小车外设有垂直向下的照明模块,所述照明模块受控于所述控制模块;人体感知及遥控模块用于获取感知区域内是否有人,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感知到的信息传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通过接收到的命令控制所述小车动作,将所述天花板灯移动到所述人体感知及遥控模块的感知区域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天花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微处理器、无线信号接收模块、电源模块以及驱动电机,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接收人体感知及遥控模块发出的控制命令;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控制命令进行控制;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中需要供电的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用于为其提供工作电源并通过控制模块为所述照明模块提供工作电源;所述驱动电机受控于所述微处理器,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轮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带动所述小车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天花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包括信号接收芯片IC3和信号解码芯片IC4,所述信号接收芯片IC3的电源接线引脚接+6V电源,所述信号接收芯片IC3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信号解码芯片IC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电源的正极分为四路,第一路经继电器K1的线圈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VT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1的基极经电阻与信号解码芯片IC4的10脚连接;第二路经继电器K2的线圈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VT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2的基极经电阻与信号解码芯片IC4的11脚连接;第三路经继电器K3的线圈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VT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3的基极经电阻与信号解码芯片IC4的12脚连接;第四路经继电器K4的线圈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VT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4的基极经电阻与信号解码芯片IC4的13脚连接;信号解码芯片IC4的接地引脚接地;信号解码芯片IC4的电源输入引脚接电源的正极;信号解码芯片IC4的15脚与16脚连接;信号解码芯片IC4的17脚为信号输出引脚,与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信号解码芯片IC4的其它引脚接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天花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感知及遥控模块包括微处理器、人体感知模块、按键模块以及无线信号发射模块,所述人体感知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感知在测控范围内是否有人;所述按键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输入控制命令;所述无线信号发射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将人体感知及遥控模块发出的命令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接收到相应的控制命令后控制小车执行相应的动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天花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模块及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包括无线发射芯片IC1和无线遥控解码芯片IC2,所述无线发射芯片IC1的电源接线引脚接+12V电源,所述无线发射芯片IC1的信号输入引脚经电阻R6后与无线遥控解码芯片IC2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源的正极经发光二极管SL后分为四路,第一路经开关SB1后又分为三路,第一路经电阻R1后接地,第二路与二极管VD1的正极连接,第三路与无线遥控解码芯片IC2的10脚连接;第二路经开关SB2后分为三路,第一路经电阻R2后接地,第二路与二极管VD2的正极连接,第三路与无线遥控解码芯片IC2的11脚连接;第三路经开关SB3后分为三路,第一路经电阻R3后接地,第二路与二极管VD3的正极连接,第三路与无线遥控解码芯片IC2的13脚连接;第四路经开关SB4后分为三路,第一路经电阻R4后接地,第二路与二极管VD4的正极连接,第三路与无线遥控解码芯片IC2的18脚连接;所述二极管VD1-VD4的负极连接后经电容C接地;无线遥控解码芯片IC2的9脚接地;无线遥控解码芯片IC2的其它引脚悬空。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天花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感知模块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移动天花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端开设有窗口,窗口的下侧设有涅菲尔滤光透镜,涅菲尔滤光透镜的下侧设有PIR热电元件,PIR热电元件的下侧设有支撑环,支撑环的下侧设有支架,支架间设有FET管,FET管的下侧连接有电路元件,电路元件的输出端与引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天花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模块包括若干个并联连接的灯管或发光二极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天花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设有四个。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天花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整流电路、恒压充电电路和锂电池,所述整流电路输出端的正极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阻R12后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二路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经电阻R13后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依次经电阻R15、发光二极管LED1后与锂电池B1的正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阻R14后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二路经反向二极管TL431后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位器W1后接地,第二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依次经电位器W2、电阻R16后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锂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锂电池的负极接整流模块的负极。
CN201621142848.9U 2016-10-21 2016-10-21 可移动天花板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127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42848.9U CN206112720U (zh) 2016-10-21 2016-10-21 可移动天花板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42848.9U CN206112720U (zh) 2016-10-21 2016-10-21 可移动天花板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12720U true CN206112720U (zh) 2017-04-19

Family

ID=58526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4284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12720U (zh) 2016-10-21 2016-10-21 可移动天花板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1272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8112A (zh) * 2018-04-13 2018-09-18 卢振红 一种环保节能led灯装置
CN111332196A (zh) * 2018-12-19 2020-06-26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内照明系统、车内照明控制方法及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8112A (zh) * 2018-04-13 2018-09-18 卢振红 一种环保节能led灯装置
CN111332196A (zh) * 2018-12-19 2020-06-26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内照明系统、车内照明控制方法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29689Y (zh) 探测方位可调的人体感应led灯
CN205480681U (zh) 一种红外线地灯
CN205726537U (zh) 一种智能调光调色led灯控制系统
CN104244506A (zh) 一种具有智能网络监控的多功能照明灯具及其监控方法
CN206547208U (zh) 一种基于rf无线网络互联的人体感应安全灯照明系统
CN206112720U (zh) 可移动天花板灯
WO2014121608A1 (zh) 一种集成了音频播放装置的太阳能灯具
TWI328091B (zh)
CN203840590U (zh) 一种具有智能网络监控的多功能照明灯具
CN205983043U (zh) 可用门把手控制的智能控制装置
CN201718075U (zh) 一种智能led灯
CN102281673A (zh) 一种智能照明装置
CN106482002A (zh) 一种热释电红外感应式led灯
CN203482456U (zh) 智能调光led灯具
CN109737349A (zh) 一种智能太阳能庭院灯
CN205910837U (zh) 一种应用电子技术无线照明遥控器
CN210077127U (zh) 一种环保公园椅
CN208983226U (zh) 一种led路灯变光设备
CN220985889U (zh) 一种路灯照明控制调节装置
CN206908913U (zh) 一种太阳能led路灯用节能控制系统
CN206274150U (zh) 一种智能led照明灯
CN202040719U (zh) 一种pir感应花园灯具
CN214125570U (zh) 一种用于壁灯的人体热释红外线感应控制及无线控制电路
CN110568768A (zh) 一种家居场景控制装置
CN210050704U (zh) 一种城市公园用物联网照明路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9

Termination date: 201710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