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10308U - 防臭地漏盖 - Google Patents

防臭地漏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10308U
CN206110308U CN201621117042.4U CN201621117042U CN206110308U CN 206110308 U CN206110308 U CN 206110308U CN 201621117042 U CN201621117042 U CN 201621117042U CN 206110308 U CN206110308 U CN 206110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lid
deodorant
floor drain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1704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寅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11704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10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10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1030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臭地漏盖,包括盖体和同轴可拆连接于盖体下方的筒体,盖体上具有多个沿其周向均布的漏水孔,所有漏水孔均连通筒体内部,筒体靠近盖体的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为出水端,筒体内部设两块防臭挡板拼合成与筒体内壁匹配的封闭结构,将筒体内部分隔成互不相通的进水腔和出水腔,两块防臭挡板与筒体铰接且在铰接处设扭转弹簧,筒体内壁上设置有与漏水孔数量以及位置对应的多根止挡杆,每根止挡杆的一端固接筒体内壁,另一端为向上穿出对应漏水孔的自由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破坏地面的情况下,对所述地漏进行改装,实现防臭效果,避免污水管道内的污水臭味向上散发,同时还可以起到对毛发和碎物的有效拦截,避免了排水管道的堵塞。

Description

防臭地漏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漏盖,具体涉及一种防臭地漏盖。
背景技术
地漏属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卫浴部件,在卫生间、浴室或者阳台等地方经常需要安装地漏进行排水。由于卫生间、浴室或者阳台等地方的排水管道直接连通污水管道,因此对这些地方的异味控制非常重要,因此出现了很多不同类型的防臭地漏,这些地漏必须在装修过程中进行安装,一些老式房屋由于以前装修的时候,安装的地漏不具有防臭的功能,如果需要更换防臭地漏,则需要凿开地面进行地漏的更换,非常费工费时,并且成本较高。
卫生间、浴室或者阳台等地方的地面经常由于一些杂乱的头发和碎物,在清理地面和进行地面冲洗过程中,这些杂物容易通过地漏被冲入排水管道内,造成排水管道的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直接安装于普通地漏中且具有拦截杂物功能的防臭地漏盖。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臭地漏盖,包括用于遮盖地漏入水口的圆形的盖体和用于伸入排水管道内进行排水的筒体,所述盖体上具有多个沿其径向设置的条形的漏水孔,多个所述漏水孔沿所述盖体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筒体为上下两端敞口的中空圆筒状结构,所述筒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盖体的下方并与所述盖体同轴设置,且所有漏水孔均连通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筒体的上端为进水端,所述筒体的下端为出水端,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两块半圆形的防臭挡板,两块防臭挡板拼合成与所述筒体的内壁匹配的圆形封闭结构,将所述筒体内部分隔成进水腔和位于进水腔下方的出水腔,两块防臭挡板的直边两侧边沿均与所述筒体铰接且在铰接处均设置有扭转弹簧,当有水进入所述进水腔后,两块防臭挡板能够在水的重力作用下向下转动使所述进水腔和出水腔连通,且两块防臭挡板能够在所述进水腔内的水排完后通过扭转弹簧自动向上转动回位;所述筒体内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漏水孔数量以及位置对应的多根止挡杆,每根止挡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防臭挡板上方的筒体内壁,另一端为向上穿出对应漏水孔的自由端。
作为优选,所述盖体的中心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筒体的中心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端为向上穿出所述连接通孔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设置有螺纹,所述连接端从所述连接通孔穿出所述盖体的顶部之后旋接有螺母,所述固定杆的下端通过支撑梁与所述筒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梁位于所述防臭挡板的上方,所述支撑梁沿所述筒体的径向设置并与所述防臭挡板的直边边沿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盖体的底部与所述筒体的进水端的边沿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径与所述盖体的外径相等,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径与所述筒体的内径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筒体的内壁同轴固定有环形挡圈,所述环形挡圈位于所述防臭挡板的上方,并与所述支撑梁连成一体,所述环形挡圈和支撑梁与两个防臭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固定连接在所述环形挡圈和支撑梁的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密封圈为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形状与所述防臭挡板的边沿形状匹配。
作为优选,所述盖体的顶部向下凹陷形成弧面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最低点位于所述盖体的中心,所述止挡杆的自由端位于所述凹槽内部并与所述凹槽的顶部边沿齐平。
作为优选,所述止挡杆由第一段与第二段组成,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筒体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与所述筒体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段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段的上端即为所述自由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破坏地面的情况下,对所述地漏进行改装,实现防臭效果,避免污水管道内的污水臭味向上散发,同时还可以起到对毛发和碎物的有效拦截,避免了排水管道的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筒体的主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筒体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盖体,11、漏水孔,2、第一密封圈,3、筒体,31、环形挡圈,32、固定杆,33、支撑梁,4、第二密封圈,5、防臭挡板,6、扭转弹簧,7、螺母,8、止挡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防臭地漏盖,包括盖体1和筒体3。
所述盖体1呈圆形,用于遮盖地漏入水口。所述盖体1上具有多个沿其径向设置的条形的漏水孔11,多个所述漏水孔11为沿所述盖体1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盖体1的顶部向下凹陷形成弧面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最低点位于所述盖体1的中心。这样更加利于地面的集水向所述盖体1顶部聚集。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筒体3为上下两端敞口的中空圆筒状结构,用于伸入排水管道内进行排水。所述筒体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盖体1的下方并与所述盖体1同轴设置。所有漏水孔11均连通所述筒体3的内部,且所述漏水孔11向下的投影均位于所述筒体3的内部。
所述筒体3的上端为进水端,所述筒体3的下端为出水端,所述筒体3内部设置有两块半圆形的防臭挡板5,两块防臭挡板5拼合成与所述筒体3的内壁匹配的圆形封闭结构,将所述筒体3内部分隔成进水腔和位于进水腔下方的出水腔,两块防臭挡板5的直边两侧边沿均与所述筒体3铰接且在铰接处均设置有扭转弹簧6,当有水进入所述进水腔后,两块防臭挡板5能够在水的重力作用下向下转动使所述进水腔和出水腔连通,且两块防臭挡板5能够在所述进水腔内的水排完后通过扭转弹簧6自动向上转动回位。在未排水时和排完水后起到隔绝排水管道内部的污水产生的异味的作用。
为了使防臭挡板5更容易克服扭转弹簧6的弹力向下转动打开,可以在所述防臭挡板5远离其铰接处的底部固定连接配重(图中未视出)。
所述筒体3内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漏水孔11数量以及位置对应的多根止挡杆8,每根所述止挡杆8均由第一段与第二段组成,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筒体3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与所述筒体3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段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作为优选,所述止挡杆8为一根直杆弯折形成第一段与第二段。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筒体3的轴线平行设置。每根止挡杆8的自由端向上穿出对应的漏水孔11。止挡杆8可以有效地起到阻挡毛发和碎物的作用,从而避免因毛发和碎物随污水排入排水管道造成排水管道堵塞的情况发生。
所述止挡杆8的自由端位于所述凹槽内部并与所述凹槽的顶部边沿齐平,这样既保证了止挡杆8的自由端伸出所述漏水孔11的长度足够阻挡毛发和碎物,又避免了自由端高出地漏所在的地面,对人们的活动造成不便,而且还使整体的造型更为美观。
所述盖体1的中心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筒体3的中心设置有固定杆32,所述固定杆32的上端为向上穿出所述连接通孔的连接端,所述固定杆32的下端通过支撑梁33与所述筒体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端设置有螺纹,所述连接端从所述连接通孔穿出所述盖体1的顶部之后旋接有螺母7。所述连接端位于所述凹槽内部且低于所述凹槽的顶部边沿,以免对人们的活动造成不便。
所述盖体1的底部与所述筒体3的进水端的边沿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所述第一密封圈2的外径与所述盖体1的外径相等,所述第一密封圈2的内径与所述筒体3的内径相等。在所述盖体1与所述筒体3连接之后,第一密封圈2可以保证所述盖体1与所述筒体3的进水端的边沿之间的密封,同时,第一密封圈2可以保证本实用新型安装后,所述盖体1的底面与所述地漏之间形成密封,从而避免臭味从盖体1与地漏以及筒体3之间的缝隙散发出来。
所述筒体3的内壁同轴固定有环形挡圈31,所述环形挡圈31和所述支撑梁33均位于所述防臭挡板5的上方,所述环形挡圈31与所述支撑梁33连成一体,所述支撑梁33沿所述筒体3的径向设置并与所述防臭挡板5的直边边沿平行,所述环形挡圈31和支撑梁33与两个防臭挡板5之间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密封圈4,所述第二密封圈4的形状与所述防臭挡板5的边沿形状匹配,两个所述第二密封圈4固定连接在所述环形挡圈31和支撑梁33的底部且与两个防臭挡板5位置对应。
两个第二密封圈4将所述环形挡圈31和支撑梁33与两个防臭挡板5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保证了对地漏的绝对密封,防止污水管道内的臭味不会向上散发。
本实用新型在加工时,将所述盖体1的外径加工成与地漏匹配的大小,以便所述盖体1能够将所述地漏完全遮盖,将所述筒体3加工成外径与所述地漏的进水口匹配的大小,以便筒体3能够顺利地从地漏的进水口插入排水管道内。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将所述盖体1与所述筒体3组装好后,将所述筒体3的出水端从地漏的进水口插入排水管道内直至所述盖体1对所述地漏完全遮盖为止,即可正常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地面污水从漏水孔11流入所述筒体3的进水腔,在污水的重力作用下,两块防臭挡板5向下转动打开,如图2所示,使所述进水腔与所述出水腔连通,污水从出水端流入排水管道内,在排水过程中,所述止挡杆8的自由端对随污水流向筒体3内的毛发和碎物进行拦截,使毛发和碎物进留在盖体1的外部,以便于排水完毕后进行清理。当毛发和碎物缠绕过多,不易直接清理时,可以将本实用新型从地漏中取出,卸下螺母7,将筒体3和盖体1分开,在筒体3和盖体1分开的过程中,所述止挡杆8的自由端从所述漏水孔11中拉出,所述漏水孔11的边沿将所述止挡杆8上缠绕的毛发和碎物刮下,即可轻松地将毛发和碎物清理干净。而后重新将所述筒体3和所述盖体1组装在一起,安装至地漏处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防臭地漏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遮盖地漏入水口的圆形的盖体(1)和用于伸入排水管道内进行排水的筒体(3),所述盖体(1)上具有多个沿其径向设置的条形的漏水孔(11),多个所述漏水孔(11)沿所述盖体(1)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筒体(3)为上下两端敞口的中空圆筒状结构,所述筒体(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盖体(1)的下方并与所述盖体(1)同轴设置,且所有漏水孔(11)均连通所述筒体(3)的内部,所述筒体(3)的上端为进水端,所述筒体(3)的下端为出水端,所述筒体(3)内部设置有两块半圆形的防臭挡板(5),两块防臭挡板(5)拼合成与所述筒体(3)的内壁匹配的圆形封闭结构,将所述筒体(3)内部分隔成进水腔和位于进水腔下方的出水腔,两块防臭挡板(5)的直边两侧边沿均与所述筒体(3)铰接且在铰接处均设置有扭转弹簧(6),当有水进入所述进水腔后,两块防臭挡板(5)能够在水的重力作用下向下转动使所述进水腔和出水腔连通,且两块防臭挡板(5)能够在所述进水腔内的水排完后通过扭转弹簧(6)自动向上转动回位;所述筒体(3)内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漏水孔(11)数量以及位置对应的多根止挡杆(8),每根止挡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防臭挡板(5)上方的筒体(3)内壁,另一端为向上穿出对应漏水孔(11)的自由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臭地漏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的中心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筒体(3)的中心设置有固定杆(32),所述固定杆(32)的上端为向上穿出所述连接通孔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设置有螺纹,所述连接端从所述连接通孔穿出所述盖体(1)的顶部之后旋接有螺母(7),所述固定杆(32)的下端通过支撑梁(33)与所述筒体(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梁(33)位于所述防臭挡板(5)的上方,所述支撑梁(33)沿所述筒体(3)的径向设置并与所述防臭挡板(5)的直边边沿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臭地漏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的底部与所述筒体(3)的进水端的边沿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臭地漏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2)的外径与所述盖体(1)的外径相等,所述第一密封圈(2)的内径与所述筒体(3)的内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臭地漏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的内壁同轴固定有环形挡圈(31),所述环形挡圈(31)位于所述防臭挡板(5)的上方,并与所述支撑梁(33)连成一体,所述环形挡圈(31)和支撑梁(33)与两个防臭挡板(5)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4),所述第二密封圈(4)固定连接在所述环形挡圈(31)和支撑梁(33)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臭地漏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4)为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密封圈(4)的形状与所述防臭挡板(5)的边沿形状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条所述的防臭地漏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的顶部向下凹陷形成弧面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最低点位于所述盖体(1)的中心,所述止挡杆(8)的自由端位于所述凹槽内部并与所述凹槽的顶部边沿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条所述的防臭地漏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杆(8)由第一段与第二段组成,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筒体(3)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与所述筒体(3)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段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段的上端即为所述自由端。
CN201621117042.4U 2016-10-13 2016-10-13 防臭地漏盖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10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7042.4U CN206110308U (zh) 2016-10-13 2016-10-13 防臭地漏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7042.4U CN206110308U (zh) 2016-10-13 2016-10-13 防臭地漏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10308U true CN206110308U (zh) 2017-04-19

Family

ID=58529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1704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10308U (zh) 2016-10-13 2016-10-13 防臭地漏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1030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02115A (zh) * 2020-10-20 2021-02-02 惠州市鸿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节能房屋的排水系统
CN114809242A (zh) * 2022-04-19 2022-07-29 箭牌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开合的地漏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02115A (zh) * 2020-10-20 2021-02-02 惠州市鸿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节能房屋的排水系统
CN112302115B (zh) * 2020-10-20 2022-04-08 惠州市鸿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节能房屋的排水系统
CN114809242A (zh) * 2022-04-19 2022-07-29 箭牌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开合的地漏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53089U (zh) 一种防堵地漏
CN106013399B (zh) 一种地漏
CN206110308U (zh) 防臭地漏盖
CN105256880B (zh) 一种双翻板防臭地漏
CN113417350A (zh) 一种自清洁免清理防臭地漏
CN205530609U (zh) 一种全密封地漏
CN105544708B (zh) 一种淋浴房地漏装置
CN106225224A (zh) 电热水器
CN203594095U (zh) 一种洗衣机用地漏
CN211200661U (zh) 一种预埋式防反溢地漏
CN207934173U (zh) 一种海绵城市排水结构
CN207794258U (zh) 一种可清洗地漏
CN108086451A (zh) 隔板式集成地漏
CN202090425U (zh) 大水流全封闭防臭易清洗地漏
CN201771048U (zh) 高防臭免清理地漏
CN108086453A (zh) 水缸式集成地漏
CN217811510U (zh) 地漏防臭芯
CN219430930U (zh) 洁厕液出液装置
CN217267943U (zh) 一种食品级洁净排水地漏
CN210770929U (zh) 一种折流式屋顶防臭管道接头
CN207905084U (zh) 一种隔板式集成地漏
CN220058227U (zh) 节水便器的防塞结构及节水便器
CN216948672U (zh) 侧排式速排水防臭地漏
CN103243785A (zh) 旋涡式浴盆
CN210658624U (zh) 一种地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9

Termination date: 201710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