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07231U - 一种制动硬管总成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动硬管总成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07231U
CN206107231U CN201621033530.7U CN201621033530U CN206107231U CN 206107231 U CN206107231 U CN 206107231U CN 201621033530 U CN201621033530 U CN 201621033530U CN 206107231 U CN206107231 U CN 2061072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tube
section
horizontal
support
axl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3353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杰
韩建
赵策
童成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3353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072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072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0723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动硬管总成及汽车,制动硬管总成包括制动硬管本体和将所述制动硬管本体固定安装于后桥壳表面的固定组件,所述制动硬管本体的两端部分别与两通阀和后软管连接,所述制动硬管本体包括与所述两通阀连接的水平首段,垂直于所述水平首段的竖直过渡段,和与所述水平首段和垂直过渡段所在平面相垂直、且其端部与所述后软管连接的水平尾段;所述水平首段和所述垂直过渡段之间为第一弯弧段,所述垂直过渡段和水平尾段之间为第二弯弧段;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后桥壳上用于固定两通阀的首段支架和用于固定所述后软管的尾段支架;在所述尾段支架的前端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水平尾段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Description

一种制动硬管总成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动管及其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制动硬管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现代的汽车结构中,为了确保制动硬管的功能良好和性能可靠,避免干涉,制动硬管的形状通常需要设计得复杂、弯点较多,对应的车架、后桥或者前围板等定位模块也需要形状复杂,从而需要使用更多的夹片定位,考虑到公差累计和装配空间的因素,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有所影响。并且,形状复杂的硬管给维修保养等也造成了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制动硬管总成及汽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动硬管总成,包括制动硬管本体和将所述制动硬管本体固定安装于后桥壳表面的固定组件,所述制动硬管本体的两端部分别与两通阀和后软管连接,所述制动硬管本体包括与所述两通阀连接的水平首段,垂直于所述水平首段的竖直过渡段,和与所述水平首段和垂直过渡段所在平面相垂直、且其端部与所述后软管连接的水平尾段;
所述水平首段和所述垂直过渡段之间为第一弯弧段,所述垂直过渡段和水平尾段之间为第二弯弧段;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后桥壳上用于固定两通阀的首段支架和用于固定所述后软管的尾段支架;
在所述尾段支架的前端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水平尾段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动硬管总成中,所述首段支架位于后桥壳的一面设置有螺母,所述两通阀通过螺栓旋入所述螺母而将两通阀固定于首段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动硬管总成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平直段、与所述第一平直段平行的第二平直段、和连接第一平直段的首端和第二平直段的尾端的竖直连接段;
其中,所述第一平直段焊接于后桥壳,所述第二平直段位于后桥壳的一面焊接有螺母;
所述水平尾段由一夹片夹持后、再通过螺栓旋入所述螺母而将所述水平尾段固定于第二平直段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动硬管总成中,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个垂直于后桥壳、且分别焊接于后桥壳表面上的立板,在所述两个立板之间设置有横板,且所述横板位于后桥壳的一面焊接有螺母;
所述水平尾段由一夹片夹持后、再通过螺栓旋入所述螺母而将所述水平尾段固定于横板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动硬管总成中,所述尾段支架包括一垂直焊接于后桥壳表面的板体,所述板体开设有供所述后软管的接头穿设的通孔,且所述通孔与板体背离后桥壳的一侧边之间设置有供后软管穿设的通道;
还包括卡设于后软管的接头的弹性卡;
当所述弹性卡卡设于后软管的接头时,所述后软管的接头相对于板体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制动硬管总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动硬管总成中,当需要将制动硬管本体自后桥壳上分离时,不必断开制动硬管与软管的连接,避免制动管路重新夹住、排气等重复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动硬管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动硬管总成中的后桥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动硬管总成中的制动硬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动硬管总成中的弹性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动硬管总成中的后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动硬管总成,包括制动硬管本体2和将所述制动硬管本体2固定安装于后桥壳1表面的固定组件,所述制动硬管本体2的两端部分别与两通阀和后软管连接,即首端211与两通阀4连接,末端251与后软管3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制动硬管本体2具体包括与所述两通阀4连接的水平首段21,垂直于所述水平首段21的竖直过渡段23,和与所述水平首段21和垂直过渡段23所在平面相垂直、且其端部251与所述后软管3连接的水平尾段25。所述水平首段21和所述垂直过渡段23之间为第一弯弧段22,所述垂直过渡段23和水平尾段25之间为第二弯弧段24。
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组件则包括设置于后桥壳1上用于固定两通阀4的首段支架5和用于固定所述后软管3的尾段支架9。在所述尾段支架9的前端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水平尾段25的第一支架6和第二支架7。
具体来说,仍如图1所示,所述首段支架5位于后桥壳1的一面设置有螺母(图中未示),所述两通阀4通过螺栓旋入所述螺母而将两通阀4固定于首段支架5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支架6包括第一平直段61、与所述第一平直段61平行的第二平直段64、和连接第一平直段61的首端和第二平直段64的尾端的竖直连接段62。其中,所述第一平直段61焊接于后桥壳1,所述第二平直段64位于后桥壳1的一面焊接有螺母(图中未示)。所述水平尾段25由一夹片63夹持后、再通过螺栓旋入所述螺母而将所述水平尾段25固定于第二平直段64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支架7包括两个垂直于后桥壳1、且分别焊接于后桥壳1表面上的立板71和立板73,在所述两个立板71、73之间设置有横板72,且所述横板72位于后桥壳1的一面焊接有螺母(图中未示)。所述水平尾段25由一夹片74夹持后、再通过螺栓旋入所述螺母而将所述水平尾段25固定于横板72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尾段支架9包括一垂直焊接于后桥壳1表面的板体91,所述板体91开设有供所述后软管3的接头31(如图5所示)穿设的通孔92,且所述通孔92与板体91背离后桥壳1的一侧边之间设置有供后软管3穿设的通道93,即通过该通道93可将后软管3自板体91外部而移入板体91内部的通孔92内,但是,由于该通道93的宽度小于通孔92的直径,也使得仅能容纳后软管3的管体,而其接头31无法穿过。所述接头31不仅无法穿过所述通道93,同样无法穿设过通孔92。此种结构使得后软管3只能向前方移动而自尾端支架9中取出,却无法向后方移动。但是,由于后软管3的前方存在水平尾段25的抵顶,若不去除水平尾段25,也仍然无法取出后软管3及其接头31。为了固定住后接头31而防止其窜动,还设置了卡设于后软管3的接头31的弹性卡8(如图4所示);当所述弹性卡8卡设于后软管3的接头31时,所述后软管3的接头31相对于板体91固定。也即是说,在前方有水平尾段25和弹性卡8的抵顶和夹持作用下,所述后软管3的接头31无法再进行前后移动,对应的,所述水平尾段25也就无法前后移动。
当需要将制动硬管本体2自后桥壳1上分离时,只需拔出弹性卡8,松开两通阀4、夹片63、夹片74的螺栓便完成分离,不必断开水平尾段251与后软管3的连接,避免制动管路重新夹住、排气等重复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制动硬管总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动硬管总成形状简单,零件制作和检具加工都很容易,零部件一致性较好,对意外形变的容错率较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较好。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制动硬管总成,包括制动硬管本体和将所述制动硬管本体固定安装于后桥壳表面的固定组件,所述制动硬管本体的两端部分别与两通阀和后软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硬管本体包括与所述两通阀连接的水平首段,垂直于所述水平首段的竖直过渡段,和与所述水平首段和垂直过渡段所在平面相垂直、且其端部与所述后软管连接的水平尾段;
所述水平首段和所述垂直过渡段之间为第一弯弧段,所述垂直过渡段和水平尾段之间为第二弯弧段;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后桥壳上用于固定两通阀的首段支架和用于固定所述后软管的尾段支架;
在所述尾段支架的前端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水平尾段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硬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首段支架位于后桥壳的一面设置有螺母,所述两通阀通过螺栓旋入所述螺母而将两通阀固定于首段支架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硬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平直段、与所述第一平直段平行的第二平直段、和连接第一平直段的首端和第二平直段的尾端的竖直连接段;
其中,所述第一平直段焊接于后桥壳,所述第二平直段位于后桥壳的一面焊接有螺母;
所述水平尾段由一夹片夹持后、再通过螺栓旋入所述螺母而将所述水平尾段固定于第二平直段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硬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个垂直于后桥壳、且分别焊接于后桥壳表面上的立板,在所述两个立板之间设置有横板,且所述横板位于后桥壳的一面焊接有螺母;
所述水平尾段由一夹片夹持后、再通过螺栓旋入所述螺母而将所述水平尾段固定于横板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硬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段支架包括一垂直焊接于后桥壳表面的板体,所述板体开设有供所述后软管的接头穿设的通孔,且所述通孔与板体背离后桥壳的一侧边之间设置有供后软管穿设的通道;
还包括卡设于后软管的接头的弹性卡;
当所述弹性卡卡设于后软管的接头时,所述后软管的接头相对于板体固定。
6.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动硬管总成。
CN201621033530.7U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制动硬管总成及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072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33530.7U CN206107231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制动硬管总成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33530.7U CN206107231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制动硬管总成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07231U true CN206107231U (zh) 2017-04-19

Family

ID=58519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3353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07231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制动硬管总成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072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3732A (zh) * 2022-03-31 2022-06-17 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矿用自卸车电动轮的制动管路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3732A (zh) * 2022-03-31 2022-06-17 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矿用自卸车电动轮的制动管路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07231U (zh) 一种制动硬管总成及汽车
CN204250168U (zh) 汽车的横梁总成及汽车
CN102582441A (zh) 用于汽车仪表板的横梁
CN206105434U (zh) 一种模具固定装置
CN208682778U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中支架
CN209336421U (zh) 一种新能源车型悬架结构
CN203442334U (zh) 一种新型的液压管夹
CN209207293U (zh) 一种加工薄壁弯管零件的新型夹具
CN203258634U (zh) 一种膨胀水箱支撑架
CN210909714U (zh) 一种商用车直拉杆接头多工位夹具
CN206233980U (zh) 一种新型搅拌车用尿素箱支架总成
CN206216286U (zh) 组合式锁件机构
CN103625991B (zh) 组合式绕管、线器
CN206012263U (zh) 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支架
CN203632990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新型防空防灾预警设备箱体
CN110948416A (zh) 一种商用车直拉杆接头多工位夹具
CN219564770U (zh) 一种空滤器安装装置
CN202946226U (zh) 摩托车消声器尾罩结构
CN204915836U (zh) 一种汽车管梁总成
CN203876682U (zh) 一种固定车身控制模块的装置
CN203345036U (zh) 一种增加前下拉杆支架的副车架
CN201856848U (zh) 摩托车后托架
CN208117662U (zh) 电梯门板压紧结构
CN209320666U (zh) 前悬置连接板
CN202645715U (zh) 一种可用于空气滤清器外置型拖拉机的水箱拉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25

Address after: 100130 Zhaofe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Zhaofeng industrial base Tongxin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BAIC GROUP ORV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99, Shuanghe Avenue, Renhe Town, Beijing, Shuny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BILE RESEARCH GENERAL INSTITUT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9

Termination date: 202108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