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00683U - 一种电源壳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源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00683U
CN206100683U CN201621046363.XU CN201621046363U CN206100683U CN 206100683 U CN206100683 U CN 206100683U CN 201621046363 U CN201621046363 U CN 201621046363U CN 206100683 U CN206100683 U CN 206100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casing
power
chamber
fluid
end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4636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华桂潮
俞杭冬
黄逊
罗景春
李镇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ing Fei 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
Original Assignee
Led One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d One 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d One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4636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00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00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006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壳体,包看主壳体和端盖,其中,主壳体的两端为开口结构通过端盖将主壳体两端的开口封堵,并且该主壳体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具有流体通道,而第二腔室则用来放置电源模块,此外,该主壳体和/或端盖上具有供电源模块的电源线穿过的通孔。本申请中公开的电源壳体包括两个腔室,在使用时,将电源模块安装在第二腔室内,并在第一腔室的流体通道内填充散热液体,以通过散热液体吸收第二腔室内电源模块产生的热量,再通过主壳体排出。采用流体通道进行散热的方式,可缓解壳体直接吸收电源模块的热量而引起的温度变化,防止电源壳体的温度过高,从而保证电源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源壳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电源壳体。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便利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电源产品的体积要求越来越小,而电源产品中的元器件向小型化与高效率发展。但是,高性能的与元器件在高速运行下会产生大量的热,为了保证元器件能在正常工作温度下高效率运行,需要将元器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除去,因此,对于元器件的散热技术随着电源的发展而不断受到挑战。
目前,对于电源的散热通常对其中的每个单独的元器件进行散热,再通过电源的壳体进行散热,但是,元器件产生的热量热传递给电源的壳体后会导致壳体的温度较高,使得电源的性能受到影响。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电源壳体,以具有散热功能,保证电源的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壳体,以具有散热功能,保证电源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源壳体,包括:
两端具有开口的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具有流体通道,所述第二腔室用于放置电源模块;
用于封堵所述主壳体的两端的开口的端盖;
所述端盖和/或所述主壳体上具有供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线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腔室的顶面和底面之间设置有多条导水筋条,所述导水筋条将所述第一腔室分割为所述流体通道,所述导水筋条至少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端盖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导水筋条与所述主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上述的电源壳体中,所述导水筋条的一端与相对应的所述端盖接触连接,另一端与相对应的所述端盖具有间隙。
优选地,上述的电源壳体中,还包括与所述电源模块中的元器件贴合的金属散热片,所述金属散热片固定在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壁上。
优选地,上述的电源壳体中,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的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
优选地,上述的电源壳体中,所述流体进口和所述流体出口均与水管接头配合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电源壳体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壳体外侧的散热翅片。
优选地,上述的电源壳体中,所述主壳体和两个端盖之间均设置有密封件。
优选地,上述的电源壳体中,所述主壳体为挤压成型部件。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壳体,包看主壳体和端盖,其中,主壳体的两端为开口结构通过端盖将主壳体两端的开口封堵,并且该主壳体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具有流体通道,而第二腔室则用来放置电源模块,此外,该主壳体和/或端盖上具有供电源模块的电源线穿过的通孔。本申请中公开的电源壳体包括两个腔室,在使用时,将电源模块安装在第二腔室内,并在第一腔室的流体通道内填充散热液体,以通过散热液体吸收第二腔室内电源模块产生的热量,再通过主壳体排出。采用流体通道进行散热的方式,可缓解壳体直接吸收电源模块的热量而引起的温度变化,防止电源壳体的温度过高,从而保证电源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壳体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腔室内导水筋条布置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水管结构的电源壳体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电源壳体,以具有散热功能,保证电源的性能。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壳体,包看主壳体10和端盖20,其中,主壳体10的两端为开口结构通过端盖20将主壳体10两端的开口封堵,并且该主壳体10具有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第一腔室101内具有流体通道104,而第二腔室102则用来放置电源模块,此外,该主壳体10和/或端盖20上具有供电源模块的电源线穿过的通孔203。本申请中公开的电源壳体包括两个腔室,在使用时,将电源模块安装在第二腔室102内,并在第一腔室101的流体通道104内填充散热液体,以通过散热液体吸收第二腔室102内电源模块产生的热量,再通过主壳体10排出。采用流体通道104进行散热的方式,可缓解壳体直接吸收电源模块的热量而引起的温度变化,防止电源壳体的温度过高,从而保证电源的性能。
本申请中公开的第一腔室101的顶面和底面之间设置有多条导水筋条103,并且这些导水筋条103将第一腔室101分割为上述的流体通道104,即导水筋条103、第一腔室101的顶面和底面以及端盖20之间形成流体的通道。在实际中,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置流体通道104的形式和流动方向,例如可将流体通道104设置为涡流形状,也可设置为回字形,或者设置为锯齿,其核心在于往复回折流动,以延长液体在流体通道104内流动的时间,提高液体的吸收热量的能力,更好的达到对电器模块散热的目的。本申请中的导水筋条103至少一端与对应的端盖20之间具有间隙,此处的对应是本申请限定导水筋条103的两个端面与两个端盖20为一一对应,且端面和端盖20距离最近的为对应关系。通过导水筋条103对流体的阻碍和导向,从而改变液体的流动方向,以尽可能的使液体在流体通道104内停留的时间延长。本申请中间隙是为了实现相邻两个流道之间的连通。
具体的实施例中,将导水筋条103的一端与对应的端盖20接触连接,而另一端与相对应的端盖20之间具有间隙,在实际中,若导水筋条103的个数为不少于两个时,相邻的导水筋条103具有间隙的一端为靠近不同的端盖20的一端。若是将间隙均设置在同一侧,在流体流动时存在流体直接通过间隙流到出口端,使得液体在流体通道104内停留的时间过短,影响换热的效率。在实际中,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置流体通道104的路径以及流体通道104的长度,以适应不同的散热需求。
本申请中将导水筋条103和主壳体10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采用这种方式可保证导水筋条103和主壳体10的强度要求,保证良好的导热性能,并且还可简化安装,缩短安装时间。此处只是提供了一种主壳体10与导水筋条103的连接方式,在实际中,两者还可单独加工,最终焊接在一起,或者采用其他连接件密封连接,只要能保证导水筋条103能够将主壳体10的第一腔室101隔离成所需要的流体通道104即可。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电源壳体还包括与电源模块中的元器件贴合的金属散热片30,并且该金属散热片30固定在第二腔室102的内壁上。通过增加金属散热片30可提高电源模块的元器件散热的效率,即电源模块的元器件产生的热量通过金属散热片30的热传导传递给第一腔室101内,由于热交换第一腔室101内的液体吸收金属散热片30的热量,并降低了金属散热片30的温度,最终保证电源元器件的温度不会过高。对于金属散热片30具体的材质可选用黄铜,由于黄铜的散热效果较其他金属材料高。
本申请中公开的金属散热片30的位置,可安装在第二腔室102的侧壁上或者底面或者顶面。由于第二腔室102的顶面和第一腔室的底面为同一板的两个相对面,因此,为了更好的对金属散热片30进行散热,可将金属散热片30安装在第二腔室102的顶面。此外,为了便于对金属散热片30的安装,还可将金属散热片30直接安装在第二腔室102的侧面上,即金属散热片30直接与电源壳体贴合,通过热传递将热量传递给电源壳体,并通过电源壳体进行散热。但是,由于本申请中设置了第一腔室101,并在第一腔室101内增加流体通道104,因此,在液体流动过程中也会带走第二腔室102内的热量,不会使电源壳体的温度过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金属散热片30的安装位置,且均在保护范围内。
为了实现对流体通道104内的液体进行更换,保证流体通道104内的流体的流动性,在实际中,该电源壳体具有连通第一腔室101的流体进口201和流体出口202。为了延长流体通道104的路径,优选的方式是将流体进口201和流体出口202均设置在两个端盖20中的任一者上,即流体进口201和流体出口202位于同一个端盖20上。在上面的实施方式中已经说明本申请中为了使流体通道104尽可能长,将流体通道104设置为往复弯折的结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开设流体进口201和流体出口202时,也需要秉承上述原则,即尽可能使流体通道长。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对于流体进口201和流体出口202的位置以及形状等均不需要限定。此外,还可将液体进口201和液体出口202分布在不同的端盖20上,或者开设在电源壳体的第一腔室101上,只要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设定,均在保护范围内。
电源壳体还包括水管接头40,并且设置的水管接头40与端盖20上的流体入口201和流体出口202相匹配。工作时,通过水管接头40与水管的连接,可使水管内的液体通过安装有水管接头40的流体入口201进入第一腔室内,并在流体通道104内流动进行热交换,最终通过安装有水管接头40的流体出口202将吸收了热量的液体流入水管进行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申请中公开的电源壳体还包括设置在主壳体10外侧的散热翅片,以对主壳体10进行散热。通过设置散热翅片可增大主壳体10与外界的接触面积,提高电源壳体的散热效率,避免电源壳体温度过高。对于散热翅片的形状和尺寸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此外,本申请中公开的主壳体10和两个端盖20之间设置有密封件,以保证两个端盖20能够密封主壳体10的两端的开口。对于主壳体10和端盖20之间的连接方式可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例如螺丝连接。在实际中,也可采用焊接的方式。
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将本申请中的公开的主壳体10限定为挤压成型部件,此处只是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加工工艺,采用挤压成型的方式,可使主壳体1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避免出现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泄露的问题,并且结构简单不需要安装。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源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端具有开口的主壳体(10),所述主壳体(10)具有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所述第一腔室(101)具有流体通道(104),所述第二腔室(102)用于放置电源模块;
用于封堵所述主壳体(10)的两端的开口的端盖(20);
所述端盖(20)和/或所述主壳体(10)上具有供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线穿过的通孔(203);
所述第一腔室(101)的顶面和底面之间设置有多条导水筋条(103),所述导水筋条(103)将所述第一腔室(101)分割为所述流体通道(104),所述导水筋条(103)至少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端盖(20)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导水筋条(103)与所述主壳体(10)为一体成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筋条(103)的一端与相对应的所述端盖(20)接触连接,另一端与相对应的所述端盖(20)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电源模块中的元器件贴合的金属散热片(30),所述金属散热片(30)固定在所述第二腔室(102)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0)上设置有与所述流体通道(104)连通的流体进口(201)和流体出口(2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进口(201)和所述流体出口(202)均与水管接头(40)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源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壳体(10)外侧的散热翅片。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0)和两个端盖(20)之间均设置有密封件。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0)为挤压成型部件。
CN201621046363.XU 2016-09-09 2016-09-09 一种电源壳体 Active CN206100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6363.XU CN206100683U (zh) 2016-09-09 2016-09-09 一种电源壳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6363.XU CN206100683U (zh) 2016-09-09 2016-09-09 一种电源壳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00683U true CN206100683U (zh) 2017-04-12

Family

ID=58476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46363.XU Active CN206100683U (zh) 2016-09-09 2016-09-09 一种电源壳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0068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7813A (zh) * 2019-08-31 2019-11-26 郑州森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交流充电桩及其外壳
CN113766776A (zh) * 2021-08-03 2021-12-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7813A (zh) * 2019-08-31 2019-11-26 郑州森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交流充电桩及其外壳
CN113766776A (zh) * 2021-08-03 2021-12-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36963B (zh) 充电桩的散热结构
CN207692264U (zh) 充电桩的散热结构
CN206100683U (zh) 一种电源壳体
CN106025103A (zh) 电池箱体组件及含该组件的电池箱
CN107241890B (zh) 一种水冷散热装置及方法
CN209543821U (zh) 一种高散热型led显示屏
CN108664112A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高性能智能终端
CN206250350U (zh) 一种散热圆柱电池
CN205644413U (zh) 散热器
CN205790110U (zh) 一种电池包箱体结构
CN109936962A (zh) 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
CN203984854U (zh) 水冷式控制器
CN204065990U (zh) 散热器
CN107039704B (zh) 一种复合散热型电池模组
CN206850429U (zh) 一种具有自然散热能力的apf模块
CN202474078U (zh)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动力电池组
CN208175211U (zh) 一种具有运水结构的散热器
CN208189743U (zh) 一种电池水冷板
CN208227558U (zh) 散热器及其散热单元
CN209675457U (zh)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散热结构
CN209594132U (zh) 一种液冷式充电电源散热装置、充电电源
CN106211682A (zh) 一种电源壳体
CN209882421U (zh) 一种水冷散热板
CN208848961U (zh) 一种液冷复合式电池托盘
CN207083352U (zh) 一种机载液冷电源机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023

Address after: 310000 west 2 section of 1 South Building, No. 88 South Ring Road, Tongl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onglu,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Ying Fei 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310052 Jianghong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459

Patentee before: LED One (Hang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