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97731U - 一种防伪标签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伪标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97731U
CN206097731U CN201621079922.7U CN201621079922U CN206097731U CN 206097731 U CN206097731 U CN 206097731U CN 201621079922 U CN201621079922 U CN 201621079922U CN 206097731 U CN206097731 U CN 2060977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um
shine
shine structure
layer
bleached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7992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广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nde Guangdong Jin Mei Intelligent Identificatio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unde Guangdong Jin Mei Intelligent Identificatio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nde Guangdong Jin Mei Intelligent Identificatio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Shunde Guangdong Jin Mei Intelligent Identificatio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62107992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977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977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977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防防伪标签,所述防伪层包括一浅色层及一深色层,所述浅色层设于所述深色层下表面,所述浅色层的颜色浓度小于所述深色层的颜色浓度且所述浅色层的颜色浓度大于所述基材的颜色浓度,所述浅色层设有防伪镭射光栅的激光模压形成的第一镭射结构,所述深色层表面均设有防伪镭射光栅的激光模压形成的第二镭射结构,所述第一镭射结构位于所述第二镭射结构下方,所述第一镭射结构与所述第二镭射结构形成光栅阵列使得当光照射在所述标签本体上时,从不同角度观看所述标签本体,所述标签本体上的所述浅色层及所述深色层不断在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所述浅色层及所述深色层上的图案不断的显示出来。

Description

一种防伪标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标签,尤其涉及生活日用品上的一种防伪标签。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上的高档商品越来越多。但是随之而来的造假事件也急剧增加,一些造假者,以高仿真手段瞄准市场上的各种高档商品进行造假或回收高档商品的外包装,以此造假欺骗消费者,扰乱市场秩序。针对市场上的造假现象,一些正规生产厂家纷纷在各种高档商品的包装和商品标签上都增加了一些必要的防伪技术措施。例如制作防伪印刷纸,即在纸张里加入防伪材料以区别于普通纸张。还有利用防伪油墨进行防伪印刷,其中防伪印刷油墨中有温变印刷油墨,又可分为“可逆温变消色油墨”和“不可逆温变显色油墨”。另外还有利用遇水变色的防伪技术,该油墨是无色的印刷油墨,利用该隐形油墨将标签图案印制在包装制品的包装上,检验时只需用水在防伪图像上一涂,标签上的防伪油墨遇到水后即可发生显色的变化,从隐形图案变为显形图案,从而在包装制品上会呈现出隐形防伪图案。但上述防伪均需要辅助设备,如热源或水测试等;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防伪标签,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不需要辅助设备就能观察到隐形的图案的防伪标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防伪标签,其包括:一标签本体,所述标签本体包括防伪码层和基材,所述防伪码层设于基材的上表面;一透明的覆膜,覆盖于所述防伪码层的上表面;所述防伪层包括一浅色层及一深色层,所述浅色层设于所述深色层下表面,所述浅色层的颜色浓度小 于所述深色层的颜色浓度且所述浅色层的颜色浓度大于所述基材的颜色浓度,所述浅色层设有防伪镭射光栅的激光模压形成的第一镭射结构,所述深色层表面均设有防伪镭射光栅的激光模压形成的第二镭射结构,所述第一镭射结构位于所述第二镭射结构下方,所述第一镭射结构与所述第二镭射结构形成光栅阵列使得当光照射在所述标签本体上时,从不同角度观看所述标签本体,所述标签本体上的所述浅色层及所述深色层不断在发生变化。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覆膜是由PE树脂、聚环氧乙烷、硬脂酸锌、丙三醇、油酸及聚乙酰亚胺混合制成的保护层,用于保护所述防伪层被刮花。所述深色层为厚度在20-100μm之间塑料薄膜,所述深色层为深紫色。所述基材为白色的塑料薄膜。所述第一镭射结构为一圆形光栅,所述第二镭射结构为矩形光栅,所述第一镭射结构与所述第二镭射结构在上下方向形成光栅阵列。所述第一镭射结构为一圆形光栅,所述第二镭射结构为圆形光栅,所述第一镭射结构与所述第二镭射结构在上下方向形成光栅阵列。所述第一镭射结构与所述第二镭射结构左右错开且前后错开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伪标签,所述防伪层包括一浅色层及一深色层,所述浅色层设于所述深色层下表面,所述浅色层的颜色浓度小于所述深色层的颜色浓度且所述浅色层的颜色浓度大于所述基材的颜色浓度,所述浅色层设有防伪镭射光栅的激光模压形成的第一镭射结构,所述深色层表面均设有防伪镭射光栅的激光模压形成的第二镭射结构,所述第一镭射结构位于所述第二镭射结构下方,所述第一镭射结构与所述第二镭射结构形成光栅阵列使得当光照射在所述标签本体上时,从不同角度观看所述标签本体,所述标签本体上的所述浅色层及所述深色层不断在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所述浅色层及所述深色层上的图案不断的显示出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伪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镭射结构与第二镭射结构的一种实施例;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镭射结构与第二镭射结构的另一种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标签本体1 防伪层2、2’ 基材3
深色层22 浅色层21 覆膜4
第二镭射结构221、221’ 第一镭射结构211、2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伪标签,其包括:一标签本体1,所述标签本体1包括防伪层2和基材3,所述防伪层2设于基材3的上表面;一透明的覆膜4,覆盖于所述防伪层2的上表面;所述防伪层2包括一浅色层21及一深色层22,所述浅色层21设于所述深色层22下表面,所述浅色层21的颜色浓度小于所述深色层22的颜色浓度且所述浅色层21的颜色浓度大于所述基材3的颜色浓度,所述浅色层21设有防伪镭射光栅的激光模压形成的第一镭射结构211,所述深色层22表面均设有防伪镭射光栅的激光模压形成的第二镭射结构221,所述第一镭射结构211位于所述第二镭射结构221下方,所述第一镭射结构211与所述第二镭射结构221形成光栅阵列使得当光照射在所述标签本体1上时,从不同角度观看所述标签本体1,所述标签本体1上的所述浅色层21及所述深色层22不断在发生变化。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所述覆膜4是由PE树脂、聚环氧乙烷、硬脂酸锌、丙三醇、油酸及聚乙酰亚胺混合制成的保护层,用于保护所述防伪层2被刮花。所述基材3为白色的塑料薄膜。
如图1及图2所示,进一步所述深色层22为厚度在20-100μm之间塑料薄膜,所述深色层22为深紫色,本实施例中所述深色层22为50μm。所述浅色层21为浅紫色。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镭射结构211为一圆形光栅,所述第二镭射结构221为矩形光栅,所述第一镭射结构211与所述第二镭射结构221在上下方向形成光栅阵列,所述第一镭射结构211与所述第二镭射结构221左右错开且前后错开设置,使得使得当光照射在所述标签本体1上时,从不同角度观看所述标签本体1,所述标签本体1上的所述浅色层21及所述深色层22不断在发生变化。
如图1及图3所示,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述第一镭射结构211’为一圆形光栅,所述第二镭射结构221’为圆形光栅,所述第一镭射结构211’与所述第二镭射结构221’在上下方向形成光栅阵列,所述第一镭射结构211’与所述第二镭射结构221’左右错开且前后错开设置。
实用新型的的防伪标签,所述防伪层2包括一浅色层21及一深色层22,所述浅色层21设于所述深色层22下表面,所述浅色层21的颜色浓度小 于所述深色层22的颜色浓度且所述浅色层21的颜色浓度大于所述基材3的颜色浓度,所述浅色层21设有防伪镭射光栅的激光模压形成的第一镭射结构211,所述深色层22表面均设有防伪镭射光栅的激光模压形成的第二镭射结构221,所述第一镭射结构211位于所述第二镭射结构221下方,所述第一镭射结构211与所述第二镭射结构221形成光栅阵列使得当光照射在所述标签本体1上时,从不同角度观看所述标签本体1,所述标签本体1上的所述浅色层21及所述深色层22不断在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所述浅色层21及所述深色层22上的图案不断的显示出来,避免了使用辅助设备来使得隐形的图案显示。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标签本体,所述标签本体包括防伪码层和基材,所述防伪码层设于基材的上表面; 一透明的覆膜,覆盖于所述防伪码层的上表面;所述防伪层包括一浅色层及一深色层,所述浅色层设于所述深色层下表面,所述浅色层的颜色浓度小 于所述深色层的颜色浓度且所述浅色层的颜色浓度大于所述基材的颜色浓度,所述浅色层设有防伪镭射光栅的激光模压形成的第一镭射结构,所述深色层表面均设有防伪镭射光栅的激光模压形成的第二镭射结构,所述第一镭射结构位于所述第二镭射结构下方,所述第一镭射结构与所述第二镭射结构形成光栅阵列使得当光照射在所述标签本体上时,从不同角度观看所述标签本体,所述标签本体上的所述浅色层及所述深色层不断在发生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是由PE树脂、聚环氧乙烷、硬脂酸锌、丙三醇、油酸及聚乙酰亚胺混合制成的保护层,用于保护所述防伪层被刮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深色层为厚度在20-100μm之间塑料薄膜,所述深色层为深紫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白色的塑料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镭射结构为一圆形光栅,所述第二镭射结构为矩形光栅,所述第一镭射结构与所述第二镭射结构在上下方向形成光栅阵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镭射结构为一圆形光栅,所述第二镭射结构为圆形光栅,所述第一镭射结构与所述第二镭射结构在上下方向形成光栅阵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镭射结构与所述第二镭射结构左右错开且前后错开设置。
CN201621079922.7U 2016-09-26 2016-09-26 一种防伪标签 Active CN2060977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79922.7U CN206097731U (zh) 2016-09-26 2016-09-26 一种防伪标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79922.7U CN206097731U (zh) 2016-09-26 2016-09-26 一种防伪标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97731U true CN206097731U (zh) 2017-04-12

Family

ID=58479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79922.7U Active CN206097731U (zh) 2016-09-26 2016-09-26 一种防伪标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977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97730U (zh) 一种防伪标签
EP1274585B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laserbeschriftbarer datenträger und damit hergestellte datenträger
CN101678697A (zh) 用于检测真实性的膜元件
CN205541628U (zh) 一种随机立体镜面图形防伪标签
CN104992618A (zh) 一种防伪结构及其生产方法
CN110930862A (zh) 一种新型防伪膜
CN104240596A (zh) 一种新型防伪结构及其生产方法
CN207425233U (zh) 一种防伪标签
CN206097731U (zh) 一种防伪标签
CN101847340A (zh) 滴水显字防伪标签
CN203503242U (zh) 单层浮雕图形微透镜防伪标识
CN204229749U (zh) 一种新型防伪标签
CN206584669U (zh) 一种隐形防伪标签
CN104900141A (zh) 遇水显现信息防伪标识及其制备方法
CN206085956U (zh) 一种隐形文字与图案烫金版
DE102010014866B4 (de) Verfahren zum Erzeugen mindestens eines Sicherheitsmerkmals in einem flachen Substrat sowie Sicherheits-oder Wertdokument
CN207731545U (zh) 一种自带可变溯源码的可转移文字防伪标签
CN207115459U (zh) 一种产品质量追溯防伪标签
KR20160125706A (ko) 극소형 이미지 패턴을 가지는 렌즈시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755564B1 (ja) 標示部材
CN208752654U (zh) 一种具有激光全息防伪图案的二维码
EP3659867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retroreflektierenden kfz-kennzeichenschilds, retroreflektierendes kfz-kennzeichenschild sowie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CN105469700B (zh) 一种准动态气泡玻璃随机立体图形防伪标签及其制备方法
CN206805913U (zh) 一种多层防伪标签
CN205984125U (zh) 一种具有可刮油墨层的光学防伪标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