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90693U - 一种新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90693U
CN206090693U CN201621080727.6U CN201621080727U CN206090693U CN 206090693 U CN206090693 U CN 206090693U CN 201621080727 U CN201621080727 U CN 201621080727U CN 206090693 U CN206090693 U CN 2060906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let
import
pressure
module
pipe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807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振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jin Fluid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jin Fluid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jin Fluid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jin Fluid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807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906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906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906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包括直供区压力控制模块、压力调节模块、增压模块以及压力稳定模块,所述的直供区压力控制模块上并联压力调节模块;所述的压力调节模块的进口连接所述的增压模块的出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直供区压力控制模块与增压模块之间设置压力调节模块和压力稳定模块,将增压模块的压力控制到所述的直供区压力控制模块的压力,实现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主泵处于变频低负荷向低区供运行工况,从而在保障直供区稳定供水时不会增加低区增压设备的负荷,起到了节能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现在的二次增压设计中一般设高、中、低三个二次增压区和一个市政管网直供区,并按此三个压等级作二次加压以保证各自供水区压力的稳定性。这种设计是建立在一个大的前提下,那是市政管网明确有一定的管网余压,一般是0.25-0.35MPa。
实际运行中由于市政管网供水量、水压随着时间的变化和用户用的多少而不断波动,部分时段集中用水现象较为严重,市政管网余压与正常供水时差值较大,造成直供区供水流量和压力严重不足,部分时候还会因市政管网余压不足而造成直供区断流。因而如何在运行过程中兼顾市政管网直供水区域稳定供水成了现在二次增加项目中的一个新的课题。现在行业常规的办法是将市政管网直供水这个内容完全列入到低层加压区中,这样是这样可以保证直供层用水的稳定性,但带来的问题是低区二次增压的流量变得极大。占整个供水时段达90%以上非集中供水时段,直供层是不需要加压的时段,但需要将直供区的流量从低区加压管道走,直供区流量也被迫加到低区供水压力。这种方案导致了直供区在90%以上的时段处于无用加压,白白损耗了加压动力的浪费,造成了市政管网余压不能很好的利用,二次增压的节能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一种新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包括直供区压力控制模块、压力调节模块、增压模块以及压力稳定模块,所述的直供区压力控制模块上并联压力调节模块;所述的压力调节模块的进口连接所述的增压模块的出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直供区压力控制模块与增压模块之间设置压力调节模块和压力稳定模块,将增压模块的压力控制到所述的直供区压力控制模块的压力。
进一步所述的直供区压力控制模块包括管网进口、进口止回阀、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管网出口;所述的进口止回阀设置在管网进口的后方,在所述的进口止回阀与所述的第一压力传感器之间连接压力调节模块的出口。
进一步所述的压力调节模块包括减压阀、电动调节阀;所述的电动调节阀的进口连接增压模块的出口;所述的电动调节阀的出口连接所述减压阀的进口;所述的减压阀的出口连接直供区压力控制模块的出口。
进一步所述的增压模块包括稳流罐、增压泵组原件;所述的增压泵组原件的进口连接所述的稳流罐的底部的稳流罐出口。
进一步所述的增压泵组原件包括第一增压泵组和第二增压泵组,所述的第一增压泵组和第二增压泵组并联,所述的第一增压泵组和第二增压泵组中的增压泵均设置为变频水泵。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增压泵组包括第一增压泵、第一进口闸阀、第一进口软接头、第一出口软接头、第一出口闸阀、第一出口止回阀;所述的第一进口闸阀的进口连接稳流罐的出口,所述的第一进口闸阀的出口连接所述的第一进口软接头的进口;所述的第一进口软接头的出口连接第一增压泵的进口;所述的第一增压泵的出口连接所述的第一出口软接头的进口;所述的第一出口软接头的出口连接所述的第一出口闸阀的进口;所述的第一出口闸阀的出口连接所述的第一出口止回阀的进口;所述的第一出口止回阀的出口压力稳定模块的进口。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增压泵组包括第二增压泵、第二进口闸阀、第二进口软接头、第二出口软接头、第二出口闸阀、第二出口止回阀;所述的第二进口闸阀的进口连接稳流罐的出口,所述的第二进口闸阀的出口连接所述的第二进口软接头的进口;所述的第二进口软接头的出口连接第二增压泵的进口;所述的第二增压泵的出口连接所述的第二出口软接头的进口;所述的第二出口软接头的出口连接所述的第二出口闸阀的进口;所述的第二出口闸阀的出口连接所述的第二出口止回阀的进口;所述的第二出口止回阀的出口连接压力稳定模块的进口。
进一步所述的稳流罐上方设置稳流罐的进口止回阀、稳流罐进水口、真空抑制器;在所述的稳流罐的底部还设置一个液位探测器。
进一步所述的压力稳定模块包括稳压罐、电击式压力表、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的稳压罐的设置在连接增压模块的管道上;在所述的稳压罐的左边分别设置所述的电击式压力表和所述的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稳定模块出口连接供水端。
进一步所述的电击式压力表为指针式电击式压力表或者指针电感应电击式压力表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将低区二次增压与直供区供水通过联动切换,就是将直供区的供水与低压增压区以并联的方式进行连接形式利用变频增压泵的方式进行供水。在用水低谷时候,直供区的用水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低区供水采用主泵变频模式运行,主泵向低区供水的流量为正常低区用水量,以减少主泵电机的负荷,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机组运行的能耗。在用水高峰时期,市政管网压力无法满足直供区压力时,打开低区增压机组的电动调节阀,将直供区供水列入低压二次增压供水范围,此时将低区运行水泵切换至工频运行模式,低区供水机组能够有效地负担直供区和低区的供水。这种切换模式保证了90%以上的时段直供区用水是利用市政管网余压,主泵处于变频低负荷向低区供运行工况。从而在保障直供区稳定供水时不会增加低区增压设备的负荷,起到了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附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包括直供区压力控制模块1、压力调节模块2、增压模块3以及压力稳定模块4,直供区压力控制模块1上并联压力调节模块2;压力调节模块2的进口连接增压模块3的出口;其特征在于在直供区压力控制模块1与增压模块2之间设置压力调节模块3和压力稳定模块4,将增压模块3的压力控制到直供区压力控制模块1的压力。
在直供区压力控制模块1包括管网进口101、进口止回阀102、第一压力传感器103以及管网出口;所述的进口止回阀102设置在管网进口101的后方,在所述的进口止回阀102与第一压力传感器103之间连接压力调节模块2的出口。在直供区压力控制模块1处于用水低谷时候,向市政管网104直接供水。
在压力调节模块2包括减压阀308、电动调节阀307;电动调节阀307的进口连接增压模块308的出口;电动调节阀307的出口连接减压阀308的进口;减压阀308的出口连接直供区压力控制模块1的出口。利用减压阀308、电动调节阀307将增压模块3的出口水压进行减压和进行流量的调节,使得水压能与直供区压力控制模块1的压力一致,可以直接向市政管网104供水。
在增压模块3中包括稳流罐30、增压泵组原件31;增压泵组原件31的进口连接稳流罐30的底部的稳流罐出口32。增压泵组原件31包括第一增压泵组200和第二增压泵组300,第一增压泵组200和第二增压泵组300并联;第一增压泵组200和第二增压泵组300中的增压泵均设置为变频水泵。可以使在向低区供水的流量为正常低区用水量,以减少主泵电机的负荷,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机组运行的能耗。
第一增压泵组200包括第一增压泵203、第一进口闸阀201、第一进口软接头202、第一出口软接头301、第一出口闸阀302、第一出口止回阀303;第一进口闸阀201的进口连接稳流罐30的出口,第一进口闸阀201的出口连接第一进口软接头202的进口;第一进口软接头202的出口连接第一增压泵203的进口;第一增压泵203的出口连接第一出口软接头301的进口;第一出口软接头301的出口连接第一出口闸阀302的进口;第一出口闸阀302的出口连接第一出口止回阀303的进口;第一出口止回阀303的出口连接压力稳定模块4的进口。
第二增压泵组300包括第二增压泵503、第二进口闸阀501、第二进口软接头502、第二出口软接头601、第二出口闸阀602、第二出口止回阀603;第二进口闸阀501的进口连接稳流罐的出口,第二进口闸阀的出口连接所述的第二进口软接头的进口;第二进口软接头502的出口连接第二增压泵503的进口;第二增压泵503的出口连接第二出口软接头601的进口;第二出口软接头601的出口连接第二出口闸阀602的进口;第二出口闸阀602的出口连接第二出口止回阀603的进口;第二出口止回阀603的出口连接压力稳定模块4的进口。
稳流罐30上方设置稳流罐的进口止回阀105、稳流罐进水口106、真空抑制器401;在所述的稳流罐30的底部还设置一个液位探测器402。
压力稳定模块4包括稳压罐304、电击式压力表306、第二压力传感器305;稳压罐304的设置在连接增压模块3的管道上;在稳压罐304的左边分别设置所述的电击式压力表306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05;所述的压力稳定模块4出口连接供水端309。
电击式压力表为指针式电击式压力表306或者指针电感应电击式压力表中的一种。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也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包括直供区压力控制模块、压力调节模块、增压模块以及压力稳定模块,所述的直供区压力控制模块上并联压力调节模块;所述的压力调节模块的进口连接所述的增压模块的出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直供区压力控制模块与增压模块之间设置压力调节模块和压力稳定模块,将增压模块的压力控制到所述的直供区压力控制模块的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供区压力控制模块包括管网进口、进口止回阀、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管网出口;所述的进口止回阀设置在管网进口的后方,在所述的进口止回阀与所述的第一压力传感器之间连接压力调节模块的出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调节模块包括减压阀、电动调节阀;所述的电动调节阀的进口连接增压模块的出口;所述的电动调节阀的出口连接所述减压阀的进口;所述的减压阀的出口连接直供区压力控制模块的出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压模块包括稳流罐、增压泵组原件;所述的增压泵组原件的进口连接所述的稳流罐的底部的稳流罐出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压泵组原件包括第一增压泵组和第二增压泵组,所述的第一增压泵组和第二增压泵组并联;所述的第一增压泵组和第二增压泵组中的增压泵均设置为变频水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增压泵组包括第一增压泵、第一进口闸阀、第一进口软接头、第一出口软接头、第一出口闸阀、第一出口止回阀;所述的第一进口闸阀的进口连接稳流罐的出口,所述的第一进口闸阀的出口连接所述的第一进口软接头的进口;所述的第一进口软接头的出口连接第一增压泵的进口;所述的第一增压泵的出口连接所述的第一出口软接头的进口;所述的第一出口软接头的出口连接所述的第一出口闸阀的进口;所述的第一出口闸阀的出口连接所述的第一出口止回阀的进口;所述的第一出口止回阀的出口连接压力稳定模块的进口。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增压泵组包括第二增压泵、第二进口闸阀、第二进口软接头、第二出口软接头、第二出口闸阀、第二出口止回阀;所述的第二进口闸阀的进口连接稳流罐的出口,所述的第二进口闸阀的出口连接所述的第二进口软接头的进口;所述的第二进口软接头的出口连接第二增压泵的进口;所述的第二增压泵的出口连接所述的第二出口软接头的进口;所述的第二出口软接头的出口连接所述的第二出口闸阀的进口;所述的第二出口闸阀的出口连接所述的第二出口止回阀的进口;所述的第二出口止回阀的出口连接压力稳定模块的进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流罐上方设置稳流罐的进口止回阀、稳流罐进水口、真空抑制器;在所述的稳流罐的底部还设置一个液位探测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稳定模块包括稳压罐、电击式压力表、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的稳压罐的设置在连接增压模块的管道上;在所述的稳压罐的左边分别设置所述的电击式压力表和所述的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稳定模块出口连接供水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击式压力表为指针式电击式压力表或者指针电感应电击式压力表中的一种。
CN201621080727.6U 2016-09-26 2016-09-26 一种新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 Active CN2060906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80727.6U CN206090693U (zh) 2016-09-26 2016-09-26 一种新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80727.6U CN206090693U (zh) 2016-09-26 2016-09-26 一种新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90693U true CN206090693U (zh) 2017-04-12

Family

ID=58480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80727.6U Active CN206090693U (zh) 2016-09-26 2016-09-26 一种新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906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2550A (zh) * 2021-03-15 2021-06-18 安徽海沃特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集成变频成套二次供水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2550A (zh) * 2021-03-15 2021-06-18 安徽海沃特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集成变频成套二次供水设备
CN112982550B (zh) * 2021-03-15 2022-07-19 安徽海沃特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集成变频成套二次供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52824A (zh) 基于流量-功率曲线的最小功率算法的风机水泵节能系统
CN201610567U (zh) 智能双模式供水设备
CN113216326A (zh) 一种带有夜间小流量功能的无负压供水设备和供水方法
CN206090693U (zh) 一种新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
CN100365216C (zh) 一种二次加压泵站供水系统
CN102979138A (zh) 智能供水设备
CN201715607U (zh) 混水供暖系统
CN203412042U (zh) 自控无负压叠压供水设备
CN207392309U (zh) 水泵串并联组合多区供水装置
CN102704548A (zh) 高层变频供水设备
CN209760358U (zh) 全流量全变频供水设备
CN205822351U (zh) 一种新型无负压管网叠压给水设备
CN205636910U (zh) 一种增加了公用备泵的供水设备
CN205205908U (zh) 一种变频恒压供水系统
CN202767180U (zh) 高层变频供水设备
CN202767169U (zh) 变频增压水泵组
CN204940422U (zh) 一种箱式叠压变频的节能供水系统
CN210459396U (zh) 一种改进的数控三罐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
CN206902827U (zh) 一种三级kyc节能型逐级叠压供水设备
CN213653617U (zh) 一种多腔型无负压供水设备
CN202248085U (zh) 智能高效节能给水系统
CN201933545U (zh) 市政管网节能增压设备
CN206554985U (zh) 一种带预暖功能的零号高压加热器系统
CN102704534A (zh) 变频增压水泵组
CN110359518A (zh) 一种变流量多级多出口水泵恒压供水系统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