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80075U - 智能炒菜锅 - Google Patents

智能炒菜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80075U
CN206080075U CN201620518150.6U CN201620518150U CN206080075U CN 206080075 U CN206080075 U CN 206080075U CN 201620518150 U CN201620518150 U CN 201620518150U CN 206080075 U CN206080075 U CN 206080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device
pot
flavoring agent
sensor
frying p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1815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成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lick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lick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lick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lick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1815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80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80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800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05B6/1209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13/00Aspects relating both to resistive heating and to induction heating, covered by H05B3/00 and H05B6/00
    • H05B2213/06Cook-top or cookware capable of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炒菜锅,包括锅体、加热装置、感应器和控制装置,感应器包括温度感应器,感应器设置在加热装置内,温度感应器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控制装置设置在加热装置内,控制装置与设置在加热装置的显示装置信号连接,还包括有锅盖,锅盖上设置有水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锅体中放入的水量,并将水位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该炒菜锅不但可以提示并检测使用者的做菜状况,还能实现电路元件的自清洁功能,提高检测装置运行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智能炒菜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炒菜锅。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在大城市打拼,无法享有家庭生活的便利,只能自己开火做饭。但是由于这些人的生活经验不足,在做饭中往往并不能做出可口的饭菜,其中油温的掌握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油的发热特征不是很明显,油温三成热和六成热,对于烹饪不在行的年轻人在视觉上很难直接分辨出来,而在油温不正确情况下加入物料或翻炒,将会明显的影响实物的成熟程度和口感、口味,甚至会大量的产生致癌物质,影响身体健康。同理,对于很多其他的指标,诸如盐、酸、水位等的把握,对烹饪不在行的年轻人,也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
而且,由于炉火周边空气流动较快,如果在锅柄中设置电路,电路内积灰也会较多,长此以往,会污染电路元件,导致短路或散热不畅,从而最终降低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智能炒菜锅,该炒菜锅不但可以提示并检测使用者的做菜状况,还能实现电路元件的自清洁功能,提高检测装置运行的可靠性。
一种智能炒菜锅,包括锅体、加热装置、感应器和控制装置,感应器包括温度感应器,感应器设置在加热装置内,温度感应器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控制装置设置在加热装置内,控制装置与设置在加热装置的显示装置信号连接,还包括有锅盖,锅盖上设置有水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锅体中放入的水量,并将水位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
通过设置用于感受锅底的不同位置处的温度感应器,可以获得锅底不同位置处的温度信息,当锅底受热不均匀时,可以分别调节锅底的不同加热器件的加热功率,以保证食物的均匀加热。
由于在锅盖上设置水位传感器,可以及时的探知锅内所加入的水量,或用于检测锅中液体的沸腾程度,以避免锅中液体沸腾溢出,污染锅体外侧和加热装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锅体上设有盐分传感器,盐分传感器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盐分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锅体中放入的盐分浓度,并将盐分浓度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
通过设置盐分传感器,以避免做菜者投入过多的盐分,而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盐分传感器为电阻测量装置,电阻测量装置用于通过测量锅中液体的电阻以获得锅中液体的盐分的离子浓度,以获知放入到锅中液体的盐分总量。
通过测量电阻的方式来测量锅中液体的盐分浓度,可以不受或少受到液体温度对于测量装置的制约,在较高的温度下,例如70℃-80℃的做菜温度中,都可以实现对盐度的测量。从而覆盖到了更大的温度范围,提高了测量的功能。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锅体上还设置有味觉传感器,味觉传感器采集酸、甜、苦、咸、鲜中的至少一种味道,以检测做饭过程中的调料放入量,并将味道信号传送给控制装置。
通过设置味觉传感器,还可以监控除了盐分以外的多种调料的加入量,以实现对于饭菜效果的全面监控。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控制装置与无线传输模块信号连接,无线传输模块用于将信息传送给服务器或智能终端,以记录和分析做菜习惯。
不仅仅由控制装置分析和控制显示调料的加入用量,还可以由智能终端的APP对于做饭者的做饭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以利于做饭者纠正做饭习惯,提高做饭技能。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控制装置与显示装置连接,显示装置用于显示由控制装置输出的水量、盐分和调料用量信息。
显示装置及时显示水量、盐分、调料的用量信息,方便操作者及时发觉用量信息的错误,采取对应的弥补方法来弥补相应的问题,以提供口味正确的菜肴。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显示装置为触摸屏,触摸屏上设有用于选择菜肴信息的按钮。
通过设置触摸屏,供操作者选择适当的菜肴信息,能够在做菜前即为做菜者列出适当的调料用量和加入时机,有助于制作出正确菜品。
而且,通过设置触摸屏,也可以使得每一位炒菜者,能够准确、及时的记录自己的炒菜信息,并上传到云端服务器,然后,其他用户可以从云端下载如何炒菜的步骤。或者供各位美食爱好者交流做菜经验。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控制装置还与设置在加热装置的侧面上的提示报警装置连接,提示报警装置用于提醒操作者在水位达到预设值关掉加热装置或降低加热功率。
通过提示报警装置的提示功能,可以避免操作者在做菜时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导致的沸水从锅中溢出从而污染锅体外侧或加热装置的问题。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智能炒菜锅还包括调料储存装置和调料加入装置,调料储存装置设置于加热装置旁,调料储存装置内放置有多个调料瓶,调料瓶的侧壁外表面设有识别码,调料加入装置包括机械臂,机械臂的末端连接有用于夹持调料瓶并向锅体内加入调料的机械手,机械手上的手心处设置有用于在夹持调料瓶之前识别识别码以确认调料种类的识别器,机械臂和机械手设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用于记录机械手在向锅体内加入 调料时的即时角度,即时角度用于计算得出每次加入调料的重量或体积并通过调料瓶中的初始体积和每次加入调料的重量或体积计算出调料瓶中的剩余调料的重量或体积。
通过机械臂选取调料瓶的方式,自动加入调料,不但消除了人工加入调料时可能产生的用量误差或时间误差,提高了菜品制作的精度,而且可以通过记录用量和时间,获得大量人群对该做菜方法的评价,以改进标准的做菜方法,提高菜品的整体制作水平。此外,通过记录每次的调料消耗用量,可以精准的知道各个用户的不同种类调料剩余,便于及时补充调料,避免了到应该使用调料的时候缺少相应的调料种类。
优选的,调料瓶包括用于盛放固体调料的固体调料瓶和用于盛放液体调料的液体调料瓶,在将固体调料瓶中的调料倒入时,不但可以采用倾斜调料瓶的方式,还可以采用横向振动方式或抖动的方式将调料粉末倒入到炒菜锅中。
采用抖动或振动的方式,特别有利于将颗粒间的黏度较大的调料倒入,避免调料因为颗粒粘接成块而无法精确的倒入。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控制装置中还设有灰尘清理系统,灰尘清理系统包括第一积灰检测装置、第二积灰检测装置、排风口和灰尘吹扫装置,灰尘吹扫装置包括清扫进气装置,清扫进气装置的进气口处设置过滤装置,清扫进气装置与设置于PCB板的电路元件安装面一侧的清扫管路连通,清扫管路位于电路元件上方,并在对应诸如芯片、或电阻之类的发热元件的位置处设有自适应出气口,每个自适应出气口处设置多片扇形双金属片,在形变温度以下时,多片扇形双金属片相互邻近构成圆盘状,从而将自适应出气口封闭,高于形变温度时双金属片向自适应出气口外侧方向弯曲,将自适应出气口打开,且当双金属片的温度越高时,自适应出气口被打开的幅度越大;
第一积灰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测量元件散热片电容值的第一电容测量器和比较器,元件散热片由多个散热片单体构成,多个散热片单体之间电绝缘,第一电容测量器对散热片单体之间的电容进行检测,当比较器判断出测量电容值小于阈值电容时,启动清扫进气装置,经过过滤的空气经由清扫管路上的自适应出气口吹出,对电路元件进行清扫;
第二积灰检测装置包括光束发生器和至少一个设置在PCB板上的反射镜面,该光束发生器设置在壳体内部侧壁上,光束发生器以固定的角度将直线光束发射到反射镜面,经反射镜面反射后,光束被投射到位于壳体内部侧壁上的光敏开关,光敏开关接收到光束后保持打开状态;当反射镜面上的积灰达到预定厚度时,光敏开关感应不到反射光线,则光敏开关闭合,自动启动清扫进气装置
该第一积灰检测装置和第二积灰检测装置中的任何一者启动清扫进气装置时,该清扫进气装置启动,预定时间后,该清扫进气装置自动关闭。
由于在双金属片处于较冷状态时将自适应出气口封闭,在双金属片处于较热状态时向自适应出气口外侧方向弯曲,将自适应出气口打开,且当双金属片的温度越高的时候,自适应出气口被打开的幅度越大;所以可以使得各个自适应出气口的面积随着自适应出气口下方的 元件的温度不同而不同。因为对于温度越高的元件,其散热面积会设计得越大,或散热部分的表面就越有利于热量的交换,但是恰恰越有利于热量交换的结构也是会导致空气流动变化较为剧烈或使得空气通过较细的缝隙,这种结构就更有利于积灰的产生和增加,相同时间之后所积累的灰尘越多,在清扫的时候就用更多的空气流量来清理。
当散热片积累灰尘较多的时候,散热片之间的缝隙会减小,散热片作为一个整体的电容会变小,所以当电容变小到一定值的时候,可以意味着灰尘积累到了一定地步了,所以需要清理灰尘了。
当PCB板和电路元件积灰较多的时候,反射镜面上的积灰也较多,当积灰较多的时候,灰尘会产生明显的漫反射效应,极大的削弱了反射镜面的镜面反射效应,会导致光敏开关无法接收到足够强度的光强以被触发。通过另外一种方式也实现了对于元件表面积灰程度的自动监控,从而显著的改善了元件表面积灰较多而造成的电路短路或散热不畅而造成的元件烧毁问题。
通过设置电容检测和光检测两种方式,可以互为备份,以确保当灰尘积累到一定地步的时候灰尘清理系统能够及时系统,清除元件表面覆盖的灰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味觉传感器的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控制装置的电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中的对自适应出气口的局部视图;
图6是实施例2中的元件散热片的局部视图;
图7是实施例3中的元件散热片的局部俯视图;
图8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5中的调料储存装置和调料加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5的智能炒菜锅加入采用振动的方式加入调料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味觉传感器的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各个附图标记所表示的含义如下:
101、加热装置;102、锅体;103、水位传感器;104、盐分传感器;105、温度感 应器;106、显示装置;107、锅盖;108、味觉传感器;111、测量电极;112、测量液体;113、敏感膜;114、硅底;115、参考电极;116、偏置电源。
一种智能炒菜锅,包括锅体102、加热装置101、感应器和控制装置,感应器包括温度感应器105,感应器设置在加热装置101内,温度感应器105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控制装置设置在加热装置101内,控制装置与设置在加热装置101的显示装置106信号连接。
通过设置用于感受锅底的不同位置处的温度感应器105,可以获得锅底不同位置处的温度信息,当锅底受热不均匀时,可以分别调节锅底的不同加热器件的加热功率,以保证食物的均匀加热。
具体说来,还包括有锅盖107,锅盖107上设置有水位传感器103,水位传感器103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水位传感器103用于检测锅体102中放入的水量,并将水位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
由于在锅盖107上设置水位传感器103,可以及时的探知锅内所加入的水量,或用于检测锅中液体的沸腾程度,以避免锅中液体沸腾溢出,污染锅体102外侧和加热装置101。
具体说来,锅体102上设有盐分传感器104,盐分传感器104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盐分传感器104传感器用于检测锅体102中放入的盐分浓度,并将盐分浓度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
通过设置盐分传感器104,以避免做菜者投入过多的盐分,而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进一步具体说来,盐分传感器104为电阻测量装置,电阻测量装置用于通过测量锅中液体的电阻以获得锅中液体的盐分的离子浓度,以获知放入到锅中液体的盐分总量。
通过测量电阻的方式来测量锅中液体的盐分浓度,可以不受或少受到液体温度对于测量装置的制约,在较高的温度下,例如70℃-80℃的做菜温度中,都可以实现对盐度的测量。从而覆盖到了更大的温度范围,提高了测量的功能。
具体说来,锅体102上还设置有味觉传感器108,味觉传感器108采集酸、甜、苦、咸、鲜中的至少一种味道,以检测做饭过程中的调料放入量,并将味道信号传送给控制装置。
通过设置味觉传感器108,还可以监控除了盐分以外的多种调料的加入量,以实现对于饭菜效果的全面监控。
进一步具体说来,味觉传感器为光寻址型电子舌系统,光寻址型电子舌系统主要由传感器阵列、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三部分组成。
其中,信号处理系统包括I/V转换电路、信号放大滤波电路、锁相放大器、直接数字合成模块、A/D转换模块,其中I/V转换电路与测量电极电连接,I/V转换电路与信号放大滤波电路信号连接,信号放大滤波电路与锁相放大器信号连接,锁相放大器与直接数字合成模块信号连接,锁相放大器与A/D转换模块信号连接,接数字合成模块、A/D转换模块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
模式识别系统是电子舌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传感器阵列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的自动分析与综合,以完成对待测样品定性定量的决策、评估和分类。该模式识别系统设置在控制装置内。
光寻址电位传感器是基于半导体技术的传感器,基本结构属于电解质-绝缘层-硅型。通过控制装置控制LED照射溶液池中与硅底114相连的敏感膜113时,由于敏感膜113对离子的吸附作用形成膜电位和半导体的本征吸收作用产生的电子-空穴对,硅胶半导体和绝缘层两端的电压发生偏移。在偏置电压的作用下,光寻址电位传感器产生与待测溶液112中离子相对应的光电流信号,由于光电流信号非常小,另外电压信号比电流受干扰的程度小且容易检测,光电流先经I/V转换电路后对微小的光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噪声滤波,再依次通过锁相放大器、A/D转换后。因为敏感膜113对不同离子的吸附作用不同,而味觉信号检测对象是多成分的,所以在传感器的绝缘层上需镀上多种敏感膜113。用光束照射不同的敏感区可以检测到敏感膜113在该区域所吸附离子的浓度,也就依次得到了待测溶液112中不同成分所对应的光电流信号。另外,采用的光源是阵列形式,可以同时对多块敏感膜113照射,通过对频率的设定实现了检测时间短、多参数多点测量。
上述光寻址型电子舌系统只是味觉传感器中的一个类型,现有技术中还存在多种其他类型的味觉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只涉及对味觉传感器的利用,在此不对其原理进行赘述。
具体说来,控制装置与无线传输模块信号连接,无线传输模块用于将信息传送给服务器或智能终端,以记录和分析做菜习惯。
不仅仅由控制装置分析和控制显示调料的加入用量,还可以由智能终端的APP对于做饭者的做饭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以利于做饭者纠正做饭习惯,提高做饭技能。
具体说来,控制装置与显示装置106连接,显示装置106用于显示由控制装置输出的水量、盐分和调料用量信息。
显示装置106及时显示水量、盐分、调料的用量信息,方便操作者及时发觉用量信息的错误,采取对应的弥补方法来弥补相应的问题,以提供口味正确的菜肴。
进一步具体说来,显示装置106为触摸屏,触摸屏上设有用于选择菜肴信息的按钮。
通过设置触摸屏,供操作者选择适当的菜肴信息,能够在做菜前即为做菜者列出适当的调料用量和加入时机,有助于制作出正确菜品。
而且,通过设置触摸屏,也可以使得每一位炒菜者,能够准确、及时的记录自己的炒菜信息,并上传到云端服务器,然后,其他用户可以从云端下载如何炒菜的步骤。或者供各位美食爱好者交流做菜经验。
具体说来,控制装置还与设置在加热装置101的侧面上的提示报警装置连接,提示报警装置用于提醒操作者在水位达到预设值关掉加热装置101或降低加热功率。
通过提示报警装置的提示功能,可以避免操作者在做菜时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导致的沸水从锅中溢出从而污染锅体102外侧或加热装置101的问题。
实施例2: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控制装置的电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中的对自适应出气口的局部视图;图6是实施例2中的元件散热片的局部视图;
图中,各个附图标记表示的含义如下;1、壳体;2、PCB电路板;
11、清扫进气装置;12、过滤装置;13、清扫管路;14、自适应出气口;15、双金属片;16、散热片单体;17、反射镜面;18、光敏开关;19、电路元件;20、排风口;23、绝缘导热体;24、激光发生器。
智能炒菜锅还包括灰尘清理系统,灰尘清理系统包括第一积灰检测装置、第二积灰检测装置和灰尘吹扫装置,灰尘吹扫装置包括清扫进气装置11,本实施例中,清扫进气装置可以为进气风扇或进气空气压缩机,清扫进气装置11的进气口处设置过滤装置12,清扫进气装置11与设置于PCB板2的电路元件19安装面一侧的清扫管路13连通,清扫管路13上还在多个电路元件19的上方设有多个自适应出气口14,每个自适应出气口14处设置多片双金属片15,每个自适应出气口14处的双金属片15在双金属片15处于较冷状态时将自适应出气口14封闭,在双金属片15处于较热状态时向自适应出气口14外侧方向弯曲,将自适应出气口14打开,且当双金属片15的温度越高的时候,自适应出气口14被打开的幅度越大;
第一积灰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测量元件散热片的第一电容测量器,元件散热片由多个散热片单体16构成,多个散热片单体16之间电绝缘,第一电容测量器与比较器连接并向比较器反馈实测电容值,比较器还与存储器连接,存储器中存储基准电容值,基准电容值为在元件散热片未累积灰尘时多个散热片单体16之间的电容值,当实测电容值超出以基准电容值为准而设定的阈值时,清扫进气装置11启动,经过过滤的空气经由清扫管路13上的自适应出气口14吹出,对电路元件19进行清扫,污浊的空气经过排风口20从壳体11内排出。
第二积灰检测装置光束发生器和至少一个设置在PCB板2上的电路元件19之间位置的反射镜面17,光束发生器设置在壳体1内部,光束发生器以固定的角度将直线光束发射到反射镜面17,经反射镜面17反射后,光束被投射到设置有壳体1内部的光敏开关18上,当光敏开关18感应不到反射光线时,自动启动清扫进气装置11。
由于在双金属片15处于较冷状态时将自适应出气口14封闭,在双金属片15处于较热状态时向自适应出气口14外侧方向弯曲,将自适应出气口14打开,且当双金属片15的温度越高的时候,自适应出气口14被打开的幅度越大;所以可以使得各个自适应出气口14的面积随着自适应出气口14下方的元件的温度不同而不同。因为对于温度越高的元件,其散热面积会设计得越大,或散热部分的表面就越有利于热量的交换,但是恰恰越有利于热量交换的结构也是会导致空气流动变化较为剧烈或使得空气通过较细的缝隙,这种结构就更有利于积灰的产生和增加,相同时间之后所积累的灰尘越多,在清扫的时候就用更多的空气流量来清理。
当散热片积累灰尘较多的时候,散热片之间的缝隙会减小,散热片作为一个整体的电容会变小,所以当电容变小到一定值的时候,可以意味着灰尘积累到了一定地步了,所以需要清理灰尘了。
当PCB板2和电路元件19积灰较多的时候,反射镜面17上的积灰也较多,当积灰较多的时候,灰尘会产生明显的漫反射效应,极大的削弱了反射镜面17的镜面反射效应,会导致光敏开关18无法接收到足够强度的光强以被触发。通过另外一种方式也实现了对于元件表面积 灰程度的自动监控,从而显著的改善了元件表面积灰较多而造成的电路短路或散热不畅而造成的元件烧毁问题。
通过设置电容检测和光检测两种方式,可以互为备份,以确保当灰尘积累到一定地步的时候灰尘清理系统能够及时系统,清除元件表面覆盖的灰尘。
具体说来,光束发生器是激光发生器24。
激光发生器24定向性好,经过镜面反射之后的光线不会发生明显的发散,但是当某些表面附着了灰尘之后,特别是灰尘积累较多之后,将会发生明显的漫反射。从而提高了有灰尘和无灰尘时或灰尘多和灰尘少的时候,光敏开关18所能够接收到的光强的区分度,提高了对于光强检测的可靠性,降低了误启动的可能性。
具体说来,散热片单体16均设置在一绝缘导热体23上,各个散热片单体16之间沿散射片的延伸方向分割。
绝缘导热体23可以是金属材料上附着绝缘层,在不明显降低导热性能的情况下,使得各个散热片单体16相互绝缘,以使得散热片的各个单体之间构成电容。通过使得各个散热片沿延伸方向分割,各个散热片单体16之间可以独立构成电容,便于接线。
具体说来,在每个自适应出气口14处的双金属片15的数量为6片。双金属片15包括主动层和被动层,主动层为锰镍铜合金,被动层的材料主要是镍铁合金。
当双金属片15的数量为6个的时候,每个双金属片15内的侧向制约张力已经较少,可以使得双金属片15形成较大的弯曲变形,金属片的数量已经足够多,无需再增加金属片的数量以降低系统的可靠性。
双金属片15采用镍铜合金作为主动层,其形变量较大,从而获得比较明显的开口效果。
具体说来,阈值的下限为基准电容值的0.9倍。
当电容值为基准电容值的0.9倍的时候,电器元件上的灰尘已经较多,如果不及时清理,将会导致元件散热不畅,从而降低了检测装置的使用性能。
本实施例的灰尘清扫动作原理如下:
当电路元件或散热片之间上积灰较多的时候,散热片单体的之间的实际距离会下降,金属散热片之间的作为电的不良导体的空气,也会有部分空气所占的空间被灰尘所取代,所以散热片单体之间的电容会随着灰尘的积累而逐步地下降。当电容值低到阈值的下限时,启动清扫进气装置。
除了这种探测方式以外,还设置了光检测的方式,当灰尘在反射镜面上积累的较多的时候,会降低镜面反射的反射能力,减少光敏开关所能接受到的光照强度,光敏开关感应不到反射光线,则光敏开关闭合,自动启动清扫进气装置。
清扫进气装置启动后从外界吸收已经过滤过的干净空气,送入清扫管路中。由于自适应出气口处的双金属片是随着温度变化而逐步改变形状的,所以此时的自适应出气口已经是打开的,而且,较热的元件上方的自适应出气口打开得较大,稍冷一些的元件上方的自适应出气口打开得较小,可以使得干净空气的流量能够按照元件的不同温度而不同的分布,以提 高干净空气的利用效率。可以让清扫进气装置先吹第一时间后自动关闭,例如第一时间可以是半分钟。然后等待第二时间让悬浮在壳体内部空间的灰尘沉降,因为虽然自适应出气口的出气将元器件表面的灰尘吹起,并且不断的向壳体内部空间补充空气,从大趋势讲,混有灰尘的空气会从排风口排出,但是也不能保证在一定时间之后,混有灰尘的空气将会全部从壳体内部空间排出。所以吹过一段时间之后,壳体内空间的空气,其实还是为混有少量灰尘的空气,所以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让空气中灰尘沉降。例如第二时间可以是3分钟或2分钟。壳体内的灰尘沉降之后,再检测电容,如果仍然是低于阈值,那么继续清扫,如果有需要的话则如此反复,以使得元件和电路板上的灰尘被清扫干净。
实施例3: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实施例2所用附图中已经出现的附图标记表示的含义沿用实施例2附图中的含义,新出现的各个附图标记表示的含义如下;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
散热片单体16均设置在一绝缘导热体23上,各个散热片单体16之间沿圆形分割。
绝缘导热体23可以是金属材料上附着绝缘层,在不明显降低导热性能的情况下,使得各个散热片单体16相互绝缘,以使得散热片的各个散热片单体16之间构成电容。
实施例4:
图8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实施例2所用附图中已经出现的附图标记表示的含义沿用实施例2附图中的含义,新出现的各个附图标记表示的含义如下:21、LED灯;22、凹面镜;
在实施例2中,光束发生器采用的是激光发生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光束发生器设置为包括LED灯21和凹面镜22,LED灯21将光线投射到凹面镜22上,并由凹面镜22反射后发出平行光。LED等21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光源,通过凹面镜22将其进行反射,仍然可以获得质量较好的平行光。
实施例5:
图9是实施例5中的调料储存装置和调料加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5的智能炒菜锅加入采用振动的方式加入调料的示意图;图中,实施例1所用附图中已经出现的附图标记表示的含义沿用实施例1附图中的含义,新出现的各个附图标记表示的含义如下:
201、调料储存装置;202、调料瓶;203、机械臂;204、机械手;205、识别器;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智能炒菜锅还包括调料储存装置201和调料加入装置,调料储存装置201设置于加热装置旁,调料储存装置201内放置有多个调料瓶202,调料瓶202的侧壁外表面设有识别码,具体说来,识别码可以是二维码或条形码。调料加入 装置包括机械臂203,机械臂203的末端连接有用于夹持调料瓶202并向锅体102内加入调料的机械手204,机械手204上的手心处设置有用于在夹持调料瓶之前识别识别码以确认调料种类的识别器205,机械臂203和机械手205设有位置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位置传感器用于记录机械手在向锅体102内加入调料时的即时角度,即时角度用于计算得出每次加入调料的重量或体积并通过调料瓶202中的初始体积和每次加入调料的重量或体积计算出调料瓶202中的剩余调料的重量或体积。
通过机械臂203选取调料瓶202的方式,自动加入调料,不但消除了人工加入调料时可能产生的用量误差或时间误差,提高了菜品制作的精度,而且可以通过记录用量和时间,获得大量人群对该做菜方法的评价,以改进标准的做菜方法,提高菜品的整体制作水平。此外,通过记录每次的调料消耗用量,可以精准的知道各个用户的不同种类调料剩余,便于及时补充调料,避免了到应该使用调料的时候缺少相应的调料种类。
具体说来,调料瓶还可以包括用于盛放固体调料的固体调料瓶和用于盛放液体调料的液体调料瓶,在将固体调料瓶中的调料倒入时,不但可以采用倾斜调料瓶的方式,还可以采用横向振动方式或抖动的方式将调料粉末倒入到炒菜锅中。例如对于诸如胡椒粉或五香粉之类的调料,可以在调料瓶的瓶盖上开设一些孔,通过振动的方式将胡椒粉、五香粉倒入锅中。至于当瓶中的调料的重量不同时,每次振动所能倒出的调料数量,则可以通过出厂前的多次试验,积累出平均值。对于盛放液体调料的液体调料瓶,在不同的液位高度、不同的液体粘稠度和流动性的时候,倒出指定体积的调料所需要的时间或调料瓶角度与倒出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则也可以通过出厂前的大量实验,积累出平均值,以供机械手倒出调料时使用。
采用抖动或振动的方式,特别有利于将颗粒间的黏度较大的调料倒入,避免调料因为颗粒粘接成块而无法精确的倒入。
对于容易挥发的液体调料,可以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作调料瓶的瓶身,调料瓶的瓶口处具有受瓶内压力变化而打开或关闭开口。利用机械手挤压瓶身,当瓶身受到挤压的时候,瓶内的压力增大,液体调料从瓶中倒出。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例如:①实施例2中是通过一个截面为L形的环形,来固定每个双金属片的尾部,实际上还可以将双金属片通过粘接或钎焊的方式与清扫管路的表面连接;②实施例2中的每个自适应出气口处的双金属片是6片,实际上可以改成3-10片,当双金属片的数量为3个的时候,即可每个双金属片即可形成一个劣角,使得该金属片能够具有一个能够打开的尖端,当受热的时候,尖端撬起,即可形成自适应出风口的风道。当双金属片的数量为10个的时候,每个双金属片内的侧向制约张力已经较少,可以使得双金属片形成较大的弯曲变形,金属片的数量已经足够多,无需再增加金属片的数量以降低系统的可 靠性;③将以上各个实施例中不相矛盾的技术手段相互组合,构成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没有直接描述的技术方案。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智能炒菜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加热装置、感应器和控制装置,所述感应器包括温度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内,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内,所述控制装置与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的显示装置信号连接;
还包括有锅盖,所述锅盖上设置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锅体中放入的水量,并将水位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炒菜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体上设有盐分传感器,所述盐分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所述盐分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锅体中放入的盐分浓度,并将盐分浓度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炒菜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盐分传感器为电阻测量装置,所述电阻测量装置用于通过测量锅中液体的电阻以获得锅中液体的盐分的离子浓度,以获知放入到锅中液体的盐分总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炒菜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上还设置有味觉传感器,所述味觉传感器采集酸、甜、苦、咸、鲜中的至少一种味道,以检测做饭过程中的调料放入量,并将味道信号传送给控制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炒菜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与无线传输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用于将信息传送给服务器或智能终端,以记录和分析做菜习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炒菜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与显示装置连接,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显示由控制装置输出的水量、盐分和调料用量信息;
或者,
所述控制装置还与设置在加热装置的侧面上的提示报警装置连接,所述提示报警装置用于提醒操作者在水位达到预设值关掉加热装置或降低加热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炒菜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为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上设有用于选择菜肴信息的按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炒菜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炒菜锅还包括调料储存装置和调料加入装置,所述调料储存装置设置于加热装置旁,所述调料储存装置内放置有多个调料瓶,所述调料瓶的侧壁外表面设有识别码,所述调料加入装置包括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末端连接有用于夹持调料瓶并向所述锅体内加入调料的机械手,所述机械手上的手心处设置有用于在夹持调料瓶之前识别所述识别码以确认调料种类的识别器,所述机械臂和所述机械手设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记录所述机械手在向锅体内加入调料时的即时角度,所述即时角度用于计算得出每次加入调料的重量或体积并通过调料瓶中的初始体积和每次加入调料的重量或体积计算出调料瓶中的剩余调料的重量或体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炒菜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部的PCB板;
控制装置还设有灰尘清理系统,所述灰尘清理系统包括第一积灰检测装置、第二积灰检测装置、排风口和灰尘吹扫装置,所述灰尘吹扫装置包括清扫进气装置,所述清扫进气装置的进气口处设置过滤装置,所述清扫进气装置与设置于PCB板的电路元件安装面一侧的清扫管路连通,所述清扫管路位于电路元件上方,并在对应发热元件的位置处设有自适应出气口,每个所述自适应出气口处设置多片扇形双金属片,在形变温度以下时,所述多片扇形双金属片相互邻近构成圆盘状,从而将所述自适应出气口封闭,高于形变温度时所述双金属片向所述自适应出气口外侧方向弯曲,将所述自适应出气口打开,且当所述双金属片的温度越高时,所述自适应出气口被打开的幅度越大;
所述第一积灰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测量元件散热片电容值的第一电容测量器和比较器,所述元件散热片由多个散热片单体构成,多个散热片单体之间电绝缘,所述第一电容测量器对散热片单体之间的电容进行检测,当比较器判断出测量电容值小于阈值电容时,启动清扫进气装置,经过过滤的空气经由所述清扫管路上的自适应出气口吹出,对所述电路元件进行清扫;
所述第二积灰检测装置包括光束发生器和至少一个设置在PCB板上的反射镜面,该光束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侧壁上,光束发生器以固定的角度将直线光束发射到所述反射镜面,经所述反射镜面反射后,光束被投射到位于壳体内部侧壁上的光敏开关,光敏开关接收到光束后保持打开状态;当反射镜面上的积灰达到预定厚度时,光敏开关感应不到反射光线,则光敏开关闭合,自动启动清扫进气装置;
该第一积灰检测装置和第二积灰检测装置中的任何一者启动清扫进气装置时,该清扫进气装置启动,预定时间后,该清扫进气装置自动关闭。
CN201620518150.6U 2016-05-31 2016-05-31 智能炒菜锅 Active CN206080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18150.6U CN206080075U (zh) 2016-05-31 2016-05-31 智能炒菜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18150.6U CN206080075U (zh) 2016-05-31 2016-05-31 智能炒菜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80075U true CN206080075U (zh) 2017-04-12

Family

ID=58471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18150.6U Active CN206080075U (zh) 2016-05-31 2016-05-31 智能炒菜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8007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4508A (zh) * 2018-09-25 2020-03-31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烤箱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015214A (zh) * 2019-05-29 2020-12-01 张玮 包含应用参数反馈的炒菜机及炒菜机系统
WO2022233661A1 (de) * 2021-05-03 2022-11-10 BSH Hausgeräte GmbH Induktionskochfeldvorrichtung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4508A (zh) * 2018-09-25 2020-03-31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烤箱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015214A (zh) * 2019-05-29 2020-12-01 张玮 包含应用参数反馈的炒菜机及炒菜机系统
WO2022233661A1 (de) * 2021-05-03 2022-11-10 BSH Hausgeräte GmbH Induktionskochfeldvorrichtu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80075U (zh) 智能炒菜锅
US9439530B2 (en) Intelligent cooking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CN110250889B (zh) 一种养生壶自动校准沸点的方法及系统
CN105395040B (zh) 电炖锅的控制方法、装置、电炖锅和系统
CN103617577B (zh) 一种智能健康厨房系统
CN107835963A (zh) 空气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05852627A (zh) 智能炒菜锅
CN105125057B (zh) 一种具有移动客户端交互功能的智能炊具
CN107527004A (zh) 烹调辅助方法以及烹调辅助系统
CN201378087Y (zh) 一种无线食材温度侦测装置
CN108253484B (zh) 吸油烟机及其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8937621A (zh) 一种水位控制智能电饭锅
CN102078133A (zh) 一种电热锅及其干烧后加水状态自动识别的方法
CN100544528C (zh) 电加热烹调器
CN104545408A (zh) 能够自动记忆的烹饪设备及方法
CN206034126U (zh) 智能晾衣夹
Huang et al. Smart-U: smart utensils know what you eat
CN204363722U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智能蒸烤箱
CN106724812A (zh) 智能煮蛋器
CN110906381A (zh) 基于XGboost的自学习智能燃气灶具系统
CN106859321A (zh) 一种监测水沸腾和水烧干的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CN208504467U (zh) 用于控制燃气灶火力的系统和燃气灶
CN204117004U (zh) 防干烧装置和加热器具
CN110242979A (zh) 一种测温设备及其应用方法
CN209783742U (zh) 一种食用油油温实时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