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77919U - 一种提升散热能力的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升散热能力的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77919U
CN206077919U CN201620972547.2U CN201620972547U CN206077919U CN 206077919 U CN206077919 U CN 206077919U CN 201620972547 U CN201620972547 U CN 201620972547U CN 206077919 U CN206077919 U CN 2060779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radiator
housing
base plate
heat abstr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7254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凯
韩晓辉
刘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2097254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779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779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779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升散热能力的散热装置,包括:用于罩设在电气元件外以便收容电气元件散发的热量的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用于散发壳体收容的热量的散热器;其中,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底板和并列安装在散热器底板外表面的至少一对散热片组;其中,所述一对散热片组的散热鳍片呈倒八字形。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增强通信室外设备壳体的均温能力,使得散热器各个区域散热情况接近,提升散热器的散热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提升散热能力的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散热领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提升散热能力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通信技术不断发展,通讯设备的散热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高温会影响通讯设备电子器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而在受设备整机整体空间限制的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空间内尽可能的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就成为通信设备散热工作的难点。
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直齿式散热器,但该种散热器的散热能力不足,使设备顶部器件容易产生较严重的热级联效果,特别是对于在重力方向尺寸较大的设备来说。同时,由于散热器本身的均温能力较差,不能充分发挥散热器本身作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最大限度提升散热器的散热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升散热能力的散热装置,包括:用于罩设在电气元件外以便收容电气元件散发的热量的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用于散发壳体收容的热量的散热器;其中,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底板和并列安装在散热器底板外表面的至少一对散热片组;其中,所述一对散热片组呈倒八字形。
其中,所述散热片组包括多个上下平行的散热鳍片,且一对散热片组的多个散热鳍片位置一一对应并呈倒八字形。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一对散热片组之间的可多面出风的散热齿结构。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器底板上的用于使壳体收容的热量平均分布的均热结构。
优选的,所述均热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器底板上且注入有流体的液冷通道;与液冷通道连接的流体驱动元件,用于使液冷通道内的流体循环流动,以使所述壳体收容的热量平均分布。
其中,所述流体驱动元件为与所述液冷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相连通的微泵或电磁泵。
其中,所述液冷通道为渐缩式循环通道,其位于所述底板中间区域的通流面积逐渐缩窄。
或者,所述液冷通道为迷宫式圆环通道,且通道的半径向所述底板中间区域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迷宫式圆环通道的中心设置喷嘴。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壳体基板,所述散热器底板安装在壳体基板上,或者,所述散热器底板作为壳体基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装置,在散热器底板上安装呈倒八字形的散热片组,可以利用散热鳍片的形状进行区间热隔离,使得壳体外的自然散热通风风道上下隔离开,消除了系统设备的热级联效应,提升散热器的散热能力;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装置,在散热器底板上设置均热结构,增强了通信室外设备壳体的均温能力,使整体散热器的各个区域散热情况接近,最大限度发挥散热器的散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散热装置的透视图(具有一对散热片组);
图2是图1所示散热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散热装置采用的液冷通道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散热装置的透视图;
图5是图4所示散热装置采用的液冷通道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散热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散热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散热装置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图6、图7、图8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提升散热能力的散热装置的各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散热装置包括:用于罩设在通讯设备尤其是室外通讯设备的各电气元件外以便收容各电气元件所散发出的热量的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用于散发壳体收容的热量的散热器;其中,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底板和并列安装在散热器底板外表面的至少一对散热片组;其中,一对散热片组呈倒八字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装置除了设置呈倒八字形的散热片组之外,还可以在散热器底板上设置用于使壳体收容的热量平均分布的均热结构,该均热结构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在散热器底板上设置可以注入流体的液冷通道(如图3、图5所示),并在液冷通道上连接一个流体驱动元件,通过流体驱动元件使液冷通道内的流体循环流动,使壳体收容的热量在壳体上平均分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装置,通过在散热器底板上设置均热结构,增强了壳体的均温能力,而通过在散热器底板上安装呈倒八字形的一对或多对散热片组,可以利用散热片组散热鳍片的形状进行区间热隔离,使得壳体外的自然散热通风风道上下隔离开,消除了系统设备的热级联效应,使整体散热器的各个区域散热情况接近,从而最大限度发挥散热器的散热能力。
下面,结合各实施例对散热装置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散热装置包括:壳体12;安装在壳体上的散热器13,具有散热器底板131、安装在散热器底板131外侧(即散热器底板131的背离壳体的外表面)的一对散热片组132,一对散热片组132并列设置且呈倒八字形。
其中,一对散热片组132分别包括沿着散热器底板的高度方向上下平行的多个散热鳍片1321、1322,且一对散热片组的多个散热鳍片一一对应,而一一对应的散热鳍片呈倒八字形,即,每个散热片组132的多个散热鳍片与重力方向(即散热器底板的高度延伸方向)呈一定角度,散热鳍片由散热器底板的底边中心朝着散热器底板的两侧边倾斜延伸,因此,当将散热装置挂装在室外通讯设备上时,壳体外的自然散热通风风道可以被相邻的散热鳍片上下隔离开(气流在通风风道流动方向如图2中箭头所示方向,图中仅示意性示出一部分气流流动方向),从而消除系统设备的热级联效应。
在设计时,一对散热片组之间的间隙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也可以无间隙。散热片组132的成型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压铸、机加、插齿等工艺。
其中,散热装置的壳体12可以是基站模块的壳体12,罩设在基站模块的各类电气元件外,用于收容各类电气元件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至散热片组132、以便通过散热片组132使基站模块散热降温。壳体12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任意方式连接于基站模块的外壳之上,壳体11的外形及内部结构可按需自行设置。
其中,壳体12具有壳体基板121,散热器底板131可以安装在壳体基板121上(如图1、图2所示),也可以将散热器底板131直接作为壳体12的壳体基板(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中,除了将一对散热片组1321、1322的散热鳍片加工成倒八字形,还在散热器底板131上设置用于使壳体12收容的热量平均分布的均热结构,以便使整体散热器各区域的散热情况接近。
具体的,本实施例在散热器底板131的底面(即与壳体12内部相对的表面)加工出用于均热的液冷通道,再在液冷通道上连接一个驱动液冷通道内流体流动的流体驱动元件。
其中,根据散热器中部散热能力较弱的情况,本实施例的液冷通道采取如图3所示的内循环通道1311,该内循环通道1311设置在底板131下侧。在通道内注入流体,流体包括不限于水、冷媒、液态金属等。液冷通道纵向主槽采取弧形渐变式通道,调节横向通道内的流阻,以保持不同通道内流速的一定,从而使得整个基板均温效果一致。设计时,可根据不同需求对液冷通道的尺寸进行调整。图示箭头为水流方向。
内循环通道1311具有液冷通道的入口13111和出口13112,而驱动通道内流体流动的流体驱动元件1312为与液冷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相连通的微泵或电磁泵等。微泵或电磁泵可以安装于底板131内部,其出口和入口与液冷通道的入口13111和出口13112直接相连通;也可安置于散热装置外部或散热装置内部的其他空间,微泵或电磁泵的出口和入口与底板上的液冷通道的入口13111和出口13112通过软管连接。内循环通道1311为内部循环的过程,通道出口的水直接经过微泵或电磁泵流进通道的入口,与外界无热量交换。
其中,在散热器底板上加工液冷通道采用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刻蚀、机加、压铸等方式。散热器底板13上的液冷通道1311加工完成后,可以通过现有技术的连接方式与壳体基板121紧密连接在一起,连接时的方式不限,只需保证液冷通道1311的密封性即可;或者,也可以将底板13直接作为壳体12的壳体基板121,在加工时,需在底板(即壳体基板)上加工出液冷通道,然后再将底板安装在壳体的其它板材上,以便与其它板材共同形成完整的壳体。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散热装置的透视图,由图4可知,本实施例中的散热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散热装置的结构大致相同,本实施例的散热装置包括:具有壳体基板221的壳体22;散热器23,具有散热器底板231和一对散热片组232,一对散热片组232的散热鳍片呈倒八字形。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冷通道的形式与实施例1不同,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液冷通道采用迷宫式圆环通道2311,在迷宫式圆环通道2311的中心处设置喷嘴24,喷嘴24处采用喷射液冷的方式,设计时,可根据需求调整喷嘴24的安装位置。
本实施例的圆环通道采取变径的方式,即,圆环通道的半径向底板中间区域逐渐减小,以便提升散热器中心区域液冷通道的流速,增加散热器中部的散热能力。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由图6可知,在设备尺寸充足的情况下,在散热器底板331上并列设置两对散热片组332,且每对散热片组332的散热鳍片均呈倒八字形。
本实施例的散热装置中的均热结构可以采用实施例1的液冷通道,也可以采用实施例2的液冷通道,在此不对其进行描述。
实施例4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由图6可知,在设备尺寸充足的情况下,在散热器底板531上并列设置多对散热片组532,且每对散热片组332的散热鳍片均呈倒八字形。
本实施例的散热装置中的均热结构可以采用实施例1的液冷通道,也可以采用实施例2的液冷通道,在此不对其进行描述。
实施例5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可以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散热器的一对散热片组中间的间隙处增加可多面出风的异形散热齿结构。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散热装置4包括壳体42、散热器43,在散热器43的散热器底板431上安装散热片组432,散热片组432包括并列设置的一对散热片组4321、4322和位于一对散热片组4321、4322中间的可三面出风的异形散热齿结构4323。
其中,设计时,可以使本实施例的散热齿结构4323从其上部、下部和顶部出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装置,在散热器底板上安装呈倒八字形的散热片组,可以利用散热鳍片的形状进行区间热隔离,使得壳体外的自然散热通风风道上下隔离开,消除了系统设备的热级联效应,提升散热器的散热能力;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装置,在散热器底板上设置均热结构,增强了通信室外设备壳体的均温能力,使整体散热器的各个区域散热情况接近,最大限度发挥散热器的散热能力。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提升散热能力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罩设在电气元件外以便收容电气元件散发的热量的壳体;
安装在壳体上的用于散发壳体收容的热量的散热器;
其中,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底板和并列安装在散热器底板外表面的至少一对散热片组;
其中,所述一对散热片组的散热鳍片呈倒八字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组包括多个上下平行的散热鳍片,且一对散热片组的多个散热鳍片位置一一对应并呈倒八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一对散热片组之间的可多面出风的散热齿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器底板上的用于使壳体收容的热量平均分布的均热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结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散热器底板上且注入有流体的液冷通道;
与液冷通道连接的流体驱动元件,用于使液冷通道内的流体循环流动,以使所述壳体收容的热量平均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驱动元件为与所述液冷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相连通的微泵或电磁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通道为内循环通道,其位于所述底板两侧的主槽采取弧形渐变式,以使横向小通道散热能力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通道为迷宫式圆环通道,且通道的半径向所述底板中间区域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式圆环通道的中心设置喷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体基板,所述散热器底板安装在壳体基板上,或者,所述散热器底板作为壳体基板。
CN201620972547.2U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提升散热能力的散热装置 Active CN2060779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72547.2U CN206077919U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提升散热能力的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72547.2U CN206077919U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提升散热能力的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77919U true CN206077919U (zh) 2017-04-05

Family

ID=58434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72547.2U Active CN206077919U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提升散热能力的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7791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8377A (zh) * 2021-03-17 2021-07-02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热器件散热结构、散热组件及电气设备
CN113347856A (zh) * 2021-06-04 2021-09-03 深圳市纵鑫热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散热装置
CN114597698A (zh) * 2022-02-28 2022-06-07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装卸且能够防淋雨及电磁屏蔽的lrm模块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8377A (zh) * 2021-03-17 2021-07-02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热器件散热结构、散热组件及电气设备
CN113347856A (zh) * 2021-06-04 2021-09-03 深圳市纵鑫热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散热装置
CN113347856B (zh) * 2021-06-04 2022-12-13 深圳市纵鑫热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散热装置
CN114597698A (zh) * 2022-02-28 2022-06-07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装卸且能够防淋雨及电磁屏蔽的lrm模块
CN114597698B (zh) * 2022-02-28 2024-04-16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装卸且能够防淋雨及电磁屏蔽的lrm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14201B2 (en) Liquid-cooled heat sink head and heat sink system having the same
CN103824826B (zh) 一种微流道散热方法
CN106935560A (zh) 热电致冷模块与包含热电致冷模块的散热装置
CN206077919U (zh) 一种提升散热能力的散热装置
CN104080314B (zh) 冷却印刷电路板上发热元件的电子组件和方法
CN104833011A (zh) 空调室外机
US9823028B2 (en) Water cooling device with detachably assembled modularized units
CN106774740A (zh) 板式水冷显卡散热器
CN102654790A (zh) 散热系统
CN205008209U (zh) 一种led uv灯固化模组
CN204301011U (zh) 封闭式波长转换装置的散热系统和激光显示系统
CN104882424A (zh) 液冷散热器及相应的igbt模块
CN202977401U (zh) 液冷式散热模块
CN213152665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2433827U (zh) 一种一体式水冷散热器
US20170052576A1 (en) Forced and natural convection liquid cooler for personal computer
CN208175208U (zh) 大型电子元器件用散热装置
TWM511069U (zh) 液冷式散熱頭及其散熱系統
CN206895102U (zh) 一种散热风道结构及一种散热装置
CN210861940U (zh) 一种高效工业高分子散热器
CN104349648B (zh) 复合式散热组件
CN106896629B (zh) 投影仪
CN105992488A (zh) 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205014512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109039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机直吹式散热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