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72747U - 一种液氯汽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氯汽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72747U
CN206072747U CN201620909507.3U CN201620909507U CN206072747U CN 206072747 U CN206072747 U CN 206072747U CN 201620909507 U CN201620909507 U CN 201620909507U CN 206072747 U CN206072747 U CN 2060727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lorine
adapter
liquid
housing
hot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0950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全文德
张龙
陈明
黄卫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XING MEILAN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XING MEILA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XING MEILAN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XING MEILA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0950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727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727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727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氯汽化器,包括:壳体和壳体内按流体流向依次连接的液氯入口接管、第一接管、换热盘管、第二接管及氯气出口接管;壳体顶壁上开设有液氯入口和氯气出口,液氯入口接管自液氯入口处伸入壳体内并向下延伸至靠近壳体底壁后与水平设置的第一接管连接,氯气出口接管自氯气出口处伸入壳体后与靠近壳体顶壁并水平设置的第二接管连接,换热盘管连通第一接管与第二接管;壳体侧壁上开设有热水入口和热水出口。本实用新型的液氯汽化器在封闭式的壳体内利用热水对液氯进行汽化,通过换热盘管增大装置热交换率;该液氯汽化器实现了将槽车的液氯安全快速的卸入到液氯储罐中,改善现场环境,减少作业时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液氯汽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氯汽化器,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液氯通常采用槽罐车运输,到现场后,需用热水对槽罐车进行喷淋,将槽罐车中部分液氯汽化,槽罐车压力升高,当槽罐车压力高于液氯储罐压力时,槽罐车中的液氯在压差的情况下,液氯从槽罐车输送至液氯储槽内。其缺点是槽罐车直接用热水喷淋导致现场环境差,另外雨天进行喷淋时,效果不好,液氯卸车时间长,另外汽化过程中产生的压差易导致管件应力裂纹,造成泄漏,降低装置使用寿命。
鉴于上述原因,亟需对液氯汽化器的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氯汽化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液氯汽化器,包括:壳体和壳体内按流体流向依次连接的液氯入口接管、第一接管、换热盘管、第二接管及氯气出口接管;所述壳体顶壁上开设有液氯入口和氯气出口,所述液氯入口接管自液氯入口处伸入壳体内并向下延伸至靠近壳体底壁后与水平设置的第一接管连接,所述氯气出口接管自氯气出口处伸入壳体后与靠近壳体顶壁并水平设置的第二接管连接,所述换热盘管连通第一接管与第二接管;所述壳体侧壁上开设有热水入口和热水出口。
优选地,前述壳体顶壁上设置有人孔,所述人孔内径应不小于550mm,以保证日后检查和维修的方便。
更优选地,前述第一接管尾部安装一端部伸出壳体侧壁外的排气管,在装置运行过程后通过高压气体将管道中残留的氯气排出。
再优选地,前述热水入口接管上安装一蒸汽调节阀,所述蒸汽调节阀控制热水温度为40-45℃,此温度下装置的整体经济效益较好,有利于液氯均匀汽化。
进一步优选地,前述热水出口接管上安装一热水循环泵,通过对装置中热水进行回收循环利用能有效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优选地,前述液氯入口接管与氯气出口接管均安装于壳体顶部,液氯入口接管内径小于氯气出口接管内径,降低在液氯汽化过程中生产的压力对装置的影响。
更优选地,前述热水入口设置于靠近液氯入口处的侧壁上部,所述热水出口设置于与热水入口相对的侧壁上并且位于排气管的下方,由于存在高度差能增大水流速度,提高热水与散热盘管的热交换率。
再优选地,前述换热盘管为螺旋式结构,换热盘管的内径为φ45mm,螺距d为100mm,此结构的换热盘管加工工艺好,螺距小;换热盘管数量为8个,以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的轴线连接面所在平面为对称面分为两组对称设置,每组换热盘管内相邻两个换热盘管的中心间距为550mm,相邻两个换热盘管外壁的最近距离为55mm,增大换热盘管与热水接触面积的同时提高传热效率。
进一步优选地,前述第一接管与壳体通过若干个筋板连接固定,所述筋板为两块夹角为60度的平板,两块平板的其中一端焊接在第一接管上,另一端焊接在壳体上,减小装置振动,同时节省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液氯汽化器在封闭式的壳体内利用热水对液氯进行汽化,通过换热盘管增大装置热交换率;该液氯汽化器实现了将槽车的液氯安全快速的卸入到液氯储罐中,改善现场环境,减少作业时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氯汽化器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A-A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液氯入口接管,2、热水入口接管,3、第一接管,4、换热盘管,5、第二接管,6、氯气出口接管,7、排气管,8、热水出口接管,9、人孔,10筋板,11、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图1至图2,本实施例的液氯汽化器,包括:壳体11和壳体11内按流体流向依次连接的液氯入口接管1、第一接管3、换热盘管4、第二接管5及氯气出口接管6;壳体11顶壁上开设有液氯入口和氯气出口,液氯入口接管1自液氯入口处伸入壳体11内并向下延伸至靠近壳体11底壁后与水平设置的第一接管3连接,氯气出口接管6自氯气出口处伸入壳体11后与靠近壳体11顶壁并水平设置的第二接管5连接,换热盘管4连通第一接管1与第二接管4。
具体地,液氯入口接管1焊接在液氯入口处,氯气出口接管6焊接在氯气出口处,液氯入口接管1内径小于氯气出口接管6内径,降低在液氯汽化过程中生产的压力对装置的影响。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换热盘管4为螺旋式结构,换热盘管4的内径为φ45mm,螺距d为100mm,换热盘管4数量为8个,以第一接管3和第二接管5的轴线连接面所在平面为对称面分为两组对称设置,每组换热盘管4内相邻两个换热盘管4的中心间距为550mm,相邻两个换热盘管4外壁的最近距离为55mm,换热盘管4以焊接的方式其中一端与第一接管接通,另一端与第二接管接通;壳体11材质采用Q345R板材, 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是目前我国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压力容器专用钢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液氯入口接管1、第一接管3、换热盘管4、第二接管5、人孔9、热水入口接管2、热水出口接管8及排气管7材质为20钢,20钢冷变形塑性高、一般供弯曲、压延、弯边和锤拱等加工,焊接性能好,气焊时厚度小,同时冲击韧性好,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如图2所示,壳体11顶壁上设置有人孔9,具体指在壳体11顶壁上开一个内径不小于550mm的孔并在其中焊接一个内径不小于550mm的管道,以保证日后检查和维修的方便。
为了方便排出尾气,在第一接管3尾部安装一端部伸出壳体11侧壁外的排气管7,安装方式为法兰连接,在装置运行过程后通过高压气体将管道中残留的氯气排出。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壳体11侧壁上开设有热水入口和热水出口,热水入口设置于靠近液氯入口处的侧壁上部,热水出口设置于与热水入口相对的侧壁上并且位于排气管的下方,热水入口接管2焊接在热水入口处,热水出口接管8焊接在热水出口处,由于存在高度差能增大水流速度,提高热水与散热盘管的热交换率,热水入口接管2上安装一蒸汽调节阀,蒸汽调节阀控制热水温度为40-45℃,此温度下装置的整体经济效益较好,有利于液氯均匀汽化。此外,在热水出口接管8上安装一热水循环泵,通过对装置中热水进行回收循环利用能有效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液氯汽化器在封闭式的壳体内利用热水对液氯进行汽化,通过换热盘管增大装置热交换率;该液氯汽化器实现了将槽车的液氯安全快速的卸入到液氯储罐中,改善现场环境,减少作业时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液氯汽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壳体内按流体流向依次连接的液氯入口接管、第一接管、换热盘管、第二接管及氯气出口接管;所述壳体顶壁上开设有液氯入口和氯气出口,所述液氯入口接管自液氯入口处伸入壳体内并向下延伸至靠近壳体底壁后与水平设置的第一接管连接,所述氯气出口接管自氯气出口处伸入壳体后与靠近壳体顶壁并水平设置的第二接管连接,所述换热盘管连通第一接管与第二接管;所述壳体侧壁上开设有热水入口和热水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氯汽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壁上设置有人孔,所述人孔内径不小于5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氯汽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管尾部还安装一端部伸出壳体侧壁外的排气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氯汽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入口接管上安装一蒸汽调节阀,所述蒸汽调节阀控制热水温度为40-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氯汽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出口接管上安装一热水循环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氯汽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氯入口接管与氯气出口接管均安装于壳体顶部,液氯入口接管内径小于氯气出口接管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氯汽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入口设置于靠近液氯入口处的侧壁上部,所述热水出口设置于与热水入口相对的侧壁上并且位于排气管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液氯汽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盘管为螺旋式结构,换热盘管的内径为φ45mm,螺距d为10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液氯汽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盘管数量为8个,以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的轴线连接面所在平面为对称面分为两组对称设置,每组换热盘管内相邻两个换热盘管的中心间距为550mm,相邻两个换热盘管外壁的最近距离为5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氯汽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管与壳体通过若干个筋板固定连接,所述筋板由两块夹角为60度的平板构成,两块平板的其中一端焊接在第一接管上,另一端焊接在壳体上。
CN201620909507.3U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液氯汽化器 Active CN2060727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09507.3U CN206072747U (zh)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液氯汽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09507.3U CN206072747U (zh)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液氯汽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72747U true CN206072747U (zh) 2017-04-05

Family

ID=58430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09507.3U Active CN206072747U (zh)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液氯汽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7274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0382A (zh) * 2017-12-05 2018-05-18 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 一种液氯汽化系统
CN108050382B (zh) * 2017-12-05 2024-06-04 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 一种液氯汽化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0382A (zh) * 2017-12-05 2018-05-18 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 一种液氯汽化系统
CN108050382B (zh) * 2017-12-05 2024-06-04 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 一种液氯汽化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77930A (zh) 内燃机及车辆
CN203971658U (zh) 烟气处理器
CN206563501U (zh) 一种回转窑水泥熟料生产线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6072747U (zh) 一种液氯汽化器
CN106996556A (zh) 内置式无头高压除氧器及除氧方法
CN201748390U (zh) 一种改进的燃气蒸汽机
CN208632455U (zh) 一种节能式焦炉烟道余热回收系统
CN206018554U (zh) 一种用于转炉高温烟气余热回收的余热锅炉
CN110280134A (zh) 一种新型尾气余热回收与脱硫一体化反应器及船舶柴油机尾气处理装置
CN206291759U (zh) 一种用于提质煤的冷却增湿及余热回收装置
CN211487164U (zh) 一种湿法脱硫塔中喷嘴的布置结构
CN201459177U (zh) 一种转炉煤气汽化冷却烟道
CN211601629U (zh) 一种立式管内流潜热蒸发式空气冷却器
CN211141964U (zh) 油品熔岩炉裂解精制系统
CN209399818U (zh) 一种针对低流速的螺旋板换热器结构
CN206681862U (zh) 内燃机及车辆
CN220572664U (zh) 一项喷雾高温干燥余热回收装置
CN212548347U (zh) 一种用于闪发罐的蒸汽分布器
CN210602902U (zh) 一种立式换热器
CN205340552U (zh) 一种增强烟气脱硫效果的装置
CN209714326U (zh) 核电厂一体化硼酸溶液蒸馏装置
CN220609808U (zh) 一种回收利用干冰尾气的装置
CN202793074U (zh) 乏汽回收器
CN212974684U (zh) 废氯气吸收塔
CN110645709B (zh) 一种混合热交换的高效冷凝燃气热水炉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