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69456U - 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 - Google Patents

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69456U
CN206069456U CN201621037794.XU CN201621037794U CN206069456U CN 206069456 U CN206069456 U CN 206069456U CN 201621037794 U CN201621037794 U CN 201621037794U CN 206069456 U CN206069456 U CN 2060694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on exchange
inlet channel
exchange tower
outlet conduit
val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3779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aodia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aodia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aodia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aodia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3779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694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694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694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Ion Exchan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属于离子交换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离子交换塔、第二离子交换塔、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和辅助管道,第一离子交换塔和第二离子交换塔均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进水管道与第一端连通,出水管道与第二端连通。该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能够变换多种运行模式,使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中的离子交换树脂能够充分利用,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子交换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
背景技术
离子交换塔主要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替换水中的一些离子,例如钙镁离子、金属离子等,可以使水里的离子污染物减少,变成不含有害离子的高纯度水。
现有的离子交换系统主要包括两台离子交换塔,且两台并联,其中一台使用,另一台备用,并且现有离子交换系统运行模式比较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该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结构简单,其运行方式灵活多变,能够充分利用离子交换塔系统内的离子交换树脂。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包括第一离子交换塔、第二离子交换塔、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和辅助管道,所述第一离子交换塔和所述第二离子交换塔均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进水管道与所述第一端连通,所述出水管道与所述第二端连通;
所述进水管道包括第一进水管道和第二进水管道,所述第一进水管道设置有两个第一阀门,所述第二进水管道设置有两个第二阀门,所述出水管道包括第一出水管道和第二出水管道,所述第一出水管道设置有两个第五阀门,所述第二出水管道设置有两个第六阀门;
所述辅助管道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二管道设置有两个第三阀门,所述第三管道设置两个第四阀门;
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管道的两个第三阀门之间,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管道的两个第四阀门之间;
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进水管道的两个第一阀门之间,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进水管道的两个第二阀门之间;
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出水管道的两个第五阀门之间,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出水管道的两个第六阀门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进水管道、所述第二进水管道、所述第一出水管道和所述第二出水管道均设置有由令。
可选的,所述第一进水管道的两个第一阀门之间、所述第二进水管道的两个第二阀门之间、所述第一出水管道的两个第五阀门之间和所述第二出水管道的两个第六阀门之间分别设置有所述由令。
可选的,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阀门、所述第四阀门、所述第五阀门和所述第六阀门均为球阀。
可选的,所述第一管道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第三管道连通。
可选的,所述第二管道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水管道和所述第二进水管道连通。
可选的,所述第三管道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水管道和所述第二出水管道连通。
可选的,所述进水管道还包括第三进水管道,所述第三进水管道的一端为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管道和所述第三进水管道的另一端通过弯管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道和所述第三进水管道通过三通接头连通。
可选的,所述出水管道还包括第三出水管道,所述第三出水管道的一端为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管道和所述第三出水管道的另一端通过弯管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道和所述第三出水管道通过三通接头连通。
可选的,所述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还包括支架,所述第一离子交换塔和所述第二离子交换塔均固定于所述支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该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结构简单,具有多种运行模式,其中的两个离子交换塔,可以同时串联或者并联于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还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串联于进水口与出生口之间,这样,选择合适的运行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从而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10-第一离子交换塔;
120-第二离子交换塔;
130-进水管道、131-第一进水管道、132-第二进水管道;
140-出水管道、141-第一出水管道、142-第二出水管道;
150-进水口;
160-出水口;
170-第一管道;
180-第二管道;
190-第三管道;
200-由令;
21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竖直”、“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参阅图1,该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包括第一离子交换塔110、第二离子交换塔120、进水管道130、出水管道140和辅助管道。
参阅图1,第一离子交换塔11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离子交换塔110呈圆筒状,第一离子交换塔11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用于液体的进出。
第二离子交换塔120也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离子交换塔120呈圆筒状,其与第一离子交换塔110的大小一致,同时,第二离子交换塔12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也用于液体的进出,且第一离子交换塔110和第二离子交换塔120并排设置。
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进水管道130包括第一进水管道131和第二进水管道132。
第一进水管道131设置有两个第一阀门,且第一进水管道131的一端与第一离子交换塔110的第一端连通,进而,第一进水管道131与第一离子交换塔110的内部连通。
第二进水管道132设置有两个第二阀门,且第二进水管道132的一端与第二离子交换塔120的第一端连通,进而,第二进水管道132与第二离子交换塔120的内部连通。
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出水管道140包括第一出水管道141和第二出水管道142。
第一出水管道141设置有两个第五阀门,且第一出水管道141的一端与第一离子交换塔110的第二端连通,进而,第一出水管道141与第一离子交换塔110的内部连通。
第二出水管道142设置有两个第六阀门,第二出水管道142的一端与第二离子交换塔120的第二端连通,进而,第二出水管道142与第二离子交换塔120的内部连通。
其中,辅助管道包括第一管道170、第二管道180和第三管道190。
参阅图1,在第二管道180设置有两个第三阀门,第二管道180的一端连通于第一进水管道131的两个第一阀门之间,第二管道180的另一端连通于第二进水管道132的两个第二阀门之间。
在第三管道190设置有两个第四阀门,同时,第三管道190的一端连通于第一出水管道141的两个第五阀门之间,第三管道190的另一端连通于第二出水管道142的两个第六阀门之间。
具体地,第一管道170的一端即连通于第二管道180的两个第三阀门之间,第一管道170的另一端即连通于第三管道190的两个第四阀门之间,且第二管道180与第三管道190相互平行,且保持水平,第一管道170相对第二管道180和第三管道190垂直,且保持竖直,以方便管道与管道之间的连接。
另外,参阅图1,进水管道130还包括第三进水管道,第三进水管道的一端为进水口150,第一进水管道131和第三进水管道的另一端通过弯管连通,第二进水管道132和第三进水管道通过三通接头连通。
出水管道140还包括第三出水管道,第三出水管道的一端为出水口160,第一出水管道141和第三出水管道的另一端通过弯管连通,第二出水管道142和第三出水管道通过三通接头连通。
通过上述的管道与阀门的连接方式,可以使第一离子交换塔110和第二离子交换塔120具有多种运行模式,具体为:
第一种方式:第一离子交换塔110单独运行,打开第一进水管道131上的两个第一阀门和第一出水管道141的两个第五阀门,而将第二进水管道132、第二出水管道142、第二管道180和第三管道190上的阀门均关闭,此时液体可进水口150进入,依次经过第一进水管道131流入第一离子交换塔110内,并由第一离子交换塔110的第二端流出,最终经过第一出水管道141和出水口160流出。
第二种方式:第二离子交换塔120单独运行,打开第二进水管道132的两个第二阀门和第二出水管道142的两个第六阀门,而将第一进水管道131、第一出水管道141、第二管道180和第三管道190上的阀门均关闭,此时,液体由进水口150进入,依次经过第二进水管道132流入第二离子交换塔120内,并由第二离子交换塔120的第二端流出,最终经过第二出水管道142和出水口160流出。
第三种方式:第一离子交换塔110和第二离子交换塔120并联运行,打开第一进水管道131的两个第一阀门、第二进水管道132的两个第二阀门、第一出水管道141的两个第五阀门和第二出水管道142的两个第六阀门,并将其余阀门关闭,此时,液体由进水口150进入,并经过第三进水管道的三通接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流至第一进水管道131,并经第一进水管道131流入第一离子交换塔110的内部,最终由第一离子交换塔110的第二端流出并经第一出水管道141和出水口160流出,而另一部分液体则流至第二进水管道132,并经第二进水管道132流入第二离子交换塔120的内部,最终由第二离子交换塔120的第二端流出,并经第二出水管道142和出水口160流出。
第四种方式:第一离子交换塔110和第二离子交换塔120串联运行,且第一离子交换塔110串联于第二离子交换塔120的前端,此时依次打开第一进水管道131的两个第一阀门、第一出水管道141上靠近第二端的第五阀门、第三管道190上靠近第一出水管道141的第四阀门、第二管道180上靠近第二进水管道132的第三阀门、第二进水管道132上靠近第二离子交换塔120的第一端的第二阀门和第二出水管道142的两个第六阀门,并将其余阀门关闭,这样,液体由进水口150、第一进水管道131流入第一离子交换塔110内,并由第一出水管道141流至第三管道190,并由第三管道190依次流至第一管道170、第二进水管道132,再由第二进水管道132流入第二离子交换塔120内,最终由第二出水管道142和出水口160流出。
第五种方式:第一离子交换塔110和第二离子交换塔120串联运行,且第二离子交换塔120串联于第一离子交换塔110的前端,此时依次打开第二进水管道132的两个第二阀门、第二出水管道142上靠近第二离子交换塔120的第二端的第六阀门、第三管道190上靠近第二出水管道142的第四阀门、第二管道180上靠近第一进水管道131的第三阀门、第一进水管道131上靠近第一离子交换塔110的第一端的第一阀门和第一出水管道141的两个第二阀门,并将其余阀门关闭,这样,液体由进水口150、第二进水管道132流入第二离子交换塔120,并由第二离子交换塔120的第二端流出,并由第三管道190、第一管道170、第二管道180流至第一进水管道131,再由第一进水管道131流至第一离子交换塔110内,最终由第一出水管道141和出水口160流出。
由于以上几种方式采用两个离子交换塔进行,在另一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工艺,同样按照此类运行方式,可将离子交换塔的数量增加至四台或者八台,以充分利用离子交换树脂。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管道之间的组装和拆卸,在第一进水管道131、第二进水管道132、第一出水管道141和第二出水管道142均设置有由令200,且多个由令200分别设置于第一进水管道131的两个第一阀门之间、第二进水管道132的两个第二阀门之间、第一出水管道141的两个第五阀门之间和第二出水管道142的两个第六阀门之间,这样,第一进水管道131、第二进水管道132、第一出水管道141和第二出水管道142能够以较短的长度进行组装,同时方便管道的运输、储存和安装。
其中,上述的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均采用球阀,因为球阀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密封性好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同时,也可以为蝶阀、截止阀等关闭阀。
参阅图1,为了进一步方便管道的组装,第一管道170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第二管道180和第三管道190连通,即第一管道170的一端设置三通接头,第一管道170的另一端也设置有三通接头。
第二管道180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第一进水管道131和第二进水管道132连通,即第二管道180的一端设置有三通接头,第二管道180的另一端也设置有三通接头。
第三管道190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第一出水管道141和第二出水管道142连通,即第三管道190的一端设置有三通接头,第三管道190的另一端也设置有三通接头。
参阅图1,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还包括支架210,支架210用于将第一离子交换塔110和第二离子交换塔120固定,第一离子交换塔110、第二离子交换塔120分别与支架210固定连接的方式较多,例如,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焊接等方式将第一离子交换塔110和第二离子交换塔120固定于支架210。
综上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通过设置第一进水管道131、第二进水管道132、第一出水管道141和第二出水管道142,并分别在第一进水管道131的两个第一阀门之间和第二进水管道132的两个第二阀门之间设置具有两个第三阀门的第二管道180,并分别在第一出水管道141的两个第五阀门之间和第二出水管道142的两个第六阀门之间设置具有两个第四阀门的第三管道190,并在第二管道180的两个第三阀门之间和第三管道190的两个第四阀门之间设置第一管道170,通过变换各个管道上阀门的启闭顺序,实现了第一离子交换塔110和第二离子交换塔120同时串联、并联或者其中一个单独串联于进水口150和出水口160之间,使得整个离子交换系统具有多种运行模式,以充分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从而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离子交换塔、第二离子交换塔、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和辅助管道,所述第一离子交换塔和所述第二离子交换塔均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进水管道与所述第一端连通,所述出水管道与所述第二端连通;
所述进水管道包括第一进水管道和第二进水管道,所述第一进水管道设置有两个第一阀门,所述第二进水管道设置有两个第二阀门,所述出水管道包括第一出水管道和第二出水管道,所述第一出水管道设置有两个第五阀门,所述第二出水管道设置有两个第六阀门;
所述辅助管道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二管道设置有两个第三阀门,所述第三管道设置两个第四阀门;
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管道的两个第三阀门之间,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管道的两个第四阀门之间;
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进水管道的两个第一阀门之间,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进水管道的两个第二阀门之间;
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出水管道的两个第五阀门之间,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出水管道的两个第六阀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道、所述第二进水管道、所述第一出水管道和所述第二出水管道均设置有由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道的两个第一阀门之间、所述第二进水管道的两个第二阀门之间、所述第一出水管道的两个第五阀门之间和所述第二出水管道的两个第六阀门之间分别设置有所述由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阀门、所述第四阀门、所述第五阀门和所述第六阀门均为球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第三管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水管道和所述第二进水管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道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水管道和所述第二出水管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道还包括第三进水管道,所述第三进水管道的一端为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管道和所述第三进水管道的另一端通过弯管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道和所述第三进水管道通过三通接头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道还包括第三出水管道,所述第三出水管道的一端为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管道和所述第三出水管道的另一端通过弯管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道和所述第三出水管道通过三通接头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还包括支架,所述第一离子交换塔和所述第二离子交换塔均固定于所述支架。
CN201621037794.XU 2016-09-05 2016-09-05 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 Active CN2060694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37794.XU CN206069456U (zh) 2016-09-05 2016-09-05 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37794.XU CN206069456U (zh) 2016-09-05 2016-09-05 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69456U true CN206069456U (zh) 2017-04-05

Family

ID=58436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37794.XU Active CN206069456U (zh) 2016-09-05 2016-09-05 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6945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52435A (zh) * 2018-09-27 2018-12-21 中蓝长化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盐湖卤水提锂的吸附塔群
CN113562810A (zh) * 2021-09-27 2021-10-29 高频美特利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串联运行设备及其切换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52435A (zh) * 2018-09-27 2018-12-21 中蓝长化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盐湖卤水提锂的吸附塔群
CN113562810A (zh) * 2021-09-27 2021-10-29 高频美特利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串联运行设备及其切换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69456U (zh) 混联离子交换塔系统
CN113113637B (zh) 用于并列布置的双堆燃料电池的歧管以及双堆燃料电池
CN104880502B (zh) 一种低速管道内腐蚀和电化学测试的简易模拟装置
CN107389305B (zh) 方便易用的多工况可控温空化可视化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CN202677658U (zh) 多功能管路拆装实训装置
CN100999246A (zh) 水下运载器试验用的海洋温跃层模拟系统
CN212252091U (zh) 一种天然气输送管道
CN210040419U (zh) 一种用于大功率燃料电池的电堆管路系统
CN101972760B (zh) 集中式清管球接收装置
CN215517105U (zh) 一种具有新型加药箱补水系统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05222830U (zh) 一种lng生产设备用循环水补水软化装置
CN207715851U (zh) 组合阀门及管路系统
CN206925103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多重清洗系统
CN219608918U (zh) 一种含水层模拟装置
CN206563346U (zh) 一种换热机组的加药装置
CN219742474U (zh) 一种苏打机水路系统及苏打机
CN204852463U (zh) 一种多流道选择性转向器
CN206854322U (zh) 一种自动三路清洗系统
CN218326721U (zh) 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压力管道
CN220851791U (zh) 一种用于小试实验的流量调节阀组
US20080130404A1 (en) Tank mixing system and valve therfor
CN219935296U (zh) 一种多个换热器性能测试装置
CN108516072A (zh) 船舶低温冷却水装置
CN113028285B (zh) 一种充装站吹除气管工艺及系统
CN216383615U (zh) 一种氢气站用供氢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