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66306U - 一种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66306U
CN206066306U CN201621043744.2U CN201621043744U CN206066306U CN 206066306 U CN206066306 U CN 206066306U CN 201621043744 U CN201621043744 U CN 201621043744U CN 206066306 U CN206066306 U CN 206066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ip
packing gland
handle
plunger pump
connecting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4374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敏
胡军
张建波
郭连升
王宗霞
杜全辉
姜兆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4374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66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66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663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属于石油领域。所述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包括:形状为弯曲形的卡箍(1);在所述卡箍上端(101)的内侧连接的定位柱(2);在所述卡箍下端(102)连接的连接柱(3);在所述连接柱下端(301)连接的手柄(4);在所述卡箍中部下端(103)与所述手柄(4)之间连接的加强板(5)。本实用新型通过卡箍与定位柱的配合,可以使卡箍套在并且固定在盘根压盖的外部,然后再通过转动手柄,达到拧动盘根压盖的目的,整个操作既省时又省力;另外,通过在卡箍中部下端与手柄之间连接有加强板以及在卡箍下端与手柄之间连接有连接柱,可以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更加牢固。

Description

一种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由于盘根起到密封柱塞泵柱塞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的维修、保养油田柱塞泵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将柱塞泵中的盘根压盖拆下进行更换盘根或者调整盘根与柱塞泵柱塞的松紧程度等。
目前,安装或者拆卸盘根压盖所采用的方法为:将焊接于钢管顶部且与盘根压盖上的柱形圆槽孔径相等的螺栓插入盘根压盖的圆槽内,然后旋转钢管以转动盘根压盖。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当用顶部焊接有螺栓的钢管转动盘根压盖时,易出现钢管弯曲或是断裂的问题,这不但增加了维修保养的难度,也会造成人员受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钢管弯曲或断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
具体地,一种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包括:形状为弯曲形的卡箍;在所述卡箍上端的内侧连接的定位柱;在所述卡箍下端连接的连接柱;在所述连接柱下端连接的手柄;在所述卡箍中部下端与所述手柄之间连接的加强板。
优选地,所述卡箍上端具有圆孔。
优选地,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圆孔,且与所述卡箍上端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定位柱为螺栓。
优选地,所述卡箍的弯曲角度小于180°。
优选地,所述连接柱上端与所述卡箍下端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柱下端与所述手柄上端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手柄的形状为圆管形。
优选地,所述手柄的内径大于所述连接柱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加强板上端与所述卡箍中部下端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且所述加强板下端与所述手柄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卡箍与定位柱的配合,可以使卡箍套在并且固定在盘根压盖的外部,然后再通过转动手柄,达到拧动盘根压盖的目的,整个操作既省时又省力;另外,通过在卡箍中部下端与手柄之间连接有加强板以及在卡箍下端与手柄之间连接有连接柱,可以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对附图中的各标号说明如下:
1卡箍,101卡箍上端,102卡箍下端,103卡箍中部下端;
2定位柱;
3连接柱,301连接柱下端,302连接柱上端;
4手柄,401手柄上端;
5加强板,501加强板上端,502加强板下端;
6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如图1所示,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包括:形状为弯曲形的卡箍1;在卡箍上端101的内侧连接的定位柱2;在卡箍下端102连接的连接柱3;在连接柱下端301连接的手柄4;在卡箍中部下端103与手柄4之间连接的加强板5。
通过将卡箍1卡在盘根压盖上,也就是将卡箍1套在盘根压盖的外侧,又因为盘根压盖的外侧均匀分布有圆孔,所以在将卡箍1套在盘根压盖的外侧的同时将定位柱2插入到盘根压盖的孔中,然后握紧手柄4,以卡箍1、定位柱2分别与盘根压盖接触的位置做着力点,转动手柄4来拧动盘根压盖,从而达到更换盘根或者调节盘根至合适的松紧程度的目的。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使定位柱2能够更加稳定地固定在卡箍上端10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箍上端101具有圆孔6,使得定位柱2穿过圆孔6,然后在卡箍上端101的外侧或者内侧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定位柱2与卡箍上端101进行连接。其中,关于圆孔6的直径大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进行限制,使定位柱2能顺利穿过且不影响定位柱2与卡箍上端101的焊接效果即可,例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圆孔6的直径与定位柱2的外径相同;关于定位柱2的种类,优选地,定位柱2为螺栓,不仅因为螺栓具有压帽,可以增加卡箍上端101的外侧与定位柱2的焊接面积,使定位柱2能够更加稳定地固定在卡箍上端101,而且直接使用螺栓可以节省加工定位柱2所消耗的人力与时间。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螺栓的外径要与盘根压盖上的圆槽孔径相对应,如果螺栓的外径过大,会使螺栓插不到盘根压盖外侧的圆槽中;如果螺栓的外径过小,会减少螺栓对盘根压盖的着力力度,例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螺栓的外径为15mm。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卡箍1的弯曲角度小于180°,这样不仅方便将卡箍1套在盘根压盖的外侧,而且也减少了卡箍1的重量,更便于操作。为了更加有效地拧动盘根压盖,使卡箍1的内侧完全贴合在盘根压盖的外侧,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箍1的内径与盘根压盖的外径相同。其中,关于卡箍1的材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进行限制,使卡箍1具有一定的硬度与韧性即可,例如本实用新型中的卡箍1为铁板;关于卡箍1的尺寸,本实用新型不进行限制,使卡箍1能有效套在盘根压盖的外侧且能有效拧动盘根压盖即可,例如本实用新型中的卡箍1的厚度为2.5mm、宽度为15mm。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能够更加方便地握紧手柄4,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手柄4的外径要大于卡箍1的宽度,而为了延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的使用寿命,所以在卡箍下端102与手柄上端401之间连接有连接柱3。其中,关于连接柱上端302与卡箍下端102、连接柱下端301与手柄上端401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因为焊接连接不仅操作方便,也可以使连接柱上端302与卡箍下端102、连接柱下端301与手柄上端401的连接更加牢固;关于连接柱3的尺寸,本实用新型不进行限制,使连接柱3与卡箍下端102地连接更加牢固即可,例如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柱3的外径为15mm、长度为15mm;关于连接柱3的材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进行限制,使连接柱3具有一定的强度与韧性即可,例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柱3为钢筋。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手柄4的形状为圆管形,这样不仅便于握紧手柄4,而且也减少了手柄4的重量,便于操作。其中关于手柄4的内径大小,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手柄4的内径大于连接柱3的外径,这样就可以使手柄4与连接柱3的焊接更加牢固;关于手柄4的外径大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进行限制,便于握紧手柄4即可,例如本实用新型中的手柄4的外径为20mm;关于手柄4的长度大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进行限制,便于拧动盘根压盖即可,例如本实用新型中的手柄4的手柄4的长度为500mm;关于手柄4的材质,本实用新型不进行限制,使手柄4具有一定的强度与韧性即可,例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手柄4为钢管。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在卡箍中部下端103与手柄4之间连接有加强板5,这样可以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更加牢固,从而就可以延长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的使用寿命。其中,关于加强板上端501与卡箍中部下端103以及加强板下端502与手柄4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作为优选,加强板上端501与卡箍中部下端103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加强板下端502与手柄4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因为焊接连接不仅操作方便,也可以使加强板5与卡箍中部下端103以及与手柄4的连接更加牢固;关于加强板上端501与卡箍中部下端103的焊接处,作为优选,加强板上端501焊接到卡箍中部下端103的外切点,这样可以使加强板上端501与卡箍中部下端103的接触面积更大,进而使加强板上端501更加稳定地焊接到卡箍中部下端103上;关于加强板5的材质,本实用新型不进行限制,使加强板5具有一定的强度与韧性即可,例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加强板5为铁板;关于加强板5的尺寸,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进行限制,例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强板5的厚度为2mm、宽度为10mm。
通过卡箍与定位柱的配合,可以使卡箍套在并且固定在盘根压盖的外部,然后再通过转动手柄,达到拧动盘根压盖的目的,整个操作既省时又省力;另外,通过在卡箍中部下端与手柄之间焊接有加强板以及在卡箍下端与手柄之间焊接有连接柱,可以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更加牢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包括:
形状为弯曲形的卡箍(1);
在所述卡箍上端(101)的内侧连接的定位柱(2);
在所述卡箍下端(102)连接的连接柱(3);
在所述连接柱下端(301)连接的手柄(4);
在所述卡箍中部下端(103)与所述手柄(4)之间连接的加强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上端(101)具有圆孔(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2)穿过所述圆孔(6),且与所述卡箍上端(101)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2)为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1)的弯曲角度小于1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上端(302)与所述卡箍下端(102)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下端(301)与所述手柄上端(401)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4)的形状为圆管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4)的内径大于所述连接柱(3)的外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上端(501)与所述卡箍中部下端(103)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且所述加强板下端(502)与所述手柄(4)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CN201621043744.2U 2016-09-07 2016-09-07 一种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 Active CN206066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3744.2U CN206066306U (zh) 2016-09-07 2016-09-07 一种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3744.2U CN206066306U (zh) 2016-09-07 2016-09-07 一种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66306U true CN206066306U (zh) 2017-04-05

Family

ID=58437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43744.2U Active CN206066306U (zh) 2016-09-07 2016-09-07 一种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663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8787A (zh) * 2019-11-20 2020-02-14 定边县天晨石油工程机械修配有限公司 一种注水泵盘根压帽扳手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8787A (zh) * 2019-11-20 2020-02-14 定边县天晨石油工程机械修配有限公司 一种注水泵盘根压帽扳手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03239Y (zh) 建筑用模板夹具
CN206066306U (zh) 一种柱塞泵盘根压盖扳手
CN201906858U (zh) 一种管道作业工具
CN209229179U (zh) 一种便于拼接的高密封hdpe双壁波纹管
CN201799504U (zh) 管件弯管器
CN208967280U (zh)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ppr管
CN206663129U (zh) 一种用于更换输送机托辊的辅助支撑装置
CN206879671U (zh) 一种手动浇水机
CN209810547U (zh) 一种锅炉管路管衔接处打胶设备
CN201665513U (zh) 可伸缩撬杆
CN201072886Y (zh) 加固铁锨
CN205503704U (zh) 一种预埋螺母及混凝土桩
CN207386251U (zh) 一种不锈钢煨弯机
CN206386261U (zh) 一种输送强腐蚀、颗粒介质泵用柱塞
CN204621939U (zh) 用于安装压缩机减震橡胶垫的安装钳
CN206903343U (zh) 一种铁塔钢管变径法兰连接节点装置
CN2843539Y (zh) 组装式呼拉圈
CN105290700A (zh) 一种万向节的节管与花键套的焊接工装
CN210510261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复合式人孔盖
CN213289278U (zh) 一种用于与管件焊接的冲压件的加强结构
CN204060128U (zh) 一种碳纤维帐篷支架
CN202225139U (zh) 梅花扳手辅助工具
CN205904949U (zh) 一种管道接头拆装工具
CN206905603U (zh) 工业用冷凝器的不锈钢管
CN210890587U (zh) 一种城镇燃气管道放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