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60747U - 一种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60747U
CN206060747U CN201620999130.5U CN201620999130U CN206060747U CN 206060747 U CN206060747 U CN 206060747U CN 201620999130 U CN201620999130 U CN 201620999130U CN 206060747 U CN206060747 U CN 2060607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printed circuit
avoiding portion
empty avoiding
termina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9913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昱
丁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9913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607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607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607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支架、印制电路板和电子器件;其中,所述支架包括:翻边结构和避空部,所述避空部为至少一端开口的中空柱体结构,所述翻边结构围绕设置在所述避空部其中一端的开口处,并与所述避空部一体连接;所述印制电路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从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第一表面贯穿至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翻边结构固定在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第一表面上,且所述通孔与所述避空部的开口连通;所述电子器件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置于所述避空部内;所述电子器件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凸出于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第二表面。本实用新型既增强了印制电路板的强度,又能够起到防水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手机要求屏幕大,续航能力强,厚度要适中,手持感要好,拍照效果要好。但手机中一些元器件受到目前技术瓶颈的制约,元器件本身的厚度还做不薄,如摄像头、马达、耳机插座等等。按传统的布板方式,如图1,厚度大的元器件位于印制电路板的一侧,就会导致整机比较厚,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为了减小整机的厚度,如图2,在印制电路板上设有通孔,使厚度大的元器件穿过印制电路板,这样可以省掉印制电路板的厚度。这种方式虽然能把整机的厚度减小,但由于在印制电路板上设有通孔,损伤了印制电路板的强度,而且由于印制电路板上设有通孔,也不利于防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解决了由于在印制电路板上设有通孔导致印制电路板强度降低,且不利于防水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支架、印制电路板和电子器件;其中,
所述支架包括:翻边结构和避空部,所述避空部为至少一端开口的中空柱体结构,所述翻边结构围绕设置在所述避空部其中一端的开口处,并与所述避空部一体连接;
所述印制电路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从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第一表面贯穿至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所述翻边结构固定在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第一表面上,且所述通孔与所述避空部的开口连通;
所述电子器件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置于所述避空部内;所述电子器件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凸出于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第二表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方案中,电子器件设置在印制电路板的通孔中,可以减小终端设备的机身厚度。通过支架封堵电子器件与印制电路板之间的空隙,一方面可以防止电子器件与印制电路板之间的空隙处进水,另一方面,该支架能够增加印制电路板的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未设通孔的印制电路板与电子器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2表示设有通孔的印制电路板与电子器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分解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侧视图;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第一表面俯视图;
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第二表面俯视图;
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第二表面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9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分解图;
图10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第一表面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架;
11、翻边结构;
110、第一安装孔;
12、避空部;
2、印制电路板;
21、通孔;
22、第二安装孔;
3、电子器件;
4、垫圈;
5、螺钉;
6、壳体;
7、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为了便于说明,下面将以手机作为本实用新型终端设备的具体实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手机作为终端设备之外,亦可适用于其它具备摄像头功能的终端设备,如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oving Picture ExpertsGroup Audio Layer III)播放器、MP4(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Moving Picture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播放器、膝上型便携计算机、车载电脑、台式计算机、机顶盒、智能电视机、可穿戴设备等等均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第一实施例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支架1、印制电路板2和电子器件3。
支架1包括:翻边结构11和避空部12,避空部12为至少一端开口的中空柱体结构,翻边结构11围绕设置在避空部12其中一端的开口处,并与避空部12一体连接。
印制电路板2上设有通孔21,该通孔21从印制电路板2的第一表面贯穿至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翻边结构11固定在印制电路板2的第一表面上,且通孔21与避空部12的开口连通;电子器件3的第一端穿过通孔21,置于避空部12内;电子器件3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凸出于印制电路板2的第二表面。
该实施例中,电子器件3(例如:摄像头器件)穿过印制电路板2上的通孔,这种电子器件3的设置方式可以减小终端设备的机身厚度。通过支架1固定在印制电路板2的第一表面上,且电子器件3的第一端置于支架1的避空部内,电子器件3的第二端(摄像头器件的镜头一端)凸出于印制电路板的第二表面。支架1密封电子器件3与印制电路板2之间的空隙,起到防水的作用。此外,支架1还起到加强印制电路板2强度的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支架1为金属支架。其中,金属支架的避空部12是通过将翻边结构11拉伸形成的,或者金属支架的避空部12是通过将翻边结构11冲压成型形成的,或者金属支架的翻边结构11与所述避空部12锡焊固定连接。进一步地,金属支架为不锈钢支架、紫铜支架、黄铜支架、马口铁支架或镀锌支架。
该实施例中,通过拉伸成型或者冲压成型的金属支架,其材料选用具有强度性能好的材料,例如:不锈钢等。此外,金属支架还可以是通过将翻边结构11和避空部12焊接或者粘接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避空部12为中空的圆柱体或棱柱体。具体的,避空部12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电子器件的具体形状确定,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上述终端设备还包括一垫圈4,垫圈4位于支架1与印制电路板2之间。垫圈4为泡棉垫圈、硅胶垫圈或塑胶垫圈。
该实施例中,垫圈4可以增加支架1与印制电路板2之间的密封性,同时起到防水和加强印制电路板2强度的目的。
进一步地,如图4、图6、图7和图8所示,翻边结构11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110,印制电路板2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22;翻边结构11置于印制电路板2上时,第一安装孔110与第二安装孔22一一对应连通。
支架1通过螺钉5穿过第一安装孔110和第二安装孔22固定在印制电路板2上。
该实施例中,支架1与印制电路板2固定时,翻边结构11贴附在印制电路板2上。在每个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安装孔110和第二安装孔22处,均对应设置一个螺钉依次穿过该第一安装孔110和第二安装孔22,将支架1固定在印制电路板2上。该方式操作方便,且连接稳固。
第二实施例
如图3、图5、图9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支架1、印制电路板2和电子器件3。
支架1包括:翻边结构11和避空部12,避空部12为至少一端开口的中空柱体结构,翻边结构11围绕设置在避空部12其中一端的开口处,并与避空部12一体连接。
印制电路板2上设有通孔21,通孔21从印制电路板2的第一表面贯穿至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翻边结构11固定在印制电路板2的第一表面上,且通孔21与避空部12的开口连通;电子器件3的第一端穿过通孔21,置于避空部12内;电子器件3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凸出于印制电路板2的第二表面。
该实施例中,电子器件3(例如:摄像头器件)穿过印制电路板2上的通孔,这种电子器件3的设置方式可以减小终端设备的机身厚度。通过支架1固定在印制电路板2的第一表面上,且电子器件3的第一端置于支架1的避空部内,电子器件3的第二端(摄像头器件的镜头一端)突出于印制电路板的第二表面。支架1密封电子器件3与印制电路板2之间的空隙,起到防水的作用。此外,支架1还起到加强印制电路板2强度的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支架1为金属支架。其中,金属支架的避空部12是通过将翻边结构11拉伸形成的,或者金属支架的避空部12是通过将翻边结构11冲压成型形成的,或者金属支架的翻边结构11与所述避空部12锡焊固定连接。进一步地,金属支架为不锈钢支架、紫铜支架、黄铜支架、马口铁支架或镀锌支架。
该实施例中,通过拉伸成型或者冲压成型或者焊接连接的金属支架。其材料选用具有良好焊锡性能的材料,例如:紫铜、黄铜、马口铁、镀锌等。
进一步地,避空部12为中空的圆柱体或棱柱体。具体的,避空部12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电子器件的具体形状确定,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地,支架1粘接在印制电路板2上。或者,支架1通过SMT(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贴片或者双面胶粘接在印制电路板2上。
该实施例中,支架1与印制电路板2固定时,翻边结构11贴附在印制电路板2上。通过SMT贴片或者双面胶进行固定,保证支架1与印制电路板2之间无缝隙,达到防水的目的。值得说明的是,支架1与印制电路板支架和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地,电子器件3为摄像头器件,摄像头器件的镜头一端凸出于印制电路板2的第二表面。
该实施例中,摄像头器件的镜头一端凸出于印制电路板2的第二表面,以保证通过支架增加印制电路板2的强度并起到防水作用的同时不影响摄像头器件的正常工作。值得说明的是,该电子器件3还可以是马达、耳机插座或者其他器件,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第三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支架、印制电路板和电子器件。
其中,支架包括:翻边结构和避空部,避空部为两端开口的中空柱体结构;翻边结构围绕设置在避空部的其中一端开口处,并与避空部一体连接。
印制电路板上设有通孔,该通孔从印制电路板的第一表面贯穿至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翻边结构固定在印制电路板的第一表面上,避空部设置于通孔内。
电子器件的第一端穿过避空部上的开口并置于避空部内;电子器件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凸出于印制电路板的第二表面。
该实施例中,支架的两端均设有开口,保证电子器件(例如:摄像头器件)能够穿过支架的避空部,不会遮挡摄像头器件的镜头一端。避空部设置于印制电路板上的通孔内,用于封堵印制电路板与电子器件之间的空隙,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翻边结构通过表面组装技术SMT贴片或者双面胶粘接在所述印制电路板上,起到增强印制电路板强度的作用。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印制电路板(2)和电子器件(3);其中,
所述支架(1)包括:翻边结构(11)和避空部(12),所述避空部(12)为至少一端开口的中空柱体结构;所述翻边结构(11)围绕设置在所述避空部(12)其中一端的开口处,并与所述避空部(12)一体连接;
所述印制电路板(2)上设有通孔(21),所述通孔(21)从所述印制电路板(2)的第一表面贯穿至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所述翻边结构(11)固定在所述印制电路板(2)的第一表面上,且所述通孔(21)与所述避空部(12)的开口连通;
所述电子器件(3)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21),置于所述避空部(12)内;所述电子器件(3)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凸出于所述印制电路板(2)的第二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为金属支架;其中,所述金属支架的避空部(12)是通过将翻边结构(11)拉伸形成的,或者所述金属支架的避空部(12)是通过将翻边结构(11)冲压成型形成的,或者所述金属支架的翻边结构(11)与所述避空部(12)锡焊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避空部(12)为中空的圆柱体或棱柱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结构(11)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110),所述印制电路板(2)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22),所述翻边结构(11)置于所述印制电路板(2)上时,所述第一安装孔(110)和所述第二安装孔(22)一一对应连通;
所述支架(1)通过螺钉(5)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110)和所述第二安装孔(22)固定在所述印制电路板(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垫圈(4),所述垫圈(4)设置于所述支架(1)与所述印制电路板(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通过表面组装技术SMT贴片或者双面胶粘接在所述印制电路板(2)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支架为不锈钢支架、紫铜支架、黄铜支架、马口铁支架或镀锌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为泡棉垫圈、硅胶垫圈或塑胶垫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器件(3)为摄像头器件,所述摄像头器件的镜头一端凸出于所述印制电路板(2)的第二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播放器、MP4播放器、膝上型便携计算机、车载电脑、台式计算机、机顶盒、智能电视机或可穿戴设备。
CN201620999130.5U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终端设备 Active CN2060607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99130.5U CN206060747U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99130.5U CN206060747U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60747U true CN206060747U (zh) 2017-03-29

Family

ID=58378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99130.5U Active CN206060747U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607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09149Y (zh) 一种显示屏及使用该显示屏的手机
CN205179151U (zh) 裸眼3d手机模组
CN207817356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液晶显示模组
CN206282302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6226947A (zh) 一体色显示屏
CN206282179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6161897A (zh) 一种摄像头和移动终端
CN105657967B (zh) 柔性电路板和显示装置
CN204312965U (zh) 电子设备
CN206060747U (zh) 一种终端设备
CN204795153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6479744U (zh) 一种防止柔性电路板断裂的结构、显示设备及电子设备
CN205899509U (zh) 触控式圆形显示屏及其电子设备
CN205038367U (zh) 一种偏光片和液晶模组
CN206400134U (zh) 显示模组、显示面板以及双面显示器
CN206878180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737309A (zh) 显示屏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CN206623484U (zh) 一种显示屏保护膜及终端设备
CN205987349U (zh) 一种fpcb结构及扬声器模组
CN206713161U (zh) 一种移动电子设备及其电路板组件
CN205920443U (zh) 一种显示屏与壳体的结合结构
CN205844710U (zh) 移动终端及其液晶显示模组
CN210348435U (zh) 大尺寸触控模组
CN103809310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CN206201636U (zh) 一种息屏显影保护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