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37121U - 一种柴用炉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柴用炉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37121U
CN206037121U CN201620871396.1U CN201620871396U CN206037121U CN 206037121 U CN206037121 U CN 206037121U CN 201620871396 U CN201620871396 U CN 201620871396U CN 206037121 U CN206037121 U CN 2060371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cooking stove
upper strata
grate
cl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7139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学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YANSEN FURNAC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YANSEN FURNAC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YANSEN FURNAC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YANSEN FURNAC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7139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371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371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371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具,特别涉及一种柴用炉灶,包括有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炉身,所述炉身上端设置有炉台,所述炉台上设置有出火口,所述炉身包括上层炉身和下层炉身,所述上层炉身的上端与所述炉台的出火口相配合,所述炉身的下端设置在所述下层炉身上,在所述上层炉身和下层炉身之间还设置有炉桥。本申请的柴用炉灶,通过将炉身设置为上层炉身和下侧炉身,并设置炉桥,在使用时,将柴或者其他生物质燃料放置在炉桥上,即可实现柴或者其他生物质燃料的燃烧。

Description

一种柴用炉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具,特别涉及一种柴用炉灶。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燃煤炉具中,通常是包括炉身和设置在炉身上的炉台,炉台用于支撑炊具,在炉台的中部设置有与炉身内的炉膛对应的出火口,通过将燃煤等燃料加入炉具中,燃料在炉具的炉膛内燃烧后,热气上升通过设置在炉具上端的出火口,进而加热放置在炉具上的炊具。在目前的炉具结构中,其通常指包括上述的炉身和炉台结构,由于炉膛的结构限制,在使用时,在炉膛内只能够放置燃煤,而不能够用于柴或者其他生物质燃料的燃烧,限制了炉具的适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炉具存在的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柴或者其他生物质作为燃料的柴用炉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柴用炉灶,包括有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炉身,所述炉身上端设置有炉台,所述炉台上设置有出火口,所述炉身内设置有炉桥,所述炉身包括上层炉身和下层炉身,所述上层炉身的上端与所述炉台的出火口相配合,所述上层炉身的下端设置在所述下层炉身上,所述炉桥设置在所述上层炉身和下层炉身之间。通过将炉身设置为上层炉身和下侧炉身,并设置炉桥,在使用时,将柴或者其他生物质燃料放置在炉桥上,即可实现柴或者其他生物质燃料的燃烧。
优选的,所述上层炉身的直径由下至上逐渐缩小,形成中空的圆台状。由于上层炉身直径由下至上逐渐缩小,当在炉桥上放置柴或者其他生物质燃料后,燃料燃烧时,形成的火焰和可燃气体在向上流动过程中逐渐汇集,形成较高的浓度可燃气体,进而提高了出火口处燃烧的强度,进一步的方便用户烹饪过程中需要强力火焰的要求。
优选的,所述上层炉身下端设置有第一卡箍,所述第一卡箍内设置有第一台阶,所述炉桥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台阶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箍上侧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为环状,所述上层炉身的下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凸起外。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箍下侧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为环状,所述下层炉身的上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凸起外。
优选的,所述上层炉身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卡箍,所述第二卡箍的下侧设置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为环状,所述上层炉身的上端套设在所述第三凸起外。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箍的上侧设置有第四凸起,所述第四凸起为环状,所述炉台套设在所述第四凸起外。
优选的,通过设置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使得上层炉身和下侧炉身之间被可靠的连接,而且在径向上被良好的支撑,使得上层炉身和下侧炉身被加固,减小了炉身因受热的变形的风险。
优选的,所述上层炉身的上端部分设置有若干的进风孔。通过设置进风孔,并且下侧炉身设置在底座上,使得炉桥处的空气并不充分,进而使燃料在炉桥上第一次燃烧得到可燃气体,可燃气体上升到进风孔处时,与外部空气混合实现第二燃烧,通过两次燃烧,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优选的,若干的所述进风孔绕所述炉身圆周均布,相邻进风孔之间隔开设置。使得圆周方向上的各个位置进风均匀,进而保证出火口处的火焰均匀,提高炉灶的加热效率。
优选的,所述下层炉身的下端对应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凹陷,所述下层炉身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凹陷内。一方面是使得下层炉身与底座之间的连接稳固,另一方面也使得下层炉身的下端被限制在凹陷内,减小了下层炉身受热而发生变形的风险。
优选的,所述凹陷对应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出灰口,所述出灰口的下方设置有积灰盒,所述积灰盒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出灰口处设置封板,所述封板上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伸出所述底座外。所述手柄驱动所述封板封闭所述出灰口,或者是所述出灰口敞开。在需要出灰时,通过手柄移动封板,使出灰口敞开,方便炉身内的燃料灰烬落出,而在燃料燃烧时,封板封闭出灰口,减少炉身内空气的进入量,保证炉桥上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形成可燃气体。
优选的,所述炉桥上方的所述炉身上设置有加料槽,所述加料槽两端敞开,所述加料槽一端与所述炉身的内部空间连通,另一端伸出炉身。方便补充柴或者其他生物质燃料到炉桥上。
优选的,所述加料槽位于所述炉身外的开口上设置有用于封闭该开口的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与所述加料槽的一侧枢轴连接。一方面是使进入炉身内的空气量较少,保证炉桥上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炉身内热气从加料槽排出,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的柴用炉灶,通过将炉身设置为上层炉身和下侧炉身,并设置炉桥,在使用时,将柴或者其他生物质燃料放置在炉桥上,即可实现柴或者其他生物质燃料的燃烧。
附图说明
图1为炉灶设置有桌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炉灶设置有桌板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炉灶拆除桌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炉灶拆除桌板、炉台和护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积灰盒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炉灶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记:1-底座,2-上层炉身,3-下层炉身,4-炉台,5-出火口,6-支撑部件,7-环板,8-封盖,9-耐火层,10-加强件,11-排烟管,12-桌板,13-加强筋,14-支撑件,15-炉桥,16-第一卡箍,17-第一台阶,18-第一凸起,19-第二凸起,20-第二卡箍,21-第三凸起,22-第四凸起,23-进风孔,24-凹陷,25-出灰口,26-积灰盒,27-封板,28-手柄,29-加料槽,30-挡灰板,31-煤用炉芯,32-外壳,33-支撑板,34-支撑块,35-连杆,36-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图1-7所示:
适用于大尺寸锅具的炉灶,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炉身,所述炉身上端设置有炉台4,所述炉台4上设置有出火口5,所述炉台4上设置有用于支撑锅具的支撑部件6,所述支撑部件6为上下两端敞开的空心筒状结构,所述支撑部件6环绕于所述出火口5外围,所述支撑部件6的内壁与所述出火口5的边缘隔开。
本实施例的炉灶,在炉台4上设置了支撑部件6,支撑部件6的内壁与出火口5边缘隔开,也就是说,支撑部件6与锅具配合的位置位于锅具直接放置在出火口5上被支撑位置的外围,所以扩大了锅具被加热的面积,进而使得本实施例的炉灶可以适用于尺寸大于出火口5尺寸的锅具;而且,由于支撑部件6为筒状结构,当锅具放置在支撑部件6上之后,锅具的下端也不会封闭出火口5,所以,可以使出火口5稳定燃烧,保证炉灶对锅具的可靠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件6的内壁直径大于所述炉身的外径。传统炉灶,其通常受炉身尺寸和出火口5尺寸的限制,而本实施例的上述方案,使得本实施例的炉灶可以适用于锅底尺寸大于炉身尺寸的锅具,进一步的扩大了本实施例炉灶的适用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件6的上端可拆卸的设置有盖板。在支撑部件6上端可拆卸的设置盖板,在不需要加热锅具时,用盖板封闭支撑部件6上端,降低炉身内燃料的燃烧速度,节约燃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包括有若干圆环状的环板7,各个所述环板7沿径向向外依次套接,最外侧的环板7外缘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6上。盖板包括若干圆环状的环板7,在对于尺寸小于支撑部件6的锅具时,可以采用一个或者几个环板7套设,在中部形成一个与锅具相适应的加热口,使得,本实施例的炉灶还可以适用于较小尺寸的锅具的加热,如此,进一步的扩大了本实施例炉灶的适用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最内侧的所述环板7内缘上可分离的设置有封盖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封盖8上设置有通孔。通过封盖8和环板7的配合可以将支撑部件6的上端开口完全封闭,在不需要加热锅具时,降低燃料的燃烧速度,而在封盖8上设置通孔,方便使用工具,比如弯钩,将封盖8取下,然后逐个取下其他环板7。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件6的内侧设置有耐火层9。通过设置耐火层9,一方面提高支撑部件6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避免支撑部件6外壁过烫而烫伤使用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件6的上端设置有加强件10,所述加强件10的内缘与最外侧的所述环板7外缘相配合。通过设置加强件10,加强件10可以采用铸铁等高强度、耐高温的材料制得,对支撑部件6起到保护作用,降低支撑部件6变形的风险,也减锅具对小支撑部件6的磨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件10覆盖在所述支撑部件6和耐火层9上。使加强件10能够可靠的保护支撑部件6和耐火层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件6上设置有排烟管11,所述排烟管11与所述支撑部件6的内部空间接通。在支撑部件6上设置排烟管11,使得出火口5的火焰能够顺畅的进入到支撑部件6的内部空间中,实现对锅具的高效加热。
实施例2,如图1-7所示:
桌面可更换的炉灶,包括有底座1和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炉身,所述炉身上端设置有炉台4,所述炉台4上设置有出火口5,所述炉台4上设置有用于支撑锅具的支撑部件6,所述支撑部件6上可拆卸的设置有桌板12,所述桌板12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桌板12通过其上的通孔套设在所述支撑部件6的外壁上。本实施例的炉灶,在支撑部件6上可拆卸的设置桌板12,在需要时,可以安装上桌板12,桌板12可以用于盛放餐具或者食材,方便炉灶的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桌板12与所述支撑部件6之间的间隙内可拆卸的设置有紧固圈(图中未视)。首先是紧固圈可以封闭支撑部件6与桌板12之间的间隙,使桌板12稳固而不发生晃动,另一方面,由于紧固圈也起到支撑桌板12的作用,减小了桌板12内侧因受热而发生变形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桌板12的上侧面与所述支撑部件6的上端平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桌板12的外缘为圆形。本实施例的桌板12外缘还可以为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五边形或者六边形等多种形状和尺寸,根据用于需要而选配,进一步的方便用户的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桌板12为木质材料、铁质材料、石质材料或者钢化玻璃材料制得。本实施例的桌板12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进行选择,进一步的方便的用于的选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桌板12下侧面设置有加强筋13。首先是提高了桌板12的结构强度,同时也减小了桌板12因为受热而发生变形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件6的外壁上设置有支撑件14,所述桌板12的加强筋13设置在所述支撑件14上,所述加强筋13与所述支撑件14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通过支撑件14与加强筋13的连接,提高了桌板12安装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14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支撑件14绕所述支撑部件6圆周均布,所述加强筋13为若干个,每一根加强筋13对应的设置在一个支撑件14上,所述加强筋13沿所述支撑部件6的径向设置。使得支撑件14能够可靠的支撑桌板12,同时,也使得加强筋13能够均匀的对桌板12进行加强,进一步的提高桌板12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13上设置有螺柱,所述螺柱对应的所述支撑件14上设置有通孔。方便桌板12的安装和拆卸。
实施例3,如图1-7所示:
一种柴用炉灶,包括有底座1和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炉身,所述炉身上端设置有炉台4,所述炉台4上设置有出火口5,所述炉身内设置有炉桥15,所述炉身包括上层炉身2和下层炉身3,所述上层炉身2的上端与所述炉台4的出火口5相配合,所述上层炉身2的下端设置在所述下层炉身3上,所述炉桥15设置在所述上层炉身2和下层炉身3之间。通过将炉身设置为上层炉身2和下侧炉身,并设置炉桥15,在使用时,将柴或者其他生物质燃料放置在炉桥15上,即可实现柴或者其他生物质燃料的燃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层炉身2的直径由下至上逐渐缩小,形成中空的圆台状。由于上层炉身2直径由下至上逐渐缩小,当在炉桥15上放置柴或者其他生物质燃料后,燃料燃烧时,形成的火焰和可燃气体在向上流动过程中逐渐汇集,形成较高的浓度可燃气体,进而提高了出火口5处燃烧的强度,进一步的方便用户烹饪过程中需要强力火焰的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层炉身2下端设置有第一卡箍16,所述第一卡箍16内设置有第一台阶17,所述炉桥15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台阶17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箍16上侧设置有第一凸起18,所述第一凸起18为环状,所述上层炉身2的下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凸起18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箍16下侧设置有第二凸起19,所述第二凸起19为环状,所述下层炉身3的上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凸起19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层炉身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卡箍20,所述第二卡箍20的下侧设置有第三凸起21,所述第三凸起21为环状,所述上层炉身2的上端套设在所述第三凸起21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箍20的上侧设置有第四凸起22,所述第四凸起22为环状,所述炉台4套设在所述第四凸起22外。
在上述的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卡箍16和第二卡箍20,使得上层炉身2和下侧炉身之间被可靠的连接,而且在径向上被良好的支撑,使得上层炉身2和下侧炉身被加固,减小了炉身因受热的变形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层炉身2的上端部分设置有若干的进风孔23。通过设置进风孔23,并且下侧炉身设置在底座1上,使得炉桥15处的空气并不充分,进而使燃料在炉桥15上第一次燃烧得到可燃气体,可燃气体上升到进风孔23处时,与外部空气混合实现第二次燃烧,通过两次燃烧,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若干的所述进风孔23绕所述炉身圆周均布,相邻进风孔23之间隔开设置。使得圆周方向上的各个位置进风均匀,进而保证出火口5处的火焰均匀,提高炉灶的加热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层炉身3的下端对应的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凹陷24,所述下层炉身3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凹陷24内。一方面是使得下层炉身3与底座1之间的连接稳固,另一方面也使得下层炉身3的下端被限制在凹陷24内,减小了下层炉身3受热而发生变形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陷24对应的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出灰口25,所述出灰口25的下方设置有积灰盒26,所述积灰盒26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灰口25处设置挡灰板30,所述挡灰板30上连接有手柄28,所述手柄28伸出所述底座1外。所述手柄28驱动所述挡灰板30封闭所述出灰口25,或者是所述出灰口25敞开。在需要出灰时,通过手柄28移动挡灰板30,使出灰口25敞开,方便炉身内的燃料灰烬落出,而在燃料燃烧时,挡灰板30封闭出灰口25,减少炉身内空气的进入量,保证炉桥15上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形成可燃气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炉桥15上方的所述炉身上设置有加料槽29,所述加料槽29两端敞开,所述加料槽29一端与所述炉身的内部空间连通,另一端伸出炉身。方便补充柴或者其他生物质燃料到炉桥15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料槽29位于所述炉身外的开口上设置有用于封闭该开口的封板27,所述封板27的一侧与所述加料槽29的一侧枢轴连接。一方面是使进入炉身内的空气量较少,保证炉桥15上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炉身内热气从加料槽29排出,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实施例4,如图1-7所示:
一种煤用炉灶,包括有底座1和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炉身,所述炉身上端设置有炉台4,所述炉台4上设置有出火口5,所述炉身包括上层炉身2和下层炉身3,在所述上层炉身2和下层炉身3之间还设置有炉桥15,所述炉桥15上可拆卸的设置有煤用炉芯31,所述煤用炉芯31包括外壳32和设置在所述外壳32内的耐火层9,所述出火口5的尺寸大于所述煤用炉芯31的外径。煤用炉芯31设置在炉桥15上,在使用时,煤放置在煤用炉芯31内即可,而且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大小,不同规格的煤用炉芯31,提高本实施例炉灶的使用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煤用炉芯31的上端所述超出所述出火口5。避免炉身结构对煤用炉芯31使用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煤用炉芯31的耐火层9上端设置有支撑板33,所述支撑板33的外缘与所述外壳32的内壁相配合。在使用时,炉芯上可以直接放置锅具,设置支撑板33,一方面是使得锅具能够得到可靠的支撑,另一方面也保护了耐火层9,避免耐火层9被锅具划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33的上侧面上设置有若干支撑块34。当锅具需要放在支撑板33上时,锅具底部被支撑块34支撑,使得煤用炉芯31的热气从锅具与支撑板33之间的间隙流出,有利于锅具的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若干的支撑块34绕所述煤用炉芯31圆周均布。制得支撑块34能够可靠的支撑锅具。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与所述炉台4之间连接有连杆3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杆35为若干根,若干根所述连杆35绕所述炉身圆周均布。通过设置连杆35,使炉身被可靠的夹持在炉台4与底座1之间,进一步的提高了本实施例炉灶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与所述炉台4之间还设置有护板36,所述护板36环绕在所述炉身外围,所述护板36与所述炉身之间隔开设置。提高炉灶使用的安全性,避免用户的烫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护板36上设置有若干的开口。方便炉身上进风孔23进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14上设置有排烟口,所述排烟口上连接有排烟管11。
实施例5,如图1-7所示:
柴煤两用炉灶,包括有底座1和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炉身,所述炉身上端设置有炉台4,所述炉台4上设置有出火口5,所述炉身内设置有炉桥15,所述炉桥15上可拆卸的设置有煤用炉芯31,所述出火口5的尺寸大于所述煤用炉芯31的外径,所述炉桥15上方的所述炉身上设置有加料槽29,所述加料槽29两端敞开,所述加料槽29一端与所述炉身的内部空间连通,另一端伸出炉身。在本实施例的上述方案中,在燃料为煤时,将煤用炉芯31设置在炉桥15上,即可实现煤的燃烧,当燃料为柴或者其他生物质燃料时,将煤用炉芯31取出,使得炉桥15上方具有较大的燃烧空间,即可实现柴或者其他生物质燃料的燃烧,进而实现了柴煤两用,通过设置加料槽29,也方便补充柴或者其他生物质燃料到炉桥15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料槽29位于所述炉身外的开口上设置有用于封闭该开口的封板27,所述封板27的一侧与所述加料槽29的一侧枢轴连接。一方面是使进入炉身内的空气量较少,保证炉桥15上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炉身内热气从加料槽29排出,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本实施例中,所述炉身包括上层炉身2和下层炉身3,所述上层炉身2的上端与所述炉台4的出火口5相配合,所述炉桥15设置在所述上层炉身2和下层炉身3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煤用炉芯31包括外壳32和设置在所述外壳32内的耐火层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煤用炉芯31的上端所述超出所述出火口5。避免炉身结构对煤用炉芯31使用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煤用炉芯31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2中的煤用炉芯31结构相同。
本实施例中,炉身结构与实施例3中的炉身结构相同。
实施例6,如图1-7所示:
适用于大尺寸锅具的柴煤两用炉灶,包括有底座1和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炉身,所述炉身上端设置有炉台4,所述炉台4上设置有出火口5,所述炉台4上设置有用于支撑锅具的支撑部件6,所述支撑部件6为上下两端敞开的空心筒状结构,所述支撑部件6环绕于所述出火口5外围,所述支撑部件6的内壁与所述出火口5的边缘隔开,所述炉身内设置有炉桥15,所述炉桥15上可拆卸的设置有煤用炉芯31。
本实施例的适用于大尺寸锅具的柴煤两用炉灶,由于在炉台4上设置支撑部件6,并且在炉身内设置炉桥15,在炉桥15上可拆卸的设置煤用炉芯31,在使用过程中,用户需要用猛火进行炒菜等烹饪时,将煤用炉芯31取下,直接在炉桥15上放置柴或者其他生物质燃料,然后将较大的锅具,如炒锅放置在支撑部件6上,即可进行炒菜等烹饪工作;而在需要长时间稳定加热,比如采用较小尺寸的蒸锅或炊壶煮饭或者热水时,将煤用炉芯31放置在炉桥15上,在煤用炉芯31内加入燃煤,然后再将蒸锅或炊壶直接放置在煤用炉芯31上端即可,如此实现了柴用炉灶和煤用炉灶有机的结合,不仅节约了厨房空间,也节约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炉桥15上方的所述炉身上设置有加料槽29,所述加料槽29两端敞开,所述加料槽29一端与所述炉身的内部空间连通,另一端伸出炉身。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件6上可拆卸的设置有桌板12。
本实施例中,支撑部件6与实施例1中的支撑部件6结构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桌板12与实施例2中的桌板12结构相同。
本实施例中,煤用炉芯31结构与实施例4中的煤用炉芯31结构相同。
本实施例中,炉身结构与实施例3中的炉身结构相同。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柴用炉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炉身,所述炉身上端设置有炉台,所述炉台上设置有出火口,所述炉身包括上层炉身和下层炉身,所述上层炉身的上端与所述炉台的出火口相配合,所述炉身的下端设置在所述下层炉身上,在所述上层炉身和下层炉身之间还设置有炉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炉身下端设置有第一卡箍,所述第一卡箍内设置有第一台阶,所述炉桥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台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箍上侧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为环状,所述上层炉身的下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凸起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箍下侧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为环状,所述下层炉身的上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凸起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炉身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卡箍,所述第二卡箍的下侧设置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为环状,所述上层炉身的上端套设在所述第三凸起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箍的上侧设置有第四凸起,所述第四凸起为环状,所述炉台套设在所述第四凸起外。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炉身的上端部分设置有若干的进风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炉灶,其特征在于:若干的所述进风孔绕所述炉身圆周均布,相邻进风孔之间隔开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炉身的下端对应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凹陷,所述下层炉身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凹陷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对应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出灰口,所述出灰口的下方设置有积灰盒,所述积灰盒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CN201620871396.1U 2016-08-11 2016-08-11 一种柴用炉灶 Active CN2060371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71396.1U CN206037121U (zh) 2016-08-11 2016-08-11 一种柴用炉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71396.1U CN206037121U (zh) 2016-08-11 2016-08-11 一种柴用炉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37121U true CN206037121U (zh) 2017-03-22

Family

ID=58308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71396.1U Active CN206037121U (zh) 2016-08-11 2016-08-11 一种柴用炉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371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0509A (zh) * 2017-10-31 2018-04-20 贵港市瑞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土灶的柴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0509A (zh) * 2017-10-31 2018-04-20 贵港市瑞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土灶的柴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9029A (zh) 陶瓷烧烤炉
CN107504519A (zh) 一种取暖烧烤两用炉
CN206037121U (zh) 一种柴用炉灶
CN106377077A (zh) 点碳机式集成环保移动庭院餐桌
CN206037124U (zh) 适用于大尺寸锅具的炉灶
KR200444305Y1 (ko) 가스버너를 이용한, 테이블 착탈식 숯불구이기
CN105411414A (zh) 一种铁板烧煮锅一体炉
CN205878236U (zh) 适用于大尺寸锅具的柴煤两用炉灶
CN206037120U (zh) 柴煤两用炉灶
CN206037122U (zh) 桌面可更换的炉灶
CN205514193U (zh) 一种新型无烟炭烤炉
CN206037119U (zh) 一种煤用炉灶
CN202452524U (zh) 一种禾煤两用炉
CN206534312U (zh) 室内用点碳机式多功能餐桌
CN106091019B (zh) 适用于大尺寸锅具的柴煤两用炉灶
CN105757724B (zh) 多功能柴火气化炉
CN210276932U (zh) 一种便携式燃气烤炉
CN208941859U (zh) 一种多功能烤炉
CN206310542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节能灶
CN206525770U (zh) 点碳机式集成环保移动庭院餐桌
CN206430211U (zh) 一种新型改良烹饪器具
CN2253802Y (zh) 高效快速节能省柴灶
CN202973189U (zh) 一种生物质直燃炉
CN207486860U (zh) 家用锅炉
CN208442864U (zh) 一种六头防烫煲仔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