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31776U - 一种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31776U
CN206031776U CN201620925978.3U CN201620925978U CN206031776U CN 206031776 U CN206031776 U CN 206031776U CN 201620925978 U CN201620925978 U CN 201620925978U CN 206031776 U CN206031776 U CN 206031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arm
wing
unmanned plane
motor
fusel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2597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树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Rosefinch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Rosefinch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Rosefinch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Rosefinch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2597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31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31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31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所述无人机主体上设置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两端均呈弧形设置,所述固定臂的两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固定臂为中空设置,所述固定臂两端均设置有电机和电调,所述电机连有升降螺旋桨;该无人机升降灵活。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回收时,可用与普通飞机着陆过程一样的方式自动着陆,也可通过遥控用降落伞或拦网回收。可反覆使用多次。广泛用于空中侦察、监视、通信、反潜、电子干扰和航拍等。
航拍又称空中摄影或航空摄影,是指从空中拍摄地球地貌,获得俯视图,此图即为空照图。航拍的摄像机可以由摄影师控制,也可以自动拍摄或远程控制。航拍所用的平台包括航空模型、飞机、直升机、热气球、小型飞船、火箭、风筝和降落伞等。为了让航拍照片稳定,有的时候会使用高级摄影设备,它利用三轴陀螺仪稳定功能,提供高质量的稳定画面,甚至在长焦距镜头下也非常稳定。航拍图能够清晰的表现地理形态,因此除了作为摄影艺术的一环之外,也被运用于军事、交通建设、水利工程、生态研究、城市规划等方面。
但是目前使用的航拍无人机升降需要比较苛刻的地形,升降十分不灵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升降灵活的无人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所述无人机主体上设置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两端均呈弧形设置,所述固定臂的两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固定臂为中空设置,所述固定臂两端均设置有电机和电调,所述电机连有升降螺旋桨。
作为优选,所述无人机主体包含有机身、机翼、尾翼、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蓄电池。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臂位于机翼下面,所述机翼内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电路板,固定臂内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所述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分别与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榫卯连接,所述机翼与固定臂通过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臂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臂呈左右对称分布,可以防止影响到无人机主体的稳定性,而且机翼与固定臂连接可靠,拆装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臂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固定臂的弧形区域内,所述固定臂内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电机和电调均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机和电调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电调一端穿过通孔位于固定臂外,结构稳定,而且电调一端位于固定臂外,可以充分与外界的冷空气接触,从而可以起到优秀的散热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与固定臂粘合,连接可靠,结构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为无刷电机,所述电调为无刷电调,运行噪音低,寿命长,维护成本低。
作为优选,所述机翼包含有左机翼和右机翼,所述左机翼和右机翼上均设置有榫头和盲孔,所述右机翼和左机翼之间设置有碳纤维杆,所述碳纤维杆插入盲孔内,所述碳纤维杆贯穿机身设置,所述左机翼和右机翼通过碳纤维杆连接,所述机身上设置有榫眼,所述左机翼和右机翼均与机身榫卯连接,机身、左机翼和右机翼互相结合,互相支撑,结构稳定,受力稳定性好,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呈圆柱形设置,所述电机与支撑板相垂直,所述支撑板与固定臂的端面相平行,可以有利于升降,可以防止升降时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机身内设置有魔术贴母面,所述蓄电池下面设置有魔术贴子面,所述机身和蓄电池通过魔术贴母面和魔术贴子面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机身和尾翼为一体式设置,结构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有两端均呈弧形的固定臂,并且在固定臂两端均设置有电机和电调,电机连有升降螺旋桨,使得无人机可以进行垂直起飞和降落,与传统的无人机相比升降灵活,受到地面情况的影响较少,而无人机飞行时则停止固定臂两端的电机,采用无人机主体本身的电机进行飞行,操作灵活,此外,固定臂位于机翼下面,机翼与固定臂可拆卸连接,固定臂设置有两个,固定臂呈左右对称分布,可以防止影响到无人机主体的稳定性,固定臂上设置有通孔,通孔位于固定臂的弧形区域内,固定臂内设置有支撑架,电机和电调均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电机和电调均与控制系统连接,电调一端穿过通孔位于固定臂外,结构稳定,而且电调一端位于固定臂外,可以充分与外界的冷空气接触,从而可以起到优秀的散热效果,支撑架与固定臂粘合,连接可靠,结构稳定,电机为无刷电机,电调为无刷电调,运行噪音低,寿命长,维护成本低,机翼包含有左机翼和右机翼,左机翼和右机翼上均设置有榫头和盲孔,所述右机翼和左机翼之间设置有碳纤维杆,所述碳纤维杆插入盲孔内,碳纤维杆贯穿机身设置,左机翼和右机翼通过碳纤维杆连接,机身上设置有榫眼,左机翼和右机翼均与机身榫卯连接,机身、左机翼和右机翼互相结合,互相支撑,结构稳定,受力稳定性好,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电机呈圆柱形设置,电机与支撑板相垂直,支撑板与固定臂的端面相平行,可以有利于升降,可以防止升降时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机身内设置有魔术贴母面,蓄电池下面设置有魔术贴子面,机身和蓄电池通过魔术贴母面和魔术贴子面连接,机身和尾翼为一体式设置,结构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的无人机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的固定臂的局部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的固定臂的局部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的无人机主体的左机翼和右机翼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的无人机主体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的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一种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1,所述无人机主体1上设置有固定臂2,所述固定臂2两端均呈弧形设置,所述固定臂2的两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固定臂2为中空设置,所述固定臂2两端均设置有电机3和电调4,所述电机3连有升降螺旋桨(未图示),电机3和电调4均与无人机主体1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有两端均呈弧形的固定臂2,并且在固定臂2两端均设置有电机3和电调4,电机3连有升降螺旋桨(未图示),使得无人机可以进行垂直起飞和降落,与传统的无人机相比升降灵活,受到地面情况的影响较少,而无人机飞行时则停止固定臂2两端的电机3,采用无人机主体本身的电机进行飞行,操作灵活。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有两端均呈弧形的固定臂,并且在固定臂两端均设置有电机和电调,电机连有升降螺旋桨,使得无人机可以进行垂直起飞和降落,与传统的无人机相比升降灵活,受到地面情况的影响较少,而无人机飞行时则停止固定臂两端的电机,采用无人机主体本身的电机进行飞行,可以有效的节约电源。
实施例2
如图1-6所示,一种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1,所述无人机主体1上设置有固定臂2,所述固定臂2两端均呈弧形设置,所述固定臂2的两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固定臂2为中空设置,所述固定臂2两端均设置有电机3和电调4,所述电机3连有升降螺旋桨(未图示),所述无人机主体包含有机身5、机翼6、尾翼7、动力系统(未图示)、控制系统(未图示)和蓄电池(未图示),所述固定臂2位于机翼6下面,所述机翼6内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电路板14,固定臂2内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电路板15,所述第一电路板14上设置有第一插头16和第二插头17,所述第二电路板15上设置有第一插座18和第二插座19,所述第一插头16和第二插头17分别与第一插座18和第二插座19榫卯连接,所述机翼6与固定臂2通过第一电路板14和第二电路板15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臂2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臂2呈左右对称分布,可以防止影响到无人机主体1的稳定性,而且机翼6与固定臂2连接可靠,拆装方便,所述固定臂2上设置有通孔8,所述通孔8位于固定臂2的弧形区域内,所述固定臂2内设置有支撑架9,所述电机3和电调4均与支撑架9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机3和电调4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电调4一端穿过通孔8位于固定臂2外,结构稳定,而且电调4一端位于固定臂2外,可以充分与外界的冷空气接触,从而可以起到优秀的散热效果,所述支撑架9与固定臂2粘合,连接可靠,结构稳定,所述电机3为无刷电机,所述电调4为无刷电调,运行噪音低,寿命长,维护成本低,所述机翼6包含有左机翼10和右机翼11,所述左机翼10和右机翼11上均设置有榫头12和盲孔(未图示),所述右机翼11和左机翼10之间设置有碳纤维杆13,所述碳纤维杆13插入盲孔内,所述碳纤维杆13贯穿机身5设置,所述左机翼10和右机翼11通过碳纤维杆13连接,所述机身1上设置有榫眼(未图示),所述左机翼10和右机翼11均与机身5榫卯连接,机身5、左机翼10和右机翼11互相结合,互相支撑,结构稳定,受力稳定性好,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所述电机3呈圆柱形设置,所述电机3与支撑板9相垂直,所述支撑板9与固定臂2的端面相平行,可以有利于升降,可以防止升降时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所述机身5内设置有魔术贴母面(未图示),所述蓄电池下面设置有魔术贴子面(未图示),所述机身5和蓄电池通过魔术贴母面和魔术贴子面连接,所述机身5和尾翼7为一体式设置,结构稳定可靠,通过设置有两端均呈弧形的固定臂2,并且在固定臂2两端均设置有电机3和电调4,电机3连有升降螺旋桨,使得无人机可以进行垂直起飞和降落,与传统的无人机相比升降灵活,受到地面情况的影响较少,而无人机飞行时则停止固定臂2两端的电机3,采用无人机主体本身的动力系统进行飞行,操作灵活。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有两端均呈弧形的固定臂,并且在固定臂两端均设置有电机和电调,电机连有升降螺旋桨,使得无人机可以进行垂直起飞和降落,与传统的无人机相比升降灵活,受到地面情况的影响较少,而无人机飞行时则停止固定臂两端的电机,采用无人机主体本身的动力系统进行飞行,可以有效的节约电源,固定臂位于机翼下面,机翼与固定臂可拆卸连接,固定臂设置有两个,固定臂呈左右对称分布,可以防止影响到无人机主体的稳定性,固定臂上设置有通孔,通孔位于固定臂的弧形区域内,固定臂内设置有支撑架,电机和电调均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电机和电调均与控制系统连接,电调一端穿过通孔位于固定臂外,结构稳定,而且电调一端位于固定臂外,可以充分与外界的冷空气接触,从而可以起到优秀的散热效果,支撑架与固定臂粘合,连接可靠,结构稳定,电机为无刷电机,电调为无刷电调,运行噪音低,寿命长,维护成本低,机翼包含有左机翼和右机翼,左机翼和右机翼上均设置有榫头和盲孔,所述右机翼和左机翼之间设置有碳纤维杆,所述碳纤维杆插入盲孔内,碳纤维杆贯穿机身设置,左机翼和右机翼通过碳纤维杆连接,机身上设置有榫眼,左机翼和右机翼均与机身榫卯连接,机身、左机翼和右机翼互相结合,互相支撑,结构稳定,受力稳定性好,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电机呈圆柱形设置,电机与支撑板相垂直,支撑板与固定臂的端面相平行,可以有利于升降,可以防止升降时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机身内设置有魔术贴母面,蓄电池下面设置有魔术贴子面,机身和蓄电池通过魔术贴母面和魔术贴子面连接,机身和尾翼为一体式设置,结构稳定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主体,所述无人机主体上设置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两端均呈弧形设置,所述固定臂的两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固定臂为中空设置,所述固定臂两端均设置有电机和电调,所述电机连有升降螺旋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主体包含有机身、机翼、尾翼、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蓄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位于机翼下面,所述机翼内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电路板,固定臂内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所述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分别与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榫卯连接,所述机翼与固定臂通过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臂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臂呈左右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固定臂的弧形区域内,所述固定臂内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电机和电调均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机和电调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电调一端穿过通孔位于固定臂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与固定臂粘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无刷电机,所述电调为无刷电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包含有左机翼和右机翼,所述左机翼和右机翼上均设置有榫头和盲孔,所述右机翼和左机翼之间设置有碳纤维杆,所述碳纤维杆插入盲孔内,所述碳纤维杆贯穿机身设置,所述左机翼和右机翼通过碳纤维杆连接,所述机身上设置有榫眼,所述左机翼和右机翼均与机身榫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呈圆柱形设置,所述电机与支撑板相垂直,所述支撑板与固定臂的端面相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内设置有魔术贴母面,所述蓄电池下面设置有魔术贴子面,所述机身和蓄电池通过魔术贴母面和魔术贴子面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和尾翼为一体式设置。
CN201620925978.3U 2016-08-24 2016-08-24 一种无人机 Active CN206031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25978.3U CN206031776U (zh) 2016-08-24 2016-08-24 一种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25978.3U CN206031776U (zh) 2016-08-24 2016-08-24 一种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31776U true CN206031776U (zh) 2017-03-22

Family

ID=58303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25978.3U Active CN206031776U (zh) 2016-08-24 2016-08-24 一种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3177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81098A (zh) * 2016-08-24 2016-11-09 广州朱雀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
CN113716018A (zh) * 2021-08-24 2021-11-30 航天时代飞鹏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3d打印的大载荷机翼
CN113716018B (zh) * 2021-08-24 2024-06-11 航天时代飞鹏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3d打印的大载荷机翼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81098A (zh) * 2016-08-24 2016-11-09 广州朱雀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
CN113716018A (zh) * 2021-08-24 2021-11-30 航天时代飞鹏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3d打印的大载荷机翼
CN113716018B (zh) * 2021-08-24 2024-06-11 航天时代飞鹏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3d打印的大载荷机翼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81098A (zh) 一种无人机
US11447246B2 (en) Modular aircraft with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capability
WO2017131284A1 (ko) 조인드윙형 무인항공기
CN206012982U (zh) 一种用于倾斜摄影的小型电动固定翼无人机
CN111731475B (zh) 一种垂直起降倾转复合翼飞行器
CN205168905U (zh) 固定翼航测无人机
CN106005386A (zh) 面向可组合集群的涵道无人机
KR20200028742A (ko) 부력기구를 구비한 무인 비행체 및 무인 비행체의 자세제어방법
CN206031776U (zh) 一种无人机
CN106240812A (zh) 一种升降便捷的无人机
CN206437196U (zh) 一种带可折叠旋翼臂的v型尾翼无人机
CN206031806U (zh) 一种航拍无人机
KR102375492B1 (ko) 모듈형 테일시터 수직이착륙 드론
CN207106925U (zh) 一种无人机摄像头固定支架
CN206954510U (zh)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固定翼无人机
CN204776018U (zh) 一种多旋翼航拍飞行器
CN115297232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图像采集系统及无人机
CN114889818A (zh) 一种刀片式无人机系统
CN217515368U (zh) 一种用地预审用无人机夹持装置
CN106965934A (zh) 一种飞机的降落方式及装置
CN106081125A (zh) 一种无人机的降落伞结构
CN206031775U (zh) 一种用于运输的无人机
CN214216122U (zh) 一种折叠型无人机
CN216154052U (zh) 一种无人机自锁式电池结构
CN205010475U (zh) 一种无人机机翼铰链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