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31282U - 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31282U
CN206031282U CN201620884023.8U CN201620884023U CN206031282U CN 206031282 U CN206031282 U CN 206031282U CN 201620884023 U CN201620884023 U CN 201620884023U CN 206031282 U CN206031282 U CN 206031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car drive
drive foot
foot
gas ge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8402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能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8402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312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31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312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和汽车。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包括气袋、气体发生器和控制器,所述气袋设置在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区域,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气袋连通,所述控制器在汽车发生碰撞的状态下向所述气体发生器发出点火指令,所述气体发生器接收所述点火指令并向所述气袋充气。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不仅能够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对副驾驶员的脚部以及腿部形成良好的缓冲和保护作用,此外不影响汽车的隔热隔音效果。

Description

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和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在高速正面碰撞过程中,发动机、变速箱等前仓构件受碰撞冲击力会向驾驶员仓移动并挤压防火墙,防火墙在受到挤压后易对驾驶员、特别是副驾驶员的脚部以及腿部造成伤害。目前,在副驾驶员脚部区域的地毯下方一般设置有隔热隔音垫,其虽能够提高汽车的隔热隔音效果,然而由于材质过软从而无法在碰撞过程中对副驾驶员的脚部以及腿部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为了改善对副驾驶员脚部以及腿部的保护性能,通常将副驾驶员脚部区域的隔热隔音垫设计成发泡密度较高的泡沫结构,然而该泡沫结构通常不具备隔热隔音效果,因此大大降低了汽车的隔热隔音效果;此外,该泡沫结构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对副驾驶员脚部以及腿部的保护性能,然而保护力度较为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和汽车,其不仅能够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对副驾驶员的脚部以及腿部形成良好的缓冲和保护作用,此外不影响汽车的隔热隔音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包括气袋、气体发生器和控制器,所述气袋设置在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区域,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气袋连通,所述控制器在汽车发生碰撞的状态下向所述气体发生器发出点火指令,所述气体发生器接收所述点火指令并向所述气袋充气。
进一步地,所述气袋设置在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区域的地毯与隔热隔音垫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气袋平铺放置在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区域的地毯与隔热隔音垫之间。
进一步地,在气袋充气状态下,所述气袋的前端厚度大于后端厚度。
进一步地,在气袋充气状态下,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底面与汽车地板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35-40度。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发生器设置在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后方的隔热隔音垫上。
进一步地,在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后方的隔热隔音垫上设有开口,所述气体发生器容置于所述开口中。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集成在汽车总控制器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设有上述任一所述的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将气袋设置在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区域,在汽车发生碰撞时,控制器会向气体发生器发出点火指令,气体发生器接收点火指令并向气袋充气,从而使气袋在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区域形成气垫,其能够缓冲车身变形所产生的冲击,从而有效地保护副驾驶员的脚部和腿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在未充气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在充气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气袋;2:气体发生器;3:副驾驶员脚部;4:地毯;5:隔热隔音垫;6:开口;A: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包括气袋1、气体发生器2和控制器(未图示),气袋1设置在汽车副驾驶员脚部3区域,气体发生器2与气袋1连通,控制器在汽车发生碰撞的状态下向气体发生器2发出点火指令,气体发生器2接收点火指令并向气袋1充气。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将气袋1设置在汽车副驾驶员脚部3区域,在汽车发生碰撞时,控制器会向气体发生器2发出点火指令,气体发生器2接收点火指令并向气袋1充气,从而使气袋1在汽车副驾驶员脚部3区域形成气垫,其能够缓冲车身变形所产生的冲击,从而有效地保护副驾驶员脚部以及腿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气袋1的具体设置位置不作严格限制,其只要能够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对副驾驶员的脚部以及腿部形成缓冲作用即可。在一实施方式中,气袋1可以设置在汽车副驾驶员脚部3区域的地毯4与隔热隔音垫5之间;该设置方式既可较好地实现保护副驾驶员脚部以及腿部的目的,同时也不会对汽车的隔热隔音效果造成影响。
进一步地,气袋1可以任意合适的方式放置在汽车副驾驶员脚部3区域的地毯4与隔热隔音垫5之间,例如可以平铺放置在汽车副驾驶员脚部3区域的地毯4与隔热隔音垫5之间,该设置方式不会影响副驾驶员脚部3的正常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气体发生器2用于产生气体(例如高压气体)并向气袋1充气;气袋1用于容置来自气体发生器2所产生的气体以形成气垫缓冲结构;本实用新型对气袋1和气体发生器2的具体结构不作严格限制,其均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部件。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在气体发生器2向气袋1充气时,气袋1与气体发生器2形成封闭结构,即,气体发生器2所产生的气体仅进入气袋1而不会发生外泄。
特别是,在气袋1充气状态下,气袋1的前端(即朝向车头的一端)厚度可以大于后端(即朝向车尾的一端)厚度。该方式将气袋1设置为厚度不均匀的形式,其具体将气袋1靠近汽车防火墙段的一端设置为较厚,从而有利于加大气袋1在车身变形冲击以及防火墙入侵时的缓冲作用。
进一步地,在气袋1充气状态下,可以将汽车副驾驶员脚部3底面与汽车地板水平面之间的角度A设置为35-40度;该角度范围有利于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将副驾驶员的脚部和腿部调整至有利位置,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对副驾驶员脚部以及腿部形成保护。
本实用新型对气体发生器2的设置位置不作严格限制,其只要设置在汽车副驾驶员脚部3区域的附近并且不影响副驾驶员脚部3的正常放置即可。在一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气体发生器2设置在汽车副驾驶员脚部3后方的隔热隔音垫5上;该设置方式便于气体发生器2在接收点火指令后快速有效地向气袋1充气,从而良好地保证气袋1对车身变形所产生的冲击的缓冲作用。
具体地,可以在汽车副驾驶员脚部3后方的隔热隔音垫5上设置开口6,并将气体发生器2容置于开口6中;该设置方式既不影响副驾驶员脚部3的正常放置,也不影响汽车的隔热隔音效果。此外,可以采用常规方式对气体发生器2进行安装,例如可以通过支架将气体发生器2安装在汽车副驾驶员脚部3后方的地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器用于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向气体发生器2发出点火指令,以便气体发生器2能够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向气袋1充气;对控制器的具体结构和设置方式不作严格限制,例如可以单独设置该控制器,也可以将其集成在汽车总控制器(例如ECU等)上。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设有上述的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具体地,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可以设置在汽车副驾驶员脚部3区域的地毯4与隔热隔音垫5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通过设置上述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不仅能够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对副驾驶员的脚部以及腿部形成良好的缓冲和保护作用,此外不影响副驾驶员脚部的正常设置和汽车的隔热隔音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气袋、气体发生器和控制器,所述气袋设置在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区域,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气袋连通,所述控制器在汽车发生碰撞的状态下向所述气体发生器发出点火指令,所述气体发生器接收所述点火指令并向所述气袋充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袋设置在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区域的地毯与隔热隔音垫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袋平铺放置在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区域的地毯与隔热隔音垫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在气袋充气状态下,所述气袋的前端厚度大于后端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在气袋充气状态下,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底面与汽车地板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35-4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设置在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后方的隔热隔音垫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在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后方的隔热隔音垫上设有开口,所述气体发生器容置于所述开口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集成在汽车总控制器上。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设有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
CN201620884023.8U 2016-08-15 2016-08-15 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和汽车 Active CN206031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84023.8U CN206031282U (zh) 2016-08-15 2016-08-15 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84023.8U CN206031282U (zh) 2016-08-15 2016-08-15 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和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31282U true CN206031282U (zh) 2017-03-22

Family

ID=58306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84023.8U Active CN206031282U (zh) 2016-08-15 2016-08-15 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312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0959A (zh) * 2019-07-31 2022-04-12 Zf汽车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脚保护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0959A (zh) * 2019-07-31 2022-04-12 Zf汽车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脚保护装置
CN114340959B (zh) * 2019-07-31 2024-04-05 Zf汽车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脚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06816U (zh) 帘式气囊装置的垫
CN103802780B (zh) 一种安装于仪表板的安全气囊装置
CN102729946B (zh) 具有主动排气的主动垫式安全气囊
CN105172735B (zh) 基于多类型数据通讯的汽车副驾驶气囊控制系统
CN205113198U (zh) 汽车隔音顶棚
CN204149989U (zh) 一种保护乘员头颈胸和膝部的安全气囊
CN206031282U (zh) 汽车副驾驶员脚部安全气囊和汽车
CN106740645A (zh) 一种安装于汽车顶棚的框状结构安全气囊气袋
CN102756704B (zh) 一种双腔安全气囊装置
KR101209927B1 (ko) 경사형 에어백쿠션
CN102529867B (zh) 用于汽车的集成安全气囊设备
CN106314352B (zh) 一种顶置式气囊装置
CN204869925U (zh) 真空收缩聚氨酯阻燃降噪泡沫材料
CN202966030U (zh) 一种座椅头枕
CN206664517U (zh) 汽车的前保险杠装置及汽车
CN102897063A (zh) 汽车安全座椅
CN101372216A (zh) 空气气囊缓冲垫
JP2003118460A (ja) 自動車用フロアスペーサ
CN208164938U (zh) 一种汽车防撞保护装置
CN203358396U (zh) 一种气凝胶减震座椅
CN206374708U (zh) 一种汽车
CN206691055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杆吸能装置
CN205836118U (zh) 隔音垫及车辆
CN104071113B (zh) 一种用于乘员头颈胸和膝部保护的安全气囊
CN204641606U (zh) 一种用于改善汽车上epp垫块异响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