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30425U - 一种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30425U
CN206030425U CN201621050399.5U CN201621050399U CN206030425U CN 206030425 U CN206030425 U CN 206030425U CN 201621050399 U CN201621050399 U CN 201621050399U CN 206030425 U CN206030425 U CN 2060304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ush rod
chimeric block
injection mold
cover ha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5039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engda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Huangyan Hengda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Huangyan Hengda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Huangyan Hengda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5039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304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304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304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动模以及定模,动模与定模之间设有用于形成注塑产品的型腔,所述定模上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与型腔内部相通,所述动模上设有模座、顶杆,所述顶杆一端通过模座固定在动模上,所述顶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的孔口处连接有柔性清洁件,所述柔性清洁件与顶杆的外杆壁相抵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达到减少顶杆外杆壁与第一贯穿孔孔壁之间碎末数量的作用,大幅度降低顶杆与第一贯穿孔之间产生的磨损,提升顶杆与贯穿孔之间的滑动顺畅性,减少出现卡滞的几率,该模具的使用可靠性也大幅度得到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塑料模具是塑料加工工业中的塑料成型机配套,赋予塑料制品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工具。
如公告号为CN20381849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一种酶箱盖模具脱模机构,其模具主体包括有定模板和动模板,顶杆通过顶杆固定板固定于动模板上,当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的型腔内形成霉箱盖后,顶杆会直接把成型之后的霉箱盖从型腔内顶出,完成整个成型部件的脱模工作。
上述类型的脱模机构在模具领域的应用非常普遍,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顶杆穿过动模板且相对于动模板会发生频繁移动,动模板上必然会存在供顶杆穿过的贯穿孔,顶杆的外杆壁与贯穿孔的孔壁发生频繁摩擦之后,孔壁或者是杆壁上的碎屑随着使用时间的变长会越积越多,过多的碎屑附着于顶杆与贯穿孔之间,会严重影响顶杆与贯穿孔之间的滑动顺畅性,严重时会产生卡滞。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其具有能清洁顶杆外杆壁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动模以及定模,动模与定模之间设有用于形成注塑产品的型腔,所述定模上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与型腔内部相通,所述动模上设有模座、顶杆,所述顶杆一端通过模座固定在动模上,所述顶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的孔口处连接有柔性清洁件,所述柔性清洁件与顶杆的外杆壁相抵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动模和定模之间会发生频繁地相互分离以及靠近运动,与之运动一致的是顶杆也会沿着第一贯穿孔进行前后滑移,随着使用时间的变长,顶杆的外杆壁与第一贯穿孔的孔壁之间会产生较大的磨损,磨损产生的碎末会粘附在顶杆的外杆壁上,当顶杆活动的过程中,顶杆的外杆壁会与柔性清洁件接触,顶杆外杆壁上的碎末会直接粘附于柔性清洁件上,即柔性清洁件起到擦拭顶杆外杆壁,最终减少顶杆外杆壁与第一贯穿孔孔壁之间碎末数量的作用,大幅度降低顶杆与第一贯穿孔之间产生的磨损,提升顶杆与贯穿孔之间的滑动顺畅性,减少出现卡滞的几率,该模具的使用可靠性也大幅度得到提升。
优选的,还包括嵌合块、连接件,所述第一贯穿孔靠近型腔的孔口处设有供嵌合块嵌入的嵌合槽,所述嵌合块内部设有供顶杆贯穿的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的孔壁上设有固定槽,所述柔性清洁件位于固定槽内,所述嵌合块通过连接件连接于嵌合槽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嵌合块通过连接件连接于嵌合槽内,实现了嵌合块与嵌合槽之间的可拆卸性,方便嵌合块的拆卸;另外,嵌合槽能限制嵌合块的横向移动,提升嵌合块的安装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贯穿于嵌合块且螺纹连接于定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紧固螺栓实现连接嵌合块与定模,在拆装过程中,只需旋转紧固螺栓即可完成嵌合块的拆装,非常方便。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位于嵌合块外侧壁上的外螺纹以及位于嵌合槽槽壁上的内螺纹,所述外螺纹可与内螺纹相互旋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嵌合块外侧壁的外螺纹以及嵌合槽槽壁上的内螺纹,合理地利用了嵌合块与嵌合槽的外部结构,当需要实现嵌合块与嵌合槽相互拆装时,只需通过旋转嵌合块即可完成。
优选的,所述嵌合块远离定模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凹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凹槽的形状可根据实际注塑成型的产品来进行决定;其次,设置凹槽,方便操作人员使用外置工具插入到对应的凹槽内,且对嵌合块施力,并使嵌合块产生周向旋转,最终使嵌合块上的外螺纹与嵌合槽的内螺纹相互旋合或旋松。
优选的,所述嵌合块与嵌合槽槽壁之间抵触有弹力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力弹簧会对嵌合块产生远离嵌合槽一侧的弹性作用力,当嵌合块连接于嵌合槽时,弹力弹簧的弹力会使紧固螺栓上的螺纹啮合紧密性更高、或者外螺纹与内螺纹之间的啮合紧密性更高,进而提升嵌合块与嵌合槽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嵌合块上设有供弹力弹簧置入的容置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容纳槽的设置,首先,能使弹力弹簧的位置受容置槽的位置而得到固定,防止出现因多次拆装,弹力弹簧的抵触位置发生变化;其次,当弹力弹簧受挤压到一定程度之后,容置槽能给予弹力弹簧一定的容纳空间,减少嵌合块与嵌合槽之间的间隙。
优选的,所述柔性清洁件为刷毛,所述柔性清洁件一端固定在固定槽远离顶杆的侧壁上且另一端延伸至顶杆一侧,所述固定槽的与顶杆相邻的侧壁上设有置污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柔性清洁件把顶杆上的碎末刷处掉之后,首先,碎末会残留在固定槽内,固定槽能起到一定的容屑作用;其次,当固定槽内的碎末较多时,很容易从固定槽的与顶杆相邻的侧壁掉出,而置污槽能大幅度减少碎末的掉出几率,提升储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动模;2、定模;3、型腔;4、第一贯穿孔;5、模座;6、顶杆;7、柔性清洁件;8、嵌合块;9、连接件;91、紧固螺栓;92、外螺纹;93、内螺纹;10、嵌合槽;11、第二贯穿孔;12、固定槽;13、凹槽;14、弹力弹簧;15、容置槽;16、置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以及图2所示,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动模1以及定模2,动模1与定模2之间设有用于形成注塑产品的型腔3,在定模2上设有第一贯穿孔4,动模1和定模2的开合模方向与第一贯穿孔4的贯穿方向保持一致,第一贯穿孔4与型腔3内部相通,在动模1上设有模座5、顶杆6,该顶杆6一端通过模座5固定在动模1上,该顶杆6的另一端穿过第一贯穿孔4,在第一贯穿孔4靠近型腔3的孔口处连接有柔性清洁件7,当定模2和动模1相互远离或靠近时,顶杆6会沿着第一贯穿孔4进行前后滑移运动,柔性清洁件7会对顶杆6外杆壁进行清洁。
以下针对柔性清洁件7做详细介绍:
参见图1以及图2所示,该柔性清洁件7包括了嵌合块8、连接件9,嵌合块8的形状可为圆盘形,在贯穿孔靠近型腔3的孔口处设有供嵌合块8嵌入的嵌合槽10,嵌合块8内部设有供顶杆6贯穿的第二贯穿孔11,第二贯穿孔11的横截面形状与顶杆6的横截面形状保持一致,第二贯穿孔11的孔壁上设有固定槽12,该柔性清洁件7位于固定槽12内,该柔性清洁件7可选用刷毛,柔性清洁件7一端固定在固定槽12远离顶杆6的侧壁上且另一端延伸至顶杆6一侧,该固定槽12的与顶杆6相邻的侧壁上设有置污槽16,置污槽16的数量设有若干,并且若干置污槽16沿着嵌合块8的径向方向进行分布,嵌合块8通过连接件9连接于嵌合槽10内。
参见图1以及图2所示,其中,连接件9包括紧固螺栓91,该紧固螺栓91贯穿于嵌合块8且螺纹连接于定模2,紧固螺栓91的长度方向与顶杆6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嵌合块8靠近定模2的侧壁上设有容置槽15,嵌合块8与嵌合槽10槽壁之间抵触有弹力弹簧14,弹力弹簧14位于容置槽15内。
值得一提的是,弹力弹簧14被压缩到最短状态时,弹力弹簧14压缩后的整体长度大小小于或等于容置槽15的槽深大小,当嵌合块8向定模2方向移动时,弹力弹簧14受到压缩,弹力弹簧14压缩于容置槽15内,整个嵌合块8的侧壁能实现完全与嵌合槽10槽壁贴合的状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稳定性更高。
实际工作情况:
顶杆6上下运动过程中,柔性清洁件7会对顶杆6的外杆壁产生清扫作用,而清扫出来的碎屑会积聚于柔性清洁件7上,并残留于固定槽12内,碎屑数量多时,也会残留在置污槽16内,当使用时间过长时,可直接通过拆卸嵌合块8,来完成对固定槽12内的碎屑清理。
实施例二:
参见图3以及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该连接件9包括位于嵌合块8外侧壁上的外螺纹92以及位于嵌合槽10槽壁上的内螺纹93,该外螺纹92可与内螺纹93相互旋合;在嵌合块8远离定模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凹槽13。
实际工作情况:嵌合块8的拆装,只需使用外置工具插入到凹槽13内,并正反旋转整个嵌合块8即可使外螺纹92与内螺纹93实现相互间啮合。
以上该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8)

1.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动模(1)以及定模(2),动模(1)与定模(2)之间设有用于形成注塑产品的型腔(3),所述定模(2)上设有第一贯穿孔(4),所述第一贯穿孔(4)与型腔(3)内部相通,所述动模(1)上设有模座(5)、顶杆(6),所述顶杆(6)一端通过模座(5)固定在动模(1)上,所述顶杆(6)的另一端穿过第一贯穿孔(4),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贯穿孔(4)的孔口处连接有柔性清洁件(7),所述柔性清洁件(7)与顶杆(6)的外杆壁相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是:还包括嵌合块(8)、连接件(9),所述第一贯穿孔(4)靠近型腔(3)的孔口处设有供嵌合块(8)嵌入的嵌合槽(10),所述嵌合块(8)内部设有供顶杆(6)贯穿的第二贯穿孔(11),所述第二贯穿孔(11)的孔壁上设有固定槽(12),所述柔性清洁件(7)位于固定槽(12)内,所述嵌合块(8)通过连接件(9)连接于嵌合槽(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件(9)包括紧固螺栓(91),所述紧固螺栓(91)贯穿于嵌合块(8)且螺纹连接于定模(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件(9)包括位于嵌合块(8)外侧壁上的外螺纹(92)以及位于嵌合槽(10)槽壁上的内螺纹(93),所述外螺纹(92)可与内螺纹(93)相互旋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嵌合块(8)远离定模(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凹槽(13)。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嵌合块(8)与嵌合槽(10)槽壁之间抵触有弹力弹簧(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嵌合块(8)上设有供弹力弹簧(14)置入的容置槽(1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柔性清洁件(7)为刷毛,所述柔性清洁件(7)一端固定在固定槽(12)远离顶杆(6)的侧壁上且另一端延伸至顶杆(6)一侧,所述固定槽(12)的与顶杆(6)相邻的侧壁上设有置污槽(16)。
CN201621050399.5U 2016-09-13 2016-09-13 一种注塑模具 Active CN2060304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0399.5U CN206030425U (zh) 2016-09-13 2016-09-13 一种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0399.5U CN206030425U (zh) 2016-09-13 2016-09-13 一种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30425U true CN206030425U (zh) 2017-03-22

Family

ID=58298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50399.5U Active CN206030425U (zh) 2016-09-13 2016-09-13 一种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304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93033U (zh) 一种注塑机新型顶出机构
CN102371657B (zh) 一种牙刷模具
CN105751442A (zh) 双色模具结构
CN206030425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110919990A (zh) 一种内抽式双色注塑模具
CN211489594U (zh) 一种快速出料的金属模具
CN201271999Y (zh) 注塑模具的顶出装置
CN201370252Y (zh) 一种刷子
CN210211172U (zh) 绞牙滑块模具结构
CN205767214U (zh) 一种方便更换滤网的注塑机
CN205416241U (zh) 侧向抽芯顶出机构
CN106182638B (zh) 一种塑料垃圾桶模具桶盖抽芯机构及其抽芯方法
CN208555910U (zh) 一种制钢用全自动砂造型机
CN204451074U (zh) 双色模具结构
CN215980304U (zh) 一种包含新型卡扣的多功能伸缩杆
CN207072086U (zh) 一种具有自锁功能及顶出机构的塑料模具
CN205853273U (zh) 管件注塑模具的抽芯顶出机构
CN206614750U (zh) 一种调料盖的注塑模具
CN213860567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塑胶件注塑模具
CN112246773A (zh) 一种汽车精密轴承制造用超声波清洗设备
CN106079295B (zh) 一种注塑模具及其直顶机构
CN210362245U (zh) 内七头牙旋转顶出模具
CN110281472A (zh) 一种新型牙膏包装注塑模具
CN211807539U (zh) 动模滑动滑块及注塑模具的产品刮取及回位机构
CN213618137U (zh) 一种分布式橡胶射出成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Runner system for injection mol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90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

Pledgee: Zhejiang Tailong commercial bank Taizhou branch of Limited by Share Ltd

Pledgor: Taizhou Huangyan Hengda Plastic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7330000098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8020 No. 10 Lianping Road, Chengjiang Street, Huangyan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engda Plast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8020 No. 10 Lianping Road, Chengjiang Street, Huangyan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aizhou Huangyan Hengda Plastic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