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24280U - 一种加热贴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贴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24280U
CN206024280U CN201620926028.2U CN201620926028U CN206024280U CN 206024280 U CN206024280 U CN 206024280U CN 201620926028 U CN201620926028 U CN 201620926028U CN 206024280 U CN206024280 U CN 2060242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heating
drive mechanism
screw
vacu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2602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世安
陈帝如
吴曙光
刘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Yongxin L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Yongxin L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Yongxin L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filed Critical Huizhou Yongxin L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Priority to CN20162092602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242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24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242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贴装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上部为操作空间,操作空间内设有加热贴装头、X轴传动机构、真空加热平台、Y轴传动机构和供料器,Y轴传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与外壳内两侧固定连接,Y轴传动机构上设有用于吸附FPC软板的真空加热平台,真空加热平台的两侧分别设有供料器,Y轴传动机构的上方设有X轴传动机构,X轴传动机构包括横梁、第一X轴传动机构和第二X轴传动机构,横梁顶部设有第一X轴传动机构,横梁后部设有第二X轴传动机构,第一X轴传动机构和第二X轴传动机构上均设有用于吸取补强片的加热贴装头。本实用新型加热贴装设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空间利用率高、生产安全性高及人力成本低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贴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装设备,具体为一种加热贴装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FPC软板补强片的贴装主要采用手动作业方式:先将补强片按照FPC模具的要求贴装在相应的透明膜或其他颜色的膜上,再将整张透明膜上的补强片一次性放置在模具对应的孔槽中,最后利用加热装置将补强片压合在FPC软板上进行贴装。该种采用手动作业方式进行贴装有如下不足:1、人工成本高;2、效率低;3、贴装质量不稳定;4、人工贴装过程存在一定的操作安全性问题,存在安全隐患,易造成如烫伤等工伤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了出现了一种FPC软板补强片贴装机,主要包括机架、工控电脑、三轴机械手、补强片夹具、FPC软板夹具抓点相机组件和修正相机组件,其主要通过三轴机械手配合抓点相机组件及修正相机组件,可完成补强片精确、快速地贴装在FPC软板上,贴装质量有保障。该种FPC软板补强片贴装机为半自动贴装机,需人工操作进行放料,然后由贴装机进行贴装动作,其有效解决了传统人工操作人工成本高、效率低、贴装质量不稳定,以及操作过程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有效减少了人工成本,提升了贴装效率和贴装质量的稳定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操作过程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但其效率提升有限,若在一块FPC软板上不同的地方均需要贴装,需要多次过程才能实现,同时,其每次完成贴装,需要操作人员重新放入物料进行下一次贴装,其整个过程不连续,效率提升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空间利用率高、生产安全性高及人力成本低的加热贴装设备。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加热贴装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下部为装有控制系统的机箱,所述机箱位于外壳内,所述机箱顶部与外壳之间形成操作空间,所述外壳外侧设有操作显示器,所述操作空间内设有加热贴装头、X轴传动机构、真空加热平台、Y轴传动机构和供料器,所述Y轴传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与外壳内两侧固定连接,所述Y轴传动机构上设有用于吸附FPC软板的真空加热平台,所述真空加热平台的两侧分别设有供料器,所述Y轴传动机构的上方设有X轴传动机构,所述X轴传动机构包括横梁、第一X轴传动机构和第二X轴传动机构,所述横梁顶部设有第一X轴传动机构,所述横梁后部设有第二X轴传动机构,所述第一X轴传动机构和第二X轴传动机构上均设有用于吸取补强片的加热贴装头。Y轴传动机构的设置,用于带动安装其上的真空加热平台在Y轴方向作往返运动;真空加热平台的设置,用于放置和吸附固定FPC软板;真空加热平台两侧分别设置的供料器,即是两个供料器的设置,用于自动供料;X轴传动机构的设置,用于带动安装其上的两个加热贴装头分别在X轴方向作往返运动;加热贴装头的设置,用于吸取由供料器传送的补强片物料,并将补强片物料移动至贴装位置进行贴装动作。本实用新型加热贴装设备通过一个真空加热平台、两个供料器和两个加热贴装头的设置,并将两个供料器分别分布在真空加热平台的两侧,两个加热贴头并行分布在真空加热平台的上方,通过两个供料器分别从真空加热平台的两侧进行供料,两个加热贴装头分别吸取两个供料器上传送的补强片物料,然后两个加热贴头分别由第一X轴传动机构和第二X轴传动机构带动在X轴方向往返运动至各贴装位置进行贴装,其从供料至贴装整个过程均为自动化操作,其自动化程度高;整个设备仅需一名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显示器即可完成,人力成本低;设备启动后,根据需要两个供料器可进行同时供料,两个加热贴装头同时进行吸取补强片物料并移运至贴装位置进行贴装动作,其生产效率相当于现有贴装机效率的2倍,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在不增加设备体积的情况下在操作空间内真空加热平台的两侧分别设置供料器,并在真空加热平台的上方并行设置两个加热贴装头、第一X轴传动机构和第二X轴传动机构,其结构布局合理,有效提升了设备操作空间的利用率;由于该贴装机仅需一名操作人员操作显示器即可完成,整个贴装过程无需人工进行上料等动作,有效消除了在贴装过程中因人工上料等操作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效提升了生产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X轴传动机构包括第一X轴马达、第一X轴马达固定座、第一丝杆和第一丝杆固定座,所述第一X轴传动机构通过第一X轴马达固定座和第一丝杆固定座固定在横梁顶部,所述第一X轴马达安装在第一X轴马达固定座上,所述第一X轴马达与第一丝杆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端部与第一丝杆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上设有可在第一丝杆上滑动的第一丝杆法兰座,所述第一丝杆法兰座通过第一丝杆法兰与第一丝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法兰座上设有加热贴装头;所述第二X轴传动机构包括第二X轴马达、第二X轴马达固定座、第二丝杆和第二丝杆固定座,所述第二X轴传动机构通过第二X轴马达固定座和第二丝杆固定座固定在横梁后部,所述第二X轴马达安装在第二X轴马达固定座上,所述第二X轴马达与第二丝杆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端部与第二丝杆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上设有可在第二丝杆上滑动的第二丝杆法兰座,所述第二丝杆法兰座通过第二丝杆法兰与第二丝杆滑动连接,所述横梁上设有在前后方向上贯穿横梁的第二X轴滑动孔,所述第二丝杆法兰座伸出第二X轴滑动孔一定距离,第二丝杆法兰座伸出端设有加热贴装头。所述第一X轴传动机构和第二X轴传动机构分别位于横梁的顶部和后部,同时第一X轴传动机构和第二X轴传动用于固定加热贴装头的部件第一法兰丝杆座和第二法兰丝杆座的连接面均位于贴装机的操作侧,第一法兰丝杆座和第二法兰丝杆座与加热贴装头的连接面均为前面,其结构紧凑,布局合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丝杆法兰座上设有第一X轴感应器,所述第一丝杆法兰座的一侧设有第一X轴防撞套筒,所述第一X轴防撞套筒套设在第一丝杆上;所述第二丝杆法兰固定座上设有第二X轴感应器,所述第二丝杆法兰固定座的一侧设有第二X轴防撞套筒,所述第二X轴防撞套筒套设在第二丝杆上。第一X轴感应器和第二X轴感应器的设置,用于感应待贴装FPC软板位置,使第一X轴传动机构和第二X轴传动机构分别将安装其上的加热贴装头带动补强片物料传送至合适位置;第一X轴防撞套和第二X轴防撞套的设置,有效防护第一丝杆法兰座和第二丝杆法兰固定座。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贴装头包括Z轴固定板、真空发生单元、加热控制单元、加热传动机构和影像系统,所述Z轴固定板的后面设有真空发生单元和加热控制单元,所述Z轴固定板的前面设有加热传动机构,所述Z轴固定板的下部一侧设有影像系统,所述影像系统包括定位相机和修正相机。所述真空发生单元包括真空发生器和真空表,所述真空发生器位于Z轴固定板后面Z轴连接板上,所述真空表位于Z轴固定板的前面上部,所述真空发生器分别与真空表和Y轴传动机构上的真空加热平台连接,用于给真空加热平台抽真空,以及给加热传动机构抽真空。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控制单元包括加热控制模块和温控表,所述加热控制模块位于Z轴固定板的后面上部,所述温控表位于Z轴固定板的前面上部,所述温控表与真空表并排分布在Z轴固定板上部,所述温控表与加热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传动机构包括Z轴升降连接板、Z轴升降机构和R旋转机构,所述Z轴升降机构和R旋转机构并排分布在Z轴升降连接板上。所述Z轴升降机构包括Z轴马达、Z轴马达固定座、升降丝杆和升降丝杆固定座,所述Z轴马达固定座安装在Z轴固定板上,所述Z轴马达安装在Z轴马达固定座上,所述Z轴马达与升降丝杆连接,所述升降丝杆与升降丝杆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升降丝杆上设有可沿升降丝杆上下滑动的Z轴升降连接板。所述Z轴马达驱动Z轴升降连接板沿升降丝杆上下移动,所述Z轴升降连接板带动安装其上的R旋转机构沿升降丝杆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丝杆上设有机头防撞套筒,所述机头防撞套筒位于Z轴升降连接板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R旋转机构包括旋转马达、旋转马达座、气旋转头、气旋转头座、连接杆、升降轴杆和升降轴固定座,所述旋转马达座与气旋转头座连接,所述旋转马达座和气旋转头座一起安装在Z轴固定板上,所述旋转马达座上安装有旋转马达,所述旋转马达与气旋转头连接,所述气旋转头位于气旋转头座内,气旋转头底部与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穿过Z轴升降连接板后与升降轴杆连接,所述升降轴杆安装在升降轴固定座上,升降轴杆的底部设有发热单元和吸嘴。所述旋转马达驱动吸嘴沿Z轴方向进行旋转,使吸嘴吸到的补强片物料与FPC软板上待贴装位置相吻合。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单元包括发热圈固定圈和发热圈铜柱,所述发热圈固定圈与升降轴杆连接,发热圈固定圈内设有发热圈铜柱,所述发热圈铜柱与加热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发热圈铜柱的底部设有吸嘴。
进一步地,所述Y轴传动机构包括Y轴马达、Y轴马达固定座、Y轴丝杆和Y轴丝杆固定座,所述Y轴马达安装在Y轴马达固定座上,所述Y轴马达与Y轴丝杆连接,所述Y轴丝杆端部与Y轴丝杆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Y轴丝杆的两侧设有相互平行设置的两条Y轴导轨,所述Y轴丝杆上设有沿Y轴丝杆滑动的Y轴法兰座,所述Y轴法兰座与真空加热平台连接,所述真空加热平台的底部两侧均通过Y轴滑块与Y轴导轨滑动连接,所述Y轴导轨的两端均设有防撞胶挡块,所述Y轴导轨的外侧设有Y轴感应器,所述Y轴马达驱动Y轴丝杆旋转,Y轴丝杆通过Y轴法兰座带动真空加热平台沿Y轴丝杆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加热平台包括治具平台,所述治具平台上自下而上依次设有平台治具框、发热板、第一治具垫板和第二治具垫板,所述平台治具框为框形结构,所述发热板上设有若干个方形阵列孔,所述第一治具垫板和第二治具垫板分别设有若干个圆形阵列孔,所述治具平台的一角位置设有一治具通孔,所述治具通孔底部设有平台接气座,所述平台接气座与鼓风机连接,鼓风机抽真空,使FPC软板吸附在真空加热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加热贴装设备,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第一、自动化程度高,本实用新型加热贴装设备通过一个真空加热平台、两个供料器和两个加热贴装头的设置,并将两个供料器分别分布在真空加热平台的两侧,两个加热贴头并行分布在真空加热平台的上方,通过两个供料器分别从真空加热平台的两侧进行供料,两个加热贴装头分别吸取两个供料器上传送的补强片物料,然后两个加热贴头分别由第一X轴传动机构和第二X轴传动机构带动在X轴方向往返运动至各贴装位置进行贴装,其从供料至贴装整个过程均为自动化操作,其自动化程度高;
第二、生产效率高,设备启动后,根据需要两个供料器可进行同时供料,两个加热贴装头同时进行吸取补强片物料并移运至贴装位置进行贴装动作,其生产效率相当于现有贴装机效率的2倍,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
第三、空间利用率高,在不增加设备体积的情况下在操作空间内真空加热平台的两侧分别设置供料器,并在真空加热平台的上方并行设置两个加热贴装头、第一X轴传动机构和第二X轴传动机构,其结构布局合理,有效提升了设备操作空间的利用率;
第四、生产安全性高,由于该贴装机仅需一名操作人员操作显示器即可完成,整个贴装过程无需人工进行上料等动作,有效消除了在贴装过程中因人工上料等操作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效提升了生产安全性;
第五、人力成本低,整个设备仅需一名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显示器即可完成,人力成本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贴装设备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贴装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贴装设备中X轴传动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贴装设备中X轴传动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贴装设备中加热贴装头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贴装设备中加热贴装头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贴装设备中Y轴传动机构和真空加热平台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贴装设备中Y轴传动机构和真空加热平台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产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加热贴装设备,包括机架100,所述机架100的下部为装有控制系统的机箱101,所述机箱101位于外壳102内,所述机箱101顶部与外壳102之间形成操作空间103,所述外壳102外侧设有操作显示器200,所述操作空间103内设有加热贴装头300、X轴传动机构400、真空加热平台600、Y轴传动机构700和供料器500,所述Y轴传动机构700的两端分别与外壳102内两侧固定连接,所述Y轴传动机构700上设有用于吸附FPC软板的真空加热平台600,所述真空加热平台600的两侧分别设有供料器500,所述Y轴传动机构700的上方设有X轴传动机构400,所述X轴传动机构400包括横梁410、第一X轴传动机构420和第二X轴传动机构430,所述横梁410顶部设有第一X轴传动机构420,所述横梁410后部设有第二X轴传动机构430,所述第一X轴传动机构420和第二X轴传动机构430上均设有用于吸取补强片的加热贴装头300。Y轴传动机构700的设置,用于带动安装其上的真空加热平台600在Y轴方向作往返运动;真空加热平台600的设置,用于放置和吸附固定FPC软板;真空加热平台600两侧分别设置的供料器500,即是两个供料器500的设置,用于自动供料;X轴传动机构400的设置,用于带动安装其上的两个加热贴装头300分别在X轴方向作往返运动;加热贴装头300的设置,用于吸取由供料器500传送的补强片物料,并将补强片物料移动至贴装位置进行贴装动作。本实用新型加热贴装设备通过一个真空加热平台600、两个供料器500和两个加热贴装头300的设置,并将两个供料器500分别分布在真空加热平台600的两侧,两个加热贴头并行分布在真空加热平台600的上方,通过两个供料器500分别从真空加热平台600的两侧进行供料,两个加热贴装头300分别吸取两个供料器500上传送的补强片物料,然后两个加热贴头分别由第一X轴传动机构420和第二X轴传动机构430带动在X轴方向往返运动至各贴装位置进行贴装,其从供料至贴装整个过程均为自动化操作,其自动化程度高;整个设备仅需一名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显示器200即可完成,人力成本低;设备启动后,根据需要两个供料器500可进行同时供料,两个加热贴装头300同时进行吸取补强片物料并移运至贴装位置进行贴装动作,其生产效率相当于现有贴装机效率的2倍,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在不增加设备体积的情况下在操作空间103内真空加热平台600的两侧分别设置供料器500,并在真空加热平台600的上方并行设置两个加热贴装头300、第一X轴传动机构420和第二X轴传动机构430,其结构布局合理,有效提升了设备操作空间103的利用率;由于该贴装机仅需一名操作人员操作显示器200即可完成,整个贴装过程无需人工进行上料等动作,有效消除了在贴装过程中因人工上料等操作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效提升了生产安全性。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X轴传动机构420包括第一X轴马达421、第一X轴马达固定座422、第一丝杆425和第一丝杆固定座426,所述第一X轴传动机构420通过第一X轴马达固定座422和第一丝杆固定座426固定在横梁410顶部,所述第一X轴马达421安装在第一X轴马达固定座422上,所述第一X轴马达421与第一丝杆425连接,所述第一丝杆425的端部与第一丝杆固定座42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425上设有可在第一丝杆425上滑动的第一丝杆法兰座423,所述第一丝杆法兰座423通过第一丝杆法兰427与第一丝杆425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法兰座423上设有加热贴装头300;所述第二X轴传动机构430包括第二X轴马达431、第二X轴马达固定座432、第二丝杆435和第二丝杆固定座436,所述第二X轴传动机构430通过第二X轴马达固定座432和第二丝杆固定座436固定在横梁410后部,所述第二X轴马达431安装在第二X轴马达固定座432上,所述第二X轴马达431与第二丝杆435连接,所述第二丝杆435的端部与第二丝杆固定座436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435上设有可在第二丝杆435上滑动的第二丝杆法兰座433,所述第二丝杆法兰座433通过第二丝杆法兰437与第二丝杆435滑动连接,所述横梁410上设有在前后方向上贯穿横梁410的第二X轴滑动孔411,所述第二丝杆法兰座433伸出第二X轴滑动孔411一定距离,第二丝杆法兰座433伸出端设有加热贴装头300。所述第一X轴传动机构420和第二X轴传动机构430分别位于横梁410的顶部和后部,同时第一X轴传动机构420和第二X轴传动用于固定加热贴装头300的部件第一丝杆法兰座423和第二丝杆法兰座433的连接面均位于贴装机的操作侧,第一丝杆法兰座423和第二丝杆法兰座433与加热贴装头300的连接面均为前面,其结构紧凑,布局合理。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丝杆法兰座423上设有第一X轴感应器428,所述第一丝杆法兰座423的一侧设有第一X轴防撞套筒424,所述第一X轴防撞套筒424套设在第一丝杆425上;所述第二丝杆法兰固定座433上设有第二X轴感应器438,所述第二丝杆法兰固定座433的一侧设有第二X轴防撞套筒434,所述第二X轴防撞套筒434套设在第二丝杆435上。第一X轴感应器428和第二X轴感应器438的设置,用于感应待贴装FPC软板位置,使第一X轴传动机构420和第二X轴传动机构430分别将安装其上的加热贴装头300带动补强片物料传送至合适位置;第一X轴防撞套和第二X轴防撞套的设置,有效防护第一丝杆法兰座423和第二丝杆法兰固定座433。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所述加热贴装头300包括Z轴固定板310、真空发生单元、加热控制单元、加热传动机构和影像系统390,所述Z轴固定板310的后面设有真空发生单元和加热控制单元,所述Z轴固定板310的前面设有加热传动机构,所述Z轴固定板310的下部一侧设有影像系统390,所述影像系统390包括定位相机和修正相机。所述真空发生单元包括真空发生器380和真空表350,所述真空发生器380位于Z轴固定板310后面Z轴连接板上,所述真空表350位于Z轴固定板310的前面上部,所述真空发生器380分别与真空表350和Y轴传动机构700上的真空加热平台600连接,用于给真空加热平台600抽真空,以及给加热传动机构抽真空。所述加热控制单元包括加热控制模块370和温控表350,所述加热控制模块370位于Z轴固定板310的后面上部,所述温控表350位于Z轴固定板310的前面上部,所述温控表350与真空表350并排分布在Z轴固定板310上部,所述温控表350与加热控制模块370连接。所述加热传动机构包括Z轴升降连接板320、Z轴升降机构340和R旋转机构330,所述Z轴升降机构340和R旋转机构330并排分布在Z轴升降连接板320上。所述Z轴升降机构340包括Z轴马达341、Z轴马达固定座342、升降丝杆345和升降丝杆固定座346,所述Z轴马达固定座342安装在Z轴固定板310上,所述Z轴马达341安装在Z轴马达固定座342上,所述Z轴马达341与升降丝杆345连接,所述升降丝杆345与升降丝杆固定座346转动连接,所述升降丝杆345上设有可沿升降丝杆345上下滑动的Z轴升降连接板320,所述升降丝杆345上设有机头防撞套筒344,所述机头防撞套筒344位于Z轴升降连接板320的下方。所述Z轴马达341驱动Z轴升降连接板320沿升降丝杆345上下移动,所述Z轴升降连接板320带动安装其上的R旋转机构330沿升降丝杆345上下移动。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所述R旋转机构330包括旋转马达331、旋转马达座332、气旋转头333、气旋转头座334、连接杆335、升降轴杆337和升降轴固定座336,所述旋转马达座332与气旋转头座334连接,所述旋转马达座332和气旋转头座334一起安装在Z轴固定板310上,所述旋转马达座332上安装有旋转马达331,所述旋转马达331与气旋转头333连接,所述气旋转头333位于气旋转头座334内,气旋转头333底部与连接杆335连接,所述连接杆335穿过Z轴升降连接板320后与升降轴杆337连接,所述升降轴杆337安装在升降轴固定座336上,升降轴杆337的底部设有发热单元和吸嘴3311,所述发热单元与升降轴杆337之间设有缓冲座338,所述发热单元包括发热圈固定圈339和发热圈铜柱3310,所述发热圈固定圈339与升降轴杆337连接,发热圈固定圈339内设有发热圈铜柱3310,所述发热圈铜柱3310与加热控制模块370电连接,所述发热圈铜柱3310的底部设有吸嘴3311。所述旋转马达331驱动吸嘴3311沿Z轴方向进行旋转,使吸嘴3311吸到的补强片物料与FPC软板上待贴装位置相吻合。
如图1、图7和图8所示,所述Y轴传动机构700包括Y轴马达710、Y轴马达固定座720、Y轴丝杆730和Y轴丝杆固定座750,所述Y轴马达710安装在Y轴马达固定座720上,所述Y轴马达710与Y轴丝杆730连接,所述Y轴丝杆730端部与Y轴丝杆固定座750转动连接,所述Y轴丝杆730的两侧设有相互平行设置的两条Y轴导轨740,所述Y轴丝杆730上设有沿Y轴丝杆730滑动的Y轴法兰座,所述Y轴法兰座与真空加热平台600连接,所述真空加热平台600的底部两侧均通过Y轴滑块770与Y轴导轨740滑动连接,所述Y轴导轨740的两端均设有防撞胶挡块760,所述Y轴导轨740的外侧设有Y轴感应器780,所述Y轴马达710驱动Y轴丝杆730旋转,Y轴丝杆730通过Y轴法兰座带动真空加热平台600沿Y轴丝杆730移动。所述真空加热平台600包括治具平台610,所述治具平台610上自下而上依次设有平台治具框620、发热板630、第一治具垫板640和第二治具垫板650,所述平台治具框620为框形结构,所述发热板630上设有若干个方形阵列孔,所述第一治具垫板640和第二治具垫板650分别设有若干个圆形阵列孔,所述治具平台610的一角位置设有一治具通孔,所述治具通孔底部设有平台接气座,所述平台接气座与鼓风机连接,鼓风机抽真空,使FPC软板吸附在真空加热平台600上。
结合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加热贴装设备的工作过程:
1、首先将FPC软板吸附在真空加热平台600上;
2、操作显示器200,启动设备;
3、影像系统390中的定位相机启动进行贴装位置确认;
4、加热贴装头300中的Z轴升降机构340驱动R旋转机构330和吸嘴3311向下运动至合适位置;
5、打开鼓风机,开始抽真空,使吸嘴3311进行吸取供料器500传送的补强片物料至加热贴装头300;
6、加热贴装头300中的Z轴升降机构340上升复位;
7、影像系统390中的修正相机启动进行补强片位置和/或角度的校正;
8、加热贴装头300中的Z轴升降机构340驱动R旋转机构330和吸嘴3311再次向下运动至贴装高度,进行贴装动作;
9、贴装完成后,关闭真空发生器380,开吹气进行清理;
10、加热贴装头300中的Z轴升降机构340驱动R旋转机构330和吸嘴3311上升;
11、将真空加热平台600复位,更换FPC软板,进行下一FPC软板的补强片贴装。
本实用新型加热贴装设备通过两个供料器500和两个加热贴装头300的设置,在不增加设备体积的情况下在操作空间103内真空加热平台600的两侧分别设置供料器500,并在真空加热平台600的上方并行设置两个加热贴装头300、第一X轴传动机构420和第二X轴传动机构430,其结构布局合理,其不仅有效提升了设备操作空间103的利用率,同时使生产效率提升为现有贴装机效率的2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加热贴装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下部为装有控制系统的机箱,所述机箱位于外壳内,所述机箱顶部与外壳之间形成操作空间,所述外壳外侧设有操作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空间内设有加热贴装头、X轴传动机构、真空加热平台、Y轴传动机构和供料器,所述Y轴传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与外壳内两侧固定连接,所述Y轴传动机构上设有用于吸附FPC软板的真空加热平台,所述真空加热平台的两侧分别设有供料器,所述Y轴传动机构的上方设有X轴传动机构,所述X轴传动机构包括横梁、第一X轴传动机构和第二X轴传动机构,所述横梁顶部设有第一X轴传动机构,所述横梁后部设有第二X轴传动机构,所述第一X轴传动机构和第二X轴传动机构上均设有用于吸取补强片的加热贴装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贴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X轴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丝杆、第一丝杆法兰和第一丝杆法兰座,所述第一丝杆法兰座通过第一丝杆法兰与第一丝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法兰座上设有加热贴装头;所述第二X轴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丝杆、第二丝杆法兰和第二丝杆法兰座,所述第二丝杆法兰座通过第二丝杆法兰与第二丝杆滑动连接,所述横梁上设有在前后方向上贯穿横梁的第二X轴滑动孔,所述第二丝杆法兰座伸出第二X轴滑动孔一定距离,第二丝杆法兰座伸出端设有加热贴装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贴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贴装头包括Z轴固定板、真空发生单元、加热控制单元、加热传动机构和影像系统,所述Z轴固定板的后面设有真空发生单元和加热控制单元,所述Z轴固定板的前面设有加热传动机构,所述Z轴固定板的下部一侧设有影像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贴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发生单元包括真空发生器和真空表,所述真空发生器位于Z轴固定板后面Z轴连接板上,所述真空表位于Z轴固定板的前面上部,所述真空发生器分别与真空表和Y轴传动机构上的真空加热平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贴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控制单元包括加热控制模块和温控表,所述加热控制模块位于Z轴固定板的后面上部,所述温控表位于Z轴固定板的前面上部,所述温控表与真空表并排分布在Z轴固定板上部,所述温控表与加热控制模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贴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传动机构包括Z轴升降连接板、Z轴升降机构和R旋转机构,所述Z轴升降机构和R旋转机构并排分布在Z轴升降连接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贴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升降机构包括Z轴马达、Z轴马达固定座、升降丝杆和升降丝杆固定座,所述Z轴马达固定座安装在Z轴固定板上,所述Z轴马达安装在Z轴马达固定座上,所述Z轴马达与升降丝杆连接,所述升降丝杆与升降丝杆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升降丝杆上设有可沿升降丝杆上下滑动的Z轴升降连接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贴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R旋转机构包括旋转马达、旋转马达座、气旋转头、气旋转头座、连接杆、升降轴杆和升降轴固定座,所述旋转马达座与气旋转头座连接,所述旋转马达座和气旋转头座一起安装在Z轴固定板上,所述旋转马达座上安装有旋转马达,所述旋转马达与气旋转头连接,所述气旋转头位于气旋转头座内,气旋转头底部与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穿过Z轴升降连接板后与升降轴杆连接,所述升降轴杆安装在升降轴固定座上,升降轴杆的底部设有发热单元,所述发热单元包括发热圈固定圈和发热圈铜柱,所述发热圈固定圈与升降轴杆连接,发热圈固定圈内设有发热圈铜柱,所述发热圈铜柱的底部设有吸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贴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传动机构包括Y轴马达、Y轴马达固定座、Y轴丝杆和Y轴丝杆固定座,所述Y轴马达安装在Y轴马达固定座上,所述Y轴马达与Y轴丝杆连接,所述Y轴丝杆端部与Y轴丝杆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Y轴丝杆的两侧设有相互平行设置的两条Y轴导轨,所述Y轴丝杆上设有沿Y轴丝杆滑动的Y轴法兰座,所述Y轴法兰座与真空加热平台连接,所述真空加热平台的底部两侧均通过Y轴滑块与Y轴导轨滑动连接,所述Y轴马达驱动Y轴丝杆旋转,Y轴丝杆通过Y轴法兰座带动真空加热平台沿Y轴丝杆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贴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加热平台包括治具平台,所述治具平台上自下而上依次设有平台治具框、发热板、第一治具垫板和第二治具垫板,所述平台治具框为框形结构,所述发热板上设有若干个方形阵列孔,所述第一治具垫板和第二治具垫板分别设有若干个圆形阵列孔,所述治具平台的一角位置设有一治具通孔,所述治具通孔底部设有平台接气座,所述平台接气座与鼓风机连接,鼓风机抽真空,使FPC软板吸附在真空加热平台上。
CN201620926028.2U 2016-08-24 2016-08-24 一种加热贴装设备 Active CN206024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26028.2U CN206024280U (zh) 2016-08-24 2016-08-24 一种加热贴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26028.2U CN206024280U (zh) 2016-08-24 2016-08-24 一种加热贴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24280U true CN206024280U (zh) 2017-03-15

Family

ID=58249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26028.2U Active CN206024280U (zh) 2016-08-24 2016-08-24 一种加热贴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242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70184A (zh) * 2016-08-24 2016-11-30 惠州市永信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贴装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70184A (zh) * 2016-08-24 2016-11-30 惠州市永信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贴装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55850B (zh) 蛋糕裱花彩色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70184A (zh) 一种加热贴装设备
CN208558310U (zh) 一种自动卸料和续打的3d打印机
CN206509456U (zh) 高稳定性的简易型自动焊线机
CN106734768A (zh) 高稳定性的简易型自动焊线机及其焊接方法
CN206181584U (zh) 一种led贴片机
CN105633766B (zh) 一种电子凸轮插针机
CN205366296U (zh) 一种模切件贴附标准机
CN106954382A (zh) 用于贴片机的散料供料方法和装置
CN206024280U (zh) 一种加热贴装设备
CN108437461A (zh) 一种3d打印机
CN103929887B (zh) 全自动贴补强机
CN207835938U (zh) 一种pcb双面板印刷自动线
CN103877787A (zh) 一种滤芯热熔胶机
CN109051684A (zh) 一种用于电路板印刷的电路板翻片机
CN208898019U (zh) 一种用于电路板印刷的电路板翻片机
CN206024271U (zh) 一种加热贴装头
CN208913321U (zh) 环形振子自动焊锡机器人
CN110292781B (zh) 一种diy布娃娃自动生产线
CN109435235A (zh) 3d打印方法及3d打印设备
CN108058383A (zh) 3d打印机
CN112317249B (zh) 一种电脑加工用点胶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5383001B (zh) 一种机械手抓具的抓取方法
CN107774515A (zh) 一种板材桌面式自动点胶机
CN108284589A (zh) 一种3d打印楦头成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