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22271U - 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22271U
CN206022271U CN201620882784.XU CN201620882784U CN206022271U CN 206022271 U CN206022271 U CN 206022271U CN 201620882784 U CN201620882784 U CN 201620882784U CN 206022271 U CN206022271 U CN 2060222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ature
adjusting rod
link gear
iron core
gang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8278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小琴
敖登贵
唐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Shanghai Dianke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Shanghai Dianke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Shanghai Dianke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8278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222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222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2227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包括壳体和置于壳体内部的调节机构、联动机构、电磁系统和脱扣机构。调节机构与联动机构连接,联动机构与电磁系统的铁芯的一端连接,联动机构同时与脱扣机构连接;当电磁系统内存在脱扣电流时,电磁系统的铁芯动作带动联动机构,联动机构带动脱扣机构完成脱扣动作;调节机构包括旋钮和调节杆,旋钮与调节杆抵接配合,调节杆与联动机构抵接配合,电磁系统还包括弹性元件,弹性元件推动铁芯使得联动机构与调节杆抵接在一起且旋钮与调节杆抵接在一起;转动旋钮可触发调节杆上下运动带动联动机构动作,使得联动机构带动铁芯上下动作来调节产品的脱扣电流。结构简单紧凑,性能安全稳定,便于装配。

Description

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瞬时动作电流可调的断路器中,电磁脱扣装置多采用的是转动式调节方式,通过调节杆的转动改变与之相连的拉簧的伸长量以改变电磁吸力的反作用力及气隙大小,这种调节方式零部件较多,通常需要安装多个弹簧,不易安装且装配过程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性能安全稳定,便于装配的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包括壳体和置于壳体内部的调节机构1、联动机构2、电磁系统3和脱扣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1与联动机构2连接,联动机构2与电磁系统3的铁芯31的一端连接,联动机构2同时与脱扣机构4连接;当电磁系统4内存在脱扣电流时,电磁系统3的铁芯31动作带动联动机构2,联动机构2带动脱扣机构4完成脱扣动作;调节机构1包括旋钮11和调节杆12,旋钮11与调节杆12抵接配合,调节杆12与联动机构2抵接配合,电磁系统3还包括弹性元件32,弹性元件32推动铁芯31使得联动机构2与调节杆12抵接在一起且旋钮11与调节杆12抵接在一起;转动旋钮11可触发调节杆12上下运动带动联动机构2动作,使得联动机构2带动铁芯31上下动作来调节产品的脱扣电流。
进一步,所述联动机构2位于调节机构1的下方,电磁系统3位于联动机构2的下方,脱扣机构4位于联动机构2的一侧;还包括支架5和固定轴6,调节杆12通过固定轴6安装于支架5上,且可沿固定轴6上下移动;所述调节杆12上设有与固定轴6安装配合的调节杆固定孔1201,所述支架5上设有与调节杆固定孔1201相应的支架固定孔501,固定轴6分别穿过调节杆固定孔1201和支架固定孔501将调节杆12安装于支架5上。
进一步,所述旋钮11设于调节杆12的上方;所述旋钮11朝向调节杆12设有螺旋面111,所述调节杆12朝上凸出设有与螺旋面111相抵配合的凸起121,转动旋钮11时,螺旋面111可下压调节杆12的凸起121。
进一步,所述凸起121包括下端的圆柱状凸起1211和设于圆柱状凸起1211上的圆锥状凸起1212,圆锥状凸起1212的顶端尖部与螺旋面11相抵转动配合。
进一步,所述旋钮11的旋转平面和调节杆12的运动方向垂直;所述螺旋面111的一端凸出设有限位凸起121位移的挡块1110。
进一步,所述旋钮11包括上端的圆形的转动部11a和下端的圆形的连接部11b,所述螺旋面111设于转动部11a的下表面,转动部11a和连接部11b之间通过连接部11c连接,转动部11a的外侧壁设有便于转动旋钮11的螺纹面110a。
进一步,所述调节杆12位于联动机构2的上方,所述调节杆12朝向联动机构2分别凸出设有与联动机构2的各极联动杆21相互抵接配合的压杆122,每极联动杆21对应一极电磁系统3,联动杆21上设有与压杆122相互抵接配合的抵接凸起2103。
进一步,脱扣机构4包括牵引杆41,牵引杆41枢转连接在壳体内部,所述牵引杆41位于联动杆21的一侧且与联动杆21平行设置,牵引杆41朝向联动杆21一侧延伸设有延伸杆411,所述联动杆21设有与延伸杆411联动配合的连杆2102。
进一步,所述联动杆21的一端与铁芯31的一端固定连接;铁芯31的一端设有T型固定端3101,联动杆21的侧壁设有与T型固定端3101安装配合的T型固定凹槽2101,铁芯31的T型固定端3101从联动杆21的一侧装入T型固定凹槽2101中固定;所述T型固定端3101包括横向固定端31011和垂直连接在横向固定端31011中部的纵向固定端31012,T型固定凹槽2101包括与横向固定端31011相应的横向固定槽21011和与纵向固定端31012相应的纵向固定槽21012。
进一步,所述联动杆21呈方形,抵接凸起2103凸出设于联动杆21的一侧,联动杆21的中部设有空腔201,联动杆21的空腔201的上侧边形成连杆2102,抵接凸起2103将空腔201分为第一空腔201a和与延伸杆411联动配合的第二空腔201b。
进一步,所述脱扣机构4包括牵引杆41、凸出设于牵引杆41一侧的锁扣42和枢转连接在壳体内的跳扣43,锁扣42和跳扣43搭扣连接,联动机构2可带动牵引杆41转动,使得锁扣42和跳扣43解扣,切断电路。
进一步,所述弹性元件32为压簧,所述电磁系统3还包括螺管301,缠绕于螺管301外的电磁线圈,安装于螺管301中部的安装腔体302内的同轴设置的第一衔铁33、第二衔铁34和第三衔铁35;所述第一衔铁33固定设于螺管301的顶部,第三衔铁35设于螺管301的底部,第二衔铁34位于第一衔铁33和第三衔铁35的中部,第二衔铁34的下端与弹性元件32的一端连接,弹性元件32的另一端与第三衔铁35连接,铁芯31的另一端穿过第一衔铁33与第二衔铁34的上端连接;第一衔铁33与第二衔铁34之间形成第一气隙长度L1,第二衔铁34与第三衔铁35之间形成第二气隙长度L2;所述调节机构1通过带动铁芯31上下移动,使得第二衔铁34在铁芯31和弹性元件32的作用下上下移动来调整第一气隙长度L1和第二气隙长度L2达到对产品脱扣电流的调节。
进一步,所述第二衔铁34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3401,铁芯31的另一端伸入第一凹槽3401与第一凹槽3401的底部抵接,第二衔铁34的下端设有与弹性元件32的一端连接的第二凹槽3402,第三衔铁35的上端设有与弹性元件32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三凹槽3501。
进一步,所述螺管301顶部一端向螺管301内部凸出设有用于限位第二衔铁34向上位移距离的限位凸起3011,当第二衔铁34被限位凸起3011相抵限位时,第一衔铁33和第二衔铁34留有第一气隙长度L1。
本实用新型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通过设置旋钮和调节杆,转动旋钮触发调节杆上下运动带动联动机构动作,通过联动机构带动铁芯上下动作来调节产品的脱扣电流;本实用新型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成本低。调节机构,联动机构和电磁系统依次垂直分布,脱扣机构位于联动机构一侧,固定轴分别穿过调节杆固定孔和支架固定孔将调节杆安装于支架上,且可沿固定轴上下移动,转动旋钮可实现调节杆上下移动。转动旋钮,调节杆的凸起沿着旋钮的螺旋面转动,螺旋面逐渐下压凸起使得调节杆向下动作。凸起通过圆锥状凸起的顶端尖部与螺旋面转动配合,可减少凸起与螺旋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转动旋钮的手感更加顺畅。电磁系统整体结构简单紧凑,调节机构通过调节第一气隙长度L1和第二气隙长度L2来调节产品的脱扣电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旋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调节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凸起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联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7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包括壳体和置于壳体内部的调节机构1、联动机构2、电磁系统3和脱扣机构4。所述联动机构2位于调节机构1的下方,电磁系统3位于联动机构2的下方,脱扣机构4位于联动机构2的一侧。所述调节机构1与联动机构2连接,联动机构2与电磁系统3的铁芯31的一端连接,联动机构2同时与脱扣机构4连接;当电磁系统4内存在脱扣电流时,电磁系统3的铁芯31动作带动联动机构2,联动机构2带动脱扣机构4完成脱扣动作。本实用新型调节机构1,联动机构2和电磁系统3依次垂直分布,脱扣机构4位于联动机构2一侧,整体布局简单紧凑。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实施例具有三极电磁系统3,联动机构2设有三个联动杆21分别与三极电磁系统个3对应设置。显而易见,本实用新型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可以设置多极电磁系统。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弹性元件32为压簧,电磁系统3还包括螺管301,缠绕于螺管301外的电磁线圈,安装于螺管301中部的安装腔体302内的同轴设置的第一衔铁33、第二衔铁34和第三衔铁35。第一衔铁33固定设于螺管301的顶部,第三衔铁35设于螺管301的底部,第二衔铁34位于第一衔铁33和第三衔铁35的中部,第二衔铁34的下端与弹性元件32的一端连接,弹性元件32的另一端与第三衔铁35连接,铁芯31的另一端穿过第一衔铁33与第二衔铁34的上端连接;第一衔铁33与第二衔铁34之间形成第一气隙长度L1,第二衔铁34与第三衔铁35之间形成第二气隙长度L2。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脱扣机构4包括牵引杆41,凸出设于牵引杆41一侧的锁扣42和枢转连接在壳体内的跳扣43,锁扣42和跳扣43搭扣连接。牵引杆41枢转连接在壳体内部,所述牵引杆41位于联动杆21的一侧且与联动杆21平行设置,牵引杆41朝向联动杆21一侧延伸设有延伸杆411,所述联动杆21设有与延伸杆411联动配合的连杆2102。联动杆21的连杆2102与牵引杆41的延伸杆411联动配合,联动杆21的连杆2102可下压延伸杆411带动牵引杆41转动,脱扣机构4动作切断电路。联动机构2可带动牵引杆41转动,使得锁扣42和跳扣43解扣,切断电路。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调节机构1通过带动铁芯31上下移动,使得第二衔铁34在铁芯31和弹性元件32的作用下上下移动来调整第一气隙长度L1和第二气隙长度L2达到对产品脱扣电流的调节。电磁系统3整体结构简单紧凑,调节机构1通过调节第一气隙长度L1和第二气隙长度L2来调节产品的脱扣电流。
如图1-5所示,调节机构1包括旋钮11和调节杆12,旋钮11与调节杆12抵接配合,调节杆12与联动机构2抵接配合,电磁系统3还包括弹性元件32,弹性元件32推动铁芯31使得联动机构2与调节杆12抵接在一起且旋钮11与调节杆12抵接在一起;转动旋钮11可触发调节杆12上下运动带动联动机构2动作,使得联动机构2带动铁芯31上下动作来调节产品的脱扣电流。本实用新型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通过设置旋钮和调节杆,转动旋钮触发调节杆上下运动带动联动机构动作,通过联动机构带动铁芯上下动作来调节产品的脱扣电流;本实用新型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成本低。
如图1、2、5所示,还包括支架5和固定轴6,调节杆12通过固定轴6安装于支架5上,且可沿固定轴6上下移动;所述调节杆12上设有与固定轴6安装配合的调节杆固定孔1201,所述支架5上设有与调节杆固定孔1201相应的支架固定孔501,固定轴6分别穿过调节杆固定孔1201和支架固定孔501将调节杆12安装于支架5上。固定轴6分别穿过调节杆固定孔1201和支架固定孔501将调节杆12安装于支架5上,且可沿固定轴6上下移动,转动旋钮11可实现调节杆12上下移动。固定轴6还可以为与支架5一体成型的结构。
如图1-5所示,所述旋钮11设于调节杆12的上方,旋钮11的旋转平面和调节杆12的运动方向垂直。所述旋钮11朝向调节杆12设有螺旋面111,所述调节杆12朝上凸出设有与螺旋面111相抵配合的凸起121,转动旋钮11时,螺旋面111可下压调节杆12的凸起121。转动旋钮11,调节杆12的凸起121沿着旋钮11的螺旋面111转动,螺旋面111逐渐下压凸起121使得调节杆12向下动作。具体地,所述凸起121包括下端的圆柱状凸起1211和设于圆柱状凸起1211上的圆锥状凸起1212,圆锥状凸起1212的顶端尖部与螺旋面11相抵转动配合。凸起121通过圆锥状凸起1212的顶端尖部与螺旋面11转动配合,可减少凸起121与螺旋面111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转动旋钮11的手感更加顺畅。凸起121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如棱锥体或者其他组合结构。螺旋面111的下方也可以加工出凸起121的尖部动作的凹槽形轨道,这样可以使旋钮11与调节杆12的联动结构更加稳定。所述螺旋面111的一端凸出设有限位凸起121位移的挡块1110。螺旋面111的一端凸出设有限位凸起121位移的挡块1110,凸起121被挡块1110限位,限制旋钮11的旋转幅度。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旋钮11的具体结构。旋钮11包括上端的圆形的转动部11a和下端的圆形的连接部11b,所述螺旋面111设于转动部11a的下表面,转动部11a和连接部11b之间通过连接部11c连接,转动部11a的外侧壁设有便于转动旋钮11的螺纹面110a。
如图5所示,调节杆12的具体结构。调节杆12整体呈长杆状,调节杆12位于联动机构2的上方,所述调节杆12朝向联动机构2分别凸出设有与联动机构2的各极联动杆21相互抵接配合的压杆122,每极联动杆21对应一极电磁系统3,联动杆21上设有与压杆122相互抵接配合的抵接凸起2103。调节杆12的压杆与联动杆21的抵接凸起2103相互抵接配合,结构更加稳定。
如图7所示,联动杆21的具体结构。所述联动杆21呈方形,抵接凸起2103凸出设于联动杆21的一侧,联动杆21的中部设有空腔201,联动杆21的空腔201的上侧边形成连杆2102,抵接凸起2103将空腔201分为第一空腔201a和与延伸杆411联动配合的第二空腔201b。具体地,所述联动杆21的一端与铁芯31的一端固定连接;铁芯31的一端设有T型固定端3101,联动杆21的侧壁设有与T型固定端3101安装配合的T型固定凹槽2101,铁芯31的T型固定端3101从联动杆21的一侧装入T型固定凹槽2101中固定;所述T型固定端3101包括横向固定端31011和垂直连接在横向固定端31011中部的纵向固定端31012,T型固定凹槽2101包括与横向固定端31011相应的横向固定槽21011和与纵向固定端31012相应的纵向固定槽21012。铁芯31的一端T型固定端3101从联动杆21的侧面装入联动杆21的侧壁的T型固定凹槽2101,安装结构稳定可靠。
具体地,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磁系统3的第二衔铁34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3401,铁芯31的另一端伸入第一凹槽3401与第一凹槽3401的底部抵接,第二衔铁34的下端设有与弹性元件32的一端连接的第二凹槽3402,第三衔铁35的上端设有与弹性元件32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三凹槽3501。铁芯31的另一端伸入第一凹槽3401与第一凹槽3401的底部抵接,压簧的两端分别由第二凹槽3402和第三凹槽3501固定,整体结构稳定可靠。特别地,第二衔铁33、第二衔铁34和第二衔铁35都为中空结构。特别地,所述螺管301顶部一端向螺管301内部凸出设有用于限位第二衔铁34向上位移距离的限位凸起3011,当第二衔铁34被限位凸起3011相抵限位时,第一衔铁33和第二衔铁34留有第一气隙长度L1。限位凸起3011用于限位第二衔铁34向上移动的位置。
安装时,先装好本实用新型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的电磁系统3,再在电磁系统3的铁芯31与联动机构2的联动杆21安装固定,将支架5、牵引杆41和跳扣43依次枢转连接在壳体内,调节杆12装入支架5上,锁扣42和旋钮11安装于壳体上。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的工作原理。
在产品正常工作时,脱扣机构4的锁扣42和跳扣43搭扣连接。当电路中存在脱扣电流时,电磁系统1的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力向下拉动铁芯31,铁芯31带动联动机构2的联动杆21向下动作,联动杆21的连杆2102带动延伸杆411使得牵引杆41转动,脱扣机构4的锁扣42和跳扣43解扣,切断电路。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置于壳体内部的调节机构(1)、联动机构(2)、电磁系统(3)和脱扣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1)与联动机构(2)连接,联动机构(2)与电磁系统(3)的铁芯(31)的一端连接,联动机构(2)同时与脱扣机构(4)连接;当电磁系统(4)内存在脱扣电流时,电磁系统(3)的铁芯(31)动作带动联动机构(2),联动机构(2)带动脱扣机构(4)完成脱扣动作;调节机构(1)包括旋钮(11)和调节杆(12),旋钮(11)与调节杆(12)抵接配合,调节杆(12)与联动机构(2)抵接配合,电磁系统(3)还包括弹性元件(32),弹性元件(32)推动铁芯(31)使得联动机构(2)与调节杆(12)抵接在一起且旋钮(11)与调节杆(12)抵接在一起;转动旋钮(11)可触发调节杆(12)上下运动带动联动机构(2)动作,使得联动机构(2)带动铁芯(31)上下动作来调节产品的脱扣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2)位于调节机构(1)的下方,电磁系统(3)位于联动机构(2)的下方,脱扣机构(4)位于联动机构(2)的一侧;还包括支架(5)和固定轴(6),调节杆(12)通过固定轴(6)安装于支架(5)上,且可沿固定轴(6)上下移动;所述调节杆(12)上设有与固定轴(6)安装配合的调节杆固定孔(1201),所述支架(5)上设有与调节杆固定孔(1201)相应的支架固定孔(501),固定轴(6)分别穿过调节杆固定孔(1201)和支架固定孔(501)将调节杆(12)安装于支架(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11)设于调节杆(12)的上方;所述旋钮(11)朝向调节杆(12)设有螺旋面(111),所述调节杆(12)朝上凸出设有与螺旋面(111)相抵配合的凸起(121),转动旋钮(11)时,螺旋面(111)可下压调节杆(12)的凸起(1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21)包括下端的圆柱状凸起(1211)和设于圆柱状凸起(1211)上的圆锥状凸起(1212),圆锥状凸起(1212)的顶端尖部与螺旋面(11)相抵转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11)的旋转平面和调节杆(12)的运动方向垂直;所述螺旋面(111)的一端凸出设有限位凸起(121)位移的挡块(111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11)包括上端的圆形的转动部(11a)和下端的圆形的连接部(11b),所述螺旋面(111)设于转动部(11a)的下表面,转动部(11a)和连接部(11b)之间通过连接部(11c)连接,转动部(11a)的外侧壁设有便于转动旋钮(11)的螺纹面(110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2)位于联动机构(2)的上方,所述调节杆(12)朝向联动机构(2)分别凸出设有与联动机构(2)的各极联动杆(21)相互抵接配合的压杆(122),每极联动杆(21)对应一极电磁系统(3),联动杆(21)上设有与压杆(122)相互抵接配合的抵接凸起(210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脱扣机构(4)包括牵引杆(41),牵引杆(41)枢转连接在壳体内部,所述牵引杆(41)位于联动杆(21)的一侧且与联动杆(21)平行设置,牵引杆(41)朝向联动杆(21)一侧延伸设有延伸杆(411),所述联动杆(21)设有与延伸杆(411)联动配合的连杆(210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21)的一端与铁芯(31)的一端固定连接;铁芯(31)的一端设有T型固定端(3101),联动杆(21)的侧壁设有与T型固定端(3101)安装配合的T型固定凹槽(2101),铁芯(31)的T型固定端(3101)从联动杆(21)的一侧装入T型固定凹槽(2101)中固定;所述T型固定端(3101)包括横向固定端(31011)和垂直连接在横向固定端(31011)中部的纵向固定端(31012),T型固定凹槽(2101)包括与横向固定端(31011)相应的横向固定槽(21011)和与纵向固定端(31012)相应的纵向固定槽(2101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21)呈方形,抵接凸起(2103)凸出设于联动杆(21)的一侧,联动杆(21)的中部设有空腔(201),联动杆(21)的空腔(201)的上侧边形成连杆(2102),抵接凸起(2103)将空腔(201)分为第一空腔(201a)和与延伸杆(411)联动配合的第二空腔(201b)。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机构(4)包括牵引杆(41)、凸出设于牵引杆(41)一侧的锁扣(42)和枢转连接在壳体内的跳扣(43),锁扣(42)和跳扣(43)搭扣连接,联动机构(2)可带动牵引杆(41)转动,使得锁扣(42)和跳扣(43)解扣,切断电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32)为压簧,所述电磁系统(3)还包括螺管(301),缠绕于螺管(301)外的电磁线圈,安装于螺管(301)中部的安装腔体(302)内的同轴设置的第一衔铁(33)、第二衔铁(34)和第三衔铁(35);所述第一衔铁(33)固定设于螺管(301)的顶部,第三衔铁(35)设于螺管(301)的底部,第二衔铁(34)位于第一衔铁(33)和第三衔铁(35)的中部,第二衔铁(34)的下端与弹性元件(32)的一端连接,弹性元件(32)的另一端与第三衔铁(35)连接,铁芯(31)的另一端穿过第一衔铁(33)与第二衔铁(34)的上端连接;第一衔铁(33)与第二衔铁(34)之间形成第一气隙长度(L1),第二衔铁(34)与第三衔铁(35)之间形成第二气隙长度(L2);所述调节机构(1)通过带动铁芯(31)上下移动,使得第二衔铁(34)在铁芯(31)和弹性元件(32)的作用下上下移动来调整第一气隙长度(L1)和第二气隙长度(L2)达到对产品脱扣电流的调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衔铁(34)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3401),铁芯(31)的另一端伸入第一凹槽(3401)与第一凹槽(3401)的底部抵接,第二衔铁(34)的下端设有与弹性元件(32)的一端连接的第二凹槽(3402),第三衔铁(35)的上端设有与弹性元件(32)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三凹槽(3501)。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管(301)顶部一端向螺管(301)内部凸出设有用于限位第二衔铁(34)向上位移距离的限位凸起(3011),当第二衔铁(34)被限位凸起(3011)相抵限位时,第一衔铁(33)和第二衔铁(34)留有第一气隙长度(L1)。
CN201620882784.XU 2016-08-15 2016-08-15 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0222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82784.XU CN206022271U (zh) 2016-08-15 2016-08-15 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82784.XU CN206022271U (zh) 2016-08-15 2016-08-15 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22271U true CN206022271U (zh) 2017-03-15

Family

ID=58248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82784.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022271U (zh) 2016-08-15 2016-08-15 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2227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33010A1 (zh) * 2016-08-15 2018-02-22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
CN107833807A (zh) * 2017-11-21 2018-03-23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脱扣装置
CN109616274A (zh) * 2018-12-14 2019-04-12 北京中车赛德铁道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复位保护的永磁执行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33010A1 (zh) * 2016-08-15 2018-02-22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
CN107768203A (zh) * 2016-08-15 2018-03-06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
CN107768203B (zh) * 2016-08-15 2019-10-11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
US11011336B2 (en) 2016-08-15 2021-05-18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Direct-acting electromagnetic trip device
CN107833807A (zh) * 2017-11-21 2018-03-23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脱扣装置
CN109616274A (zh) * 2018-12-14 2019-04-12 北京中车赛德铁道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复位保护的永磁执行装置
CN109616274B (zh) * 2018-12-14 2020-10-27 北京中车赛德铁道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复位保护的永磁执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22271U (zh) 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
US20120081199A1 (en) Energy-saving electromagnetic switch device
CN101425733A (zh) 电磁永磁复合驱动装置
CN205752007U (zh) 一种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
CN201766302U (zh) 一种联锁机构
CN107768203A (zh) 直动式电磁脱扣装置
CN101986411B (zh) 双断点万能式断路器
CN203707041U (zh) 一种多档位电磁开关
CN202332710U (zh) 真空接触器的电动合分闸装置
CN205911165U (zh) 条形无励磁分接开关的静触头结构
CN202332711U (zh) 真空接触器的合闸保持机构
CN209087603U (zh) 一种动触头组件
CN102956403B (zh) 中心锁扣式直运行交流接触器
CN109841457B (zh) 一种基于脉冲触发的双稳态接触器
CN102420074A (zh) 真空接触器的电动合分闸装置
CN202796718U (zh) 户外永磁式真空断路器
CN202332712U (zh) 真空接触器的分闸机构
CN201751971U (zh) 一种高压断路器机构传动轴新结构
CN201178044Y (zh)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机械联锁装置
CN105810501B (zh) 一种同时实现多分多合的开关
CN103545146B (zh) 中心锁扣式直运行交流接触器
CN203118875U (zh) 中心锁扣式直运行交流接触器
CN109216060A (zh) 一种pc级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CN101832095B (zh) 一种电动卷门的行程控制机构
CN204348634U (zh) 一种交流接触器及路灯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101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