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01562U - 一种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及吸油烟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及吸油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01562U
CN206001562U CN201620779708.6U CN201620779708U CN206001562U CN 206001562 U CN206001562 U CN 206001562U CN 201620779708 U CN201620779708 U CN 201620779708U CN 206001562 U CN206001562 U CN 2060015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blade
sleeve
fan
blower fan
artificial spo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7970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博贤
沈科崇
茅忠群
诸永定
王军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7970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015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015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0156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及吸油烟机,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叶的外侧同轴驱动连接有第二风叶,所述第一风叶和所述第二风叶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一风叶容置在第一套筒内,或者所述第一风叶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的端口上;所述第一套筒外套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风叶容置在所述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之间的风道内,或者所述第二风叶设置在所述风道的端口上。本实用新型能将吸力放大数倍,形成强力龙卷风,将待抽吸气流快速并干净地卷走。

Description

一种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及吸油烟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轴流风机和吸油烟机领域,具体指一种能产生人造龙卷风的风机及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为提高吸油烟机的吸排效果,人们研发了龙卷风装置用于辅助常规的离心风机吸排油烟。目前油烟机用龙卷风装置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额外设置至少两组风机,一组用于吹风,一组用以送风;该结构添加部件较多,结构复杂,且囿于吸油烟机的内部空间,龙卷风效果较弱。再就是通过喷射器向吸油烟机原有的风道内喷射气流,利用喷射气流带动油烟上行,配合离心风机;该结构能耗高且噪音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龙卷风效果好且结构简单的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显著改善吸油烟机的吸排效果的带有能产生人造龙卷风风机的吸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结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风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风叶的外周同轴驱动连接有第二风叶,所述第一风叶和所述第二风叶的旋向相反;
所述第二风叶至少有两组,各组第二风叶均同心布置并且倾斜角度不同,并且外侧第二风叶的倾斜角度大于相邻内侧第二风叶的倾斜角度;
所述第一风叶容置在第一套筒内,或者所述第一风叶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的端口上;
所述第一套筒外套设有第二套筒;
所述第二风叶容置在所述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之间的风道内,或者所述第二风叶设置在所述风道的端口上。
较好的,所述第一风叶可以连接有第一套圈,位于内侧的各组所述第二风叶的外端缘均设有第二套圈,各组所述第二风叶均连接在相邻对应的第二套圈和第一套圈上。
为进一步约束各组第二风叶的气流,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可以设计各所述第二套圈的高度均大于相邻外侧所述第二风叶在铅垂面上的投影高度。
所述第二风叶的倾斜角度优选为30~60°,该结构龙卷风效果更好。
更好地,相邻所述第二风叶的倾斜角度差为3~7°,位于外侧的第二风叶转动所产生的气流向内向前驱动相邻内侧第二风叶所产生的气流,避免将第二风叶所产生的气流打散,进一步保证了龙卷风效果。
所述第二套筒支撑设置在多块间隔设置的支撑件上,各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壁上。
较好的,所述风道的横截面积自进风口至出风口逐渐变大,以使出口气流加速,同时形成较强的旋转风幕,用于罩住待吸排气流,进一步增强龙卷风的吸排效果。
满足所述风道的横截面积自进风口至出风口逐渐变大的结构有多种,例如喇叭形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较好的,所述第一套筒的纵截面侧壁可以呈波浪形;该结构对风道内气流具有一定的良好的导向和加速作用,且气流阻力小。
所述第二风叶优选有2~4组。
使用上述各方案中能产生人造龙卷风的风机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连接吸油烟机的蜗壳的入口或集烟腔入口;所述第一风叶向上抽风,所述第二风叶向下吹风。
更好地,还可以在所述蜗壳的入口或所述集烟腔入口与所述第一套筒之间连接有连接套筒。
上述各方案中,所述电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支撑件,较好的,可以在所述第一套圈上设有支架,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架上。该方案电机的位置及装配结构对龙卷风的干扰最小。
上述各方案中的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可以根据需要配套任意的设备使用,尤其适合配套在吸油烟机上使用。
使用上述任一种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结构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连接吸油烟机的蜗壳入口或集烟腔入口;所述第一风叶向上吹风,所述第二风叶向下吹风。
较好的,所述蜗壳入口或所述集烟腔入口与所述第一套筒之间还可以连接有连接套筒,以降低龙卷风的产生位置,从而进一步提升油烟吸排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龙卷风装置及吸油烟机通过一个风机同时驱动两组旋向相反的风叶转动,配合套筒产生龙卷风,避免了多个风机的使用,大大简化了龙卷风装置的结构,减小了龙卷风装置的体积;将该龙卷风装置应用于吸油烟机上,配合吸油烟机离心风机,能够将油烟罩住并在风罩内形成向上快速流动的涡旋,帮助离心风机的吸排,显著改善油烟的吸排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能产生人造龙卷风的风机的立体示意图(图中箭头为气体流动方向);
图2为图1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图1分解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组第二风叶时第一风叶和第二风叶装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1的纵向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该带有能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的吸油烟机包括:
蜗壳91,蜗壳91内设有离心风机92,蜗壳的入口上连接有连接套筒9,连接套筒9的下方连接有能产生人造龙卷风的风机。
该能产生人造龙卷风的风机包括与连接套筒9相连接的第一套筒4。
连接套筒9还可以设置在吸油烟机的集烟腔的入口与第一套筒4之间。
电机1,设置在支架10上,本实施例中,支架10设置在第一套圈6上,电机1的输出轴驱动连接第一风叶2。第一套圈61转动设置在第一套筒4的端口上,以使其转动时从第一套筒4内向上吸风。
第一风叶2的外端缘连接第一套圈61,第一套圈61的外周壁上连接有三组第二风叶3。如图1至图3和图5所示。图4所示为两组第二风叶;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更多组第二风叶。
第一套筒4的外壁上间隔设有多块支撑板41,第二套筒5通过各支撑板41的支撑套设在第一套筒4外。本实施例中第一套筒4为喇叭形,第二套筒5为圆柱形,并且第一套筒4的高度大于第二套筒5的高度,第一套筒4的外壁到风道14内的气流起到导流作用。
第二风叶3转动容置在第二套筒5内,并位于第一套筒4和第二套筒5之间的风道14内。
各组第二风叶3均同心布置并且由内而外相对于轴线的倾斜角度依次增加。本实施例中的相邻第二风叶3的倾斜差为5°;三组风叶相对于中心线即轴线的倾斜角度分别为35°、40°和45°。其中内侧组第二风叶的内端缘连接在第一套圈61上,其外端缘连接内侧第二套圈62a;中间组第二风叶的内端缘连接在内侧第二套圈62a上,其外端缘连接中间第二套圈62b;外侧组第二风叶的内端缘连接在中间第二套圈62b上,第二风叶的外端缘连接在外侧第二套圈62c上;也可以省略外侧第二套圈。
各第二套圈的高度均大于相邻外侧第二风叶3在铅垂面上的投影高度,以防止各组风叶转动所产生的气流相互干扰。
风道14的上端口的面积大于风道下端口的面积。
工作时,工作时,电机1工作,驱动第一风叶转动的同时,内侧组第二风叶3在第一套圈的带动下一起转动,同时依次带动中间组第二风叶、中间第二套圈、外侧组第二风叶3和外侧第二套圈转动;各第二风叶3转动所产生的气流依次接力,从风道14内向下吹出,形成旋转的外层涡流,将下方的油烟裹住并施加正压,配合第一风叶向上抽吸所形成的中心负压,将吸力放大数倍,形成强力龙卷风,将油烟快速并干净地卷走,在离心风机92的抽吸下油烟被排出。

Claims (11)

1.一种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包括电机(1),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连接第一风叶(2);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风叶(2)的外周同轴驱动连接有第二风叶(3),所述第一风叶(2)和所述第二风叶(3)的旋向相反;
所述第二风叶(3)至少有两组,各组第二风叶(3)均同心布置并且倾斜角度不同,并且外侧第二风叶(3)的倾斜角度大于相邻内侧第二风叶(3)的倾斜角度;
所述第一风叶(2)容置在第一套筒(4)内,或者所述第一风叶(2)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4)的端口上;
所述第一套筒(4)外套设有第二套筒(5);
所述第二风叶(3)容置在所述第一套筒(4)与第二套筒(5)之间的风道(14)内,或者所述第二风叶(3)设置在所述风道(14)的端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叶(2)连接有第一套圈(61),位于内侧的各组所述第二风叶的外端缘均设有第二套圈(62a;62b;62c),各组所述第二风叶(3)均连接在相邻对应的第二套圈和第一套圈(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套圈的高度均大于相邻外侧所述第二风叶(3)在铅垂面上的投影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叶的倾斜角度为30~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二风叶(3)的倾斜角度差为3~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支撑设置在多块间隔设置的支撑件(41)上,各所述支撑件(41)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4)的外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14)的横截面积自进风口至出风口逐渐变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4)为喇叭形,或者所述第一套筒(4)的侧壁呈波浪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叶(3)有2~4组。
10.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4)连接吸油烟机的蜗壳(91)的入口或集烟腔入口;所述第 一风叶(2)向上抽风,所述第二风叶(3)向下吹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91)的入口或所述集烟腔入口与所述第一套筒(4)之间连接有连接套筒(9)。
CN201620779708.6U 2016-07-22 2016-07-22 一种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及吸油烟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0015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79708.6U CN206001562U (zh) 2016-07-22 2016-07-22 一种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及吸油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79708.6U CN206001562U (zh) 2016-07-22 2016-07-22 一种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及吸油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01562U true CN206001562U (zh) 2017-03-08

Family

ID=58200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79708.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001562U (zh) 2016-07-22 2016-07-22 一种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及吸油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0156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1866A (zh) * 2016-07-22 2016-10-2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及吸油烟机
CN110657109A (zh) * 2019-09-23 2020-01-07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产生螺旋风的风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1866A (zh) * 2016-07-22 2016-10-2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及吸油烟机
CN110657109A (zh) * 2019-09-23 2020-01-07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产生螺旋风的风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25033B (zh) 一种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结构及吸油烟机
CN107726414B (zh) 一种具有轴流式风轮的抽油烟机
CN106051866B (zh) 一种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及吸油烟机
CN206001562U (zh) 一种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及吸油烟机
CN105783064A (zh) 具有助吸装置的吸油烟机及抽吸油烟的方法
CN111425903B (zh) 一种吸油烟机
WO2018094788A1 (zh) 抽油烟机
CN205979942U (zh) 一种可形成人造龙卷风的风机结构及吸油烟机
CN106642249A (zh) 一种双风机串联的吸油烟机
CN106594834A (zh) 一种吸油烟机的旋流辅助装置
CN205505131U (zh) 助吸吸油烟机
CN106594833B (zh) 一种吸油烟机的引射辅助装置
CN207230683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06957997U (zh) 一种离心风机及应用有该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
CN103104527A (zh) 双蜗壳风轮风机
CN106765393A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02937528U (zh) 一种无叶风扇的导风结构
CN106439964B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02947186U (zh) 负压式抽油烟机
CN206291267U (zh) 一种双风机串联的吸油烟机
CN102865614A (zh) 负压式抽油烟机
CN105258194B (zh) 一种带二次进风功能的油烟机
CN106642261B (zh) 一种吸油烟机性能调节装置及应用有该装置的吸油烟机
CN206222429U (zh) 一种旋吸式吸油烟机
CN203771507U (zh) 吸油烟机及其主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