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57997U - 一种离心风机及应用有该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心风机及应用有该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957997U CN206957997U CN201720929925.3U CN201720929925U CN206957997U CN 206957997 U CN206957997 U CN 206957997U CN 201720929925 U CN201720929925 U CN 201720929925U CN 206957997 U CN206957997 U CN 2069579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ade
- centrifugal blower
- wind
- air inlet
- guiding 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和置于蜗壳内的叶轮,所述蜗壳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进风口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圈处设置有格栅组件,所述格栅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构成格栅状的叶片、将各叶片连成一体的转子的连接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转子偏转的驱动机构,每个叶片具有朝向进风口外的前侧边缘和朝向进风口内的后侧边缘,每个叶片的前侧边缘和后侧边缘在进风口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合。还公开了一种应用有上述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转子在工作时根据不同背压情况所导致的不同主进风区域位置进行偏转,使得主进风方向也跟随转子旋转偏转,能够更好地和叶轮平面的主进风区域保持一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油烟机,尤其是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离心风机。
背景技术
吸油烟机已成为现代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厨房家电设备之一,煎、炸、炒的中国菜烹饪特色,使得厨房成为家居环境中油污最为严重的地方,吸油烟机的诞生,使得人们的厨房环境得到了空前的净化。厨房中的油烟通过吸油烟机排至一烟道止逆阀中,再由该烟道止逆阀排至大楼中的纵向的公用烟道中。
如申请号为201410841523.9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中央净化系统,包括油烟收集管道、净化器和风机管道,油烟收集管道、净化器和风机管道依次连接构成一整体并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减震器和安装基座上,其中油烟收集管道内油烟连接管A的一端通过安装基座与公共烟道的油烟出口相连通,油烟连接管A的另一端与应急排烟口相连接,公共烟道上每一层通过电动止回阀与吸油烟机的风管相连通,油烟收集管道、安装基座和公共烟道设置在同一轴线上;油烟连接管A的侧面与油烟连接管B的一端相连接构成三通管道结构,油烟连接管B的另一端通过净化器与风机管道相连通并通过风机排烟。
油烟的集中排放给建筑设计带来便利,但是也带来诸多问题。城市新建楼盘楼层普遍越来越高,对于高层公用烟道,由于出口一般设置在烟道的顶部,这种结构特点,造成内部压力自上而下递增,高楼层的位置压力较小,低楼层的位置压力较大。所以高楼层和低楼层的油烟机排烟效果差异非常大,高楼层效果好,低楼层效果差。用户家吸油烟机的开关情况会影响系统出口阻力,使得底部用户排烟情况更加恶劣。而且,一方面随着楼层高度的增加,如果没有烟道增压风机会形成类似隧道内的气流不畅通情况,另一方面很多吸油烟机电机调节范围较小,无法应对严苛的烟道环境,使得同一栋楼不同楼层使用同一款油烟机都会感觉吸油烟效果有很大差异。
也就是说,在不同楼层及不同用户使用比例的情况下,公共烟道中的排烟阻力不同。而由图14~图17所示的仿真分析结果可知,在不同的烟道出口阻力情况下,离心风机叶道内的主进风区域是变化的,且有一定的规律。负压较强的区域做功能力较强,应该有更多的气流被引导至该区域;负压较弱的区域做功能力较弱,过多进气量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反吹风,使得风机工作效率降低且产生较大的气动噪声。但是,现有的吸油烟机的离心风机,在使用过程中,主进风区域是不变的,由此导致进风效率低、气动噪声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引导气流、增强负压、提高工作效率的离心风机。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和置于蜗壳内的叶轮,所述蜗壳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进风口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圈处设置有格栅组件,所述格栅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构成格栅状的叶片、将各叶片连成一体的转子的连接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转子偏转的驱动机构,每个叶片具有朝向进风口外的前侧边缘和朝向进风口内的后侧边缘,每个叶片的前侧边缘和后侧边缘在进风口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合。
为便于叶片和连接件连成整体的转子,每个叶片为直叶片并呈长条形,所述连接件呈环状,每个叶片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在连接件的边缘内侧。
为便于有序地引导气流,每个叶片的前侧边缘与连接件的径向平行,每个叶片的后侧边缘也与连接件的同一径向平行。
为便于控制叶片的偏转,优选的,其中一个叶片上设置有连接座,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连接座连接。
为了更好地使得格栅组件旋转后引导气流进入的主进风方向与叶轮32平面的主进风区域一致,所述连接座位于转子的中心,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连接座的中心连接,所述连接座的中心、电机的输出轴和叶轮的中心轴线同轴。
为便于设置叶片,所述进风口圈包括导风面和固定面,所述固定面的正面朝向油烟气流,所述固定面的背面则朝向蜗壳;所述固定面呈圆环状,所述导风面从固定面的径向内侧延伸一定距离而形成,所述导风面包括从固定面的径向内侧在径向上延伸一定距离的径向导风面、以及从径向导风面的径向内侧在轴向上延伸一定距离的轴向导风面,所述径向导风面和轴向导风面之间圆滑过渡,所述轴向导风面在固定面的背面一侧,所述导风面中间即形成为所述进风口,所述连接件位于径向导风面内侧并同心,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支架与轴向导风面连接。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有如上所述的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设置在集烟罩上方的机箱,所述离心风机设置在机箱内。
为进一步便于引导气流,优选的,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口朝前,在初始状态时,每个叶片的前侧边缘和后侧边缘均呈水平,并且每个叶片由前侧边缘向后侧边缘逐渐向下倾斜,从而每个叶片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
为避免叶片对气流产生过大的阻力或导流面过小不利于引导气流,每个叶片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30~45°。
为便于自动、智能地控制格栅组件的动作,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口处设置有用于检测出风口处的静压、从而控制格栅组件动作的压力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叶片,使得叶片构成的转子在工作时根据不同背压情况所导致的不同主进风区域位置进行偏转,由于主进风区域是以叶轮中心轴为中心偏转的,这种通过转子旋转的引风方式,使得主进风方向也跟随转子旋转偏转,能够更好地和叶轮平面的主进风区域保持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油烟机(隐藏机箱前侧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心风机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心风机的格栅组件的背面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格栅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心风机的格栅组件第一种偏转方式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心风机的格栅组件第二种偏转方式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心风机的格栅组件第三种偏转方式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心风机的格栅组件第四种偏转方式的示意图;
图9为图6的纵向剖视图;
图10为3号孔板叶道压力仿真示意图;
图11为5号孔板叶道压力仿真示意图;
图12为7号孔板叶道压力仿真示意图;
图13为9号孔板叶道压力仿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1、设置在集烟罩1上方的机箱2、以及设置在机箱2内的离心风机3,离心风机3的出风口设置有出风罩4,用于将吸油烟机的油烟排出到公共烟道。
参见图2~图4,该离心风机3包括蜗壳31、置于蜗壳31内的叶轮32,蜗壳31上开设有进风口311,进风口311处设置有进风口圈33,在进风口圈33处设置有格栅组件34,进风口311朝前。
进风口圈33包括导风面331和固定面332,其中固定面332的正面朝向油烟气流,固定面332的背面则朝向蜗壳31。固定面332呈圆环状,导风面331从固定面332的径向内侧延伸一定距离而形成。导风面331包括从固定面332的径向内侧在径向上延伸一定距离的径向导风面3311,以及从径向导风面3311的径向内侧在轴向上延伸一定距离的轴向导风面3312,径向导风面3311和轴向导风面3312之间圆滑过渡。轴向导风面3312在固定面332的背面一侧,即当进风口圈33安装到蜗壳31上后,轴向导风面3312为朝向叶轮32延伸。导风面331和固定面332为一体。导风面331中间即形成为进风口311,油烟气流可通过进风口311进入到蜗壳31内部。
格栅组件34包括至少两个构成格栅状的叶片341、将各叶片341连成一体的连接件342、以及用于驱动叶片341和连接件342偏转的驱动机构343。在本实施例中,叶片341的数量为9个,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叶片341数量。叶片341呈长条形,连接件342呈环状,并且连接件342的外径小于进风口圈33的径向导风面3311的内径,连接件342和径向导风面3311同心。每个叶片34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连接件342的边缘内侧。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叶片341为直叶片,每个叶片341朝向进风口311外的前侧边缘3411与连接件342的同一径向平行,每个叶片341朝向进风口311内的后侧边缘3412也与连接件342的径向平行,由此,位于中间的叶片341长度最长,而位于两侧的叶片341长度最短。
上述连接件342位于径向导风面3311内侧。其中一个叶片341,优选的,位于中间的叶片341的中间设置有连接座3413,驱动机构343采用电机,电机通过电机支架3431与进风口圈33的轴向导风面3312连接固定,电机的位置与连接座3413的位置对应,并且电机的输出轴与连接座3413的中心连接,由此,当电机启动后,可带动连接座3413旋转,从而带动设置有连接座3413的叶片341旋转,由于各叶片341均连接到连接件342而成一体的转子,因此,各叶片341连成的该转子旋转。优选的,连接座3413位于转子的中心,连接座3413的中心、电机的输出轴与叶轮32的中心轴线同轴,即转子是以叶轮32的中心轴线X为旋转轴进行旋转,这种通过转子旋转的引风方式,使得主进风方向也跟随转子旋转偏转,能够更好地和叶轮32平面的主进风区域保持一致。
为了能够引导气流,每个叶片341的前侧边缘3411和后侧边缘3412在进风口311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合,也就是说,叶片341呈一定角度的倾斜。参见图6和图9,在吸油烟机未启动的初始状态,每个叶片341的前侧边缘3411和后侧边缘3412均呈水平,与叶轮32的轴线垂直,并且每个叶片341由前侧边缘3411向后侧边缘3412逐渐向下倾斜。为了使得叶片341可以更好地引导气流,每个叶片341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30~45°。
离心风机3的出风口处、即和出风罩4的连接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5至少部分位于出风罩4内。压力传感器5可自动检测离心风机3的出口处的静压。压力传感器5和驱动机构343均电连接到吸油烟机的控制模块,压力传感器5将检测到的数据传输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数据来控制驱动机构343的行程,从而控制叶片341和连接件342构成的转子的偏转方向和偏转角度。通过吸油烟机空气性能参数标定,压力传感器5检测到的不同的静压范围对应转子不同的偏转角度,使得转子偏转角度的控制更加智能和准确。
具体的,控制模块将压力传感器5测得的负压通过换算得到标准静压值,静压范围及对应偏转角度的控制方法以下为例:
吸油烟机工作时:
1)当压力传感器5检测到的静压高于320Pa时(对应图9),控制驱动机构343工作,参见图5,驱动转子偏转角度为-45°,即转子逆时针旋转45°,将更多的气流尽可能地引导向右下方(以叶轮的安装状态的参考方向为准),即在当前静压条件下,将更多的气流引导向此时的位于右下方的主进风区域;
2)当压力传感器5检测到的静压在210Pa~320Pa时(对应图10),控制驱动机构343工作,参见图6,驱动转子偏转角度为0°,即转子回到初始状态,将更多的气流尽可能地引导向左下方(以叶轮的安装状态的参考方向为准),即在当前静压条件下,将更多的气流引导向此时的位于左下方的主进风区域;
3)当压力传感器5检测到的静压在60~210Pa时(对应图11),控制驱动机构343工作,参见图7,驱动转子偏转角度α为45°,即转子顺时针旋转45°,将更多的气流尽可能地引导向左边(以叶轮的安装状态的参考方向为准),即在当前静压条件下,将更多的气流引导向此时的位于左边的主进风区域;
4)当压力传感器5检测到的静压在60~210Pa时(对应图12),控制驱动机构343工作,参见图8,驱动转子偏转角度为90°,即转子顺时针旋转90°,将更多的气流尽可能地引导向左上方(以叶轮的安装状态的参考方向为准),即在当前静压条件下,将更多的气流引导向此时的位于左上方的主进风区域。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吸油烟机的离心风机的进风口圈位置加装可根据出口静压情况自动调节的导流叶片,引导气流的进流方向,使得主进风区域有更多的气流流入,同时减少负压较弱区域的进气,以提升风机系统效率,降低气动噪声。
Claims (10)
1.一种离心风机,包括蜗壳(31)和置于蜗壳(31)内的叶轮(32),所述蜗壳(31)上开设有进风口(311),所述进风口(311)处设置有进风口圈(3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圈(33)处设置有格栅组件(34),所述格栅组件(34)包括至少两个构成格栅状的叶片(341)、将各叶片(341)连成一体的转子的连接件(342)、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转子偏转的驱动机构(343),每个叶片(341)具有朝向进风口(311)外的前侧边缘(3411)和朝向进风口(311)内的后侧边缘(3412),每个叶片(341)的前侧边缘(3411)和后侧边缘(3412)在进风口(311)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每个叶片(341)为直叶片并呈长条形,所述连接件(342)呈环状,每个叶片(341)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在连接件(342)的边缘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每个叶片(341)的前侧边缘(3411)与连接件(342)的径向平行,每个叶片(341)的后侧边缘(3412)也与连接件(342)的同一径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叶片(341)上设置有连接座(3413),所述驱动机构(343)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连接座(341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3413)位于转子的中心,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连接座(3413)的中心连接,所述连接座(3413)的中心、电机的输出轴和叶轮(32)的中心轴线(X)同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圈(33)包括导风面(331)和固定面(332),所述固定面(332)的正面朝向油烟气流,所述固定面(332)的背面则朝向蜗壳(31);所述固定面(332)呈圆环状,所述导风面(331)从固定面(332)的径向内侧延伸一定距离而形成,所述导风面(331)包括从固定面(332)的径向内侧在径向上延伸一定距离的径向导风面(3311)、以及从径向导风面(3311)的径向内侧在轴向上延伸一定距离的轴向导风面(3312),所述径向导风面(3311)和轴向导风面(3312)之间圆滑过渡,所述轴向导风面(3312)在固定面(332)的背面一侧,所述导风面(331)中间即形成为所述进风口(311),所述连接件(342)位于径向导风面(3311)内侧并同心,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支架(3431)与轴向导风面(3312)连接。
7.一种应用有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1)、设置在集烟罩(1)上方的机箱(2),所述离心风机设置在机箱(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口(311)朝前,在初始状态时,每个叶片(341)的前侧边缘(3411)和后侧边缘(3412)均呈水平,并且每个叶片(341)由前侧边缘(3411)向后侧边缘(3412)逐渐向下倾斜,从而每个叶片(341)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每个叶片(341)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30~45°。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3)的出风口处设置有用于检测出风口处的静压、从而控制格栅组件(34)动作的压力传感器(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29925.3U CN206957997U (zh) | 2017-07-28 | 2017-07-28 | 一种离心风机及应用有该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29925.3U CN206957997U (zh) | 2017-07-28 | 2017-07-28 | 一种离心风机及应用有该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957997U true CN206957997U (zh) | 2018-02-02 |
Family
ID=61382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929925.3U Active CN206957997U (zh) | 2017-07-28 | 2017-07-28 | 一种离心风机及应用有该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957997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71615A (zh) * | 2017-07-28 | 2018-05-25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离心风机及应用有该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 |
CN108980085A (zh) * | 2018-08-24 | 2018-12-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气体处理设备 |
CN111174261A (zh) * | 2020-02-27 | 2020-05-19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吸油烟机及其控制方法 |
-
2017
- 2017-07-28 CN CN201720929925.3U patent/CN20695799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71615A (zh) * | 2017-07-28 | 2018-05-25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离心风机及应用有该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 |
CN108071615B (zh) * | 2017-07-28 | 2024-05-14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吸油烟机 |
CN108980085A (zh) * | 2018-08-24 | 2018-12-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气体处理设备 |
CN111174261A (zh) * | 2020-02-27 | 2020-05-19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吸油烟机及其控制方法 |
CN111174261B (zh) * | 2020-02-27 | 2022-03-18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吸油烟机及其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957997U (zh) | 一种离心风机及应用有该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 | |
CN104236040B (zh) | 用于蜗壳的挡风装置、蜗壳组件以及空调器 | |
CN105157110B (zh) | 立式空调器 | |
CN105091112B (zh) | 立式空调器 | |
CN206957996U (zh) | 一种离心风机及应用有该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 | |
CN105783064A (zh) | 具有助吸装置的吸油烟机及抽吸油烟的方法 | |
CN112178716B (zh) | 一种防油烟逃逸结构及应用有该结构的吸油烟机 | |
CN207539970U (zh) | 一种近吸式吸油烟机 | |
CN108071615A (zh) | 一种离心风机及应用有该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 | |
CN209672407U (zh) | 出风罩、止回阀及油烟机 | |
CN108087336A (zh) | 一种离心风机及应用有该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 | |
CN205606670U (zh) | 具有助吸装置的吸油烟机 | |
CN109595629B (zh) | 一种近吸式吸油烟机 | |
CN207975709U (zh) | 排烟装置 | |
CN206330192U (zh) | 串联双风机降噪型吸油烟机 | |
CN206291267U (zh) | 一种双风机串联的吸油烟机 | |
CN111811007B (zh) | 一种吸油烟机 | |
CN201412899Y (zh) | 一种家用抽油烟机 | |
CN109595653A (zh) | 风机系统及应用有该风机系统的吸油烟机 | |
CN210267438U (zh) | 气体净化一体机 | |
CN207230675U (zh) | 风机系统及应用有该风机系统的吸油烟机 | |
CN207247317U (zh) | 一种吸油烟机 | |
CN109595645B (zh) | 一种近吸式吸油烟机 | |
CN201844449U (zh) | 龙卷风式抽油烟机 | |
CN206191688U (zh) | 抽风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