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99730U - 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浇筑用模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浇筑用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99730U
CN205999730U CN201620837827.2U CN201620837827U CN205999730U CN 205999730 U CN205999730 U CN 205999730U CN 201620837827 U CN201620837827 U CN 201620837827U CN 205999730 U CN205999730 U CN 205999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plate
vertical
template
fragment orb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3782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雷宁
王新民
曹会芹
李浩宇
蒋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7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7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7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7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3782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99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99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99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浇筑用模板,涉及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两块垂直且平行设置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间设有插板,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与插板的厚度和与底座横向缝的宽度一致,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两端均与垂直设置的纵向模板相连,且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均垂直于纵向模板设置。将两块垂直且平行设置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两端与垂直设置的纵向模板连接固定后,在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与两侧纵向模板形成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底座,当混凝土凝固后抽出插板,即可轻松拆卸掉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保证底座纵向分块之间的横向缝施工质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进度。

Description

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浇筑用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浇筑用模板。
背景技术
CRTSⅢ型无砟轨道,是我国自主开发的单元板式无砟轨道新型结构,自上而下由钢轨及扣件、预制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结构填充层、隔离层、带有限位凹槽的钢筋混凝土底座组成,如图8所示。
其中,底座是位于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道床结构与线下工程基础结构(路基、隧道、桥梁等)之间的过渡结构层,是无砟轨道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基座。钢筋混凝土底座采用纵向分块式设计,长度略大于轨道板长度,底座纵向分块之间设有20mm宽的横向缝,横缝还需进行严格的防水处理;防止雨水进入轨道结构内部,影响轨道结构的耐久性。
底座施工分为测量定位、钢筋绑扎、立模(含限位凹槽模板)、浇筑混凝土、人工收面等工序,其质量控制主要是:钢筋定位、混凝土强度与外观、凹槽位置和深度、两侧排水坡度、横向缝的宽度与垂直度等。
底座施工质量中要求横向缝应该缝宽一致、垂直和顺直。但是,目前底座横向缝施工由于现有模板存在设计缺陷,导致缝宽不一致、脱模困难造成混凝土破损等质量问题。鉴于此,需要开发一种即方便施工,又能改善工程质量的底座横向模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无砟轨道底座浇筑横向缝用模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浇筑用模板,包括两块垂直且平行设置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间设有插板,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与插板的厚度和与底座横向缝的宽度一致,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两端均与垂直设置的纵向模板相连,且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均垂直于纵向模板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两端上方还设有限位机构,所述纵向模板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在工程基础基面上。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角卡、限位杆和紧固螺母,所述角卡包括垂直设置的水平部和垂直部,水平部搭设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上方,垂直部设有两个与限位杆配合的过孔;所述限位杆为两根,两根限位杆末端均设有与紧固螺母配合的外螺纹、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纵向模板为F型,包括垂直面板、水平肋板及其下方的水平加强肋板,水平肋板及水平加强肋板均背向底座混凝土浇筑一侧设置;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上拉杆、下拉杆和设置在工程基础基面上的地锚,所述水平肋板通过上拉杆与地锚相连,所述水平加强肋板通过下拉杆与地锚相连;所述上拉杆、下拉杆和地锚均为两个以上,两端的上拉杆、下拉杆和地锚分别设置在垂直面板两端外部。
优选的,所述上拉杆和下拉杆均为可调结构,均包括分段式杆体和外套管,两个分段式杆体通过螺纹与外套管配合。
优选的,所述上拉杆和下拉杆上端均设有拉钩,通过拉钩分别与水平肋板及水平加强肋板下方的挂环相连;所述上拉杆和下拉杆下端均设有拉环,通过拉环与地锚相连。
优选的,所述纵向模板两端均设有竖向加强肋板,中间间隔设有竖向肋板,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两端的连接部均设有连接孔,连接螺栓穿过连接孔与纵向模板两端的竖向加强肋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插板为多个、且间隔设置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插板顶部设有提手。
优选的,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选用长度为2880mm的钢板,厚度为6mm,两端40mm宽为连接部;所述插板选用200mm宽的钢板,厚度为8mm;所述角卡选用长度为50mm的角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将两块垂直且平行设置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两端与垂直设置的纵向模板连接固定,将插板插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使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与插板的厚度和与底座横向缝的宽度一致,在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与两侧纵向模板形成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底座,当混凝土凝固后抽出插板,即可轻松拆卸掉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利用本实用新型可插板及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拆除后,即形成底座纵向分块之间的横向缝,保证了横向缝的施工质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C向视图;
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4是图1的右视图;
图5是图3中纵向模板的使用状态图;
图6是图5中纵向模板的A向视图;
图7是图5中上拉杆或下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CRTSⅢ型无砟轨道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面板,2-第二面板,3-插板,4-纵向模板,5-角卡,6-限位杆,7-紧固螺母,8-工程基础,9-底座,10-上拉杆,11-下拉杆,12-地锚,13-外套管,14-拉钩,15-钢轨及扣件,16-预制轨道板,17-自密实混凝土结构填充层,18-隔离层,19-限位凹槽,20-拉环,21-连接螺栓,22-提手,41-垂直面板,42-水平肋板,43-水平加强肋板,44-挂环,45-竖向加强肋板,46-竖向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5所示的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浇筑用模板,包括两块垂直且平行设置在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间设有插板3,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2与插板3的厚度和与底座9横向缝的宽度一致,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两端均与垂直设置的纵向模板4相连,且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均垂直于纵向模板4设置。
其中,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2可根据需要设计为矩形或一端高一端低的直角梯形,在直线地段采用矩形,曲线地段采用直角梯形,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2的高度较底座设计厚度略高10mm。
施工前,将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2两端分别与纵向模板4连接固定,将插板3插入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之间,在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2与两侧纵向模板4形成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底座,当混凝土凝固后抽出插板3,即可轻松拆卸掉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将插板3及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拆除后,即可形成底座纵向分块之间的横向缝,保证了施工质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进度。
作为一种优选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两端上方还设有限位机构,所述纵向模板4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在工程基础8基面上。
其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角卡5、限位杆6和紧固螺母7,所述角卡5包括垂直设置的水平部和垂直部,水平部搭设在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上方,垂直部设有两个与限位杆6配合的过孔;所述限位杆6为两根,两根限位杆6末端均设有与紧固螺母7配合的外螺纹、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固定连接。将两根限位杆6一端焊接固定在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侧面、另一端穿过角卡5后用紧固螺母7固定,对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及纵向模板4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同时利用限位杆6也方便搬运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纵向模板4为F型,包括垂直面板41、水平肋板42及其下方的水平加强肋板43,水平肋板42及水平加强肋板43均背向底座9混凝土浇筑一侧设置,同时水平肋板42及水平加强肋板43也增强了纵向模板4的刚度和强度;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上拉杆10、下拉杆11和设置在工程基础8基面上的地锚12,所述水平肋板42通过上拉杆10与地锚12相连,所述水平加强肋板43通过下拉杆11与地锚12相连;所述上拉杆10、下拉杆11和地锚12均为两个以上,两端的上拉杆10、下拉杆11和地锚12分别设置在垂直面板41两端外部。利用上拉杆10、下拉杆11与纵向模板4形成的三角形结构使纵向模板4固定更可靠。
为了方便调整并固定纵向模板4,所述上拉杆10和下拉杆11均为可调结构,均包括分段式杆体和外套管13,两个分段式杆体通过螺纹与外套管13配合。
另外,在上拉杆10和下拉杆11上端均设有拉钩14,通过拉钩14分别与水平肋板42及水平加强肋板43下方的挂环44相连;所述上拉杆10和下拉杆11下端均设有拉环20,通过拉环20与地锚12相连。利用拉钩14与拉环20更方便上拉杆10和下拉杆11的安装与拆卸。
因为钢筋混凝土底座9是纵向分块式,将纵向模板4也设计为分体式机构,在每段纵向模板4的两端均设有竖向加强肋板45,同时,为了增强刚度,在中间间隔设有竖向肋板46;所述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两端的连接部均设有连接孔,连接螺栓21穿过连接孔与纵向模板4两端的竖向加强肋板45相连,也可利用连接螺栓21穿过竖向加强肋板45将相邻的两块纵向模板4连接固定。
为了方便施工操作、搬运,将插板3设计为多个、且间隔设置在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3之间。
另外,为了方便插板3的拔出、插入,在插板3顶部设有提手22,可借用施工现场内直径为10mm的钢筋折弯并焊接在插板3顶部作为提手22。
优选的,所述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选用长度为2880mm的钢板,厚度为6mm,在两端预留40mm宽为连接部,并在连接部钻连接孔,通过连接螺栓21分别将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与两侧纵向模板4两端的竖向加强肋板45连接固定;所述插板3选用200mm宽的钢板,厚度为8mm;所述角卡5选用长度为50mm的角钢。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与插板3的厚度和为20mm,恰为底座横向缝的尺寸。
具体应用过程如下:按照事先测量放线位置组装模板,在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2中间按照一定间距插入若干块插板3并横向布置,在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2的两端布置纵向模板4,用连接螺栓21实现纵向模板4的纵向连接并与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固定连接;在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2两端安装角卡5,并利用紧固螺母7固定;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施工完毕,进行模板拆除,先松紧固螺母7,拆除连接螺栓21,抽出插板3,移开纵向模板4,竖向提起通长的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即可形成底座9纵向分块之间的横向缝,保证了横向缝的施工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的优点,整体重量轻,操作及搬运方便,通用性好,适合各类无砟轨道底座的连续施工。利用本实用新型改善了工程质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进度。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浇筑用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垂直且平行设置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间设有插板,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与插板的厚度和与底座横向缝的宽度一致,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两端均与垂直设置的纵向模板相连,且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均垂直于纵向模板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浇筑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两端上方还设有限位机构,所述纵向模板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在工程基础基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浇筑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角卡、限位杆和紧固螺母,所述角卡包括垂直设置的水平部和垂直部,水平部搭设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上方,垂直部设有两个与限位杆配合的过孔;所述限位杆为两根,两根限位杆末端均设有与紧固螺母配合的外螺纹、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浇筑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模板为F型,包括垂直面板、水平肋板及其下方的水平加强肋板,水平肋板及水平加强肋板均背向底座混凝土浇筑一侧设置;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上拉杆、下拉杆和设置在工程基础基面上的地锚,所述水平肋板通过上拉杆与地锚相连,所述水平加强肋板通过下拉杆与地锚相连;所述上拉杆、下拉杆和地锚均为两个以上,两端的上拉杆、下拉杆和地锚分别设置在垂直面板两端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浇筑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杆和下拉杆均为可调结构,均包括分段式杆体和外套管,两个分段式杆体通过螺纹与外套管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浇筑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杆和下拉杆上端均设有拉钩,通过拉钩分别与水平肋板及水平加强肋板下方的挂环相连;所述上拉杆和下拉杆下端均设有拉环,通过拉环与地锚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浇筑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模板两端均设有竖向加强肋板,中间间隔设有竖向肋板,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两端的连接部均设有连接孔,连接螺栓穿过连接孔与纵向模板两端的竖向加强肋板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浇筑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为多个、且间隔设置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浇筑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顶部设有提手。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浇筑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选用长度为2880mm的钢板,厚度为6mm,两端40mm宽为连接部;所述插板选用200mm宽的钢板,厚度为8mm;所述角卡选用长度为50mm的角钢。
CN201620837827.2U 2016-08-04 2016-08-04 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浇筑用模板 Active CN205999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37827.2U CN205999730U (zh) 2016-08-04 2016-08-04 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浇筑用模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37827.2U CN205999730U (zh) 2016-08-04 2016-08-04 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浇筑用模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99730U true CN205999730U (zh) 2017-03-08

Family

ID=58200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37827.2U Active CN205999730U (zh) 2016-08-04 2016-08-04 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浇筑用模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997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9205A (zh) * 2016-08-04 2016-10-26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浇筑用模板
CN110541332A (zh) * 2019-08-14 2019-12-06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狭小隧道内铁路整体道床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9205A (zh) * 2016-08-04 2016-10-26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浇筑用模板
CN110541332A (zh) * 2019-08-14 2019-12-06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狭小隧道内铁路整体道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02910B (zh) 一种双塔双索面矮塔斜拉桥的主梁施工工艺
CN105386778B (zh) 隧道暗挖衬砌施工台车及隧道暗挖衬砌施工方法
CN204252345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板与钢梁的连接构造
CN106869321A (zh) 一种加强的预制再生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07905114B (zh) 一种特大跨径连续刚构拱桥的施工方法
CN108385512A (zh) 一种基于螺栓连接的模块化装配式空心高墩拼接构造及其作法
CN106012717B (zh) 一种振捣整平装置
CN102493341A (zh) 铁路空心薄壁高墩无支架翻模的施工方法
CN108590008B (zh) 折叠形屋盖现浇混凝土施工方法
CN205999730U (zh) 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浇筑用模板
CN105672144B (zh) 一种中小跨径旧桥加固与拼宽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8219366U (zh) 现浇混凝土排水沟轨滑式模架体系
CN109208825A (zh) 一种便于对接和灌浆的装配式建筑结构
CN109322319A (zh) 混凝土预制桩与桩基承台的连接机构
CN106087671A (zh) 一种混凝土浇筑用模板
CN205531016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柱构件及连接节点
CN208763208U (zh) 附加闭合连接钢筋的无支撑装配整体式梁柱节点结构
CN106049205B (zh) 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浇筑用模板
CN205934612U (zh) 一种振捣整平装置
CN109578011A (zh) 一种市政隧道内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049665B (zh) 轻质砌块墙现浇芯体的施工方法
CN207672389U (zh) 路基混凝土路肩现浇模具
CN107675838A (zh) 装配式建筑便道砖式预制梁预埋套筒插筋施工方法
CN108166395A (zh) 一种跨越营业线修建梁桥的施工方法
CN209114733U (zh) 一种便于对接和灌浆的装配式建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