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99417U - 一种轴类工件感应淬火用感应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类工件感应淬火用感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99417U
CN205999417U CN201621100833.6U CN201621100833U CN205999417U CN 205999417 U CN205999417 U CN 205999417U CN 201621100833 U CN201621100833 U CN 201621100833U CN 205999417 U CN205999417 U CN 205999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late
supporting part
induction apparatuss
riser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0083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龙
张松
李雷
朱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efu Precision Driv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efu Precision Driv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efu Precision Driv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efu Precision Driv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0083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99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99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99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类工件感应淬火用感应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有效圈的结构不合理、生产效率低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轴类工件感应淬火用感应器,底板上设有立板,在底板上还设有有效圈,有效圈包括内圈和外圈,内圈、外圈分别通过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固定在底板上,内圈、外圈、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由同一根紫铜管绕制形成,实际使用时,外圈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导磁体;相对于现有技术,有效圈制得十分方便,并且有效圈不需要装配,感应器结构合理,大大提高了感应器的生产效率,降低了感应器的生产成本。立板和凸块的设置使得有效圈与底板固定可靠,提高了感应器在使用时的稳定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轴类工件感应淬火用感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淬火机用配件,尤其涉及一种轴类工件感应淬火用感应器。
背景技术
感应器为感应淬火的关键部件,起到加热待淬火工件的作用。有效圈为感应器的配件,现有技术中的有效圈结构不合理,使用时,在有效圈外设置导磁体,以提高有效圈的功率。
现有技术中的有效圈组装困难,在装配时装作业人员操作十分不方便,从而增加了有效圈的制造成本,降低了效圈的生效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轴类工件感应淬火用感应器,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有效圈的结构不合理、生产效率低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类工件感应淬火用感应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有有效圈,所述底板上还设有固定有效圈的立板,所述立板与底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有效圈包括外圈和内圈,所述外圈上设有第一支撑部,所述内圈上设有第二支撑部,所述外圈、内圈、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由同一根紫铜管绕制形成,所述外圈与内圈同心,并且,所述外圈和内圈的横截面形状均为矩形,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与底板垂直的第一竖直部和与底板平行的第一水平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与底板垂直的第二竖直部和与底板平行的第二水平部,所述立板位于第一水平部与第二水平部之间,所述第一水平部、第二水平部的端部均通过螺纹连接有接头,所述立板上还设有提高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固定性能的凸块,所述凸块的形状为圆柱形。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凸块通过螺纹固定在立板上,所述凸块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立板上设有与凸块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凸块与立板之间设有弹簧垫片。凸块与立板连接牢固且装配方便,提高了感应器的生产效率,降低了感应器的生产成本。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接头上设有与第一水平部或第二水平部连接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与接头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套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水平部、第二水平部上均设有与连接套上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接头装配方便,进一步提高了感应器的生产效率。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连接套上开设有便于旋转连接套的网状纹。更换接头时不需要借助其它工具,优化了感应器的使用性能。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水平部、第二水平部均焊接在底板与立板之间,所述底板上还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底板上还开设有减轻底板重量的减重槽。第一水平部、第二水平部与底板连接牢固,优化了感应器在使用时的稳定性能。减重槽的设置降低了底板的制造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轴类工件感应淬火用感应器,具有如下优点:底板上设有立板,在底板上还设有有效圈,有效圈包括内圈和外圈,内圈、外圈分别通过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固定在底板上,内圈、外圈、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由同一根紫铜管绕制形成,实际使用时,外圈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导磁体;相对于现有技术,有效圈制得十分方便,并且有效圈不需要装配,感应器结构合理,大大提高了感应器的生产效率,降低了感应器的生产成本。立板和凸块的设置使得有效圈与底板固定可靠,提高了感应器在使用时的稳定性能;另外,接头的设置使得有效圈便于与相关配件连接,优化了感应器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轴类工件感应淬火用感应器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轴类工件感应淬火用感应器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轴类工件感应淬火用感应器,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固定有有效圈2,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固定有效圈2的立板3,所述立板3与底板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底板1上还开设有固定孔15,底板1便于固定,所述底板1上还开设有减轻底板1重量的减重槽16,减重槽16的设置大大降低了底板1的制造成本,进而降低了感应器的生产成本;
如图1所示,所述有效圈2包括外圈4和内圈5,所述外圈4上设有第一支撑部6,所述内圈5上设有第二支撑部7,所述外圈4、内圈5、第一支撑部6、第二支撑部7由同一根紫铜管绕制形成,所述外圈4与内圈5同心,并且,所述外圈4和内圈5的横截面形状均为矩形,以提高内圈5与外圈4的接触面积,优化感应器的使用性能;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支撑部6包括与底板1垂直的第一竖直部8和与底板1平行的第一水平部9,所述第二支撑部7包括与底板1垂直的第二竖直部10和与底板1平行的第二水平部11,所述立板3位于第一水平部9与第二水平部11之间,所述第一水平部9、第二水平部11均焊接在底板1与立板3之间,第一水平部9、第二水平部11与底板1连接可靠,优化了感应器在使用时的稳定性能;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水平部9、第二水平部11的端部均通过螺纹连接有接头12,接头12用于将有效圈2与相关配件进行连接,以使感应器可以正常工作,所述立板3上还设有提高第一支撑部6、第二支撑部7固定性能的凸块13,所述凸块13的形状为圆柱形;
如图1所示,所述接头12上设有与第一水平部9或第二水平部11连接的连接套14,所述连接套14与接头1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套14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水平部9、第二水平部11上均设有与连接套14上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连接套14上开设有便于旋转连接套14的网状纹,为使接头12更换更加方便,连接套14的形状可以为棱柱形;
如图1所示,所述凸块13通过螺纹固定在立板3上,所述凸块13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立板3上设有与凸块13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凸块13与立板3之间设有弹簧垫片,两邻两个凸块13形成固定第一竖直部8或第二竖直部10的固定槽,立板3的两侧均应设有凸块13,以优化有效圈2的固定性能。
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感应器的结构合理,在生产过程中有效圈2不需要装配,提高了感应器的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感应器的生产成本。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旨在体现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技术效果和优势,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的是,一切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所做出的修改、变化或者替代技术特征,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主张的技术范畴内。

Claims (5)

1.一种轴类工件感应淬火用感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固定有有效圈(2),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固定有效圈(2)的立板(3),所述立板(3)与底板(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有效圈(2)包括外圈(4)和内圈(5),所述外圈(4)上设有第一支撑部(6),所述内圈(5)上设有第二支撑部(7),所述外圈(4)、内圈(5)、第一支撑部(6)、第二支撑部(7)由同一根紫铜管绕制形成,所述外圈(4)与内圈(5)同心,并且,所述外圈(4)和内圈(5)的横截面形状均为矩形,所述第一支撑部(6)包括与底板(1)垂直的第一竖直部(8)和与底板(1)平行的第一水平部(9),所述第二支撑部(7)包括与底板(1)垂直的第二竖直部(10)和与底板(1)平行的第二水平部(11),所述立板(3)位于第一水平部(9)与第二水平部(11)之间,所述第一水平部(9)、第二水平部(11)的端部均通过螺纹连接有接头(12),所述立板(3)上还设有提高第一支撑部(6)、第二支撑部(7)固定性能的凸块(13),所述凸块(13)的形状为圆柱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类工件感应淬火用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3)通过螺纹固定在立板(3)上,所述凸块(13)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立板(3)上设有与凸块(13)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凸块(13)与立板(3)之间设有弹簧垫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类工件感应淬火用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12)上设有与第一水平部(9)或第二水平部(11)连接的连接套(14),所述连接套(14)与接头(1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套(14)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水平部(9)、第二水平部(11)上均设有与连接套(14)上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类工件感应淬火用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14)上开设有便于旋转连接套(14)的网状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类工件感应淬火用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部(9)、第二水平部(11)均焊接在底板(1)与立板(3)之间,所述底板(1)上还开设有固定孔(15),所述底板(1)上还开设有减轻底板(1)重量的减重槽(16)。
CN201621100833.6U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轴类工件感应淬火用感应器 Active CN205999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00833.6U CN205999417U (zh)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轴类工件感应淬火用感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00833.6U CN205999417U (zh)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轴类工件感应淬火用感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99417U true CN205999417U (zh) 2017-03-08

Family

ID=58192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00833.6U Active CN205999417U (zh)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轴类工件感应淬火用感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9941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5096A (zh) * 2016-09-30 2017-02-22 浙江德福精密驱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轴类工件感应淬火用感应器
CN114250342A (zh) * 2021-12-13 2022-03-29 重庆跃进机械厂有限公司 一种气阀感应加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5096A (zh) * 2016-09-30 2017-02-22 浙江德福精密驱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轴类工件感应淬火用感应器
CN114250342A (zh) * 2021-12-13 2022-03-29 重庆跃进机械厂有限公司 一种气阀感应加工方法
CN114250342B (zh) * 2021-12-13 2024-05-28 重庆跃进机械厂有限公司 一种气阀感应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99417U (zh) 一种轴类工件感应淬火用感应器
CN201645122U (zh) 一种用于高压型加速管的工装装架装置
CN106435096A (zh) 一种轴类工件感应淬火用感应器
CN205999424U (zh) 一种感应淬火用感应器
CN205927375U (zh) 一种滚齿机芯轴快换夹具
CN203992053U (zh) 钢质管件与连接头冷压接装置
CN203549067U (zh) 一种电磁阀阀芯组件
CN103372767A (zh) 一种螺钉扭矩枪的中心定位夹具
CN207649590U (zh) 一种不连续孔的扭转度测量装置
CN205677092U (zh) 一种插销桁架联接件
CN201702741U (zh) 一种自孔定位压装工具
CN207533888U (zh) 一种内窥镜导丝压铆装置
CN207705441U (zh) 一种微簧插孔电接触组件
CN206350233U (zh) 一种结构改良的电子元器件
CN204947174U (zh) 一种新型插头结构
CN208111718U (zh) 一种管式母线连接用接头
CN208605137U (zh) 强磁防蜡油管短接
CN209272298U (zh) 一种x射线管连接灯丝引脚的镍管成型工装
CN207481235U (zh) 一种生产电阻用热塑管焊接机
CN2759683Y (zh) 接长型滚珠丝杠
CN202332526U (zh) 一体成型式导电杆
CN215393638U (zh) 一种铜套压接装置
CN204082035U (zh) 一种可与api螺纹互换的双台肩螺纹
CN203394341U (zh) 一种伸缩梯子的腿管
CN203635733U (zh) 一种扁圆管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