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94957U - 新型颈部锻炼器 - Google Patents

新型颈部锻炼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94957U
CN205994957U CN201620902928.3U CN201620902928U CN205994957U CN 205994957 U CN205994957 U CN 205994957U CN 201620902928 U CN201620902928 U CN 201620902928U CN 205994957 U CN205994957 U CN 2059949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er
elastic component
pair
keeper
cervical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0292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瑞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90292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949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949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949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颈部锻炼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颈部锻炼器不能全方位锻炼颈部的技术问题。所述新型颈部锻炼器,包括第一定位装置,用于定位人体头部;第二定位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的正下方,用于定位人体颈部和肩部;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定位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装置能够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做摆动。所述新型颈部锻炼器用于自行全方位锻炼颈部。

Description

新型颈部锻炼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炼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颈部锻炼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由于工作学习压力增大,人们长期超时伏案工作,导致颈椎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颈椎牵引治疗、按摩治疗、药物治疗及颈部肌肉功能锻炼等,只有症状较为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和有局部压迫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可采用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创伤大、后期不易恢复且治疗费用高;药物治疗只能暂时性止疼,副作用较大;颈椎牵引治疗和按摩治疗能放松和锻炼肌肉,但是需要专业医生在医疗场所进行且治疗周期较长,患者往往不能长期坚持只能半途而废。所以许多厂家研发了具有按摩或者治疗功效的颈椎治疗器,可以满足患者在家中便可以进行颈椎病的治疗和预防。
现有的按摩设备均采用电源或者其他动力对颈部进行按摩,设备的结构较为复杂,而颈部只能被动接受外力,并未达到自行锻炼的目的;另一种结构简易的颈部锻炼器由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头套、弹性布、空心铆钉、扣环、尼龙套及腰部固定环构成,使用时只需将头套戴上、系上腰部固定环,调节弹性布的长度,锻炼时由于弹性布位于背部且只有一条,颈部只能做点头动作而进行锻炼。因此,现有的颈部锻炼器存在着不能全方位锻炼颈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颈部锻炼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颈部锻炼器不能全方位锻炼颈部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颈部锻炼器,包括第一定位装置,用于定位人体头部;第二定位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的正下方,用于定位人体颈部和肩部;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定位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装置能够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做摆动。
进一步地,针对上述弹性件的形状而言,所述弹性件的形状为条状、带状或一体式环形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至少一对相同的所述弹性件,至少一对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连接、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二定位装置连接,至少一对所述弹性件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和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的两侧;对称设置的一对弹性件能够同时向所述第一定位装置施加外力迫使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做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针对上述弹性件的具体材质及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的具体部件而言,所述弹性件为水平设置的弹簧;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包括硬质定位件、软质定位件及至少一对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所述硬质定位件及所述软质定位件由上至下依次连接;至少一对所述定位杆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和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的两侧,至少一对所述定位杆的上端与至少一对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一一对应连接、下端均与所述硬质定位件的上端连接。
进一步地,至少一对所述定位杆的下端相互靠近,至少一对所述定位杆的上端相互远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性件为竖直设置的弹簧;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硬质定位件和软质定位件,至少一对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硬质定位件的上端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性件为多对,每对所述弹性件均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和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的两侧,且多个所述弹性件沿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的下边缘均匀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性件为两对,两对所述弹性件均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和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的两侧,四个所述弹性件沿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的下边缘均匀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的材质采用无机材料或有机高分子材料;所述弹性件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形成的弹性体;所述第一定位装置为头盔状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硬质定位件为用于套设在人体颈部的环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颈部锻炼器包括第一定位装置、第二定位装置及弹性件,第一定位装置用于定位人体头部;第二定位装置,位于第一定位装置的正下方,用于定位人体颈部和肩部;弹性件,弹性件的第一端与第一定位装置连接、第二端与第二定位装置连接,第一定位装置能够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做摆动,相比于现有技术,由于设置有位于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之间的弹性件,头部不动时,弹性件不产生作用力,当头部做回转动作或者是摆动时,以头部作为参照,位于头部前后左右的弹性件则相对施加作用力,即当头向前运动时,处于头部前方的弹性件受到压缩,而产生一个回复的反作用力,处于头部左、右、后三方的弹性件受到拉伸,而产生一个回复的反作用力,此时使得颈部颈部得以锻炼,达到了全方位锻炼颈部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颈部锻炼器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颈部锻炼器的硬质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颈部锻炼器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颈部锻炼器的示意图三。
附图标记:
1-第一定位装置; 2-弹性件;
3-第二定位装置; 31-定位杆;
32-硬质定位件; 33-软质定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利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颈部锻炼器的示意图一,请参阅图1,一种新型颈部锻炼器,包括:
第一定位装置1,用于定位人体头部;
第二定位装置3,位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的正下方,用于定位人体颈部和肩部;
弹性件2,所述弹性件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定位装置3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能够在所述弹性件2的作用下做摆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颈部锻炼器包括第一定位装置、第二定位装置及弹性件,第一定位装置用于定位人体头部;第二定位装置,位于第一定位装置的正下方,用于定位人体颈部和肩部;弹性件,弹性件的第一端与第一定位装置连接、第二端与第二定位装置连接,第一定位装置能够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做摆动,相比于现有技术,由于设置有位于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之间的弹性件,头部不动时,弹性件不产生作用力,当头部做回转动作或者是摆动时,以头部作为参照,位于头部前后左右的弹性件则相对施加作用力,即当头向前运动时,处于头部前方的弹性件受到压缩,而产生一个回复的反作用力,处于头部左、右、后三方的弹性件受到拉伸,而产生一个回复的反作用力,此时使得颈部颈部得以锻炼,达到了全方位锻炼颈部的目的。
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2的形状为条状、带状或一体式环形结构。
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弹性件2包括至少一对相同的弹性件2,至少一对所述弹性件2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连接、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二定位装置3连接,至少一对所述弹性件2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和所述第二定位装置3的两侧;对称设置的一对弹性件2能够同时向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施加外力迫使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做往复运动。至少一对弹性件2的设置,至少可以从两个方向上得到锻炼,且所述弹性件2第一定位装置1和所述第二定位装置3的两侧,当一个所述弹性件2处于拉伸状态时,另一个处于压缩状态,此时对颈部的锻炼效果更佳,多个所述弹性件2的设置更能多方位的锻炼颈部。
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弹性件2为水平设置的弹簧;所述第二定位装置3包括硬质定位件32、软质定位件33及至少一对定位杆31,所述定位杆31、所述硬质定位件32及所述软质定位件33由上至下依次连接;至少一对所述定位杆31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和所述第二定位装置3的两侧,至少一对所述定位杆31的上端与至少一对所述弹性件2的第二端一一对应连接、下端均与所述硬质定位件32的上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定位杆31的个数小于等于所述弹性件2的个数。当所述定位杆31等于所述弹性件2个数时,所述弹性件2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杆31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当所述定位杆31小于所述弹性件2个数时,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弹性件2与一个所述定位杆31连接;具体所述定位杆31的个数设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
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弹性件2为两对,两对所述弹性件2均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和所述第二定位装置3的两侧,四个所述弹性件2沿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的下边缘均匀设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优选两对水平设置的弹簧及两对与弹簧连接的所述定位杆31,两两对应连接,所述定位杆31可以将弹簧固定在水平面上,四个弹簧的上端均布在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上的前、后、左、右面上,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杆31连接,所述硬质定位件32与所述软质定位件33连接,当头部向前运动时,前面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其他的三个弹簧均处于拉伸状态;当头部向两个所述弹簧之间运动时,四个所述弹簧均受力,这样能全方位使颈部得到锻炼。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头部佩戴的装置更为舒适,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的材质采用无机材料或有机高分子材料;所述弹性件2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形成的弹性体,使得所述弹性件2的使用寿命更长且弹力更好;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为头盔状结构,头盔不仅能更好的固定所述弹性件2,同时又能避免所述弹性件2损坏后伤到头部。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颈部锻炼器的硬质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2,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定位更好,所述硬质定位件32为用于套设在人体颈部的环状结构。所述硬质定位件32与人体颈部接触的部位设置有柔性材料,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所述硬质定位件32过于粗糙而使脖子受伤,所述硬质定位件32上设置有长度调节装置,可以根据人的脖子大小进行长度调节,提高使用便捷性。
进一步地,为了使所述弹性件2在使用时有回复空间,且使得所述硬质定位件32与人体颈部更为匹配,至少一对所述定位杆31的下端相互靠近,至少一对所述定位杆31的上端相互远离。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颈部锻炼器的示意图二,请参阅图3,一种新型颈部锻炼器,包括第一定位装置1,用于定位人体头部;第二定位装置3,位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的正下方,用于定位人体颈部和肩部;弹性件2,所述弹性件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定位装置3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能够在所述弹性件2的作用下做摆动。
请继续参阅图3,具体地,所述弹性件2为竖直设置的弹簧;所述第二定位装置3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硬质定位件32和软质定位件33,至少一对所述弹性件2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硬质定位件32的上端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三个弹簧,三个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的左、右及后面,三个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硬质定位件32连接,这样颈部能得到多方位的锻炼。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头部佩戴的装置更为舒适,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的材质采用无机材料或有机高分子材料;所述弹性件2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形成的弹性体,使得所述弹性件2的使用寿命更长且弹力更好;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为头盔状结构,头盔不仅能更好的固定所述弹性件2,同时又能避免所述弹性件2损坏后伤到头部。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颈部锻炼器的硬质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2,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定位更好,所述硬质定位件32为用于套设在人体颈部的环状结构。所述硬质定位件32与人体颈部接触的部位设置有柔性材料,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所述硬质定位件32过于粗糙而使脖子受伤,所述硬质定位件32上设置有长度调节装置,可以根据人的脖子大小进行长度调节,提高使用便捷性。
实施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颈部锻炼器的示意图三,请参阅图4,一种新型颈部锻炼器,包括第一定位装置1,用于定位人体头部;第二定位装置3,位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的正下方,用于定位人体颈部和肩部;弹性件2,所述弹性件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定位装置3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能够在所述弹性件2的作用下做摆动。
请继续参阅图4,所述弹性件2为多对,每对所述弹性件2均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和所述第二定位装置3的两侧,且多个所述弹性件2沿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的下边缘均匀设置。
具体地,所述弹性件2的形状为条状、带状或一体式环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为了使颈部能够得到360°无死角的锻炼,所述弹性件2为一体式环形结构,所述弹性件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连接,所述弹性件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定位装置3连接。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头部佩戴的装置更为舒适,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的材质采用无机材料或有机高分子材料;所述弹性件2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形成的弹性体,使得所述弹性件2的使用寿命更长且弹力更好;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为头盔状结构,头盔不仅能更好的固定所述弹性件2,同时又能避免所述弹性件2损坏后伤到头部。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颈部锻炼器的硬质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2,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定位更好,所述硬质定位件32为用于套设在人体颈部的环状结构。所述硬质定位件32与人体颈部接触的部位设置有柔性材料,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所述硬质定位件32过于粗糙而使脖子受伤,所述硬质定位件32上设置有长度调节装置,可以根据人的脖子大小进行长度调节,提高使用便捷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颈部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定位装置,用于定位人体头部;
第二定位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的正下方,用于定位人体颈部和肩部;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定位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装置能够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做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颈部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形状为条状、带状或一体式环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颈部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至少一对相同的所述弹性件,至少一对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连接、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二定位装置连接,至少一对所述弹性件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和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的两侧;对称设置的一对弹性件能够同时向所述第一定位装置施加外力迫使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做往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颈部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水平设置的弹簧;
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包括硬质定位件、软质定位件及至少一对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所述硬质定位件及所述软质定位件由上至下依次连接;
至少一对所述定位杆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和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的两侧,至少一对所述定位杆的上端与至少一对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一一对应连接、下端均与所述硬质定位件的上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颈部锻炼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对所述定位杆的下端相互靠近,至少一对所述定位杆的上端相互远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颈部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竖直设置的弹簧;
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硬质定位件和软质定位件33,至少一对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硬质定位件的上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颈部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多对,每对所述弹性件均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和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的两侧,且多个所述弹性件沿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的下边缘均匀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颈部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两对,两对所述弹性件均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和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的两侧,四个所述弹性件沿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的下边缘均匀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颈部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的材质采用无机材料或有机高分子材料;
所述弹性件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形成的弹性体;
所述第一定位装置为头盔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新型颈部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定位件为用于套设在人体颈部的环状结构。
CN201620902928.3U 2016-08-18 2016-08-18 新型颈部锻炼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949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02928.3U CN205994957U (zh) 2016-08-18 2016-08-18 新型颈部锻炼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02928.3U CN205994957U (zh) 2016-08-18 2016-08-18 新型颈部锻炼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94957U true CN205994957U (zh) 2017-03-08

Family

ID=58196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0292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94957U (zh) 2016-08-18 2016-08-18 新型颈部锻炼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9495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78971A (zh) * 2018-05-22 2018-09-28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一种可调式全方位抗阻力颈部锻炼装置
CN111617431A (zh) * 2020-01-19 2020-09-04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一种重症颈部脊髓损伤用具有休息功能的康复锻炼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78971A (zh) * 2018-05-22 2018-09-28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一种可调式全方位抗阻力颈部锻炼装置
CN111617431A (zh) * 2020-01-19 2020-09-04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一种重症颈部脊髓损伤用具有休息功能的康复锻炼装置
CN111617431B (zh) * 2020-01-19 2021-07-23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一种重症颈部脊髓损伤用具有休息功能的康复锻炼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0499A (zh) 一种腕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CN202315133U (zh) 头颈肩部肌肉功能康复锻炼器
CN205994957U (zh) 新型颈部锻炼器
CN208599058U (zh) 一种颈部肌肉锻炼器
CN209092054U (zh) 一种基于拉线驱动与镜像同步模拟的可自主康复训练的手部外骨骼
CN108478387A (zh)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04501499U (zh) 指套式握力球
CN108888916A (zh) 骨外科用肩关节康复治疗装置
CN206424277U (zh) 人体肢体综合康复系统
CN102824244A (zh) 无创动态指骨牵引支具
CN201968975U (zh) 脑卒中病人上肢训练装置
RU2586440C2 (ru) Способ оздоровления шейного отдела позвоночника
CN208693734U (zh)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03970832U (zh) 一种颈肩康固定滑动卡式康复理疗拉伸器
JP3178059U (ja) 整復器
CN203264190U (zh) 颈椎主动抗阻锻炼器
CN205434286U (zh) 颈背功能训练器
CN208611664U (zh) 一种便携式颈椎锻炼装置
CN207203325U (zh) 一种四肢肌肉复健装置
CN205251785U (zh) 一种腰椎减负装置
CN202477919U (zh) 上肢异常模式治疗仪
CN106913455B (zh) 一种健步带脉拍打装置
CN206424192U (zh) 一种肩周炎康复理疗器
Wang et al. Development of a Rehabilitation Instrument of Neurological Training for Cervical Spine
Lin et al. PO-254 Progression in rehabilitation of Upper Crossed Syndrome: There is no full text article associated whit this abstra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8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