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85565U - 一种数据接口和数据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接口和数据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85565U
CN205985565U CN201620647406.3U CN201620647406U CN205985565U CN 205985565 U CN205985565 U CN 205985565U CN 201620647406 U CN201620647406 U CN 201620647406U CN 205985565 U CN205985565 U CN 2059855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nterface
shell
communication contact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4740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东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dyron Corp
Tendyr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dyr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dyr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dyr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4740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855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85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855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据接口和数据线,数据接口包括:外壳、磁吸部件、至少两个通信触点以及分别与每个通信触点电连接的触角,其中,每个通信触点相互绝缘;通信触点设置在外壳上,用于与外部设备的对应接口连接以进行数据通信;磁吸部件设置在外壳与通信触点形成的内腔中。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据接口,由于其磁吸部件设置在外壳与通信触点形成的内腔中,即该磁吸部件不裸露在外,因此该数据接口在受到意外震动冲击时不易损坏,此外,该数据接口还具有耐盐雾性较好、使用寿命长以及外观更加美观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接口和数据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接口和数据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带有磁吸连接功能的数据接口,通常使用磁铁实现磁吸的功能,其磁铁从数据接口伸出,裸露在数据接口外部,用于与对端设备的接口磁吸连接。但是,由于磁铁易碎,所以带有磁铁的数据接口在受到意外震动冲击时磁铁容易损坏;此外,磁铁的耐盐雾性较差,裸露在外的磁铁容易受到侵蚀,从而使数据接口的寿命变短;另外,相比于普通金属,磁铁不易被加工,难以做出漂亮的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接口,包括:外壳、磁吸部件、至少两个通信触点以及分别与每个通信触点电连接的触角,其中,每个通信触点相互绝缘;通信触点设置在外壳上,用于与外部设备的对应接口连接以进行数据通信;磁吸部件设置在外壳与通信触点形成的内腔中。
此外,通信触点向外壳外部凸出。
此外,磁吸部件为不导电磁铁;磁吸部件包括:多个磁吸体,其中,磁吸体的数量与通信触点的数量相同,每个磁吸体包覆在一个通信触点内部。
此外,磁吸部件为导电磁铁;磁吸部件固定在外壳内腔中,且与通信触点之间具有空间间隔。
此外,磁吸部件为导电磁铁;磁吸部件包括:多个磁吸体,其中,磁吸体的数量与通信触点的数量相同,每个磁吸体包覆在一个通信触点内部,且每个磁吸体相互绝缘。
此外,通信触点的个数为两个,两个通信触点设置于外壳的同一表面,且呈中心对称设置。
此外,外壳通过包胶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接口以及第二数据接口,其中,第一数据接口为上述的数据接口,第一数据接口的触角与第二数据接口的PCB板电连接。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据接口和数据线。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数据接口中的磁吸部件设置在外壳和通信触点形成的内腔中,即该磁吸部件不裸露在外,因此,设置在外壳和通信触点形成的内腔中的磁吸部件不易受到侵蚀,从而使该数据接口的耐盐雾性较高。并且,由于磁吸部件不裸露在外,在数据接口受到意外震动冲击时,其磁吸部件不易被损坏。此外,该数据接口还具有容易被加工以及外观美观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数据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数据接口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数据接口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数据接口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数据接口的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数据接口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数据接口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数量或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接口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现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以及数据接口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线,如图1所示,该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接口1以及第二数据接口2,第一数据接口1的触角与第二数据接口2的PCB板电连接。其中,如图2所示,第一数据接口1可以包括:外壳10、磁吸部件20、至少两个通信触点30以及分别与每个通信触点30电连接的触角,其中,每个通信触点30相互绝缘。通信触点30设置在外壳10上,用于与外部设备的对应接口连接以进行数据通信。磁吸部件20设置在外壳10与通信触点30形成的内腔中。
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接口1可以为接口公头或者接口母座,外部设备为带有数据接口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计算机、智能卡设备等等。第一数据接口1的触角与设置在第二数据接口2内部的PCB板电连接,从而实现第一数据接口1和第二数据接口2的电连接,以实现数据线的通信连接功能。第一数据接口1可以与外部设备的对应接口进行连接,具体地,第一数据接口1上设置的通信触点30的材质可以为金属,该通信触点30可以与外部设备的对应接口上设置的触点接触,以进行电连接。由于金属材质相较于磁吸部件20的材质(如磁铁),具有更好的耐盐雾性,且具有不易碎和便于加工等特点,因此,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数据接口1,其磁吸部件20设置在外壳10和通信触点30形成的内腔中,即该磁吸部件20不裸露在外,从而磁吸部件20不易受到侵蚀,并且,在第一数据接口1受到意外震动冲击时,其磁吸部件20也因此不易被损坏。
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数据接口2也可以才用与第一数据接口1相同的、带有磁吸功能的数据接口,或者,第二数据接口2也可以为USB数据接口或其他类型的数据接口。此外,第二数据接口2可以为接口公头或者接口母座,第二数据接口2用于与外部设备的对应接口连接以进行数据通信,其中,外部设备为带有数据接口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计算机、智能卡设备等等。由此,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该数据线可以连接两个外部设备,使两个外部设备间可以进行数据通信。
本实施例中,通信触点30的个数可以为2个、3个或4个等,具体个数可以根据第一数据接口1的类型来确定,例如,当第一数据接口1为USB数据接口时,其通信触点30的个数为4个。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通信触点30可以向外壳10外部凸出,即第一数据接口1为接口公头,那么外部设备的对应接口为接口母座;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通信触点30也可以向外壳10内部凹陷,即第一数据接口1为接口母座,外部设备的对应接口为接口公头。
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磁吸部件20为不导电磁铁。其中,磁吸部件20的形状可以包括:片状磁铁或环状磁铁等。由于磁吸部件30不导电,因此,磁吸部件30可以设置在外壳10与通信触点30形成的内腔中的任意位置,即磁吸部件30可以与至少两个通信触点30碰触,由此,可以使磁吸部件20设置的位置更加灵活。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通信触点30向外壳10外部凸出的情况下,磁吸部件20可以包括:多个磁吸体,其中,磁吸体的数量与通信触点30的数量相同,每个磁吸体包覆在一个通信触点30内部。由此,每个通信触点30内都包覆有一个磁吸体,可以使第一数据接口1的磁吸力更强。
本实施例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磁吸部件20还可以为导电磁铁。其中,磁吸部件20的形状可以包括:片状磁铁或环状磁铁等。具体地,磁吸部件20为一个整体的磁吸体时,磁吸部件20固定在外壳10内腔中,且与通信触点30之间具有空间间隔。由此,通过将导电的磁吸部件20与通信触点30的间隔设置,可以保证每个通信触点30之间互相绝缘。
本实施例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磁吸部件20为导电磁铁,且在通信触点30向外壳10外部凸出的情况下,磁吸部件20包括:多个磁吸体,其中,磁吸体的数量与通信触点30的数量相同,每个磁吸体包覆在一个通信触点30内部,且每个磁吸体相互绝缘。由此,每个通信触点30内都包覆有一个磁吸体,可以使第一数据接口1的磁吸力更强。
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通信触点30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通信触点30设置于外壳10的同一表面,且呈中心对称设置。由此,第一数据接口1与外部设备的对应接口进行连接时,可以正向连接,也可以围绕通信触点30的对称中心旋转180°后反向连接,从而使第一数据接口1与外部设备的对应接口的连接方向更加灵活。
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外壳10通过包胶注塑成型,由此,外壳10可以一体成型,便于加工,并且,外壳10可以将磁吸部件20以及通信触点30固定设置。当然,外壳10还可以为塑料外壳或者其他绝缘材质的外壳,在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第一数据接口1为接口公头,其外壳10上设置有2个通信触点30以及分别与两个通信触点30电连接的触角(图中未示出),2个通信触点30设置于外壳10的同一表面且向外壳10外部凸出,且关于对称中心A-A’呈中心对称设置。2个通信触点30为金属柱,且每个金属柱的上段隐藏于外壳10内部,下段向外壳10的外部凸出,其中,每个金属柱的下段用于与外部设备的对应接口上设置的触点接触,以进行电连接,从而完成数据通信。外壳10与2个通信触点30形成的内腔中设置有磁吸部件20,磁吸部件20为片状磁铁,且该片状磁铁与2个通信触点30具有空间间隔,该片状磁铁可以采用导电磁铁,也可以采用不导电磁铁。由此,可以保证每个通信触点30之间互相绝缘,从而数据接口可以完成数据通信的功能。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接口1还可以采用实施例2至实施例5中提供的数据接口。
实施例2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接口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现结合图3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口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口为接口公头,其外壳10上设置有2个通信触点30以及分别与两个通信触点30电连接的触角(图中未示出),2个通信触点30设置于外壳10的同一表面且向外壳10外部凸出,且关于对称中心A-A’呈中心对称设置。2个通信触点30为金属柱,且每个金属柱的上段隐藏于外壳10内部,下段向外壳10的外部凸出,其中,每个金属柱的下段用于与外部设备的对应接口上设置的触点接触,以进行电连接,从而完成数据通信。外壳10与2个通信触点30形成的内腔中设置有磁吸部件20,磁吸部件20为片状磁铁,且该片状磁铁可以采用不导电磁铁,该片状磁铁可以分别与2个通信触点30接触,从而使数据接口具有更好的磁吸性能,还可以保证每个通信触点30之间互相绝缘,使数据接口可以完成数据通信的功能。外壳10通过包胶注塑成型,由此,外壳10可以一体成型,便于加工,并且,外壳10可以将磁吸部件20以及通信触点30固定设置。此外,该数据接口还可以为设置在电子设备上的数据接口,数据接口上的触角(图中未示出)可以连接至电子设备内部的PCB板上,从而使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数据接口实现数据通信的功能。
实施例3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接口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现结合图4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口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口与实施例2所提供的数据接口的区别在于:数据接口的2个通信触点30为圆柱形的、中空的金属皮,磁吸部件20包括2个磁吸体201,磁吸体201为圆柱体的磁铁,且由于两个磁吸体201不接触,因此,磁吸体201可以采用导电磁铁,也可以采用不导电磁铁。每个圆柱体磁铁分别被包覆在1个通信触点30内(即圆柱形的、中空的金属外皮内)。每个金属外皮和金属柱形成圆柱体,该圆柱体的上段隐藏于外壳10内部,下段向外壳10的外部凸出,其中,每个圆柱体的下段用于与外部设备的对应接口上设置的触点接触,以进行电连接,从而完成数据通信。
实施例4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接口的一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接口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和图6的两个剖面互相垂直。现结合图5和图6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口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口与实施例2所提供的数据接口的区别在于:设置在外壳10与2个通信触点30形成的内腔中的磁吸部件20为环状磁铁,该环状磁铁可以采用导电磁铁,也可以采用不导电磁铁。金属柱的上段位于环状磁铁内环的区域内且与环状磁铁之间具有空间间隔(如图6所示)。由此,可以保证每个通信触点30之间互相绝缘,从而数据接口可以完成数据通信的功能。
实施例5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接口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现结合图7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口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口与实施例2所提供的数据接口的区别在于:设置在外壳10上的每个通信触点30包括金属柱体301以及金属皮302,其中,金属皮302为中空的圆柱形金属皮,该金属皮302包覆在金属柱体301的外表面上,由此,金属皮302可以对金属柱体301起到保护作用,从而使通信触点30更加耐用。每个通信触点30的上段隐藏于外壳10内部,下段向外壳10的外部凸出,其中,每个通信触点30的下段用于与外部设备的对应接口上设置的触点接触,以进行电连接,从而完成数据通信。外壳10与2个通信触点30形成的内腔中设置有磁吸部件20,磁吸部件20为环状磁铁,金属柱的上段位于环状磁铁内环的区域内且与环状磁铁之间具有空间间隔,其中,磁吸部件20可以采用导电磁铁或不导电磁铁,由此,可以保证每个通信触点30之间互相绝缘,从而数据接口可以完成数据通信的功能。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接口1,该第一数据接口1的磁吸部件20设置在外壳10和通信触点30形成的内腔中,即该磁吸部件20不裸露在外,因此,设置在外壳10和通信触点30形成的内腔中的磁吸部件20不易受到侵蚀,从而使该第一数据接口1的耐盐雾性较高。并且,由于磁吸部件20不裸露在外,在第一数据接口1受到意外震动冲击时,其磁吸部件20不易被损坏。此外,该第一数据接口1还具有容易被加工以及外观美观的特点。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12)

1.一种数据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磁吸部件、至少两个通信触点以及分别与每个所述通信触点电连接的触角,其中,每个所述通信触点相互绝缘;
所述通信触点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用于与外部设备的对应接口连接以进行数据通信;
所述磁吸部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通信触点形成的内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触点向所述外壳外部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吸部件为不导电磁铁;
所述磁吸部件包括:多个磁吸体,其中,磁吸体的数量与所述通信触点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磁吸体包覆在一个所述通信触点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吸部件为导电磁铁;
所述磁吸部件包括:多个磁吸体,其中,磁吸体的数量与所述通信触点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磁吸体包覆在一个所述通信触点内部,且每个所述磁吸体相互绝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吸部件为导电磁铁;
所述磁吸部件固定在所述外壳内腔中,且与所述通信触点之间具有空间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数据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触点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通信触点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同一表面,且呈中心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触点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通信触点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同一表面,且呈中心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数据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通过包胶注塑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通过包胶注塑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通过包胶注塑成型。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通过包胶注塑成型。
12.一种数据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数据接口以及第二数据接口,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为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数据接口,所述第一数据接口的触角与所述第二数据接口的PCB板电连接。
CN201620647406.3U 2016-06-27 2016-06-27 一种数据接口和数据线 Active CN205985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47406.3U CN205985565U (zh) 2016-06-27 2016-06-27 一种数据接口和数据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47406.3U CN205985565U (zh) 2016-06-27 2016-06-27 一种数据接口和数据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85565U true CN205985565U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21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47406.3U Active CN205985565U (zh) 2016-06-27 2016-06-27 一种数据接口和数据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855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7307A (zh) * 2020-01-20 2020-07-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外接接口部件以及电子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7307A (zh) * 2020-01-20 2020-07-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外接接口部件以及电子系统
CN111447307B (zh) * 2020-01-20 2022-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外接接口部件以及电子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31019B1 (ko) 리셉터클 커넥터 및 이를 갖는 커넥터 조립체
CN205985565U (zh) 一种数据接口和数据线
CN104882689B (zh) 一种usb type‑c插座连接器
CN207611920U (zh) 一种磁吸连接装置
CN218041712U (zh) 一种充电装置及骨传导耳机
CN207250275U (zh) 电感、电池装置和电子烟
CN206116763U (zh) 电源连接器
CN202523915U (zh) 插座连接器
CN212784045U (zh) 一种充电线
CN211907885U (zh) 一种方便插接的磁定位贴壁接口
CN204760505U (zh) 电池
CN207896688U (zh) 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充电器
CN207235276U (zh) 壳体及移动终端
CN206236900U (zh) 一种正反面双插多功能数据充电线
CN205178120U (zh) 电连接器
CN206116729U (zh) Micro USB插座连接器组件
CN205508999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16698848U (zh) 电源适配器及壳体
CN202076610U (zh) 电源插座连接器
CN204315802U (zh) 耳机插座
CN209250637U (zh) 一种改善射频空间的结构
CN213584239U (zh) 稳定可靠型Type-C插座连接器
CN207082673U (zh) 一种接头对称数据线
CN215580464U (zh) 一种具有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快速充电器
CN215184940U (zh) 旋转连接器及该具有的旋转数据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